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观湘江战争有感
湘江战役是一九三四年十一月底,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为突破国民党第四道封锁线,在湘桂边境的湘江两岸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的一场空前激烈而又残酷的战斗。战斗结果,国民党的第四道封锁线未能阻挡住红军铁的步伐,但红军也遭到了惨重的损失。今天,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五十周年,缅怀长征英烈,本文特试就湘江战役及其意义与教训作一简单探讨,以求教于党史学界诸同志及熟悉情况的老同志,如有错误之处,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一九三三年十月,蒋介石集中一百多万大军,二百多架飞机,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反革命“围剿”,其中,用五十万大军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军民经过一年左右的浴血奋战,仍未能打破敌人的第五次“围剿”,根据地反而越打越小,红军越打越少,最后,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一九三四年十月中旬,中央红军主力一、三、五、八、九共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两个纵队共八万六千余人,由江西瑞金、于都地区出发,开始战略转移。红军转移的路线是经中央苏区南线,沿赣、粤、湘、桂四省边界,前往湘中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或去湘西与任弼时、贺龙的红二、六军团会师。突围部队以红一、九军团为左翼,红三、八军团为右翼,中央军委纵队居中,红五军团担任后卫,形成甬道式队列,掩护中央军委纵队转移。这次战略转移,事前准备不足,行动仓促,仅极少数高级领导人知道行动方向,广大干部战士都不清楚,还以为不过是一般的外线战略转移,不久还会打回来。可谁知道,这就是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开始。
十月二十五日,红军在江西与广东之间的王姆渡、新田一线突破了敌人的第一道封锁线。十一月八日,又在湖南桂东、汝城至广东城口一线突破了敌人的第二道封锁线。十一月十五日,在广东良田到湖南宜章一线突破敌人的第三道封锁线,进至湘南的临武、兰山、嘉禾等地,大军西行,直指湘江。
此时,蒋介石已发现了红军的战略意图,为不让红军渡过湘江,前往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师,调集了二十个师近四十万大军,在湘桂边境的湘江一线设置了第四道封锁线。并任命国民党湖南省主席何键为“追剿军”总司令。统一指挥西路军(湘军)四个师,蒋介石之嫡系中央军薛岳部四个师,周浑充部四个师,李云杰部两个师,李韫珩部一个师共十五个师负责“追剿”,广东陈济棠部在湘、粤、桂边境堵截,广西白崇禧部五个师在湘桂边堵截,妄图将红军围歼于湘江以东地区。
为粉碎蒋介石歼灭红军于湘江以东地区的罪恶阴谋,十一月二十五日,中革军委发布命令,兵分两路强渡湘江,以红一、九军团为右翼,红三、八军团为左翼,从凤凰山、界首之间渡江,占领要点,掩护中央和军委纵队渡江。于是,一场长征史上,也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史上规模最大、最激烈、最悲壮的湘江之战开始了。
二、激烈的战斗,悲壮的史诗。
湘江,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州县东海洋山西麓,秦时曾凿有灵渠与桂江相通,史称湘桂运河。湘江自广西流入湖南西南部后,再自西向东流经衡阳附近,然后由南向北纵贯湖南省东部到湘阴县芦林潭注入洞庭湖,全长八百一十七公里,为湖南省第一大河流,其上游多属石灰岸地层,峰峦起伏,滩多流急,并有潇水、春陵水、耒水等众多支流,素有潇湘之称。
十一月十四日,何健在衡阳就任追剿军总司令,下令分五路追击和堵击中央红军。第一跻湘敌刘建绪二十六、十九、六十二、六十三等四个师由郴县直插黄沙河、全州。第二路薛岳率五十九、九十二、九十三师及第一支队由茶陵、衡阳插零陵,堵击红军。第三路周浑元率五、十三、九十六,九十九师进入道县,防止红军南下入桂。第四路李云杰率十五、二十三师由桂阳、宁远等地追击。第五路李韫珩率五十三师由临武、兰山追击。并指定粤军陈济棠部三个师入蓝山、江华等地防堵红军入粤。广西白崇禧之四十三、四十五师集结于恭城、富州一线,四十四、二十四师于灌阳、兴安布防,十九师集结于桂林东北部,形成一个口袋阵,妄图以东面七个师的兵力,将红军赶进口袋,消灭红军于湘江以东。
此时,红军离湘江还有几百里路程,而且前面还有一条潇水阻隔,蒋介石第一步计划是想将红军消灭于道县附近的潇水之滨。十一月二十日,红军兵分两路,一军团二师奔袭道县,三军团出江华。二十二日拂晓,二师四、五两团经二百多里强行军,袭占道县。二十五日,红军主力全问在道县江华之间渡过潇水,粉碎了敌人消灭红军于潇水之滨的企图。①
蒋介石见第一步计划落空,即开始实施其第二步计划,消灭红军于湘江之滨。为此,敌二十个师,四十万大军,从四面八方向红军包围过来。敌第一路总指挥刘建绪判断红军要在全州附近渡江,便指挥其四个师先于红军占领全州,切断红军西进之路。第二路薛岳部四个师进驻黄山河。桂系白崇禧赶到桂林,将其五个师配置于全州、界首、灌阳等地。周浑元、李云杰等部七个师在广西猛追。然而,敌人内部矛盾重重,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眼见红军直奔湘北,为防止红军入桂,又防蒋介石以追堵红军为名派兵入桂,便将其五个师撤至灌阳和兴安一线,避免与红军决战,给红军西进让开了一条道路。
二十五日,中央军委命令全军分两路从界首与凤凰咀之间抢渡湘江。一军团二师由道县出发,前卫红四团急行军抢占界首渡口。将渡口交给随后赶来的三军团后归建。二师另两个团在大坪附近渡过湘江,相机攻占全州未果,随即在湘江西岸距全州十六公里之鲁板桥、党山铺一线布置阻击阵地。三军团在湘江以东的石塘街,新街一线阻击桂军。五军团在东岸文市一带阻击追敌周浑元等部,这样,红军在湘江两岸控制了界首至屏山渡之间六十多里的范围。
二十七日,三军团五师两个团在新塘与桂军第七军之二十四、四十四师打响,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了三天三夜,英勇的五师部队挡住了敌人的无数次进攻,保证了左翼的安全。三天战斗,五师政委钟赤兵负重伤,参谋长胡震牺牲;十四团团长黄冕昌牺牲,继任团长文年生负重伤,团政委未负伤;十五团团长白志文政委罗元发负伤。两个团三千多人仅剩下一千余人。②三军团四师在石塘村阻击中,师长张宗逊负伤,十团团长沈述清第一天牺牲,继任团长杜中美第二天又牺牲。③六师十六团团长李寿轩负伤。
二十九日,敌刘建绪四个师由全州倾巢出动。三十日,敌先用两个师采用人海战术向一军团阵地猛攻,上有飞机支援,下有大炮轰击,然而,遭到了红一军团的顽强抗击。激战一天,红军第一道防线失守,退守第二道防线。十二月一日凌晨,敌四个师十六个团倾全力向一军团第二道防线猛攻。一军团防守的二十里长的阵地上,炮声隆隆,硝烟弥漫,杀声震天,形势空前危急。凌晨三时三十分,中央、军委、总政联名给一、三军团下达指令:“一日战斗,关系我野战军全部。西进胜利,可开辟今后的发展前途,迟则我野战军将被层层切断。我一、三军团首长及其政治部,应连夜派遣政工人员,分入到各连队进行战斗鼓动,要动员全体指战员认识今日作战的意义,我们不为胜者,即为战败者。胜负关全局,人人要奋起作战的最高勇气,不顾一切牺牲,克服疲惫现象,以坚决的突击,执行进攻与消灭敌人的任务,保证军委一号一时作作战命令全部实现。打退敌人占领的地方,消灭敌人进攻部队,开辟西进的道路,保证我野战军全部突过封锁线应是今日作战的基本口号。高举着胜利的旗帜,向着火线上去。”④为保卫中央纵队与总部安全渡江,英雄的红色健儿们在“一切为了苏维埃中国”的口号下,英勇顽强,前仆后继,同江上阵地的敌军进行了殊死的拼杀。由于寡不敌众,太部分阵地失守。正午,在得知中央军委纵队安全过江后,一军团部队互相掩护,脱离了险境。战况空间之激烈,实为历次战役中所罕见。第一天,二师五团政委易荡平牺牲,四团政委杨成武负重伤。仅以一军团一师三团为例,该团长征出发时有二千七百多人,经历次战斗与此次湘江战役后,仅剩下八九百多人,伤亡成员过半。⑤此外,留在湘江东岸殿后阻击追敌的五军团之三十四师、三军团六师十八团未能过江,全部壮烈牺牲。红八军团大部被打散,七千多人,仅有一千多人突过湘江。⑥其它各部都有不同程度的伤亡。八万六千余红军,损折过半,只剩三万多人。红军虽然损失惨重,但终于突破了蒋介石的第四道封锁线——湘江天险,蒋介石歼灭红军于湘江之滨的计划再次破产,悲壮激烈的湘江战役遂告结束。
三、湘江战役的意义与教训
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史上一次重大的战役,也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双方投入的兵力达五十多万人,战况之激烈空前罕见,也是关系到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次大搏斗,因此,意义重大。
(一)湘江之战,尽管红军损折过半,由八万六千余人减少到三万多人(其中包括自苏区突围后历次战斗中伤亡、减员、逃亡的数字在内),但它却以雄辩的事实证明,红军是一支具有非常战斗力的革命军队,他不管在什么艰难复杂的情况下,无坚不摧,无敌不克,战无不胜,是一支打不烂,拖不垮的英雄军队。蒋介石的四十万大军在湘江天险也阻拦不了红军的英勇步伐,红军是真正的英雄好汉。
(二)湘江战役虽然使红军遭到惨重的损失,是坏事也是好事,它用血的事实,惨痛的教训,证明了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领导给革命带来的严重危害,进一步加深了广大红军指战员对毛泽东同志正确领导的怀念与向往,对革命前途的担忧。群心向北斗,希望毛泽东同志重新出来指挥红军的思想在广大指战员身上反映得越来越强烈。
十二月十一日,红军攻占湖南通道。十二日,中央军委左通道召开扩大的军委会议,会议开了一天。会上,毛泽东同志正确地分析了湘江之战后的险恶形势,指出了蒋介石在红军去湘西的路上又布置了一个十几万兵力的口袋阵,如中央红军仍坚持原定与红二、六军团会师的计划。正好钻进了敌人的口袋,三万多疲惫之师的红军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因此,部队应继续向西进军,进入贵州境内,到敌人战斗力薄弱的地方进行休整。毛泽东同志这一建议得到了周恩来、张闻天、朱德、王稼祥等大多数同志的支持,正如后来张闻天同志在遵义会议上所强调的:“在目前这险恶的情况下,只有毛泽东同志出来领导红军,才可能打破敌人的围追堵截。”⑦十三日,红军按毛泽东同志的建议向贵州前进,再一次地脱离了险境,从而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这就是长征史上有名的通道转兵。
在向贵州进军的路上,毛泽东同志又苦口婆心在继续做各级领导的工作,十二月十四日,红军攻占贵州黎平,十八日,党中央在黎平召开政治局会议“政治局认为:新的根据地应该是川黔边区地区,在最初应以遵义为新根据地的中心。”⑧一九三五年一月九日,红军攻占贵州遵义。十五日至十七日,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从而正式结束了左倾错误路线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从此,中国革命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开始了一个新的转折时期。
这一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湘江战役引出的结果,没有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没有湘江战役的严重挫折,就不会有通道转兵,不会有黎平会议,更不会有遵义会议,也不会有长征的伟大胜利。“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是可以转化的,当矛盾着的事物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起质的演变。湘江战役是变化的条件、原因,是转折的开始。湘江战役的严重挫折,换来了遵义会议的无比正确,这就是湘江战役的最大意义之所在。
湘江战役,红军遭受惨重的损失,这是一次代价极大的血的教训,首先是王明左倾错误路线领导的结果。政治上,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错误路线者进入中央苏区后,打着贯彻共产国际路线的旗号,自诩为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大搞宗派主义,排斥毛泽东同志在红军与苏区的正确领导,残酷斗争,无情打击一大批坚持正确路线的党政军干部。军事上,他们将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奉为“太上皇”,将红军的指挥权完全拱手送于他手中,而李德则自命不凡,坚持其错误的、刻板的教条主义的军事战略战术来指挥红军作战,甚至连一门迫击炮、一挺机枪摆在什么地方都要按他的规定,而他本人则坐阵后方,依靠地图与电报来发号施令,从不上前线阵地根据实际情况来指挥作战,片面强调正规化,致使红军与兵力、火力点绝对优势的敌人进行阵地战、消耗战。结果,仗越打越被动,以致不得不退出中央苏区,实行战略转移。其次,左倾错误路线的领导者,在这次“战略转移而实行突围的问题上,同样犯了原则上的错误。”⑨他们事前不向广大干部讲清情况,“而且甚至在政治局会议上也没有提出讨论。”⑩行动时,“退出苏区变成一种惊惶失措的逃跑与搬家式行动。”⑾将所有的坛坛罐罐都带上,来个大搬家。红军一反能打善变的常态,扬短避长,尽管五个军团形成甬道式阵式,保护军委纵队,但终因辎重太多,每天的行军速度仅四、五十里,而敌军则地上轻装急进,天上飞机轰炸,致使红军始终摆脱不了敌军的围追堵截。特别是在湘江战役中,十一月二十七日,当一、三军团同时在湘江两岸控制了界首至屏山渡六十多里的要点时,“在此区域,甚至有四处浅滩可以涉渡。中央军委纵队也已于二十七日到达灌阳以北的文市、桂岩一带。如果当时仍决心抢渡,由桂岩到最近的湘江渡口,只有一百六十多里地,采取轻装急行军,一天即可到达,仍有可能以损失较小的代价渡过湘江。但是左倾冒险主义领导却没有利用这一大好时机。他们仍然让人抬着从中央根据地带来的坛坛罐罐,按常规行军,每天只走四、五十里,足足走了四天,才到达湘江边。使前线战士为了掩护任务付出了惨重的代价。”⑿面对如此严重的挫折,左倾路线的主要领导者博古深感无法向党交代,在往黎平的路上,唉声叹气,甚至拔出手枪准备自杀,只是由于聂荣臻同志的制止与劝说才作罢。第三天在组织指挥上,左倾错误路线的领导者,他们不懂得红军远离根据地,进行无后方依托作战,只有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才能有效地保存自己这一战略战术原则。在长征开始后,红军突破敌第二、三道封锁线,进入湘粤边广大无堡垒地区,此时,除追敌外,其它各路敌军尚未赶到,红军本应利用这一大好时机,丢掉坛坛罐罐,采用运动战,主动进攻,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一部或几部,以达到在湘粤边或湘中地区建立新的根据地之目的,战局或可能改观。然而,此时的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反而变成了右倾逃跑主义,他们畏敌如虎,一直只想夺路西进,再加上“庞大的军委纵队及各军团后勤部队,使红军作战受到极大的困难,所有的战斗部队都成了掩护队,行动迟缓,丧失了到达原定地区的先机。忘记了红军的战略转变将受到敌人的严重追堵截,忘记了红军在长途运动中,将要同所追堵截击的敌人作许多艰苦的斗争,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所有这些军事上政治上组织上的错误,特别是战略方针不放在争取于必要与有利的时机同敌人决战的原则上,就使得自己差不多经常处于被动地位,经常遭受敌人打击,而不能有力的打击敌人”⒀这也是湘江战役中红军遭受重大损失的最根本原因。
总之,湘江战役的教训是非常沉痛的,它教育了红军,只有毛泽东同志才能指挥红军从胜利走向胜利,才能挽救革命于危难之际,事实也证明,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同志指挥红军四渡赤水河,二打遵义城,抢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机动灵活地甩开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使红军转危为安,写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得意之笔。
湘江战役,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上最悲壮最激烈的战斗,英雄的红军战士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滔滔湘江水可以作证,历史将永远铭记红军英烈们的丰功伟绩。
摘自网络网友,谢谢。
B. 电影版《边城》观后感200字
《边城》是导演凌子风根据沈从文同名小说创作改编而成的一部中国电影,由冯汉元、刘汉朴、戴呐、刘魁等担任主演。这部电影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儿子天保、傩送之间的爱情纠葛为主线,用浪漫...
C. 血色湘西观后感
这部片子,以波澜壮阔的湖南抗战历史为背景, 向人描述了湘西人民惬意的生活场景和原生版态的生活画面!权真可谓———美!山美/ 水美/ 人美/ 人的精神更“美”!
石三怒野性的美
田穗穗坚强而带有腼腆的美
田大有宁愿牺牲自己,誓死保卫乡亲的美
……
竿子营乡亲们面对日寇进犯,团结一致、不屈不挠,不分男女老幼,誓死捍卫家园!—━这种美,难道不另人叹为观止吗?
看了血色湘西,感受到了湘西无限的风光,撩人的爱情故事,令人新奇的地方风俗,还有中华儿女不屈的精神!可谓是一部旅游推荐大片!我 相 信,以后肯定会掀起一股湘西旅游热潮……
有一天,我一定带我的老婆去体味那种身在仙境的感觉!
D. 《血色湘西》观后感系列之《田穗穗为什么就喜欢石三怒
《血色湘抄西》中的穗穗对三袭怒本就是一见钟情,所以以上的比拼其实根本不成立。无论他们再做什么,也无法改变穗由人生初见的第一眼所播种下的情。
穗穗是个烈女,她会安心实意地和锁过一辈子,但是,编剧也是不忍的,最后给锁一个名正言顺、悲壮轰烈的死,穗只是锁名义上的妻子,锁只是穗的挂名丈夫,保存了观众对穗怒情感的珍视。穗的一生清清白白,这是对穗和三怒之间至纯深爱的一个疼惜。
(4)决战湘西电影观后感扩展阅读:
最后,当穗把三怒的尸体硬是背下了雪峰山崖,所有的观众都忘了,她其实已是别人的妻,只记得流传在湘西河畔一段郎妹深情,一段生死与共、抛弃恩怨情仇的人间佳话。
三怒爱上穗穗,追求是不走寻常路的,三怒他在被拒后依然敢跟着穗穗,最后因在林子里滑到,穗穗痛了心帮他包扎,两个才确定了恋爱的关系。
E. 看新闻中的战争主题的观后感
近几年军事题材的战争片成为各大电视台热播的影视大餐,在国内掀起一股“兵迷”的热潮,本人也是个兵迷哟,从小就喜欢看历史剧、战争片,喜欢听老人讲历史、说历史。我挑选了几个最精典的和大家一起分享。
《垂直打击》这是一部反映空降兵特色生活,展示空降兵精神风貌的电视剧。
剧情扣人心弦的紧张冲突和连环悬念,营造出逼真的战场气氛,震撼你的视觉。着力反映特战大队的成长经历,绊马河空降学习失败,使之增长了实战经验;黑峡山野战事生存,体现其艰难历险的战斗精神;垂直打击的“斩首行为”,展示特战大队以奇制胜的本领。
全剧贴近时代、贴近基层、贴近官兵,主人公杨亿、陈超为代表的基层军政主官的崭新形象,展现了空降兵部队是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心理过硬、善战打赢的精锐之师。
《湘西往事》该剧是以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的湘西剿匪为背景,真实地再现了解放军与土匪斗智斗勇,土匪也是重情重义的英雄豪杰,也有不少感动人心的儿女情长,也有肝胆相照的兄弟情,浓浓乡音乡情的朴实小人物,动听的湘西情歌,美丽水灵的湘西妹子,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大事件、小事件妙趣横生。
《士兵突击》这部电视剧网上对它的评价太多了,我就不废话了。
《血色湘西》2008年湖南卫视的开年大戏,是一片湘西原生态的人文大-片,湘西山水犹如人间仙境,只可惜最终却悲凉收常
F. 湘西~~母亲河观后感怎么写
一)
源湖北宣恩的臂膀拧成一根绳索,
孕土家儿女的生命源,
早晨,拖着一条神秘面纱,
清辉从明眸奔放而出,
那些白鸟在水中扬起尾羽、曼舞轻歌。
是颗主宰着土家苗汉人跳动不定的心,
酣畅吮饮你的温馨,
涨水了,洪水冲成荒原;
退却了,绿悠悠。
辛勤与汗水构成的经纬图上,
崛起了一座座美丽的家园,
我感受到了母乳的芳香。
(二)
湘西大山的泉水成就了你充盈的命脉,
是沿河稻田庄稼的絮语,
也是土家人给你播放的乐章。
三月的阳光浇开禾苗的目光,
风雨泡去禾叶上长长的等待,
稻田蓄满水后流出一个个故事,
从高山峡谷缓缓流出,又重逢
在土家人缘分的河流上,
目光的漩涡激起浪花般的惊讶,
溅在土家人脸上的笑靥
展开一朵朵丰收的喜悦心情。
我看见一老船工,
一位被时间磨白了头发的老酉水船工,
他坐在碗米坡电站的大坝上,
他在聆听那动听而辛酸的号子。
涛涛江水东流去,
谁人不惊叹“高峡出平湖”是鬼斧神工!
(三)
母亲河,在时间的天平上,
一点一点的增长,
越久,却有惬意和快话的感觉;
母亲河,这是刻骨铭心的爱和满足,
正因为这条河,成就了我的全部,
也成了土家苗汉人们唯一的依靠。
家乡的河,是我莽撞的厚礼,
是她偷走了我心灵的浪花,
我爱母亲河,有如泪水缠绵,
是她,缝合了我人生的一段纪念。
这点爱,我掖着、藏着。
不暴露一点蛛丝马迹,
不声张,不轻易拿出分享,
因为,我怕骄傲地炫耀。
一回忆起来就不碎了么?
就会在我身边溜走。
有天,我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心灵里长出两片青色的绿叶,
母亲河成就了大海的宽阔,
让自私的心变得心胸开阔,
融入幸福的乐园。
G. 求边城这部电影的观后感 500字!!!!
以我心换你心 始知相忆深
——读沈从文《边城》有感
因着“爱”与“美”的特质,我被沈从文身上那股独特的气质所吸引,既富于幻想,又在心灵上积淀着沉痛隐忧。他是个很喜欢强调自己农村背景的作者,在《习题》里他这样写道:“我实在是个乡下人,说乡下人我毫无骄傲,也不自贬,乡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远是乡巴佬的性情,爱憎和哀乐自有它独特的式样,与城市中人截然不同!”。读完《边城》,我才似乎向他迈进了一大步,理解了他心中的“爱”,领悟了他笔下的《美》。小说中湘西秀丽的风景画和清新、淡远的牧歌情调深深感染了我。
在小说中,地处湘川黔三省交界的边城茶峒,青山绿水,美不胜收。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化着茶峒白塔下两个相依为命的摆渡人。外公年逾古稀,却精神矍铄。翠翠情窦初开,善良而清纯。他们依着绿水,伴着黄狗,守着渡船,向来往船客展示着边城乡民的古道热肠。谁又能想到,在这古朴而绚丽的湘西画卷中,铺衍的竟是一个美丽而凄凉的爱情故事。翠翠与外公失散,幸得美少年傩送相助,从此翠翠平添了一件不能明言也无法明言的心事。正是“以我心换你心,始知相忆深”而愿“两心永相依”的美好爱情的萌芽,谁知傩送的哥哥天保也爱上了翠翠。为了成全傩送与翠翠,天保外出闯滩,不幸遇难,傩送也因此离开翠翠驾舟出走。疼爱着翠翠并为她的未来担忧的外公终于经不住如此打击,在一个暴风雨之夜溘然长逝。翠翠守着渡船深情地等待着那个用歌声把她的灵魂载浮起来的年轻人,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翠翠也知道“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她也希冀,“也许明天回来!”,令人无限感慨。
翠翠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那双清明如水晶的眸子,以及她清澈纯净的性格。她天真善良,温柔恬静,在情窦初开之后,便矢志不移,执着地追求爱情,痴情地等待着情人,不管他何时回来,也不管他能不能回来。那白塔绿水旁翠翠伫立远望的身影,是如此的娇艳灿烂!我虽理解傩送的出走,却也不能释怀他的出走,因着他的决定最后让一个人的悲剧变成了三个人的悲剧!这不禁令我想起韦庄的那首《思帝乡》:“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一寸相思一寸灰,翠翠的爱情不若词中女子那般冲动炽烈,却也分外耀眼,志不可夺。她一生都在用她那份脉脉的温情守候一段飘渺的希望,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这段爱情,是如此可悲、可叹、可敬!
此外,作品中的其他人物也鲜明可爱,跃然纸上。古朴厚道的老船工、豁达大度的天保,豪爽慷慨的顺顺,热诚质朴的杨马兵……他们都是美好道德品性的象征,都体现了理想人生的内涵。这里的人们无不轻利重义、守信自约;酒家屠户,来往渡客,人人均有君子之风;“即便是娼妓,也常常较之讲道理和羞耻的城市中绅士还更可信任”。比起物欲横流、纷繁复杂的社会,这里俨然是一派桃源仙境,令人无限神往。
读完《边城》,不能不被沈从文笔下湘西民族和整个中华民族美好的文化精神所打动。那幽碧的远山、溪边的白塔、翠绿的竹篁、质朴的百姓以及这美好的边城所发生的那段爱与守候的故事,将永远在我心中闪耀美好的人性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