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苗医的苗医理论
苗医对疾病的命名具有朴素、生动的形象思维特点,他们根据疾病外观征象,多以动、植物形象、声音、金属色泽等取类比象命名,如双上肢抽搐象鹞鹰闪翅的叫 “鹞子经”,膝关节红肿发亮、形如猫头的叫“猫头证”,色形如高梁的“高梁痘证”,色泽如铜、铁的“铜疗”、“铁疗”等。另有以主症、病因、病变部位命名或互为结合命名的,如“米黄证”、“雪皮风证”、“寒风经”、“白口菌”、“男色证”,“月家乐证”等。
在苗族医生中流行着“病有一百单八证”的说法,但因地域及分支的不同,有将一百单八证分解为“三十六经、七十二证”、有叫“三十六证、七十二疾”、或称“四十九证、四十九翻、十丹毒”,据说这些数字只是为了应一百单八的概念,并非确切的定数。一般来说,苗医是根据各种疾病的某些共同属性而将疾病进行归类,分为经、证、翻、龟、小儿胎病、新生儿抽病、丹毒、疔、癀、花、疮等类。 经类
凡以发病急骤、病势险恶,并以发热、抽搐、昏迷或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疾病大都归为“经”类,如36经有:仙麦经(马牙经),麦坐经(走马经),替谬经(鱼肚经),录慕经(录慕经),渣太经(天吊经),代替经(肚腹经),独经(迷沉经),翻斗经(脚翻经)、闹青经(心经)……等。操黔东方言的苗医称尚有7经病:学嗯(扯经)、衣批嗯(半边经)、哑嗯(哑经)、读嗯(火经)、生嗯(冷经)、哈嗯(快经)、干嗯(慢经)。
证类
凡以疼痛、吐泻、发热、咳嗽、出血、痘、疹等为主症,或某症状单独出现,或几个症状同时出现的各种疾病,苗医将这一类疾病归为“证”类,如72证有:巴鼓干证(公鸡证)。沙谬证(青沙证)。昏拓证(头瘟证)、能钢证(钢蛇证)、沙体证(红沙证)。代公证(狗心证)、布容证(羊毛证)、巴转证(摆子证)、豪指证(黄病心)、孟朱替证(水臌证)等。操黔东方言的苗医补充了常见证如拿约证(黄鳝证)、嗯栾证(迷经证)、爱我证(乌鸦证)、胡西证(缩筋证)…… 等二十多种。
翻类
因在烈日下久晒,或感受瘴岚秽浊之气所致的各种急证,如口鼻出血、心腹疼痛、厥逆吐泻、昏迷痉厥等,并伴见某种动物形态动作的,苗医统称为翻,包括朱砂翻(朱砂翻)、心经疔翻(心经疔翻)、巴古翻(乌鸦翻),代构翻(狗翻),界构翻(白眼翻)、大能翻(蛇翻)、松拿翻(哑巴翻)、姑宝姐翻(蛤蟆翻)…… 等49种。
胎病
农村小儿中,常见因营养不良或微量元素缺乏所致的消瘦神疲、毛发干枯、厌食好哭、哭声细微、夜眠惊惕等症,苗医根据其不同见症及哭声称为小儿12胎病:胎麦(马胎)、胎育(牛胎)、胎容(羊胎)、胎干(鸡胎)、胎构(狗胎)、胎板(猪胎)、胎忙(猫胎)、胎诀(金胎)、胎呕(银胎)、胎崩(花胎)、胎奈(人脸)、胎慢(猴胎)。
抽病
是初生小儿最常见的一类对各种有害环境不适应性或过敏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身热面黄、烦躁啼哭、吐奶厌食、喷嚏流泪、指纹色紫等,根据病因及表现不同而有不同的抽病,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几朗抽(日抽)、巧抽(烟抽)、靛抽(靛抽)、都抽(木抽),此外尚有月、露、风、雨、人、畜、水而致病者,但较为少见。
丹类
本病发病急骤,初起有发热、恶寒、头痛、骨节痛、恶心等全身症状,继而出现皮疹,皮疹略高于皮肤,色红如涂丹,边缘清楚,表面光亮灼热,其大如掌,继而扩散,甚者遍身,或痒或痛,发无定处,根据其初发部位及扩散路径不同,苗医将其分为10丹毒:昼买丹(飞灶丹)、昼买松丹(走灶丹)、昼麦丹(鬼火丹)、昼真度丹(天火丹)、昼汁斗丹(天灶丹)、昼卡煮丹(水丹)、昼替丹(葫芦丹)、昼劳丹(野火丹)、昼保斗丹(烟火丹)、昼漏丹(壶漏丹)。
癀类
初起患部肿痛,继而向深层和周围扩大,形成大片红肿热痛的硬块,四周漫肿,伴全身寒热症状。常见有读仿(火癀)、欧仿(水癀)、恨松仿(巴骨癀)节。
花类
多因癀类失治误治而来,后期皮肤红肿溃烂、腐肉外翻突起,其形如花状,此时多伴有人体消瘦,面色苍白,食欲不振,低热等全身症状,因其病灶发于某处而名某花,如哥巫榜(奶花)、骨汁榜(背花)、娘榜(坐花),另有一些不是因癀失治而来,只因其病灶如某种物体开花状,或呈现某种花纹而得名,如蜡榜(蜡烛花),讲姑买榜(萝卜花)等。
疔类
是一种急性皮肤传染性疾病,因其病灶形小根深,顽硬如钉而得名,好发于人体暴露部位,如头面及四肢末端,并伴有寒战高热、烦渴引饮,甚则昏迷谵语。本病发病急骤,病情凶险,不急治则死。根据疔发特点,有样干不公(飞疔)、欧干不公(水疔)、那干不公(干疔)、读公(火疔)、倒公(铜疔)、哨公(铁疔),此外根据发生部位不同还有节骨疔、箍颈疔、手板疔、脚板疔等。
疮类
指病灶表浅的一类皮肤病,据其不同性状及发生部位有:读万泼(火旋疮)、干纽泼(白口疮)、哥巫泼(乳疮)等。
龟类
是长在腹内形似龟背的各种包块。包块质软,按之消失,起手复现,聚散无常叫崩播(气龟);质较硬,按之不消叫向播(血龟);按之坚硬如石叫衣播(石龟)。包块圆而无角属阴叫“母龟”,圆而有角属阳叫“公龟”。
据统计,苗医掌握病种有200余种,广泛涉及到内、外、妇、儿、神经、精神、骨伤、皮肤、寄生虫及各种传染病、流行病等,其归类方法自成体系,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及规范性。但因地域不同,方言有别,各地苗族医在疾病命名、证治上有不尽相同之处,有同名异症、同症异名的现象,如:同叫“飞蛾证”,湘西方言的“飞蛾证”其临床表现是发热、鼻翼煽动、咳嗽气急、胸痛等;黔东方言的“飞蛾证”临床表现是发热、扁桃体红肿疼痛等。又如黔东方言的“雷公证”是头部剧烈疼痛,以戴帽一圈尤甚,而湘西方言之“雷公证”则是以胸痛、咳嗽、吐血等为其主症,“同名异症”者治法迥异。另有“同症异名”者,如同样表现为好食生米、面色萎黄、浮肿乏力的,湘西方言称为“米黄证”,黔东方言称为“黄肿病”;同样表现为口干舌燥、多食多饮、腹胀大而形体消瘦者,有的地方称“鱼肚经”,有的地方称为“水证”,“异名同症”者其治疗方药一般是相同或相似的 苗医认为毒、亏、伤、积、菌、虫是导致人体生病的六种因素,而这六种因素归根结底都要以毒害力的方式才能致病。产生发冷、口渴、腹痛、出汗、头昏、出血、昏睡、气魄不旺等病征。苗医所讲的病症,多是形象化的病名,如:症、疾、风、痧、惊、翻、仆、经等。病候,是病变症候的简称,也就是疾病出现的症候群。疾病的病候共有17种,即积毒病候、雄毒病候、恶毒病候、疼痛病候、急热病候、急冷病候、内冷病候、火毒病候、泻肚病候、胃弱病候、交环不和病候、亏损病候、风冷气水毒病候、气壅病候、外漏病候、危急病候、混杂病候。
因这六种致病因素,苗医素有“无毒不生病”之说。如常可遇到的风毒、冷毒、火毒、气毒、水毒、盐毒等。诊断疾病是通过把脉、听声、观察颜色、询问病情,用手触、摸、扣、打、刮、按、搬、量等传统方法,观察人体皮肤的颜色,精神的变化,体温、脉搏、呼吸、心跳、血压、语音反射功能等方面的异常,观察身体的汁水、尿液、血气、病原体等致病物以及指纹、舌象、目色、鼻窍、咽喉、耳道、肛门、尿口、淋巴、筋骨皮肉的形态结构变化等。
在索取到可靠的诊断依据后,就开始整病。整病必须遵循治病原则,如失水的病人,就必须补液;肠梗阻,治疗当用赶毒法而不能用止塞法;心力不足,应当用补心的方法,假若使用退火的药物去治疗,使心力更亏,就会出现血压下降、循环衰竭、脑架失养、本命无依等危急病征。
② 百草归清 这样吃最好
百草归清这个植物,是属于中草药的一种,它的药效很不错的。有很多种功效,可以泡茶喝,也可以熬粥的时候放上那么一点,都可以对身体产生良好的作用
③ 苗族还分青苗白苗
在贵州各民族中,苗族的头饰、服饰最为丰富,多达数十甚至上百种,这是因为苗族人口众多,支系纷繁,散布极广,各部分人之间的头饰、服饰有较大差别。清代乾隆年间曾经编印了一部《皇清职贡图》,第八卷专讲贵州各民族的头饰、服饰,其中几乎有一半是苗族,《百苗图》也是如此。鉴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人们不可能有科
学的民族识别方法,只能按最直观的头饰、服饰来作区分,于是有“红苗”、“黑苗”、“青苗”、“花苗”之称。为了更好地了解历史上苗族的头饰、服饰,这里不妨将原书所记抄录于后,以便研究其发展变化。是书载,贵阳、大定等处“花苗”,“有大头、小花之称。衣以蜡绘花于布而染之,既染则花纹似锦。衣无襟衽,挈领自首以贯于身。男子以青布裹头,女子以马尾杂发编髻,大如斗,拢以木梳”;铜仁府属“红苗”,“男椎髻,约以红帛;女戴紫笠,短衣绛裙,缘以锦垂带如佩”;黎平等处“黑苗”,“其人衣短尚黑,女绾长簪,垂大环,衣裙缘以色锦,皆跣足”;贵定、龙里、黔西等处“白苗”,“男科头赤足,妇女盘髻长簪,衣尚白,短仅及膝”;修文、镇宁等处“青苗”,“其人衣尚青,出入必佩刀携弩。妇人以青布蒙首,缀以珠石,短衣短裙”;贵筑、龙里等处“东苗”,“以花巾束发,衣衫短不及膝,妇女多服花布披肩,系细褶短裙”;平越、清平等处“西苗”,“衣尚青”,“男妇悉青衣彩带”;平越、黄平等处“夭苗”,“衣尚青,左,女工纺织善染……其居陈蒙烂土夭坝者,缉木叶为衣,系以短裙”;清平县“九股苗”,“男女习俗服饰与黑苗同,而性尤剽悍,以铠甲为常服,自膝以下用铁片缠裹”;贵定县“平伐苗”,“男子披草衣,女系长裙”;定番州“谷蔺苗”,“男女皆短衣……妇女以青布蒙髻,勤纺织,其布最为细密,有谷蔺布之名”;黎平“罗汉苗”,“衣尚黑,男未室则插羽于首……短衣。……妇人散发,绾插木梳,数日必以水洗之。以金银作连环饰耳,以双带结背、长、短裙,或止系长裙,垂绣带一幅,曰衣尾”;都匀、平越等处“紫蓝苗”,“其人衣尚黑色,男女俱椎髻、缠以黑布。男子披铁铠、佩刀负枪”;广顺州“克孟牯羊苗”,“男青衣、椎髻,女盘髻、短裙”。其实,无论是《皇清职贡图》或者《百苗图》,所记的都很粗略,而且遗漏不少,只不过是其中的十之一二。如果进一步查阅其他史书和方志,掌握的资料就会更多,并可从这些资料中大致可以看出苗族头饰、服饰的主要特点。
先就发型而言,《淮南子·齐俗篇》说:“三苗鎝首”,据《苗族简史》考证,所谓“鎝首”,就是用棕毛、麻丝、马尾之类掺杂在头发里,然后把它盘结在头顶,宛如戴在头上的一个大帽,上文所引的“妇人马鬃尾杂人发为?,大如斗”便属此类。但它并不是惟一的模式,比方说,《溪蛮丛笑》中就提到另一种发型:“蛮类既不巾,发皆拳,而苗尤异,照日金色,各黄猫头。”这大概是将头发剃光的一类,即所谓“科头”,不但“男子科头赤足”,而且某些地方妇女也有“科头”的。但在明、清的方志中,最常见的还是“锥髻”,即将头发盘于头顶如锥状,谓之“盘髻”、“挽髻”或“绾髻”。如果除去绾发的木梳、长簪、羊角或者头上所插的鸡毛、雉尾以及银角、银冠及蒙在头上的青布、系在头上的彩带,那么,其发型基本同属一个类型。当然,式样是很多的,譬如,有的“挽高髻”,有的“挽髻为瓣”,有的“挽成双髻”,有的却“酷似东洋头”。由此看来,苗族的头饰虽然多种多样,撇开头衣和首饰,主要有“鎝首”、“科头”和“锥髻”三类,而以“锥髻”最为普遍。
苗族的服装,男子的差异并不太大,无非是右衽、大襟、对襟之类差别,裤脚有大有小,有长有短,头上包套头,脚上缠绑腿之类。差异最大的是妇女的服装,尤以青年妇女的盛装最能表现各自的特点。大体说来,主要有三种类型,最基本而且最富有民族特色的是着短衣、穿百褶裙,其次是穿长裤和大襟衣,再次是着汉装,后二者是在演变过程中出现的。与“百越”民族着“筒裙”的习俗不同,苗族的裙子基本上属于“百褶裙”一类,但款式之多,非其他民族所能比拟,色调、花纹、长短、质地各有不同。色调看来是最引人注目的,史书上所谓的“红苗”、“白苗”、“青苗”、“黑苗”、“花苗”,无非是以色调来作区分的。纹饰也很醒目,有的是蜡绘,有的是刺绣,有的是挑花,有的是编织,“大花苗”、“小花苗”之分,大概就是从纹饰着眼。裙的长短也有明显差别,有的长达脚背,有的仅及小腿,有的则是在膝盖以上的超短裙,所谓“长裙苗”、“短裙苗”大概就是按此区分的。至于与裙子相配的上装,多以短衣为主,但式样各异,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一种是从头上往下套入的所谓“贯首衣”,有领孔而无袖;一种是无领无扣的短衣,左右交叉于胸前,内穿大袖衫;另一种是齐腰紧身的右衽衣或对襟衣;此外,还有“背牌”、“披肩”之类。黔东北一带的苗族妇女,原先也是穿百褶裙的,但自清代“改土归流”以来,逐渐改穿长裤和大襟衣了,在衣缘和裤脚上镶花边或加“栏杆”,贵阳、罗甸、都匀等地苗民,大抵也属这一类型。至于改着汉装的,这里就不赘言了。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地区,甚至相邻的村寨,彼此在服饰上并不相混,譬如说,长裙、短裙、超短裙在黔东南地区同时并存,大花、小花在黔西北地区相互并见。反之,原先以某种服饰为特征的苗族,迁往他乡以后,往往还保存原来的传统,例如从黔东南迁到黔西南的一部分苗族,服饰与黔东南基本相同。
除了发型、服装而外,首饰也有许多区别,包括佩戴在头部、颈部、胸部、腰部及四肢(主要是手)上的装饰品。最初,苗族先民多半是取自然物作装饰品,表现出一种粗犷、古朴的美感。例如:有的“髻上插白鸡毛”,有的“男髻则插白鸡尾或锦鸡、野鸡尾以为美”,有的“头用豪猪箭绾发”,有的“首饰用海、青白小珠”或“以五色药珠为饰”,甚至以薏苡代之”,有的则以“竹筒三寸斜穿其耳”。后来虽有人工
剑河苗族头饰制成的木簪、木梳作装饰,仍保持着原始古朴的风格。大约在明、清两代,苗族普遍采用银饰,并获得巨大发展,种类之多,制作之精,在国内实属罕见。各地苗族佩戴的银饰不同,显得多姿多彩,例如:雷山大塘妇女头上插三枝银花,龙里苗族妇女在青帕后面插一串大小不等的银泡,紫云苗族姑娘的头上排列着五个锥形银饰,雷山桥港苗族妇女戴的是一种用银花、银链、银铃组成的帽子,台江施洞口苗族妇女则戴着富丽堂皇的银冠,丹寨苗族姑娘盛装时戴银角,如此等等。这些都只是大概说说而已,事实上,无论是项圈、项链、耳环、手镯、银花、银泡、银角、银冠、银帽、银衣片都有若干样式,有多种搭配,这将在工艺美术一章中细讲,这里就从略了。不同的头饰、服饰、首饰结合在一起,苗族服饰自然显得绚丽多姿,令人炫目。
然而,文献的记载无论如何是有很大局限的,如果深入调查,实际存在的差别远远不止于此。安正康、蒋志伊、于信之先生作了大量调查之后,在《贵州少数民族民间美术》一书中,有一节专写苗族服饰艺术,说得相当仔细。他们根据苗族服饰的款式和苗语方言来划分类型,分为湘西、黔东、黔中南、川黔滇和海南5类,除海南一型外,其余4类在贵州均有分布,每种类型之下又细分为若干模式。书中不仅指出各种类型的特征和各种模式的差异,而且点出了几种典型,例如:以刺绣著名的台江妇女服饰,以挑花突出的贵阳地区妇女服饰;以毛织为主的威宁服饰,以蜡染为特点的丹寨、安顺、黔西、织金、黄平妇女服饰,以编织著称的贞丰、安龙妇女服饰,以银饰最多的雷山、台江、黄平、凯里妇女服饰等等。
台江苗族牛角形银饰“黔东型”苗族服饰,主要分布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这是苗族服饰中特色最鲜明、式样最复杂的一大类型。概括地说,这一类型的特点是:以自织土布为衣料,服装的基本形式为交领上衣和百褶裙,上衣多绣花,银饰特别丰富。属于这一类型的,有台江施洞式、台江反排式、台江台拱式、台江岩板式、台江巫脚式、台江五河式、剑河温泉式、雷山西江式、雷山桥港式、凯里舟溪式、凯里凯棠式、黄平谷陇式、丹寨排莫式、丹寨龙泉式、从江岜沙式、榕江平永式、黎平高求式等等。因为贞丰的苗族是从黄平迁去的,所以他们的服饰也属这一类型。不难看出,“苗家腹地”保留的传统最多,样式也特别丰富,台江共有六式,其次是雷山、丹寨和凯里。台江施洞的服饰具有典型性,它以刺绣和银饰著名,颇能体现“黔东型”的特点。妇女挽髻于顶,用自织的红、蓝、白花格帕包头,帕外围一圈银花带,髻上插高约30厘米的银冠,冠下两侧插有各式银花和银簪,髻后插有银梳,项戴银项圈四五只,银项链二三条,胸前有半圆形的银压领,上衣的后背、前摆、两肩及袖口饰以银衣片、银泡和银铃,两耳戴筒状银耳环,又戴银手镯三四只,全身银饰足有10公斤重,显得精美华贵。刺绣也很出色,两袖中部外侧的刺绣花片为全身最耀眼处,衣领及两肩配有宽大的绣花边,刺绣纹样多为龙、凤、牛、人物及鱼类,色调为红色、深红色或紫色,下穿青白色百褶裙,脚穿翘尖绣花鞋。银饰与刺绣的完善结合,便构成施洞服饰的特点。
苗家银装迎宾客但台江施洞式毕竟只是“黔东型”的一种,其他各式都有自己的特点,从不同方面显示出独特之处。台江反排苗族妇女也戴银冠,但裙子不像施洞那样长及膝下七十余厘米,而是一种仅及膝下六七厘米的短裙,腰间系着一块青布的方围腰,上穿青布大襟右衽、无领、大袖衣。台江台拱式又有不同,衣服系用自织
自染的“花椒布”做成,用独特的绉绣、瓣绣方法绣成袖花片,有浮雕感,并用青缎或白布绣成长方形围腰。台江岩板式有两个特别之处;一是在发髻上插有一横式银花,一排银锦鸡高高立于花上;二是裙子超短而且多褶,褶达三四十层、外面罩着一方有黑白织花图案的围腰。台江巫脚式较为简朴,挽大髻于顶,然后用一方紫青布从后向前围髻,交于前额,而巾则披于两肩及后背,可以挡风。台江五河与剑河温泉基本同一式样,头上戴一圈银花,髻上插一只银锦鸡,袖花由六块正方形织花图案组成,两肩饰有花纹,背后有一块呈倒“品”字形的图案,围腰三分之二为大幅图案。雷山西江式以银角最为突出,另一特色是在裙外又穿一条花带裙,系由22根绣花的花带组成。雷山桥港式最突出的是超短裙,长仅20厘米,褶细而厚硬,使臀围显得特大,裙外前面系一及膝的方形围腰,后面系一宽大有褶的方彩缎,穿青色紧腿布裤。凯里舟溪式发型与众不同,在挽髻的前沿,做成波状帽檐式发型,右高左低,油光可鉴。凯里凯棠式以银项圈既多且大而引人注目,戴各式项圈4只,最小的为圆形,第二层为卷花圆形,第三层为卷花方形,第四层最大,宽40厘米,下端悬吊着排列整齐的银花片和银铃,还挂有一根粗大的项链。黄平谷陇式的大银帽最有特色,帽由四层银花堆砌而成,精雕细镂,玲珑剔透,显得璀璨夺目。贞丰式服装款式与黄平同,但衣服颜色,不分男女老幼均以黑色为基调,刺绣素雅。丹寨排莫式戴一种“山”字形银冠,顶端各系一束白鸡毛,所用蜡染袖片均为传统的“涡妥”纹饰。丹寨龙泉式为枇杷襟上衣,青色、小领、布扣,长仅35厘米,不遮腹,款式不同寻常。从江岜沙式,衣短至肚,紧身,衣袖细长,系一倒三角形的绣花肚包于腹下,穿青色长裤。榕江平永式最别致的是“鸡毛带裙”,裙长中等,细褶,以竖条蜡染与青布相间,每条花纹呈横向三段,段与段之间用红、黄色或红、蓝色相间隔,并在每条花片的下端系两束白鸡毛,故名“鸡毛带裙”。
贵阳花溪苗族盛装“黔中南型”是指贵阳、龙里、贵定、清镇、平坝、安顺、长顺及安龙等地的苗族服饰,它兼有东、西部服饰的特点,妇女上装多缀有后披领及“背牌”,下穿青色百褶裙或蜡染花裙。初步调查,属这一类型的有贵阳花溪式、贵阳—龙里式、龙里式、贵定贵东式、贵定云雾山式、清(镇)平(坝)式、安(顺)清(镇)式、安顺关口式及安龙鲁沟式等。贵阳花溪式可以作为一种典型,这里的妇女用一条彩色挑花带束发于脑后,自髻后向前斜插一排银簪,多达十余根,形如筷子。上装是前短后长的贯首衣,因其领口镶有一条白布边,向外翻露,犹如一面旗帜,故名“旗帜服”。衣片的前后不合缝,两袖仅与衣肩上部连缀,胸前系一条呈交叉状的挑花带,下着多褶青色中裙,饰以长及脚背的挑花围腰,腰带也是挑花的,下端垂有一排白色圆珠,上端系三组银链和银铃,脚缠挑花绑腿,整个服装皆以挑花为特征。在贵阳与龙里、贵定、惠水毗连地区的苗族,妇女束发挽髻于顶而将发际下端剃光,用数幅青布缠头,形成一个硕大的包头,正面看去为圆盘形,侧面看去有如橄榄形状,顶部是一个圆圈,圈内有玫瑰色和浅蓝色的绸帕。龙里式的“白裙苗”又是另一种风格,内穿白色衬衣,外面套着一件浅蓝色的大襟右衽衫,衣裳宽大,袖口长及腕下,披一领绣花坎肩,着细褶短花裙,裙的上段为蓝色织花图案,下段为白色。贵定云雾山式的特点,是姑娘们喜欢将头发四周剃光,而将头顶的长发挽成小髻,然后用红、蓝、白、黑长条布缠成圆盘形大包头,最外层为黑色,帕的两端有白贵州望谟苗族银饰边,帕端外露而呈蝶状。平坝、清镇、长顺一带的苗族,男子也包头帕,里层为青布,外层为黑白竖条布,形成一个大圆圈,上衣为大襟右衽有领长衫,腰部缠宽腰带,带两端有花边及玫瑰红排须,穿青布长裤,并戴有项圈一只,还系一把银锁和一排银铃。安清式苗族服饰,妇女用绣花帕包头,少则两块,多则十余块,呈圆筒状,并用三条红色绣花带依次从前向后包住头帕,挽髻于后,而将头帕两角向上翘起,穿大领对襟衣,后背正中缀一块黑底玫瑰红挑花图案,上衣前后摆依次接有多层挑花衣摆,俗称“背扇裙”或“衣裳裙”,腰系挑花围腰,脚缠挑花绑腿。安顺关口式苗族姑娘的头饰特别,束发于前顶,编成独辫,弯曲成弓状,然后用一条韧性树皮做成一个桥形的发架板,覆在发辫上,并用长银簪将发架板与发辫加以固定,同时将包在发架板上的挑花头巾与包在额上的绣花巾连成一体。安龙鲁沟式妇女的盛装,外衣为“旗帜服”,领口一开在左,一开在右,将内衣的领向外翻起,两条白边相交于胸前和背后,有如旗帜环肩,下着青布中裙,然其套头却如同男子。
“川黔滇型”在贵州主要分布在毕节地区、六盘水市,部分散见于安顺地区和贵阳市,因为这种类型与四川、云南多有相似之处,故以“川黔滇”相称。这种类型的服饰,色调较浅,女裙多以蜡染布绣花,但银饰较少,有六枝梭戛式、六枝式、毕节地区式、毕节燕子口式、安(顺)普(定)式、普定长田式、镇宁江龙式、安龙普坪式、贵阳乌当式、望谟乐旺式等。六枝特区梭戛乡的苗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着传统式样,显得原始古朴。女子的发型很特别,用约两公斤重的假发挽成“∞”字形发髻,横卧在头顶上,其宽度远远超过两肩,奇特极了。梳成这样的发型,必须先在后脑部位装上一把长约65厘米的木梳,将沉甸甸的假发支撑在木梳上,然后用一根白毛毡带将发髻系于木梳,再系在妇女头上,称为“戴角”,有了这种标志才能参加社交,表示已经成年。盛装的上衣为三层,在两件衬衣之外再穿一件蜡染的对襟无领紧身衣,衣袖细小,前摆至腰部,后摆达于脚跟,前胸、后背及两袖皆饰以蜡染图案。下穿百褶长裙,终年围着一方用羊毛织成的围腰,造型独特,腿上缠着羊毛毡剪成的绑腿,脚穿形如草履的绣花鞋。男子包青帕数圈,上衣为和尚领、紧身衣,下穿百褶裙裤,宽大而呈灯笼状,腰间缠挑花带,据说花带愈多愈为女子所爱。六枝式的特征,头戴百十支雉尾的羽冠,衣着大襟右衽白布长衫,系黑白方格腰带,外披宽大厚实的坎肩,以黄色和朱红色为主,间以少量黑色和白色,绣纹为几何图形。毕节式有两种,一种是赫章、纳雍、水城等地的“小花苗”服饰,另一种是毕节、大方一带“木梳苗”的服饰,姑娘发式为掺假发和红、黄色毛线缠成的辫状大包头,上衣为对襟无扣胴体衫,并缀有红、黄色织花披肩,下着多节细褶裙,上段及下段为蜡染,中间一段为白色。毕节燕子口式,妇女以红毛线盘头,并将掺有黑毛线的长发绕头一圈,在大襟衣外穿胴体白色披肩,其上有几何纹织花,下穿数条花褶裙,裙上段为青色,下段为白、青、灰三色横条,围腰下部打褶,上部有“凵”字形挑花装饰。安普式妇女的发式颇有特色,仅掺少量假发,绾红色月牙状木梳,盘髻于顶,外用细银链绕髻数圈,而将银链一端的方银片及银铃垂于脑后。普定长田式的头饰又别具一格,将长发盘成辫子,以青色长头帕折叠起来,绕成大圆盘形,外围一条缀穗须的花带。镇宁江龙式妇女的发型特别,将一根两端各扎半截木梳的红色竹片,一端固定在发髻内,另一端则悬挑于头的左侧70厘米,然后将长发分为三股,分别绕在竹片上,形成一种呈长角形的蓬松发型。安龙普坪式妇女上衣,两襟从左向右交叉于胸前,前襟长至脚背,后摆长过臀部,两侧自肋下开衩,衣领及两襟为深红、白色织花边,前襟为横向的五段细几何蜡染花,段与段间以织花边相隔,两袖亦分三段,系黑围腰,下穿蜡染细褶中裙。贵阳乌当式,妇女盛装时,头顶横插一只木质月牙形的角,将长发和假发绕在角上以为头饰,上衣为胴体长衫,衣领叠为两三层,披黑底挑花坎肩,衣袖似两层衣状,穿蜡染细褶中裙,有的穿裙数条,形成向外扩散裙式。望谟乐旺式妇女的盛装,在平盘于顶的头发上,裹以青帕,帕上缀五只圆锥形银花泡,泡上垂一根细链和银铃,穿白色对襟衣,领后缀红、黄色几何纹样的背牌,下穿蜡染细褶花裙,系青布长围腰。威宁“大花苗”的男装颇有特色,头用布包成套头,身穿麻布长衫,披一件用羊毛织成的披肩,其上布满几何图形,而背后的一块尤异,为回纹背牌,下缀四根带子。
属于“湘西型”的服饰在贵州不多,主要分布在松桃及黔东北地区,另一部分在晴隆、普定一带。这一部分苗族,因为长期与汉族交往,服饰受汉文化影响较大,妇女已不穿裙,改穿无领大襟上衣和宽腿长裤,头帕盘于头顶呈圆筒形,仅见松桃式和晴(隆)普(定)式。松桃式最能反映这些特点,头包蓝、白相间的小方格帕数圈,上大下小,高达33厘米。戴细耳环,环下垂梯形银片及四五只细银链。上衣为大襟右衽,无领,衣袖宽大,衣袖四周镶深蓝布边,中间镶一条细蓝花带,袖口饰以花边。戴胸围,上呈圆角三角形,正中镶有一块呈三角形的蓝光缎,上角饰云纹,再于蓝光缎上绣有几朵鲜艳的荷花,上缘边上嵌有两排白花,衬在青底上,格外醒目。下穿阴丹蓝布长裤,裤腿宽大,膝以下镶有花边,花边下为青布,绣有稀疏的小花。晴普式与松桃式大同小异,但少女的发式为单辫,缠白色长头帕,发辫由后往前缠于帕外,而婚后则挽髻于顶,呈圆锥形,罩以青帕,帕两端垂于脑后。
以上所述,大体可以看出苗族服饰的若干特点、若干样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多样性,应当说上面所举的只是较为突出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形式没有提及。尽管如此,共同性还是存在的,譬如头饰以“锥髻”为主,服饰以“百褶裙”为主,首饰以银饰为主等等
④ 苗医药的对疾病的命名及分类
苗医对疾病的命名及分类
苗医对疾病的命名具有朴素、生动的形象思维特点,他们根据疾病外观征象,多以动、植物形
象、声音、金属色泽等取类比象命名,如双上肢抽搐象鹞鹰闪翅的叫“鹞子经”,膝关节红肿发亮、形如猫头的叫“猫头证”,色形如高梁的“高梁痘证”,色泽如铜、铁的“铜疔“、“铁疔”等。另有以主症、病因、病变部位命名或互为结合命名的,如“米黄证”、“雪皮风证”、“寒风经”、“白口菌”、“男色证”、“月家乐证”等。在苗族医生中流行着“病有一百单八证”的说法,但因地域及分支的不同,有将一百单八 证分解为“三十六经、七十二证”、有叫“三十六证、七十二疾二或称“四十九证、四十九翻、十丹毒”,据说这些数字只是为了应一百单八的概念,并非确切的定数。一般来说,苗医是根据各种疾病的某些共同属性而将疾病进行归类,分为经、证、翻、龟、小儿胎病、新生儿抽病、丹毒、疗、癀、花、疮等类。
(一)经类凡以发病急骤、病势险恶,并以发热、抽搐、昏迷或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疾病大都归为“经”类,如36经有:仙麦经(马苎经),麦坐经(走马经),替谬经(鱼肚经),录慕经(录慕经),苎太经(天吊经),代替经(肚腹经),独经(迷沉经),翻斗经(脚翻经)、闹青经(心经)……等。操黔东方言的苗医称尚有?经病,嗯(扯经)、衣批嗯(半边经)、哑嗯(哑经)、读嗯(火经)、生嗯(冷经)、哈嗯(快经)、干嗯(慢经)。
(二)证类
凡以疼痛、吐泻、发热、咳嗽、出血、痘、疹等为主症,或某症状单独出现,或几个症状同时出现的各种疾病,苗医将这一类疾病归为“证”类,如72证有:巴鼓干证(公鸡证)、沙谬证(青沙证)、昏拓证(头瘟证)、能钢证(钢蛇证)、沙体证(红沙证)、代公证(狗心证)、布容证(羊毛证)、巴转证(摆子证),豪指证(黄病心)、孟朱替证(水臌证)等。操黔东方言苗医补充;常见证如拿约证(黄鳝证)、嗯栾证(迷经证)、爱我证(乌鸦证)、,胡西证(缩筋证)……等二十多种。
因在烈日下久晒,或感受瘴岚秽浊之气所致的各种急证,如口鼻出血、心腹疼痛、厥逆吐泻、昏迷痉厥等,并伴见某种动物形态动作的,苗医统称为翻,包括朱砂翻(朱砂翻)、心经疔翻(心经疔翻)、巴古翻(乌鸦翻),代构翻(狗翻),界构翻(白眼翻)、大能翻(蛇翻)、松拿翻(哑巴翻)、姑宝姐翻(蛤蟆翻)……等49种。
(四)胎病
农村小儿中,常见因营养不良或微量元素缺乏所致的消瘦神疲、毛发干枯、厌食好哭、哭声细微、夜眠惊惕等症,苗医根据其不同见症及哭声称为小儿12胎病:胎麦(马胎)、胎育(牛胎)、胎容(羊胎)、胎干(鸡胎)、胎构(狗胎)、胎板(猪胎)、胎忙(猫胎)、胎诀(金胎)、胎呕(银胎)、胎崩(花胎)、胎奈(人脸)、胎慢(猴胎)。
(五)抽病
是初生小儿最常见的一类对各种有害环境不适应性或过敏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身热面黄、烦躁啼哭、吐奶厌食、喷嚏流泪、指纹色紫等,根据病因及表现不同而有不同的抽病,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几朗抽(日抽)、巧抽(烟抽)、靛抽(靛抽)、都抽(木抽),此外尚有月、露、风、雨、人、畜、水而致病者,但较为少见。
(六)丹类
本病发病急骤,初起有发热、恶寒、头痛、骨节痛、恶心等全身症状,继而出现皮疹。皮疹略高于皮肤,色红如涂丹,边缘清楚,表面光亮灼热,其大如掌,继而扩散,甚者遍身,或痒或痛,发无定处,根据其初发部位及扩散路径不同,苗医将其分为10丹毒:昼买丹(飞灶丹)、昼买松丹(走灶丹)、昼麦丹(鬼火丹)、昼真度丹(天火丹)、昼汁斗丹(天灶丹)、昼卡煮丹(水丹)、昼替丹(葫芦丹)、昼劳丹(野火丹)、昼保斗丹(烟火丹)、昼漏丹(壶漏丹)。
(七)癀类
初起患部肿痛,继而向深层和周围扩大,形成大片红肿热痛的硬块,四周漫肿,伴全身寒热症状。常见有读仿(火癀)、欧仿(水癀)、恨松仿(巴骨癀)节。
(八)花类
多因癀类失治误治而来,后期皮肤红肿溃烂、腐肉外翻突起,其形如花状,此时多伴有人体消瘦,面色苍白,食欲不振,低热等全身症状,因其病灶发于某处而名某花,如哥巫榜(奶花)、骨汁榜(背花)、娘榜(坐花),另有一些不是因癀失治而来,只因其病灶如某种物体开花状,或呈现某种花纹而得名,如蜡榜(蜡烛花),讲姑买榜(萝1、花)等。
(九)疔类
是一种急性皮肤传染性疾病,因其病灶形小根深,顽硬如钉而得名,好发于人体暴露部位,如头面及四肢末端,并伴有寒战高热、烦渴引饮,甚则昏迷谵语。本病发病急骤,病情凶险,不急治则死。根据疔发特点,有样干不公(飞疔)、欧干不公(水疔)、那干不公(干疔)、读公(火疔)、倒公(铜疔)、哨公(铁疔),此外根据发生部位不同还有节骨疔、箍颈疔、手板疔、脚板疔等。
(十)疮类
指病灶表浅的一类皮肤病,据其不同性状及发生部位有:读万泼(火旋疮)、干纽泼(白口疮)、哥巫泼(乳疮)等。
(十一)龟类
是长在腹内形似龟背的各种包块。包块质软,按之消失,起手复现,聚散无常叫崩播(气龟);质较硬,按之不消叫向播(血龟);按之坚硬如石叫衣播(石龟)。包块圆而无角属阴叫“母龟”,圆而有角属阳叫“公龟”。
据统计,苗医掌握病种有200余种,广泛涉及到内、外、妇、儿、神经、精神、骨伤、皮肤、寄生虫及各种传染病、流行病等,其归类方法自成体系,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及规范性。但因地域不同,方言有别,各地苗族医在疾病命名、证治上有不尽相同之处,有同名异症、同症异名的现象,如同叫“飞蛾证”,湘西方言的“飞蛾证”其临床表现是发热、鼻翼煽动、咳嗽气急、胸痛等;黔东方言的“飞蛾证”临床表现是发热、扁桃体红肿疼痛等。又如黔东方言的“雷公证”是头部剧烈疼痛,以戴帽一圈尤甚,而湘西方言之“雷公证”则是以胸痛、咳嗽、吐血等为其主症,“同名异症”者治法迥异。另有“同症异名”者,如同样表现为好食生米、面色萎黄、浮肿乏力的,湘西方言称为“米黄证”,黔东方言称为“黄肿病”;同样表现为口干舌燥、多食多饮、腹胀大而形体消瘦者,有的地方称“鱼肚经”,有的地方称为“水证”,“异名同症”者其治疗方药一般是相同或相似的。
⑤ 苗医的药学源流
传说苗族医药学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有个祖传八代的著名苗医大师,名叫龙玉六,他在生前根据对小时师父画像的回忆,复制了一张“喔登嘎像”,他用汉话解释为“母药王像”。其画像是一个古老时代的女人,皮肤有毛,上身裸露,下穿树叶,垂乳,赤脚,手持医具,充分表现了为子孙后代祛病保身的慈母之心,也表现了苗族人对本民族医药学渊源的追溯之意。用社会发展的眼光来看,苗族的母系氏族早于父系氏族一两千年。在这漫长的年代里,由于母亲对子女后代的病痛伤损问题思想负担最重,当然她们就会首先研究医药,并会有所发现、发明、发展和更新,这是苗族医药学发源的必然规律。
苗医认为他们的始祖是喔爸嘎(意为公药王或药王爷爷),能飞行于山谷之间“岔芮岔嘎”,口尝百草等,与“神农尝百草以制医药”类同,也与《山海经》记载的“十巫”采药为医同意。西汉刘向在《说菀》中所说的“古之为医者曰苗父”的“为医者”,是讲以行医为主要职业的人;“苗父”,则是指苗族中有较高医药学术水平的苗族老人,如“公药王”、“药王爷爷”、“巫彭”及“十巫”之类著名的苗医始祖。而“苗父”,也绝不是单指某一个人,而是对多个老苗医的统称。
九黎部落在蚩尤为首领的时期,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经济初具规模。尤其在山东至河南一带,出现了具有古城市气派的繁华景象。因此才引起黄河上游甘陕黄土高原之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的东进,从而才发生多次较持久的九黎部落与炎、黄部落的战争。在这些战争过程中,苗族早期的医药学不但能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而且其本身也可得到较快的发展。《说文》云:“古者,巫彭初作医”。《山海经·大荒西经》云:“大荒之中……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山海经·海外西经》云:“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上下也”。《山海经·海内西经》又云:“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XX窳(qǐ yǔ)之尸,皆操不死药以拒之”。《山海经·图赞》云:“群有十巫,巫咸所统,经技是搜,术XX是综,采药灵山,随时登峰”。《世本》云:“巫彭作医”;《吕氏春秋·勿躬》也云:“巫彭作医”;《说文)云:“古者,巫咸初作巫”;西汉刘向《说菀》云:“吾闻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营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视,发十言耳。诸扶之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列子》云:“黄帝时,有神巫,自齐来,处于郑,命巫咸”;《太平御览》卷七九引《归藏》云:“黄神与炎神争斗涿鹿之野,将战,筮于巫咸。巫咸曰:‘果哉而有咎’。”从这些经史文献来看,一方面足以说明巫彭、巫咸等众苗父都是九黎部落时的苗族医药先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们不畏艰险,敢与青蛇、赤蛇等天敌搏斗,升降于险山峻岭之间采药,以及精心为各类轻重病人治疗的动人场面;还反映他们的医疗质量也达到能使轻重病人“皆平复如故”的高妙程度。这与苗族民间传说的喔爸嘎长年飞越于恶山陡水之间,尝遍千虫百草,精心研制医药,治愈十万八千个患病痛灾星的“代熊代夷”(苗族于孙),基本是一个类型。
“三苗”时期,苗族医药学出现了革新的势头。湘西《苗族历史讨论会论文集·湖南城步苗族族源试探》说,阿濮仆僮和欢兜都是首先开采辰砂染衣、为药的革新人物。
战国时代的楚国,苗族医药学发展至一定的高度,从屈原在湘黔苗地的著述来看,不但记载申椒、女萝、三秀、玉英、石兰、鹿、牛腱、琼浆、蜂、蛾、蝮蛇等150多种苗药。还根据事物生成“三生万物”及“阴阳三合”的原理,在《惜通》中记述了用“申椒”、“木兰”、“穗草”组成的治疗心绞痛的药方。此外亦记载了苗医的挂药疗法,吞服自然药汁法,粉散术,浴疗术,治神术等。他还指出人体的惠气,是抗御瘟神的能量,《大司命》中所说的“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愁人兮奈何,愿若今昔无兮,故人命兮有当,何离合兮可为”等,充分地表露了苗医破均衡的医学思想和大无畏的非天命观,为后来苗族医药学的发展立下了基础。
清朝“改土归流”以后,苗族医药学得到汉文化的影响,因而在理论上或医疗技术上都有新的起色。如《苗族简史》记:“十九世纪末,松桃厅地甲司苗族医师龙老二,能为孕妇剖腹取胎,经治疗一个月,孕妇就恢复了健康”;雷公山苗族医生治疗蛇伤可谓里手,并能在短期内治愈能致人死命的疔、痈、疽和毒疮。光绪《凤凰厅志》记载:“苗医用苗药……或吞或敷,奏效最捷”,“苗医治麻风医术颇高”。云南《马关县志》卷二《风俗篇》记:“苗人……有良药,接骨生筋,其效如神”。苗医大师龙玉六的师父廖天登,就是清朝湘西凤凰道台的医官,最善用鹿马脉诊病,精通人体解剖结构。
解放后,苗族医药学也相应有所发展,尤其是1985年中央发出抢救民族医药学遗产的号召以来,各地都认真地对苗族医药学进行发掘整理,取得可喜成绩。这也激奋了众多热爱本民族的仁人志士,他们以有此民族奇葩而自豪,个个热情满腔,亲密团结,共同奋战,争取尽快把苗族医药学拥上新台阶。
⑥ 湘西苗王----陈蕖珍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陈渠珍(1882—1952)一位亦正亦邪、横跨三个朝代的江湖匪王,一位经历汉藏传奇婚恋,写出《艽野尘梦》这种痛彻心扉爱情的传奇官人,一位九十多年前就已徒步穿越青藏高原的奇人,他就是与民国总理的熊希龄,著名文人沈从文并称凤凰三杰的湘西王。
陈渠珍,号玉鍪,祖籍麻阳,1882年9月22日生于凤凰镇竿城。原来在家族中的名字叫陈开琼,7岁入私塾读书,后在本县学馆芷江明山书院就学,16岁入沅水校经堂读书。其心高气傲,抱负不凡,便改名“渠珍”以喻珍宝空遗沟渠,因古书上有“古者有鍪(武士头盔)而绻领,以王天下者矣”,故又自号“玉鍪”。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毕业于湖南武备学堂并加入同盟会。年仅24岁的陈渠珍分配在新军第四十九标任队官,在协统钟颖辖下驻军四川百丈邑。由于在同盟会的反清活动被人怀疑,1907年经湖北巡抚张学簪介绍,偕同乡、旧学友林修梅投奔川边大臣赵尔丰,任新军六十五标队官。在四川西藏从军时,陈渠珍多次提到的湖南同乡林修梅,(他的堂弟便是延安五老之一的林伯渠。)1903年5月,林修梅入长沙的湖南陆军武备学堂第一期学生,从此结识了陈渠珍。毕业后出任湖南陆军速成学堂主持人,湖南新军炮兵营长,湖南陆军速成学堂区队长等职并以公费委派留学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1908年12月,林修梅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随即回国被派往四川新军任职,陈渠珍也同时进入川军队伍。 宣统元年(1909年)英军入侵西藏,达赖十三世向清廷求援,复又恐清军入藏,令藏军阻截。时清军已集结成都,陈渠珍上书《西征计划》,得上司赏识;七月,钟颖率部进军西藏,陈渠珍被任命为援藏军一标三营督队官,参加了工布江达、波密等地战役。林修梅部被编任第三营管带(是陈的上级)一同进藏。有一次,林修梅批准了陈渠珍请缨外出的侦察活动,在这次侦察中陈受伤被藏军捕获,以其智勇赢得藏人钦佩,送归汉营。川边大臣赵尔丰抵昌都,责其贪功冒险,受谗迁罪于林修梅,遂撤销林的管带职务,委陈渠珍取而代之。而林修梅因此辞队经印度、缅甸、渡南海而归,后任孙中山大总统府代理参军长、陆军上将。1921年10月病逝于广州中法韬美医院,时年仅四十二岁。陈渠珍则进军驻守工布江达,偶遇藏族姑娘西原,由此生出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的消息传到西藏后,进藏川军中的哥老会组织积极响应,其部属还杀死了协统罗长琦。陈渠珍为同盟会员,深知形势危殆,于是策动手下湘黔籍官兵115名,取道羌塘草原,翻越唐古拉山入青海返回内地,却因误入歧途,迷困荒漠,断粮挨饿,茹毛饮血,绝地辗转七个多月,直至民国元年(1 912)6月,历尽艰苦方到达西宁,全队仅七人生还。藏女西原追随陈渠珍走出大沙漠,却不幸病卒长安。 1912年陈渠珍回到湘西,地方让他督办开河工程,田应诏保奏他开河有功,却因政府查办在西藏时协统罗长琦被杀案,有人诬告陈是主谋,被逮解送京。陈渠珍力辩得直,又得傅良佐担保,方得脱案。回湘西后仍得田应诏赏识,在军中任副参谋长,主办军官训练团。民国2年(1913)任湘西镇守使署中校参谋。1917年升参谋长,兼任第一梯团团长。1918年护法战争兴起,湘西镇守使田应诏组织护法军第一路军,命陈为参谋长兼第一梯团长,旋又代理第一路军司令。民国9年(1920年)接过了田应诏原任的湘西护国联军第一军军长大权。次年(1921年)又兼任湘西巡防军统领,移驻保靖。他提出“保境息民”的口号,整军经武,剿抚兼施,统一湘西,在老家关起门来建设湘西独立王国。民国14年(1925),省长赵恒惕任命陈渠珍为湘西屯边使。民国16年(1927)唐生智任命陈为第十九独立师师长,陈回驻凤凰。为培植地方武装势力,他兴办了军官教导团、经武学校和国术训练所等机构;亲自编著了《军人良心论》等教材。在财政上,他极力扩充税源,加收盐税、木关税、特税(大烟税)、火坑捐(户口捐)等约五六十种苛捐杂税,掌管湘西全部屯租,还兴办了湘西农村银行,票币发行量达10万元,流通于湘西14个县。还先后在凤凰县办起了造枪、皮革、木器、印刷、毛笔等工厂。 凤凰城里西北侧的西门坡有座“朝阳宫”,是陈渠珍之兄陈炳、陈开藩在民国四年(1915年)发动族人捐资兴建的,原名陈家祠堂。民国12年(1923年)时任湘西巡防军统领的陈渠珍又扩建戏台一座,经常在此聚会听戏。应该说,民国年间,这里是最热闹的地方。由于国内军阀间的暂时休战,北京、上海和各省报纸正热烈地讨论“兵工筑路垦荒”、“办学校”、“兴实业”的有关国内建设问题。感受着时局的影响,陈渠珍主持湘西军政后,打着“保靖息民”旗号,开始实施“湘西自治”。陈渠珍草拟了一份计划,将湘西13个县划分为100多个区乡,试行“湘西自治”。经过几次各县县长和乡绅代表会议讨论、协商,就着手实施。于是,单在保靖,就设立了一个师范讲习所,一个联合模范中学,一个中级女学,一个职业女学,一个模范林场和六个小工厂。学校教师和工厂技师,都是从长沙聘来的,薪水比本地人要高。加上原来的一个军官学校,一个学兵教练营,六个军农队,湘西一时呈现出兴旺而有生气的景象。当时的《巡防军军歌》的歌词就有此豪言:“湘西西上五竿好河山,论疆域,连黔带蜀,级级有雄关。澧兰沅芷,纵横直荡,地势本天然。三军忠勇,十县团结,千里靖烽烟。”为促进自治,他还在保靖置办了一部印刷机,设立报馆,筹办一个定期刊物。还组织了一批湖湘子弟去山西观摩考察阎锡山自治下的“模范村”。就是到了1937年,熊希龄临终前,挂念家乡的织锦业工艺,他写信给陈渠珍,请他给与扶持。陈渠珍接信后立即照办,马上成立了凤凰工艺厂。
⑦ 乾嘉年间爆发的苗民反清起义是怎么回事
湘西、黔东北甚川东南(今渝东南一带)至一带苗族纷纷起而响应。因这次起义发生在清代乾隆、嘉庆之交,故史称“乾嘉苗民起义”。
1795年(乾隆五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贵州省松桃厅大塘汛大寨营苗族石柳邓与湖南省永绥厅黄瓜寨苗族石三保等人,聚集于湖南省凤凰厅鸭保寨副百户吴陇登家中,与吴八月、吴半生、吴廷举等人,在清朝的民族压迫和大量失去土地的情况下,共同商讨起兵反抗。他们提出:“驱逐客民,夺还苗地”的口号,商定于农历正月十八 (2月7日)联络毗连的松桃,永绥、凤凰、乾州四厅的苗寨共同起义。这是湘、黔、川三省边区苗族在改土归流以后,因流官继续欺压百姓和清朝地主兼并土地的必然结果。
因石柳邓为起义进行的准备活动被官府发觉,所以松桃大寨营起义被迫提前于正月五日爆发,此后的几天之内,石三保在湘南永绥厅黄瓜寨,吴半生在凤凰厅苏麻寨,吴陇登在鸭保寨、吴八月在乾州厅坪垅、吴廷举在三岔坪,亦均先后起来斗争。
起义军曾攻下乾州厅城,先后包围松桃、永绥、凤凰厅城。他们攻打清军据点,夺回耕地,严惩作恶的百户及地主,与前来镇压的清军相持约2年之久。清朝剿抚兼施,在征调7省18万清兵大军压境的基础上,又笼络收买起义军个别领导中的动摇分子,并分化瓦解友军;加上起义军武器简陋,组织性与外界联系较差,势单力薄,各自为战,很容易受到分割包围,因此一些据点先后被清军占领。石柳邓率所部转入湘西后,曾与各路义军分别迎击来犯的清军,经乌巢河谷战役,吴半生、吴八月、石三保等先后被俘。1796年 (嘉庆元年)七月十五日,义军占领达1年5个月的乾州厅城失守。十一月中旬,石柳邓与吴八月之子吴廷义等领导义军退守石隆寨。次年正月三日,在清军四路围攻下,起义军宁死不屈,取得击毙清军守备、千总、把总的战绩,最后全部壮烈牺牲。清政府在镇压乾嘉起义以后,在苗疆修复“边墙”150余公里,建碉堡、哨卡、关口1100余座,招屯兵7000人,备战练勇1000人,实施“屯田养勇,设卡防苗”的政策。屯田制度的建立,不仅掠夺了苗民的田土,压制了苗民的自由,后来屯租剥削日重,导致了此后再一次爆发的“革屯运动”。
清朝对西南苗民的起事,前后动员了七省的兵力近八九万人,耗费白银九十五万多两,损失一百一十多位将官,包括云贵总督福康安,四川总督和琳两位乾隆爱将,也是因为平苗乱而劳累死亡。
⑧ 苗族分红苗、白苗、青苗、花苗、蓝苗都有什么区别,服饰等方面
在贵州各民族中,苗族的头饰、服饰最为丰富,多达数十甚至上百种,这是因为苗族人口众多,支系纷繁,散布极广,各部分人之间的头饰、服饰有较大差别。清代乾隆年间曾经编印了一部《皇清职贡图》,第八卷专讲贵州各民族的头饰、服饰,其中几乎有一半是苗族,《百苗图》也是如此。鉴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人们不可能有科
学的民族识别方法,只能按最直观的头饰、服饰来作区分,于是有“红苗”、“黑苗”、“青苗”、“花苗”之称。为了更好地了解历史上苗族的头饰、服饰,这里不妨将原书所记抄录于后,以便研究其发展变化。是书载,贵阳、大定等处“花苗”,“有大头、小花之称。衣以蜡绘花于布而染之,既染则花纹似锦。衣无襟衽,挈领自首以贯于身。男子以青布裹头,女子以马尾杂发编髻,大如斗,拢以木梳”;铜仁府属“红苗”,“男椎髻,约以红帛;女戴紫笠,短衣绛裙,缘以锦垂带如佩”;黎平等处“黑苗”,“其人衣短尚黑,女绾长簪,垂大环,衣裙缘以色锦,皆跣足”;贵定、龙里、黔西等处“白苗”,“男科头赤足,妇女盘髻长簪,衣尚白,短仅及膝”;修文、镇宁等处“青苗”,“其人衣尚青,出入必佩刀携弩。妇人以青布蒙首,缀以珠石,短衣短裙”;贵筑、龙里等处“东苗”,“以花巾束发,衣衫短不及膝,妇女多服花布披肩,系细褶短裙”;平越、清平等处“西苗”,“衣尚青”,“男妇悉青衣彩带”;平越、黄平等处“夭苗”,“衣尚青,左,女工纺织善染……其居陈蒙烂土夭坝者,缉木叶为衣,系以短裙”;清平县“九股苗”,“男女习俗服饰与黑苗同,而性尤剽悍,以铠甲为常服,自膝以下用铁片缠裹”;贵定县“平伐苗”,“男子披草衣,女系长裙”;定番州“谷蔺苗”,“男女皆短衣……妇女以青布蒙髻,勤纺织,其布最为细密,有谷蔺布之名”;黎平“罗汉苗”,“衣尚黑,男未室则插羽于首……短衣。……妇人散发,绾插木梳,数日必以水洗之。以金银作连环饰耳,以双带结背、长、短裙,或止系长裙,垂绣带一幅,曰衣尾”;都匀、平越等处“紫蓝苗”,“其人衣尚黑色,男女俱椎髻、缠以黑布。男子披铁铠、佩刀负枪”;广顺州“克孟牯羊苗”,“男青衣、椎髻,女盘髻、短裙”。其实,无论是《皇清职贡图》或者《百苗图》,所记的都很粗略,而且遗漏不少,只不过是其中的十之一二。如果进一步查阅其他史书和方志,掌握的资料就会更多,并可从这些资料中大致可以看出苗族头饰、服饰的主要特点。
先就发型而言,《淮南子·齐俗篇》说:“三苗鎝首”,据《苗族简史》考证,所谓“鎝首”,就是用棕毛、麻丝、马尾之类掺杂在头发里,然后把它盘结在头顶,宛如戴在头上的一个大帽,上文所引的“妇人马鬃尾杂人发为?,大如斗”便属此类。但它并不是惟一的模式,比方说,《溪蛮丛笑》中就提到另一种发型:“蛮类既不巾,发皆拳,而苗尤异,照日金色,各黄猫头。”这大概是将头发剃光的一类,即所谓“科头”,不但“男子科头赤足”,而且某些地方妇女也有“科头”的。但在明、清的方志中,最常见的还是“锥髻”,即将头发盘于头顶如锥状,谓之“盘髻”、“挽髻”或“绾髻”。如果除去绾发的木梳、长簪、羊角或者头上所插的鸡毛、雉尾以及银角、银冠及蒙在头上的青布、系在头上的彩带,那么,其发型基本同属一个类型。当然,式样是很多的,譬如,有的“挽高髻”,有的“挽髻为瓣”,有的“挽成双髻”,有的却“酷似东洋头”。由此看来,苗族的头饰虽然多种多样,撇开头衣和首饰,主要有“鎝首”、“科头”和“锥髻”三类,而以“锥髻”最为普遍。
苗族的服装,男子的差异并不太大,无非是右衽、大襟、对襟之类差别,裤脚有大有小,有长有短,头上包套头,脚上缠绑腿之类。差异最大的是妇女的服装,尤以青年妇女的盛装最能表现各自的特点。大体说来,主要有三种类型,最基本而且最富有民族特色的是着短衣、穿百褶裙,其次是穿长裤和大襟衣,再次是着汉装,后二者是在演变过程中出现的。与“百越”民族着“筒裙”的习俗不同,苗族的裙子基本上属于“百褶裙”一类,但款式之多,非其他民族所能比拟,色调、花纹、长短、质地各有不同。色调看来是最引人注目的,史书上所谓的“红苗”、“白苗”、“青苗”、“黑苗”、“花苗”,无非是以色调来作区分的。纹饰也很醒目,有的是蜡绘,有的是刺绣,有的是挑花,有的是编织,“大花苗”、“小花苗”之分,大概就是从纹饰着眼。裙的长短也有明显差别,有的长达脚背,有的仅及小腿,有的则是在膝盖以上的超短裙,所谓“长裙苗”、“短裙苗”大概就是按此区分的。至于与裙子相配的上装,多以短衣为主,但式样各异,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一种是从头上往下套入的所谓“贯首衣”,有领孔而无袖;一种是无领无扣的短衣,左右交叉于胸前,内穿大袖衫;另一种是齐腰紧身的右衽衣或对襟衣;此外,还有“背牌”、“披肩”之类。黔东北一带的苗族妇女,原先也是穿百褶裙的,但自清代“改土归流”以来,逐渐改穿长裤和大襟衣了,在衣缘和裤脚上镶花边或加“栏杆”,贵阳、罗甸、都匀等地苗民,大抵也属这一类型。至于改着汉装的,这里就不赘言了。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地区,甚至相邻的村寨,彼此在服饰上并不相混,譬如说,长裙、短裙、超短裙在黔东南地区同时并存,大花、小花在黔西北地区相互并见。反之,原先以某种服饰为特征的苗族,迁往他乡以后,往往还保存原来的传统,例如从黔东南迁到黔西南的一部分苗族,服饰与黔东南基本相同。
除了发型、服装而外,首饰也有许多区别,包括佩戴在头部、颈部、胸部、腰部及四肢(主要是手)上的装饰品。最初,苗族先民多半是取自然物作装饰品,表现出一种粗犷、古朴的美感。例如:有的“髻上插白鸡毛”,有的“男髻则插白鸡尾或锦鸡、野鸡尾以为美”,有的“头用豪猪箭绾发”,有的“首饰用海、青白小珠”或“以五色药珠为饰”,甚至以薏苡代之”,有的则以“竹筒三寸斜穿其耳”。后来虽有人工
剑河苗族头饰制成的木簪、木梳作装饰,仍保持着原始古朴的风格。大约在明、清两代,苗族普遍采用银饰,并获得巨大发展,种类之多,制作之精,在国内实属罕见。各地苗族佩戴的银饰不同,显得多姿多彩,例如:雷山大塘妇女头上插三枝银花,龙里苗族妇女在青帕后面插一串大小不等的银泡,紫云苗族姑娘的头上排列着五个锥形银饰,雷山桥港苗族妇女戴的是一种用银花、银链、银铃组成的帽子,台江施洞口苗族妇女则戴着富丽堂皇的银冠,丹寨苗族姑娘盛装时戴银角,如此等等。这些都只是大概说说而已,事实上,无论是项圈、项链、耳环、手镯、银花、银泡、银角、银冠、银帽、银衣片都有若干样式,有多种搭配,这将在工艺美术一章中细讲,这里就从略了。不同的头饰、服饰、首饰结合在一起,苗族服饰自然显得绚丽多姿,令人炫目。
然而,文献的记载无论如何是有很大局限的,如果深入调查,实际存在的差别远远不止于此。安正康、蒋志伊、于信之先生作了大量调查之后,在《贵州少数民族民间美术》一书中,有一节专写苗族服饰艺术,说得相当仔细。他们根据苗族服饰的款式和苗语方言来划分类型,分为湘西、黔东、黔中南、川黔滇和海南5类,除海南一型外,其余4类在贵州均有分布,每种类型之下又细分为若干模式。书中不仅指出各种类型的特征和各种模式的差异,而且点出了几种典型,例如:以刺绣著名的台江妇女服饰,以挑花突出的贵阳地区妇女服饰;以毛织为主的威宁服饰,以蜡染为特点的丹寨、安顺、黔西、织金、黄平妇女服饰,以编织著称的贞丰、安龙妇女服饰,以银饰最多的雷山、台江、黄平、凯里妇女服饰等等。
台江苗族牛角形银饰“黔东型”苗族服饰,主要分布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这是苗族服饰中特色最鲜明、式样最复杂的一大类型。概括地说,这一类型的特点是:以自织土布为衣料,服装的基本形式为交领上衣和百褶裙,上衣多绣花,银饰特别丰富。属于这一类型的,有台江施洞式、台江反排式、台江台拱式、台江岩板式、台江巫脚式、台江五河式、剑河温泉式、雷山西江式、雷山桥港式、凯里舟溪式、凯里凯棠式、黄平谷陇式、丹寨排莫式、丹寨龙泉式、从江岜沙式、榕江平永式、黎平高求式等等。因为贞丰的苗族是从黄平迁去的,所以他们的服饰也属这一类型。不难看出,“苗家腹地”保留的传统最多,样式也特别丰富,台江共有六式,其次是雷山、丹寨和凯里。台江施洞的服饰具有典型性,它以刺绣和银饰著名,颇能体现“黔东型”的特点。妇女挽髻于顶,用自织的红、蓝、白花格帕包头,帕外围一圈银花带,髻上插高约30厘米的银冠,冠下两侧插有各式银花和银簪,髻后插有银梳,项戴银项圈四五只,银项链二三条,胸前有半圆形的银压领,上衣的后背、前摆、两肩及袖口饰以银衣片、银泡和银铃,两耳戴筒状银耳环,又戴银手镯三四只,全身银饰足有10公斤重,显得精美华贵。刺绣也很出色,两袖中部外侧的刺绣花片为全身最耀眼处,衣领及两肩配有宽大的绣花边,刺绣纹样多为龙、凤、牛、人物及鱼类,色调为红色、深红色或紫色,下穿青白色百褶裙,脚穿翘尖绣花鞋。银饰与刺绣的完善结合,便构成施洞服饰的特点。
苗家银装迎宾客但台江施洞式毕竟只是“黔东型”的一种,其他各式都有自己的特点,从不同方面显示出独特之处。台江反排苗族妇女也戴银冠,但裙子不像施洞那样长及膝下七十余厘米,而是一种仅及膝下六七厘米的短裙,腰间系着一块青布的方围腰,上穿青布大襟右衽、无领、大袖衣。台江台拱式又有不同,衣服系用自织
自染的“花椒布”做成,用独特的绉绣、瓣绣方法绣成袖花片,有浮雕感,并用青缎或白布绣成长方形围腰。台江岩板式有两个特别之处;一是在发髻上插有一横式银花,一排银锦鸡高高立于花上;二是裙子超短而且多褶,褶达三四十层、外面罩着一方有黑白织花图案的围腰。台江巫脚式较为简朴,挽大髻于顶,然后用一方紫青布从后向前围髻,交于前额,而巾则披于两肩及后背,可以挡风。台江五河与剑河温泉基本同一式样,头上戴一圈银花,髻上插一只银锦鸡,袖花由六块正方形织花图案组成,两肩饰有花纹,背后有一块呈倒“品”字形的图案,围腰三分之二为大幅图案。雷山西江式以银角最为突出,另一特色是在裙外又穿一条花带裙,系由22根绣花的花带组成。雷山桥港式最突出的是超短裙,长仅20厘米,褶细而厚硬,使臀围显得特大,裙外前面系一及膝的方形围腰,后面系一宽大有褶的方彩缎,穿青色紧腿布裤。凯里舟溪式发型与众不同,在挽髻的前沿,做成波状帽檐式发型,右高左低,油光可鉴。凯里凯棠式以银项圈既多且大而引人注目,戴各式项圈4只,最小的为圆形,第二层为卷花圆形,第三层为卷花方形,第四层最大,宽40厘米,下端悬吊着排列整齐的银花片和银铃,还挂有一根粗大的项链。黄平谷陇式的大银帽最有特色,帽由四层银花堆砌而成,精雕细镂,玲珑剔透,显得璀璨夺目。贞丰式服装款式与黄平同,但衣服颜色,不分男女老幼均以黑色为基调,刺绣素雅。丹寨排莫式戴一种“山”字形银冠,顶端各系一束白鸡毛,所用蜡染袖片均为传统的“涡妥”纹饰。丹寨龙泉式为枇杷襟上衣,青色、小领、布扣,长仅35厘米,不遮腹,款式不同寻常。从江岜沙式,衣短至肚,紧身,衣袖细长,系一倒三角形的绣花肚包于腹下,穿青色长裤。榕江平永式最别致的是“鸡毛带裙”,裙长中等,细褶,以竖条蜡染与青布相间,每条花纹呈横向三段,段与段之间用红、黄色或红、蓝色相间隔,并在每条花片的下端系两束白鸡毛,故名“鸡毛带裙”。
贵阳花溪苗族盛装“黔中南型”是指贵阳、龙里、贵定、清镇、平坝、安顺、长顺及安龙等地的苗族服饰,它兼有东、西部服饰的特点,妇女上装多缀有后披领及“背牌”,下穿青色百褶裙或蜡染花裙。初步调查,属这一类型的有贵阳花溪式、贵阳—龙里式、龙里式、贵定贵东式、贵定云雾山式、清(镇)平(坝)式、安(顺)清(镇)式、安顺关口式及安龙鲁沟式等。贵阳花溪式可以作为一种典型,这里的妇女用一条彩色挑花带束发于脑后,自髻后向前斜插一排银簪,多达十余根,形如筷子。上装是前短后长的贯首衣,因其领口镶有一条白布边,向外翻露,犹如一面旗帜,故名“旗帜服”。衣片的前后不合缝,两袖仅与衣肩上部连缀,胸前系一条呈交叉状的挑花带,下着多褶青色中裙,饰以长及脚背的挑花围腰,腰带也是挑花的,下端垂有一排白色圆珠,上端系三组银链和银铃,脚缠挑花绑腿,整个服装皆以挑花为特征。在贵阳与龙里、贵定、惠水毗连地区的苗族,妇女束发挽髻于顶而将发际下端剃光,用数幅青布缠头,形成一个硕大的包头,正面看去为圆盘形,侧面看去有如橄榄形状,顶部是一个圆圈,圈内有玫瑰色和浅蓝色的绸帕。龙里式的“白裙苗”又是另一种风格,内穿白色衬衣,外面套着一件浅蓝色的大襟右衽衫,衣裳宽大,袖口长及腕下,披一领绣花坎肩,着细褶短花裙,裙的上段为蓝色织花图案,下段为白色。贵定云雾山式的特点,是姑娘们喜欢将头发四周剃光,而将头顶的长发挽成小髻,然后用红、蓝、白、黑长条布缠成圆盘形大包头,最外层为黑色,帕的两端有白贵州望谟苗族银饰边,帕端外露而呈蝶状。平坝、清镇、长顺一带的苗族,男子也包头帕,里层为青布,外层为黑白竖条布,形成一个大圆圈,上衣为大襟右衽有领长衫,腰部缠宽腰带,带两端有花边及玫瑰红排须,穿青布长裤,并戴有项圈一只,还系一把银锁和一排银铃。安清式苗族服饰,妇女用绣花帕包头,少则两块,多则十余块,呈圆筒状,并用三条红色绣花带依次从前向后包住头帕,挽髻于后,而将头帕两角向上翘起,穿大领对襟衣,后背正中缀一块黑底玫瑰红挑花图案,上衣前后摆依次接有多层挑花衣摆,俗称“背扇裙”或“衣裳裙”,腰系挑花围腰,脚缠挑花绑腿。安顺关口式苗族姑娘的头饰特别,束发于前顶,编成独辫,弯曲成弓状,然后用一条韧性树皮做成一个桥形的发架板,覆在发辫上,并用长银簪将发架板与发辫加以固定,同时将包在发架板上的挑花头巾与包在额上的绣花巾连成一体。安龙鲁沟式妇女的盛装,外衣为“旗帜服”,领口一开在左,一开在右,将内衣的领向外翻起,两条白边相交于胸前和背后,有如旗帜环肩,下着青布中裙,然其套头却如同男子。
“川黔滇型”在贵州主要分布在毕节地区、六盘水市,部分散见于安顺地区和贵阳市,因为这种类型与四川、云南多有相似之处,故以“川黔滇”相称。这种类型的服饰,色调较浅,女裙多以蜡染布绣花,但银饰较少,有六枝梭戛式、六枝式、毕节地区式、毕节燕子口式、安(顺)普(定)式、普定长田式、镇宁江龙式、安龙普坪式、贵阳乌当式、望谟乐旺式等。六枝特区梭戛乡的苗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着传统式样,显得原始古朴。女子的发型很特别,用约两公斤重的假发挽成“∞”字形发髻,横卧在头顶上,其宽度远远超过两肩,奇特极了。梳成这样的发型,必须先在后脑部位装上一把长约65厘米的木梳,将沉甸甸的假发支撑在木梳上,然后用一根白毛毡带将发髻系于木梳,再系在妇女头上,称为“戴角”,有了这种标志才能参加社交,表示已经成年。盛装的上衣为三层,在两件衬衣之外再穿一件蜡染的对襟无领紧身衣,衣袖细小,前摆至腰部,后摆达于脚跟,前胸、后背及两袖皆饰以蜡染图案。下穿百褶长裙,终年围着一方用羊毛织成的围腰,造型独特,腿上缠着羊毛毡剪成的绑腿,脚穿形如草履的绣花鞋。男子包青帕数圈,上衣为和尚领、紧身衣,下穿百褶裙裤,宽大而呈灯笼状,腰间缠挑花带,据说花带愈多愈为女子所爱。六枝式的特征,头戴百十支雉尾的羽冠,衣着大襟右衽白布长衫,系黑白方格腰带,外披宽大厚实的坎肩,以黄色和朱红色为主,间以少量黑色和白色,绣纹为几何图形。毕节式有两种,一种是赫章、纳雍、水城等地的“小花苗”服饰,另一种是毕节、大方一带“木梳苗”的服饰,姑娘发式为掺假发和红、黄色毛线缠成的辫状大包头,上衣为对襟无扣胴体衫,并缀有红、黄色织花披肩,下着多节细褶裙,上段及下段为蜡染,中间一段为白色。毕节燕子口式,妇女以红毛线盘头,并将掺有黑毛线的长发绕头一圈,在大襟衣外穿胴体白色披肩,其上有几何纹织花,下穿数条花褶裙,裙上段为青色,下段为白、青、灰三色横条,围腰下部打褶,上部有“凵”字形挑花装饰。安普式妇女的发式颇有特色,仅掺少量假发,绾红色月牙状木梳,盘髻于顶,外用细银链绕髻数圈,而将银链一端的方银片及银铃垂于脑后。普定长田式的头饰又别具一格,将长发盘成辫子,以青色长头帕折叠起来,绕成大圆盘形,外围一条缀穗须的花带。镇宁江龙式妇女的发型特别,将一根两端各扎半截木梳的红色竹片,一端固定在发髻内,另一端则悬挑于头的左侧70厘米,然后将长发分为三股,分别绕在竹片上,形成一种呈长角形的蓬松发型。安龙普坪式妇女上衣,两襟从左向右交叉于胸前,前襟长至脚背,后摆长过臀部,两侧自肋下开衩,衣领及两襟为深红、白色织花边,前襟为横向的五段细几何蜡染花,段与段间以织花边相隔,两袖亦分三段,系黑围腰,下穿蜡染细褶中裙。贵阳乌当式,妇女盛装时,头顶横插一只木质月牙形的角,将长发和假发绕在角上以为头饰,上衣为胴体长衫,衣领叠为两三层,披黑底挑花坎肩,衣袖似两层衣状,穿蜡染细褶中裙,有的穿裙数条,形成向外扩散裙式。望谟乐旺式妇女的盛装,在平盘于顶的头发上,裹以青帕,帕上缀五只圆锥形银花泡,泡上垂一根细链和银铃,穿白色对襟衣,领后缀红、黄色几何纹样的背牌,下穿蜡染细褶花裙,系青布长围腰。威宁“大花苗”的男装颇有特色,头用布包成套头,身穿麻布长衫,披一件用羊毛织成的披肩,其上布满几何图形,而背后的一块尤异,为回纹背牌,下缀四根带子。
属于“湘西型”的服饰在贵州不多,主要分布在松桃及黔东北地区,另一部分在晴隆、普定一带。这一部分苗族,因为长期与汉族交往,服饰受汉文化影响较大,妇女已不穿裙,改穿无领大襟上衣和宽腿长裤,头帕盘于头顶呈圆筒形,仅见松桃式和晴(隆)普(定)式。松桃式最能反映这些特点,头包蓝、白相间的小方格帕数圈,上大下小,高达33厘米。戴细耳环,环下垂梯形银片及四五只细银链。上衣为大襟右衽,无领,衣袖宽大,衣袖四周镶深蓝布边,中间镶一条细蓝花带,袖口饰以花边。戴胸围,上呈圆角三角形,正中镶有一块呈三角形的蓝光缎,上角饰云纹,再于蓝光缎上绣有几朵鲜艳的荷花,上缘边上嵌有两排白花,衬在青底上,格外醒目。下穿阴丹蓝布长裤,裤腿宽大,膝以下镶有花边,花边下为青布,绣有稀疏的小花。晴普式与松桃式大同小异,但少女的发式为单辫,缠白色长头帕,发辫由后往前缠于帕外,而婚后则挽髻于顶,呈圆锥形,罩以青帕,帕两端垂于脑后。
以上所述,大体可以看出苗族服饰的若干特点、若干样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多样性,应当说上面所举的只是较为突出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形式没有提及。尽管如此,共同性还是存在的,譬如头饰以“锥髻”为主,服饰以“百褶裙”为主,首饰以银饰为主等等。
⑨ 湘西让人感到非常可怕的“苗蛊”巫术,真的存在吗
汉朝,征和元年,汉武帝已至暮年,性情多疑,恰逢武帝病疾,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人告发为巫蛊诅咒武帝,又与阳石公主通奸,武帝大怒,将公孙贺满门抄斩,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无一幸免。
与此同时,武帝好美色,后宫有多位佳人为此先后失宠,为重新获得帝王的恩宠,后宫佳丽多邀请女巫入宫,试图以巫术达到目的,同时对其所嫉妒者施以巫蛊之术,一时间吸引无数方士和各类神巫聚集在京师长安,后宫为之迷乱。而这些佳丽又因相互妒忌争吵,便开始轮番告发对方诅咒皇帝、大逆不道。汉武帝大怒,将被告发者处死,后宫妃嫔、宫女以及受牵连的大臣共杀了数百人。
而大臣江充素与太子刘据有隙,遂趁此机会陷害太子,诬陷太子使用巫蛊诅咒武帝,皇后卫子夫与太子刘据被逼起兵反抗,不果,相继自杀,死伤数万,受牵连遭满门抄斩的大臣无数,一时间朝野震荡,血流长安城,几乎动摇国之根本。最终,在壶关三老和田千秋等人上书讼冤后,武帝才幡然醒悟,斩江充三族,烧死苏文。又修建“思子宫”,于太子被害处作“归来望思之台”,以志哀思。此事件牵连者达数十万人,史称巫蛊之祸。起于后宫,始于巫蛊,被奸人利用,祸害一方!
此后,历朝历代,宫廷野史之中,亦不缺乏放蛊事件,并且愈演愈烈,让人谈之色变。因故,历代都有明令禁止巫蛊之术,放蛊被认为是十恶不赦的大罪,一旦被发现的话,必将处以极刑,并流放塞外。故放蛊巫术完全处于秘密状态,历代志书史记中,关于蛊毒的记录数量也不多见,总是廖廖数语,并且语焉不详,这就使蛊婆与蛊术变得更加诡秘。发展至今,关于蛊术的传闻,则多流传于网络和小说之中,借与互联网的快速传播,名声更是大燥,与降头术被共称为东南亚两大邪术!
当然,这些都是楚巫文化系统中,一些宗教典籍所记载的关于蛊毒的描述,那么现实生活中,是否真的存在这种神奇的巫术,能够通过放蛊控制祸害他人呢?
有部分学者认为,虽然在楚巫文化系统中,有关于毒蛊详细的介绍以及分类,但是这种超越物理范畴的存在却是不可能的,就好比各大宗教对其信仰神明的夸张塑造一般,仅是一种信仰和寄托罢了。
但是有部分学者却坚持认为蛊毒的真实性,即便摆脱黑巫术一说!他们认为蛊更趋向与毒,倘若将蜘蛛、蝎子、蟾蜍、毒蛇、蜈蚣等毒虫放在一个容器中,密封十天,开封后存活下来的那只就是最毒的,它也就是蛊的首选,然后经过饲养最终就是蛊,把它的粪便放在别人的水井或粮食里,吃了的人肚子里就会长虫,慢慢身体虚弱而死。以现在科学的角度来说明,也是极具说服力的。
⑩ 法律上土地清苗钱归种地者还是土地本人,种地者与土地本人是亲属,种地者没承包或者租地,那青苗钱归谁
国家允许群众把土地租种给别的群众,在法律精神和原则的框架内,既不当做违法行为依法处罚,也不完全认定是合法的,即在政府哪里还是当做是分地的家庭在耕种,其他事宜双方自己商量,商量不成就要坚持原则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