当前位置:首页 » 古城旅游 » 我印象中的湘西

我印象中的湘西

发布时间: 2021-03-07 04:37:49

⑴ 沈从文说:“我的前半生活在湘西,后半生活在对湘西风情的美好回忆中” ,出自哪

沈从文的小说《边城》

⑵ 描写烟雨湘西的伤感散文

窗外,天微微透露出大片青灰的轮廓,潮湿的空气浇湿了这灼热、许久未淋雨的夏日。凝望头顶那片天,那青色顷刻间已不知被谁染成锅黑色,深了许多,天空已被大片乌黑吞噬。半空中,雨滴飘起了几丝凉意,过往的几丝回忆开始荡漾在心扉中。顷刻,一股尘事直涌心上,此景此情,谁不会因往事而感伤?为那段已冰封的尘事,而顿生相思,无奈轻叹,相思化雨潇潇下。
许久,紧掩窗扉,徘徊于简陋的小屋。屋门外,雨水静静流淌,心间的回忆也跟着在心底静静流淌,它将流至何方?为谁而停留?谁的马蹄又会驻足在我的心间?回忆在心间泛起阵阵涟漪……
音乐中,谁手扣琴弦,奏出《离歌》一曲,声声带着哀怨,似诉说着几许的愁肠,却无人知解。红尘风雨路三千,世道的艰险,谁又能预料,多少往事如烟,已消散在了沧桑人世间,把酒临风,往事依依重现。奈何如今只恨流年,思绪缠绕愁满天,徒留悠悠一曲《离歌》话缠绵,苍天亦不垂怜。
暮色拢天边,夜深沉,人更难眠,沉寂谁堪怜?窗外雷雨肆意地飞溅,身居屋中,今晚酸楚何处掩?时光的车轮不停地转,轮回了一万年,历经了沧海桑田,也逐渐地,淡忘了情丝万千,模糊了多情人间。我想问问苍天,你是一个过客,还是一个为我守候的千古奇缘?为何要倾尽我一生一世的想念?
案台上,摊开几沓素笺,我欲挥毫,却书不尽愁肠。提笔勾勒,你遗留在脑海中的印象,却难以勾勒出你如今熟悉又模糊的轮廓。你的轮廓,逐渐在我的世界里,已悄悄地隐退出来,徒留我在有着万水千山的回忆中苦苦寻觅。你一身的青衫素裹,一副我曾经熟悉的摸样,然而,想找却再也觅不到,你消失在了天涯海角的哪一端?
我孤独的等待百年之后,再次回眸,任往事尘烟似沙指间流,任凭青丝、云鬓上多了几缕苍白的素色银丝,却终不悔,能为所爱之人倾注一生的想念,亦无怨无悔。
一帘幽雨,勾勒起多少回忆,回忆泛起的点点滴滴,在心间泛起了几层的涟漪,荡漾开的碧波,在心间的一圈圈的划开,未消散。回忆犹如这层层涟漪,荡漾开之后,亦会将一层层的划开,余波久久未平息。
雨,轻轻的拍着纱窗,如同心事静静地在心间流淌,温一壶浊酒,独自品尝,暗自轻叹:“多少红尘路,凋落了多少朱颜?情如风,情如烟,琵琶一曲奏响千年,只为等待你的赞言。”
今生缘,来生缘,三生石上,镌刻爱的誓言,梦中只为你流连。今生恋,来生恋,莫让缠绵,成了离别愿……

⑶ 沈从文的边城中为何使用湘西为故事背景

因为沈从文长期生活在湘西,因此受到湘西文化和环境的熏陶最重,所以《边城》这部作品,沈从文选择自己熟悉的湘西作为写作背景。

在沈从文的作品中,我们经常能读出浓郁的湘西风情。不管是题材、人物、还是风景描写,湘西风情始终伴随在沈从文的作品中,其中《边城》就是这样一部作品。《边城》是奠定沈从文文学地位的一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不管是故事背景、人物、以及社会现象,沈从文都将之放在了湘西这个大背景下。

正所谓,情不知所起,以往而情深。正是因为骨子里这种浓浓的湘西情,让他在写作中不自然地就会去描述。也正是因为对湘西的热爱和熟悉,才让沈从文能这样深刻的写出《边城》这样的优秀的作品。

另外,小时候生活环境对他的作品产生了很深的影响。《边城》中描绘的宁静、祥和的环境不正是沈从文小时候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吗。因此,沈从文的湘情节与他在湘西的生活是分不开的。

⑷ 写湘西的水的作文 600字

今年暑假,我去湖南的凤凰古城玩。我印象最深的是去一个苗寨的路上所见到的景色。
我是坐着木筏去苗寨的。随着木筏的漂移前进,我发现:这里的山,很美。看:远处的青山像波浪似的此起彼伏,好像所有的山都连在了一起一样。这山绿得可爱,这种绿不是绿得出油那种绿,也不是浅得只能看见的那种绿。我也说不出这叫什么绿。它给山穿上了美丽的衣裳。这里的山,不是浓妆打扮,也不是素面朝天,可是看起来却很舒服。不像有的地方的山,只看了一眼就腻了,这里的山,让人百看不厌。
这里的山千姿百态。看:那一座山像一只骄傲的孔雀抬着头,好像在说:“哼,我是最美的。”这时,旁边的一座山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座山的形状像一把宝剑一样直插云天,可真壮观!这里的每座山都有不同的样子,没有任何两座山的样子是相同的。每座山的样子都千奇百怪,叫人看得眼花缭乱。
这里的水也很美。虽然不是透明得像镜子一样,但这也丝毫不影响它的美。这里的水碧绿碧绿的,像一块绿色的玉一样漂亮。
远处,有一个拐弯。拐过弯,景色还是依旧美丽。只是在这美丽的画卷中,多了几个游泳、捞鱼的小孩。忽然,远处响起几声鸟叫,那叽叽喳喳的声音在宁静的环境下显得格外明显,也格外好听。那婉转的歌声,伴着我们的木筏缓缓地前进着。
木筏经过的地方都留下了一条长长的尾巴。我转过身去看被我们的木筏元远远地丢在后面的美丽的景色,留念不已。木筏向着神秘的苗寨驶去。我又回头看了看后面,那美丽的景色显得更加美丽了。

⑸ 我印象中的家乡600字初中作文

从小就没有离开过家乡,以至于家乡的点点滴滴都历历在目,忘不了。
我没有住在乡下,是在乡镇的街道度过了童年。
那时的家乡,没有高楼,没有水泥道,坑坑洼洼的泥道一次次行驶着颠簸的破车,怒吼着驶向远方。
家乡绿多。树们就是最好的见证,连绵不绝的绿色长廊,多么葱茏,幽雅。还有那绿油油的菜地,翠绿的桑麻;浅绿的小草,黛绿的苔藓。它们时时出现在我绿色的梦中。
家乡土多。秋后的乡郊,到处都显露着裸露的褐黄。那么静,那么朴实,就像家乡的人们,充满了乡里人特有的淳朴与善良。它们代表着家乡。
家乡水多。特别是夏季的河堰,很满,很清,洗衣濯菜的人络绎不绝。河沟里流淌的清水,富有活力,有着败退万难的决心和勇气。所以,小溪里的水总是流得很远,很远。它们处处清濯着我心灵的污渍。
家乡山多。这是家乡永远不变的特写。走出街道,在空旷的天地之间,黑的山,青的山,蓝的山,远近顺次的排列着,慈祥的笑着。它们陶冶着家乡。
家乡房多。仿若蒲公英被风吹散的小伞,挥洒四处。各个角落,有林皆房,有田皆场;有竹皆屋,有山皆坝。它们常常带离了我离家的乡愁。
如今,以过数载,家乡的面孔却不再那么熟悉、亲切,反而使我感到陌生、疏远。
是啊,树少了,沙多了;水渐渐污浊了,山慢慢消失了,房屋倒成了密布的黑点。我只得悲哀啊
或许,又有哪天,我能够重新在那绿色的梦中徘徊。只是,梦不再是梦,是现实,是企盼的实现

⑹ 你对湘西的印象是什么样子的

湘西全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以土家族和苗专族为主。湘西州内有凤属凰古城,芙蓉镇,里耶古镇等著名景点,均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遗产,其中永顺县塔卧镇仍保留有红军革命根据地文化遗址,并在当地为革命烈士们建有烈士陵园。 澧水流经湘西州内桑植县,永顺县,龙山县自西向东注入洞庭湖。一方水养一方人,大山深处的湘西人性格豪爽,热情好客,在风景怡人的湘西州生活,无疑是一件幸事,奇山险水尽收眼底。武陵山脚下的湘西人,并没有因为山峰的阻拦而放弃对艺术的追求,尽管深居山中,但跳舞唱歌也依然是湘西百姓家中不可缺少的娱乐方式,他们也有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节目,如土家族的摆手舞,茅古斯,唱山歌;服饰服装类便以苗族的银饰品最为出众。若到湘西州内游玩,飞机可由出发地飞往张家界。

⑺ 沈从文独特的湘西情结是怎样的

沈从文的湘西情结(一)

作者:芭蕉的往事 出自:放一片枫叶在书,我便记得过去 浏览/评论:83/0 日期:2008年4月13日 21:08
沈从文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他却无时无刻不在自称是“乡下人”,他比任何作家都更加热爱自已的故乡——湘西。作为一位作家,最值得自豪的莫过于自己一部衷情的作品也能博得世人的叫好声,沈从文把他最好的作品几乎都献给了它的故乡,他的小说《边城》、《长河》、散文《湘西》、《湘行散记》都是因为蕴含着深深的湘西情结而引起人们的共鸣。到底那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能叫作家本人一生都为之魂牵梦萦呢?下面我就想对这个问题发表我自己和一些粗浅的见解。 关键词:湘西 乡土文学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汉血统,生于湖南凤凰县一个封建行伍之家。沈从文从小受到私塾教育,自幼聪明的他却非常顽皮,依恋大自然的山山水水,所以经常逃学,也甘心忍受小学老师和父母的责罚。1918年加入地方军队,从此踏入了他的从军生活,他的军人生活长达4年,1922年,沈从文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离开部队,一个人前往北京,在忍受了一系列的困苦生活之后,他终于可以实现自己当初来北京时候立下的志愿,寻找一条可以达成理想,救国救民的道路。他在文坛上几经沉浮,创立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开成了独特的写作理念,以下,我将从几个方面来具体阐述他的湘西风格的创作理念,以此来解开他的湘西情结。

一、神奇的湘西土地给了沈从文以创作的源泉。

在前面我已经简单扼要地讲了沈从文的生平,那么,湘西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我们就一起到他的故乡——湘西去看一看。正像他的学生汪曾淇所说的那样:“高尔基沿着伏尔加河流浪过。马克吐温在密西西比河当过领港员。沈从文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其实,沈从文只是在二十岁以前一直生活在沅水上,那是一条养育了祖祖辈辈湘西人的河流,而沈从文生活的凤凰城只是一个偏僻的闭塞的小城,这是一个苗民与汉民,山区与河谷,西部与东部有明显冲突的地方,历史上,汉人与苗人的冲突与斗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尤其是在辛亥革命暴发以后,这里更加成为血腥的地方。不过,沈从文在他的作品中把湘西描绘成遗世独立,生活太平,原始能量充沛的乐土。沈从文并不是第一人,早在十九世纪, 湘西就以风景优美,中国山水画家和文人墨客未曾点染吟咏过而赢得“中国的瑞士”的美称,外国观光者更把湘西推崇为扬子江流域中风景独特的地带,因为只有湘西这个地区在二十世纪还与外界隔绝。湘西的山不算高,然而蜿蜒流经其间的条条江水,却像鬼斧神工的雕刻大师那样,把它映射得千奇百怪,浸泡成一片碧绿。山中的岩洞,悬湍的激流,以及层出叠嶂插入平川时构成的景观,足以使最富于浪漫的人也叹为观止。许多风景区至今游人们还难于涉足于其间,因为苗民一般不愿意汉人知道这些仙境。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仙境,据沈从文统计,城中共有一千多座碉堡,三百座营汛。一七九五年到一八O六年的苗民大起义中被血腥荡平一百年之后边区的战斗气氛已被乡村气息所替代,原来山顶上星罗棋布的碉堡已经变成富有浪漫色彩的废墟,,居住着戍族和他们的家属的后人,一九一一年民国成立后,还有许多人仍可领取饷银,今天凭高眺望,还可依稀“想见当时鼓角齐鸣,烽火报警的光景。”

这类有围墙壁的住所除了为沈从文的小说提供富于浪漫的色彩的背景外,还把当地人象征性地分为城里人与乡下人两种。这就是为什么沈老爱称自己为“乡下人”,他的意思就是自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苗民,因为在当地,“乡下人”不只是城乡之分,还暗含的种族之分,在苗民被汉化的程度不断加大之后,这种分别又成为文明程度的区分说法。

沈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既封闭却又相对开放的地方开始的,沈家在当地算是世家大族,所以对其先世很引以为豪,他的祖父沈宏富是前清的贵州提督。在当地算是非常显赫的了。但是,正象所有人都会经历的几起几落的人生一样,虽然沈的家庭在其后已经没落了,然而,在沈的童年时代,他的家庭仍然是一个小康之家。家中田地丰足,所以他的爸爸能把他们都送到私塾去读书,沈在私塾中不好好读书,却对凤凰城中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大自然中的种种新奇大感兴趣。他甚至天天逃学,到各处去逛,但是,现在我们能从《从文自传》中读到,他并不是闲逛,正像后来我们看到的种种有关他的童年时代的分析来看,他的多彩多姿的童年时代是他的创作源泉,他之所以能在后来的作品里把湘西生活描写得那么真切,那么吸引读者的目光,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他对在县城看到的榨桐油,做花炮的各种生产工艺非常感兴趣。他每天上学要走很长一条街,路上他就有许多有趣东西可看。这些店铺有磨针的,有做雨伞的,也有皮鞋店、染房、豆腐房、,豆粉店等。他还非常喜欢两样行业。就是磨粉和打铁。让他从小到老都流连难舍。 沈从文的湘西情结(二)

作者:芭蕉的往事 出自:放一片枫叶在书,我便记得过去 浏览/评论:86/0 日期:2008年4月13日 21:22
二、青年时代的军队生活磨练了他,湘西的片片土地更是他日后成为学者的沃土。

湘西对沈从文后来偏爱文学可以说是影响深远,这片他热爱的土地,给他的创作以无限的,但却是有据可依的想像空间。因为沈从文从小生活在军官之家,并非是书香门第,而且当时湘西地区的文化水平不高。沈从文14岁就离开了家,从此开始了军队的生活,在军队生活的几年中,他始终辗转于湘西,四川,贵州一带,一直生活在蒙蒙睚睚的境地之下,他之所以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热爱文学,完全是一位姓文的秘书的功劳,是他,像划过的流星一样,惊醒了沈从文沉睡的生活,这位旧中国文人再一次在沈从文面前提供了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一个典型。文秘书一来到就穿了青缎马褂各处拜访,从军官们眼里看来,他是个很可笑的不合时宜的人。但他教沈从文要看报纸,还要看辞书。谆谆劝告沈从文好好读书识字,说天下什么稀奇古怪的事都能在书里找到出处。那时沈从文还叫做“岳焕”,他因为人机灵能干,所以被提升为文书,能有机会和长官们在一起,一次,一位精通典故的上司问他的名字,他通报之后,这位上司晃着头若有所思的说:“焕乎,其有文章?你就叫沈从文吧!”没想到,他的这句话却得到了验证。

在沈的军队生活中,还有这样很多值得回忆的人物。在沈的《从文自传》中,他写到了一些,所以,在沈的文学创作中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类型的作品,这类作品记述的都是一些湘西军队中的小军官,普通士兵,或者是更不起眼的人物,他们在自己平常的生活中有着自己的一种喜怒哀乐,有属于自己的一份生活,他们俨然是这动乱世界中的一些微不足道的棋子,有时任人摆弄,有时被人毫无怜惜的扔掉。我们可以在这些作品中看到,一谈到军人这项职业,甚至评说它对中国人民影响时,沈的心情显然是矛盾的,他刻画军队屠杀无辜老百姓的情景比同时代的左翼作家写得更为透彻,更令人毛骨悚然,然而他没有由此引出结论,认为地方军队是造成中国社会崩溃的主要原因。他强度的是,社会性崩溃是掌权者的责任,祸首在于政客。他描绘的士兵形象都是无辜的。

何况军营中弥漫着相亲相爱的感情。而且,沈从文指出,士兵们能团结成一块也靠中国那种土匪义气。虽然沈从文经常嘲笑当兵这个行当,可他在嘲讽中却仍然称道他从军人生涯中找到的这种有朝气的。无政府主意的思想。

三、沈从文主要湘西系列作品简析

1、沈从文描写的有关的湘西生活的作品和他童年及青年时代的参军历程密不可分。主要的可以在《从文自传》中找到,这部书在“1934年我最爱读的书中”曾被老舍和周作人选中,可见它作为一本自传体的书籍所具有的魅力,在这部书中,他只回忆了自己将近二十年的生活,从湘西生活的一点一滴开始,到他背着自己简单的行李来到北京,处处都充满了湘西神秘的传说。那里的人们都单纯,善良,质朴,承传着古代游侠的精神,他们在汉人与困苦生活的双重压力下仍不以为然,继续着似乎是上天安排好的一份生活。1934年沈回到湘西探亲,他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结成一些杂记,实际上是他写给妻子的信,后来取名为《湘行散记》。这本书与以往描写故乡的文章有所不同,它不仅怀着一种不可言说的温情,更加了一份对湘西更加落后,更为贫穷的担忧与无耐。整个湘西的精神世界的瓦解对他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他满怀悲愤的写下了《湘西》——《凤凰》,其中揭露了种种造成家乡贫穷落后的原因,由此能够看出,他的心时时刻刻都牵挂的湘西。

1、还有一系列根据湘西古老传说改编而成的小说,本来是要送给他的弟弟,起名为《月下小景》,《媚金,豹子和那羊》等,这一系列的作品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令人读起来如梦如幻。

2、一些赞扬和讴歌湘西青年男女爱情的作品特别强度那里人爱情的观念,他们不讲嫁妆,不讲财礼,也不讲门当户对,讲的是一颗真诚的心灵和一份执著的爱如《阿金》,《旅店》,《阿黑小史》,《三三》,《雨后》〈龙朱〉等

3、当然,最值得我们提起的是那部牧歌式的充满浪漫情调的《边城》,它不仅一如既往的表现人性与人情的美,而且近于完美,是他在1934年完成的,标志着其小说创作进入完全成熟的境界。此作品在美国、日本、德国翻译出版,为外国读者所传诵。沈从文多数描写湘西题材的作品,都带有那种历来的缠绵的乡土情节,但《边城》却与其它篇目有着明显的不同,作者曾告白读者:“我准备创造一点纯粹的诗,与生活不相粘附的诗。情感上积压下来的一点东西,家庭生活并不能完全中和它、消耗它,我需要一点传奇,一种出于不巧的痛苦经验,一分从我‘过去’负责所必然发生的悲剧。换言之,那种完美爱情生活并不能调整我的生命,还要用一种温柔的笔调来写爱情,写那种和我目前生活完全相反,然而与我过去情感十分相近的牧歌,方可望使生命得到平衡。”显而易见,作者创作的缘故是出于对过去甜美生活的痛苦回忆。

作者所描绘的这个充满了“爱”与“美”的天国。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他的故乡,那里人性皆真,人性皆美,人性皆纯。由每个人所焕生的人性美,人情美,营造了这个世界。这些人又都是作者当年在湘西时所熟悉的人们,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他们的原形都在湘西,他们或多或少都有湘西人生活的精神在里面,如果没有湘西这片土地,就不会有《边城》这部人性化的作品问世。作者特意在故事的发展中穿插了对歌,、提亲、陪嫁、丧葬、赛龙舟等苗族风俗的描写,构成一道鲜亮的风景线,使《边城》具有独异的乡土文学色彩。特别是关于端午节风俗的描写,几乎占了整个作品的三分之一的篇幅。可以说,这部作品是一首抒情的诗,一曲浪漫主义的牧歌。

整部作品是沈从文的湘西情结的升华,作品中的湘西世界与真实的湘西有着很大的差别,它体现了作者的创作理念,是作者的一种超现实的创作方法,它基本上建筑在梦幻的基础上。它包括了作者所说的创作中应该包含“社会现象”和“梦的现象”两个部分。为了达到作者在艺术上的追求,沈从文在人物描写方面,以关于动作、对话的白描与韵味发掘翠翠内心丰富的“潜台词”;情节结构方面,以经纬交织、明暗结合的手法,衍生多变的波澜,切合、烘托内在的情绪节奏;在乡土风俗描写方面,将人物的活动置于一幅幅风俗风情画面上,形成了诗情画意的意境;加上几分童心话语的调色、叙述语言的抒情化等,构成了《边城》诗一般清新俊逸的风格。

总之,《边城》中各色人物表现出的仁厚、纯朴的土性乡风。加上美丽的自然环境,青山绿水,往来的船只,弯弯的山路,吊脚楼支撑的茶峒小镇,俨然是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

这也是作家一生都热爱的故乡——湘西! 沈从文的小说之所以被称为乡土抒情诗 ,是因为他的小说的主体是湘西小说 ,他的创作观念有着梦牵魂萦的湘西情结。他不仅以湘西为参照座标反衬出都市生活的恶浊 ,更重要的是 ,他把具有秀丽的自然景色 ,淳朴的乡风民俗和醇厚的人性的湘西作为一种人生形式的象征。他歌之咏之 ,实际上是在张扬他的理想的人生形式 ,他希望这种优美、健康、自然的人生形式能被现代人所利用 ,从而达到重塑民族性格的目的。
读沈从文的散文,忘却不了的是群峰罗列,如屏如障、烟云变幻,积翠堆蓝、白浪黑潭,清幽迷人;白鹭在稻田上幽雅地掠过、水车悠悠然踩着不变的步伐、石碾在屋檐下咕噜咕噜转、吊脚楼苗家女临溪刺绣、苗家鼓王挥舞着强壮的肩膀,在咚咚的鼓声中欢庆丰收的喜悦……这一些富有湘西民族色彩的风景民俗,像一张张底片存在我的脑海里,已成为我生命中非常亲切、熟悉的并且非常珍贵的一部分。她若水一样地流淌,潮湿着我的心。沈从文是一个文字的智者,他用独特的手法描写了湘西民族色彩风景,他懂得如何去渲染这一氛围,极似那拙者的画笔,像那童趣的稚儿,涂抹出去分毫不用力道,出来的线条却自然清朗;他又知晓如何去触动读者的心弦,几乎白描的手法,不杂一丝议论在里面,一个个字摆那里,却熠熠生辉。虽然故事不怎么感人,人物那么陈旧,但就在这不多的文字里,让你去揣摩那时那地那人的心理,而予人更大的关注。这如水的文字,也便那般的奇妙。

在沈从文的作品中,他用这如水的文字不仅描绘了一幅幅绮丽多姿的湘西风情画,还展示出湘西特有的风物:河街、码头、木筏、吊脚楼。记述了当地日常生活以及乡风习俗:漂滩、呼号、放蛊、筛锣。描写了苗乡水边的人们:船主、舵主,烟贩、女巫。这些民情风俗画,若连起来,则是美丽而完整的长轴画卷,我以为这更是一个大师心灵的情结。而这也正是沈从文之所以卓然迥异于现代文学史上诸作家的地方,亦即其独特性之所在。汪曾祺在《沈从文的寂寞》一文中说到这种情结:“他的小说就混和着美丽与悲凉。湘西地方偏僻,被一种更为愚昧的势力以更为野蛮的方式统治着。那里的生活是‘怕人’的,所出的事情简直是离奇的。一个从这种生活里过来的青年人,跑到大城市里,接受了五四以来的民主思想,转过头来再看看那里的生活,不能不感到痛苦。”我以为汪曾祺的这个说法适于沈从文散文的。“我的作品浸透了一种‘乡土抒情诗’的气氛,而带着一份淡淡的孤独悲哀,仿佛所接触到的种种,常具有一种‘悲悯’感”。[1]

沈从文先生从十五岁即开始在沅水流域随土著军队过了五年的流浪式生活,他说他的智慧得之于沅辰诸水,他学会思索、认识美全是在水边,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一条绵长千里的沅水,维系着沈从文先生的审美理想和人生寄托,流波逝水中裹挟着沈从文先生揪心的情结——浓浓的乡愁和对民族命运的忧虑,此揪心的情结辽远深长,绵绵无尽。

沈从文又说:“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与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考,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2]水较之其他物质更具天性,它是流动的,只适以疏导,强硬的堵塞只会使它泛滥成灾或者干涸无迹。沈从文作品里的女人都是水做的女人,具备了水的柔软和强韧。在沈从文看来,水是一种高贵的美,同时也是一种朴素的美,至纯至真。“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从不排斥拒绝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离奇不经的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玷污影响。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且极容易就范。其实则柔弱中有强韧,如集中一点,即涓涓细流,滴水穿石,却无坚不摧。水教我粘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并作横海扬帆的美梦,刺激我对于工作永远的渴望,以及超载普通人功利得失,追求理想的热情洋溢。我一切作品的背景,都少不了水。”〔3〕这是沈从文关于水的一个集中诠释,作为一种精神化的东西,水这一物种已溶入他的血液,他对“神性”的赞美,对爱和美的追求,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外化在水的精神内涵之中,并提升到伦理道德的高度。沈从文钟情于湘西山水,水作为生命之源,从自然深处流出,最终流入沈从文的信仰。“对于清澈的水的感觉,已牵连着原始信仰,催生了他的杰作。青山绿水荡漾着他的灵性。”〔4〕实际上,沈从文将健全的人生形式放到带有原始特征的文化环境中去表现,这是作者的睿智,也是作者的无奈。

在由乡村山水和“抹布阶级”构成的“湘西世界”中,沈从文从正面提取了未被现代都市文明浸润和扭曲的人生形式。湘西并不辽阔,但辽远而神秘诡谲。多山的土地深沉地藏卧在三省边缘地带;酉水和澧水横亘崇山峻岭和原始森林诞生了星罗棋布的土家人的场坝,吊角楼和古老的水车,山与水的融合,同时也诞生风流倜傥的土匪和作家。沈从文对湘西倾注了一种幽雅的体恤,这种体恤是对湘西男性精神的人性宽容,这种宽容自然也包含了由女性所激活的全部原始状态。所以沈从文笔下的湘西野蛮但是优雅,《湘行散记》中写道:“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为一个五彩屏障。”“四点左右,黄昏已逐渐腐蚀山峦与树石轮廓,占领了屋角隅。”“船停了,真静。一切声音皆为大雪以前的寒气凝结了,只有船底的水声,轻轻的轻轻的流过去,——使人感觉到它的声音,几乎不是耳朵却只是想象。”……沈从文笔下的岩壁、石窟、码头、河道、渔网、船橹、白帆、落日、云影、暮色、薄冰……都微微敷了一层闲淡的色彩,悠悠地在宣纸上渲染、行走,画面澄明、清澈、纯稚、简洁,到处罩着一层冬日里炉火边的暖意,就连当地水手的粗野对话,也显得极具温情和惬意:“牯子大哥,你怎么的,天气冷得很,大清早还赶来送我!”他钻进舱里笑着轻轻地向我说:“牯子老弟,我看好了的那幅画,我不想买了。我昨晚看过更好的一本册页!”“什么人画的?”“当然是仇十洲。我怕仇十洲那杂种也画不出。牯子老弟,好得很……”话不说完他就大笑起来。我明白他话中所指了。“你又迷路了吗?你不是说自己年已老吗?”“到了桃源还不迷路吗?自己虽老别人可年青……” 三十年代辰河的水手,长年与湍急的滩头激流为伴,在浪声哮吼中求活。惟一的乐趣便是小船泊到泥滩后,不再蜷伏在潮湿冰冷的船里,而是烧段烂缆绳,照着路,从跳板一端摇摇荡荡地上岸,直向河街头走去,到吊脚楼暖被窝吃“荤烟”:河面静静的,木筏上火光小了,船上的灯光也很少了,另外一处吊脚楼上,又有了妇人唱小曲的声音,灯光摇摇不定,且有猜拳的声音……这是沈从文 沈从文在创作思想上,主要是注重湘西地域性的古朴民风、淡淡的乡情,突出一种原始典雅的人性美。他极力探索下民的风雨人生,揭示人生规律。他的着笔点在渡口、码头、石板街、店铺、石拱桥、山间人家、水上船民,这一切都是他在辰河、沅水边逃学与从军得来的。《凤凰》是《湘西》散文集中最重要的一篇,开篇介绍凤凰的山川形势、民情物理和历史沿革。从地域文化的特异性入手,让读者对凤凰先有轮廓性的认识,在文体上着意古典雅致,与当地历史的苍凉感暗合,互生激励。这种历史感的唤起,更促使人去了解湘西之现状,与原有的印象相互证实。他用温和的目光感受着辰河的水和山头的阳光。山头那一抹淡淡的午后阳光感动着他,水底各色圆如棋子的石头也感动着他。“我心中似乎毫无渣滓,透明烛照,对万汇百物,对拉船人与小小船只,一切都那么爱着,十分温暖地爱着!”[5]爱着故乡的草草木木光景声色,沈从文笔端自然而然地流淌出了淡淡的水彩画,映照着故乡的山水,也映照着自三十年代以来不断湘西行的足迹。

《凤凰》如水的优美文笔,弥漫着强烈的抒情气息,但同时也蕴籍着深厚的悲凉与遗憾。悲凉是因为,沈从文越是感觉到湘西人文景观中浪漫与诗意的一面,也越是洞察其中深掩的悲剧。写蛊婆一节,沈从文总结道:“其实呢,这种妇人与其说是罪人,不如说是疯婆子。她根本上就无如此特别能力蛊人致命。这种妇人是一个悲剧的主角,因为她有点隐性的疯狂,致疯的原因又是穷苦而寂寞。”还有写兄弟二人因受妇人之诬,不得不以凄厉的形式决断,又终至兄长杀妻的故事时,叙述虽然隐忍,言下却悲悯昭然。而遗憾的是,沈从文虽然爱着乡风民俗中这古典而诗意的一切,虽然努力地想要唤起湘西一地人民的信心,想要让世人重新了解一个美丽而有潜质的边陲小城,但他终究自己也没有足够的信心。他已经在心里意识到,随着时光的推移,随着现代文化在中国的扩展,这自己所钟爱的一切终将式微或消弥,而自己这些文字,不过是为它们做一个浪漫的记录,同时做为一种美丽的终结吧。这种现代文明所带来的损失,现在早已成为人类最深刻的困境之一,不知是否早为多年前的沈从文所猜中。

《湘行散记》这辑散文, 以还乡为线索,既重投到暌隔16年的故乡山水的怀抱里,享受回到童年的梦想,亦从山水中体认历史变化和人事变迁。在向往着过去平静朴实的生活形式的同时,也关心着故乡人民受到外力的影响而丧失了善良忠实的品德。记事中常常掺杂主观抒情成分。在写人叙事上,或以陌生化的角度写身世奇特之士,或以大篇幅的浪漫笔调写秀美的景物。这一类用了“强盗一样好大胆的手笔[6]”写出的文字不但没有给人“歪曲现实”的感觉,反而酿造出一般散文所罕有的自然、粗犷、逼真的效果。沈从文不断以“过去”来说明“现在”,使人生经验同眼前事物连成一体。“我”介入到每个细节之中,山水景物、人事琐闻因“我”的思维和人格的参予而呈现出它们自然、朴实、优美的存在形态。

《鸭窠围的夜》记述作者坐在河中一只小船上,感受四野暮夜下的景色,让周围的码头、峭壁、吊脚楼、木筏、灯火、妓女的歌声、巫师的锣鼓、水手的喧闹、捕鱼的击柝声,人物的各种琐屑的生活细节,交织为一幅充满地方色彩的图画。这些景致,以及人民生活中哀乐,彷佛与历史无关,不因时间而改变,作者看到的是这恒久不变的地方特质的瞬息显现,它同作者的感觉交流,塑造了他的人生观,使他获得智慧:望著汤汤的流水,我心中好像忽然澈悟了一点人生,同时又好像从这条河上,新得到了一点智慧。的的确确,这河水过去给我的是“知识”,如今给我的却是“智慧”。山头一抹淡淡的午后阳光感动我,水底各色圆如棋子的石头也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渣滓,透明烛照,对万汇百物,对拉船人与小小船只,一切都那么爱著,十分温暖的爱著!我的感情早已融入这第二故乡一切光景声色里了。[7]

沈从文又在《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文章记叙作者遇到一个叫牛保的水手,这水手同吊脚楼一个妓女厮混一夜,早上天气寒冷,不愿下船。这件小事,又触动作者以惯常的浪漫手法描述景色:“河岸吊楼上妇人在晓气中锐声的喊人,正如同音乐中的笙管一样,超越众声而上。河面众声的综合,交织了庄严与流动,一切真是一个圣境。”[8]。作者曾想给一个水手几角钱,让他遂吃“荤烟”的愿。也曾在一户人家屋里烤火时碰到一双放光的眼睛,“我几乎本能地感到这个小妇人是正在对我怀着一点痴想头的。不用惊奇,我们若稍懂人情,就会明白一张为都市所折磨而成的白脸,同一件称身软料细毛衣服,在一个小家碧玉心中所能引起的一种如何幻想。”屋里是熊熊的柴火,主人沉默了,众人也沉默了。沉默中,沈从文体会到了一点“人生”的苦味。“我不能给那个小妇人什么,也再不做给那不手一点点钱的打算了。我觉得他们的欲望同悲哀都十分神圣,我不配用钱或别的方法渗进他们命运里去,扰乱他们生活上那一份应有的哀乐。

“二十岁以前生活在沅水边的土地上;二十岁以后生活在对这片土地的印象里”[9],有了这份故土的养育和滋润,“我认识他们的哀乐,这一切我也有份。看他们在那里把每个日子打发下去,也是眼泪也是笑,离我虽那么远,同时又与我那么近。我如今只用想像去领味这些人生活的表面姿态,却用过去的一分经验,接触着了这种人的灵魂。”[10] http://tieba..com/f?kz=294820560

⑻ 有谁了解湘西的风俗民情

湘西风情
白水
记得在一个晚上观看湘西风情表演,其中几个场景印象极深:一曰哭嫁;二曰赶尸;三曰放蛊。与朋友谈起这些事,大家亦颇感新奇。并非我们这些人孤陋寡闻,细细想来,历史上湖南湘西山高林密,交通不便,过去与外界交往较少,再加上这里少数民族较多,土家族、苗族独特的民族文化才培育出独特的习俗。
哭嫁
经过仔细查书才知道哭嫁的习俗其实许多少数民族皆有,尽管结婚是喜事,应该皆大欢喜才对。可是从女方来说结婚嫁人就意味着女儿离开母亲,母女离别,难舍难分,落泪亦人之常情。有的地方的人如果出嫁时不哭无泪,会被人指为不孝。可是女儿出嫁大哭特哭,哭的如此缠绵、如此悲痛、如此入情、如此跌宕起伏,唯湘西土家族所独有。据说,土家族的女孩儿从懂事起就要接受这方面的教育。这里面名堂颇多。与其说是哭嫁,莫若说是哭唱。土家族人能歌善舞,唱山歌在本地也叫“喊歌”。因为湘西山多峰险,隔山喊话是家常便饭,土家族人自小就练就了大嗓门,以便于日常沟通。哭嫁,作为土家族人的独特婚俗,土家姑娘大约从十岁左右开始学习哭嫁,一般是母传女、姐传妹,或者姑娘之间互相传诵,完全是口头相传。女儿出嫁哭的悲痛感人,就会受到人们的称赞和尊重,嫁到婆家地位也高,有的新媳妇就因为过门时哭嫁受到赞许,婆婆当场将象征家庭权利的钥匙交付新媳妇。当双方婚事确定,男方送来聘礼,婚前三个月就开始哭唱,几乎三五天哭一次,临嫁前要夜夜哭唱。哭的内容一般是爹娘情、姊妹情、姑嫂情等等,哭嫁词因地、因人、因时而别,曲调不变,哭嫁词可随意发挥,但一般也有固定的歌词,如《别祖歌》、《恋寨歌》、《别爹娘歌》、《别姊妹歌》、《上轿歌》……如其中《别爹娘歌》,女儿唱道“娘啊娘,我要走了呐,再帮娘啊梳把头。曾记鬓发野花艳,何时额头起了苦瓜皱?燕子齐毛离窝去,何时衔泥得回头?”娘亦哭女道“铜锣花轿催女走,好多话儿没说够,世上三年逢一闰,为何不闰五更头?孝敬公婆勤持家,夫妻恩爱度春秋。”母女情深,叮咛嘱托,执手相别,真情感人。
赶尸
何谓“赶尸”?即由人拿着鞭子赶着尸体走。人死如灯灭,死去万事空,僵尸一具,怎能行走?听起来不可思议,这可确实是湘西独特的习俗。
湘西自古被称为“荒蛮之地”。一则山高路险,与世隔绝;二则其中居住的多为少数民族,被人歧视称其为未开化的“蛮族”。明清以来,军队驻扎,屯兵垦田,当地人亦把当兵吃粮视为“正途”。清朝太平天国起事时,曾国藩组织湘军,其中就有一支苗族的军队。苗军义勇刚烈,疆场威猛,堪称尧勇之师。还有一些湘西人到云贵一带做生意。因为要叶落归根,这些湘西人在外地或战死或病死,无论山高路险,都要运回湘西埋葬。运尸的行业迎运而生。封建时代人们相信人死是有鬼魂的,运尸是一件颇为恐惧的事情。湘西道教盛行,于是一些道士、巫师就成为运尸的主角。据说,建国初期还有赶尸现象。赶尸一般是“夜行昼伏”,当路过村庄时,道士手持灯笼高喊:“各家各户,关门闭户,鸡犬回家,请早让路!”也有好奇之人曾目睹其景,道士手持尘拂,高声喝道,后面几具尸体身着黑色长衣,双脚跳行,遇到转弯或水溪,道士喊话指挥,观者无不称奇,对这种神奇现象,人们口口相传,愈显神秘。在当时湘西形成了一个行当,有收尸的、有运尸的、有专门接待赶尸住宿的客栈。
无神论者认为,让尸体自己行走是根本不可能的,这里面肯定有“机关”。我后来在新浪旅游网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解放初期,解放军部队进驻湘西剿匪,在一个镇子驻扎时,清晨有人报告,说有赶尸的进了镇子。指挥员怀疑很可能是土匪装扮成尸体要逃跑,于是带人到赶尸的客栈去查看,敲门时许久才有人开门,指挥员愈加怀疑。待开得门来,只见一个赶尸人在桌边吃饭,墙壁立一排死尸,细心的指挥员却发现桌上摆了多副碗筷,严厉讯问,赶尸人懦喏。走到尸前掀起尸体的长衣,原来每具尸体下都立着一个活人!至此,赶尸人的秘密真相大白,所谓尸体行走,却原来是由活人背着行走。
还有的文章披露说,赶尸人接到尸体后要分解躯干,只保留四肢和头颅,以减轻重量,然后以支架固定,再捆绑在背尸人身上。等到了丧家,听到死者亲属的哭声,尸体“砰”然倒地,赶尸人再喝退众人,重新为死者穿衣,以棉絮充填躯体,装殓入棺。这是一套十分专业化的行当,据说,赶尸人在招收徒弟时十分严格,一要身体强壮;二要胆大心细;三要机灵应变。学徒的头几年只能背尸体;然后才能接尸、肢解、装殓;几经考验合格,才传授念咒画符等关键技能。
如今,赶尸早已成为历史。想像当初在湘西崎岖的山路上赶尸队伍艰难行进。一些愚昧的人们对此却坚信不移,真令人吁唏感叹。
放蛊
作家沈从文是湘西凤凰城人,他在《湘西》一文中曾写到:“湘西是个苗区,同时又是个匪区。妇人多会放蛊,男人特别喜欢杀人。”到了湘西,常听人们绘声绘色地讲起“放蛊”的故事。曾有人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上海知青到湘西插队,与当地的一位姑娘相恋。后来知青在回城前与姑娘海誓山盟,吃了姑娘特地为他做的一顿饭,姑娘把贞操交给了他。等知青回到上海,家人强烈反对他与湘西姑娘继续交往,书信往来渐少,多半年后,小伙子莫名其妙地得了一种怪病,住进了医院,日渐消瘦,却查不出病因。这时,过去相恋的姑娘突然出现在病床前,姑娘给小伙子倒了一杯水,小伙子喝了这杯水,立刻精神焕发。姑娘平静地告诉他,他之前被放蛊,刚才水里有解药,但是,并不能彻底解除蛊毒,除非两人结婚。小伙子的家人再也不反对两人的婚事了。
关于“蛊毒”之说,并非唯湘西独有。史书早有记载。《左传

⑼ 求一篇关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的文章

第一篇人向往的是什么?

一片树林、一片大地、一个蓝天,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当人类生存在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变化:一座小屋、一个村庄、一个城镇……一个步伐、一辆自行车、一辆轿车……不知道这个世界是在进步还是在退化?人手所创造的不知道得否满足于他们的心意?人心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当你贫乏的时候,追求的是财富;当你动荡的时候,追求的是安定。而如今这个时代,繁华的城镇里高楼拔地而起、街道上车水马龙、行色匆匆的人们在忙碌中建设着社会的发展。这景象本应符合人类的追求,但经历过农村生活的城镇人们却开始向往农村的环境。这似乎有点矛盾,从落后的农村到发展的城镇,从发展的城镇又到落后的农村。

《边城》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副画面:“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一只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在如今,城镇的物质建设虽然显得腾飞发达,但是在建设的背后又显露出另一方面的破坏。就像自然环境,是那样的污染不堪:树木被伐、空气干躁、噪声不断、垃圾成堆。这样的环境,使人的身心受了严重的压抑。所以,人又是那么向往农村那种清静、舒畅的生活空间。或许这也是《边城》作者的思路。

并且在现今的时代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是那样的陌生和功利。为了自身的利益,大家似乎都卷入你争我夺的潮流当中。在建筑物空间越来越狭小的同时,人与人的心灵同样显得狭窄;在交通便利的今天,人与人来往的途径是那样的便捷,但人的沟通却是那样的艰难。一道墙,不单是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居住场所,也同时隔绝了人心灵的来往;一扇防盗门,似乎避免了外人的闯入,但同时也囚牢了自己与外界的联络。

而在《边城》里面让我们看到的是人的淳朴、勤俭、友善、和平的景象。“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多少年。年纪虽那么老了,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在写到主人公翠翠的时候是:“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文章在写到掌管水码头顺顺时说:“这个大方洒脱的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为人却那么公正无私……既正直和平,又不爱财”。在说到两位年青人的时候,又写得是那样受人欢迎:“结实如小公牛……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而更让人称奇的那只小狗也格外显得乖巧、懂事:“有时又与祖父黄狗一同在船上,过渡时与祖父一同动手,船将岸边,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岸。”

“美丽总是令人忧愁”。《边城》作者在给我们展现这一幅人与自然相得相融,优美和谐图画的同时,却又流露出一副面对人生悲凉命运的无奈与困惑的面孔。

本应该是圆满美好的家庭,在母亲与父亲相聚不得志而前后离世下,翠翠从小就过着与爷爷相依为命的生活,他们的孤单与悲凉时不时的涌流心头。“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烧成桃花色的薄云”、“听着渡口飘来那生意人杂乱的声音,心中有些几薄薄凄凉。”、“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思量与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唯一的朋友为一只渡船与一只黄狗,唯一的亲人便只那个女孩子。”其中,还让我们看到不幸的是,作为“水鸭子”的大老却在水中淹死;以歌声让翠翠的心飞翔的二老却离家出走;与翠翠朝暮相处、形影不离的爷爷,又在雷鸣夜晚中悄悄离世……这一切的发生,犹如一个个巨石压抑着翠翠幼小的心灵。在《边城》结尾,作者想通过二老“也许明天回来”来点燃翠翠心灵的一时希望。但“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又岂不是给她一种无限的困惑、迷茫。一个从小就遭受人生悲惨命运的心灵,本想寻得一处关爱、拯救的归宿,却一直得不到实现。这也岂不成了许多人的写照?

《边城》作者沈从文所流露的这些思想,无意之中跟道家的思想又有巧合之处。

在这里,也让我想起两句话,作为结束:



“我们的心如不安息在你的怀中,便不会安宁。”——奥古斯丁

“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耶 第二篇《边城》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边城》以清末时期的湘西茶峒地区为背景,以“小溪”渡口为起点,绕山岨流的溪水汇入茶峒大河,展开了旷野渡口少女“翠翠”与山城河街“天保”、“傩送”兄弟的动人爱情故事。沈从文先生极为优美而流畅的语言文字,如诗如画般描绘了白河沿岸恬静幽美的山村,湘西边城浓郁的风土民情:“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做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处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这些充满了自然真朴与生息传神的描写,给人以极美的享受。 随着故事的展开,《边城》描述了河街繁华祥和的码头市井,湘西淳朴厚道,善良笃信的世道民风。河街虽有“一营士兵驻老参将衙门”,有地方的“厘金局(税收征稽)”,却仿佛并不存在,林林琅琅“五百家”,各处是一片繁忙的劳作、古朴的店铺、悠闲的生活景致。“船来时,远远的就从对河滩上看着无数的纤夫……带了细点心洋糖之类,拢岸时却拿进城中来换钱的。大人呢,孵一巢小鸡,养两只猪,托下行船夫打副金耳环,带两丈官青布或一坛好酱油、一个双料的美孚灯罩回来,便占去了大部分作主妇的心了”。河街上,就连妓女也为世风所感,“永远那么浑厚……尽把自己的心紧紧缚在远远的一个人身上,做梦时,就总常常梦船拢了岸,一个人摇摇荡荡的从船跳板到了岸上,直向身边跑来”。这些客观生动的描写,反映了沈先生凤凰县生活的深厚基础,当年对“河街”生活细腻的观察,对湘西民俗风情的谙熟,直观与遐想的特写抓住精彩的瞬间,给人以鲜活的生活场景。“河街”上虽有三教九流,以及“纤夫”、“船夫”、“妓女”等生活在最低层的民众,但做为当年“新文化”的杰出作家,也许是为了爱情主题,未提及阶级对立或社会矛盾。 我们虽然仅仅是从文字上了解湘西的那个遥远的时代,未必真悟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但《边城》却是沈先生描述的类似于陶渊明笔下的现代“桃花源”,与当时“争乱”的外世隔绝,从中不难看出沈从文先生对和谐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边城》塑造的主人公渡船少女“翠翠”,是纯洁美丽的化身,是《边城》美好的灵魂:“爷爷”老船夫是淳朴厚道却也倔强的老人,他为翠翠美丽而自信骄傲,为了翠翠嫁一个好人家,他不计地位的贫寒低贱,内心凄苦忧虑与责任自信交错。前清解甲流落军官“顺顺”凭着一些积蓄经营木船,事业兴旺发达,又因大方洒脱,仗义慷慨,诚信公道,被众举为“掌水码头”一方豪杰绅士。他的两个儿子“大老”和“二老”受父亲江湖风范教育熏陶,在浪里行船摔打锤炼,皆成为江湖“岳云”式聪明英俊少年。在渡溪或“逮鸭”的竞技后,兄弟二人心中都是与翠翠一见钟情,深深爱上了美丽的翠翠,“二老”傩送为追求翠翠宁可要条破渡船而不要那座“新碾坊”。“大老”天保在与翠翠提亲的一次次混沌不清的“马路”,“车路”推辞中,决不放弃对美的追求,执着的兄弟二人互明心事后,毅然甘愿站在月夜山崖上为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 《边城》是一幕爱情的悲剧,看似文字轻松酣畅的流淌,实则笔墨浓晕幽幽的凝重,她的感人正是爱情悲剧的美丽。沈先生笔下的妙龄翠翠,细腻的再现了一个少女春情朦胧的心里变化,生动的刻画了少女羞涩的恍惚与冷漠。由于从未有过母爱和做为女性的涉世,心理孤独的翠翠面对痴心爱情不知所措,一次次含蓄埋没,躲避推脱,终于忧郁等待竟是一场悲剧。山崖上再也听不到天保和傩送兄弟月夜的山歌,天保在漩涡中溺水身亡,傩送悲痛之际又不愿接受家中“新碾坊”的催逼,去了遥远的“桃源”地方。在这令人心碎的时刻,爷爷在吃了掌水码头“一闷拳”的怨恨后,那个暴雨雷鸣的夜晚,碧溪岨的白塔终于倒塌,翠翠唯一的亲人,辛劳一生的老船夫在睡梦中带着忧虑和期待撒手西去。翠翠在杨马兵等人述说中,明白了一切,她痛哭了一个晚上,可是那如歌的岁月似白河流水滔滔而去。 《边城》的结尾也挥洒的十分悲壮幽深,意境深沉:“到了冬天,那个圯坍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歌唱,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沈先生诗歌般精妙的几笔点缀,给人留下了悠长的惋惜和无限的牵挂期盼。 2.读沈从文《边城》之随想 昨晚看完了沈从文的《边城》,说不出的感觉,心里好像有点堵。庆幸自己生活在今天——一个可以不必再压抑情感、不再那么缓慢的时代。当然,也被文中秀美、恬静的自然风光和纯朴的民风所深深吸引,仿若自己也成为边城的一员,呼吸着那里纯净的空气。 其实,了解一个社会的生存状况,从男女之间的婚恋关系中最可明晰,虽呈现的是男女间的关系,可暴露的却是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道德的状况。男女间那源于自然的神秘吸引,中间隔着整整一部人类的艰辛历史。 美丽的边城,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其实还是一个人性受束缚程度较低的环境,可是,我们依然从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身上感受到深刻的历史痕迹——那已经深植于中国人血脉中的痕迹。 翠翠,一个青涩、情窦初开的女孩儿,她的羞涩是自然的、不做作的,但却是中国几千年道德、文化在每一个女人血液中的沉淀——是的,是经济文化的产物,而非原初性的;是属于东方的,而非人性的;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而非动物的本能。——是的,那深刻在女性血脉中的面对男性的自卑,那压抑真实感情、等待幸福降临的被动,都是人类几千年历史所赋予女性的性别特质。 那位深爱着孙女、渴望孙女能够得到幸福的善良、可爱的老船夫,亦无法跨越历史和时代所赋予他的局限性。为了孙女的亲事,他内心所呈现出的渴望、焦虑、自尊、自卑、掩饰、吞吞吐吐、欲说还休、矛盾、挣扎——是那样令人痛心和无奈。是的,他岂是在与自己的内心斗争?他是在与整整一部人类历史较量,他怎能超越时代给孙女一份自己把握的了的幸福?——最后,老船夫带着一生巨大的遗憾走了,他无法把握女儿的幸福,亦无法把握孙女的幸福。而翠翠,除了等待幸福,还能有第二条可以通向幸福的路吗? 其实,这岂是发生在一个边城的故事?这难道不是中国几千年来天天在发生的故事?那坐在溪边高岩上默想的又岂是翠翠?那难道不是千百年来无数渴望幸福的女人? 是的,谁能把握自己的幸福?谁又能跨越历史享有不受时代束缚的幸福?——男人与女人的真正相遇,中间真的是隔着千山万水、隔着一部厚重而艰难的人类成长史。可那样的一天真的值得期待、值得向往,因为,那是人性真正解放的日子,那是人类走出历史阴影的日子,那是人类不仅在物质上也是在精神上真正丰盈的日子——尽管路还很长,但值得人类不竭地追求和向往。 忽然就被那些大胆直白的、洋溢着青春喜悦的男孩、女孩,男人、女人间那一点不古典、一点不含蓄的“我爱你”深深打动!竟至要流泪了——因为想到了翠翠。 第三篇如梦的画,凄美的情!----《边城》读后感 2010-11-23 17:04 如果不是那一夜的风雨,或许生活仍将在平淡中继续。那刚刚萌发的爱情的念头,或许还要在曲折中进行。然而就是这场风雨带走了渡船,也带走了翠翠唯一的亲人----祖父。或许他就是为这里的渡船而存在的吧,所以当渡船被冲走时,作者给予了他们俩相同的命运。生命就是这样,总会有消亡,也总会有继续。老船夫的渡船被冲走,新渡船又会出现。也如继承了祖父遗志的小孙女一样,仍然在做着摆渡人的事情。 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没有众多鲜明的人物,甚至纯真的爱情也只是刚刚萌芽,而没有炽热的火焰。就在这平淡之中作者向我们展示一幅恬静的生活画面----茶峒,小溪,溪边白色小塔,塔下一户人家,家里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太阳升起,溪边小船开渡,夕阳西沉,小船收渡。如山间的溪水清流婉转,如天上的白云轻飘悠然。但却是生活的真谛。 他们沉淀了恢弘沧桑,沉寂凄婉的悲壮。 美丽的湘西凤凰的风景是动人的,山城凤凰,山水环抱,静静的水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记数,常年深翠绿色的细竹,逼人眼目。 生活是活动的,图画是静止的。生活供以人生命,图画供以人欣赏。 农村山城似一幅静止的图画。千万年不变,生活在里面的画中人,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可以忽略不计。然而画中的一切,于画外的人永远充满向往。 因为爱,祖父操劳一生,当生命结束时,心中充满了挂念;因为爱,少女重新对生活有了诠释,有了希望;因为爱,哥哥选择了离开,以成全弟弟那份真挚的感情;因为爱,弟弟去寻找那个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因为爱,她从此守着渡船,守着那个心中日日夜夜盼望归来的男人。 生活不是图画。生活需要流动,到了冬天,那个塌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中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茶峒。 凄凉朴素,忧伤结束了。所有心思浮动,所有山川日月沉静入画中,凝结画中。

⑽ 为何一提到湘西,总会给人一种很神秘的感觉

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湘西的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再加上经济等各方面比较落后,与外界的沟通交流较偏少,所以给人的感觉会非常的神秘。人们对这个地方的认知比较少,想了解这个地方的话,大多数是通过一些书籍或者是影视资料。书籍和影视资料都是一些带有人为主观意向的产物,可能在记录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夸大的成分,这也为湘西的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所以通过上述的表达我们可以知道,因为曾经该地区经济落后,加上影视资料和民间传说的影响,提到湘西,人们总会感觉到非常的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