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城旅游 » 湘西苗妹

湘西苗妹

发布时间: 2021-03-10 03:27:33

Ⅰ 我女朋友是湘西的苗族妹子苗族,她在城市里穿高跟鞋连衣裙什么的,她回村后会不会有可能穿苗族服装呢

如果家里是正宗的苗族的话。一般情况下,回到所在的故乡都会穿回到苗族的传回统服答饰。因为这是对传统的一种继承,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正所谓入乡随俗,所以他到大城市会穿大城市的服装,回到自己的故乡也会穿回自己的传统服饰。

Ⅱ 中国湘西的赶尸之谜

中央电视台10套《走近科学》栏目近日播出《行走的尸体》,揭开湘西神秘的“赶尸”之谜。

主持人: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件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1950年,我国的湖南西部还刚刚解放,社会上鱼龙混杂,两位身穿便衣的解放军战士被部队派遣到当地的警察分驻所去协助工作。就在这一次执行任务中,他们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天色渐晚,两位解放军战士加快脚步。几个神秘行人迎面走来。看着这几个人诡异的从身前走过。他们奇异的装束和举动引起了解放军战士的警惕。解放初期的湘西地区极其复杂,各种势力都在进行自己的阴谋活动。这些人行踪诡秘,举止可疑,他们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勾当吗?

解放军战士悄悄跟踪在神秘行人的后面。一切显得那么诡异恐怖,两个解放军战士手心里渗出了汗珠。两位解放军战士尾随着神秘行人来到一家旅店。

两位解放军战士虽然怀疑这伙神秘行人来路不善,但状况不明,两人也不敢贸然采取行动。互相商量之后,两位解放军战士决定暂不打草惊蛇,先回警察分驻所报道,再杀个回马枪。

两位解放军战士悄悄潜回旅店。旅店里静悄悄的,店老板正在柜台前打瞌睡。

在两位解放军战士的盘问下,没费多大工夫,店老板就一五一十的交待了他所知道的情况。原来这伙神秘的行人竟然是赶尸的!走在前面的就是赶尸匠。而后面的就是尸体!

主持人:通过对店老板的询问,两位解放军战士得知自己遇到的是一伙赶尸的队伍。那么世界上真的有赶尸这一回事吗?我们的记者在当地采访到了一位老人,她说自己亲眼见到过赶尸。

吴凤英:我七八岁时土匪很多,我家搬到凤凰县城白羊岭,我听说有人死之后自己走回家,我就跑去看。当时很害怕,我看到那个走回来的死人,身穿白衣,头戴斗笠,双手下垂,到家后赶尸匠取下他的斗笠,他就倒下了,家人就给他洗澡。

穿上新衣服,放进棺材,把他埋葬了,死在外面的人都会变成厉鬼,但这样赶回来安葬以后,他就会变成善鬼,我当时看到那个死人,他脸色苍白消瘦,一点也没有腐烂。

店老板的话让两位解放军战士将信将疑起来。湖南西部刚刚解放,各种黑暗势力都在浑水摸鱼,进行犯罪活动。这些人行动如此诡异,难道他们真是赶尸的?这么神秘恐怖的职业,不正好给犯罪活动提供了天衣无缝的掩护吗?两位解放军战士决定追查到底!

两位解放军战士开始密切监视神秘行人下榻的客房。整个晚上什么都没有发生,一切安静得可怕。

解放军战士突然惊醒,天已经大亮,店老板告诉他们:那伙神秘行人大清早就走了!两位解放军战士问清方向,出门往西,一路急赶。训练有素的解放军战士一路急行军,终于追上了逃逸的神秘行人。

跟踪了一天,两位解放军战士又饥又渴,疲惫不堪。让他们惊奇不已的是,前面的神秘行人竟然也是一天未吃未喝。又累又饿的解放军战士饱餐一顿后,要了一间房,就在神秘行人的对面。

半夜时分,店老板突然来访,让已经有点疑神疑鬼的解放军战士吓了一跳。

一场虚惊后,解放军战士让进店老板,店老板很热情,两位战士漫不经心的询问起对面的神秘房客来。

店老板立刻神秘的靠近两位解放军战士,兴致勃勃地说了起来。从店老板口中得知,原来他也认定这是一起赶尸队伍。

主持人:两位解放军战士又跟踪了一天,获得的信息和第一天一样。难道两位身经百战的解放军战士判断失误了吗?

在湘西民间,自古就有赶尸这一行业,但这一行业又是何时何人所创呢?据说这跟“奇门遁甲”有密切关系。奇门遁甲是道教中的玄学,分法术和占卜两种,起源于九宫算法。

湖南吉首大学 《苗族通史》副总主编吴曙光:奇门遁甲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这么看,因为巫术这个东西起源很早,也有可能说奇门遁甲,受巫术的影响很大,从“巫”到道德的“道”。我们的道教,巫和道教是很接近的,有时候我们看到巫里面有很多道的故事,一些说法,有人就认为巫学道的一些东西,这种说法是反过来了,事实上是道学了巫的很多东西,假如一定要把两个区分的话,应该是这样的,因为巫和道本身都产生在南方都是以楚国这个地盘为核心的,《庄子》里面有很多东西的话就记载了当时它的文化,包括巫文化,它就记载进去了。那么巫文化它一直传承下来,它自然而然的就把远古的《庄子》所知道的东西也继承下来了。所以现在我们读了,庄子的书以后

了解了庄子的一些故事以后,再去看巫的时候,发现有很多相重点,这种相重点,我们认为文化是谁继承谁的话,应该是道继承巫,不是巫继承道,因为巫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汉化。我以苗族为例,其它的我不说,其它的还有很多巫术。

客房内,口若悬河的店老板还在滔滔不绝。据说从事赶尸匠这一行业,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胆子大,二是身体好。

湖南湘西自治州凤凰县宣传部张顺心:对赶尸人它有三个条件,不是所有人都能从事赶尸这个职业,那么第一,这个能够从事赶尸的人,他要求胆子要特别大,所以检验胆子大和小,有什么办法呢?比如说一个人死了以后就埋在那个山上,这个坟堆上面就放了一个物品,师父就让徒弟晚上的时候,深更半夜凌晨的时候,就让徒弟去坟上面将这个物品拿回来,这个我们都知道,一般人胆子小的肯定不敢去,这是第一个条件,胆子要大,这是其中一条。第二个,做赶尸的人身体要好,因为赶尸的人要求一个晚上。至少要步行五十公里以上,一个人要背着一个东西,一个晚上走五十多公里的话,这是个标准,那么不是一般的人能承受的,他不像一个人步行,他要背着一个物品。第三个条件就是赶尸人他长的形象,比较丑陋,也就是说很英俊的人不行。专要找一些形象比较丑陋,让人看着很恐怖的,所以这是赶尸这个职业,从业人的三个要求。

吴凤英:赶尸匠没有后代,没有兄弟姐妹,我认识一个赶尸匠,他整个家族就他一个人,他认了这条没有后代的路以后做这种事就很灵很顺,所以很多人不愿意走这条路,不然人人都可以做赶尸匠。

两位解放军战士被店老板说得惊疑不定,他们对赶尸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赶尸匠这一职业的呢?

相传几千年以前,苗族的祖先蚩尤率兵在黄河边与黄帝部落对阵厮杀,直至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打完仗要往回撤退,士兵们把伤兵都抬走后,看着满地的尸体,蚩尤对身边的军师说:“我们不能丢下战死的弟兄不管,你用点法术让这些好弟兄回归故乡吧。”于是军师站在满地的尸首中间,默念咒语、祷告神灵,开始做法。军师做法后,原本躺在地上的尸体一下子全都站了起来,跟在蚩尤高举的“符节”后面规规矩矩向南走。

湖南吉首大学 《苗族通史》副总主编吴曙光:到了蚩尤这个时代以后,苗族有了很大一次,向北挺进的过程,一直到后来它就到达了中原地带,中原地带以后就到了黄河流域之后,就从西部来了黄帝,南部还有一支就是炎帝,炎帝黄帝蚩尤他们三个大的代表父系时代的皇帝部落就在中原地带形成了比较大的争斗,蚩尤是在第九次战争中打败了,打败了以后他就败退南归,南归以后又回到了两湖流域,蚩尤败退南归以后,打败以后他的回来路线,士兵的尸体本身来讲就是由一个叫“夸父”的人,负责处理它的有人说是他背过来的,有人说是赶过来的,这样的话就可能演绎出像现在我们说的赶尸。

主持人:不少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苗族是我国最早发明兵器、刑法、巫术的民族;其中赶尸作为一种民俗,是巫术的一部分。那么,在神秘的湘西,为什么会有赶尸这一巫术呢?说起它的现实原因啊,跟湘西这个地方的地理环境是有很大关系的。

湘西沅江上游一带,地方贫瘠,穷人多赴川东或黔东地区,以采药或狩猎为生,也做点小生意。那些地方多崇山峻岭,山中瘴气很重,恶性疟疾经常流行,生活环境坏到极点。除湘西苗人以外,外人很少去。死在那些地方的人,没一个是有钱人,而在传统上,运尸还乡埋葬的观念很深,但是在那上千里或数百里的崎岖山路上,即使有钱,也难以用车辆或担架运输,于是有人就创立了这一奇怪的经济办法运尸回乡。而这一奇怪的风俗也就在湘西一带流行。

湖南湘西自治州凤凰县宣传部张顺心:湘西是中原文化和西南的巫文化交汇的一个地方,这两种文化在这里交汇,产生了一个楚巫文化。所以我们说这个地方人神相亲,这里的人既信神,又信巫术,所以巫术是这里很典型的一个文化标识。比如说一个人,对一个事情认识不了,他用一些巫术的方式来化解它。

送走了店老板,两位解放军战士却更加疑惑起来:赶尸匠到底怎么赶尸呢?他们决定,即便就为这一疑问,也要追踪到底。

昨天晚上店老板的恐怖渲染让两位解放军战士心有余悸,他们不敢靠得太近,远远的跟在神秘行人的后面。

又是一天跟踪,依然没有发生什么事情。旅店老板给神秘行人送去饭菜,茶水,并送去一只尿桶,据说赶尸匠夜里要守死人,不上厕所。

然而,死尸真地会被活人赶着走吗?这一关键问题让两位解放军战士依然怀疑这伙神秘行人来者不善。他们也许就是犯罪团伙的非法活动,借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队伍,让遇到的人争相避让,掩饰他们的非法行为。

两位解放军战士决定,无论如何,今天晚上一定要采取行动!周旋数分钟之久后,里面终于开了门。两位解放军战士跨了进去。

确实是尸体!解放军战士开始盘问那个走在前面的敲锣人,那个人交待了自己的姓名以及死者的姓名。一切似乎并无可疑之处?解放军战士又仔细搜查了一遍屋子,依然未发现异常情况。

主持人:两位解放军战士出于职业敏感,一直怀疑自己遇到的神秘行人是犯罪分子。但是,利用赶尸犯罪,从逻辑关系上来讲,肯定是先有赶尸,再有犯罪活动。正是赶尸的恐怖效果让犯罪分子看到了可资利用的途径。那么,真正的赶尸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尸体真的会自己走路吗?赶尸匠真的这么法力无边吗?

吴凤英:我亲眼见过一个老人死后,家里人找不到她的花鸟图案的银饰,就请来一个赶尸匠,对着她的尸体喷了一口水,她就站起来坐下,不说话用手指着藏银饰的地方,家里人就找到了她的银饰。

麻法成:找到死者的魂后,请赶尸匠把他赶回来,还能和家人在一起两年,不能说话不能吃饭,能活动,两年后再死去,我的家人死得早,所以很小就走了这条路,我父亲没赶过尸。但他有一回,将一个人的影子招回来了,那是死者的魂回来晃了一下就走了。父亲死得早,我其它功夫都学会了,就这个功夫没学到。

解放军战士回到客房后,开始琢磨了起来:死人真的会走路?而且还能走这么远?这一切到底做何解释呢?

突然,解放军战士脑中灵光一现,他想起了查房时看到的一个细节:几双刚刚用过的筷子,难道死人还会吃饭吗?两位解放军战士立即匆匆赶到神秘行人的窗下,暗中进行观察。

夜静更深,鼾声四起。赶尸匠住的那个房间里,倒也不见声响,甚至连酣睡的声音也没有。天大亮了,两位解放军战士快步紧跟上去。昨天晚上的搜查让他们胆子壮了不少。

解放军战士看清了前面敲锣人的脸,又一个细节让他更加警惕起来!这是一张年青人的脸。而昨晚分明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人!

两位解放军战士掏出手枪,押着神秘行人,向警察分驻所走去。赶尸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呢?

张顺心:人死了以后,尸体是不可能行走的,它没有生命了,这个巫术再厉害,他可能用了一些特殊的苗药,保鲜,让它不腐烂,这个我认为完全可能,这个可以现代医学也证明了,这个防腐处理,苗药能够进行防腐处理,但是真正的僵尸能够让它通过赶尸匠施了法术巫术以后,它站起来能够行走,这个是不可能的。

解放军战士把神秘行人押到警察分驻所,开始审问。

张顺心:晚上你们看到僵尸在行走,它是这么一蹦一蹦的,这个实际上我通过一定的研究,我感觉到这个赶尸实际上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就是客死他乡的人

死的时间不长,可能就是一天或者一个上午,距离很近,赶尸匠马上到了,到了以后将这个尸体背回来。

经过审问,解放军战士确信了这伙神秘行人就是赶尸队伍!那么,赶尸匠真的会赶着尸体走吗?

张顺心:第二种情况比较多赶尸匠,他的师父和徒弟两个人去了。然后将这个人的尸体的头、手、足卸下来,他用稻草扎个很精致的稻草人,或者用当地的棕树皮把他裹上。裹上以后,尸体全部就地处理了,赶回来以后,这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也就是一个机关。赶回来以后尸体进门的时候,到放到那个停尸板上面。这一段时间,所有的家属全部要回避,都不能看,这里面我认为是一个机关

那么赶尸匠回来以后,要把它洗一下是吧。穿衣服是吧,给它化妆搞了以后,你想一下,这个服装一穿,这个手我从这里卸下来,从这里卸下来。这里卸下来,好服装一穿,那么手在那里脚那里,头在那里,化一下妆躺在那里,上面这里看不见,他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呢?他肯定有办法,是妇女的话是女人的话,这里隆大一点,是壮年人个子比较大的,他就做得肥胖一点,因为赶尸前去的时候,看见过尸体,他就知道这个人身体,腰围多少胸围多少臀是吧,这三围他会量一下。

主持人:两位解放军战士终于揭开了他们看到的“赶尸”的秘密。原来所谓的赶尸,其实只是一个障眼法。那个走在前面提马灯的,就是赶尸匠。后面他的徒弟则把分解的尸体背在自己身上,整个儿一起套在衣服里。因为路途遥远,赶尸匠和徒弟互相轮换着背。所以解放军战士看到的是两个赶尸匠。但是紧接着我们会问另外一个问题,尸体经过长途跋涉又怎么不会腐烂呢?

吴曙光:他们肯定掌握了尸体不烂不硬的药物。他们还是掌握了,比如加一定朱砂进去以后,特别加水银进去以后,或者说用水银,蒸发熏蒸它以后,用水银一蒸它全身就都是毒,这样的话,它防腐的层次就更加完美,成了一层保护膜保护层,运过来的话就可以。至于还有一些人说,只拿脑袋、手脚留下来,里面搞个草包,或者是把它内脏挖空,这些不管怎么样说它总的一点来说,脑袋也好,它脚也好手也好都要防腐。不防腐的话,时间久了它也烂掉,运过来的过程,我认为还是次要的,难就难在防腐。

赶尸匠接受赶尸业务在季节上会有所选择,一般宜秋冬两季,因为其他季节尸体容易发臭腐烂。但即便在秋冬两季,路途一远,时间一长,尸体还是会腐烂,赶尸匠又有什么奇门法术让尸体不腐烂呢?

欧全福:人死之后不会腐烂,很早以前听我爷爷说过。我也没有做过,利用草药熏蒸的方法,把人装进蒸桶里放上消炎杀菌的草药。熏蒸以后尸体放很长时间,它也不会腐烂。

吴曙光:苗医对尸体的脱水,作为赶尸匠怎么脱水,我不好怎么说。但是我们看到很多现象可以脱水,你比如说腌腊肉,它肯定是脱水,它不脱水的话它没法腌

它腌腊肉用的是盐花椒。1987年的时候我的一个爷爷去世了,也是我的师傅去世了。他去世以后按照生辰八字计算的话,他必须要等十五天才能上山,这十五天那时候正好是大热天,那怎么办?后来就请了他很多徒弟来做法,做法以后我在那里待了九天,第九天的时候,我看到那些师兄师弟,经常给他换被子,去掉身上的一些水,而且那个老爷爷也是越去越干,他没有像一般人,死了以后会胀起来,他没有胀的现象。

主持人:原来,所谓神秘莫测的赶尸,仅仅是客死异乡的中国人要叶落归根,其家人雇赶尸匠将其遗骸运回家乡。而湘西苗族的巫术传统给它凭空添上了神秘莫测的诡异色彩。

Ⅲ 萍乡首家湖南湘西凤凰古城特产店---苗阿妹酒坊已正式营业,品种多样,欢迎大家

你特么说了一大堆废话,会不会做生意,地址呢?

Ⅳ 湘西的苗族歌曲

没有,哪有这么先进的网站会收录这些东西,你咋当时不录下来。你的提问中有一个矛盾之处——既然是导游唱的,说明你不是湘西人,而是去湘西玩的游客吧?既然是苗歌,肯定是用苗语唱的,你都听懂了?佩服!

Ⅳ 精巧别致的湘西苗族花带是怎样的

湘西心灵手巧的苗家姑娘不仅会绣花,会纺纱织布,还能编织各种图案的花带。

织花带是苗族纺织工艺中最复杂的一种,苗族织花带的历史悠久,是一种小巧精制的民间工艺美术品。花带色彩鲜艳,斑斓瑰丽,图案纹样丰富多彩,在苗族工艺美术的百花园里,是一朵柔媚多姿的奇花。

湘西苗族花带可分黑白棉线花带和彩色丝线花带两种。黑白花带朴素大方,一般是在家劳动时系用;彩色花带,色彩醒目柔软精致,一般是做客或赶场用。这两种花带都可采用相同的图案。花带一般宽为2至3厘米,长约2米,但也有宽到3至4厘米的。

花带越宽,花纹图案就越复杂。花带用经纬线织成。花带的花纹图案,有简朴菱形花和犬齿花,也有复杂的“双龙抢宝”、六耳格、各种花草及文字。织花带没有图样,工艺复杂,难度大。但苗族大多数妇女仍能把握。

每年春节之后,苗家七八岁的小女孩就坐在花带木绷上,在长者的指导下学习织花带,到十五六岁对织花带的技巧就把握得很熟练了。花带不仅是苗族的装饰品,而且是苗族男女青年恋爱的联系纽带。

相传很久以前,生活在深山峡谷里的苗族先民常常遭到毒蛇的侵害,死了不知多少人,当时有一个聪明的苗族姑娘眼看着族人的惨死,心里十分难过,后来,她从毒蛇不伤同类的事实得到启示,便把五颜六色的线织成一条与蛇长短大小相等、花纹相似的带子拿在手里,毒蛇以为是自己的同类,便没来伤害她。

于是,她又仿照蛇身的花纹编织一条约3厘米宽的花带,然后,她将花带缠在身上,遇到毒蛇就取下花带对蛇摆弄,毒蛇见了以为是同类,果然迅速离开。

这个办法很灵,一下子传开了,许多苗族人免受其伤害。自那以后,苗族织花带也就一代一代传下来了。

苗族花带经代代相传,越织越快,越织越美,它由原来单一的为了防止蛇伤,发展到后来的多种用途,手工精巧,图案别致。

苗族人多用于自身的装饰,如系围裙、巴裙和小孩背带“拉布歹”、斗笠带、腰带“拉西格”等。

同时,花带也常做礼品赠人,寄托情谊。特别是青年男女,花带是相互联系爱情的纽带。当一对青年男女相爱之后,女方送给男子的信物常常少不了有花带。

男方得到花带后,心情特别愉快,随时都将花带系在贴身衣服上,并有意露出花带的须头,以便让人们知道已经有年轻的姑娘爱上了他。

苗族花带的材料有棉线和丝线两种,以经纬线交织编成。经线分单经线和束经线两种。

单经线苗语称为“禾闹”,束经线苗语称为“禾秋”。以单经线叫“丝打”,单经线仅为独线。以束经线叫“线打”,束经线一般为3根。单经线与纬线同色,做带底,束线用各种与带底色不同颜色的线,织显花纹。

束经线的多少常以花带的宽窄和花带上花纹的繁简而定,丝线细花纹繁的一般有37束左右,棉线粗花纹简的大多为25束左右。

编织湘西苗族花带的“机具”十分简单,是一个双“X”形可收缩的木架,苗语称“果兑”。两个“X”形的架子中间连接起来,有点像民间那种可以折叠的小马扎凳子。

编织时,人在双“X”形机具前坐定,右脚穿过木架,脚面落地,左脚仅顶出膝盖,下压双“X”机具的交接处,以稳定双“X”机具不动,时间久了,双脚可交换以避免疲劳。

整个编织过程主要有:牵经线、结耳做综、上架、织边、提综、捡花、喂纬线、挑花编织等。

湘西苗族彩色花带必须预先设计好花带的色调,不同或相同的彩色纬线的排列方式也取决于预先设计的图案来定。

根据要织的图案,安挑中间花纹丝线的蓬数即对数,按整数排列组合。一般21蓬至29蓬,多可达到百余蓬。因此花带的宽窄取其蓬数的多少,蓬数越多则花带越宽,蓬数越少则花带越窄。而花边纹样的衬边经线多少则可视其花带的宽窄而定。

湘西苗族花带的提综装置也十分有趣,是用线直接套在经线上,一排经线就有一排个线套,数个线套拴在一起,可以移动。编织时完全用左手控制,提起经线,放线“配色”,交织提花编织成图纹。

这种编织方法不需任何提花装置,完全是手工控制,与古籍中所记载的凭“手经指挂”以完成“纴织之功”之类的编织方式相类似,是一种原生态的工艺创作。

花带图案种类繁多,且富有变化,反映了湘西苗族人民朴实自然、勤劳勇敢、富有情感、向往和憧憬美好生活的审美意识。

以大自然的万物作为描绘对象,巧妙地运用夸张变形,按意象的再现进行平面构成来组成装饰图案。花带特别讲究对称均衡的协调,对比的强烈,随意大胆。

彩色花带色彩调和醒目,大多按中华传统“五方五行正色”为主,以青、蓝、红、白、绿、黄等色作为基调,作为服饰的附属装饰,与大面积的苗族刺绣大红大绿这种强烈的对比关系放在一处,层次得当,相得益彰。

花带图案呈几何纹样为主,常见的有表现花、鸟、虫、鱼为多,常结合人们的想象、谐音,变幻成吉祥美好的二龙戏珠、双凤朝阳、喜鹊闹梅、蝴蝶采花等多种文化意象。也有六耳格、万字格及文字等。

在一条花带上,可有花果、蝴蝶、鱼虾等多种不同的内容而同时出现,但不添枝加叶,用对称形式将各种形态构成一格一格分开,两边再以简单的二方连续图形作为陪衬。运用线纹、枝纹、角纹、边纹、棱纹、方纹、坨纹等形式进行再组合。

在织法上,图纹的方向是按花带的长度方向的叫“横放”,是从花带的宽度或两边放开的叫“边放”,显示出湘西苗族花带自由随意的创作手法。

蝴蝶纹样是苗族花带中最常见的一种装饰图案,也是苗族民间美术中使用最多最广的造型。“蝶恋花”是最基础的构成模式,由此还演化为“蝶化果”、“蝶化人”、“蝶化树”、“蝶化草”等多种形式。

蝴蝶在《苗族古歌》中被称为蝴蝶妈妈,蝴蝶妈妈生出12个蛋,12年后,孵出了人类的始祖姜央兄妹和众多动物鬼神。

所以,蝴蝶妈妈是人、神、兽的共同始祖。苗族视蝴蝶为图腾并加以崇拜,有祖先意象和生殖意象的原始含意。

作为一种图腾符号,蝴蝶纹饰既是苗族民间信仰的载体,又是图腾观念内容向艺术形式演化积淀的结果,是苗族妇女对美与自由的追求与寄托。

龙的形象在苗族花带中分量也较重,然而苗族的龙与汉族的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苗龙在本质上与汉龙的标准相差甚远。

苗族的龙是一切最漂亮、最神气、最有本事、最富有的事物的象征总和,苗龙在苗族生活中是平等而亲切的,并不高高在上,并不表示“皇权”。

所以,苗龙中有牛龙、狮龙、猫龙、虎龙、鸟龙、马龙、象龙、水龙、蚯蚓龙、泥鳅龙、蚕龙、鱼龙、猪龙、树龙、花龙等。

这些苗龙千姿百态,但却是民间一种模糊的文化符号,是具有这种文化符号意义的一群事物。象征着吉祥、幸福、祖先生殖等多方面的社会文化功能。

湘西苗族花带经代代相传,图案纹样也越来越丰富,有表现吉祥与爱情生活的,如《双喜临门》、《五谷丰登》、《鸳鸯戏水》;也有表现花卉的,如《秋菊》、《兰草》等。

苗家姑娘编织花带的工艺已有很大进步,以前织一根花带要几天的时间,后来则一天可以织很多条。只要她们手里有一根骨针,就如流星闪烁一般,飞针走线,一根一米长的花带很快就织成了。

Ⅵ 我喜欢上了一个叫小月的苗家妹儿,也喜欢上了一个叫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地方

既然你喜欢她也喜欢她的地方,那有没有看她怎么想的,如果她也和你想的一样,那就一拍即合了

Ⅶ 湘西的苗寨里面男女生都叫阿哥阿妹吗

电视剧里头好像是这样叫的,上次进寨的时候导游也和我们说了一句,但是没仔细听

Ⅷ 血色湘西中的田穗穗是不是网络红人天仙妹妹

不是
饰演田穗穗的是白静
[编辑本段]基本资料
籍贯:辽宁省调兵山市
生日:1983年7月4日
生肖:猪
星座: 巨蟹座
血型: AB型
民族: 锡伯族
身高:165cm
体重:48公斤
特长:舞蹈
学历:中央戏剧学院2002级表演系本科
单位:中国儿童艺术剧院
喜欢的季节:春天、秋天
喜欢的颜色:白、黑
兴趣爱好:唱歌,摄影,旅游、看电影
[编辑本段]主要艺术经历
电视剧:
《血色湘西》 导演:龚若飞
饰演:女一号穗穗
《滚滚血脉》(镇四川) 导演:李宝能(台湾)
饰演:女一号鲜红
《案发现场2》之《轻声细语》导演:祝君 黎涛
客串:杨柳(杨晓然)
电影:
《走着瞧》 导演:李大为
饰演:女一号彩凤 (已首映)
《见龙卸甲》 导演:李仁港
饰演:刘备夫人(已上映)
《花墙》 导演:张志
饰演:女一号叶子
《铁人》 导演:尹力
饰演:女一号郭小米(已上映)
《木扎岭》
饰演:女二号黑妮
话剧:
《图兰朵》导演:刘立滨、刘天池
饰演:女一号图兰朵
音乐剧:
《莎士比亚爱情密码》 导演:王鹏
饰演:女一号琪琪
儿童剧:
《安徒生之旅》 导演:钟浩
饰演:美人鱼
《想变成龙的金鱼》导演:{韩国}宋仁玄
饰演:女一号小金鱼
广告代言:
2008:百合凉茶
[编辑本段]白静简介
影视新人白静,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她造就了一个戏未出人先红的神话。湖南卫视暑期下一季即将推出投资2000万的自制大戏《血色湘西》,白静正是著名的龚智飞导演从众多演员里挑选出来挑起大梁,女一号“穗穗”的扮演者。熟悉网络的朋友早已熟悉了白静这个名字,早已经熟悉了她那张清新漂亮的脸,早已经熟悉了湘西山顶美丽的苗家姑娘的扮相和她英武的军资。
不知道是《血色湘西》成就了白静,还是白静将成就《血色湘西》这部戏。网络上急剧壮大的人气为不仅为这部戏做了良好的铺垫而且让白静拥有了一众粉丝,成为商家眼里的新宠。前不久,白静就应邀出席了某法国高档红酒品牌的新品发布会,得到演艺界前辈的青睐,尤其是摇滚唱将高旗还将白静比喻为“好似红酒品质的浪漫女孩”。不用感叹她如何幸运,幸运的背后是加倍的勤奋和努力。机会从来只眷顾有准备的人。
中戏出身的白静,在校期间就成功出演过数十部音乐剧,毕业后被中国儿艺收归旗下,一直活跃在音乐剧舞台,对于表演早已不是稚嫩新手。出于对表演的热爱,为了拓宽演艺事业的领域,白静选择转战荧屏。
白静的在她身上有很多闪光点,有值得挖掘的潜质,她就像是股市里的潜力股令人期待。所以有人说,她是一颗正在冉冉升起的新星,不那么耀眼,却十分吸引。像白静这样的演艺新生代,对其定义,为时尚早。现阶段需要的更多是温情的鼓励,就像一个人的成长,鼓励能够让人变得自信。羽翼丰满需要时间的历练,让我们用关怀的目光期待她成为真正闪亮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