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城旅游 » 湘西苗族人种

湘西苗族人种

发布时间: 2021-03-12 13:04:33

湘西少数民族有哪些及其分布

满足10万以上的只有土家族、苗族(汉族在湘西也算少数民族吧··回····)。土家族分布在湘答西北部,主要在龙山、永顺、保靖;苗族多在(相对)南部的花垣、吉首、凤凰、古丈和泸溪。不过土家族的总人口比苗族多。

② 湘西的苗族是什么苗

按语言大致分是三种,湘西方言苗族,黔东方言苗族和川黔滇方言苗族。
其中也可以细分。
湘西方言(东部方言)苗族自称果雄,旧时称红苗,因为女性会穿红色百褶裙,男性在腰间系红丝带,清朝时期,受到满族服饰的影响现在没有这种服饰了。湘西方言内部分为东部土语和西部土语,东部土语苗族居住在湘西州古丈、泸溪两县以及吉首市的东部,他们的服饰特征是挑花,以几何图案为主,无论衣服、头帕还是围兜上都有挑花的花纹,少银饰;西部土语分布较广,湘西州花垣县、凤凰县、保靖县、龙山县、吉首市西部、怀化麻阳、新晃、贵州松桃县、重庆东南部以及湖北宣恩县是主要分布地区。西部土语苗族服饰颜色以深蓝、黑色为主,上面有刺绣的花纹,以花鸟为主,银饰较多,特别是凤凰、松桃的苗族,银饰繁盛,不输黔东南苗族。
黔东方言(中部方言)苗族自称木、嘎闹、孟等,旧时称九股黑苗,分布于贵州黔东南、黔南、黔西南三州以及广西融水县、湖南怀化靖州等地。黔东苗族的语言差别不大,放慢语速基本都能交流,广西融水苗族除外。黔东苗族支系多,服饰不下两百种,且银饰繁多,目前各媒体、旅游胜地中的苗族银饰和服装样式大多来自黔东苗族。
川黔滇方言(西部方言)苗族数量最多,按语言可分为三个群体。第一个是川黔滇次方言群体,这是西部方言苗族的主力,自称“蒙”,旧时所称的黑苗、白苗、青苗、花苗、小花苗、歪梳苗等都属于这个群体,广泛分布在贵州西部、四川南部、云南全境、广西西部以及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地,后又因战争迁至美国、法国、澳洲等地,其中云南文山的影响力最大。这个次方言群体的语言互通性其实非常高,从贵州毕节到云南文山再到美国明州,三地的苗族只要习惯了对方的发音是可以交流的,不存在某些人说语言差异很大,老挝一代的苗族发明了拉丁字母书写的苗文,后带到欧美,使用的范围很广泛。
第二个是滇东北次方言群体,旧称大花苗,主要分布在乌蒙山地区,贵州毕节、云南东部昆明、昭通一带,自称“阿卯”,主要信仰基督教,有专门用来书写苗语圣经的苗文,字母符号比较特别,称为伯格里苗文。
第三个族群可以称为“麻山苗族”群体,包含了多个次方言群体。虽然他们的苗语划入西部方言,但实际上既像西部方言又像中部方言,正好分布在过度地带上,比如贵州的贵阳市、黔南州、安顺等地,自称接近“蒙”。西部方言苗族的银饰随着分布地越往西越少。
此外还有一些小的支系:
在湖南怀化东部、邵阳和广西龙胜一带的苗族

③ 湖南湘西苗族白姓寻根

湘西一般比较偏姓的历史都不长..最有可能的是上世纪抗战时候迁徙过来的.
比如姓莫的...

④ 湘西土家族.苗族民间素材

赶集的时候很多人唱 自己去录吧

⑤ 湘西苗族人的性格

作为民族识别依据的民族特征最重要的,就是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的民族心理素质。众所周知,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又称“民族性格”,是通过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特点表现出来的。
1、在物质文化方面,湘西苗族精美的服饰见证悠久的文化,呈现出苗族人民“勤劳智慧”与“尚美如流”的民族性格。苗族传统服装款式在本族人的意识中,属于美的范畴。可以说,苗族民族的服饰典型地反映出本民族的特征,在日常的穿着打扮上,就能传递着本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
在湘西苗民看来,大襟“栏干型”(湘黔川鄂型)的苗族妇女服饰并不仅仅是一种常规意义的服饰,而是一种“穿在身上的活生生的历史”。传说中,苗族妇女是衣裙上的“栏”代表着迁徙之时因为眷恋而需铭记的祖地———黄河与长江,甚至一些帕带的花纹也是由祖居的地图转化而来。传说苗族不仅有文字,还有苗书。有一年,苗家在战争败退过江时,苗书被江水冲走了,苗家妇女就将大家记忆中只剩有几十个苗文字绣在衣裙上面保存。
湘西苗族妇女喜爱银饰。每逢节日和结婚等场合,她们就穿上盛装,着乡花栏干的大襟衣,外束乡花围腰,著长裤时裤脚缀上乡花栏干,并佩戴银披肩、银牌、项圈、手镯、戒指等,颇为壮观。勤劳智慧的湘西苗族妇女喜欢亲自动手制作服装饰件,以自己能刺绣、织锦为荣。而本地苗族银匠制作的银饰,工艺精湛,式样美观,让人赞叹其高超的技艺与无穷的智慧。当苗族妇女将自己缝制的衣裙、帕带,连同那些精美首饰,和谐优美地穿戴在身上,让人感觉到,这是民族文化深厚悠久的一种体现,更反映了湘西苗族“尚美如流”的民族性格。
2、在精神文化方面,悠扬的苗歌流淌浪漫的情愫,凸显湘西苗族人民热情大方与能歌善舞。如果说苗族服饰是一种“穿在身上的活的历史”,那苗族民歌就是“挂在嘴上的活的历史”。湘西苗民按照季节敬祖祭神必唱各种神歌,婚丧大事必唱庆贺悼慰的歌,生产劳作更分门别类,随时随事唱着各种悦耳开心的歌曲。至于青年男女恋爱,更有唱不完听不尽的万万千千好听山歌,即或是行路人,彼此漠不相识,有的问路攀谈,也是用唱歌方式进行的。作家沈从文也在《湘西苗族的艺术》中说:“这个区域居住的三十多万苗族,……‘热情’多表现于歌声中。小说《边城》多次描述湘西民歌,尤其是大傩与二傩为获取翠翠芳心比赛唱歌的场景,令人难以忘怀,赞美了湘西人民勤劳智慧,对苗家热情大方的性格进行了渲染。
湘西数十万苗民,在1956年国务院颁布苗文之前,本族尚无文字,苗歌可以说是承载苗文的主体工具之一。很多苗歌是即兴作词,可见苗民的文采丰富与文思敏捷。

以上回答希望对您有帮助,满意请采纳!

⑥ 湘西苗族的图腾是什么

在苗族诸多灿烂的文化中,图腾文化是整个苗族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世代生活在丹寨这片土地上的苗族同胞以鸟为图腾崇拜,其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如今,我们虽然没有见到苗族古老而隆重的鸟图腾崇拜程式,但从流行在苗族民间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中可窥视到苗族鸟图腾文化遗风。笔者对苗族文化特别是苗族图腾文化颇感兴趣,长期深入地挖掘和收集了大量资料,运用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语言学、社会学、人类文化学等多门学科进行综合研究,现就丹寨苗族鸟图腾文化谈点粗略见解,敬请各位专家学者不吝赐教。
图腾,是原始信仰之一,在英文拼音中写作“totem”,是北美洲印第安人的方言,原意是指“他们的亲族”。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指出,图腾,“意指一个氏族的标志或图徽;例如,狼的图形便是狼氏族的图腾。”①佛莱则在他的第一册书里写道,“图腾”,“是一群原始民族所迷信而崇拜的物体,他们相信在自己与它们之间中的任何一个均维持有亲密且特殊的关系。……个人和图腾之间的关连是一种自然利益的结合;图腾保护人们,而人们则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对它的崇敬,如果它是一种动物,那么即禁止杀害它;如果它是一种植物,那么即禁止砍伐或收集它。……图腾从不会是孤立的个体,它常是一整群的物体,通常是指某一种类的动物或植物……”②也就是说,一个图腾就是一类物象,初民以迷信态度尊敬之,而相信自己和同群的各个份子与此类物象有密切和特殊的关系。远古时候的人认为跟本氏族(部落)有血缘关系的某种动物或自然物是本氏族(部落)的一种标志或符号,它象征的是本氏族(部落)的一种思想共识、一种古老信仰、一种精神力量。因此,图腾是原始民族的标志,也是神化了的祖先。
神化了的祖先作为图腾崇拜对象,作为氏族(部落)的标志,曾普遍存在于世界各个原始民族之中。图腾崇拜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各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发展初期都普遍存在。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归纳起来主要有龙图腾、鸟图腾和花图腾三种。苗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在历史上亦有龙、蛇、鸟、鱼、蝴蝶等图腾崇拜。聚居在今天丹寨这块土地上的自称为“嘎闹”的苗族同胞历史上曾以鸟为图腾,是鸟图腾部落的后裔。如今散见于苗族民间的锦鸡文化、百鸟衣文化、蜡染文化、鸟笼文化、织锦(布)文化、芦笙文化、背带文化等就是鸟图腾文化的历史传承,也是苗族历史上以鸟为图腾崇拜的文化例证。
从民族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丹寨苗族鸟图腾崇拜历史悠久。马克思主义认为,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民族语言则是民族文化的形式,它随着民族产生而产生的,丹寨苗语亦是随着“嘎闹”氏族的产生而产生的。丹寨苗族自称“嘎闹”[qa33n

⑦ 湘西苗族自称什么,史载其祖先是什么

苗族自称果熊,祖先是蚩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