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凤凰古城苗寨风情诗歌散文
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南部,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与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媲美,享有“北平遥,南凤凰”之美誉。地因人传,人杰而地灵。文学巨匠沈从文在他的作品中将他魂牵梦系的故土描绘得如诗如画,如梦如歌,荡气回肠,也将这座静默深沉的小城推向了全世界。现将对古镇的赞美摘抄几段,以飨读者:
一、大作家沈从文。
凤凰出名,沈从文功不可没。他的许多文章,对凤凰的赞美、乡风的淳厚、乡民的质朴,等等,做了很好的描述。
“一道小河从高山绝涧中流出,汇集了万山细流,沿了两岸有杉树林的河沟奔驶而过,农民各就河边编缚竹子做成水车,引河中流水,灌溉高处的山田。河水常年清澈,其中多鳜鱼、鲫鱼、鲤鱼,大的比人脚板还大。河岸上那些人家里,常常可以见到白脸长身见人善作媚笑的女子。小河水流环绕‘镇’北城下驶,到一百七十里后方汇入辰河,直抵洞庭。”这是《我所生长的地方》中的文字,有水,有船,有鱼,有姑娘……如同水墨画般的景致,却多了诗般的意境。“
二、游凤凰古城 木叶
凤凰飞落湘西州 ,逶迤沱江穿城流。滟滟碧波暄浣女 ,潇潇烟雨泊归舟。叠翠红楼隐浓荫 ,璀璨银钿插满头。漫步曲巷心已醉 ,遥忆沈公禅意悠。
三、凤凰城里凤凰游,人自堤行江自流。笑语时传浣沙女,轻波频载木兰舟。衣牵石巷青如染,光映廊檐淡若浮。遥望危崖红树上,片云飞去那山头。
四、现代散文诗
船儿慢悠悠在水中行着,
船上的人欢喜雀跃,
他们忍不住心中的欢喜,
把手伸进了悠悠地清凉的河水里,
掬起一把的水甩向同伴们,
快乐的笑声回荡着河面上。
舟行于画廊里,抬眼望,
两岸是古旧的吊脚楼,
高高低低像一幅江南的水墨画,
沿着江岸描画开来。
也像一首诗歌,
凝练了唐诗宋词的痕迹,
丢落在时光里。
白墙和高飞的檐角倒映在河水里,
在这凝碧的山水里,
没有绚烂得山花,
只有千年不变的河流,
映着蓝天白云,
做着寂寂的梦。
沱江,凤凰古城的名片,
古老的城墙外,碧波荡漾的沱江水,
温柔地流淌,异常地清澈。
你甚至可以看到一簇簇的水草在水下摆动,
像少女飘动的长发,显得甚是妩媚。
岸边是青石板筑成的堤岸,
湿滑的游船经过的时候溅起白色的水花,
轻轻地拍打着那千年的石板。
连接沱江两岸的是水中,
高矮两排错落有致的石墩,
被称为跳岩。游客争先恐后地走上前去,
裹着苗家的服饰小心翼翼地站在上面留影。
不时有苗家美女衣袂飘飘,
戴着叮当作响的银饰,
从身边走过。
水流声、凤凰人热情的吆喝声,
船上阿哥阿妹的山歌声,
汇成一段动人的旋律,不绝于耳。
到了晚上,古老的沱江便活跃起来。
临街灯笼点缀着蓝色的夜幕,
江中波光艳影,
许多游人放的“心愿灯”,
在水面上闪烁着迷人的烛光,
如朵朵盛开的荷花飘摇于水中渐行渐远。
无数主题鲜明的酒吧和咖啡馆,
在古老的沱江边散发着年轻的暖昧。
我放过了河灯,
挑了一家名为“心斋”的酒吧,
临江而坐,
望着对岸的水车在雾气中缓缓转动。
夜里的凤凰,微风拂面,
摇曳的红灯、潺潺的水声,
配合上酒精和吉他手深情的吟唱,
把人熏得醉倒在夜色里。
在回龙潭的附近,
那几经沧桑与战火的吊脚楼依然巍然挺立。
那坚强的站在水中的木柱,
经受着风雨的雕啄,
见证着沱江的悲凉。
在古城漫步,
描写凤凰古城的好诗好词好句好词、好句
随处可见湘西最有名的蜡染作品,
凤凰的土家蜡染是有其独到之处的,
它注重配色的纯净,
以暖色为主色调,
从古到今都注重画面的,
立意与构图的和谐。
凤凰的苗家蜡染则注重染色纯正,
给人一种自然纯净的艺术感受,
但是它注重冷色调。
我分别走进几家不同的店铺,
寻找冷暖不同的色调,
给我带来的不同的感觉,
终究还是分清楚了。
这大概也是流派纷呈,
人间沧桑,自有冷暖的,
一些隐寓所在吧。
正如我的湘西之行。
那之前,
我的心情是茫然,凄冷的,
而只有自己内心里知道。
黄昏时分,
行人一下子不知道都到哪里去了。
神秘的古街道,静的令人发怵,
我匆忙赶往沱江人家客栈。
那一夜,我也成了山城的主人,
听着沱江的阵阵涛声,
烹着一条沱江的鲜鱼,
喝着大碗的土家米酒,
我把自己的醉意抛洒在,
古城的记忆里。
⑵ 湖南凤凰古城历史故事
凤凰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群居着苗族、土家族、侗族人的少数民数大寨子,浓缩了湘西山城的古、秀、悠、静的美。 城内,古代城楼、明清古院、古街风采依然。清晰见底的沱江水从城中静静穿城流过,临江而筑极具湘西特色的吊脚木楼历经岁月的风尘大多已陈旧褪色。隔河远望,渔舟不时从城河中撑过,对面依着群山环抱中错落有致的吊脚木楼,鳞次栉比,亭台楼阁重重叠叠,座落城中的风雨桥似虹拱跨,犹如人间仙景,置身于此,如人在画中,飘然似天上人间的感觉。 凤凰城之美,绝不仅仅只是一幅浓墨浅彩的中国山水画的景观之美,那远古风韵,更让人油然而生出一种身在桃源,远离尘世后隔世的美。 在剑精美的画面中走读凤凰,那一方山水,那一隅小城,是桨声里待嫁俏姑娘的洗衣声,是船过边城时俊郎憨后生的放歌声。吊角楼下,充满了灵气的苗族风情,古朴纯真!暮色晨蔼里,可曾是你守侯千年的梦醒时分?于薄雾缭绕中在轮回里便多出了这份精致?! 美丽的边城,充满了乡情和古韵,还有边城那绕着吊脚楼的水啊,想着想着,就仿佛流进我今夜的梦里……
⑶ 凤凰古城的历史和故事
凤凰是多民族县,主要由苗、土、汉、回族,以及解放后分配到这里工作和其他一些原因来本县居住的其它民族,其中以苗、土、汉三族为主。 苗族为本县土著民族、苗族分布形成大集中、小分散局面,土家族分布一般是与汉杂居。
苗族:
苗族先民于秦汉时聚居在“五溪”地区,即今湘西、黔东等地。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
分布: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手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土家族:
人口为5704223人。
主要聚居于湖南、湖北、四川三省毗连地区。
使用土家语,属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有南部和北部2个方言。由于和汉族人长期生活在一起,所以绝大多数人使用汉语。使用土家语的人也多通汉语。
土家族人使用汉文,崇拜祖先,信奉多神。
土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的先民早在2000多年前就在今湘西、鄂西一带繁衍生息,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侮称为“武陵蛮”、“五溪蛮”。宋代以后被称为“土丁”、“土民”、“土兵”等。汉族人大量迁入后,“土家”做为族称开始出现。土家族人自称为“毕兹卡”,意思是“本地人”。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民族识别,长期不被承认的土家族被确定为单一民族,并且在1957年成立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3年又成立了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其后还成立了酉阳、秀山、石柱、长阳、五峰、印江、沿江等民族自治县。土家族受汉族影响较大,农业生产发达、经济发展迅速、文化教育先进。
土家族人生活的地区自然风光秀丽,武陵源是世界文化遗产,张家界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
⑷ 凤凰古城的历史文化
凤凰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凤凰古城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
从秦朝的建立直内至现在,容凤凰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一九八六年全县文物普查所获资料;竿子坪乡牯牛坪村发现了西汉村落遗址。沱江镇的飞风山有隋唐宋元的墓葬群,木江坪镇、溪口乡等地有宋代的墓葬群。可以说明在两千多年前,凤凰此地就有了人群的居住。岁月.流逝,时代的更替,这块神奇的土地,淘汰了多少英雄人物,留下了多少传奇故事。历史长河,激浪滔滔,标炳青史,再创辉煌。
凤凰古城,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国家AAAA级景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辖八县市之一。 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
2001年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AAAA级景区,湖南十大文化遗产之一。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与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媲美,享有"北平遥,南凤凰"之美誉。
⑸ 一篇关于沈从文描写凤凰古城的文章
《凤凰古城之美》
沈从文
凤凰古城绵亘逶迤于武陵山脉深处,倚山而筑,环以石墙,濒临沱江,群山环抱,河溪萦回,关隘雄奇。明清遗存的东门和北门城楼,连接着半壁城垣,砺山带河,气势犹存。汉代已在此建县,名辰阳县。隋时为辰溪,设五寨司。清代设凤凰直隶厅,民国元年改为凤凰县。
沱江镇作为县城所在地,已有1000多年建城历史,自古即为湘西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这里“西托云贵,东控辰沅,北接川鄂,南连粤桂”,是湘黔来往的交通要道,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乾隆年间,这里商业兴起,集市林立,商旅云集,民国初年更为繁荣。
凤凰古城山川秀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民族风情浓郁,有着“中国最美的小城”之称。至今仍较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形成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保存有文昌阁、天王庙、奇峰寺、大成殿、朝阳宫等100多处明清建筑,及沙湾古民居区、回龙阁吊脚楼群、沈从文故居等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风土建筑;沱江两岸多飞檐翘角的吊脚楼,与清澈秀丽的沱江交相辉映;古城西郊的唐“渭阳”县旧治黄丝桥石头城保存完好。
始建于明代的“南方长城”———苗疆边墙蜿蜒起伏,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有戏剧“活化石”之称的傩戏、流传数百年的苗族蜡染等至今光彩照人。
凤凰古城的建筑拙朴中带有几分秀色。城内石板铺成的街道纵横交错,古朴典雅,两旁多是木板房,房檐伸出来,只见一线天。内中店铺,尽现民族特色。
城中心有座建于清末的陈家祠堂,院落布局简洁,院内满铺石板,色调淡雅明快,戏台装修精致,古朴中见秀美。古城东门外沿着沱江,保留着一条狭长的古街,有古城墙、古城门、古钟楼、古码头和一条长长的青石板路,古街两旁的店铺仍保留着当年的门面和旧时的旗幡。
这条古街上有座廊桥,叫虹桥。以旧桥墩为基础,上面新建了一个廊桥商场,中间可走行人。沱江水从虹桥的桥墩下流过,虹桥的倒影映在江水中,江中小敞篷船游弋。在斜阳的辉映下,充满诗情画意。沱江两岸飞檐翘角的吊脚楼连成一片,蔚为壮观。
一江春水从古城墙下蜿蜒而过,翠绿的南华山麓倒映在江心。山色青苍雨洗不去,鸟声宛转随风而来。江中渔舟点点,山间鸟声啾啾,岸边炊烟袅袅,桥畔笑声朗朗......凤凰古城,叫人如何不留恋。
凤凰古城是苗族聚居地。每逢苗家喜庆的日子,都能听到高亢激越、浑厚悠远的鼓声。在吊脚楼外的绿茵上,在哗哗的溪流旁,成群的苗族青年男女,围在一堆堆篝火旁,挥动着鼓槌,在一面面牛皮大鼓上敲击。
高潮时,伴有木叶、唢呐的吹奏声和苗歌声,与鼓声交汇融合,像一首原始古朴的交响曲,将人带入一个神奇的音乐天地。这就是起源于唐代的凤凰苗族花鼓,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湘黔苗族都有花鼓,唯有凤凰花鼓独树一帜,它是一种慢鼓,鼓声雄壮威武。
(5)凤凰古城历史年代名人的散文扩展阅读: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突出,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
沈从文以乡村为题材的小说是典型的乡村文化小说,它不仅在整体上与都市“现代文明”相对照,而且始终注目于湘西世界朝现代转型过程中,不同的文化碰撞所规定的乡下人的生存方式、人生足迹及历史命运。
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一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⑹ 散文:夜幕的凤凰古城
山路曲折盘桓,旅行车一直在丛山峻岭中穿行。极目窗外,滑过眼帘的山丘蜿蜒千里,不见尽头。
从韶山到凤凰,几个小时的时间旅程里,与满车男同胞们窝处一隅,是件无聊的事。导游小胡提议大家轮流唱歌,消除旅途的寂寞和疲乏。可在座的都是农村支书,无人响应。我欲自告奋勇,见满车寂寥,恐同事妒我爱出风头,索性缄口不语。什么时候,迷迷糊糊地的睡着了。再次醒来时,是被导游的讲解声惊醒。原来已经到了凤凰境界,换了当地的一个男导游小田。
我心里一阵兴奋起来,睡意全无。这次湘西之旅,我最心仪的景点,还数凤凰古城。
对凤凰古城的向往,最初是从沈从文大师的名作《边城》里得知的。书中那座醇厚的老城,青石板铺陈的古街,那份被岁月熏陶的辉煌,被日月酝酿的风韵印象,至今在我脑海中梦魂萦绕,挥之不去。
后来又读到小说《鬼吹灯》章节中的描写。书中把湘西凤凰的苗王寨,渲染得神秘莫测, 恐怖阴森。赶尸人、毒蛊、咒语,以及土著人风俗,更是诱惑我这个天生胆大,喜欢探险的人一睹风采。
“凤凰的少数民族,有二十六个之多。其中主要以苗族、土家族、汉族、回族为主。苗族是凤凰的土著民族,也是凤凰县最古老的民族,其先祖是蚩尤。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也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湘西苗族以远古骧蔸部落的仡熊仡夷为主体,融合三苗、盘瓠两个部落中的一部分先民组成。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手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这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
导游小田娓娓道来的讲解, 让我忽然远离了人间的喧嚣,工作的繁忙。随着小田的描叙,灵魂脱壳悠悠穿越千年的历史,感受到了苗家人远古的沧桑,心灵也陶醉于苗家人文化的博大和绚烂。长途颠簸的疲累,一时荡然无存。
下得车来,匆匆卸下行旅,便急不可待步入景色的浏览中。
的确,凤凰的美,是那种透着灵秀与文化沉淀的醇厚之美 。出生在这座古城的国画大师,黄永玉老先生曾经这样评价。古城不大,却山灵水秀,人杰地灵。文学巨匠沈从文、抗英名将郑国鸿、·南北大侠杜心五、民国总理熊希龄、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宛若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这个古城的上空,熠熠生辉。
随着人流步入一条狭长的小街,来到一座小小的四合院,这儿就是沈从文先生的故居了。堂屋中间靠神堂的地方,供着着他的遗像和一尊石膏像 。许多敬仰先生的读者,纷纷靠上来拍照留影。古色古香的房间里,檀木方桌,藤编靠椅、镂雕的木质架子床,散发着淡淡的古香。目睹这些先生生前用过的实物,我又脑海中又浮起了先生笔下那些经典优美的文章片段 :
“每当黄昏薄暮,落日沉入大地,天上暮云为落日余晖所烘炙,剩余一片深紫时,大帮货船从上而下,摇船人泊船近岸,在充满了薄雾的河面 ,浮荡的催橹歌声,又正是一种如何壮丽稀有的歌声!”
想起他孜孜不倦追求的高尚品德和情操,沥尽一生的心血,给世人奉献出的九百多万字宝贵文化遗产,不得不令人感慨万千,心怀无穷敬意。
如果说青山绿水、古桥城楼,是凤凰一幅优美的画,那么杨家将、熊希龄,沈从文,黄永玉,陈氏三兄弟,仿佛又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完的悠远故事,令人久久不能忘怀;说这座古城独具魅力,除了她深厚的湘西文化韵味,还有心灵手巧的人们打造出来的精美银器,编织的土家织锦,熬制美味的姜糖等等,琳琅满目,无一不让你流连忘返,倾囊为快。
拐角的街口,一位老农身边摆放着一叠连环画,和铜币毛主席像章等,看样子是在兜售。念小学时,我曾省吃俭用,曾积攒下几百册小人书,可惜后来都被梁上君子连锅端走了,一直是心中一大遗憾。想停下脚步瞧瞧,犹豫间,相离团队已经很远了。想走,脚下又像吸铁石粘住,遂狠下心来,与老农讨价还价。最后以一百多元的价格,买下一本《红岩》和几张文革时期的粮票。还想继续和他侃价,买下全套的《三国演义》,胳膊被人拉住,回头一看,原来是导游小胡。小胡一个劲的催我跟上团队,说古城的小巷密如蛛网,脱离了团队,很难走出来的。这话我相信,因为我居住的柳关街,只是一个井字巷街,初来的人都经常迷路,难走出来,何况这座诺大的古城。只好在小胡的推搡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的离开。
徜徉于古城温润的青石板上,看两旁青砖灰瓦,流檐翘角,高低错落;听女人的高跟鞋叩打着青石板发出清脆的叮叮声音,心情忽然变得宁静和畅然。每块青石光鉴如玉,错落有致,一块衔接一块,通向小巷幽长的深处,散发出浓郁的岁月醇香。彳亍在这样的小巷,你会感受到远古的唐风古韵,想起那些唐诗宋词里的华丽篇章。
据说,一座城市的记忆,是靠文字和建筑来保存的。那熊希龄故居、沈从文故居、苗王寨、杨氏宗祠等等,就记录了这座城市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千年古刹、望族宗祠,雕花门窗,又展示了这座古城的悠久岁月和沧桑。虽然已刻上岁月的痕迹,你依然可以想象出它昔日的繁华。
漫步沱江,一汪清浅的小河穿城而过,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临江壁立,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古老。伫立河畔,听船筏撞击流水的声音,看小舟往来游弋穿梭于两岸密密麻麻的吊脚楼之间,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中,一时望了身在何处。
山清水秀,是人们常形容一方水土的美好。凤凤凰古城就是这样一个福地。最有灵韵的,当属那沱江东流清水。宽约二十丈许,水不太深,渔夫一篙即可见底。她以曼妙的身姿蜿蜒姗姗流流过古城,江水悠悠,河面波光粼粼,柔情无限 。波光潋滟之下,水底白色的,玛瑙色的石子看得明明白白。间有游鱼往来,睹目皆清清楚楚。江心石块阻流,引水声潺潺,如歌如泣,昼夜不歇。水藻顺着流水缓缓摇曳,似在向游人娓娓讲叙这座千年古城的悠久历史,深厚底蕴。沈从文笔下的幽幽《边城》,翠翠河摊送二老的爱情故事,无不令人更加心仪神往。
可惜,我只是一个过客。临别之际,想起徐志摩的那首《再别康桥》,心中默默朗诵,心情一时黯然迷离。
听导游说,来到凤凰古城的旅游宣言是:“为了你,我已等候千年。”
我想,以后我总会为生计所累,就再难有心情游览二次了。今宵别离,或许下一个千年,我与凤凰古城才能相会了吧。
⑺ 历史文化名人的散文
唐宋八大家的都很好。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版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权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
韩愈——代表作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
柳宗元——《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其中包括《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
欧阳修——《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高司谏书》《朋党论》《伶官传序》《卖油翁》
苏洵——《六国论》《衡论》《辨奸论》《管仲论》《权书》等。
苏轼——《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平王论》《留侯论》《石钟山记》等。
苏辙——《栾城集》84卷,《栾城应诏集》12卷。
曾巩——《上欧阳舍人书》《上蔡学士书》《赠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伤仲永》《答司马谏议书》
⑻ 谁知道一篇有关“凤凰古城”的优美散文,急用!
一座城门楼,是历史;一段古城墙,是历史;一条小巷子,是历史;连铺就在小巷里的每一块红石板,也是历史。
就这样,在回望历史的过程中,我认识了藏于湘西大山中的凤凰古城。
依风水说,地灵才能人杰,不过,凤凰的出名,却是个例外,我就是先知道沈从文这个人,后知道凤凰这座城的,尽管这座城池在沱江岸边,已经风沐浴雨成百上千年。
出于对一个人的敬仰,我首先来到位于中营街的一座四合院。1902年12月8日,那个人就是在这个小院的某间小屋里呱呱坠地的。四合院分前后两进,中为红石铺就的天井,对着大门是正屋,两边各有厢房三间。环顾小院,房子皆为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黛瓦覆顶,脊上装饰有鳌头。镂花的门窗,小巧别致,雕刻的饰物,栩栩如生,使得小院很是漂亮雅致。不用说,那个人就是蜚声文坛的沈从文。沈先生著作等身,有《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作品,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近些时,我读沈先生与夫人张兆和的信札,二哥年轻时的浪漫情怀,再次跃然纸上。1934年1月,沈先生回凤凰省亲,当时寒风刺骨,天上飘着雪糁。二哥告别心爱的三三,只身一人,从北京坐车经长沙辗转又到常德后,租了一叶小船,三个船工,沿沅水、辰水逆流而上,一路满是艰辛和顿苦。为了排遣寒冷和寂寞,二哥经常呵着冻僵的手,不停地给他的三三写信,而且一天要写好几封。信上的内容有写沿途两岸景致的,有写沿途风土人情的,有写船工和妓女故事的,也有写对三三的缱绻和思念。读过之后,觉得封封不同,篇篇精彩。
离沈宅不远,是熊希龄故居。在凤凰,熊希龄可是个奇人,他15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19岁中进士,21岁点翰林,43岁当北洋政府的内务总理,一生的确充满了传奇色彩。
熊宅藏于文星街,面积虽比沈宅小些,但却是典型的苗族古建筑风格,处处彰显出苗族风情。正是苗族传统的家教,塑造了熊希龄刚直不阿、愤世嫉俗、正直善良的个性。从政以后,因不满袁世凯的独裁统治,毅然决然,辞官为民,兴办教育。
熊宅大门口的门框上,书有蔡元培先生题写的对联,上联是:宦海倦游还山小诚慈幼院;下联是:鞠躬尽瘁救世惜无老子军。进到屋里,见屋子正中熊希龄半身塑像的两侧,也有一副对联,写的是:意气消磨群动里,形骸变化百年中。要说最能概括熊希龄一生的,当属书写于客厅左右立柱上的对联:一生赤诚爱国盼中华振兴,半世慈善办学为民族育才。
到了凤凰,还有一个名人的宅院,不能不去参观,那就是陈宝箴的宅第。据贴在陈宅门口的简介上讲,这处宅子共有26个回廊,28面马头墙,56间房屋,386扇雕花门窗,规模应该说在凤凰是首屈一指的。
提起陈宝箴世家,一门四代出了五个杰出人物,这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恐怕是无以比肩的。《辞海》中,竟享有五个独立的辞条,因此陈家被称为“中国文化之贵族”。世家元勋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近代政治革新家,被清光绪帝称之“新政重臣”。陈三立,陈宝箴之子,近代诗文名家,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和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陈师曾,陈三立长子,画家,北京大学教授,擅山水画、篆刻。陈隆恪,陈三立次子,著名诗人。陈寅恪,陈三立末小,一代史学家,1936年,和梁启超、王国维,并称“清华三巨头”。陈封怀,陈师曾之子,是我国著名植物园专家、植物学家,中国植物园创始人之一。
走进陈宅,最值得看的,当是各种各样的木雕作品,大的精致,小的精美,所刻形
象,就跟真的一样,无不活灵活现,有花卉,有动物,也有人物。
依旅行社事先拟定的行程,从陈宝箴家出来,直接就去了北城门。北城门又叫壁辉门,那里,当地的小姑娘自附近山上采来鲜花,编成花环,向女游客兜售。别说,那看似土气的花环,往大姑娘小媳妇头上一戴,顿时洋气多了。过了壁辉门,沿依城墙砌就的台阶,可以直接下到砣河岸边的码头。等我们上了船,坐稳当后,船工将竹篙朝江水里一点,小船倏然就离开了岸边,然后船头一调,顺流而下。行进的过程中,一面听着船公骚情的情歌,一面欣赏着两岸的美景,惬意、得劲、美,所有的赞美的形容词,堆砌在这里,都不过分。赤脚立于水中捶衣的苗女,撑着红伞在岸边游走的美女,阁楼里临江而坐细细品茶的先生,悬于江上的土家吊脚楼,那景色真是要多漂亮又多漂亮。
近了,又近了,我们终于来到了虹桥的跟前。虹桥,重建于康熙九年,即1670年。该桥两墩三孔,上有风雨楼两层,下层为商铺,上层为茶馆。船上的人看桥上茶馆里的人如在画中,桥上茶馆里的人看船上的人如在画中,可谓两情相悦。过了桥洞,见有一船,泊于江心。两着粉红衣裤的女子,立在船头。赖赖的船工怂恿我们,用刚刚教给我们的骚歌,去与船上的女子对歌。于是,我们粗门大嗓子地乱吼了一通,没想到船上的女子不气不恼,几句在情在理的歌词,就把我们的嚣张气焰压了下去。最后,落得船上、岸上,一片笑闹声。船在万名塔旁停下,此时,日薄西山,华灯初上,顺沱江四望,处处流光溢彩,美奂美仑。逡巡江边,许多游客点燃河灯,让随波逐流的河灯,带上自己的美好祝愿,一路前行。
⑼ 湖南凤凰古城(镇竿镇)历史上有两位历史名人、一个是把凤凰古城推向世界的人、一个是把凤凰古城曾经统辖
第一个历史人物有两说:一是出生于凤凰古城的沈从文。他的一篇《边城》被译成内三十六种文字在世界播放容,让无数人首先了解了“凤凰古城”。二是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是他向全世界说:在中国最美的地方是“凤凰古城”。
第二个历史人物是清代镇竿总兵官蒙应瑞,四川省南充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