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湘西苗歌的湘西苗歌简介
主要流传于花垣、吉首、泸溪、古丈、保靖、龙山等县市,另有一部分流传于版怀化、常德、张家界等地。湘权西苗族内部支系繁多,根据地区、部落、姓氏的不同,他们被分为青苗、花苗、生苗(黑苗)、仡佬苗、土蛮苗(熟苗)等多种支系。苗族人祖祖辈辈居住在这里,他们勤劳勇敢、能歌善舞,在长期的劳动与生活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艺术。
⑵ 湘西 民风有
土家族的主要传统节日过赶年
清嘉庆《龙山县志》云:“土人度岁,逢月大,以二十九为岁;月小,则以二十八日。”土家族要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谓之“过赶年”。其来历说法很多,主要有三种:一说是在明代嘉靖年问,正值年关,突然接到朝廷圣旨,调土家土兵协同抗倭。按路程计算时间,不等过年就得出发,才能按时赶到目的地。为了让出征官兵过年再走,就决定已集中的官兵提前过年。土家兵出征后,立了“东南第一战功”,后人为纪念这次战争的胜利,祀祖颂功,每年过年都提前一天。二说是清代古丈会溪坪的山包上,是土王与客王打仗的地方。有一年快过年时,客王把土王和许多土家族群众都包围在这个山坡上,客王率兵众多势大,土王不敢冲出去。于是大家决定提前过年,待客王过年不备杀出去。大家过年后,就准备武器,有的人砍根“野猫树”做长枪,有的人吹“呆嘟哩”。第二天一早,客兵正在过年,山上人个个伸出野猫树龙袍与覃星。旨下,双龙即隐,天宇乃明。此后,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土家人都翻箱倒柜地晾晒衣物,意为覃屋晒龙袍,有的还要宰猪杀羊,邀请亲戚朋友举杯畅饮,共同缅怀英雄覃屋。
七月半 土家族七月半,是过古历七月十四日。传说在远古的时候,由于战争的原因,部分土家族祖先流入云南,终身不归。当农作物成熟的时候,在外去世的祖先企盼回家看望儿孙。所以,家人就供酒、肉和新鲜稻谷、包谷祭祀亡灵,俗称“吃新”。从七月初到十四日,每晚在神龛上“烧香”,家里禁吵架,忌赤身裸体,忌坐大门栏上。十四日傍晚,在家门前烧纸钱,到离家较远的地方洒稀饭,称之“洒鬼稀饭”,表示祖先要赶“云南大会”去,家里给他送一些盘费。
苗族的主要传统节日
三月三农历初三是湘西苗族传统的歌舞节。这一天,苗家男男女女会自动聚集到约定的山坡上,对歌、跳舞,尽情欢乐。
说起三月三,当地的朋友会给您讲述一个有趣的传说:古时候,在湘黔边境的大山里,生活着两寨苗族人。湖南这边的叫芭茅寨,贵州那边的叫木叶寨。平常,两寨人通路通婚、和睦相处,日子过得顺顺当当。一次,两寨后生为娶一个年轻漂亮的媳妇争得刀枪相拼,结下仇怨。第二年,芭茅寨的人气愤难平,集结全寨的男女老少抬着竹子扎的鬼神、拿着刀棍火枪去攻打木叶寨,并首先占领了木叶寨前的一座山坡作为营盘。木叶寨的人针锋相对,也集结了百十号人守卫在寨旁的山坡上。两个寨子的寨主原本是亲家,见对方兵强马壮,又都有些五亲六眷,便都不想开战。相持了几天,敌意渐消。两寨人重归于好,在山上又唱又跳、杀猪宰羊地热闹了一天一夜。两寨人从来没有这么大规模地、畅快地欢聚过,便都记住了这个狂欢而友好的日子——农历三月初三,并相约第二年的这天,两寨人邀请相邻苗寨的乡亲们一起到木叶寨前的山坡上欢聚一堂。年年如此,相继成俗,便有了“三月三歌舞节”。
三月三活动以往多在古丈、泸溪、吉首相邻的山坡上举行,没有固定的地点,要视当时的情况而定。
清明歌节每年清明,是湘西苗族人民传统的歌节。这天,吉首、凤凰、花垣、古丈等地的苗族人民都要身着盛装、头插杨柳,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吉首市丹青乡的清明山下唱山歌,三天三夜,歌声不绝如缕。原来,清明插柳、唱歌,是湘西苗族人民为祭祀、缅怀祖先及祖先的救命恩人而举行的一种传统活动。相传,苗族祖先早年居住在江西省。由于不堪忍受官府的欺压,有两个后生挺身而出,带头造反。失败后逃至辰州府境内,被一名叫韩喜忠的青年救助,把他俩藏在丹青的清明山上。后被官兵知晓,并包围了清明山。危急关头,韩喜忠引开官兵让两位苗族后生得以逃生,自己却被官兵杀害于柳树之下。从此,苗族的两位先人便在丹青乡安家落户、生息繁衍。
四月八农历四月初八,是苗族人民传统的祭祀祖先的祭祖节,青年男女的联欢节。每逢这天,湘黔两省毗邻地区的苗族人民,都要从四面八方赶到传统的“跳花坪”上来,围着鲜花盛开的花台打花鼓、唱苗歌、玩狮子、吹芦笙、唢呐和木叶,载歌载舞,一天一夜……这种白天跳花、晚上跳月的风俗,苗族叫做“旦太旦腊”,译成汉语便叫“跳日跳月”。
六月六 苗族“六月六”起源于远古。据《巫教唱傩愿根源》称,混沌洪荒时候的寅卯年间“六月六日下大雪,六月六日下大霜”,造成洪水漫天,人间只剩傩公傩母二人。兄妹互相婚配,生下六男六女,繁衍后代。在古代的这一天家家户户进行祭祖活动。民间传说的另一种说法是,六月六是龙晒皮、虎晒毛的大好日子,家家户户都要把所有的棉织衣物、被子等全部拿出来晒,据说这一天晒的衣物,一年四季不会发霉,冬天也更加暖和,相习成俗。本地农谚说“六月六日晴,遍地都是金。六月六日雨,四十八天旱起”,这与远古六月六洪水漫天有关。
赶秋赶秋是湘西苗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主要在花垣各地举行。每年“立秋”这天,苗族人民都要身穿节日盛装,兴高采烈地从四面八方涌向秋场,参加或观看各种文娱活动。关于赶秋节,民间流传着一个美丽的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苗寨有个名叫巴贵达惹的青年,为人正直,英武善射,深受众人仰慕。一天,他外出打猎,见一山鹰从空中掠过,便一箭射中了那只山鹰,同时坠下来一只花鞋。这只花鞋,绣工极为精巧,一看就知道是出自聪明美丽的苗家姑娘之手。巴贵达惹决心要找到这只花鞋的主人。他设计、制造了一种可以同时坐八个人的风车形秋千,取名“八人秋”。立秋这天,他邀约远近村寨的男女前来荡秋千取乐。打秋千是苗族姑娘最喜爱的活动,巴贵达惹想,那个做花鞋的姑娘一定会来,果然,在秋千场上,他找到了那只花鞋的主人——美丽的姑娘七娘,并与她结成了夫妻。从那之后,人们一年一度地举行这种活动,渐形成了“赶秋”盛会。
跳香会跳香会是湘西吉首市、古丈县、泸溪县和沅陵县苗族的民间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至十五在各村寨轮流举行明香大会,俗称“跳香”。节日活动以跳舞为主。传统舞蹈“跳香舞”是一种庆祝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的祭祀舞蹈。跳舞时,领舞者右手拿绺巾,左手持牛角师刀,身穿红袍,头戴师额或五佛冠。四位身穿白色上衣,蓝色短脚裤子,脚着布草鞋,手拿竹棍的小伙子跟着领舞者起舞。舞步变化多样,主要有“关公推车”、“美女梳头”、“雪花盖顶”、“怀中抱月”等。伴奏常用大鼓和大锣,长声锣鼓,连续反复。苗族群众除了跳舞以外,还进行一些其他的游艺活动。
樱桃会,樱桃会是湖南湘西苗族的传统节日。苗家山上多有樱桃树,每当春季樱桃成熟之时,苗族青年男女便相约聚会在樱桃林中盘歌对唱,进行社交活动。这种活动,苗语叫“柳比娃”,用汉语直译的意思是“摘樱桃”。关于樱桃会的由来,传说很久以前,湖南吉首芮布山一带,有一位富家子弟名叫红樱,长得英俊漂亮。住在花垣县芷耳坡有一位姑娘叫桃花,她家境贫寒,却生得秀丽俊俏。一天,他俩在山上摘樱桃时偶然相遇,并一见钟情。但由于门不当户不对,遭到父母干涉。他俩立誓不嫁不娶,相约每年樱桃成熟的季节在芷耳坡相见。他俩真挚的爱情深深感动了周围的苗族青年,大家便于这一季节举行歌会,追求自主婚姻,歌颂美满爱情。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樱桃节。节日期间,苗族青年男女身着盛装,聚集樱桃林中对歌,谈情说爱,尽情地欢乐。
⑶ 湘西苗歌是怎么产生的
湘西苗族与五千多年前的“三苗”、“九黎”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由于历代统治者竭力推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湘西苗族被赶进深山老林。历史上,有关“九黎”、“三苗”的地域、地区有许多记载,据王桐龄的《中国史》载:“扬子江流域七省(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为苗族分布地”。据《韩非子》载:“三苗之不服者,衡山在南,岷山在北、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水”。又据《史记·吴起列传》载;“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从史书上记载来看,如果把九黎、三苗连起来,那可是一片广阔的大地。湘西苗族人和其他苗族人一样,由于历史原因,被迫迁入大山深处,他们大都分散居住在群山峻岭、深山峡谷之中,他们为了生存,辛勤生产,他们惟一的方式是用歌乐形式来交流思想和感情。由于苗族人无文字,他们的文化传承也只能靠歌乐形式来实现。这样,歌乐便成了苗族人民一种文化交流的手段。湘西苗歌的多声部是何时出现的?据《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樊祖荫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版)载:“农业的出现导致了人类定居生活的巩固和发展。较为安定的农耕集体生活,为群体歌唱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可以推断,湘西苗歌多声因素也相应萌芽于苗族人的农耕集体生活时期,由于定居生活本身的需要和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湘西多声部苗歌依附于集体劳动方式应运而生
⑷ 苗歌的民俗特征有哪些
湘西多声部苗歌主要流传于花垣、吉首、泸溪、古丈、保靖、龙山等县市,另有一部分流传于怀化、常德、张家界等地。湘西苗族内部支系繁多,根据地区、部落、姓氏的不同,他们被分为青苗、花苗、生苗(黑苗)、仡佬苗、土蛮苗(熟苗)等多种支系。[1]苗族人祖祖辈辈居住在这里,他们勤劳勇敢、能歌善舞,在长期的劳动与生活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艺术。
湘西多声部苗歌集山歌、傩歌、哭嫁歌、故事歌、椎牛鼓舞歌、拦门歌、扛仙歌、跳香歌(辛女歌)八种为一体,歌词多为七言一句,两句组成一联,两联为一首。有时,根据需要可发展到六句以至数十句。演唱时,声部此起彼伏,多声特点明显。在多声部苗歌中,高、低声部先后进入,两个声部相互交替流动,有时再加上“拉腔”和“领歌”,同时可唱出三至四个声部来。多声部苗歌曲调朴实,旋律发展多为平稳,线条流畅。多声部苗歌是湘西苗族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民歌演唱形式,它有利于人们之间交流感情、思想、文化,它情绪开朗、朗朗上口,在湘西苗族人中得以长时间流传。
(一)湘西多声部苗歌的产生与发展
湘西苗族与五千多年前的“三苗”、“九黎”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由于历代统治者竭力推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湘西苗族被赶进深山老林。历史上,有关“九黎”、“三苗”的地域、地区有许多记载,据王桐龄的《中国史》载:“扬子江流域七省(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为苗族分布地”。据《韩非子》载:“三苗之不服者,衡山在南,岷山在北、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水”。又据《史记•吴起列传》载;“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从史书上记载来看,如果把九黎、三苗连起来,那可是一片广阔的大地。湘西苗族人和其他苗族人一样,由于历史原因,被迫迁入大山深处,他们大都分散居住在群山峻岭、深山峡谷之中,他们为了生存,辛勤生产,他们惟一的方式是用歌乐形式来交流思想和感情。[2]由于苗族人无文字,他们的文化传承也只能靠歌乐形式来实现。这样,歌乐便成了苗族人民一种文化交流的手段。湘西苗歌的多声部是何时出现的?据《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樊祖荫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版)载:“农业的出现导致了人类定居生活的巩固和发展。较为安定的农耕集体生活,为群体歌唱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可以推断,湘西苗歌多声因素也相应萌芽于苗族人的农耕集体生活时期,由于定居生活本身的需要和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湘西多声部苗歌依附于集体劳动方式应运而生。
在湘西泸溪县苗族地区流传着这样一首记载苗族来源、迁移的二声部古歌,歌名叫《部族变迁》,它是我们发现的湘西地区苗族多声部歌曲中最早的一部,内容主要为苗族祖先的迁徙和对族根的追溯。歌曲的歌词共128行,根据石宗仁先生的翻译和陆群老师的整理,现摘引一段如下:
古时苗人住在广阔边的水乡,
古时苗众住在水乡边的地方,
打从人间出现了魔鬼,
苗众不得安居,
受难的苗人要从水乡迁走,
受难的苗众要从水乡迁去……
这首二声部歌曲旋律简单,类似朗诵调,二声部旋律交替时衬腔起了主要作用。
在湘西古丈县河蓬一带,流传着著名的民间合唱《细细摘来细细收》,在歌唱与劳作中同时进行,苗族人称为“工夫歌”。其歌词大意是:
桐树结籽弯枝头,
啊汝,
条条枝头满山沟,
众人协同细细摘,
啊株,
细细摘来细细吹。[3]
这首多声部苗歌是由低声部先起,高声部后进,最后低、高两声部互相交替流动,虽然只有两个声部,但每个声部表现的主题各有不同,是很巧妙的穿插配合。
从多声部民歌的形成和发展规律来看,苗族多声部民歌也是依附于集体劳动的民歌,也是在有了某种熟练的劳动方式之后才形成的,如湘西苗族的多声合唱歌曲《鼓声阵阵歌声响》、《歌声阵阵象飞泉》等等,它们都是苗族人农业生产高度发展的产物。随着时代的演进,一种精神追求和较高的审美方式就会产生,多声部的苗族情歌、傩歌、哭嫁歌、故事歌、椎牛鼓舞歌、拦门歌、扛仙歌、跳香歌等就会逐渐流传于苗族人中,因为形成这种多声民歌的社会背景是十分广泛的。
(二)湘西多声部苗歌的内容与体裁
湘西多声部苗歌内容丰富,体裁形式多样,就苗歌的演唱风格而言,大多属于或接近山歌体。
湘西多声部苗歌内容主要有:1.表现青年男女爱情,反映苗族人的日常生活。2.祭祀、祭神,还傩愿酬神。3.女儿出嫁,哭嫁。4.叙述苗族英雄、讲述民间故事。5.椎牛跳舞,风俗祭祀。6.苗族人热情好客,拦门吃洒。7.扛仙祭祀,去病降魔。8.苗族人欢庆丰收,预祝来年风调雨顺。[4]
湘西多声部苗歌体裁十分复杂,笔者根据演唱场合和演唱形式,把多声苗歌分为“韶唔”(高腔)和“韶萨”(平腔)两大类,国内部分民歌研究者还根据苗歌的演唱特色把“韶唔”看成了抒咏性歌腔,把“韶萨”看成了“陈述性歌腔”。[5]“韶唔”腔旋律起伏大,抒咏性强,高亢激越,抒情优美。“韶萨”腔旋律平直,曲调清丽婉转,属朗诵调。在多声部苗歌演唱中,体裁分类是十分严格的,在不同场合,需用不同的腔调和类别演唱。在唱“祭祀、哭嫁、椎牛、跳香、扛仙”五类歌时,就必须用“韶萨”(平腔)演唱。
在湘西多声部苗歌的歌词中,笔者发现它除了用于表达歌曲内容的寓意外,还可以作“和音”的衬腔,也就是在演唱歌曲中,为了加强歌曲的“和声”性,在歌曲中运用一些衬词,把衬词和主词混合使用,有时把衬词单独作为一个声部。这样,多声部苗歌在衬词、衬腔的作用下显得更为丰富多彩和厚实。这种有衬词、衬腔的多声苗歌据笔者粗略统计有四种主要类型。其一,是衬词、衬腔在主词或乐句后面进入,然后相互渗合,旋律线条交织、明确。二是衬词、衬腔旋律先起,主词及主乐句后跟,然后渗合。三是衬词、衬腔与主词和主乐句同时进入,两条不同的旋律线互相渗合、互相模仿和呼应。四是衬词、衬腔在乐句中间插入,绞拧主句旋律线,使多声效果时隐时现。由于湘西多声部苗歌的多样性,原来那种方整的单声部音乐思维被打破,一种新的、立体的、多声的苗歌审美意识随之产生。
(三)湘西多声部苗歌的基本特征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经济的制约,湘西多声部苗歌在传承过程中起教化作用,是苗族人集体智慧的结晶。经过考察,苗族多声部歌曲是经过长期的群众性的口头创作、口头传唱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湘西苗族人在歌唱中保存和传播了本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用歌声叙述了本民族起源、男女相爱生子、人们生活习惯和民俗风情,这种多声苗歌远远超越了音乐的本身,使它具有史诗般的特征。在湘西自治州和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有一种叫“沙筛”的多声部苗歌,各声部进入整齐,七言一句,四句一联,整部歌曲在四联或四联以上,唱的都是苗族来源、祭祀鬼神、生产生活等内容,和汉族民歌的一般特征极为相似。如这首多声“沙筛”苗歌《情歌》:
眼望姣娥年二八,登林的笋正发芽,
人正年轻花正茂,恰好风流贪野花。[6]
这首歌两声部旋律交织突出,上、下两声部作大二、大三度移动,乐句之间分别采用苗歌中典型“和韵”的办法,运用换韵、押韵、谐韵等技法,使两声部巧妙连接,和声进行规整。湘西多声部苗歌是湘西苗族民歌发展的自然产物,没有经过雕琢和专业加工,属于朴素的原始民歌,是我们研究多声部民歌的最好蓝本。苗族学者陆群在研考苗歌时有这样的论述:“苗歌是苗族人对自然的感性描绘,这些歌都是以湘西山川大地为背景、为舞台,故可视为对大自然的最好表达。”(见《苗族巫文化的宗教透视》、陆群著,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
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基本特征还表现在这种多部歌曲中多声思维形成的方面。在湘西苗歌及多声部苗歌中,一般都是以旋律当中最低的那个音开始,又用最低的那个音结束;或是以旋律中最高的那个音开始,又用最低的那个音结束;由于这种低起落或高起落的旋律流动,造成了曲线型、山峰型两种旋律线条,它为湘西苗族多声部歌曲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在苗族多声部歌曲最初的思维形成过程中,苗歌的旋律线条、欣赏习惯及歌手的演唱处理,使这种多声、立体的思维形式由不自觉走向自觉,形成了一种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和声特性。
湘西苗族多声部歌曲与其他民族多声部歌曲一样,不需要专业加工和故意摆设,它是自然、平衡的产物,有时演唱中歌手的即兴性还会占去大量的时间和位置。
研究湘西多声部苗歌的基本特征,要求我们必须从实际中去掌握它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程式,这是关键的一个技术问题。
二、湘西多声部苗歌的形态特征
多声部民歌(Multi Part Folk Song)的研究,在国外起步已经很早了。在我国,多声民歌的探讨与研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现被证实的有汉、壮、布依、侗、毛南、仫佬、彝、哈尼、傈僳、纳西、拉祜、景颇、羌、藏、苗、畲、瑶、土家、佤、高山、蒙古、朝鲜、俄罗斯等23个民族存在相对稳定形态的多声部民歌。[7]湘西苗族多声部歌曲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性。
(一)演唱形式与方法
湘西多声部苗歌一般在演唱时都带有引子、插部和尾声,节奏非常自由和复杂,在一首歌曲中时常有不少停顿。由于地区与发声特点的不同,湘西多声部苗歌的演唱形式有着固定的组织形态,它同苗族山歌一样,被分成了两大类。第一类是韶唔类,这种多声的苗歌流行于湘西花垣、吉首、古丈、保靖一带,因为是高腔类,曲调的抒咏性很强,节奏非常自由,抒情优美。这类形式的多声苗歌适用于野外劳作演唱,音程跳动大,高亢激越。我们在考察时发现,韶唔类多声苗歌主要是男声合唱,因为这种歌曲在野外劳作而唱,劳动强度大,只由男人来承担的劳动类多声苗歌。如这首《椎牛舞歌》(女客合):
椎牛大鼓置中堂,青年击边震山岗。
请客都来跳鼓舞,给咱椎祭添彩光。
椎牛大鼓置大坪,青年击边震山岗。
请客都来跳鼓舞,年年岁岁五谷丰。
除这种男声合唱、女声应合的多声歌曲外,有些风俗类歌是由女声合唱担当的,和男声合唱一样,它也是韶唔类中的一种。
第二类是韶萨类,流行于湘西自治州各县市,根据其演唱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如下几类。
1.情歌类:这类多声苗歌在吉首、花垣、保靖等地最为流传。在演唱时,高音声部作引子出现,后一声部接腔,加上一些称呼语,如“嗨一噢”或“乃晤一色噢”等,听起来旋律平缓、流畅,仿佛山泉流水。
2.古歌类:这是一种粗犷、原始的歌曲,旋律跳动不大,结构不太规整。这类歌一般只有两声部,用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七字句相互配合而成。
3.扛仙歌类:这类多声部苗歌气势单薄,演唱人数一般在三四人左右。它的特点是在唱歌前,歌手先打个呵欠,然后用凄凉的颤声演唱。这类歌只有两个声部,一声部用颤声唱衬词,另一声部用颤声唱歌词,气氛严肃,情绪凄惨。
4.哭嫁类:这类多声部歌曲是由新娘、伴娘、娘家人(只能是妇女)、新娘母亲等哭唱的一类多声苗歌。哭嫁类的多声苗歌艺术性很强,腔调有一定的装饰性,演唱时拖腔、颤声贯穿于歌乐始终。多声部演唱时,常常有这样一些特点:一声部先哭唱,另一声部再用第一声部第二乐句为头起唱,第三声部接着模仿第二声部的办法,这样反复不断地往下唱。
5.跳香类:这类多声苗歌流行于吉首、泸溪、古丈等县市。它和其他苗歌的平调一样,都时常采用拖腔、下滑音等方法,衬词颇多。在演唱时,人们跳着舞,欢庆丰收;领舞者左手拿绺巾,右手持师刀或牛角,后面跟着四个小伙子,边舞边唱,合迎着舞蹈的节奏,气氛欢快、谐合。
在演唱多声苗歌时,歌手们运用了滑音和假声的演唱方法。滑音是苗歌演唱的基本方法,它是由一个音向上或向下滑唱进入到另一个音,然后拉直真嗓。在多声苗歌演唱中,不论是句首或句尾都可用滑音。
假声演唱也是多声部苗歌演唱常用的一种方法。由于有些苗歌旋律音域较宽,旋律起伏又大,在演唱时要想达到有足够的气息,有正确的共鸣而声音不抖,只有用假声来代替真声,使长音轻松自如,声部尖而有根。
笔者在这里要提到的是,在演唱陈述性的多声部苗歌时,真声演唱还是最基本的方法,因为它需要有粗犷、类似朗诵调的音色。
(二)节拍与节奏
湘西多声部苗歌的节奏比较自由,近似于散板,但它散而不乱。在研考湘西多声部苗歌时,我们似乎感觉到它节拍很自由,无法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好像全是散板,不能划分小节线。但仔细观察,其实多声部苗歌存在着一定的、固定的节拍,只不过在部分乐句中,由于歌曲本身需要,歌手们即兴的缩短、延长、休止,使节拍和节奏在一首歌曲中显得多样化。想找出规律性的节拍与节奏并不难,只要了解湘西苗族人的生活习惯与多声思维方式,这种形散拍不乱的多声部苗歌的神秘面纱就会揭开。
在掌握了苗歌的节拍与节奏形成的自然规律后,一种湘西多声部苗歌节拍的典型特点就会出现,它们在力度的处理上是:头拍强、二拍弱、三拍次强,与欧洲音乐理论中节拍强弱规律有着明显的不同。在西方传统的节拍规律中,2/4、3/4、4/4等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或强、弱、弱或强、弱、次强、弱,但在湘西苗族多声部歌曲中2/4、3/4、4/4的后拍或后半拍,都要比它的前一拍强。这种处理是湘西苗歌及多声部苗歌的特殊现象。
(三)声部构成与和声特点
湘西多声部苗歌大多数是二声部,三声部和四声部苗歌有时在衬腔的作用下也会出现(衬腔作内声部,有时也作旋律声部)。我们在研究湘西苗族二声部歌曲时发现,苗族二声部歌曲多为支声型,也就是两个声部同时演唱同一旋律的变体,这是湘西多声部苗歌的最常见的声部结构类型。韶唔类主要以声部加花的手法为主,运用加花与模仿互为变体,造成旋律流畅与节奏疏密的对比。韶萨类主要是以分开声部、交叉声部的手法为主,在演唱这类型的二声部苗歌时,二声部各以同一旋律为变体,以相同的速度、相同的节奏演唱同一歌词。
三声部和四声部苗歌的演唱少见,有时必须在苗家“四月八”、“赶秋”等特定的节日中才能聆听到这种多声民歌的神韵。三声部和四声部苗歌演唱的人数一般都在十几人以上,有时还按年龄、性别分别排成二至三排,运用衬腔与唱词的相互交替、结合,构成了三个或四个声部的轮唱现象,这种声部构成形式使湘西多声部苗歌在风格上突破了多声部民歌的原始风貌。
湘西多声部苗歌的和声特点是五声性的和声音程,它和其他民族的多声民歌一样,都以五声性自然音程为主,以四、五度以内的密集音程为主,以大二度和纯四、五度及小三度的运用最为常见。
(四)织体形成
湘西多声部苗歌大部分由两个或三个声部组成(四个声部少见),其织体形成多样。
我们平时常见的织体形式是主旋律与衬托声部或低音声部(第二旋律)相结合发展的一种声部结构形式。例如这首三声部的《故事歌》,歌词大意是:
雷公炉内去打铁,打成快箭四五根。
盘古把箭拿在手,分别插中海水门。
一箭射出消海水,二箭射出见山村……
在演唱中,一个声部演唱旋律,另一声部作陪伴或补充式进行,第三声部作持续音、固定音型演唱,这两个声部对旋律声部分别起到了陪衬、烘托、补充的作用。在湘西多声部苗歌的织体形式中我们发现,它在演唱中陪伴、衬托(模仿衬托)的织体形式较多,有时还会偶然地出现少部成对式织体,这样,它跟汉族的对比式复调型织体很接近了。笔者认为,湘西多声部苗歌的这种织体形式体现了湘西多声部苗歌在多声思维形式上走向了成熟。
湘西多声部苗歌在演唱方式、表现内容、唱腔润腔等方面极为丰富,织体形式除了常见的支声外还存在着接应型与主调型等多种织体形式的倾向。
(五)调式与调性
湘西多声部苗歌的调式很多,宫、商、角、徵、羽或类大、小调式都有。从调式构成来说,以宫(Do)调式最为常见,其次就是羽(La)调式、徵(SoL)调式,商(Re)调式,角(Mi)调式有时偶尔出现,而其他民族多声民歌中无角调式现象。例如现今流传于湘西花垣一带的苗族哭腔调《抓壮丁》就是角调式,其歌词大意是:
回忆往日恨夜长,泪洒枕衾自凄凉。
抽丁捉我小儿子,我儿欲跑遭了枪。
失声喊娘倒下地,口吐鲜血把命亡。
它的曲调自由、悲伤,歌曲旋律声部第一段为E角调,衬腔声部开始也为E角调,到中段转到D商调,形成一种调式交替现象。为什么其他民族多声部民歌无角调式?樊祖荫教授解释说:“这可能与五声在三分损益律中产生的次序有关,角为最后一律。”[8]笔者认为,由于地区与和声思维方式的不同,各乐曲在调式上的构成也有自己民族的偏爱,这不足为怪。
湘西苗族多声部歌曲大都采用五声性音阶,在主音确定的情况下,其他音有可能被看成经过音,在组织音阶形式上呈多样性。在多样调式中,有转调现象。由于多声苗歌旋律的变音现象存在(如*1、b7),这样会使另一声部在重唱结束处采用“以清角为宫”的手法,转入下五度宫音系统的调式中去。”[9]这种变音现象是苗族多声部歌曲的特色,也是其自然转调的最好、最方便的一种手段。
(六)曲式结构
和其他民族的多声部民歌相比较,湘西苗族多声部歌曲的曲式结构最为特殊,它在曲式结构上以乐句为单位核心,用乐句前、中、后来划分歌曲的曲式、段落。多声部苗歌开始的部分往往被称为引子,它是整部多声部歌乐的起腔。由于苗族多声部歌曲中有许多衬词和衬腔,在中段或中间的乐句中,往往被歌手看作是歌曲的呈示部,也就被歌手们称作间腔(加腔)。在歌曲结束时,有专门供衬托结尾的衬腔,这也就是苗歌的尾声。这是多年来苗族人对其歌乐的曲式结构的表述,是湘西多声部苗歌本身具有的一套独特的曲式结构。湘西多声部苗歌的曲式主要有一段体、二段体、三段体、四段体、多段体等,它常常被人们划分为偶句歌和奇句歌,大多数歌曲都是二句为一联,两联或两联以上为一首。一首多声部苗歌或一段多声部苗歌,一般为一个或两个乐句加上引子、间腔、尾腔组成。在演唱当中,每一个乐句又可能由一个或几个不同的衬腔不断地重复和变化着出现。
湘西苗族多声部歌曲的曲式结构是其多声部歌曲艺术形式的集中体现,它同湘西单声部苗歌有着许多相同之处。在我们考察中还发现,湘西多声部苗歌的曲式结构虽然有其特殊性,但它同其他民族多声部民歌仍有许多共同之处,是多声部民歌艺术的普遍反映。
三、结束语
我们对湘西多声部苗歌的研究,就是对湘西多声部苗歌的另一种发掘与承接。湘西多声部苗歌是民族音乐艺术的瑰宝,遗憾的是它躲不过历年来的人为灾害,而且大部分已经失传。
如今,湘西自治州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对湘西多声部苗歌的挖掘和抢救工作,为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当地政府和党委积极培养专门人才,对民间流传的资料和口头流传的音乐素材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对收集整理工作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措施。笔者闻之深感心慰,并为之颇受鼓舞。在写完这篇短文后,惊叹湘西多声部苗歌艺术的博大精深,总觉本文粗陈管见,是想力求于大家和同行指正。
⑸ 夯吾苗寨有哪些重要文化
夯吾苗寨以独特的苗族文化为主,以茶文化、摊文化为辅,在观光游道上,你可以放慢心情,停下脚步,听一听苗歌,看一看苗寨,拍一拍苗家风景。
⑹ 收集正版苗歌
湘西多声部苗歌主要流传于花垣、吉首、泸溪、古丈、保靖、龙山等县市,另有一部分流传于怀化、常德、张家界等地。湘西苗族内部支系繁多,根据地区、部落、姓氏的不同,他们被分为青苗、花苗、生苗(黑苗)、仡佬苗、土蛮苗(熟苗)等多种支系。[1]苗族人祖祖辈辈居住在这里,他们勤劳勇敢、能歌善舞,在长期的劳动与生活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艺术。
湘西多声部苗歌集山歌、傩歌、哭嫁歌、故事歌、椎牛鼓舞歌、拦门歌、扛仙歌、跳香歌(辛女歌)八种为一体,歌词多为七言一句,两句组成一联,两联为一首。有时,根据需要可发展到六句以至数十句。演唱时,声部此起彼伏,多声特点明显。在多声部苗歌中,高、低声部先后进入,两个声部相互交替流动,有时再加上“拉腔”和“领歌”,同时可唱出三至四个声部来。多声部苗歌曲调朴实,旋律发展多为平稳,线条流畅。多声部苗歌是湘西苗族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民歌演唱形式,它有利于人们之间交流感情、思想、文化,它情绪开朗、朗朗上口,在湘西苗族人中得以长时间流传。
(一)湘西多声部苗歌的产生与发展
湘西苗族与五千多年前的“三苗”、“九黎”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由于历代统治者竭力推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湘西苗族被赶进深山老林。历史上,有关“九黎”、“三苗”的地域、地区有许多记载,据王桐龄的《中国史》载:“扬子江流域七省(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为苗族分布地”。据《韩非子》载:“三苗之不服者,衡山在南,岷山在北、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水”。又据《史记?吴起列传》载;“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从史书上记载来看,如果把九黎、三苗连起来,那可是一片广阔的大地。湘西苗族人和其他苗族人一样,由于历史原因,被迫迁入大山深处,他们大都分散居住在群山峻岭、深山峡谷之中,他们为了生存,辛勤生产,他们惟一的方式是用歌乐形式来交流思想和感情。[2]由于苗族人无文字,他们的文化传承也只能靠歌乐形式来实现。这样,歌乐便成了苗族人民一种文化交流的手段。湘西苗歌的多声部是何时出现的?据《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樊祖荫著,人民音乐,1994年版)载:“农业的出现导致了人类定居生活的巩固和发展。较为安定的农耕集体生活,为群体歌唱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可以推断,湘西苗歌多声因素也相应萌芽于苗族人的农耕集体生活时期,由于定居生活本身的需要和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湘西多声部苗歌依附于集体劳动方式应运而生。
在湘西泸溪县苗族地区流传着这样一首记载苗族来源、迁移的二声部古歌,歌名叫《部族变迁》,它是我们发现的湘西地区苗族多声部歌曲中最早的一部,内容主要为苗族祖先的迁徙和对族根的追溯。歌曲的歌词共128行,根据石宗仁先生的翻译和陆群老师的整理,现摘引一段如下:
古时苗人住在广阔边的水乡,
古时苗众住在水乡边的地方,
打从人间出现了魔鬼,
苗众不得安居,
受难的苗人要从水乡迁走,
受难的苗众要从水乡迁去……
这首二声部歌曲旋律简单,类似朗诵调,二声部旋律交替时衬腔起了主要作用。
在湘西古丈县河蓬一带,流传着著名的民间合唱《细细摘来细细收》,在歌唱与劳作中同时进行,苗族人称为“工夫歌”。其歌词大意是:
桐树结籽弯枝头,
啊汝,
条条枝头满山沟,
众人协同细细摘,
啊株,
细细摘来细细吹。[3]
这首多声部苗歌是由低声部先起,高声部后进,最后低、高两声部互相交替流动,虽然只有两个声部,但每个声部表现的主题各有不同,是很巧妙的穿插配合。
从多声部民歌的形成和发展规律来看,苗族多声部民歌也是依附于集体劳动的民歌,也是在有了某种熟练的劳动方式之后才形成的,如湘西苗族的多声合唱歌曲《鼓声阵阵歌声响》、《歌声阵阵象飞泉》等等,它们都是苗族人农业生产高度发展的产物。随着时代的演进,一种精神追求和较高的审美方式就会产生,多声部的苗族情歌、傩歌、哭嫁歌、故事歌、椎牛鼓舞歌、拦门歌、扛仙歌、跳香歌等就会逐渐流传于苗族人中,因为形成这种多声民歌的社会背景是十分广泛的。
(二)湘西多声部苗歌的内容与体裁
湘西多声部苗歌内容丰富,体裁形式多样,就苗歌的演唱风格而言,大多属于或接近山歌体。
湘西多声部苗歌内容主要有:1.表现青年男女爱情,反映苗族人的日常生活。2.祭祀、祭神,还傩愿酬神。3.女儿出嫁,哭嫁。4.叙述苗族英雄、讲述民间故事。5.椎牛跳舞,风俗祭祀。6.苗族人热情好客,拦门吃洒。7.扛仙祭祀,去病降魔。8.苗族人欢庆丰收,预祝来年风调雨顺。[4]
湘西多声部苗歌体裁十分复杂,笔者根据演唱场合和演唱形式,把多声苗歌分为“韶唔”(高腔)和“韶萨”(平腔)两大类,国内部分民歌研究者还根据苗歌的演唱特色把“韶唔”看成了抒咏性歌腔,把“韶萨”看成了“陈述性歌腔”。[5]“韶唔”腔旋律起伏大,抒咏性强,高亢激越,抒情优美。“韶萨”腔旋律平直,曲调清丽婉转,属朗诵调。在多声部苗歌演唱中,体裁分类是十分严格的,在不同场合,需用不同的腔调和类别演唱。在唱“祭祀、哭嫁、椎牛、跳香、扛仙”五类歌时,就必须用“韶萨”(平腔)演唱。
在湘西多声部苗歌的歌词中,笔者发现它除了用于表达歌曲内容的寓意外,还可以作“和音”的衬腔,也就是在演唱歌曲中,为了加强歌曲的“和声”性,在歌曲中运用一些衬词,把衬词和主词混合使用,有时把衬词单独作为一个声部。这样,多声部苗歌在衬词、衬腔的作用下显得更为丰富多彩和厚实。这种有衬词、衬腔的多声苗歌据笔者粗略统计有四种主要类型。其一,是衬词、衬腔在主词或乐句后面进入,然后相互渗合,旋律线条交织、明确。二是衬词、衬腔旋律先起,主词及主乐句后跟,然后渗合。三是衬词、衬腔与主词和主乐句同时进入,两条不同的旋律线互相渗合、互相模仿和呼应。四是衬词、衬腔在乐句中间插入,绞拧主句旋律线,使多声效果时隐时现。由于湘西多声部苗歌的多样性,原来那种方整的单声部音乐思维被打破,一种新的、立体的、多声的苗歌审美意识随之产生。
(三)湘西多声部苗歌的基本特征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经济的制约,湘西多声部苗歌在传承过程中起教化作用,是苗族人集体智慧的结晶。经过考察,苗族多声部歌曲是经过长期的群众性的口头创作、口头传唱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湘西苗族人在歌唱中保存和传播了本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用歌声叙述了本民族起源、男女相爱生子、人们生活习惯和民俗风情,这种多声苗歌远远超越了音乐的本身,使它具有史诗般的特征。在湘西自治州和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有一种叫“沙筛”的多声部苗歌,各声部进入整齐,七言一句,四句一联,整部歌曲在四联或四联以上,唱的都是苗族来源、祭祀鬼神、生产生活等内容,和汉族民歌的一般特征极为相似。如这首多声“沙筛”苗歌《情歌》:
眼望姣娥年二八,登林的笋正发芽,
人正年轻花正茂,恰好风流贪野花。[6]
这首歌两声部旋律交织突出,上、下两声部作大二、大三度移动,乐句之间分别采用苗歌中典型“和韵”的办法,运用换韵、押韵、谐韵等技法,使两声部巧妙连接,和声进行规整。湘西多声部苗歌是湘西苗族民歌发展的自然产物,没有经过雕琢和专业加工,属于朴素的原始民歌,是我们研究多声部民歌的最好蓝本。苗族学者陆群在研考苗歌时有这样的论述:“苗歌是苗族人对自然的感性描绘,这些歌都是以湘西山川大地为背景、为舞台,故可视为对大自然的最好表达。”(见《苗族巫文化的宗教透视》、陆群著,贵州民族出版)
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基本特征还表现在这种多部歌曲中多声思维形成的方面。在湘西苗歌及多声部苗歌中,一般都是以旋律当中最低的那个音开始,又用最低的那个音结束;或是以旋律中最高的那个音开始,又用最低的那个音结束;由于这种低起落或高起落的旋律流动,造成了曲线型、山峰型两种旋律线条,它为湘西苗族多声部歌曲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在苗族多声部歌曲最初的思维形成过程中,苗歌的旋律线条、欣赏习惯及歌手的演唱处理,使这种多声、立体的思维形式由不自觉走向自觉,形成了一种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和声特性。
湘西苗族多声部歌曲与其他民族多声部歌曲一样,不需要专业加工和故意摆设,它是自然、平衡的产物,有时演唱中歌手的即兴性还会占去大量的时间和位置。
研究湘西多声部苗歌的基本特征,要求我们必须从实际中去掌握它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程式,这是关键的一个技术问题。
二、湘西多声部苗歌的形态特征
多声部民歌(Multi Part Folk Song)的研究,在国外起步已经很早了。在我国,多声民歌的探讨与研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现被证实的有汉、壮、布依、侗、毛南、仫佬、彝、哈尼、傈僳、纳西、拉祜、景颇、羌、藏、苗、畲、瑶、土家、佤、高山、蒙古、朝鲜、俄罗斯等23个民族存在相对稳定形态的多声部民歌。[7]湘西苗族多声部歌曲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性。
(一)演唱形式与方法
湘西多声部苗歌一般在演唱时都带有引子、插部和尾声,节奏非常自由和复杂,在一首歌曲中时常有不少停顿。由于地区与发声特点的不同,湘西多声部苗歌的演唱形式有着固定的组织形态,它同苗族山歌一样,被分成了两大类。第一类是韶唔类,这种多声的苗歌流行于湘西花垣、吉首、古丈、保靖一带,因为是高腔类,曲调的抒咏性很强,节奏非常自由,抒情优美。这类形式的多声苗歌适用于野外劳作演唱,音程跳动大,高亢激越。我们在考察时发现,韶唔类多声苗歌主要是男声合唱,因为这种歌曲在野外劳作而唱,劳动强度大,只由男人来承担的劳动类多声苗歌。如这首《椎牛舞歌》(女客合):
椎牛大鼓置中堂,青年击边震山岗。
请客都来跳鼓舞,给咱椎祭添彩光。
椎牛大鼓置大坪,青年击边震山岗。
请客都来跳鼓舞,年年岁岁五谷丰。
除这种男声合唱、女声应合的多声歌曲外,有些风俗类歌是由女声合唱担当的,和男声合唱一样,它也是韶唔类中的一种。
第二类是韶萨类,流行于湘西自治州各县市,根据其演唱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如下几类。
1.情歌类:这类多声苗歌在吉首、花垣、保靖等地最为流传。在演唱时,高音声部作引子出现,后一声部接腔,加上一些称呼语,如“嗨一噢”或“乃晤一色噢”等,听起来旋律平缓、流畅,仿佛山泉流水。
2.古歌类:这是一种粗犷、原始的歌曲,旋律跳动不大,结构不太规整。这类歌一般只有两声部,用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七字句相互配合而成。
3.扛仙歌类:这类多声部苗歌气势单薄,演唱人数一般在三四人左右。它的特点是在唱歌前,歌手先打个呵欠,然后用凄凉的颤声演唱。这类歌只有两个声部,一声部用颤声唱衬词,另一声部用颤声唱歌词,气氛严肃,情绪凄惨。
4.哭嫁类:这类多声部歌曲是由新娘、伴娘、娘家人(只能是妇女)、新娘母亲等哭唱的一类多声苗歌。哭嫁类的多声苗歌艺术性很强,腔调有一定的装饰性,演唱时拖腔、颤声贯穿于歌乐始终。多声部演唱时,常常有这样一些特点:一声部先哭唱,另一声部再用第一声部第二乐句为头起唱,第三声部接着模仿第二声部的办法,这样反复不断地往下唱。
5.跳香类:这类多声苗歌流行于吉首、泸溪、古丈等县市。它和其他苗歌的平调一样,都时常采用拖腔、下滑音等方法,衬词颇多。在演唱时,人们跳着舞,欢庆丰收;领舞者左手拿绺巾,右手持师刀或牛角,后面跟着四个小伙子,边舞边唱,合迎着舞蹈的节奏,气氛欢快、谐合。
在演唱多声苗歌时,歌手们运用了滑音和假声的演唱方法。滑音是苗歌演唱的基本方法,它是由一个音向上或向下滑唱进入到另一个音,然后拉直真嗓。在多声苗歌演唱中,不论是句首或句尾都可用滑音。
假声演唱也是多声部苗歌演唱常用的一种方法。由于有些苗歌旋律音域较宽,旋律起伏又大,在演唱时要想达到有足够的气息,有正确的共鸣而声音不抖,只有用假声来代替真声,使长音轻松自如,声部尖而有根。
笔者在这里要提到的是,在演唱陈述性的多声部苗歌时,真声演唱还是最基本的方法,因为它需要有粗犷、类似朗诵调的音色。
(二)节拍与节奏
湘西多声部苗歌的节奏比较自由,近似于散板,但它散而不乱。在研考湘西多声部苗歌时,我们似乎感觉到它节拍很自由,无法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好像全是散板,不能划分小节线。但仔细观察,其实多声部苗歌存在着一定的、固定的节拍,只不过在部分乐句中,由于歌曲本身需要,歌手们即兴的缩短、延长、休止,使节拍和节奏在一首歌曲中显得多样化。想找出规律性的节拍与节奏并不难,只要了解湘西苗族人的生活习惯与多声思维方式,这种形散拍不乱的多声部苗歌的神秘面纱就会揭开。
在掌握了苗歌的节拍与节奏形成的自然规律后,一种湘西多声部苗歌节拍的典型特点就会出现,它们在力度的处理上是:头拍强、二拍弱、三拍次强,与欧洲音乐理论中节拍强弱规律有着明显的不同。在西方传统的节拍规律中,2/4、3/4、4/4等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或强、弱、弱或强、弱、次强、弱,但在湘西苗族多声部歌曲中2/4、3/4、4/4的后拍或后半拍,都要比它的前一拍强。这种处理是湘西苗歌及多声部苗歌的特殊现象。
(三)声部构成与和声特点
湘西多声部苗歌大多数是二声部,三声部和四声部苗歌有时在衬腔的作用下也会出现(衬腔作内声部,有时也作旋律声部)。我们在研究湘西苗族二声部歌曲时发现,苗族二声部歌曲多为支声型,也就是两个声部同时演唱同一旋律的变体,这是湘西多声部苗歌的最常见的声部结构类型。韶唔类主要以声部加花的手法为主,运用加花与模仿互为变体,造成旋律流畅与节奏疏密的对比。韶萨类主要是以分开声部、交叉声部的手法为主,在演唱这类型的二声部苗歌时,二声部各以同一旋律为变体,以相同的速度、相同的节奏演唱同一歌词。
三声部和四声部苗歌的演唱少见,有时必须在苗家“四月八”、“赶秋”等特定的节日中才能聆听到这种多声民歌的神韵。三声部和四声部苗歌演唱的人数一般都在十几人以上,有时还按年龄、性别分别排成二至三排,运用衬腔与唱词的相互交替、结合,构成了三个或四个声部的轮唱现象,这种声部构成形式使湘西多声部苗歌在风格上突破了多声部民歌的原始风貌。
湘西多声部苗歌的和声特点是五声性的和声音程,它和其他民族的多声民歌一样,都以五声性自然音程为主,以四、五度以内的密集音程为主,以大二度和纯四、五度及小三度的运用最为常见。
(四)织体形成
湘西多声部苗歌大部分由两个或三个声部组成(四个声部少见),其织体形成多样。
我们平时常见的织体形式是主旋律与衬托声部或低音声部(第二旋律)相结合发展的一种声部结构形式。例如这首三声部的《故事歌》,歌词大意是:
雷公炉内去打铁,打成快箭四五根。
盘古把箭拿在手,分别插中海水门。
一箭射出消海水,二箭射出见山村……
在演唱中,一个声部演唱旋律,另一声部作陪伴或补充式进行,第三声部作持续音、固定音型演唱,这两个声部对旋律声部分别起到了陪衬、烘托、补充的作用。在湘西多声部苗歌的织体形式中我们发现,它在演唱中陪伴、衬托(模仿衬托)的织体形式较多,有时还会偶然地出现少部成对式织体,这样,它跟汉族的对比式复调型织体很接近了。笔者认为,湘西多声部苗歌的这种织体形式体现了湘西多声部苗歌在多声思维形式上走向了成熟。
湘西多声部苗歌在演唱方式、表现内容、唱腔润腔等方面极为丰富,织体形式除了常见的支声外还存在着接应型与主调型等多种织体形式的倾向。
(五)调式与调性
湘西多声部苗歌的调式很多,宫、商、角、徵、羽或类大、小调式都有。从调式构成来说,以宫(Do)调式最为常见,其次就是羽(La)调式、徵(SoL)调式,商(Re)调式,角(Mi)调式有时偶尔出现,而其他民族多声民歌中无角调式现象。例如现今流传于湘西花垣一带的苗族哭腔调《抓壮丁》就是角调式,其歌词大意是:
回忆往日恨夜长,泪洒枕衾自凄凉。
抽丁捉我小儿子,我儿欲跑遭了枪。
失声喊娘倒下地,口吐鲜血把命亡。
它的曲调自由、悲伤,歌曲旋律声部第一段为E角调,衬腔声部开始也为E角调,到中段转到D商调,形成一种调式交替现象。为什么其他民族多声部民歌无角调式?樊祖荫教授解释说:“这可能与五声在三分损益律中产生的次序有关,角为最后一律。”[8]笔者认为,由于地区与和声思维方式的不同,各乐曲在调式上的构成也有自己民族的偏爱,这不足为怪。
湘西苗族多声部歌曲大都采用五声性音阶,在主音确定的情况下,其他音有可能被看成经过音,在组织音阶形式上呈多样性。在多样调式中,有转调现象。由于多声苗歌旋律的变音现象存在(如*1、b7),这样会使另一声部在重唱结束处采用“以清角为宫”的手法,转入下五度宫音系统的调式中去。”[9]这种变音现象是苗族多声部歌曲的特色,也是其自然转调的最好、最方便的一种手段。
(六)曲式结构
和其他民族的多声部民歌相比较,湘西苗族多声部歌曲的曲式结构最为特殊,它在曲式结构上以乐句为单位核心,用乐句前、中、后来划分歌曲的曲式、段落。多声部苗歌开始的部分往往被称为引子,它是整部多声部歌乐的起腔。由于苗族多声部歌曲中有许多衬词和衬腔,在中段或中间的乐句中,往往被歌手看作是歌曲的呈示部,也就被歌手们称作间腔(加腔)。在歌曲结束时,有专门供衬托结尾的衬腔,这也就是苗歌的尾声。这是多年来苗族人对其歌乐的曲式结构的表述,是湘西多声部苗歌本身具有的一套独特的曲式结构。湘西多声部苗歌的曲式主要有一段体、二段体、三段体、四段体、多段体等,它常常被人们划分为偶句歌和奇句歌,大多数歌曲都是二句为一联,两联或两联以上为一首。一首多声部苗歌或一段多声部苗歌,一般为一个或两个乐句加上引子、间腔、尾腔组成。在演唱当中,每一个乐句又可能由一个或几个不同的衬腔不断地重复和变化着出现。
湘西苗族多声部歌曲的曲式结构是其多声部歌曲艺术形式的集中体现,它同湘西单声部苗歌有着许多相同之处。在我们考察中还发现,湘西多声部苗歌的曲式结构虽然有其特殊性,但它同其他民族多声部民歌仍有许多共同之处,是多声部民歌艺术的普遍反映。
三、结束语
我们对湘西多声部苗歌的研究,就是对湘西多声部苗歌的另一种发掘与承接。湘西多声部苗歌是民族音乐艺术的瑰宝,遗憾的是它躲不过历年来的人为灾害,而且大部分已经失传。
如今,湘西自治州各级非常重视对湘西多声部苗歌的挖掘和抢救工作,为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当地和党委积极培养专门人才,对民间流传的资料和口头流传的音乐素材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对收集整理工作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措施。笔者闻之深感心慰,并为之颇受鼓舞。在写完这篇短文后,惊叹湘西多声部苗歌艺术的博大精深,总觉本文粗陈管见,是想力求于大家和同行指正。
⑺ 《先湘西苗族的艺术》是写湘西苗歌的为什么第三段会写到屈原的九歌
翻开中国十一五计划中重点规划项目《苗族通史》可以看到,里面就写明该屈原是的祖先和苗族人祖先一样的。(注:当时虽然没有苗族 、汉族这个概念)。其理由是因为屈原是楚国人。楚国的开国人芈熊就是苗族(三苗)人 。当时楚国人主流文化也不属于华族(中原文化),(芈熊在湘西苗族译音芈(mie):现在苗族龙姓,熊:果熊(苗族人),
有研究者指出:“端午”这个词用汉语是无法解释的,而用苗语就可以解释。“端”指的是跳,“午”指的是河,“端午”就是跳河的意思。因为苗语当初没有形成系统文字的一种语言,(汉字也是秦才统一)所以,代代都是以口授的方式来延续苗语的,而苗语只能有汉子的音译来标注苗语。所以,“端午”是苗语,也就是跳河的意思。 端午节在苗族人看来,实际上是纪念“跳水”身亡的屈原的节日,有人认为,这比许多汉族学者的解释更接近历史真实。
苗歌和屈原的离骚九歌等作品在音调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其实苗族,汉族这个概念都是在后面才形成的,其实都是炎、黄、蚩的子孙,只是历史原因一小部分蚩尤子孙(现在没有汉化的苗族及其他少数民族)还继承保留原来的风俗罢了,中国历史就其实是一部民族融合史。
希望能帮助你!
⑻ 吉首苗歌对唱全部歌词
湘西苗歌抄集山歌、傩歌、哭嫁歌袭、故事歌、椎牛鼓舞歌、拦门歌、扛仙歌、跳香歌(辛女歌)八种为一体,歌词多为七言一句,两句组成一联,两联为一首。有时,根据需要可发展到六句以至数十句。演唱时,声部此起彼伏,多声特点明显。在多声部苗歌中,高、低声部先后进入,两个声部相互交替流动,有时再加上“拉腔”和“领歌”,同时可唱出三至四个声部来。多声部苗歌曲调朴实,旋律发展多为平稳,线条流畅。多声部苗歌是湘西苗族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民歌演唱形式,它有利于人们之间交流感情、思想、文化,它情绪开朗、朗朗上口,在湘西苗族人中得以长时间流传。
⑼ 古丈县排若村介绍
作为从排若村走出来的大学生,让我来好好给你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
1、地理位置:排若村坐落在湘西自治州古丈县双溪乡正西边的边缘上,紧挨着保靖县的排华村。
2、村庄构成及基本概况:整个村8—9个部分组成,沿着一条横穿古丈全县的古阳河的最上游的河源排若河一次而建,几个部分分别是:夯拍若、下寨、中央寨、桥头村、天井、棉花坪、龙家寨、米夯、唐夯图,全村脉络基本沿河而建,成带状分布, 除唐夯图外,其他部分均建于两边均为海拔1000以上的高山之间的峡谷盆地之中,全村长约7-8公里,方圆20——30平方公里,人口1500余名,属于双溪乡第一大村,古丈县第二大村庄。
3、人口组成:村里民族主要以苗族(主要)和土家族(较少)为主,姓氏有:向、李、颜、龙、张等,男女比例不详,男的比女的要略多一些。全村80岁以上老人甚多,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老人的娱乐爱好一般都是听酸歌(苗歌)、看黄梅戏、串门闲逛甚多),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甚多,但近年有较大好转,回乡务工人员较多。村中有很多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大多战死,回来的几名老兵也生活艰难,最后一名援朝老兵已于2009年去世。
4、历史沿革:排若村建村历史不长,也就几百年时间,乃清朝时满人大军驱赶苗人时,苗人迁徙所建,民国时,排若村是双溪乡及邻近几个乡镇的乡政府办公所在地,民国时种植鸦片盛行,盛时曾有过100余人装备快枪的乡民保安团,新中国成立后重新划定行政区域,乡政府搬迁,从此衰落。至今发展较慢。
5、交通状况、通信状况:在2006年以前,是不通公路的,因为村子建在盆地之中,两面环山,修建难度较大,一方面也是因为当地政府资金有限,而成为了一个被遗忘的地方。06年后修建成了全村第一条也是唯一一条公路,虽然只是泥巴路,但好歹也是路,结束了排若村外出基本靠走的时代,也带动了村里经济的发展(要想富先修路),2012年的时候,在原有的公路基础上进行拓宽,新浦了水泥路,交通方便了一大截。通信方面,以前只能用中国移动的手机和电话信号,现在也在慢慢用上电信和联通的型号,村里有了一个电信的发射塔,早已结束了通信基本靠吼的年代。但是因为,电脑用户有限,尚未能接通电信网络通信线路,但是因为今年经济发展较好,有很多人有了买电脑的欲望,连接电信网络通信线路的计划也开始被提上日程,目前正在申请这方面的援助,申请电信基站建设。
6、公共设施:全村有公交中巴车两辆,每天开往古丈县城两次,视情况增加车次,过年期间基本上随时有车,小型客运车辆有3--4辆,与公交车竞争客源,不定次数,其他的私用摩托车,家用车也随着水泥路的修建,在稳步上升中。
7、教育方面:全村有一个幼儿园,小学已经撤销,全部到乡小学上学,全村崇尚学识,鼓励读书,村里历年的大学生数量是全乡最多的,每年独占鳌头,特别是考上重点大学的人数,几乎占到全乡的一半以上。
8、产业结构:全村以农业为主,没有工业和服务业,没有工厂,全村主要的农作物是水稻,主要的经济作物是茶叶,因为位于河源地,山高水好,排若村的古丈毛尖茶叶较为有名,产量在全乡中常年位居前列,销量较大,价格客观,为当地茶农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收益,现在基本上已经实现了机器烘焙茶叶,纯手工茶已经作为一种高档茶、昂贵茶而存在。
9、医药卫生方面:全村有一个卫生站,现在基本上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领药一般不要钱,小病治疗没什么问题,但是大病就得上医院,卫生站一般治不了。
10、全村有一个村委会,和全国的村委会编制没什么区别,但是就是带动不了村庄的经济发展,没有什么好的项目和致富的想法出来,可能也是因为这里的条件吧。
11、植被:全村的植被覆盖率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森林覆盖率在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反正除了房子之外,全是一水的绿。由于植树造林工程,村里的生物多样性也在好转,现在运气好的话能赚到野兔子,蛇非常的多,山鸡也是。
12、河流:有一条小河贯穿全村,水质清澈,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可直接饮用,只要你不怕里面的一些泥沙就行,但是今年有点下降,因为垃圾越来越多,都往河里到,不过去年村里的垃圾池工程完工,沿公路每隔一段距离就有,这样的情况也在逐渐好转。河里10年前还有很多的鱼,但是现在越来越少,因为现在种田的人越来越少,河床越来越低(这几年植树造林,水土流失已经好很多了,水量也比以前的稍大了一些),现在村民素质都在提高,放药毒鱼的行为已经较为少见了。
总而言之,排若村虽然还是比较穷,但是,情况在慢慢好转,人民生活水平在提高,收入在增加,交通在发展,一切的一切都在逐渐的变好。
⑽ 花垣县苗歌歌手龙香玉的苗歌有哪些
湘西多声部苗歌主要流传于花垣、吉首、泸溪、古丈、保靖、龙山等县市,另有一部分流传于怀化、常德、张家界等地。湘西苗族内部支系繁多,根据地区、部落、姓氏的不同,他们被分为青苗、花苗、生苗(黑苗)、仡佬苗、土蛮苗(熟苗)等多种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