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湘西阳戏的特色是什么
阳戏是一种流行于湘西的地方小戏剧种。湘西古为楚地边陲,楚文化的许多精彩积淀在那些僻远的崇山峻岭之中。湘西还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那里居住着汉族、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回族、瑶族、壮族等多个民族。
楚文化的余绪,少数民族的灿烂文化,都给阳戏以特别的艺术滋养。在湘西山野的樵歌、秧歌、炉歌、船歌、傩歌、采茶歌以及其他民族民间歌舞和一些地方戏曲剧种的影响下,形成了流行于湘西一带的地方小戏剧种阳戏。
“阳戏”是傩戏系统中戏剧表演因素更趋完备的剧种,在西南诸省市农村还常有演出,有的地方还有阳戏剧剧团。民间把傩戏分为“阴戏”和“阳戏”,以酬神和驱邪为主的叫“阴戏”,以娱人和纳吉为主的叫“阳戏”。
阳戏全称是“舞阳神戏”,简称“阳戏”,即在祭祀仪式中进行若干戏剧性表演。举行阳戏神祀活动,一般先叩许信愿,然后再还愿,因而叫“还阳戏”,又称为“愿戏”。
阳戏分为内坛和外坛,内坛主要是做法事,外坛主要是唱戏。阳戏内坛二十四戏,即二十四坛法事,为迎神、酬神、送神仪式。外坛二十四戏,主要是戏剧表演,常演的剧目为赐福戏、贺寿戏、仕进戏、婚娶戏、送子戏、逗乐戏等。
祭祀仪式的淡化和消失,戏剧娱乐因素的强化是阳戏的重要特征。
面具是傩戏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色,早期阳戏演出都要戴面具,至近现代,逐渐演化为涂面化装表演,只有个别地方的演出仍戴面具,保存阳戏早期演出形态。
阳戏的具体形成日期,典籍中无从稽考,据说阳戏形成于清嘉庆、道光之间。阳戏的得名,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是种田人、种阳春人演的戏,艺人大多是农村农民,并且长期在农村演出,所以称之为“阳戏”。
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傩戏与阳戏同班演出,傩戏是为娱乐鬼神而演,故称“阴戏”,阳戏显然也有还=酬神演出,但在庭前扎台唱阳戏,主要是娱人,故称之为“阳戏”。
从民间歌舞发展成为戏曲剧种,阳戏经历了“二小”戏、“三小”戏及“多行当戏”等阶段。发展过程中,受到民间花灯、傩戏、辰河戏等艺术形式的影响。
阳戏传统小戏中,有不少载歌载舞的剧目,都具有民间花灯表演的特点,而《盘花》、《捡菌子》、《掐菜苔》等剧目,则直接来自花灯。不少阳戏艺人兼演花灯,溆浦一带甚至是白天唱花灯,晚上唱阳戏。
傩堂戏经常与阳戏同台演出,二者在艺术上也是互相影响。阳戏移植傩戏剧目,吸收傩戏唱腔;傩戏借鉴阳戏脸谱化妆,去掉脸子壳;一些阳戏老艺人会演傩戏的《打求财》、《扛扬公》等剧目,傩堂戏的“三女戏”《孟姜女》、《龙王女》、《庞氏女》,也为各地的阳戏剧团搬演。
辰河戏对阳戏发展的影响也是较为明显的。早期阳戏以演小戏为主,后来从地摊走上舞台,从农村流入城市,逐渐上演大戏,角色行当日渐丰富,有些行当直接取自辰河戏,音乐上采用了辰河戏的一些过场音乐牌子,移植了一些辰河戏的剧目,引入了辰河戏的一些艺术表现手法和表演程式。
阳戏形成于少数民族地区,艺人中亦有不少来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的一些艺术形式,也给阳戏的艺术发展带来影响。土家族的“打溜子”,苗族的歌舞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歌情歌、民间故事等,都给阳戏剧目增添了特别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情。
从整体上看,北路阳戏因与荆河戏合班演出,故而演出剧目以大本戏为多,小戏较少,表演上也吸收了许多地方大戏剧种的表演程式,声腔自成一体。南路阳戏因多与傩堂戏、花灯同台演出,演出剧目以小戏为多,大本戏较少,表演上也较多吸收花灯的表演技艺,音乐曲牌丰富,男女分腔,行当分腔,声腔亦自成一体。
阳戏的音乐唱腔以曲牌连缀体为主,辅以板式变化,南北两路各有特点,按流行地域又分为4个流派,各有各的主要曲调,风格也各有差异,但声腔结构相同。
流行于大庸、沅陵、桑植、永顺等地的“澧河阳戏”,流行于保靖、花垣、古丈、龙山等地的“酉河阳戏”,它们多用真假声相结合的唱法,俗称“金钱吊葫芦”,每一句腔的腔末用小嗓高八度唱,很有特色。
阳戏的表演很有特点。由于阳戏剧目的题材大多是反映的农村生活,艺术上主要植根于湘西花灯等民间歌舞,所以其表演艺术充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地方特色十分鲜明。
阳戏表演技艺中,不少是来自民间歌舞的身段和语汇,还有直接采用花灯的各类扇子、手巾表演技艺,以及花灯的手法,步法身段组合和场面调度。
另外,阳戏表演中也有不少来自某些生活、劳动动作的艺术提炼,如捡田螺、舞板凳龙等。并且还向弹戏、辰河高腔等剧种学习借鉴了口条、水袖、武打等功夫。
阳戏的念白亦有地方特色,北路阳戏以大庸话为主,南路阳戏则有凤凰、吉首、黔阳口音等区别。
阳戏表演上特别讲究手法和眼法的运用,手法除一般各行常用的兰花手、剑指、虎掌、抖指之外,还有姜爪子、荷包手、摘袖手、佛手、勾子手、丫口手,叠掌等。
眼法上则有鼓、斜、泪、对、睐等不同眼法,表现各类角色的喜、怒、哀、乐、惊等不同情感。阳戏表演中的步法很有特点。如小丑的鸭步、猴步、碎步、梭步、小跳步、矮子步,小旦的跻步、碎步、蹉步、云步、十字步、轻盈步、小踏步、叠叠步,再加上上山步、下山步、鬼魂步、捡田螺步等,可将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理状态表现得惟妙惟肖。
根据艺术风格的不同,阳戏可以分为北路和南路两个艺术流派。
历史上,南路阳戏流行于吉首、泸溪、凤凰、麻阳、怀化、芷江、黔阳、会同、新晃、溆浦以及贵州的松桃、铜仁、玉屏、天柱、锦屏、黎平等县市。
北路阳戏则流行于沅陵、古丈、永顺、大庸、桑植、龙山、保靖、花垣以及湖北的鹤峰、来凤,四川的酉阳、秀山等县市。阳戏还曾经以县定名,按照流行的县市名称,称为大庸阳戏、酉阳阳戏、吉首阳戏、凤凰阳戏、沅陵阳戏、怀化阳戏、黔阳阳戏等。
阳戏的传统剧目约有150余个。内容主要是反映普通的人伦物理、家庭生活、劳动故事、男女爱情和妖孤鬼神故事。
按照角色行当的情况,阳戏剧目可分为小阳戏和大阳戏两类。小阳戏即“二小”戏和“三小”戏,大阳戏为多角色的大本戏。
阳戏的剧目主要来源于4个方面:一是历史上阳戏艺人积累的剧目。有阳戏艺人自己编演的,也有地方小戏共同流传的,这类剧目是阳戏剧目的主体。
二是来自傩堂戏的剧目。如有“三女戏”之称的《孟姜女》、《龙王女》和《庞氏女》。
三是来自花灯的传统剧目,如《捡菌子》、《掐菜苦》、《盘花》、《打猪草》、《扯笋子》等。
四是移植地方大戏或木偶戏的剧目。如《白蛇传》、《平贵回窑》、《游龙戏凤》等。
新中国建立之后,创作了现代阳戏《斗笠湾》、《妇女代表》、《边城雾》、《送蜜》、《金鞭岩》、《桃花湾》、《爱扯谎的婆娘》,神话剧《春哥与锦鸡》,历史剧《罗大将军》等剧目,推动了我国地方戏剧艺术的发展。
湘西阳戏
② 贵州花灯所有的调子谁知道啊
花灯
③ 花灯该怎么做
取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剪开,再把纸正反折叠成长条状,对折剪开用胶粘成扇形状,依次用红橙色做四个小扇子,将头尾粘贴环绕成圆形扇,然后用纸剪成条状卷起来做成两个流苏,最后用线把流苏和四个圆形扇依次穿起来,手工灯笼就完成啦。
花灯,又名灯笼,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传统民间工艺品,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其通常由纸或者绢作为外皮,竹或木条制作骨架,中间放上蜡烛或者灯泡而成。在古代,它主要作用为照明,现代社会则多于春节、元宵等节日悬挂,为佳节喜日增光添彩,祈求平安。
花灯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重要的娱乐文化,既有“傩戏”酬神的功能,又有娱人娱乐的价值。受中华文化影响,灯笼在亚洲华人地区,许多国家的庙宇中十分常见。
历史传说
隋朝传说
隋朝炀帝时,元宵节期间赏灯活动热闹非凡,夜夜笙歌,通宵达旦,张灯逐渐发展为元宵节的重要活动。
唐朝治世因社会升平,经济富庶,花灯更是大放异彩,盛极一时,活动规模相当浩 大,观灯人潮万头攒动,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出外赏灯。玄宗时亦延续西汉弛禁制度,京师长安更在元宵节前后三夜取消宵禁,扩大实施“放夜”, 方便人民赏灯,唐以后花灯便成为元宵节的重要标志。
两宋时期国势虽然积弱,此项文化因得到皇室的大力倡行而益加发扬光大,使宋朝成为花灯发展的另一重要历史阶段。明清两朝赏灯热潮未减,坊间更出现灯市,贩售各种花灯,式样繁多,争相竞秀。
中国人元宵节迎花灯的习俗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全国各地种类繁多,灯式不一,各有流行。台湾花灯,俗称“鼓仔灯”,因早期制作时多形似锣鼓而得名,流行的种类有走马灯、骰子灯、圆灯、关刀灯等。由于闽南语“灯”与“丁”同音, 故一般将提灯、闹灯视为人丁旺盛的佳兆。台湾习俗中,妇女在元宵节穿梭于灯下 ,祈求来年得子、添丁;在台湾北部桃竹苗客家庄里,男丁从农历正月十一日起到家庙挂灯,称为“起灯”;谐音“起丁”,为新生男丁入族的仪式之一,涵意深远流长。
神话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 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 后十分震怒,就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类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把这 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 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挂起红灯笼、点爆竹、 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 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发觉人间 一片红光,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就禀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们就这样保住了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的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分类
花灯通常分为吊灯、座灯、壁灯、提灯几大类,它是用竹木、绫绢、明球、玉佩、丝穗、羽毛、贝壳等材料,经彩扎、裱糊、编结、刺绣、雕刻,再配以剪纸、书画、诗词等装饰制作而成的综合工艺品,也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
④ 湖南湘西有什么民间艺术,一种就可以了,尽量要求详细一点的~
不要啊,太有趣了没有,哎,遗憾的是,我觉得这么难
然后看一看这
元宵播放
华灯剧团是一个民间小剧场在湖南的物种。孕育民间歌舞花灯,茶灯,以及集线器和“调教”。湘西戏剧,戏剧戏剧戏剧戏剧湘南嘉禾北平江县代表。
花灯,茶灯,轮毂,和其他民间歌舞表演,盛大,明,清两代,地方志书多条记录。表演大约两个方法:第一,那里是人的“丑陋的一次戏剧唱”,是众所周知的花鼓,在竹马灯,打双和对灯笼的故事;第二是在相关的手臂踏歌“的集体舞蹈,通常称为“摆灯”和“跳灯。人舞蹈在这些地方的轮毂,灯笼,长期的进化,一些吸收电视剧程序法,并逐渐发展成花鼓戏,其他保持灯笼舞功能更罕见的戏曲故事,被称为“灯戏”,“花灯展览。 “各地的自然地域环境的差异和不平衡的发展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不同的流布地域的方言,音乐素材和风格,以及相邻的姊妹各种花灯戏的艺术影响在保留剧目主题曲的结构性能特点,有其自身的特点,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是不一样的。
湘西花灯戏,流行的湘西民间习惯称为麻阳花灯,桑植花灯的吉首市,保靖花灯等,结合正剧,傩戏发展成为一盏灯戏。湘西戏剧的前身灯笼,灯赛事命名的节诞生出来的。叫“调灯笼,桑植县被称为”打灯笼,永顺称为“土地灯笼高高挂”。
灯笼的歌声和舞蹈,艺人们经过多年的实践形式,各种运动和公民生活的武术是艺术的过程中,创造和发展不同的风格。文闻舞灯笼灯笼漂亮,洒脱,吴灯笼健美大胆。
湘西戏剧的初步形成,并第一次出现在这个凤凰,麻阳沿清咸丰,同治年。杨发挥傩堂戏,辰河高腔,常德汉Ban拥有在湘西一些地方在执行的灯笼肯定的,主灯舞演唱会的内容在一个新的发展,即将到来的民间故事和其他剧种的剧目剧改编的演唱会,“香莲闯宫”,“山伯和朋友”。湘西戏剧,歌唱的曲调,大多来自民歌,未成年人。一对灯笼,灯笼京剧唱腔主要适用于轻音,旋律保持结构的特点的民间戏曲度。因为题材不断扩大,业务线的歌声旋律被广泛采用博纳,高强,发挥金融扬,傩戏,民间艺术,以及其他富有戏剧性的增加,歌剧调于一炉的全面发展。
剧情前身为“轻歌剧”,平江域,也称为平江花鼓戏,是湘北灯笼代表的湘北花灯戏的特点:一是与性的即兴表演。仍然有灯笼表演的痕迹。三是吸收了说唱艺术的说和做。四是要吸取民歌和舞蹈表演技能。平江花灯戏,流行的平江县人居浏阳东乡地区,执行地面中心的舞蹈形式,表演戏剧的形式称为,平江花灯戏的戏剧。平江灯会歌剧剧目有100多个,大多是相同的花鼓戏。
嘉禾戏剧,戏剧,湘南流行。贵阳市松岭河被称为“调”,郴县鼓嘉禾称为“灯笼”。嘉禾戏剧在100多个剧本,包括热闹的歌剧农村的生活,如“看花”,“打鸟”更体现出剧中的家庭生活和民间故事,如“苦茶记”,“金川会”,“铁匠”,“刘海戏蟾”等。
花灯戏来自民间的脚本字符,情节比较简单,唱词和道白,很容易理解,唱歌吸收特性的民歌,欢快和不确定性,欢快的表演动作,歌曲和舞蹈味道非常浓,多以小喜剧已知的性能生活,充满了芬芳的土壤。
几个戏剧的戏剧,有其自身的特点。湘西戏的传统剧目是比较小的,广泛流行的“捡菌子”,“盘花”,“拔芽”,王三卖家“,”花“。湘北的戏剧剧目,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光京剧表演艺术家集体创作的剧目。艺人移植传统剧目的基础上,改编的剧目。湘南花灯戏凭借其不断改善和发展的剧目持续增长。编年史从社会生活和民间故事,创造了很多的戏剧艺术家取材。 ,灯笼剧院在粤北湘南地区,甚至蔓延,也丰富了戏剧和其他剧种的剧目交换移植吸收过程中,据不完全统计,湘南花灯发挥传统剧目约130多个,包括59个戏剧33中等大小剧场,小舞在超过40个。此外,还有的子调谐程序40。
音乐,湘西花灯调灯调的主要来源,同时,还大量运用在歌剧演唱的民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与专业影院已经建立了一个空前丰富的剧目,音乐的发展关注曲牌体,板腔复杂的共存音乐系统,吸收了丰富的打击乐,提高音乐表现力,新改进的歌剧程度。湘北戏剧调整点的和声小调两大类,有一个古老的尺调,只有一首歌曲。音乐伴奏分为文,武场面,大钢琴,将胡,鼓。湘南灯笼播放音乐,从当地的民歌,小调,和其他民歌。自定义音乐和外国音乐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吸收和融化。湘南花灯戏的音乐可分为吹打歌碑和丝弦曲牌两种。湘南戏剧的敲击,从当地民间鼓乐,随着元宵节的发展戏剧艺术,参考和改变一些齐玩打击乐的想法。
表演艺术,脚色行当,舞台美术,戏剧三个不同的功能。湘西继承戏剧表演艺术灯笼舞“帽”,“圆”,和风扇的组合法,幽默矮桩姿势。彝族人民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各种鸟,兽,虫,鱼,不同的动态,精制加工而成的艺术体现这些“帽子”和“圈子”。新中国成立后,戏剧的生活和发展。湘南收集和创造了许多新戏的传统剧目和音乐戏剧的演出质量的不断提高,出现了“交叉”,“十月花,”张木匠和妻子“,”10个月小春“一些优秀的剧目,参加省级和地级进化。湖南湘西北部灯笼剧院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在过去的十年中,湖南花灯戏,有很大的发展,许多专业和业余剧团不断提高,并创建一个新的剧目,反映现实生活和一些传统剧目的挖掘排序新的思想内容,湖南戏剧艺术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⑤ 花灯戏是我国哪个地方的戏曲
概述
花灯戏是广泛流行于汉民族中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其突出特征是手不离扇、帕,载歌载舞,唱与做紧密结合。花灯戏源于民间花灯歌舞,是清末民初形成的一种地方戏曲形式。在流行过程中因受当地方言、民歌、习俗等影响而形成不同演唱和表演风格。
花灯戏由花灯歌舞发展而来,俗称灯夹戏、花戏等。最早记载花灯艺术的典籍是清康熙二年(1663年)初的《平越直隶州志》,说“城市弱男童崽饰为女子装,群手提花篮灯,假为采茶女,以灯作茶筐,每至一处,辄绕庭而唱《十二月采茶》之歌”。这里记载的是遵义的玩灯习俗。而贵阳的玩灯习俗则见之于康熙年间田雯编辑的《黔书》,其中无名氏的《春灯词》有“椎髻花铃唱采茶”、“串作花灯蹀躞行”句。写贵阳近郊白纳、乌蒙少数民族春节玩灯的情景。诗中“采茶”即《十二月采茶歌》。
花灯戏是湖南的一种民间小戏剧种。是由民间歌舞花灯、茶灯、地花鼓和“调子”发展而成。主要包括湘西花灯戏、以平江花灯戏为代表的湘北花灯戏和以嘉禾花灯戏为代表的湘南花灯戏。
花灯、茶灯、地花鼓等民间歌舞演出的盛况,明、清两代地方志书有许多记载。其演出形式大体为两种:一是有人物故事的“丑、旦剧唱”,被称为地花鼓、竹马灯、打对子和对子花灯等;二是“联臂踏歌”的集体歌舞,习惯称为“摆灯”和“跳灯”。这些地花鼓、花灯等民歌舞形式,经过长期的演变,有的吸收戏曲的程式规律,逐渐发展成花鼓戏;有的则较多地保持着花灯的歌舞特点,搬演戏曲故事,被称为“灯戏”和“花灯戏”。由于各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和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也由于流布地域的方言、音乐素材和风格以及受邻近姊妹艺术影响的不同,各种花灯戏在剧目题材、声腔结构、表演特点上,都各有特色,发展的历史过程也不尽相同。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花灯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本段]各地特色
1、湘西花灯戏
流行于湘西。民间习惯称为麻阳花灯、桑植花灯、保靖花灯等,都是同阳戏、傩戏相结合发展成的花灯戏。 湘西花灯戏前身花灯,因脱胎于灯节赛会而得名。吉首叫“调花灯”,桑植叫“打花灯”,永顺叫“地花灯”等。
花灯在形成了载歌载舞的形式以后,艺人们经过多年实践,将生活中的各种动作和民间武术加以艺术加工,创造和发展了风格不同的文、武花灯。文花灯秀丽洒脱,武花灯健美刚劲。
湘西花灯戏初步形成,并首先出现在今凤凰、麻阳一带,是在清咸丰、同治年间。 当时,阳戏、傩堂戏、辰河高腔、常德汉班已在湘西的一些地方演出,给花灯一定的影响,于是以歌舞演唱为主的花灯在内容上有了新的发展,即将民间故事和其它剧种的剧目改编为花灯戏演唱,如《香莲闯宫》、《山伯访友》等。湘西花灯戏的唱腔曲调,多源于民歌、小调。对子花灯和花灯小戏的唱腔多半套用灯调,曲调保持民歌的结构特点,戏曲化程度不同。由于题材的不断扩大,行当增多,唱腔曲调则广采博纳,融阳戏、傩戏、曲艺、高腔以及其他戏剧剧种曲牌于一炉而综合发展。
2、平江的花灯戏
原名“灯戏”,外地也有称之为“平江花鼓戏”的,是湘北花灯的代表。湘北花灯戏的特征:一是带有即兴发挥性的表演。二是仍具有花灯表演的痕迹。三是吸收了说唱艺术的说和做。四是从民间歌舞中汲取表演技巧。平江花灯戏,流行于平江县境及浏阳东乡一带,以歌舞形式演出叫地花鼓;以戏剧形式演出则称花灯戏,即平江花灯戏。平江花灯戏的剧目有100多个。大多与花鼓戏相同。
3、嘉禾花灯戏
也就是湘南花灯戏,流行于舂陵河两岸。 桂阳叫“对子调”,郴县称“地花鼓”,嘉禾叫“花灯”。 嘉禾花灯戏的剧目有100多个,其中有轻松活泼的农村生活小戏,如《看花》、《打鸟》等,更多的则是反映家庭生活和民间故事的整本戏,如《苦茶记》、《金钏会》、《打铁》、《刘海戏蟾》等等。
云南花灯戏源于民间花灯歌舞,是清末民初形成流行于云南的地方戏曲。在流行过程中因受各地语音、民歌小曲影响而形成不同演唱和表演风格。云南花灯戏有昆明花灯戏、玉溪花灯戏和姚安花灯戏三大支系,其中昆明花灯保留明清小曲及明清剧目最多,伴奏乐器以胡琴为主;姚安花灯民歌色彩浓重,主要用笛子、梆子伴奏;玉溪花灯革新最早,所以被称为“新灯”,其剧目及演出形式受滇剧的影响较大。
4、云南花灯戏
最初演出的是歌舞成分很重的花灯小戏,后受滇戏等大戏影响,花灯戏艺人在改进情节比较曲折复杂的剧目时,也吸收相关曲调加以变化、拓展和翻新,创立了花灯戏新调。新编的灯调采用曲调连接的编曲方式,具有板腔音乐的某些特点,适合演出传统大戏。除此以外,云南花灯戏的曲调还有各种民歌小调,在整个剧种中占有重要地位。花灯戏演出很注重舞蹈,云南花灯舞蹈的基本特征是“崴”,民间有“无崴不成灯”的说法。“崴步”都有手部动作配合,手中的道具和扇子的“手中花”及“扇花”的种种变化是其具体表现。花灯戏中的歌舞有利于烘托情节和丰富人物性格。
云南花灯戏最繁荣的时期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此时不仅涌现了史宝凤、熊介臣、袁留安等一批著名花灯戏演员,还出现了《探干妹》、《闹渡》、《刘成看菜》、《三访亲》等享誉云南戏曲舞台的剧目。熊介臣是最早把农村晒场演出的“簸箕灯”搬上舞台的前辈艺人之一,他擅演小生,以演《山伯访友》中的梁山伯、《白蛇传》中的许仙闻名,表演具有浓郁的云南玉溪乡土风味。
近年来,各地的花灯戏都面临着与其他传统戏曲艺术同样的困境,剧场演出日益减少,剧团经费短缺,新剧目编排上演困难,年轻一代的编创演出人员后继乏人,急需采取措施对花灯戏这一地方特色剧种进行抢救、保护。
5、贵州花灯戏
清末民初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初,花灯叫采花灯,只有歌舞,后在歌舞中加入小戏,再以后受外来戏曲影响,发展为演出本戏。贵州花灯戏主要流行于独山、遵义、毕节、安顺、铜仁等地,各地有不同的称谓。黔北、黔西一带叫“灯夹戏”,独山一带叫“台灯”,思南、印江等地叫“高台戏”或“花灯戏”。最初的花灯戏演出形式简单,以演民间小戏为主,题材多取农村生活和民间故事,有《拜年》、《姐妹观花》、《三访亲》、《刘三妹挑水》、《放牛拦妻》等剧目。其表演以“扭”为特点,演员常用折扇与手帕为道具表示情感。舞蹈的步法有二步半、四方步,快、慢三步,野鸡步、梭步、碎米步、矮桩步、妇田步、快上步等;扇子耍法有小花扇、大花扇、交扇、盖扇、差扇、扑蝶扇等;身段有犀牛望月、膝上栽花、黄龙缠腰、海底捞月、雪花盖顶、岩鹰展翅等。贵州花灯戏的曲调有的戏剧性较强,也有的源于抒情性的民歌小调,其中“绣荷包”最为闻名。贵州花灯戏在流行过程中逐渐打破了“灯、扇、帕”的歌舞程式,脚色行当也不再局限于“二小”、“三小”,而有了净、末、老旦、彩旦等的划分。其乐曲腔调在原有曲调基础上也出现了扩展变化,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板腔”和“曲牌”。常用的板腔有【出台调】、【行程调】、【路调】、【数板】、【骂板】、【哭板】、【一字调】、【出马门】、【阴二簧】、【山坡羊】、【哀子】、【四平调】等。常用的曲牌有【四小景】、【四季相思】、【月调】、【送夫调】、【巧梳妆】、【白牡丹】、【比古调】、【送茶调】、【观花调】、【雪花飘】等。在表现情节刻画人物时,板腔与曲调综合使用,形成了丝弦灯调系、台灯灯调系和锣鼓灯调系,音乐表现力更加丰富。思南土家花灯戏融入本民族傩戏和摆手舞中的一些成分,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婉转动人的优美唱腔、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灯戏兼容的独特民族风格折射出乌江流域的人文风采。
[编辑本段]特点
花灯戏来自民间,剧本人物少,情节比较简单, 唱词和道白,通俗易懂,唱腔都是吸收民歌小调的特点,欢快明朗,表演动作活泼风趣,歌舞味很浓,多以表现生活的小喜剧见长,充满了泥土的芬芳。
[编辑本段]剧目
剧目方面,几种花灯戏也各有特点。湘西花灯戏的传统剧目比较少,流行比较广的有《捡菌子》、《盘花》、《扯笋》、《王三卖货》、《卖花》等。湘北花灯戏的剧目比较多,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灯戏艺人集体创作的剧目。二是艺人们依据传统剧目移植、改编的一些剧目。湘南花灯戏随着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剧目也不断增多。历代艺人从社会生活和民间故事中吸取素材,创作了不少的剧目。此外,花灯戏在湘南乃至粤北一带流传,与其它剧种在交流吸收移植的过程中也丰富了花灯戏的剧目,据不完全统计,湘南花灯戏传统剧目约有130多个,其中大戏59个,中型戏33个,小戏剧目40余个。此外,还有对子调节目40个。
花灯戏的剧目多取材于旧小说、民间故事和民间小调等。传统剧目有《刘三妹挑水》(获1956年贵州省第一届工农业余艺术汇演二等奖)、《拜年》、《放牛拦妻》、《替嫁》、《王二编诓》、《洗裤玩灯》、《幺爹劝赌》、《姊妹观花》、《上茶山》、《杨三送妹》、《万三掏菜》、《巧英晒鞋》、《苏幺妹挑郎》、《盘查》等三百多出。从戏曲改编的剧目有《柳荫记》、《玉簪记》、《武二杀嫂》、《蒙正赶斋》、《杀狗劝夫》、《平贵回窑》、《仁贵投军》、《风亭赶子》、《辕门斩子》、《陈姑赶潘》、《石秀杀嫂》、《五台会兄》、《玉蜻蜓》、《槐荫记》、《三击掌》、《王彦章摆渡》等数十出。根据民间唱本改编的条纲戏剧目有《红灯记》、《二度梅》、《八仙图》、《蟒蛇记》、《滴水珠》、《昭君和番》、《琵琶记》、《白鹤传》等数十出。
[编辑本段]音乐
音乐方面,湘西花灯戏声腔主要来源是灯调,同时,也大量运用民歌小调为戏中的唱腔。本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专业剧团的相继建立,剧目空前丰富,音乐也从主要为曲牌体发展为曲牌体、板腔体和综合体三者并存的音乐体制,吸收丰富了打击乐,增强了音乐表现力,使戏曲化程度得到新的提高。湘北花灯戏声腔分正调和小调两大类,另还有一种古老的尺调,仅一支曲子。伴奏乐器分为文、武场面,有大琴、套胡、战鼓等。湘南花灯戏音乐源于当地民歌、小调及其他民间歌曲。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和融化风俗音乐和外来的曲调。湘南花灯戏的过场音乐可分为吹打曲碑和丝弦曲牌两种。湘南花灯戏的打击乐,源于当地民间的打击乐,随着花灯戏艺术发展,引用和变化了一些祁剧的锣鼓点子。
[编辑本段]艺术特色
在表演艺术、脚色行当、舞台美术方面,这三种花灯戏也各呈特色。湘西花灯戏在表演艺术上继承了花灯歌舞的“套子”、“圈子”及千姿百态的扇法、幽默风趣的矮桩身段。 艺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把各种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的不同动态,经过提炼加工,艺术地体现在这些“套子”和“圈子”中。新中国成立之后,花灯戏得到新生和发展。湘南花灯戏对传统剧目和音乐进行了收集整理,并创作了一批新剧目,不断提高了演出质量,涌现出了《划线》、《十月花》、《张木匠和妻》、《十月小春》等一批优秀的剧目,参加省、地级会演。湘北湘西花灯戏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在最近的十几年里,湖南花灯戏又有了许多的发展。不少专业和业余剧团艺术水平不断提高,创作出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编剧目和挖掘整理出一些具有新的思想内容的传统剧目,湖南 为湖南花灯戏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编辑本段]组织
花灯戏的组织叫花灯班,或花灯会,有的还置办了会产,以保证演出。清末贵阳著名的花灯生角有“南门李二公”、“小碧寨王应堂”等。1960年贵州省花灯剧团还聘请王应堂(时有91岁)来传授花灯曲调和花戏《姊妹观灯》。王应堂的师傅就是李二公。
⑥ 民间花灯十二月釆花歌词
花灯十二月是一首传唱度较高的一首歌。
民间花灯是优秀的传统民间民俗文化,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并有小戏曲的美称。
花灯具有服装美、唱腔美、舞蹈美、打击乐美的特点,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也是优秀的汉族民间艺术。 相传隋唐年间,每逢正月十五,大街小巷挂满各式各样的灯笼,人们载歌载舞欢度佳节。
民间花灯十二月釆花歌词
正月采花无花采
二月采花百花开
三月桃花红似火
四月藤花盘树枝
我的情哥哥
我的小妹妹
五月桔子闹端阳
六月荷花满池塘
七月菱角牵连长
八月桂花满院香
九月菊花家家有
十月茶花满山开
十一月采花无花采
十二月腊梅着先开
我的情哥哥
我的小妹妹
我的情哥哥
我的小妹妹
情哥哥
小妹妹
情哥哥
小妹妹
⑦ 花灯戏内容是什么
花灯戏是贵州和云南的主要地方剧种,因地域文化的区别,形成不同的风格特色。贵州花灯戏是清末民初在当地
花灯戏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初,花灯叫采花灯,只有歌舞,后在歌舞中加入小戏,再以后受外来戏曲影响,发展为演出本戏。
最初的花灯戏演出形式简单,以演民间小戏为主,题材多取农村生活和民间故事,有《拜年》
、
《姐妹观花》
、
《三访亲》
、
《刘三妹挑水》
、
《放牛拦妻》等剧目。其表演以"扭"为特点,演员常用折扇与手帕为道具表示情感。舞蹈的步法有二步半、四方步,快、慢三步,野鸡步、梭步、碎米步、矮桩步、妇田步、快上步等;扇子耍法有小花扇、大花扇、交扇、盖扇、差扇、扑蝶扇等;身段有犀牛望月、膝上栽花、黄龙缠腰、海底捞月、雪花盖顶、岩鹰展翅等。
湘西花灯戏的传统剧目比较少,流行比较广的有《捡菌子》
、
《盘花》
、
《扯笋》
、
《王三卖货》
、
《卖花》等。湘北花灯戏的剧目比较多,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灯戏艺人集体创作的剧目。二是艺人们依据传统
花灯戏剧目移植、改编的一些剧目。湘南花灯戏随着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剧目也不断增多。历代艺人从社会生活和民间故事中吸取素材,创作了不少的剧目。此外,花灯戏在湘南乃至粤北一带流传,与其它剧种在交流吸收移植的过程中也丰富了花灯戏的剧目,据不完全统计,湘南花灯戏传统剧目约有130多个,其中大戏59个,中型戏33个,小戏剧目40余个。此外,还有对子调节目40个。
其乐曲腔调在原有曲调基础上也出现了扩展变化,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板腔"和"曲牌"。常用的板腔有【出台调】、【行程调】、【路调】、【数板】、【骂板】、【哭板】、【一字调】、【出马门】、【阴二簧】、【山坡羊】、【哀子】、【四平调】等。常用的曲牌有【四小景】、【四季相思】、【月调】、【送夫调】、【巧梳妆】、【白牡丹】、【比古调】、【送茶调】、【观花调】、【雪花飘】等。
⑧ 土家族苗族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是土家族的又一个隆重的传统节日。白天,土家族家家都要剁半边猪头,敬祭“门神”,服胃“烧了门神纸、爷爷崽扒猪屎”,意思是从正月十六日开始,就要忙碌积肥等农事生产活动了。到了晚上,开始玩灯,叫烧灯闹元宵。这时土家族青年男女相约欢聚,热闹异常。
入夜,村村寨寨,鼓乐喧天,弦管齐奏,踩高跷,彩请摆手舞,举着云朵灯、鱼虫砂丁、龟蝉灯、花钵灯前面开路,后跟蚌壳灯、狮子灯、龙灯、花灯,游巷拜户,名日“送灯”。灯,送至哪家,哪家就兴旺吉祥。家家门口摆酒撰果品,燃香蜡祭祀,名日:“迎灯”。待给每家送灯完毕,夜半聚集在寨口或寨中坪坝,“烧灯”。所谓“烧灯”,不是用火将这些灯焚烧,而是用花筒焰火,对着狂舞腾跃的狮子。龙灯喷泻。舞狮玩龙的人们,打着赤膊、迎着花筒焰火,穿来钻去,盘滚翻跳,边舞边呼:“烧呀!”“越烧越旺呀!”花筒焰火,照耀得整个天空银亮,火星漫天飞洒,十分壮观。狮子、龙灯,要烧得毛焦皮烂,只剩副竹木架子,方才罢休!按土家族的习俗说法,哪年将狮子龙灯烧得皮肉稀烂,那年的年景刺沙子。专刻币子、龙灯、花灯、蚌壳灯等,玩至元宵,灯神皆升天归位,行使保佑丰年的职责去了。所以,只能烧烂,不能留存,明年玩灯时再重新结扎。茶灯、蚌壳灯不能烧,只敬祭。
总之,闹灯节玩到通宵达旦。闹元宵时,土家族刁秋子和姑娘们,玩至哪里,他们引醒影涂相随至哪儿,相伴而歌,留连忘返。
土家花灯由旦角、丑角二人表演。旦角叫“妹妹”,多由男扮女装,扎假发辫,包头巾,穿短围衣,系花裙,右手拿花折扇,左手拿彩巾,丑角叫“哥哥,反穿皮袄或皮褂,扎腰带,头戴顶子帽,扎裤脚,右手拿大蒲扇,二人在大方桌上或堂屋院坝里,随着乐器伴奏和打击乐的点子旋转唱跳。旦角的舞步端庄灵巧、秀丽,丑角的舞姿朴实,洒脱、诙谐。乐器有笛子、二胡,打击乐有鼓、锣、拔(头拔、二拔)、冬子。土家花灯以诗歌舞相结合的文艺形式表演,很受土家、苗、汉人民的欢迎。
土家花灯演唱内容非常丰富,唱词浩如烟海,清新优美,主要有《腊月二十九过大年》、《小小花灯初才玩》”、《玩起花灯迎新春》、《拜年》、《花灯调》、《闹花灯》、《单身汉》、《绣荷包》、《接郎》、《月望郎》、《十二月鸟名》、《十二月逢春》、《唱十二月》等等。
玩花灯者每到一家,主人就以烟茶招待,并放鞭炮致谢。半夜时分,玩到那一家,那家则办“宵夜”,招待玩花灯的人们。
这样,花灯往往要玩到深夜。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是花灯收场之日,这天晚上要玩到天亮为止,谓之“正月花灯闹元宵”!
土家族人玩花灯是为了欢度新春佳节,喜庆一年顺利到头,祝福新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老少健康里因此,土家山寨,花灯盛行,处处呈现出一片花海灯山,欢歌乐舞,喜气洋洋的热闹景象。
⑨ 花灯戏是我国哪个地方的戏曲
花灯戏是广泛流行于中国南方的江西、广西、浙江、湖南、湖北、云南、贵州、重庆、[1]四川,以及陕西等地,是一种戏曲艺术形式,属于民间小戏剧种。
⑩ 载歌载舞的湘西花灯戏有哪些历史
花灯戏是湖南的一种民间小戏剧种,是由民间歌舞花灯、茶灯、地花鼓和调子发展而成。在湘西非常流行,当地民间习惯称为“麻阳花灯”、“桑植花灯”、“保靖花灯”等,都是同阳戏、傩戏相结合发展成的花灯戏。
湘西花灯戏前身花灯,因脱胎于灯节赛会而得名。吉首称“调花灯”,桑植称“打花灯”,永顺称“地花灯”等。
花灯、茶灯、地花鼓等民间歌舞演出的盛况,明清两代地方志书有许多记载。其演出形式大体为两种:一是有人物故事的“丑、旦剧唱”,被称为“地花鼓”、“竹马灯”、“打对子”和“对子花灯”等;二是“联臂踏歌”的集体歌舞,习惯称为“摆灯”和“跳灯”。
由此得出,湘西花灯戏是民间花灯、摆灯、跳灯和花灯舞等地方小戏的统称。
湘西人民能歌善舞,花灯表演,世代相承,成了湘西流行的民间舞蹈。这种灯舞是和龙灯、狮子灯、蚌壳灯、车船灯等汇合在一起的集体舞蹈。它由牌灯和小灯组成,没有唱词,只有笛子和打击乐伴奏。
200多年前,在花灯集体舞的行列里,又新添了两个以上的儿童扮演小旦、小丑,在锣鼓声中和持灯师傅的帮唱下进行表演。
小旦、小丑只舞不唱,人们称“哑子灯”,又因小旦、小丑能摆出各种故事人物,人们又称“摆灯”,多在农历元宵节演出。
后来,当师道戏、阳戏在湘西盛行后,跳灯班的艺人纷纷向他们学表演技巧,并和他们同台演出。吸取了这些地方小戏的许多表演程式和唱腔曲调,还加进一些戏曲道白,使跳灯由有说有唱、亦歌亦舞的花灯说唱,发展成歌、舞剧并重的花灯戏舞。
行当由一丑一旦逐步加至多丑多旦,节目由说唱形式向戏剧发展。
这些地花鼓、花灯等民歌舞形式,经过长期的演变,有的吸收戏曲的程式规律,逐渐发展成花鼓戏;有的则较多地保持着花灯的歌舞特点,搬演戏曲故事,被称为“灯戏”和“花灯戏”。
由于各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和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也由于流布地域的方言、音乐素材和风格以及受邻近姊妹艺术影响的不同,各种花灯戏在剧目题材、声腔结构、表演特点上,都各有特色,发展的历史过程也不尽相同。
湘西花灯戏在形成了载歌载舞的形式以后,艺人们经过多年实践,将生活中的各种动作和民间武术加以艺术加工,创造和发展了风格不同的文、武花灯。文花灯秀丽洒脱,武花灯健美刚劲。
湘西花灯戏初步形成,并首先出现在凤凰、麻阳一带,是在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当时,阳戏、傩堂戏、辰河高腔、常德汉班已在湘西的一些地方演出,给花灯一定的影响。
于是以歌舞演唱为主的花灯在内容上有了新的发展,即将民间故事和其他剧种的剧目改编为花灯戏演唱,如《香莲闯宫》、《山伯访友》等。
湘西花灯戏的唱腔曲调,多源于民歌、小调。对子花灯和花灯小戏的唱腔多半套用灯调,曲调保持民歌的结构特点,戏曲化程度不同。
由于题材的不断扩大,行当增多,唱腔曲调则广采博纳,融阳戏、傩戏、曲艺、高腔以及其他戏剧剧种曲牌于一炉而综合发展。
花灯戏来自民间,剧本人物少,情节比较简单,唱词和道白通俗易懂,唱腔都是吸收民歌小调的特点,欢快明朗,表演动作活泼风趣,歌舞味很浓,多以表现生活的小喜剧见长,充满了泥土的芬芳。
湘西花灯戏的传统剧目比较少,流行比较广的有《捡菌子》、《盘花》、《扯笋》、《王三卖货》、《卖花》等。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灯戏艺人集体创作的剧目;二是艺人们依据传统剧目移植、改编的一些剧目。
历代艺人从社会生活和民间故事中吸取素材,创作了不少的剧目。
音乐方面,湘西花灯戏声腔主要来源是灯调,同时,也大量运用民歌小调为戏中的唱腔。后来,随着专业剧团的相继建立,剧目空前丰富,音乐也从主要为曲牌体发展为曲牌体、板腔体和综合体三者并存的音乐体制,吸收丰富了打击乐,增强了音乐表现力,使戏曲化程度得到新的提高。
在表演艺术、角色行当、舞台美术方面,湘西花灯戏在表演艺术上继承了花灯歌舞的“套子”、“圈子”及千姿百态的扇法、幽默风趣的矮桩身段。
艺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把各种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的不同动态,经过提炼加工,艺术地体现在这些“套子”和“圈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