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城旅游 » 湘西吴良春

湘西吴良春

发布时间: 2021-03-10 01:05:56

1. 孔子说,吴从周。孔子从周继承了什么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炎帝大臣吴权之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
吴氏人物早在炎帝、黄帝时就已存在。炎帝之臣有一叫吴权的,他的后代是我国乐曲的发明者。勇敢剽悍,善于狩猎而以“吴”为称号的原始氏族,在尧舜以前的活动,史籍《尚书》、《春秋》、《国语》、《史记》等经典史书都记载阙如,只有以知识广博、繁杂著称的宋人罗泌在史籍《路史》中,才以吴权的氏族为第一个吴氏族。《路史》说,吴权是炎帝之臣。可见吴人最初是从属于炎帝、黄帝部族集团的。史籍《山海经》中记载了一个有趣、奇异的故事:吴权的妻子叫阿女缘妇,她与炎帝的孙子、当时为黄帝之臣的逢伯陵私通怀孕,三年后一胎生三子,分别叫鼓、延、殳。鼓和延传说是钟的发明者,也是乐曲的最早发明创制人。逢伯陵是姜姓和齐姓等族的始祖。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吴氏历史上记述的远古初祖。黄帝起初居住在姬水流域(今陕西北部),便以姬为姓。相传黄帝娶了四位贤淑的妻子,生了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得姓者十四子,其后分十四支部族。黄帝正妻嫘祖所生的两个儿子玄嚣、昌意继承了黄帝的本姓姬,吴氏就是从玄嚣这一支传递下来的。玄嚣的第四世孙高辛氏帝喾做了当时部落联盟的首领,他娶有邰氏之女姜嫄为正妻,姜嫄是周族的母系祖先。古代《诗经》记述了关于姜嫄生弃时的传说。相传姜嫄一天出去游玩,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出于好奇,用脚踩了一下,回家后竟有了身孕,后来生下一个男孩,姜嫄对此又惊又怕,把这孩子视为怪物丢到荒郊野外。然而更奇怪的现象发生了,先后有牛羊来喂养他,樵夫来解救他,大鸟用翅膀温暖他,致使这孩子三弃而不死。姜嫄认为一定有神灵保佑他,于是就决定抱回去抚养他,并因此为之取名弃。弃小时非常聪明,喜欢模仿大人的样子种植麻、豆之类的庄稼,成年后非常善于农耕之事,他一眼看上去就知道一块地适合种什么庄稼,因此,附近的老百姓纷纷效仿他,尊他为农师。

太伯、虞仲奔吴后,季历得以继位,后传位给周文王昌。周文王昌不负祖父古公亶父的厚望,为灭商振兴周族苦心经营,他生前虽未能灭商,但三分天下,周据其二。其子周武王发继位后,向商王朝大举进攻,四年后,一举灭商,建立起周王朝,最终完成了复兴周族的大任。周初,太伯、虞仲受到周王朝表彰,其后裔受封于吴,建立起强大的吴国,后世吴氏子孙则多把太伯、虞仲尊为得姓始祖。

按照古史的记述,太伯、虞仲所到达的荆蛮地区,就是今天的江苏南部太湖流域的无锡、苏州一带。太伯、虞仲一支就是古书记载的痰阳诸姬(古代居住在汉水北岸周人的分支)的一支,他们与楚国为邻,楚国是为五帝之一的颛糠帝后裔所建。楚国强大起来以后,汉阳诸姬受到来自楚人的威胁,被迫迁徙,其中太伯、虞仲一支,东迁到江苏吴地,征服了当地土著居民,建立了吴国。据《史记》中记载:“自太伯作吴,五世而周武王克殷,封其后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二,吴,在蛮夷。”周武王克商后,分封太伯、虞仲后裔,其中的一支又分封到太伯、虞仲始迁之地虞,即山西虞地,另一支留封于当时尚未开发的东南之地吴。不管后世对其迁徙过程有多少种解释,但姬姓周人太伯、虞仲一支最后到达了江苏古吴地是没有争议的。
⑴.太伯建吴:
太伯、虞仲到达江苏吴地后,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受到当地土著吴人的普遍欢迎,他们纷纷前去投奔。太伯、虞仲兄弟周围很快聚集了一千多家吴地百姓。他们被太伯、虞仲兄弟的高风亮节、仁义之德所感化,自愿拥立太伯为君长,因太伯所居处属吴地,故太伯在这里建立的姬姓国家称“句吴”(“句”为发声词头,无字义),简称吴。
太伯建吴之时,已到了殷商末年,中原诸侯混战不已。太伯恐怕战乱祸及吴地,影响吴地人民的生活,就在今江苏无锡东南梅里营造了一座城市,相传此城的内城周长三百步,外城周长达三百余里,人们在里面像生活在世外桃源里一样,耕作种庄稼,自给自足,生生息息,不受外界干扰。太伯无子,他去世后,虞仲继立为吴君,他把哥哥太伯葬在梅里(今江苏无锡),后人在其坟墓附近修建了一个至德庙来纪念这位让贤的吴氏先人。
江苏苏州、无锡一带有关太伯遗迹很多,至今江苏无锡东面的鸿山(一名梅里山)上仍存有太伯墓,是江苏省重点文化保护单位之一,全墓用青色大理石砌成,周围常年绿草如茵,墓碑呈正方形,刻有“太伯墓”三个古朴典雅的篆书大字。

⑵.吴国与吴氏:
北吴虞国被灭亡了,南方吴国却兴盛起来,成为春秋时期的大国,曾一度称霸中原。自周章接受周天子封号下传到寿梦已历十五代,寿梦做吴君时,历史已进入春秋时期。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吴国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吴国国力增强,已敢于与中原强国抗衡。寿梦在位期间,中原以楚晋争霸为主,两国之间发生了城濮之战,这次战争,楚国虽然失败,但实力未损,楚庄王时又卷土重来,楚与吴越结盟重新对抗中原大国晋国,此后楚军又北上与晋爆发了邲之战,这是楚晋争霸以来的第二次大战。邲之战楚国战胜了晋国,使楚国的霸业达到了顶峰,陈、蔡、郑、宋以及淮泗流域的其他小国都降服于楚。失败后的晋国时刻寻找机会想战胜楚国,因此,晋楚间小规模的战争接连不断。为调解晋、楚之间的争端,避免各国受到牵连,公元前579年以宋国大夫华云为主,发起了解除楚晋争端的“弭兵之盟”,但不久即告破裂,楚晋两国仍处于明争暗斗之中。后来,楚国国内发生权力之争,楚国大臣申公巫臣因与楚国令尹(宰相)子反争夺权利,失利后逃到了楚的敌国晋国。他蓄意报仇,向晋国献计献策削弱楚国。晋国采纳了申公巫臣联络新兴的吴国以牵制强楚的建议,并派申公巫臣代表晋国出使吴国。申公巫臣在吴国教习吴人兵法战阵,训练吴人采用中原兵车作战,怂恿吴国讨伐楚国。吴国一年内数次出兵,在吴楚边境声东击西,楚国疲于奔命,国力逐渐减弱,吴国从此开始强大起来。

⑶.吴季扎及其后裔:

吴季扎为辞让王位曾两度出走,季扎是受中原文化熏陶较深的吴人,曾代表吴国出使文化发达的中原各国,和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叔向、子产、晏婴都有过交往。尤其是季扎曾出使保存周朝礼乐文化最完备的鲁国,他对周礼的精通和独到理解,嬴得了鲁人的敬重。
在齐国,他与齐国政治家晏婴有过一次推心置腹的深谈。当时齐国已政出私门,齐重臣陈完控制了齐国政局,他削弱公室,扩张自己的势力,先后灭掉了栾氏、高氏等齐国公族。在此形势下,季扎劝告晏婴明哲保身,交源于己的权和封邑,以免除灾祸。晏子政治家,采纳了季扎的建议。史籍《史记》说晏婴“是以免栾高之难”。
在郑国,季扎和郑国著名政治家子产相谈投机。他向子产预言了郑国政局的走向,并忠告子产说:“现在郑国政治腐败,国家将会出现困难,到时您会掌握大权。希望您当政时要谨慎,以礼治国,不然,郑国将会出现一场大混乱。”后来子产果然当政,他进行改革,铸刑鼎,倡导以法治国,引发了一场大争议,连北方晋国大臣叔向也写信批评子产铸刑鼎将会导致上下秩序混乱。
后来,他又到了晋国时值晋国国君正渐失权威,韩、赵、魏、范、中行、智氏六家异姓卿大夫掌握着国家大权,其中以韩、赵、魏三家发展势头最盛。季扎当着韩宣子、赵文字、魏献子的面说:“晋国的归宿将在你们三家身上。”临行前叮嘱叔向说:“现在晋君越来越弱,大夫们的势力都发展起来了,以后政权将归于韩、赵、魏三家,先生一向坚持道义,不肯屈从于时势。我奉劝先生早想存身之道,以远离灾难。”
叔向是晋国一位保守的政治家,其宗族也是晋公室中仅存的一支,其他各支已为六家异姓卿大夫所灭。在政治上,叔向倾向维护公室,反对卿大夫进行的改革,因而成为韩、赵、魏等异姓卿大夫仇视的目标。叔向以后,其宗族果然为三家所灭,晋国也分裂成韩、赵、魏三国。
第二个渊源:源于有虞氏,出自周文王时虞仲的封地虞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有关资料记载,相传虞仲的后代在周文王时曾被封于虞国(今山西平陆),公元前658年被晋所灭,其后子孙中有人便以国名为氏,姓虞。另相传远古时有部落,名有虞氏,舜乃其领袖,姚姓,居于蒲阪(今山西永济蒲州镇)。金文中虞、吴字相通,其后亦有姓吴的,为山西吴氏。
舜的三位妃子,嫡妃娥皇无子,二妻女英生了一位公子叫商均,三夫人登比氏生了两女八子,但子女都为不肖子孙。只有商均能继承父业。舜去世后,中原形势发生巨大变故,夏禹夺取了有虞氏的部落首领职位,建立起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夏王朝。禹分封舜的嫡长子商均到有虞氏地区,继续当有虞氏的首领。有虞氏成为夏朝的一个小方国,当时已从陕西东迁到今河南省虞城县北,国号“虞”。在夏初虞国有虞思,曾帮助亡国的少康,并将两个美丽贤淑的女儿嫁给少康为妻,终于帮少康复兴了夏朝。商朝以后,虞国衰落中绝。大约自商均开始,舜的嫡传子孙以虞、吴为氏。史籍《元和姓纂》中说:“舜有天下号曰虞,子商均因以为氏。”上古虞字写作“吴”,只是到战国时期,虞、吴开始区别。

第三个渊源: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元、明、清时期,由于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了统一的政权,民族大融合进一步加深。少数民族接受汉族文化而采用汉姓。
⑴.苗族:
我国少数民族中的吴氏,以苗族最多,最突出。苗族吴氏主要分布在湖南和贵州苗族地区,他们大部分是由苗民改用、借用汉字姓,而成为吴氏的,也有一部分是汉族姬姓吴氏融合、同化于苗族中而形成的苗民吴氏。
苗族吴氏,至迟在元朝即已存在,如元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湖南靖州苗民起义首领,就是吴氏族人,名叫吴天保。明朝苗族吴氏中还孕育出了著名的理学大师、王阳明的得意门生吴鹤。
苗族原本无姓氏,受汉文化的影响许多苗民借用汉族姓“吴”氏。清前期实行“改土归流”政策时,又有大批苗民借用汉字姓“吴”氏来作为自身姓氏,进行苗籍户口登记。在今日湘西苗族中,有“吴、龙、廖、石、麻”五大姓,而吴氏最多,排在首位。
湖南的苗族吴氏,广泛地分布在今湖南西部,西南部的湘西自治州、怀化地区和邵阳城步县等苗族分布区。据民国石启贵的《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记载,乾城(今湖南吉首)的苗族吴氏,主要集中在坪垅、犁口嘴、三岔坪、地岭波等地。凤凰县的苗族吴氏,则以阿拉营、鸭堡寨、櫐木营、沙坪一带最多。永绥(今湖南花垣)的苗族吴氏,自吴氏祖公禄祖率其子孙居住于吉峒乡瓦水、窝必、铅藏乡的铅藏一带,子孙再逐渐迁徙到各地。因此,永绥以吴、龙、石、麻四姓为多,而又以吴氏人数最多。在吉首的新坪乡一千二百多户人家中,吴氏近一千家,方圆数十里内都是一姓,且为同一吴氏血缘家族。与新坪乡毗连的新民乡和凤凰第九乡,也以吴氏人数最多,几乎占80%。所以湘西大姓,以吴氏冠首。
湘西苗族的吴氏在历史上又分出一支改从伍姓。在湘西苗族中,吴、伍虽不同姓但却同宗,所以两姓不能通婚。
湖南苗族吴氏分为禾孝与禾弄两系。
在贵州苗族地区,吴氏也是七大姓之一。黔西北苗族汉字姓吴氏,是由苗族“孟恩路”家族中的一部分借用汉字姓而形成。只如贵州台江县方召“各务收”(即务收公)家族,在清朝末年领导苗民起义失败后,清朝政府强迫户口登记,将“务收”家族的“务”译成“吴”,其后裔于是变成了苗族吴氏。这些苗族吴氏,与汉族姬姓吴氏无任何血缘联系,就是苗族中不同地方的吴,有的也同姓不同宗,互相之间无内在的血缘关系。
苗族吴氏在历史上产生了大批优秀子孙,为中国文化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因此,吴氏史自然不能忽略这特殊的一支少数民族中异彩纷呈的吴氏宗族。
⑵.蒙古族:
在蒙古族七大姓中,吴氏居其一。相传远古时代蒙古有七大部落,其中一个部落的酋长名叫吴兰苏和,他的后裔就以他的汉译名“吴兰苏和”中的第一个字为姓,这就形成了今日蒙古族中的吴氏,它与姬姓吴氏无关。
蒙古人还有许多人改为汉姓吴氏。据史籍《续通志》中记载:明王朝政府曾赐给许多蒙古人吴氏,如赐“巴图特穆尔曰吴允诚,子额特特穆尔曰吴克思,玛噜曰吴成谔,勒哲特穆尔日吴良布,敦日吴守义,济兰曰吴克诚,多罗曰吴存敬,玛噜曰吴管”等等。
陈蒙古八旗后裔改吴氏。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陈蒙古八旗一些族人奉命随蒙古八旗和汉军第八旗共同派驻丹东凤凰城,屯垦于瑷河沿岸影壁山附近,后改汉姓吴氏,今主要聚居于凤城大堡蒙古族镇。
巴尔虎旗蒙古吴西勒氏,原居喀尔喀地区,因遭受葛尔丹部族的迫害,率巴尔虎族万余人南下,游牧于今河北张家口一带。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经大清朝廷准议,全族移驻盛京(今辽宁沈阳),其中一部分族人驻守丹东凤凰城、岫岩等地并独竖一旗,称蒙古九旗。后取原姓首字谐音汉字“吴”为氏。
⑶.满族:
今日满族的前身女真族也有改姓汉字吴氏的。据史籍《滕县志·吴升传》记载:“吴升,其先本女真吾古论氏,世居临洮,乃以吾作吴,因姓吴。曾太父吴珍,仕金为滕阳军判,遂为滕人。”则女真人改姓汉字姓吴氏,最迟在宋朝已经开始了。
女真族吴扎拉氏,又称为兀喇氏、兀扎拉氏,取首音为汉字“吴”氏,祖居长白山区。始祖兀喇·忒秋和儿子吴扎拉·敦得力于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奉命到凤凰城驻防,居住于现白旗乡吴家堡子、后营子村岔沟、民主二队等地,岫岩满族自治县黄花甸子乡关门山村的吴氏亦是由吴家堡子移居过去的。
原居乌拉(今吉林市)的满族,隶属依彻满洲,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随军驻守丹东凤凰城地区。后改为汉姓“吴”氏。
⑷.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中有吴氏,他们是由鄂伦春族中的吴查尔坎氏的汉译简化而成,与汉族吴氏没有血缘关系。
⑸.赫哲族:
赫哲族人中也有吴氏,他们也是由赫哲族姓氏的读音转译而成。赫哲族吴氏到现代产生了杰出的作家吴白丰,他就是优秀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编著。
⑹.回族:
吴氏为回族分布较广的大姓之一,其来源还有待进一步考证。据史籍《信阳民族志》记载:河南信阳回族中有一支吴氏宗族。回族吴氏应为姬姓吴氏被同化形成。又如回族人吴钟,清初武术家,河北沧州孟村县人。作为福建泉州的回族吴氏,仅是一种迫而改的姓。据《报告发见蒲寿庚家谱经过》记载:“明初蒲家被剿,不敢姓蒲,改氏吴,因吴、蒲一音相近。族人不甘心,在死了人时,墓碑上正面写‘吴某某之墓’,反面暗写‘蒲某某之墓’。”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泉州发掘出一块墓碑,正面刻着吴氏,背面则刻着蒲氏。
⑺.哈尼族:
据史籍《明清云南土司通纂》一书记载,哈尼族中有吴氏,自明初洪武年间(公元十四世纪下半叶)吴蚌颇而始宗族始盛。吴蚌颇居云南临安府左能山下,因率哈尼族众开辟左能山有功,明太祖朱元璋授予他左能寨长官司土副长官之职,世领其所垦土地,准其世袭。从此哈尼族吴氏蚌颇一支,就世袭为左能寨土司副长官。吴蚌颇传吴猎豆,吴猎豆传吴龙胜,吴龙胜传吴安,吴安传吴上登,数世皆杰骜而不听道府铃束,后被除职。清朝初年平定云南,吴蚌颇的第十一世孙吴应科率本宗族投诚,(清)王朝因授给他土舍之官。吴应科传吴顺,吴顺传吴世臣,吴世臣传弟吴世标,吴世标传子吴义,吴义传吴廷辅,吴廷辅之子吴俟在清嘉庆三年袭职。至民国时,左能土司仍为哈尼族吴蚌颇家族后人吴忠臣世袭。
⑻.锡伯族:
锡伯族原居伯都纳(今吉林扶余),后一部分融入满族。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又三百余锡伯人携家属驻守丹东凤凰城,后裔散居于凤山一带。后取汉字“吴”为氏。
此外,其他少数民族如侗族、壮族、白族等,都有吴氏。又据《皇朝通志》记载,在满州旗分内的高丽人中有吴氏。民国《奉天通志》也记载有吴那海,是高丽吴氏,归旗,居海州地方。朝鲜族吴氏许多是汉族姬姓吴氏融合到高丽族后形成的。
除苗族外,我国还有许多少数民族中都有吴氏,他们大多属于少数民族改用、借用汉姓“吴”而成,与姬姓吴氏没有血缘联系。但也有少数例外,如越(粤)族中的吴氏,就是吴国灭亡后,吴氏子孙南下逃难到越人中,久之便融合,同化为越人,汉武帝时有越人吴阳,封外石侯。

得姓始祖:泰伯。
三千多年前,陕西岐山一带,有一周族部落,首领被称为周太王。周太王生有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和小儿子季历。季历的儿子昌聪明早慧,深受太王宠爱。周太王想传位于昌,但根据当时传统应传位于长子,太王因此郁郁寡欢。泰伯明白父亲的意思后,就和二弟仲雍一起逃到荒凉的江南,自创基业,建立了勾吴古国。商朝灭亡后,周朝建立,周武王封泰伯第三世孙周章为侯,遂改国号为吴。春秋时期,吴国被越国所灭,其王族支庶子孙不忘亡国之恨,便以国名“吴”为姓,泰伯也就成为了吴氏的得姓始祖。

二.各支始祖:
吴泰伯、吴仲雍、吴季厯:周太王长子,生商武丁丙申年四月初四日酉时避位少弟秀恩遂偕仲弟托名采药宁处荆蛮夷人义而归之立为勾吴长端委以治寿九十一岁逝世,商武乙丙寅年四月初四日丑时葬吴县北五十里无锡西梅里村隐山上去泰伯所居城寸里邵今江苏无锡县所辖勃海是也,东汉永兴初郡守豹立庙于苏州阁门外唐龙纪间从徙于阁门内。太王次子吴仲雍,子一,季简兼嗣胞兄泰伯与兄同窜荆蛮,断发文身,及武王受追封巷孝王,及封其曾孙周章于吴,以继泰伯嗣,又封虞仲子虞以几,仲雍墓在常熟虞山,太王三子吴季厯为周氏之始祖。
吴季子:上自泰伯受封十九世
吴普兴:行一元至正壬辰进士任山东临淄县尹详省郡县志至顺庚午七月初九辰时生,明洪武己酉逝世,葬花园墩祖山向巽。元配:孺人朱氏葬邑东大岭下郭家口向酉子一麟。继配:董氏葬东门山黑岭向申。庶配:罗氏,叶氏,高氏俱葬花园墩向巽有传。
吴德观:字瞻宇,行明一,字世为三衢开化石井人,乃延陵奕叶之分派也,公明敏秀发器宇恢宏元至正庚子岁因省严君于兰江杨埠寓舍得以交庭院兰邑之名士且嘉是地之山水明秀遂欣而羡之乃卜居于常满塘之滨而肇基陵开国季子小像又宋苏文忠所写矮松图携以为分宗之左劵耳实甘棠始迁之鼻祖也。元至正辛巳年农历11月11日生,永乐甲申年农历4月9日终,娶朱家山背朱氏,元至正癸未年农历9月16日时生,永乐丁亥年农历4月28日张,葬甘棠之北阡。生三子:胜;涛;寿。女二:长适在城郭;次适楼下应文杰。
吴溥阳、吴从周:字估州,生殁葬俱未详,氏万氏,生殁葬俱未详。子一:士用。迁南始祖:吴从周,士用之子,字必固,按公于清顺治未年由北迁南洛业沅江大潭洲明天启七年丁卯农历1月18日未时生,寿九十一岁,清康熙五十六年丁酉农历8月9日酉时殁,葬蜘蛛祖山碑记。配:张氏,明崇正五年壬申农历9月23日寅时生,寿六十八岁,清康熙三十八年已卯农历10月25日申时殁,葬蜘蛛祖山夫妇合冢碑记。子三:应举;应元;应魁。女二:长适刘,次适郭正生。
吴荣赐:字君钦行,江湖府长与县太都清上杭村人,母陈火幼失,惟刚有志事,爱好言菩萨不枸于岸,多慷慨,善与豪侠交,尤苦迁,有无挥霍不为计。三十年俸三千金给四号。四十四号妣。二长子天与十二至治元月六日巳时生,明永乐址二年十月十八日辰时逝世吉,丰里之白水堂西终年九十有四初元至正二十三年秋九月,江西谅战死,江浙伪吴王张士诚屡败二伪,残兵散在焚掠,公以勇伏,为豪杰,陈秉诸人推为谋略,精锐监保而边都堡寒烦。
吴季札:寿梦第四子,让国过耕,延陵事春秋为及更记呈,民家生子三:常、征、生,重道,逝世葬延陵墓在今之申浦崇祀乡贤祠。
吴存礼:敬五三子,一名慎字,祖成明,邑庠生生于洪武三十一年戊寅八月初十日行时,逝世于成化十九年癸卯二月十一日酉时,寿八十六岁,葬园后田丙山,王向,兼子行分金。配周氏,生于建文四年壬午十月初二日戌时,逝世于天顺七年癸未八月二十九日,寿六十二岁,葬合。兆子二:锡文、锡武,女一。
吴敏学:字彦行,号朴林士,任宜与教谕,改苏州府学都,教授卜居金板,至德庙东皋桥里,生永乐十三年乙未九月庚子,逝世成化十七年辛丑十一月辛卯,寿六十七。配程氏,明封孺人,先逝世合葬长邑谢堰岭之麓主穴,子一,尚贤。
吴德二:第九十世,生子二:慎一、虞二,字行二,元至正甲申三月初二生,娶周氏,生子四。洪武四年荣二十一都民户焉,逝世年八十,墓在木里蛇山。至寿梦生四子札其秀子也,灵王十年封于延陵故称延陵秀子让可继之值安好爵之居高风清节详载延陵祖德录。
吴印奎:配王,县村王一公女合葬大荒地村西南第一祖阡通称西大台吴家老坟,子三:龙;寿;益,清顺治八年,公自山西省太原府上瓦房村迁迁至奉天辽阳城高丽门内占地五十余亩再迁城东北五十里孟胡也于该村南五里许辟村名大荒地居之。

三.郡望堂号:
1.郡望:
延陵县:商朝时期就有延陵县,辖地在今江苏省常州一带地区。汉朝时辖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部一带。西晋时期分曲阿县的一部份重置延陵县。
濮阳郡:古县名,原为春秋时期卫国轩都,因地在濮水之北,故名。秦、汉之际为濮阳县,属东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晋朝改东郡置国,西晋末期改郡,并分济阴郡之一部分给濮阳郡。隋朝时期改为濮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渭县、濮阳市、范县、山东省濮州县、郭城县一带地区。此支吴氏开基始祖为广平侯吴汉的裔孙吴遵。
陈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陈留县,汉武帝元狩元年改置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东部至民权县、宁陵县、西至开封市、尉氏县、北至延津县、南至杞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改治到浚仪。隋朝开皇初年废黜,隋、唐两朝皆为汴州陈留郡。1957年并入开封县。此支吴氏是季扎的后裔,为东汉吴恢之族所在。
长沙郡:周朝时期即有该地,战国时期楚国始建郡,秦国灭楚国后承之,治所在临湘(今湖南长沙),其时辖地在今湖南省东部、南部一带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省全州市、广东省连县、阳山县、英德和江西一部分地区。西汉改郡为长沙国,并筑城。东汉仍改回为郡。隋朝初期废黜,隋大业年间及唐天宝、至德年间曾改潭州为长沙郡,治所在临湘(今湖南长沙)。明、清两朝为长沙府治。直到民国时期,长沙历经了国、郡、州、府、厅治。此支吴氏是季扎之后,其开基始祖为西汉长沙王吴芮。
渤海郡:西汉时期从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东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辽宁省之间的渤海湾一带。唐朝时期的东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为主体亦建立过渤海郡,先称振国(震国),又称渤海国,其时辖地在今东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区。后来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郡地跨乌苏里江两岸,在今辽宁、河北、山东三省之间的渤海湾沿岸一带。公元926年,渤海郡为大辽国契丹族所灭。
武昌郡:三国时期曹魏、孙吴两国各置江夏郡。公元221年三国吴孙权分江夏、豫章、庐陵三郡之地,设置武昌郡,治所在武昌(今湖北鄂城),不久改名江夏郡。魏江夏治上昶(今湖北云梦)。晋灭吴,还治旧地,晋朝太康初年又改为武昌郡,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长江以南,嘉鱼、咸宁、通山等县以东和江西九江、瑞县等市县地。南北朝时期宋国移治到夏口(今湖北武昌),辖区缩为今武汉及其附近一带。治所在今湖北省武汉。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移治到平舆(今河南平舆)。
武昌郡:三国时期曹魏、孙吴两国各置江夏郡。公元221年三国吴孙权分江夏、豫章、庐陵三郡之地,设置武昌郡,治所在武昌(今湖北鄂城),不久改名江夏郡。曹魏时期江夏郡的治所在上昶(今湖北云梦)。晋朝灭孙吴后,还治旧地,晋朝太康初年又改为武昌郡,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长江以南,嘉鱼、咸宁、通山等县以东和江西九江、瑞县等市县地。南北朝时期宋国移治到夏口(今湖北武昌),辖区缩为今武汉及其附近一带。治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
2.堂号:
渤海堂:以望立堂。
延陵堂:季扎是吴王寿梦的第四子,以贤德著称,寿梦想让他继承王位,他坚辞不受,寿梦只好把他封在延陵。他的三个哥哥先后为吴王,临逝世时要传位给他,他仍然不接受,因此他被后人奉为“至德第三人”。又因其封邑在延陵,故时人称其为“延陵季子”。
至德堂:孔子对泰伯的谦让精神十分敬佩,感叹道:“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德而称焉!”在孔子看来,泰伯的品德已达到了极高境界,人世间再也找不出什么言语来形容他的美德了。因而泰伯被称为“三让王”,援引孔子的赞语,吴氏的总堂号称为“至德堂”。

四.楹联典故:
1.宗祠门楣题辞:
延陵高风。“延陵高风”指周章正式封吴之后,国势日强,至仲雍的十九代孙寿梦正式称王。寿梦有四个儿子,最小的季札为人仁义礼让,最为贤能,为父所喜,为兄所爱。寿梦想让位给他。季札象他的先祖泰伯一样,执意推让,并远逃他乡,终身不受国位。吴王就将他封在延陵(今江苏常州市、江阴县一带),称为延陵季子。因此,吴氏亦有称延陵堂者。延陵遂成为后世吴氏的郡望之一。
2.宗祠四言通用联:
世家第一;至德让三。全联典自春秋吴泰伯为周太王(古公亶父)之长子,让位于弟季历及季历子

2. 抗日的洪流是谁也什么不了白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为了有效抗击日本的入侵,国民政府整编了全国的军队,并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作战区域。陆海空军最高统帅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是蒋中正,总参谋长是何应钦。具体战斗序列及指挥官如下:陆军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上将(1939年被授予一级陆军上将衔。)作战地区:平汉路方面兵力:共辖25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2个骑兵师第21集团军司令官商震,下辖:第32军军长商震(兼),骑兵第14旅旅长张占魁第1集团军司令官宋哲元,下辖:第53军军长万福麟,第77军军长冯治安,第181师师长石友三,第17师师长赵寿山,骑兵第3军军长郑大章第68军军长刘汝明(直属),第92军军长李仙洲(直属),第106师师长沈克(直属),第118师师长张砚田(直属),新编第8师师长蒋在珍(直属),新编第35师师长王劲哉(直属),骑兵第4师师长王奇峰(直属)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一级陆军上将作战地区:山西方面兵力:共辖27个步兵师,3个步兵旅,3个骑兵师南路前敌总司令卫立煌,下辖:第3军军长曾万钟,第9军军长郭寄峤,第14军军长李默庵,第93军军长刘堪,第15军军长刘茂恩,第17军军长高桂滋,第19军军长王靖国,第47军军长李家钰,第61军军长陈长捷,第14军团军团长冯钦哉北路前敌总司令傅作义,下辖:第35军军长傅作义(兼),新编第2师师长金宪章,骑兵第1军军长赵承绶,骑兵第2军军长何柱国,第18集团军总指挥朱德二级陆军上将第66师师长杜春沂(直属),第71师师长郭宗汾(直属),第33军军长孙楚(直属),第34军军长杨澄源(直属)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上将(1954年被授予一级陆军上将衔)作战地区:苏浙方面兵力:共辖24个步兵师,6个步兵旅第10集团军司令官刘建绪,下辖:第28军军长陶广,第70军军长李觉,第79师师长陈安宝,暂编第13旅旅长杨永清第19集团军司令官罗卓英,下辖:第4军军长吴奇伟,第18军军长罗卓英(兼),第79军军长夏楚中,第25军军长万耀煌,第73军军长王东原第23集团军司令官唐式遵,下辖:第21军军长唐式遵(兼)第28集团军司令官潘文华第23军军长潘文华(兼)新编第4军军长叶挺中将(直属),独立第6旅旅长周志群(直属)宁波守备司令王皓南,辖第194师师长陈德法温台守备司令徐旨干,辖暂编第12旅旅长李国钧游击总司令黄绍雄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何应钦一级陆军上将(兼)作战地区:两广方面兵力:共辖9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第12集团军司令官余汉谋,下辖:第62军军长张达,第63军军长张瑞贵,第64军军长李汉魂,第65军军长李振球,独立第9旅旅长李振良,独立第20旅旅长陈勉吾第8军团军团长夏威,虎门要塞司令陈策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一级陆军上将作战地区:津浦线方面兵力:共辖27个步兵师,3个步兵旅第3集团军司令官于学忠,下辖:第51军军长于学忠(兼),第12军军长孙桐萱,第55军军长曹福休,第56军军长谷良民第11集团军司令官李品仙,下辖:第31军军长韦云淞第21集团军司令官廖磊,下辖:第7军军长周祖晃,第48军军长廖磊(兼)第22集团军司令官邓锡侯,下辖:第41军军长孙震,第45军军长邓锡侯(兼)第24集团军司令官顾祝同(兼),下辖:第57军军长缪溦流第27集团军司令官杨森第3军团军团长庞炳勋第59军军长张自忠海军陆战队第八战区司令长官:蒋中正特级上将(兼),副司令长官:朱绍良上将(1963年追赠陆军一级上将)作战地区:甘宁青方面兵力:共辖5个步兵师,4个步兵旅,5个骑兵师,4个骑兵旅第17集团军司令官马鸿逵,下辖:第81军军长马鸿宾,第168师师长马鸿逵(兼),骑兵第1旅旅长马光宗,骑兵第10旅旅长马全忠,宁夏警备第1旅旅长马宝琳,宁夏警备第2旅旅长马得贵第80军军长孔令恂第82军军长马步芳骑兵第5军军长马步青第191师师长杨德亮挺进军司令马占山武汉卫戍司令部总司令:陈诚上将(1947年升陆军一级上将)兵力:共辖14个步兵师,1个步兵旅第2军军长李延平,第49军军长刘多荃,第54军军长霍揆章,第60军军长卢汉,第75军军长周磊,第13师师长吴良琛,第57师师长施中诚,第77师师长彭位仁,江防总司令刘兴,海军陆战队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上将兵力:共辖12个步兵师,4个步兵旅,3个骑兵师第11军团军团长毛炳文,下辖:第37军军长毛炳文(兼),第43师师长周祥初第17军团军团长胡宗南,下辖:第1军胡宗南(兼),第8军军长黄杰第21军团军团长邓宝珊第38军军长孙蔚如第46军军长樊嵩甫第86师师长高双成第165师师长鲁大昌暂编骑兵第1师(直属)骑兵第6军军长阎炳岳(直属)闽绥靖公署主任:陈仪上将兵力:共辖2个步兵师,4个步兵旅第75师师长宋天才第80师师长陈琪福建保安第1旅旅长陈佩玉福建保安第2旅旅长李树棠福建保安第3旅旅长赵琳海军陆战队第2旅军委会直辖兵团兵力:共辖17个步兵师第20军团军团长汤恩伯,下辖:第13军军长汤恩伯(兼),第52军军长关麟征,第85军军长王仲廉第2集团军司令官孙连仲,下辖:第30军军长田镇南,第42军军长冯安邦第8集团军司令官张发奎,下辖:第36师师长蒋伏生,第50师师长成光耀,第92师师长黄国栋,第93师师长甘丽初,第167师师长薛蔚英第26集团军司令官徐源泉,下辖:第10军军长徐源泉(兼),第87军军长刘膺古空军第1大队(轰炸机),下辖2个中队:诺斯普罗-2E型18架、弗力特-7型教练机1架第2大队(轰炸机),下辖3个中队:诺斯普罗-2E型27架第3大队(战斗机),下辖3个中队:霍克III型9架、波音281型10架、布瑞达-27型2架、菲亚特-32型3架第4大队(战斗机),下辖3个中队:霍克III型28架、福克.华夫型教练机1架第5大队(战斗机),下辖3个中队:霍克III型28架、福克.华夫型教练机1架第6大队(战斗机、轰炸机),下辖4个中队:道格拉斯轰炸机27架、菲亚特-32型战斗机3架、波罗尼-111型轰炸机7架、德.哈兰-摩斯教练机2架第7大队(侦察机),下辖4个中队:可塞型侦察机27架第8大队(轰炸机),下辖3个中队:萨伏亚S-72型6架、道格拉斯轰炸机6架、亨格尔111-A型6架、马丁型6架、福克.华夫型教练机1架第9大队(攻击机),下辖2个中队:雪莱克A-12型20架直辖大队,下辖5个中队:第13中队:道格拉斯轰炸机7架第18中队:道格拉斯轰炸机9架、可塞型侦察机3架第20中队:可塞型侦察机11架第29中队:霍克III型9架、霍克II型3架第31中队:道格拉斯轰炸机9架海军第1舰队下辖:海容海筹宁海逸仙大同自强永健永绩中山建康安定克安12艘17484吨第2舰队下辖:楚有楚泰楚同楚谦楚观江元江贞永绥民生民权咸宁德胜江鲲江犀湖鹏湖鹰湖鹗湖隼19艘9359吨第3舰队下辖:定海永翔楚豫江利镇海同安海鸥海鹤海清海燕海骏海逢海琛14艘14717吨练习舰队下辖:应瑞通济2艘4360吨巡防舰队下辖:顺胜义胜勇胜仁胜海宁江宁抚宁绥宁肃宁威宁崇宁义宁正宁长宁14艘4270吨测量舰队下辖:甘露青天诚胜公胜景星广云璈日7艘3000吨直辖舰队下辖:平海普安武胜辰字号鱼雷艇宿字号鱼雷艇5艘5825吨1.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参战的国民党主要将领:冯玉祥顾祝同陈诚张治中八一三”淞沪会战中日双方投入了将近100万的兵力,这次战役迫使日军三易主帅,战前日本曾嚣张的说,三个月可以灭亡中国,结果光在上海战场就打了三个月,虽然日本取得了胜利,但是也因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此战日军伤亡5万余人。中国军民浴血苦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并争取了时间,从上海等地迁出大批厂矿机器及战略物资,为坚持长期抗战起了重大作用。2.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参战的国民党主要将领:唐生智孙元良宋希濂淞沪会战后,日军迅速进攻国民党首都南京。由于国民党军此时兵力凋零,退守绝地,被迫在12月12日匆忙突围撤退。日军进入南京后开始了长达数月的南京大屠杀。残酷杀害中国军民30万余人。3.太原会战1937年9月13日~11月参战的国民党主要将领:阎锡山卫立煌孙连仲傅作义郝梦龄(阵亡)王靖国1937年9月13日,日军占领大同后向太原进攻,此时中国守军英勇抵抗,付出了重大牺牲.日军参战总兵力约合4个半师共14万人,伤亡近3万人;中国军队参战总兵力6个集团军计52个师(旅)共28万余人,伤亡10万人以上。忻口会战大量消耗日军有生力量,牵制了日军沿平汉铁路(今北京-汉口)南下的作战行动,著名的忻口战役就是这次会战中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4.徐州会战1938年1月4日~5月21日参战的国民党主要将领:李宗仁孙连仲汤恩伯张自忠庞炳勋王铭章(阵亡)徐州会战包括滕县血战、临沂之战、台儿庄大捷和徐州突围4部分。川军打的滕县血战,为台儿庄布阵争取了两天时间。张自忠指挥的临沂大战,粉碎了日军两路夹击台儿庄的计划。台儿庄大战重伤了日军的2个王牌军。李宗仁搞的空城计,让日军想在徐州歼灭国民党70万主力的计划落空,日军未能消灭中国军队主力。国名党的防御作战和主动转移为此后的武汉保卫战赢得了4至5个月的时间。其中台儿庄大捷消灭日军1万余人,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徐州大突围是我国抗战史上光辉的一笔。它使敌人的战略企图彻底破灭,为我国后来长江方面的抗战保存了精锐力量,对后来长江方面的持久战和最后胜利的取得,都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可以说,从台儿庄大捷到徐州的大突围,是蒋介石整饬军纪、扎稳阵脚之后,砍出的漂亮的两板斧。5.兰封会战1938年5月21日~6月参战的国民党主要将领:程潜薛岳邱清泉桂永清宋希濂杜聿明龙慕韩(枪毙)兰封会战是日军为配合徐州会战,切断徐州中国军队之西面退路和阻止第一战区军队增援徐州,和中国军队发生的一场会战。这会战演发成了武汉会战的序幕。兰封会战对日军来讲是败仗,如果土肥原在5月18日转向商丘,估计日军能够提前一个星期占领商丘。一个精锐的常设师团加上一个重炮旅团,将对从徐州战场后撤的中国军队造成很大威胁。而且日军第16师团和第3、13混成旅团可以全力截击后撤的中国军队,而不是去救援土肥原。由于在这次会战中,国民党将领龙慕韩作战不力被处决,成为抗战中第一个被处决的蒋介石中央嫡系将领。6.武汉会战1938年6月~10月参战的国民党主要将领:陈诚白崇禧薛岳张发奎孙连仲王耀武张灵甫黄维商震池峰城李延年杜聿明关麟征郑洞国武汉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其中在万家岭一带,日军4个团被全歼,史称万家岭大捷。中国空军与敌激战,取得重大战果,共击落日机62架,炸毁日机16架,炸沉日军舰艇23艘,有力支援了地面部队作战。中国海军在长江上也进行了激烈战斗,在沿江要塞布置水雷,设置海岸炮,并击沉日舰多艘,有力迟滞了日舰沿江进攻。中国军队英勇抗击,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迟滞了日军行动。日军伤亡10万以上,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虽然武汉最终失守,但“武汉会战”却有着重大的意义。会战中,中国军队歼灭日军十多万人,同时大量消耗了日本财力,争取到时间把工业迁入西南和西北地区,为相持阶段作了重要的物资准备。自此以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再也没有能力调动40多万大军作战略进攻性的大会战了。从这个角度上看,“武汉会战”取得了战略上的成功。在中国近代史上,这一时期是中国人最团结的时期。全中国同仇敌忾,真正做到了“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都投入到抗日的伟大洪流中。用郭沬若的话来说,那就是“整个武汉沸腾起来了,也带动全国沸腾起来了!”7.随枣会战1939年5月1日~20日参战的国民党主要将领:李宗仁汤恩伯张自忠李品仙孙震武汉会战之后,日军为了消除鄂北,豫南方面中国军队对武汉的威胁,向湖北随枣县枣阳地区发动进攻。国民党军队击毙敌军1.3万人,第五战区也付出了较大的牺牲,日军未能达到预定的战略目标。8.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14日~10月参战的国民党主要将领:薛岳罗卓英王耀武关麟征杨森张灵甫此役,日军集中10万兵力,劳师南征,未能达到歼灭第9战区主力的作战目的,相反,各路均遭到有力的阻击、侧击,部分日军陷于包围,损失惨重。日军承认“此次会战与南昌、襄东(即随枣会战)两次会战,颇有决战之势。在部分战场上,部分战况之激烈超过了诺门坎。”日军在会战前期,攻势行动艰苦,在会战后期,于中方反击下匆匆撤退,士气大受影响。此次会战,日军伤亡达2万余人。9.桂南会战1939年11月13日~1940年10月30日参战的国民党主要将领:白崇禧杜聿明邱清泉廖耀湘郑洞国陈明仁戴安澜日军侵占南宁和昆仑关之后,国民党从数百公里外急调10个精锐师,对日军发动立体化进攻,取得昆仑关大捷,迫使日军改变对广东的作战计划,造成日军在战略上的部分被动。10.枣宜会战1940年5月1日~6月18日参战的国民党主要将领:李宗仁陈诚张自忠(阵亡)汤恩伯黄琪翔孙连仲孙震此次会战,日军虽占领了宜昌,但未能击溃第五战区的主力,而且遭到重创,伤亡1.1万余人。张自忠上将殉国于南瓜店。11.豫南会战1941年1月25日~2月7日参战的国民党主要将领:李宗仁汤恩伯孙连仲李品仙豫南会战是武汉周围地区防御作战中的一次战役。日军一度攻占安徽界首和太和,但在伤亡9000余人后,日军最终撤退。12.上高会战1941年3月15日~4月9日参战的国民党主要将领:罗卓英王耀武张灵甫韩璇为保证南昌及其附近占领地的安全,日军发动企图消灭赣北中国军队主力的上高会战。日军在三路进攻其中两路受阻的情况下,形成一路孤军深入,被中国军队包围的日军仓皇撤退,予日军以重创,日军伤亡高达1.5万人。13.晋南会战(中条山之战)1941年5月参战的国民党主要将领:卫立煌杜聿明傅作义此次战役日军的目的是“在华北要歼灭山西南部的中央军”。由于中国军队疏于防守,临战又缺乏物质和精神准备,因此遭到惨败,伤亡惨重,退出中条山。此战日军伤亡9900人。14.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10月1日参战的国民党主要将领:薛岳杨森赖传湘(阵亡)欧震王耀武王甲本刘振三日军为打击中国第9战区主力,摧毁中国军民的抗战意志,第11军在湘北岳阳以南地区集结了第3、第4、第6、第40师团和4个旅团,总兵力达12万余人.此次会战历时月余,中国军队共歼灭日军3万余人,击落飞机6架,击沉汽艇9艘,使其日军妄图一举歼灭第9战区主力的计划遭到失败。15.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23日~1942年1月6日参战的国民党主要将领:薛岳杨森李玉堂方先觉夏首勋陈沛孙明瑾余程万这次长沙会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中国正面战场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进攻作战.薛岳将军负责的第9战区一线兵团依托各阵地逐次抵抗,给日军相当的损耗和迟滞。待敌深入长沙预定决战地区,中国长沙守军顽强坚守核心阵地,连续挫败日军进攻。同时,第二线反击兵团周密协同,对日军进行合围。日军屡攻长沙不下,周围中国军队又不断压缩包围圈。日军弹药将尽而补给线已被切断,只能空投补给。日军见势不妙立即退却。我军合围部队立即转为向敌阻击、截击、尾击作战,穷追不舍,在多处予敌重大打击,扩大战果,敌狼狈逃串,至1942年1月15日,日军退过新墙河,恢复战前态势。由于第9战区部署得当、协同密切,作战得力,从而取得了此次会战的胜利。此役共毙伤俘日军5万余人.成为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以来,同盟军唯一决定性之胜利。”16.浙赣会战1942年4月~7月28日参战的国民党主要将领:顾祝同上官云相刘建绪黄绍竑汪之斌日军大本营决定摧毁浙赣两省中国军队机场,打通浙赣铁路,最后基本实现预定目标,曾经占领衢州机场,但遭到严重损失,第15师团师团长阵亡,日军战史记载伤亡1.7万人。17.鄂西会战1943年5月~6月参战的国民党主要将领:陈诚胡琏王瓒绪王敬久冯治安王甲本鄂西会战历时月余,第六战区以10个军的兵力抗击了日军约5个师团兵力的进攻.日军沿长江向上游进攻,第六战区及友邻部队夹击日军,歼灭敌军4000人。18.常德会战1943年11月2日~12月参战的国民党主要将领:孙连仲王耀武余程万施中诚胡琏池峰城张灵甫在此次会战中,中国空军以及美国驻中国基地空军也参战并取得重大战绩。集结轰炸机和驱逐机约200架,对日军飞机、舰船、地面部队作战,有力支援了地面作战。中国军队依托阵地节节顽强阻击,迟滞日军进攻,给敌重大消耗.击毙日军1万余人。19.豫中会战1944年4月~5月25日参战的国民党主要将领:汤恩伯蒋鼎文胡宗南李家钰何国柱吕公良(阵亡)豫中会战是豫湘桂会战的第一部分,一九四四年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就要看到胜利的曙光,侵略成性的日本军国主义妄图挽救因太平洋战争惨败而导致即将覆灭的命运,根据“一号作战计划”,发动了以打通平汉铁路南段,消灭中国军队汤恩伯部主力为目的的“河南会战”,史称“豫中会战”。其中“许昌保卫战”成了当时这场战役最为惨烈的战斗之一。这次会战是侵华日军发动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日军势在必得打通大陆横贯南北的交通线.20.长衡会战(第四次长沙会战)1944年5月~8月参战的国民党主要将领:薛岳方先觉周庆祥容有略葛先才长衡会战是豫湘桂会战的第二部分,豫中会战的同时,日军开始进攻湖南,打通粤汉铁路。国民党第10军队在衡阳进行了不可思议的长达48天的抵抗.最后因寡不敌众,衡阳失守.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中日双方公布的日军在长衡会战中伤亡人数均是6万人,惊人的一致,这是八年抗战唯一的一次.21.桂柳会战1944年8月~12月10日参战的国民党主要将领:白崇禧张发奎韦云淞阚维雍(阵亡)孙元良桂柳会战是豫湘桂会战的第三部分,日军为摧毁大西南的美军空军基地和打通大陆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交通线,发动桂柳会战。由于蒋和桂系之间的矛盾,这次会战国民党兵力严重不足,导致桂林柳州相继失守,在整个会战中日军也付出了伤亡3万余的代价.22.湘西会战1945年4月~6月参战的国民党主要将领:王耀武施中诚胡琏李天霞廖耀湘韩璇1945年4月至6月的湘西雪峰会战,是国民党军给日军最严厉的打击之一,也是中日战争的一次摊牌作战。此战役直接给日本政府敲想了丧钟.附加战役:滇缅会战参战的国民党主要将领:卫立煌杜聿明郑洞国戴安澜孙立人廖耀湘滇缅会战的意义是中国政府为打开中缅边境交通线,让美大量援华物资进入中国大陆而发动的战役.

3. 吴姓的来历

1、第一个起源,是源自炎帝姜姓。早在黄帝之前,有一个属于姜姓的部落,这个部落以驺虞为图腾。上古时,虞和吴同音,后来转为谐音,且字形相近,可以通用,到战国时期,虞、吴才开始区别。所以这支部落把图腾解释为吴,把吴作为部落的名字。

2、第二个起源,是出自黄帝姬姓。这个起源的吴姓,在历史上最有名气、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人丁也最旺盛,是目前大多数吴姓人公认的吴姓起源。

3、第三个起源,源自吴回。颛顼的孙子老童,有两个儿子:重黎和吴回。吴回的氏族,住在姜姓吴部落的故地。当时正处于舜的时代,舜把掌管火种的光荣使命交给重黎。后来,重黎因罪被舜杀了,让吴回继任祝融氏。

吴奇隆


(3)湘西吴良春扩展阅读:

迁徙分布

在近现代中国历史舞台上最显赫的吴姓人物当属吴佩孚。吴佩孚属登州吴氏。据说吴佩孚曾考证他是延陵吴季扎的裔孙,吴姓开氏始祖吴太伯的第121代嫡孙。

据《吴氏家谱》记载,登州吴氏来源于泰州吴氏,而泰州吴氏又源于浙江吴田吴氏。吴田吴氏是明代浙江山阴吴氏吴溶、吴渊、吴溥的后裔。据《山阴州山吴氏族谱》记载,这支吴氏的家谱因上世家中失火被烧掉,因而吴田吴氏可确认的始祖为吴回。

在历史上,吴田吴氏迁居泰州(今江苏泰州有两支,一支是吴田吴氏第十四世裔孙吴潮先迁泰州而成泰州吴氏始祖,另一支是吴田吴氏五世裔孙吴承护下传12代裔孙吴万四,也自吴田迁至泰州东的安丰。

随着泰州吴氏人丁的增多,又有吴潮裔孙吴僧儿吴佩十七世祖自泰州北迁山东蓬莱(古属登州),其后裔形成登州吴氏。登州吴氏虽然家族不甚显贵,但人丁倒还兴旺。登州吴氏自吴僧儿下传十六世孙吴可诚时,这支吴氏已没落无闻。

4. 雪峰(锑金)矿集区

湘中盆地—雪峰毗邻隆起区8万km2的地区内已发现锑矿床(点)、矿化点共171处,其中工业矿床约40处。本区是全球最大的锑成矿区。它的出现与壳幔演化过程中发生湘中富锑地幔柱这一深部地质异常事件是分不开的(张术根等,1996)。

湖南锑金矿床集中分布在湘西北成矿域内的雪峰弧形隆起带及其东南侧,即所谓的“雪峰(锑金)矿集区”。该矿集区内不但发育有锡矿山、沃溪等大型、超大型锑金矿床,而且分布有诸如廖家坪、符竹溪、龙山及漠滨等众多锑金矿床(点)。有关该矿集区锑金矿床的成因认识至今仍有争议。对雪峰矿集区内锑、金矿床的成因认识已提出了如下三种主要观点:

(1)最早的岩浆成因说,认为岩浆热液作用为成矿提供了主要的矿质来源和热动力力源(张振儒等,1978;杨舜全,1986)。

(2)20世纪80年代流行的沉积—变质成因说,认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其赋矿围岩,成矿是赋矿围岩中金属元素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发生活化、迁移和富集的结果(涂光炽等,1984;罗献林等,1996),这种元素迁移、富集成矿的过程又与地壳中大规模流体活动密切相关(马东升,1997)。

(3)海底热卤水喷流(或热泉)成矿说(张理刚,1985)。

岩浆成因论提出后,很快遭到怀疑和否定,主要是由于在很多矿床中没有发现岩浆岩,一时找不到岩浆岩与已知矿(床)体在空间上的直接联系。如沃溪、漠滨、龙山等矿床即是如此。然而,“岩浆否定论”(完全否定岩浆作用对锑金成矿的贡献)却与近年来新发现的许多地质事实不相符。而在“再造成矿”的学术思想(涂光炽等,1984,)指导下发展形成的沉积—变质成因认识虽已被普遍接受而流行,但通过地层中金属元素的迁移和再富集形成如锡矿山那样的巨量(大于200万吨)金属锑的堆积,不但其过程和机理目前无法验证,而且受到大量最新同位素定年资料的挑战。同样,观点(3)也难以与大量同位素成矿年龄测定结果相符合(凌水成,1999)。

成矿特征:区内锑、金成矿除发育于中元古界冷家溪群、新元古界板溪群马底驿组和五强溪组、及震旦江口组等前寒武系浅变质岩系(如西安、沃溪、漠滨、及龙山等一大批典型Sb—Au矿床等)之外,还广泛发育于显生界的不同层位中,如锡矿山超大型锑矿的主矿体即赋存于古生界泥盆系佘田桥组和棋梓桥组中,且矿区范围内出露的各时代的岩系地层,如下石炭统等都见有锑、金矿化(凌水成,1999);又如安化滑板溪等一带的锑金矿床(点)则赋存于奥陶系宁国组的浅变质岩中(鲍振襄,1993);辰溪长田湾锑矿则产于石炭系灰岩中;安化太平金矿床矿区范围内出露有自新元古界板溪群到古生界志留系等很多岩系地层,但主要锑金矿化却并不受前寒武系变质岩系控制,而是发育于古生界奥陶系粉砂质岩系中(张宁,1999)。此外,在雪峰隆起西北侧的白垩系红层中也发现了微细浸染型金矿化。可见,区域锑金成矿并非局限于某一层位,而是具有十分明显的区域穿层成矿特征。

岩性控矿而非 “层控” 对区内前寒武系浅变质岩中的部分典型锑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的总结表明:富含钙质、凝灰质的砂岩或砂质板岩、粉砂岩或粉砂质板岩等是锑金矿床的有利成矿/控矿围岩。而近年来在湘中发现的如太平、廖家坪、高家坳、白云铺、下马桥等许多锑金矿床,多赋存于下奥陶系和中泥盆统等不同层位中。其主要控矿围岩岩性为:泥质粉砂岩、石英杂砂岩、粉砂质泥岩等(陈强春,1998)。此外,广西的马雄锑矿的赋矿围岩为下泥盆统炭质、泥质粉砂岩;云南的木利锑矿即赋存于下泥盆统的灰岩、硅质岩、及页岩中(华仁民,1994)。而世界其他地区如西伯利亚的Olimpiada锑金(钨)矿床产于(中元古代)灰岩及变质板岩互层的碎屑沉积岩中(Afanasjeva et al.,1995);南美的Ixtahuacan锑金(钨)矿床赋存于由炭质页岩、砂岩及灰岩互层组成的黑色页岩中;美国Bolivia地区的众多锑金矿床的赋矿围岩为泥盆系和志留系的粉砂岩、板岩夹互层状炭质板岩;中欧捷克和斯洛伐克等地的锑金矿床,则主要产于富含中酸性火山碎屑岩的石墨片岩、绿色千枚岩及变质砂屑岩等浅变质泥砂质岩系中(Dill,1998)。湖南锑金矿床与临近省区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同类矿床相比,具有相似(同)岩性的赋/控矿围岩。而且,富含炭质、钙质及凝灰质的陆源碎屑混杂岩系可能是该类矿床的最有利成矿/控矿围岩。因此,区内锑金矿成矿不但并非局限于某个或某几个层位,而是穿越不同时代的地层、于具相同(似)岩性的有利围岩中富积成矿。即是岩性控矿而非“层控”。

赋矿围岩Sb、 Au含量特征 马东升等(1998)系统地研究了区内前寒武系变质岩中Sb、Au等矿化元素的含量特征,测得赋矿围岩中Sb含量在1.6×10-6~2.6×10-6之间,富集度在8~13之间;Au含量为2.4×10-9~3.6×10-9,富集度在1.3~2之间。但目前对显生界其他赋矿岩系的矿化元素含量等的系统分析和研究还不多见。刘继顺(1996)的分析结果显示:显生宇Au含量在1.7×10-9~4.4×10-9之间,Sb含量在7.5×10-6~17.5×10-6之间。而区域泥盆系的Sb含量在0.68×10-6~2.26×10-6之间。不同的研究者所得的分析结果不同,但对比后发现,显生宇与前寒武系岩系具相似的含金性特征:含金量低,接近地壳丰度值(1.8×10-9)。同时,与前寒武系岩系相比,尽管显生宇的Sb含量有可能偏高,但泥盆系地层与前寒武系岩系的Sb含量还是近于一致,接近其地壳丰度值(0.2×10-6)。虽然区域上Sb、Au矿床具有明显的穿层成矿特征,但Sb、Au成矿的规模、强度等在不同的层位有明显的差别。

统计分析表明,湖南省内53%的金矿床(点)分布于前寒武系岩系中,前寒武系变质岩系蕴含了省内55%以上的黄金储量。而显生界泥盆系中产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锑矿床——锡矿山锑矿床。不同层位中这种Sb,Au成矿规模和强度的显著差异,与赋矿地层的Sb,Au含量特征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看来,赋矿地层某部位或地段的Sb,Au含量特征并不是决定其Sb,Au成矿作用发育强度和程度的关键因素。此外,大量分析结果表明赋矿围岩中Sb,Au含量分布极不均匀。Sb,Au成矿即是地层中一种特殊的Sb,Au不均匀分布。故在很大程度上,探讨Sb,Au成矿机理就是探讨Sb,Au不均匀分布的机理。

Sb—Au 成矿与印支—燕山期岩浆活动的时空耦合 ①印支—燕山期岩浆活动是席卷全区的重大地质事件。尽管在如沃溪、龙山、漠滨等一些矿床内,至今尚未发现有岩浆岩,但沿桃江—白马山—城步区域性大断裂及其两侧分布的城步、瓦屋塘、白马山、芙蓉、关帝庙、沩山等岩体或复式岩体都为印支—燕山期侵入或有印支—燕山期的岩体,这些岩体或岩脉在空间上形成了一条规模壮观的岩浆岩带;②芙蓉复式花岗岩体在区域上形成一系列岩脉群,沩山花岗岩的内外接触带已发现中酸性岩脉就达160条之多,瓦屋塘—崇阳坪—中华山花岗岩体的西侧也见有众多煌斑岩等基性岩脉群,而紫云山、奎溪坪—洞底坪等地的煌斑岩脉群更是特别发育;③在该区域性断裂西北侧、雪峰隆起(及其以南)的太平、符竹溪、廖家坪、沈家垭、沃溪、莫家坪、锡矿山等大量锑金矿床内和/或其外围都发育有含Sb、Au的各类岩脉;④在该区域性大断裂东南侧,岩浆活动更为强烈,如水口山、关帝庙(印支期)等大量花岗岩体及其外围的大量煌斑岩脉群(其中仅清水塘、马头山等地就分布有100多条煌斑岩脉)。

近年来在锡矿山、廖家坪、符竹溪、板溪、田庄、太平等一大批Sb—Au矿床内发现了大量印支—燕山期的基性、超基性,及中酸性的长英质岩脉(体)。同时,在白马山、中华山、黄茅园、大乘山、芙蓉等花岗岩岩体内部和/或周边找到了Sb Au矿床/点(权正钰等,1998)。特别是一些岩脉金、锑含量之高使其本身即成为工业矿体的事实,较好地表明了岩浆活动对区内金成矿的贡献。如安化廖家坪金矿床内发育的花岗斑岩脉含金可高达6.1×10-6,多在0.5×10-6以上(罗纲元,1994);安化江南镇则发现了煌斑岩型金矿化(黄业明,1996)。而一些印支—燕山期的中酸性岩体的Sb、Au含量分析结果(表7-1),则更进一步地说明,岩浆活动与区内锑金矿床成矿的可能联系。

就金而言,除仙鹅抱蛋岩体的金含量接近其地壳丰度值外,其余已知岩体的金含量都明显高出其地壳丰度值,而且具较高的富集度。且不同时代的岩石中,基性、超基性岩的金含量随时代变老而趋于增高;酸性岩则随其时代变新金含量趋于增高,以燕山期I型花岗岩含金量最高(杨舜全,1986;王甫仁,1993;李恒新,1995)。对锑而言,燕山期花岗岩(岩体或岩脉)中Sb的富集也很明显。如水口山花岗闪长岩中辉锑矿Sb含量30×10-9;新邵梨树坳花岗闪长斑岩群的辉锑矿Sb含量达210×10-9~350×10-9;而一些产于燕山期的岩体中的矿床之闪锌矿也含有较高的Sb,如鸭公塘矿区的闪锌矿含Sb高达1000×10-6以上(王甫仁,1993)。

所有这些表明:印支—燕山期的岩浆岩与区内锑金矿床之间有明显的时空关系,印支—燕山期的岩浆活动与区内锑金成矿作用在成矿物源和成矿流体等方面具成因联系。

此外,最新的成矿年龄同位素测定结果(表7-2)显示:区内锑金成矿主要发生在印支—燕山期。其次,如吴良士等(2000)测得锡矿山的成矿年龄为156.29±4.63Ma(Sm—Nd法);金坑冲矿石铅同位素模式年龄为145~244Ma(罗献林等,1996);沃溪和龙山的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44.8±11.7Ma和175±27Ma(马东升,1999)。这些已被广泛引用的最新的成矿年龄数据,初步揭示了区内锑金成矿与印支—燕山期大规模的岩浆作用在时间上的明显耦合关系。虽然一些研究者认为区内岩脉规模小,不具备提供大量矿质(金、锑)的能力(彭建堂等,1999)。但我们不能因为岩脉的规模小而否定区域大规模岩浆作用的存在。相反,众多规模小的印支—燕山期岩脉的广泛出露,更加证明了印支—燕山期大规模岩浆作用的客观存在。矿床作为一种特殊的岩石,也是地球层圈作用过程的产物。锑金成矿与印支—燕山期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在时间、空间上的明显耦合关系,预示了区域锑金成矿与印支—燕山期岩浆作用之间的可能成因联系。

表7-1 部分印支—燕山期岩体(脉)的Sb、Au含量

表7-2 部分岩体(脉)的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

机制探讨 Sb 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巨量金属Sb 的富集或堆积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且地球层圈作用过程中,Sb的迁移主要通过非岩浆过程的含水流体,使来自深部地幔和地壳沉积物中的Sb迁移进入聚敛板块边缘的岩浆源区(Milleretal,1994;Peucker⁃Ehrenbrinketal,1994;JochumandHofmann,1997),进而积聚形成含矿流体库。由于Sb元素的不相容性,俯冲带环境极有利于Sb通过俯冲迁移而于地壳中发生超常富集或巨量堆积(Jochum and Hofmann,1997)。Au与Sb的构造地球化学性质有所区别,既可通过非岩浆过程的含水流体迁移,又可通过上侵的岩浆直接向上迁移进入地壳浅部。因而二者既可同时富集成矿,又可相互不发生联系而分别成矿。

中元古代末华南板块与扬子陆块开始对接、碰撞,形成大陆碰撞造山带(邓家瑞等,1998)。雪峰Sb—Au矿集区即在这种构造背景下演化、发育。到中生代印支—燕山期,华南大地构造格局的根本性转变(EW向挤压转为NE NNE向的伸展拉张)奠定了Sb—Au成矿大爆发的地质背景。在华南板块与扬子板块拼接、碰撞过程中,华南板块板块向扬子板块俯冲,Sb—Au通过含水流体的非岩浆作用过程向板块聚敛带迁移。此过程可能自元古宙末开始,持续到加里东期。同时,在板块俯冲过程中,由于上地幔热上隆,发生板片拆离,引发陆壳部分熔融作用,形成板缘岩浆源或岩浆库。非岩浆过程迁移的Sb—Au含矿流体进入板缘岩浆源区,形成Sb—Au含矿流体库。从而导致板缘岩浆源或岩浆库中物质和能量的极度积聚。受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等深部地质过程影响,中生代印支—燕山期中国东部发生了大规模的、突变性的构造动力转折。构造格局的根本性转变诱发断裂作用,增强了地壳渗透性。这种构造应力性质的突变和渗透性构造的急速扩容作用,为板缘岩浆源区或岩浆库超常积聚的物质和能量的急剧释放提供了力源并创造了空间条件,从而引发Sb—Au含矿流体库的大爆炸,导致Sb—Au成矿大爆发,引起岩浆大侵位等。区内广泛发育的Sb—Au矿床和各种岩浆岩及脉岩即可能是这种成矿大爆发的不同表现形式。

5. 关于吴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1、上古时已有吴姓。一是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因"虞"与"吴"音相近,故舜后有吴姓。一是颛顼帝时有吴权,其后亦有吴氏。一是少康帝时有神箭手吴贺,其后有吴姓。
2、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商时,黄帝的12世孙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太王有三子,其中小儿子季历颇有才干,生子姬昌,姬昌出世时,有圣瑞出现,所以太王就属意姬昌接位。太王的大儿子太伯和二儿子仲雍知道了父王的意思是先传位给季历,再传位给姬昌,就决定自动让贤,便一起南下荆蛮(周人敌视楚国的称呼)。太伯和仲雍给当时比较落后的江南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被当地土著推举为君长,号称句吴。太伯死后,由仲雍继位。周武王(姬昌为文王,其子姬发为武王)灭商后,仲雍的3世孙周章为诸侯,国号改称吴,并追封太伯为吴伯。至仲雍的第19世孙寿梦称王,建都今江苏吴县。寿梦的第四子季扎本该继承王位,但他避而不受,逃到延陵以耕田为生。此后吴王寿梦的后裔分为两支:一支在政治上发展,出现了吴王阖闾,吴王夫差等著名国君;另一支则是季扎及其后裔独立发展,人丁繁衍众多,构成了当今吴姓的绝大部分。吴国被越国所灭后,其子孙便以国为氏,称吴氏。


吴姓是当今中国大陆第九大姓,在百家姓中排行第六。根据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NCIIS),吴姓也是第十大姓。根据1977年中国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的论文上指出,吴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

6. 吴氏的祖先有何功绩

吴姓的渊源由四大支组成:姜姓、吴回氏族、姚姓和姬姓。其中姜姓吴氏的历史至少有5000年。第五支出自外族的改姓。当代吴姓的人口2400多万,为全国第十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93%。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广东、福建、广西、贵州、江苏五省,大约占吴姓总人口的34%,其次分布于安徽、浙江、湖南、四川、湖北、山东、江西、河南八省,又集中了41%。吴姓重要的郡望有浦海、延陵、渤海、濮阳、陈留、汝南、长沙、武昌、吴兴等八个吴姓的堂号除用以上郡望外,重要的还有三让、让德、种德、世德、仁德、至德、秀聚、忠义等。
吴姓人物早在炎帝、黄帝时就已存在。炎帝之臣有一叫吴权的,他的后代是中国乐曲的发明者。
那个因为勇敢剽悍,善于狩猎而以“吴”为称号的原始氏族,在尧舜以前的活动,《尚书》、《春秋》、《国语》、《史记》等经典史书都记载阙如,只有以广博、繁杂著称的宋人罗泌《路史·国名纪》中,才以吴权的氏族为第一个吴氏族。《路史》说,吴权是炎帝之臣。可见吴人最初是从属于炎帝、黄帝部族集团的。《山海经·海内经》记载了一个有趣、奇异的故事:吴权的妻子叫阿女缘妇,她与炎帝的孙子当时为黄帝之臣的逢伯陵通奸怀孕,三年后一胎生3子,分别叫鼓、延、殳。鼓和延传说是钟的发明者,也是乐曲的最早发明创制人。逢伯陵是姜姓和齐姓等族的始祖。
吴权属于远古的吴氏族,《路史》已说得明确,其实,吴权不但是人名,它还极可能又是氏族名。正因为这样,有的书又说吴权是颛顼时的人,传说各异,无须深究。陈明远《中国姓氏人全》说:吴权的后裔以吴为氏,成为吴姓的一支。
中华民族以黄帝作为共同的始祖之神,《路史·国名纪》的记载:黄帝的母亲,是古代吴人的一位女姓成员,名叫吴枢。
到颛顼帝时,又有个叫吴回的,他和其兄重黎先后担任火官——祝融。吴回成为南方祝融部落的首领后,吴氏族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分离成八个氏族,昆吾氏就是其中之一。
夏代少康时有个人叫吴贺,他以善射著称,曾和当时的神箭手后羿比射,《帝王世系》载有其事。《中国姓氏大全》说:“传说中夏代国王少康时有吴贺,其后有吴氏”。吴贺见于《帝王世纪》,他曾与羿比射。其实,吴贺就是古代吴人中的一员。吴人所建立的氏族政权即吴,它在夏商时代一直存在。《路史·国名纪》就说:“(商)纣时亦有吴伯。”
公刘下传数代到古公亶父时,中原已进入殷商时期,这时周人又受到戎、狄的侵扰,在古公亶父率领下被迫离开豳地继续迁徙。周人一路南迁,他们爬过梁山,渡过漆水、沮水,到达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一带)。周原可谓周人居住的祖地,这里土地肥沃,适合多种庄稼生长,古公亶父一改周人沾染上的戎狄游牧民族生活习惯,建立城市和村庄,让族众过定居的生活,并在周人氏族制度的基础上设置了官职,建立了近似国家职能的行政管理制度。周人、周族的称呼就是因为古公亶父及其部落定居周原而来。
古公亶父是周人的一位重要首领,他发扬光大了周人数代奋斗的事业,为周人取代商建立周王国打下了初步的基础,后世周文王称其为太王,《诗经·宓宫》中有歌颂他的诗句:“后稷之孙,实维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则把其作为一位仁君加以颂扬。在吴姓的一些家谱中,尊古公亶父为上古最近先祖。周人自古公亶父始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
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太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全都非常贤能。其三子季历娶殷商挚仲氏之女太任为妻,太任和文王之妻太姒在中国古代被公认为贤妇人,为周族的兴盛起过重大作用。太任为周族生下昌,昌即是为周灭商打下雄厚基础的周文王。相传太任生昌时曾出现吉祥的征兆,昌自小天资过人、品德高尚,深受祖父的喜爱。古公亶父甚至把振兴周族的理想寄托在孙子昌身上,有时当着众人的面情不自禁地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
按照周人的社会传统,古公亶父去世后,应有长子太伯继承王位,如太伯早死,接位者应是仲雍,季历排行第三,不可能有机会继承王位,昌作为季历之子更没有机会继承王位了。
古公亶父生病了,太伯和仲雍借口外出为父亲采药,离开了周原。史书记述,兄弟俩从陕西岐山一带出发,来到荆蛮吴越地区(今天的江浙一带),吴越地区居住着原始落后的少数民族,他们和中原风俗迥异。兄弟俩入乡随俗,纹身断发,在周人看来这哥俩已成为蛮人、残人,再无资格继承王位。
太伯、仲雍奔吴后,季历得以顺利继位,后传位给文王昌。周文王昌不负祖父古公亶父的厚望,为灭商振兴周族苦心经营,他生前虽未能灭商,但三分天下,周据其二。其子武王发继位后,向商王朝大举进攻,四年后,一举灭商,建立起周王朝,最终完成了复兴周族的大任。周初,太伯、仲雍受到周王朝表彰,其后裔受封于吴,建立起强大的吴国,后世吴姓子孙则多把太伯、仲雍尊为得姓始祖。
按照古史的记述,太伯、仲雍所到达的荆蛮地区,就是今天的江苏南部太湖流域的无锡、苏州一带。太伯、仲雍一支就是古书记载的痰阳诸姬 (古代居住在汉水北岸的周人的分支)的一支,他们与楚国为邻,楚国是为五帝之一的颛顼后裔所建。楚国强大起来以后,汉阳诸姬受到来自楚人的威胁,被迫迁徙,其中太伯、仲雍一支,东迁到江苏吴地,征服了当地土著居民,建立了吴国。《史记·吴太伯世家》说:“自太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二,吴,在蛮夷。”武王克商后,分封太伯、仲雍后裔,其中的一支又分封到太伯、仲雍始迁之地虞,即山西虞地,另一支留封于当时尚未开发的东南之地吴。不管后世对其迁徙过程有多少种解释,但姬姓周人太伯、仲雍一支最后到达了江苏古吴地是没有争议的。
太伯没有子孙,后世吴姓人称其为开氏始祖,称其弟仲雍为吴姓传代血缘始祖。仲雍接任吴国国君后,继续开拓哥哥所奠定的基业,在吴姓发展史上,仲雍其地位仅次于太伯,可谓至德第二人。仲雍去世后,吴人把其葬在吴国虞山。仲雍墓在今天江苏省常熟市西北虞山山腰间,仲雍墓门在山麓下,面临北门大街,门前牌坊是清乾隆年间所建,上书“敕建先贤仲雍墓门”,进墓门,沿山坡往上先走数十步,可见有第二道牌坊,正面刻有江南督学使曹秀先题写的“南国恭友”四字。墓穴前立有第三道牌坊,正面有“先贤虞仲墓”五字横额,两侧石柱上刻有一副对联:“一时逊国难为第,千载名山还属虞。”墓上立有四块墓碑,正中一块为清康熙年间所立,石碑保存完整,上刻有明江南巡按御史路振飞的题字,“商逸民虞仲周公墓”。仲雍至今仍为常熟一带人民所景仰,仲雍葬地虞山已成为海内外吴姓子孙寻根问祖之地。
仲雍下传四代至周章,周章在姬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念念不忘自己是周人的后裔,故名为周章。周章继位做吴君时,武王已灭商,建立了周王朝。周初实行分封制,封周王亲族、灭商功臣、历代先圣后裔到各地做诸侯。周王朝寻找太伯、仲雍后裔封诸侯,因周章已做吴君,就因地正式封周章为句吴国君,周章之弟仲被封在周原附近的虞(今山西平陆县境内),列为诸侯,建立了虞国,其后人以虞为姓。仲因此称为虞仲,如其先祖仲雍同号。
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大变革,周天子丧失了号令天下诸侯的权威,人们不再遵从传统礼法,各诸侯为扩张自己的地盘掀起了兼并战争,可谓礼崩乐败,天下大乱。虞国当时是一个小国,版图面积不过今天的山西平陆一县,它北邻强大的晋国。晋是周成王之弟叔虞的封地,它和吴、虞、虢同属姬姓封国,起初不过是方圆百里的小国,但经过晋国君主数代经营,版图日益扩大,到春秋初期已成为诸侯强国。春秋时期的晋 国国君晋献公是个野心勃勃的君主,他一心想扩大晋国国土,称霸诸侯。
在今河南省陕县)位于晋国南方,控制着晋国南下中原称霸的通道,因此成为晋国首先兼并的对象。虢国和晋国之间隔着虞国,为避免虞、虢两国联合抗晋,晋国采取了各个击破的策略,先灭虢然后再破虞。公元前658年春天,晋国大臣荀息和晋献公密谋,设计了一个“假虞伐虢”的阴谋。晋臣荀息出使虞国,以晋国出产的名马、垂棘出产的玉璧向虞公行贿,请求虞国借道给晋讨伐虢国,虞公果然上当,不仅答应借道给晋国,而且还答应出兵助晋攻虢。宫之奇是虞国著名的贤臣,深为晋国所忌讳,史书记载:“虞有宫之奇,晋献公为之终夜不寐。”他听说此事后,急忙面见虞公,力陈借道于晋讨伐虢国对虞国的种种不利后果,但是虞公听不进去。此前,虞国边城墩邑曾遭西邻冀国侵犯,晋国看到事态的发展对自己不利,就出兵讨伐冀国,解除了虞国的危机。在虞公看来,这次晋国讨伐虢国,虞国理应助晋伐虢。晋臣荀息终于说服了虞公,晋虞联军进攻虢国,虽未灭虢,但极大削弱了虢国的力量。三年后,晋国看到灭掉虞、虢两国的时机已经成熟,又重施故伎,再次向虞国借道伐虢,大臣宫之奇听到后惊恐万分,他断定这次晋国借道伐虢,回师途中必定灭虞,急谏虞公,力阻借道于晋。
虞公不听劝谏,同意借道给晋。宫之奇无可奈何,他预知虞国行将灭之,就率族人离开了虞国,临行前叹息着说:“虞国恐怕连腊月祭祖的日子也等不到了。”三个月后,晋军灭虢,回师途中又灭掉了虞国。自周章之弟仲封虞,虞国共历 12君。虞国灭亡后,后裔为纪念故国以虞为姓,虞姓一直延续至今,这是姬吴的早期分支,与吴同属太伯、仲雍之后。
北吴虞国被灭亡了,南方吴国却兴盛起来,成为春秋时期的大国,曾一度称霸中原。自周章接受周天子封号下传到寿梦已历十五代,寿梦做吴君时,历史已进入春秋时期。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吴国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吴国国力增强,已敢于与中原强国抗衡。寿梦在位期间,中原以楚晋争霸为主,两国之间发生了城濮之战,这次战争,楚国虽然失败,但实力未损,楚庄王时又卷土重来,楚与吴越结盟重新对抗中原大国晋国,此后楚军又北上与晋爆发了(必阝)之战,这是楚晋争霸以来的第二次大战。(必阝)之战楚国战胜了晋国,使楚国的霸业达到了顶峰,陈、蔡、郑、宋以及淮泗流域的其他小国都降服于楚。失败后的晋国时刻寻找机会想战胜楚国,因此,晋楚间小规模的战争接连不断。为调解晋、楚之间的争端,避免各国受到牵连,公元前579年,以宋国大夫华云为主发起了解除楚晋争端的“弭兵之盟”,但不久即告破裂,楚晋两国仍处于明争暗斗之中。后来,楚国国内发生权力之争,楚国大臣申公巫臣因与楚国令尹(相当于宰相)子反争夺权利,失利后逃到了楚的敌国晋国。他蓄意报仇,向晋国献计献策削弱楚国。晋国采纳了申公巫臣联络新兴的吴国以牵制强楚的建议,并派申公巫臣代表晋国出使吴国。申公巫臣在吴国教习吴人兵法战阵,训练吴人采用中原兵车作战,怂恿吴国讨伐楚国。吴国一年内数次出兵,在吴楚边境声东击西,楚国疲于奔命,国力减弱,吴国从此开始强大起来。
公元前515年,吴王僚乘楚平王死去楚国举行国丧之际,派弟弟盖余、烛庸率军伐楚,同时又派季扎出使晋国,观察中原诸国的动向。楚国早已做好准备,派大军截断了吴军的退路。吴军进退两难,吴王僚的两个弟弟盖余、烛庸不能回归吴国,吴王僚坐立不安。公子光见时机成熟,假意宴请僚,让专诸伺机刺杀僚。据《史记》记载,吴王僚为防万一,自王宫至公子光家,沿路设护卫军士,连公子光家堂前、阶上、席旁都有卫兵带刀护卫。公子光推说足疾故意离开现场,而在窟室中布上带刃甲士。专诸把匕首藏在炙鱼腹中,借献鱼之机,得以靠近了吴王僚。专诸突然拔出鱼腹中的匕首,刺死了僚。此匕首就是名传后世的鱼肠剑。混乱中,刺客专诸被吴王僚的卫士砍死,公子光率窟室甲兵杀散僚的卫兵。公子光自立为王,是为吴王阖闾。为感谢勇士专诸,阖闾封专诸之子为卿,重用伍子胥执掌国政。远在楚国作战的吴王僚的弟弟盖余、烛庸听到公子光弑君自立的消息后,感到大势已去,弃军逃走。后来兄弟俩又投奔了楚国,楚把养邑 (今河南沈丘一带)分封给他们。从此,吴王余昧的后裔就在河南沈丘一带繁衍生息其后代分别以两公子的名字盖余、烛庸为氏,成为姬吴的两大分支。
季扎回国后,不愿看到吴国再闹内乱,就承认了阖闾为君的合法性。《史记》记载季扎说:“苟先君无废祀,民人无废主,社稷有奉,乃吾君也。吾敢谁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乱,立者从之,先人之道也。”
吴王阖闾即位后,实施富国强兵之术,他立城廓,设军备,实仓廪,治兵府。相传现在的苏州(古称姑苏)就是伍子胥协助阖闾修建的都城,姑苏城仿效中原城廓的建设,又兼及南方水乡的特点,它周长47里,有 8个陆门,8个水门,是一座设计精巧、攻守兼备的都城,它的建成提高了吴国的军事实力。在伍子胥推荐下,著名军事家孙武从齐国投奔吴,把自己著名的13篇兵法进献给阖闾。阖闾为测验孙武兵法,在宫中选了180名美女充当士兵,以两名爱妃做首领,让孙武试演。演习过程中,两位爱妃对孙武排兵布阵视如儿戏,在孙武三令五申下仍嬉笑不止。孙武按照军事法令斩杀了阖闾的这两位爱妃。据史籍记载,阖闾痛失两位爱妃后,食无味,寝不安。然而阖闾看到孙武确有用兵的本领,就没有责怪孙武。他任用伍子胥为谋主,孙武为将军操练军队,为进击强邻楚国做准备。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与伍子胥、孙武率兵大举攻楚,在唐、蔡两国军队的引领下,吴军五战五胜,长驱直入楚国都城郢,楚昭王逃跑。伍子胥找不到楚王,就掘开平王之墓,鞭尸三百,报了杀父之仇。楚国忠臣申包胥指责伍子胥鞭打王尸无道之极。伍子胥解释说:“吾日墓途远,故倒行而逆施之。”后来,申包胥不畏路途险远,远奔秦国求救兵。申包胥感怀祖国君民蒙受苦难,在秦宫庭外,痛哭了7天7夜,终于感动了秦王。秦答应发兵救楚。秦楚联军击败了吴军。战乱中,阖闾之弟夫概乘机回国自立为王,阖闾闻讯,立即领兵回国击败了夫概,夫概率残余逃到了楚国,楚昭王封夫概于棠溪(今河南遂平县一带),其后裔以棠溪为氏,这是姬吴的又一分支。
吴亡后,大批的吴姓宗室被流放到偏远荒凉之地。其中夫差的新立太子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婺源,这支吴氏尊吴王诸樊为始祖,后世繁衍成江西历史上最悠久的吴姓宗族。
鄱阳吴氏、浮梁吴氏、余干吴氏、乐平吴氏、进贤吴氏等支都是吴鸿后裔。夫差家室的另一部分逃难到了安徽歙县,其后裔发展成安徽吴姓的重要一支——歙州吴氏,他们也以诸樊为始祖,其后分衍出江西南昌吴氏、江西德兴建节吴氏等支,其中以南昌吴氏最为兴旺,成为望族。
据有关资料记载,相传仲雍的后代,周文工时曾被封于虞国(今山西平陆县北),公元前658年被晋所灭,其后子孙有以国为氏,姓虞。另相传远古时有部落,名有虞氏,舜乃其领袖,姚姓,居于蒲阪(今山西永济县西蒲州镇)。金文中虞、吴字相通,其后亦有姓吴的,为山西吴氏。
舜的三位夫人,嫡妃娥皇无子,二妻女英生了一位公子叫商均,三夫人登比氏生了两女八子,但子女都为不肖子孙。只有商均能继承父业。舜去世后,中原形势发生巨大变故,夏禹夺取了有虞氏的部落首领职位,建立起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夏王朝。禹分封舜的嫡长子商均到有虞氏地区,继续当有虞氏的首领。有虞氏成为夏代的一个小方国,当时已从陕西东迁到今河南省虞城县北,国号“虞”。在夏初虞国有虞思,曾帮助亡国的少康,并将两个美丽贤淑的女儿嫁给少康为妻,终于帮少康复兴了夏朝。商代以后,虞国衰落中绝。大约自商均开始,舜的嫡传子孙以虞、吴为氏。《元和姓纂》说:“舜有天下号曰虞,子商均因以为氏。”上古虞字写作“吴”,只是到战国时期,虞、吴开始区别。
中国少数民族中的吴姓,以苗族最多,最突出。苗族吴姓主要分布在湖南和贵州苗族地区,他们大部分是由苗民改用、借用汉字姓,而成为吴姓的,也有一部分是汉族姬姓吴氏融合、同化于苗族中而形成的苗民吴氏。
苗族吴氏,至迟在元代即已存在,如元至正年间(公元1341—一1368年)湖南靖州苗民起义首领,就是吴姓族人,名叫吴天保。明代苗族吴姓中还孕育出了著名的理学大师、王阳明的得意门生吴鹤。
苗族原本无姓氏,受汉文化的影响许多苗民借用汉族姓“吴”氏。清前期实行“改土归流”政策时,又有大批苗民借用汉字姓“吴”氏来作为自身姓氏,进行苗籍户口登记。在今日湘西苗族中,有“吴、龙、廖、石、麻”五大姓,而吴姓最多,排在首位。
在贵州苗族地区,吴姓也是七大姓之一。黔西北苗族汉字姓吴氏,是由苗族“孟恩路”家族中的一部分借用汉字姓而形成。只如贵州台江县方召“各务收”(即务收公)家族,在清朝末年领导苗民起义失败后,清政府强迫户口登记,将“务收”家族的“务”译成“吴”,其后裔于是变成了苗族吴氏。这些苗族吴氏,与汉族姬姓吴氏无任何血缘联系,就是苗族中不同地方的吴,有的也同姓不同宗,互相之间无内在的血缘关系。
在纯粹的蒙古族七大姓中,吴姓居其一。相传远古时代蒙古有七大部落,其中一个部落的酋长名叫吴兰苏和,他的后裔就以他的汉译名“吴兰苏和”中的第一个字为姓,这就形成了今日蒙古族中的“吴姓”,它与姬姓吴氏无关。蒙古人又有改为汉姓吴氏的。《续通志·氏族略》记载:明王朝政府曾赐给许多蒙古人吴姓,如赐“巴图特穆尔曰吴允诚,子额特特穆尔曰吴克思,玛噜曰吴成谔,勒哲特穆尔日吴良布,敦日吴守义,济兰曰吴克诚,多罗曰吴存敬,玛噜曰吴管”。
据《明清云南土司通纂》一书记载,哈尼族中有吴氏,自明初洪武年间(14世纪下半期)吴蚌颇而宗族始盛。吴蚌颇居云南临安府左能山下,因率哈尼族众开辟左能山有功,明太祖朱元璋授予他左能寨长官司土副长官之职,世领其所垦土地,准其世袭。从此,哈尼族吴氏蚌颇一支,就世袭为左能寨土司副长官。吴蚌颇传猎豆,猎豆传龙胜,龙胜传安,安传上登,数世皆杰骜不听道府铃束,后除职。清朝初年平定云南,吴蚌颇的第11代孙吴应科率本宗族投诚,清王朝因授给他土舍之官。吴应科传顺,顺传世臣,世臣传弟世标,世标传子吴义,义传廷辅,廷辅之子吴俟,嘉庆三年袭职。至民国时,左能土司仍为哈尼族吴蚌颇家族后人吴忠臣世袭。
此外,其他少数民族如侗族、壮族、白族等,都有吴姓。又据《皇朝通志·氏族略》记载,在满州旗分内的高丽人中有吴姓。民国《奉天通志》也记载有吴那海,是高丽吴氏,归旗,居海州地方。朝鲜族吴姓许多是汉族姬姓吴氏融合到高丽族后形成的。
明清时期,吴姓的分布更为广泛,自上古保持世系传承不乱,代有显贵的世家大族几乎绝迹。这时期吴姓望族大都由唐宋时期的单家发展而来,并从地区分布上呈同姓异宗交叉分布,吴姓的迁徙多是由于战乱、灾荒、析居、任官、政府组织移民等诸多原因引起的。例如,明清时期的江西南昌吴氏虽号称诸樊、夫差后裔,但其先祖却是来自安徽歙县的流民,定居南昌后,繁衍成当地大族。江西德兴建节的吴氏则是唐末为避黄巢兵乱而迁来的。江西戈阳吴氏在五代战乱时,从金陵(今南京)迁来的。湖南益吴氏主要有三支,九都冲吴氏其先祖吴世春、吴永鉴叔侄二人自江西清江来湖南益阳经商,从而定居益阳,后裔繁衍成益阳九都冲吴氏。泉峰吴氏,其先祖在元初游学湖南,而定居益阳,后世繁衍成益阳泉峰吴氏。夹流溪吴氏则是明初从江苏、江阴县迁居湖南益阳夹流溪,据其家谱记载,到清乾隆时,这支吴氏已传了13代。
吴隐之,字处默,祖籍濮阳鄄城,是吴质六世孙。吴隐之还有一个胞兄吴坦之。吴隐之家境贫寒,其父母早逝,兄弟俩相依为命。
吴隐之年轻的时候,博览群书,以孝著称于世。相传,他和哥哥吴坦之为去世的父母哭丧时,其悲声惨切,不但令行人为之流泪,而且出现了双鹤哀鸣、群雁不飞的情景。
后来,吴隐之兄弟因孝名远扬,被朝廷征召做了官。吴隐之兄弟间感情真挚,东晋大司马桓温专权时,袁真对其不满,起兵反叛,最后失败了。吴坦之因支持袁真受牵连而被桓温逮捕,即将被除死。吴隐之听说后,急忙赶去面见大司马桓温,情愿替兄赴死。使桓温被感化了,从而赦免了吴坦之,吴隐之也因此受到大司马桓温的赏识。吴隐之官职屡次升迁,后来出任为晋陵郡(今江苏镇江)太守。在太守任上,他勤于政事,为官清廉,生活简朴。平时穿布衣,出门不坐车子,他的妻子虽贵为太守夫人,也是亲自纺纱织布,就连到集市上买的劈柴都自己背回家。相传吴隐之的女儿出嫁时,他的朋友谢玄不知道他家拮据,派有名的厨师前去帮忙操办婚事。厨师到他家后发现他家几乎穷得一无所有,家人正牵着一条狗准备去卖钱,换取嫁女的费用。后来吴隐之升为秘书监,生活依然清苦。所得俸禄大都接济了贫穷的亲戚朋友,冬天到了甚至连棉被都没有,像普通老百姓一样贫苦。
吴隐之到任后,严格要求自己,生活非常简朴。起初,人们认为刺史不过是在装模作样罢了。可是一年过去了,吴隐之仍一如既往,时常以贪泉的事来警诫自己。一天,随从送来一包剔骨的鲜鱼,他立刻警觉起来,拒绝接收这份礼物,并严厉警告说:“一定要以身作则,不吃请,不受贿。如再发生此类的事,必定要严加惩罚。”在吴隐之的感召下,广州地区风气为之一变,官吏奉公守法,百姓安居乐业,民风也淳正了。
吴隐之饮贪泉而不贪的行为,不但受到东晋皇帝的嘉奖,也备受后人称赞。唐代名臣魏征编修《晋书》时,为清官吴隐之写下了“晋代良能,此焉为最”的评语。如今广州越秀博物馆内,仍竖有一块刻着“贪泉”两个大字的石碑,这是广州老百姓为纪念清官吴隐之的趣闻佳话而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