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沈从文的萧萧所表现的“湘西世界”人的生命状态是怎样的
一、生命形式的把握
沈从文自称是一位“乡下人”。他自幼在文化遗风甚浓的湘西乡下长大,故乡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少数民族的血统,都形成了他日后风靡三十年代文坛而异于其他作家的独有的文化底蕴。沈从文从古朴封闭的湘西乡下走出来,来到现代开放的“文明”都市,湘西社会与现代文明发生着碰撞,这种历史错位给沈从文造成痛苦的心理反应,他的灵魂一直在乡村和都市两大生活层面上游荡。在都市,他的灵魂是压抑痛苦的,只有将灵魂寄放在故乡山明水秀的氛围里,他才感到了舒展与自由。这种空间上的思索和对比,使沈从文对生他养他“充满原始神秘的恐怖、交织着野蛮与优美”的故乡湘西,产生了深深的怀恋之情。这种感情在与对文明都市失望心态的对比中愈来愈烈,最终成为他把握艺术世界的视点。表露了他对都市生活的厌倦,对充沛旺盛、火辣热烈、活泼新鲜的湘西生命的向往和尊重。可以说,沈从文是在湘西世界里完成了他“生命形式”的基本类型,成为他反观都市人生的一面镜子。这一过程,反映了作家的道德标准和对人的价值的取向,寄托着他的爱憎和理想。
沈从文曾说过:“你们读者中少数的少数,会越过那条间隔城乡的深沟,从一个乡下人的作品中,发现一种燃烧的热情,对于人类智慧与美丽永远的倾心,健康诚实的赞颂,以及对于愚蠢自私极端憎恶的感情。”这种思想情绪渗透他整个的创作历程。促使他用艺术家的眼光和“乡下人”的努力发掘出未经“文明社会”浸染的人类童年时代自然世界的美,人性的纯。在作家笔下,人是自然的健全人,他们敢爱敢恨,敢生敢死,活的胆大包天,痛快淋漓;他们歌则大歌,哭则大哭,一切都活在明里亮里,一切都显得豪放庄严,充溢着原始的生命张力。无论是精力充沛、被妇人称为一只公牛的永不知疲倦的水手柏子(《柏子》),还是身体结实,情欲旺盛的黑猫(《旅店》),强壮如豹子的四狗(《雨后》),以及那些每天与狂波激流博战,在沅水辰河上行船使舟的黑脸汉子,都在原始情欲和力的奔放中挥洒着生命的活脱。作家在这些原始的自然之子身上,寄托着他对这种雄强、自由舒展的生命形式的深深赞叹和爱怜。这是一种与都市生命形式迥然不同的活泼向上、“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有着浓浓的湘西地域特色,是一群在湘西山水间飞跃、跳动的精灵。
对“生命形式”的把握,是沈从文湘西小说创作的主线,这种把握不是片面、凝滞的,而是与大自然和社会现实环境的变化融为一体。读沈从文的作品,始终能感觉到一种流动的情绪,带你走进湘西的过去和现实,走进自然和社会。一方面,沈从文是在时间的流动中,紧紧把握住生命跳动的主脉,这就是湘西社会由原始、封闭、古朴走向现代文明过程中,生命形式的变化。这种历史进程中生命形式所表现出来的无奈和变异,也寄托着作者深深的忧虑、惆怅和叹息。另一方面,沈从文又是在大自然空间的变幻中,通过人与自然的交融、人与人、人与自然爱的故事把生命形式的洒脱渲染和弘扬。这两方面又是相互交织。以历史为经,以自然为纬,把湘西社会发展过程中,一幅幅生活画卷活脱脱地呈现出来。《雨后》里在山坡上相爱的四狗、女子;《夫妇》中在草垛里野合的乡村夫妇的行为,都是悖于现代文明社会的道德规范的。但作家就是在这样一幅人与自然交融、情与欲合一的画面中把握到了故事中自由生命状态下生命形式的光彩。它超越了一般的伦理拘束,显现出生命存在的真、赤诚和爱恋来。这种行为是原始的,本能的,但又是蓬勃、健康的。不乏生命飞动之灵气。雨后散发着生机的原野、新娘头上的野菊花,都是人性自然生命力的象征,是超越“生命”本能而上升出的一种对生命形式的把握。是热烈的原始生命形式。表明在未开化,封闭的湘西世界里,生命初级形式的自然流露。表现了作家对保留在湘西乡下人身上的自然人性的赞美。并以次反观都市里虚伪的两性关系。
置身于现代文明大环境下,湘西不会是永远封闭、远离尘世的世外桃源,外部社会点点滴滴的渗透,影响着乡村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在状态下的人在外来变化的影响下只能发出无奈的叹息。这种人生形式在作家笔下就多少有了些许悲剧的意味。作家感叹到:“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背后隐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背后隐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作家的笔端始终倾注着一种悲怆的情感。他清醒认识到湘西社会处处呈现着“人性美”却又充满着苦难而又无法摆脱命运阴影的社会现实。小说《三三》中,少女三三在如画的风景中守着一座依山傍水而建的碾坊,忙活生计。虽然辛苦,然而这生活,是“明明白白比堡子里许多人生活还从容,而为一堡子中人所羡慕的。”这种从容、平静的生活,由于一位城里年轻人的到来而被打破,美丽单纯的三三与城里人产生了微妙的感情联系。小说的结尾,城里的青年病死了,满怀着希望去看城里人的三三和母亲惆怅地回了家,回到了从前“从容”的生活中去了。一场情感的波动迅即地平息了。然而,三三真能“从容”的生活吗?城里青年带给她对外部世界的幻想,能让她一如从前那样无忧五无虑。活泼快活吗?不能不让人生出隐隐的担忧。这种天性善良的湘西边民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痛苦,在《萧萧》显示的更充分。给人做“童养媳”的萧萧,只是由于偶然的原因她生了男孩,而不是她命运自由发展的结果。这种已不能自由发展的生命形式,表明在外来因素的影响下,健康自然的人性已面临社会环境的挑战。字里行间饱含着作家的巨大悲痛和担忧。作家已经看到了湘西儿女对自己命运的觉醒和抗争。《丈夫》中的乡下农民把大把的钞票扔在地上,领着妻子回家;《贵生》中逆来顺受的贵生,在得知相爱的人被王爷霸占以后,终于放火烧了杂货铺……在作家的代表作《边城》的姐妹篇《长河中》,主人公渴望把握自己命运的觉醒和抗争,有了更深层意义上的表现。《边城》是一幅美妙的人物风景画,自然风光优美的茶峒,一切是那样的平静、和谐与平凡。茶峒的山水、竹篁、黄昏、月夜,“如山头黄麂一样”乖巧天真的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一派纯真,身体发肤都胶注在自然美中,俨然自然处子。但温和平静的人物和风景,却冲淡不了绵延不断的、平凡的让人难受、让人心痛的悲剧氛围。翠翠的父母由对歌而相爱,却不能结婚,终成悲剧。翠翠的诞生不仅是母亲生命的延续,也是母亲悲剧在另一种意义上的延续。这种悲剧的叠演,何其不同又何其相似?善良、淳朴的老船工“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身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生活下去”。许许多多的问题在纠结着他苍老的生命,而最终让“碾坊”击倒,在雷雨之夜离去。无论怎样的良善和于世无争,却难逃命运的派定。翠翠渴望着纯真的爱情,她在等二老回来,“这个人也许永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湘西人就是在这种渴望等待中默默地与命运抗争。这是一种湘西命运的悲剧。
在《长河》里,这种渴望已发展成为一种灵魂的骚动和呐喊。《长河》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写实,它记录了抗战前夕湘西社会的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和主人公面对外部环境冲击,情绪的波动和淳朴生命形式的变化。同样是活泼纯洁的少女夭夭,饱经生活磨难的老水手,他们身上同样散发着淳朴的人性美,但这种美已经带上时代的烙印,而有别于《边城》里的翠翠和老船夫,三黑子已经在渴望有一天对世界的支配权。从《边城》到《长河》,实际就是一种象征,影射出湘西从一个关闭的、充满原始习俗的自给自足的乡村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进程,生命形式的变化。沈从文一直是以一种矛盾的心态在关注着这种变化。一方面,他赞叹自在状态下淳朴、健康的生命形式,对外部环境冲击下人性的变异表现的忧虑和惆怅;一方面,又对在湘西自然中“静态”生活、对历史和社会变化毫无反应的淳朴善良、蒙昧自足的人性寄予深深的同情。这种矛盾,是湘西社会发展的矛盾,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矛盾。
许多人都有同样的看法,即沈从文的“湘西世界”是他作为另一世界的否定形象而设置的。他对生命形式的把握也始终是以都市生命状态为对照的。将《边城》与《绅士的太太》,《柏子》与《八骏图》放在一起比较,这种对照就非常鲜明。一边是一个充满勃勃生命、纯净、诚实、友爱的世界;一边是人性泯灭、肮脏、充满着欺诈的昏天黑地。显然,这是以未被“文明”浸染的古朴民风,对都市上流社会道德风气的反抗,是让人性反归自然,反朴归真,这也是他揭露社会的最终目的,是把握“生命形式”的真正意义所在。作家企图用他精心构筑的“湘西世界”里健康、淳朴、充满活力的生命形式来救治虚伪、怯懦、自私的民族老化症。尽管,已被历史证明此路不通,但不可否认作家的真诚和这种生命形式的独有魅力。“好看的都应当长远存在”。这种为岁月沉淀下来的生命形式所呈现的人性美也是长远存在的。
二、自然美的建构在沈从文精心构筑的湘西世界里,生命形式的把握是在湘西这块特定的地域里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湘西世界的生命形式所呈现出来的至真至善的人性美与自然美交相辉映,形成了沈从文小说中独具特色的景观。如果说人性美是他着力表现和把握的核心,那么自然美是其突出的特征。在作家的笔下,自然不仅是美的,也是度量人性的标准。从这个角度看,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世界,实际上是作家着力表现的自然美的世界。
他的湘西题材的小说多数叙写的是下层社会的日常生活现象,他把视点始终对准湘西的水手、士兵、妓女等贫苦大众。描摹这些自然生命在这片多情山水中的生活、劳动和生命的繁衍。他的湘西自然世界,是一幅清新明丽、美丽生动的风景画,挥洒着活力的健康人性则是这道风景中跳动的精灵。他的湘西自然美的世界,为人而设,为人而置,带有奇幻风光的景色是保持着原始形态生命的生活空间,这里的生命与这片山水浑然为一,山水便也充满了感情的成分和生命的活力。湘西人与湘西风光叠合在一起,在这片自然山水中实现了自己的生命,生命又在自然中转活,这也是作家对湘西这片土地上生命形式的真正感情。人与自然合一,生命力与自然力的合一,才是这片山水奇异、新鲜的真正原因。
在作家湘西小说自然美的建构中,湘西的山水之间始终浮现着人的灵魂。小说《长河》中,作家是将人与桔树的生命都视作湘西土地的自然产物,人树共存的历史便也有了潜源。人树已浑然成为生命的一体。作家写桔树“树不甚高,终年绿叶浓翠。仲夏开花,花白而小,香馥醉人,九月降霜后,缀系在枝头间果实。被严霜侵染,丹朱明黄,耀人眼目,远望但见一片光明。”(《人与地》)这样一幅美丽的图画,既是写树,也是写人,是人格的一种象征。人与树已经交织在一起,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形成茁壮、热烈、向上的湘西生命特质。
在沈从文建构的自然美中,山水一体,是作家笔下常写的对象,这是湘西生命生活的空间。在作家的笔下,湘西的山是秀拔、峻峭的、孕植着生命的厚重,湘西的水清澈、透明、缓缓流动。在这种环境中生长的湘西人,性格中既有山的坚实刚强,又有水的柔婉与纯净。这种山水构成了湘西特有的自然美境和人物气质。他的许多交织着爱和美的故事都是在山水之间发生的。在《边城》里,作者这样写茶峒“凭水依山筑城”,“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着一户单独人家”“静静的河水即或深到不能一篱见底,却依然清澈透明”,翠翠为清山绿水沐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这里的山水不仅以富足的资源养育了人的生命,更以其天资的美丽陶冶着人的灵魂。《边城》的主人公四时都在享受着山水所赐予的生命和灵气,表现出至纯至真的美,已经与山水融合在一起。《三三》、《长河》等小说中我们同样能触摸到山水交融所体现出的美感。
沈从文的笔下,自然美总是在动静相依中建构起来,这实质上是动静结合所构成的流动美。《长河》里的老水手一生沉浮,劫难中妻儿丧亡,回到枫木坳时已白发苍苍,岁月带走了他的青春、他的梦想、却没有带走他纯真、质朴、善良的人性。就象他居住的祠堂前的老枫树,到了秋天,叶子“镀上一片黄、一片红、一片紫”,在“太阳光温和中微带寒意”,却“越发清疏而爽朗”。岁月长河无情流逝,在老水手身只有仁慈、宽厚的自然本性是不变的。在这里,一动一静,读者在默默中感受着岁月长河的流淌。
在沈从文的作品中,树经常是他富动于静的描写对象。枫树、柏树、桔树……皆从土地中获取养料,从太阳取得光热,风雨摧它不折,进入冬日,也那般清疏爽朗,有“无可形容的静美”。这种静美,饱含着生命、力量和希望,它已融入湘西人的血液之中,与湘西的自然山水合而为一,这也是沈从文作品中自然美构成的全部表现。
在作家的笔端,故乡的山川风物美丽充满生机。碧蓝的天空、苍翠的山林、清澈的河水、竹篁的鸟鸣,夕阳下的渡口……无不传达出一种自然世界里充满桃源风光的意趣,饱含着作家对故乡的热爱。春日香花山草,开遍山野,秋则桔柚满园,香馥醉人。那茶峒、沅陵、辰河,风光旖旎、景色宜人,犹如宋代山水画一般。沈从文注意到这种自然景观给他的小说创作中注入的生机,因此,他反复强调,故乡的山水给予人的特有的教育,即使人能够具备足够的感悟力去对大自然和人生观照透视。他不但透视大自然的生命律动,而且去反观都市文明这一生活层面。在反观的过程中沈从文愈加感到了湘西人民在这片原始空间中对生命力认识的透彻,而都市文明的一切抽象概念,则无不苍白和乏力。作家对自然给予他的人生的感悟也就珍爱有加。他说:“尽我到阳光下去认识这大千世界微妙的光,稀奇的色以及万江百物的动静”。“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这种在大自然中对生命力的感悟,使作家接近人生时“永远是艺术家的感情,却不是道德君子的感情”。正因为一切从艺术家的感情出发,作家才对湘西的生命形式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因为这样的生命是得天地灵气而独秀的。在他的湘西世界里。湘西生命与湘西自然融为一体,成为永恒。这也是沈从文自然美构筑的真正价值。
作家笔下的湘西世界,凝集着作家心中的惆怅和痛苦,欣悦和希冀。作家用秀丽的文字表现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山水和生命,依恋、热爱之情跃然纸上。字里行间对本民族发自心底深处的隐痛,令人掩卷长思。沈从文看到了历史演变的无情规律,他所眷恋的湘西边地朴素的人性美,总在不断遭受现代“文明”的洗刷和吞噬。他始终处于人性美被毁灭的颤栗之中。但他没有看到一种新的人与人的关系,正在当地中国的土地上生长,他无法找到改造世界的有效途径,这是沈从文的片面。尽管如此,沈从文作为一位真诚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现代作家,他的作品和人格赢得了人们的赞誉,他构筑的“湘西世界”业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道永恒的“风景”。
⑵ 论沈从文小说的湘西世界 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
HENDUOFAGMIAN
⑶ 沈从文笔下湘西世界是理想的还是现实的 为什么
我认为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是作者理想的世界,但是来源是现实的。所以我们不能绝对地说,是理想的,或者是现实的,两者兼而有之。但理想的成分多些。
⑷ 以边城为例,论述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
沈从文对中国现代文学最大的贡献,在于他从作品到理论构建的"湘西世界".如诗如画,恬静淡远,风格独具的"湘西世界"是沈从文独特的功利原则和美学观的显现.作者生命赖以生成的那一方偏远的水土养成了其向美求善的生活理想,而都市文明的虚伪势利的现实又撞破了其梦幻.这是沈从文构筑其理想的"湘西世界"的根本动因.<边城>是沈从文湘西小说的代表作,是"湘西世界"优美、健康、自然的人生形式的深刻表现.<边城>是一首人性美的颂歌.作家所着力表现的是一种超越"自在"的"自为"性的生命形态.在"边城"里,人与自然谐和统一于生命完美的形态中.而翠翠、二佬、大佬对于自由爱情的幻想和追求,则体现了他们生命中的自由意志和纯粹神性,表明他们是新一代湘西古朴人性的继承者.
以《边城》为例,《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也是支撑他所构筑的湘西世界的柱石。他通过一个古朴曲折的爱情故事表现了对理想的人生形式的追求。我们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的总体的大叙事的角度考察《边城》,则不难发现他的真正的命意在于建构一个诗意的田园牧歌世界,支撑其底蕴的是一种美好而自然的人性。从《边城》中,我们看到沈从文笔下诗画般的湘西世界,自然山水滂沱而又秀美,人们单纯而又勇敢,没有贫富、地位之分,均以诚挚为美的,以亲善为人之本,使读者置身于温馨的世界,这种描写手法本身就是对尔虞我诈无情的鞭挞。外公对孙女的爱、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天宝兄弟对翠翠真挚的爱以及兄弟间诚挚的手足之爱。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原始文明的传统美德。作者状写湘西自然之明净,目的在于衬托湘西人清水般的心灵。他笔下的湘西风情与现实中的都市世界形成鲜明的对比。
⑸ 阅读沈从文的边城,结合萧萧看看作家写出了一个怎么样的湘西世界
边城尽管美好,然而也有了“碾坊”与“渡船”的比较,这是资本主义文内明浸染下地方。《萧萧容》里边的萧萧尽管幻想、羡慕过女学生,终究还是和他的小丈夫结了婚,并在他的儿子十岁时为他接了一个大媳妇。沈从文执着于描写湘西世界中的常与变,写出了一个看似静止,实在在工业文明浸染下正在悄然发生变化的湘西世界。
⑹ 求一篇关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的文章
第一篇人向往的是什么?
一片树林、一片大地、一个蓝天,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当人类生存在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变化:一座小屋、一个村庄、一个城镇……一个步伐、一辆自行车、一辆轿车……不知道这个世界是在进步还是在退化?人手所创造的不知道得否满足于他们的心意?人心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当你贫乏的时候,追求的是财富;当你动荡的时候,追求的是安定。而如今这个时代,繁华的城镇里高楼拔地而起、街道上车水马龙、行色匆匆的人们在忙碌中建设着社会的发展。这景象本应符合人类的追求,但经历过农村生活的城镇人们却开始向往农村的环境。这似乎有点矛盾,从落后的农村到发展的城镇,从发展的城镇又到落后的农村。
《边城》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副画面:“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一只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在如今,城镇的物质建设虽然显得腾飞发达,但是在建设的背后又显露出另一方面的破坏。就像自然环境,是那样的污染不堪:树木被伐、空气干躁、噪声不断、垃圾成堆。这样的环境,使人的身心受了严重的压抑。所以,人又是那么向往农村那种清静、舒畅的生活空间。或许这也是《边城》作者的思路。
并且在现今的时代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是那样的陌生和功利。为了自身的利益,大家似乎都卷入你争我夺的潮流当中。在建筑物空间越来越狭小的同时,人与人的心灵同样显得狭窄;在交通便利的今天,人与人来往的途径是那样的便捷,但人的沟通却是那样的艰难。一道墙,不单是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居住场所,也同时隔绝了人心灵的来往;一扇防盗门,似乎避免了外人的闯入,但同时也囚牢了自己与外界的联络。
而在《边城》里面让我们看到的是人的淳朴、勤俭、友善、和平的景象。“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多少年。年纪虽那么老了,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在写到主人公翠翠的时候是:“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文章在写到掌管水码头顺顺时说:“这个大方洒脱的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为人却那么公正无私……既正直和平,又不爱财”。在说到两位年青人的时候,又写得是那样受人欢迎:“结实如小公牛……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而更让人称奇的那只小狗也格外显得乖巧、懂事:“有时又与祖父黄狗一同在船上,过渡时与祖父一同动手,船将岸边,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岸。”
“美丽总是令人忧愁”。《边城》作者在给我们展现这一幅人与自然相得相融,优美和谐图画的同时,却又流露出一副面对人生悲凉命运的无奈与困惑的面孔。
本应该是圆满美好的家庭,在母亲与父亲相聚不得志而前后离世下,翠翠从小就过着与爷爷相依为命的生活,他们的孤单与悲凉时不时的涌流心头。“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烧成桃花色的薄云”、“听着渡口飘来那生意人杂乱的声音,心中有些几薄薄凄凉。”、“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思量与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唯一的朋友为一只渡船与一只黄狗,唯一的亲人便只那个女孩子。”其中,还让我们看到不幸的是,作为“水鸭子”的大老却在水中淹死;以歌声让翠翠的心飞翔的二老却离家出走;与翠翠朝暮相处、形影不离的爷爷,又在雷鸣夜晚中悄悄离世……这一切的发生,犹如一个个巨石压抑着翠翠幼小的心灵。在《边城》结尾,作者想通过二老“也许明天回来”来点燃翠翠心灵的一时希望。但“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又岂不是给她一种无限的困惑、迷茫。一个从小就遭受人生悲惨命运的心灵,本想寻得一处关爱、拯救的归宿,却一直得不到实现。这也岂不成了许多人的写照?
《边城》作者沈从文所流露的这些思想,无意之中跟道家的思想又有巧合之处。
在这里,也让我想起两句话,作为结束:
“我们的心如不安息在你的怀中,便不会安宁。”——奥古斯丁
“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耶 第二篇《边城》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边城》以清末时期的湘西茶峒地区为背景,以“小溪”渡口为起点,绕山岨流的溪水汇入茶峒大河,展开了旷野渡口少女“翠翠”与山城河街“天保”、“傩送”兄弟的动人爱情故事。沈从文先生极为优美而流畅的语言文字,如诗如画般描绘了白河沿岸恬静幽美的山村,湘西边城浓郁的风土民情:“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做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处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这些充满了自然真朴与生息传神的描写,给人以极美的享受。 随着故事的展开,《边城》描述了河街繁华祥和的码头市井,湘西淳朴厚道,善良笃信的世道民风。河街虽有“一营士兵驻老参将衙门”,有地方的“厘金局(税收征稽)”,却仿佛并不存在,林林琅琅“五百家”,各处是一片繁忙的劳作、古朴的店铺、悠闲的生活景致。“船来时,远远的就从对河滩上看着无数的纤夫……带了细点心洋糖之类,拢岸时却拿进城中来换钱的。大人呢,孵一巢小鸡,养两只猪,托下行船夫打副金耳环,带两丈官青布或一坛好酱油、一个双料的美孚灯罩回来,便占去了大部分作主妇的心了”。河街上,就连妓女也为世风所感,“永远那么浑厚……尽把自己的心紧紧缚在远远的一个人身上,做梦时,就总常常梦船拢了岸,一个人摇摇荡荡的从船跳板到了岸上,直向身边跑来”。这些客观生动的描写,反映了沈先生凤凰县生活的深厚基础,当年对“河街”生活细腻的观察,对湘西民俗风情的谙熟,直观与遐想的特写抓住精彩的瞬间,给人以鲜活的生活场景。“河街”上虽有三教九流,以及“纤夫”、“船夫”、“妓女”等生活在最低层的民众,但做为当年“新文化”的杰出作家,也许是为了爱情主题,未提及阶级对立或社会矛盾。 我们虽然仅仅是从文字上了解湘西的那个遥远的时代,未必真悟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但《边城》却是沈先生描述的类似于陶渊明笔下的现代“桃花源”,与当时“争乱”的外世隔绝,从中不难看出沈从文先生对和谐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边城》塑造的主人公渡船少女“翠翠”,是纯洁美丽的化身,是《边城》美好的灵魂:“爷爷”老船夫是淳朴厚道却也倔强的老人,他为翠翠美丽而自信骄傲,为了翠翠嫁一个好人家,他不计地位的贫寒低贱,内心凄苦忧虑与责任自信交错。前清解甲流落军官“顺顺”凭着一些积蓄经营木船,事业兴旺发达,又因大方洒脱,仗义慷慨,诚信公道,被众举为“掌水码头”一方豪杰绅士。他的两个儿子“大老”和“二老”受父亲江湖风范教育熏陶,在浪里行船摔打锤炼,皆成为江湖“岳云”式聪明英俊少年。在渡溪或“逮鸭”的竞技后,兄弟二人心中都是与翠翠一见钟情,深深爱上了美丽的翠翠,“二老”傩送为追求翠翠宁可要条破渡船而不要那座“新碾坊”。“大老”天保在与翠翠提亲的一次次混沌不清的“马路”,“车路”推辞中,决不放弃对美的追求,执着的兄弟二人互明心事后,毅然甘愿站在月夜山崖上为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 《边城》是一幕爱情的悲剧,看似文字轻松酣畅的流淌,实则笔墨浓晕幽幽的凝重,她的感人正是爱情悲剧的美丽。沈先生笔下的妙龄翠翠,细腻的再现了一个少女春情朦胧的心里变化,生动的刻画了少女羞涩的恍惚与冷漠。由于从未有过母爱和做为女性的涉世,心理孤独的翠翠面对痴心爱情不知所措,一次次含蓄埋没,躲避推脱,终于忧郁等待竟是一场悲剧。山崖上再也听不到天保和傩送兄弟月夜的山歌,天保在漩涡中溺水身亡,傩送悲痛之际又不愿接受家中“新碾坊”的催逼,去了遥远的“桃源”地方。在这令人心碎的时刻,爷爷在吃了掌水码头“一闷拳”的怨恨后,那个暴雨雷鸣的夜晚,碧溪岨的白塔终于倒塌,翠翠唯一的亲人,辛劳一生的老船夫在睡梦中带着忧虑和期待撒手西去。翠翠在杨马兵等人述说中,明白了一切,她痛哭了一个晚上,可是那如歌的岁月似白河流水滔滔而去。 《边城》的结尾也挥洒的十分悲壮幽深,意境深沉:“到了冬天,那个圯坍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歌唱,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沈先生诗歌般精妙的几笔点缀,给人留下了悠长的惋惜和无限的牵挂期盼。 2.读沈从文《边城》之随想 昨晚看完了沈从文的《边城》,说不出的感觉,心里好像有点堵。庆幸自己生活在今天——一个可以不必再压抑情感、不再那么缓慢的时代。当然,也被文中秀美、恬静的自然风光和纯朴的民风所深深吸引,仿若自己也成为边城的一员,呼吸着那里纯净的空气。 其实,了解一个社会的生存状况,从男女之间的婚恋关系中最可明晰,虽呈现的是男女间的关系,可暴露的却是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道德的状况。男女间那源于自然的神秘吸引,中间隔着整整一部人类的艰辛历史。 美丽的边城,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其实还是一个人性受束缚程度较低的环境,可是,我们依然从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身上感受到深刻的历史痕迹——那已经深植于中国人血脉中的痕迹。 翠翠,一个青涩、情窦初开的女孩儿,她的羞涩是自然的、不做作的,但却是中国几千年道德、文化在每一个女人血液中的沉淀——是的,是经济文化的产物,而非原初性的;是属于东方的,而非人性的;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而非动物的本能。——是的,那深刻在女性血脉中的面对男性的自卑,那压抑真实感情、等待幸福降临的被动,都是人类几千年历史所赋予女性的性别特质。 那位深爱着孙女、渴望孙女能够得到幸福的善良、可爱的老船夫,亦无法跨越历史和时代所赋予他的局限性。为了孙女的亲事,他内心所呈现出的渴望、焦虑、自尊、自卑、掩饰、吞吞吐吐、欲说还休、矛盾、挣扎——是那样令人痛心和无奈。是的,他岂是在与自己的内心斗争?他是在与整整一部人类历史较量,他怎能超越时代给孙女一份自己把握的了的幸福?——最后,老船夫带着一生巨大的遗憾走了,他无法把握女儿的幸福,亦无法把握孙女的幸福。而翠翠,除了等待幸福,还能有第二条可以通向幸福的路吗? 其实,这岂是发生在一个边城的故事?这难道不是中国几千年来天天在发生的故事?那坐在溪边高岩上默想的又岂是翠翠?那难道不是千百年来无数渴望幸福的女人? 是的,谁能把握自己的幸福?谁又能跨越历史享有不受时代束缚的幸福?——男人与女人的真正相遇,中间真的是隔着千山万水、隔着一部厚重而艰难的人类成长史。可那样的一天真的值得期待、值得向往,因为,那是人性真正解放的日子,那是人类走出历史阴影的日子,那是人类不仅在物质上也是在精神上真正丰盈的日子——尽管路还很长,但值得人类不竭地追求和向往。 忽然就被那些大胆直白的、洋溢着青春喜悦的男孩、女孩,男人、女人间那一点不古典、一点不含蓄的“我爱你”深深打动!竟至要流泪了——因为想到了翠翠。 第三篇如梦的画,凄美的情!----《边城》读后感 2010-11-23 17:04 如果不是那一夜的风雨,或许生活仍将在平淡中继续。那刚刚萌发的爱情的念头,或许还要在曲折中进行。然而就是这场风雨带走了渡船,也带走了翠翠唯一的亲人----祖父。或许他就是为这里的渡船而存在的吧,所以当渡船被冲走时,作者给予了他们俩相同的命运。生命就是这样,总会有消亡,也总会有继续。老船夫的渡船被冲走,新渡船又会出现。也如继承了祖父遗志的小孙女一样,仍然在做着摆渡人的事情。 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没有众多鲜明的人物,甚至纯真的爱情也只是刚刚萌芽,而没有炽热的火焰。就在这平淡之中作者向我们展示一幅恬静的生活画面----茶峒,小溪,溪边白色小塔,塔下一户人家,家里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太阳升起,溪边小船开渡,夕阳西沉,小船收渡。如山间的溪水清流婉转,如天上的白云轻飘悠然。但却是生活的真谛。 他们沉淀了恢弘沧桑,沉寂凄婉的悲壮。 美丽的湘西凤凰的风景是动人的,山城凤凰,山水环抱,静静的水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记数,常年深翠绿色的细竹,逼人眼目。 生活是活动的,图画是静止的。生活供以人生命,图画供以人欣赏。 农村山城似一幅静止的图画。千万年不变,生活在里面的画中人,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可以忽略不计。然而画中的一切,于画外的人永远充满向往。 因为爱,祖父操劳一生,当生命结束时,心中充满了挂念;因为爱,少女重新对生活有了诠释,有了希望;因为爱,哥哥选择了离开,以成全弟弟那份真挚的感情;因为爱,弟弟去寻找那个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因为爱,她从此守着渡船,守着那个心中日日夜夜盼望归来的男人。 生活不是图画。生活需要流动,到了冬天,那个塌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中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茶峒。 凄凉朴素,忧伤结束了。所有心思浮动,所有山川日月沉静入画中,凝结画中。
⑺ 在对湘西世界的描写中,沈从文关注到社会现实的作品有 A《萧萧》 B《丈夫》 C《牛》 D《边城》
《边城》是沈从文的作品,其他不是
⑻ 如何看待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习作选集代序》)。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身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涂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凤凰,了解凤凰,是从沈从文开始的。1902年12月28日,我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沈从文先生诞生在凤凰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里。四合院是沈从文先生曾任清朝贵州提督的祖父沈宏富于同治五年(1866年)购买旧民宅拆除后兴建的,是一座火砖封砌的平房建筑。四合院分前后两进,中有方块红石铺成的天井,两边是厢房,大小共11间。房屋系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采用一斗一眼合子墙封砌。马头墙装饰的鳌头,镂花的门窗,小巧别致,古色古香。整座建筑具有浓郁的湘西明清建筑特色。二十年代就蜚声文坛,被誉为“中国第一流的现代文学作家,仅次于鲁迅”(金介甫Jefferey C.KinKley著《沈从文论》)的沈从文先生在这里度过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童年。
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1917年到1922年漂游在湘西沅水流域;1923闯入北京,1923年至1928年在北京以写作谋生;1928年至1930年,在上海中国公学任讲师,兼《大公报》、《益世报》等文艺副刊主编;1931年至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讲师;1934年至1939年在北京主编全国中小学国文教科书;1939年至1947年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1947年至1949年在北京大学任教授;1950年至1978年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任文物研究员;1978年至198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任研究员。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侯选人。沈从文先生不仅是著名的作家,还是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他撰写出版了《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等学术专著,特别是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影响很大,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
沈从文故居于1991年被列为省人民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拔款进行了整修。故居现陈列有沈老的遗墨、遗稿、遗物和遗像,成为凤凰最吸引人的人文景观之一,每天来瞻仰者络绎不绝。
⑼ 沈从文在《鸭窠围的夜》中寄寓了什么人生感喟
通过作者旅途中夜宿鸭窠围时一夜间的见闻和思绪,描写了湘西地介绍出处理解文章内容区特有的自然景色和独异的人生形态,寄托了作者深沉的生命感喟。
《鸭窠围的夜》是沈从文20世纪30年代散文代表作《湘行散记》中的第三篇,与全书有着一致的感情基调。1934年沈从文回乡看望病重的母亲。他和张兆和商定写信报告旅途的情况,这些书信后来结集为《湘行书简》,沈从文的《湘行散记》正是根据这些书简写成的。
沈从文作为有着苗族血统的湘西作家,用一支有灵性的笔,突出地表现湘西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浸润着原始民风的特殊人生形式,描绘了湘西下层人民永远用血泪打发日子,世代相沿的悲苦命运;同时也描绘了他们为生存、为实现其人生权利与尊严所作的努力。
(9)鸭寮围的夜的湘西世界扩展阅读
《鸭窠围的夜》就结构层次来看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开头两个自然段):写阴历年前某天夜晚,航行在沅水上的渡船泊于鸭窠围岸边,水手歇夜,以及湘西特有的吊脚楼景观。
第二部分(从“河面大小船只泊定后”至“灶中正火光熊熊”):透过作者的想象,叙写水手们到岸上吊脚楼吃“荤烟”或烤火歇息的情景。
第三部分(从“邻近一只大船上”至“也是很显然的事了”):由邻船一位水手的举动引起回忆,“温习”了十五年前自己经历的同样的情形。
第四部分(最后三个自然段):写午夜时分水面上渔人“赶白”的古怪声音及由此引发的对湘西人历史命运的思考。
本文体现了作者独到的艺术表现手段和美学追求。本文在记人、叙事、状物、写景时,没有舍弃生活中本有的原生态中充满生命活力的元素,文章中吊脚楼中男子吃荤烟的情景,楼屋中的场面,水手和妇人短暂相聚构成的“一幅图画”,都被作者不加修饰地、传神地记录了下来。作者的追求是“始终保持那个物性天然的素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