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城旅游 » 怎么介绍湘西

怎么介绍湘西

发布时间: 2021-03-13 16:06:24

湘西民族风情的介绍

湘西土家苗寨蕴来含着丰源富的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土家族的摆手舞、起秋节、吊脚楼、西兰卡普,苗家的芦笙、木鼓舞驰名遐迩,久负盛名。土家刺绣、苗家蜡染堪称一绝。土家苗寨更是歌的海洋。人人会歌,无处不歌,歌山歌海,情溢山寨。有对歌、盘歌、山歌、蓐草锣鼓等,生动形象,音韵和谐,情真意挚,优美悦耳。闻之如品干饴、如沐春风。再来看看土家族苗族特有的吊脚楼,吊脚楼属于木结构,四周都有设计独特的楼角垂吊,刷桐油,省工省料,美观大方,成为湘西一景。

❷ 边城里怎么描述湘西苗族的美

一个灵秀的小姑娘,一条竹缆牵动的小船,一座静静矗立的塔,月下竹林山歌回荡。景美是通过淳朴动人的爱情故事体现的。一种淡淡的打动人心的美丽

❸ 神秘湘西的介绍

《神秘湘西》是2007年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老江。

❹ 要一篇赞美湘西的文章 要以赞美家乡的写 好的给10

矮寨公路体验
在湘西大地神秘的崇山峻岭之间,充满了让人难以置信的奇迹。如果说南方长城、黄丝桥堡垒的历史过于久远的话,那么纵横辗转,飞架盘桓于陡崖峭壁之间的矮寨公路奇观,则不得不让人惊叹近现代湘西人的勤劳、勇敢和睿智。今年盛夏,在矮寨公路通车70周年之际,慕名远道而来的我顶着酷暑,沿着这段公路徒步上山,又乘车原路回返,有幸以两种不同的方式体验考察了这举世罕见的工程奇景。
矮寨公路奇观,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矮寨镇北坡的大山上,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国民政府为抗战大撤退而紧急修筑的“湘川公路”,也就是现在的319国道和209国道中最为险要的爬坡路段。这段公路虽然全长只有六公里,但其修筑地势之险、施工难度之大、工程设计之精巧,足以居全国之冠。而就其重要性而言,又可谓是沟通湖南与重庆、四川交通的咽喉。
从吉首市乘车出发,半小时后就到了矮寨镇。这个坐落在山谷中苗家集镇虽然不大,但由于地处交通要冲,加之附近德夯景区的旅游开发,知名度却颇高。在镇上至今能看到许多古老而坚固的石板屋,据说都是当年公路施工大军遗留下的。沿着公路走出矮寨镇不远,是一座横跨峒河的大桥,这里也是公路爬坡的起点。站在大桥上,抬头可以看到整个公路爬坡的垂直高度足有400多米,而整个山体的坡度却有近70度之巨。而这样特定的空间,就迫使着公路借助反反复复的 “回头弯”,呈“之”字形地艰难延伸。
徒步前行约两公里,公路便始终紧贴着凿开的山崖前进。此时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公路爬升的坡度越来越大,路幅越来越窄,弯道越来越急。而关于路基沉陷、山崖落石、急弯减速的警示标志越来越密集,也的确让人心惊肉跳。在有的折弯处,前方有悬崖,旁边又是绝壁,甚至满足不了公路做一个180度的折弯的条件,工程设计者却巧妙地设置了一个仅容一辆车通过的圆形转车台,让车在台中围绕圆心转了360度后,再折向上前进。在矮寨公路奇观6公里路程的15道折弯中,使用转车台转向的就有7处之多,足见公路之险。
烈日无情地暴晒,使路面上翻滚着灼人的热浪,而我早已是气喘如牛。当我正欲找一处阴凉歇脚之时,一座处在树荫遮蔽中的公路天桥赫然出现在眼前。仔细观察,此桥正在209国道2298公里界碑之处,为一石拱桥,桥洞仅容一辆卡车通过,整座桥看上去饱经沧桑。而从石块的堆砌衔接来看,能够看出桥体是当年湘川公路修筑之时的建筑工艺。正在此处工作的道班工人热情地向我介绍,从这里向上,就是整个矮寨公路最经典也是最险要的路段。
稍事休息,我随着道班工人一同前行。穿过桥洞十余米,才发现公路已行至大山的鞍部,因为前方就是一处悬崖,左侧是另一座山峰,而右侧竟是20多米高的陡峭岩壁。此处离山顶已经不远了,但是公路若要继续延伸的话,此处连设置转车台的条件都不具备。据道班工人说,当年修路至此之时,遇到这两峰对峙的局面,公路走向曾令工程技术人员一筹莫展。面对触手可及的山顶,难道公路就屈服于峭壁了么?正当他们望山心叹之时,却忽见一骑牛牧童正将手中一竹鞭穿绕不止。工程师深受启发,恍然大悟,遂决定舍近取远,先把路修向公路左侧坡势平缓的小山头,尔后在小山头与峭壁之间修起了一座公路天桥,形成了“路上天桥桥上路”的工程方案。这样一来,公路绕了一个立体的反“8”字,继续盘旋向上。
公路走向问题解决了,但依据当时的施工水平,要开出一条几乎是悬挂在陡崖上的盘山公路来谈何容易。然而面对艰险,施工大军发扬着湘西人勇往直前的气概,硬是凭借锤子、凿子、箩筐这样简陋的工具,在垂直70米,水平距离不足百米的岩崖上开出了6段“阶梯”,再炸山填坡,将这几段“阶梯”首尾相连,造就了这扭曲盘桓,登“梯”而上的筑路奇迹。
地崩山摧壮士死,矮寨天险变通途。公路登上“阶梯”,到达山顶后,路旁树立有一座历经风霜的“湘川公路死事员公墓”的方尖碑。而在树碑的地方,就是从山顶观察整个矮寨公路奇观的最佳角度。凭栏眺望,山间的白云触手可及,而山下的房屋、桥梁都已变得那样渺小。而作为行人,我仅仅是徒步走完这段公路,就已经是汗流浃背。而在当年难以想象的艰苦条件下,为了公路的修通,却先后有数百名英雄的湘西子弟和工程技术人员长眠于大山中。尽管公墓方尖碑上歌颂筑路英雄的铭文业已损毁,但是当后人驾驶车辆通过这段英雄公路之时,都不得不为筑路者的英勇无畏所叹服。
矮寨公路通车后,曾经立有一尊名为“开路先锋”铜像以志纪念,后此像在战乱中被日寇毁坏。如今,在公路天桥附近的山崖之上,铜像已经被按原型重塑,基座上“开路先锋”的字样由原湖南省委书记熊清泉亲题。这尊铜像高约6米,为一名神情刚毅的开山工昂首跨立,一手执凿,一手执锤的形象,讴歌了当年的建设者顽强拼搏的精神,以慰先辈,也勉励后人。而众多开路先锋们所树立的丰碑,也必将与公路奇观一起光耀千古。
乘车原路而下,实在是一段惊险刺激的经历,胆小的人连往车窗外看一眼都十分惧怕:在每一个下坡转弯时,分明看着车是冲向万劫不复悬崖,却又看到司机将方向盘忽左忽右地打到极限,在汽车扭了一个又一个180度、360度的弯后,化险为夷。直到汽车抵达了山下的大桥,满车人才总算了一口气。
再次满怀敬意地打量矮寨公路奇观,昂首遥望长咨嗟。

❺ 如何认识湘西

去吧。很美的地方。其实湘西很多非旅游地区都很漂亮。只是没有开放出来而已。版
湘西算得上是湖南权的代表了。虽然比较落后,但是人们都很淳朴,自然风光都很美。
不过也不要把湘西想得太落后了,我们现在不是住在吊脚楼里面的。我们不是靠对山歌来相亲的。呵呵~~这些都是以前的事了。还有,苗族姑娘很漂亮。
湘西有很多好吃的东西,比如:泡菜,米粉(任何一个地方的米粉都超不过湘西,只是人们没有把米粉推广出去而已,我敢说绝对比有名的桂林米粉要好吃很多),腊肉,椪柑(我一天要吃N多),还有很多很多。
在这个迅速发展的时代里,还是趁早去感受一下那种自然的美吧。因为我怕以后会消失。
古丈,张家界,凤凰……这些都是很美的地方。
我家乡不是旅游区,所以你应该不会来的。但是还是想说,我家比凤凰还像《边城》一样。
在湘西生活了18年 ,出来读书之后才发现湘西有那么美。可能是以前身在福中不知福吧。

❻ 魅力湘西的介绍

张家界魅力湘西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0年,主营大型民族歌舞史诗——内《张家容界·魅力湘西》。公司旗下拥有享誉海内外的文化旅游演艺基地——张家界魅力湘西国际文化广场。该广场总投资2.5亿元,占地31.22亩,剧场座位数2600个,每晚两场演出座无虚席,深受观众好评。《张家界·魅力湘西》,由黄永玉题名,宋祖英、张也、陈思思三位湘籍歌唱家演唱主题歌。张家界魅力湘西先后获得了“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文化旅游重点推荐项目”、“中国文化品牌30强”、“中国十大民俗文化企业”、“中国旅游演艺票房十强”、“湖南省民族传承基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代表湖南参加了“2010上海世博会”、“2012、2013深圳文博会”,代表文化部赴欧洲参加了2014和2015“欢乐春节”演出,原创节目《追爱》荣登2012央视龙年春晚,通过精湛的艺术表现,向全世界观众展示了大湘西璀璨的民族文化。

❼ 如何认识湘西少数民族文化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关于湘西少数民族文化的书籍很多,可以去找来自己看看。沈从内文的小说,黄永玉的容画,宋祖英的歌中都有很多湘西少数民族文化的痕迹。
当然更重要的是行万里路,去一趟湘西在美丽的山水之中,体会湘西少数民族的文化,亲自去探寻那些古老的民族,去了解他们的生活与喜怒哀乐。
湘西少数民族文化,特别是苗族文化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直至信息十分发达、城市化十分迅速的今天,还是保留得比较完整,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珍贵的一支,是我国文化丰富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❽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介绍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隶属湖南省,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专西北部,属地处湘鄂黔渝四省市交界处。1952年8月成立湘西苗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州位于东经109°10′~110°22.5′,北纬27°44.5′~29°38′之间。管辖7县1市,国土面积15462平方公里。湘西州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2015年,湘西州常住人口为263.4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8.36万人,城镇化率41.1%;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77.21%。2015年湘西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2元,比2013年增长9.2%。1湘西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辖区内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县、2015年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州内人文古迹众多,老司城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湘西也是武陵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❾ 赞美湘西的文章

里耶古镇

邂逅里耶,是一个偶然的缘分,也许正是这种偶然,才有着一种意外的惊喜。

从长沙到吉首,如果去里耶,距离会要近些,可我们的目的地不是里耶,而是龙山县城。翻过逶迤连绵的盘山公路到达一片宽阔的高原平地,在这个湘西北边陲的武陵山脉腹地,连荆楚而挽巴蜀,鄂湘渝三省交界之处,建有两个县城——湖南龙山县和湖北来凤县,两个县城的交界处就是一座几十米长的桥。在这座美丽的县城龙山县工作完成后,本来是要直接回长沙的,可有人提出来去里耶看看,去看那个与王村、浦市、茶峒并称为湘西四大古镇的里耶古镇。龙山县城在龙山的最北端,而里耶在龙山的最南端。于是,只好沿着湘渝交界的公路从北往南走。

颠簸的山路,5-6个小时的车程,穿行在乌龙山大峡谷之中。有人提出疑问,跑这么远的山路专程去看那么一个小镇值不值得。而在我心中认为是很值的。

且不说古镇的风景会怎样,光是穿行在乌龙山峡谷中,那迷人的景象就令人流连。《乌龙山剿匪记》中那片神秘美丽的地方一直只是在梦中萦绕,如今已经悄然真真切切的穿行在神秘的乌龙山大峡谷中了,那种心情自然是格外兴奋。路的两边高处是莽莽苍苍、蜿蜒秀丽的山石险峰,路的下边是如玉带盘缠绕的清澈的河流,有时是悬崖峭壁,险象环生,有时是曲径通幽,郁郁葱葱的高丘林荫,可见到小块的梯田,散居在山中的苗家木屋。头上是白云悠悠,山中是鸟语花香,令人忘记了山路颠簸的辛苦。

5个多小时的翻山越岭,视野豁然开朗起来,宽旷的平原上,金色的秋阳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稻浪滚滚,瓜菜连畦,让人忘记这是在湘西了。路边的房屋也渐渐多了,直觉告诉我,里耶到了。

但首先进入我们视线的,是一片现代的房屋建筑,三四层高的楼房,有的已经完工,有的正在施工,而有的是已经停工,没人居住,也没完全建好。难道这就是古镇?同行的龙山的朋友说,这是里耶的新城开发区,划出这片地对外招商,但是招商的效果并不好,有的成了半拉子工程。

几分钟的车程后,我们终于进入了古镇。

这才是我想象中的古镇,青石板铺就的街道,土家风格的民清建筑,雕花栏杆的古老木屋,古风荡漾的商号招牌,让人沉醉在厚重的历史中。然而这里没有象凤凰古城那样的游人的喧嚣,没有急匆匆赶路的人群,只见斑驳的老屋前,悠闲得坐着几位老人,或品茶或叼着烟袋闲聊,有的在老屋里悠闲的做着自己的家事。

大凡称之为古镇,往往是在历史的尘烟中蛰伏太久,在散发淡淡的时代气息的同时,更多的是弥漫着浓郁的原始风味。漫步在里耶的青石板路上,我的感觉是,里耶在历史的尘烟中蛰伏得太久太久,她一直还沉睡在明清小说的意境里,如果还这样沉睡下去,以致若干年后会慢慢的让人遗忘。

然而,2002年的初夏,一口古井的发现,一下惊醒了一个2000多年的梦,激发出了这个养在深闺隐山居水的湘西古镇的激情。

这是一口古井,是一口会说话的井,一口能诉说两千多年前历史的井。

2002年,里耶古城的发掘中,这口古井一次性出土秦代简牍近3.6万枚,远远超过中国历次出土的秦简总和,被专家誉为“中华第一井”,其简文有10余万字,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邮递、军备、算术、记事等。简牍的时代皆属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秦朝时期,纪年由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至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10年),一年不少。里耶秦简是继1975年、1989年云梦秦简、1979年青川郝家坪战国秦简、1986年放马滩秦简、1993年王家台秦简发现后最重要的、数量最庞大的一批秦简(上个世纪发现秦简的总量不过2000枚),由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秦朝的历史记载只有只字片言,里耶秦简极大弥补了秦史空白,复活了秦朝历史。

同时的挖掘中,里耶数百座古墓葬群与这座古城同时重见天日。古城邻江而建,紧靠酉水,占地1万多平方米,有夯土城墙、护城河、房屋建筑遗址、排水设施,多座古井规则地分布在古城内外,它们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古代城市系统。

“北有西安兵马俑,南有里耶秦简牍。”考古专家们的一致共识,使里耶——这个鲜为人知的小镇,一跃成为“中华第一古镇”,“湘西历史上不是蛮荒之地”。

行走在里耶,是一种天马行空的心灵漫步。不时感受她勃发的历史气息,你可以浮想联翩,你可以寻觅那岁月封尘的记忆。“里耶”的含义是土家语“辟地”的意思。相传开发之初,土家先民从渔猎转入农耕,以人力拖犁耕地,故名。几千年前,这个隐居大山之中的古城,又遭受过怎样的战火洗礼?从古城出土的建筑材料、陶片、青铜兵器以及生活堆积物来看,里耶古城是战国时期楚国修筑的军事城堡,用来开疆辟土和抵御秦国的进攻。战国末年,秦国大军从乌江流域攻入酉水流域,楚军被迫东迁,这座古城就被放弃了。

那么,又是什么时候,是谁把那么多完整的秦简沉埋在一口井里。

这口井出土的洋洋数万卷秦简是迁陵县的县丞所留下的官方文书。查阅资料中知道,保靖县在古时候一直叫做迁陵县,今天的保靖县城关镇仍然叫做迁陵镇,这个名字能从两千多年前一直沿用至今,自有她厚重的历史底蕴。而现在属龙山县的里耶镇的南边是酉水河,酉水河的另一边就是保靖县的清水坪镇。也许里耶镇在两千多年前当是保靖的辖区,也许,里耶镇还是保靖县(迁陵县)的县城,就算不是县城,两千多年前的里耶镇也是迁陵县的一个重镇。

迁陵县的县丞在始皇帝的统治下,战战兢兢,虽天高皇帝远,却也不敢怠慢,所有的官方文书皆做得一丝不苟,连一些日用的账目也记得清清楚楚,等待着始皇帝随时传阅。

有一年,秦相吕不韦被始皇帝罢黜后,放逐到巴蜀时曾路过迁陵县,他在那里盘恒了数日,县丞曾把自己收藏的文书账目拿给被免了职的吕相过目,吕相看后对县丞赞不绝口,说要是始皇帝看到这些文书定会给县丞加官进爵,县丞听后,更是把这些竹简当成了宝贝。始皇帝当然没有时间去看一个小县丞的日用记录,他有许多军国大事要去思考,于是,那些写在竹简上的记录被县丞整整齐齐地码放在官衙的书记室里,而且,每天都有一名小官吏用一块橘黄的丝巾去拂拭竹简上的灰尘。

秦始皇统治下的秦朝用高压和苛政来统治百姓,那么,他治下的百姓当然也没有幸福生活可言,为了生存,他们定然会揭竿而起的,陈胜、吴广只是众多起义的百姓中影响最大的一个例证。

一个漆黑的夜晚,迁陵县丞如平时一般,办完公事,锁好官衙大门,回到自己家中,与自己的妻子儿女共进晚餐,那天,县丞的心情颇好,他的小妾还陪他喝了几杯酒,就在他稍有醉意的时候,一个守城门的衙役匆匆闯进了县丞家的大门,这是从来都没出现过的事情,县丞正准备怒斥衙役的时候,却被衙役带来的消息吓呆了。

原来,迁陵县的乡民不甘始皇帝的欺压,一个平时颇有名望的乡农,或姓田、或姓石、或姓彭、或姓向的,登高一呼,从者趋之若鹜,趁着天黑,攻上了县城的码头,正朝着官衙冲来。县丞是个胆小羸弱之人,也是个存有侥幸心理的人,他知道自己唯一的出路就是赶紧逃走,但他还想着再回来做他的官,那么,那些珍贵的文献资料是万万丢不得的,于是,他果断下令,把数万卷的竹简全部扔进书记室门外的一口防火井里,再推倒书记室的泥墙,把水井堵死,匆忙之间,衙役们把县丞的小儿子每天背诵的九九乘法口诀表以及一些尚未使用过的空白竹简也扔进了井里,一直保存到了今天。县丞是亲眼看着衙役们把古井封好后,才卷了细软、带了官印,仓皇出逃。

县丞这一走,就没再回来,因为,起义的乡民们早就控制了所有的舟船,在那时的湘西大山里,没有了舟船就如同被砍掉了双腿,为了争夺一条生命之舟,县丞和他的衙役们在县城的码头上与造反的义军们激战了一场,当然,战斗的时间并不长,养尊处优的县丞和他的家人、衙役们瞬间便全军覆没,黑暗中,县丞没有看清是谁杀死了自己,懵懵懂懂地到阎王处做了一个糊涂鬼。

这是一次意义重大的起义,虽不是轰轰烈烈,却给后人们留下了一把开启秦王朝大门的钥匙,可惜,历史没有记住这个没有星月只有呐喊的夜晚,仓促间,县丞也没有把这次突发的战事写进他的竹简里。那晚,愤怒的义军杀光了所有的官差,一把火把官衙烧成了白地,于是,被县丞埋藏在防火井里的数万竹简一直沉睡到了公元2002年,而这数万的竹简能让今天的你我一抬腿就能走进两千多年前的秦王朝。

这样一段想象的故事已经无从考证。然而,悠悠酉水河还在,千年酉水,流淌着千年历史,见证了古镇的兴衰。

里耶城外的酉水河,发源于湖北宣恩,流经重庆,从里耶注入湖南,再在沅陵汇入沅江,全长1200余里。也正是这条浩浩荡荡一泻千里的酉水,以其丰富的资源养育了我们的土家和苗家先民,诠释着里耶古镇的的悠久与辉煌,在时代的变迁里见证了里耶岁月的沧桑。

著名作家沈从文在其《白河流域几个码头》一文中对里耶有过这么一段描述,“白河上游商业较大的水码头名‘里耶’。川盐入湘,在这个地方上税。边地若干处桐油,都在这个码头集中。” 沈先生所称的“白河”即现今的酉水。银带似的酉水从南面绕过里耶镇后转向东流去。

古镇还是那个古镇,酉水还是那条酉水,历史和历史上的许许多多的人和事,都会随着清清酉水河而流逝,一去不复回。

随着水运交通的淡出,很多靠水运的城镇已经失去了昔日的繁华,就象里耶。

然而,古镇的文明却永远不会被历史抹去。古老的里耶已将军事、政治、经济以及美学诸方面结合得尽善尽美,她是精美之作,也可以说是人类创建的和谐之作。秦简的发现更增添了这个古镇的神秘。

这趟意外的里耶之行,我一直觉得是非常值得的。里耶,已深深地在我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