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景区营销要做哪些工作
大家常说“景区是船,营销是帆”。规划是基础,产品设计是支撑,日常管理是保证,景区营销是关键。中国旅游发展三十余年,景区的地位逐步明显化、核心化。景区的价值在于吸引人气,集聚财气,这就需要一个具有超强吸引力的旅游磁场,在打造景区的过程中,景区只是一个外在的大概念,真正的价值在于打造一个旅游吸引核,在核心吸引力的基础上构筑旅游磁场,这才是一个合格的景区。
旅游吸引核的定位与打造,要以市场调研数据和周边资源调研数据为基础,同时要以大众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争取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基础上创造市场。景区营销既要掌握一般营销的知识,也要熟悉旅游市场、旅游者、旅游消费的特点。景区营销要知道卖什么、卖到哪、卖给谁、怎么卖,要能给规划、设计、生产各环节提出要求。根据以上的基本基本思路,景区开发运营与营销建议采取以下方式措施,其中我会重点讲一下景区营销的环节:
一、景区开发
目前中国旅游景区总数近三万家,但同质化严重,真正有旅游吸引核的景区却相对少之,加之中国景区建设中的“复制创新模式”愈演愈烈,很多具有独立旅游吸引核的景区,其核心吸引力也在不断消减。都说中国旅游要经历观光游、休闲体验游、度假游几个阶段,但其根本所在还是以观光游为根基。有很多人认为旅游发展的几个阶段是相对独立出来的,但其却是一体的,就如盖楼一样,是在一个中心线上,如果偏差就很难保证后期的稳定与安全。
在景区开发上,第一点要做的就是掌握高质量的旅游资源,因为资源是旅游后续发展之基,搞旅游切不可急功近利,观光游都做不好的景区是不可能做成休闲度假游的;第二点就是景区定位,但定位需要考虑自身资源环境、市场需求、周边资源形态,如果要做高端定位就要站在国家甚至世界的高度去考虑以上三个要素;第三点就是要做项目定位,项目定位要以景区定位为核心主干,切记不可建设与近距离景区具有竞争力的同类旅游项目,旅游要想大发展,靠的是合作而不是竞争,主动进入竞争无非就是把自己推进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区域为王靠的是整合资源把“他的变为我的”,而不是把其它的同行彻底消灭,一家独立,是难以支撑起旅游需求的多样性的,打造旅游目的地只能说“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第四点就是景区运营筹备,景区开发完了就面临运营问题,好的运营与管理是赢得市场的基础保障,很多景区都面临过临时组建运营团队的难题:难招聘、素质低、制度混乱、地方关系问题不断。要想做到景区运营的高水准化和顺畅化,就必须在建设期进行人员的招聘、选拔、培训和其它前期工作。
二、景区运营
景区运营是景区后续发展的根基保障,运营管理也就是景区的一个大服务概念,好的服务可以提升游客满意度,坚实景区正面形象的口碑效应,从而带来景区源源不断的客源市场;不好的服务,则会带来负面消息的口碑效应,加速景区形象的陨落,严重可导致景区夭折。
景区运营主要工作包括景区环卫、景区安保、内部经营管理、票务管理、游客服务中心管理、地方关系处理等。
(一)景区环卫:景区环卫是景区给游客留下良好印象的重要工作之一,现在各地景区的垃圾桶大多数都是根据景区环境定制的生态垃圾桶,为了方便清理也都是套筒,景区环卫不仅要保证景区的整洁卫生,还要肩负起景区环境的保护宣传职责,提醒游客文明旅游,景区内的垃圾要保证日清日毕,垃圾收集场尽量隐蔽切要在景区外部。
(二)景区安保:景区内的安保不仅要保证景区内旅游秩序的正常,还要承担游客意外的应急处理,景区内部安全隐患的排查与上报,尽量保证景区内部安全保障无死角,保证游客旅游的顺畅性与安全性。
(三)内部经营管理:内部经营管理包含车船运营,旅游商品售卖等,在这方面要保证游客的有序乘车,对于特殊人群要特殊处理,如老、幼、孕、残人群,尽可能提供方便,这也是景区服务水平的一个展现,可以有效提升景区美誉度。旅游商品的经营要保证产品的地方特色与纪念价值,商铺的定位要定在景区的出入口和人流聚集区,同时要保证游客游览过程中购物需求,在旅游线路上设立小型商铺。
(四)票务管理:票务是景区管理中的财务重地,也是掌控市场的重要介质,完善的票务管理体系不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票务流失带来的经济损失,提升游客购票的便捷度,还可掌控市场渠道,灵活变通。
(五)游客服务中心:游客服务中心是景区对外服务的第一窗口,直接影响着游客对景区的第一印象,完善的设施设备不仅可以为景区运营提供保障,还能提升游客旅游过程中的满意度。充电、寄存、医务、轮椅、导览、资讯、投诉、纠纷处理等都是游客服务中心必备的保障功能。
(六)地方关系处理:这也是很多景区面临的最长久、最棘手的问题,主要问题包括老百姓为获得利益破坏景区设施、聚众闹事、倒票倒人,地方主管部门为获得利益各种检查、安排接待等。对于这类问题的解决没有固定的解决模式,还要根据地方实际情况灵活解决。
三、景区营销
(一)什么是营销
营销是景区发展之魂,景区营销分为内营销和外营销两部分,内营销也就是景区运营服务,优质的景区服务水平是营销的根基保障,好的内营销有助于景区稳步发展,相反内营销如果不足,外营销越出色景区死亡的也就越快;外营销则是包含渠道建立、广告宣传、活动策划等。营销的目的就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让市场知道、了解、最终爱上我们的产品—景区。
(二)如何营销
传统景区的营销都是在景区正式建成之后到开业之间的这段时间开始真正的营销工作,但我个人认为真正的营销应该贯穿景区开发的整个过程,也就是在景区开发伊始就要开始营销工作。
景区的开发建设无非是为了盈利,盈利就需要有市场需求,以往的景区开发建设都是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开展的,更有很多景区是按照投资商或领导的个人喜好而建,这样的景区产品经过长时间的建设期走向市场都会面临几个问题,产品没有跟上市场需求或产品根本不为市场所接受,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完全可以将市场引进到景区的开发建设过程中,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景区的市场导向化,还会突显个性化,在建设的过程中就开始了自我营销的具体工作,等到景区开业,在建设期的营销积累足以给景区带来理想的客源基数。
常规的营销分为线上营销和线下营销,线上营销就是利用网络资源构筑线上渠道和宣传渠道,和各大旅游B2B\B2C网站的合作是必不可少,从线上宣传的角度考虑自然是越多越好,但从效率最大化考虑,就要慎重考虑合作对象,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无用功的浪费;线下营销就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打通传统渠道(旅行社),通过市场反馈制定最有效的活动宣传方案,在这个基础上要学会整合资源,突破传统开辟新的旅游渠道,做到无不可合作之商,最终向景区直销体系靠拢,摆脱对各类渠道的过度依赖。
自驾游市场的来临,让我们不可过度依赖旅行社的渠道作用,但不是放弃传统渠道商,要充分利用其原有的资源扩大市场影响力,做到借力打力之功。新时代下的景区营销重要的是突破传统,重视创新,抓住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己所用。优秀的营销手段可以激活沉寂的市场,同时也可挽救正在垂暮的景区产品。
在景区宣传的的过程中,我们不是单纯的宣传产品,而是要结合事件、活动同步宣传,这样才会体现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景区产品,同时给市场一个为什么而来的理由,构筑旅游吸引核。
(1)积极开展品牌营销
1. 品牌营销的内涵
品牌营销是指企业通过创立品牌,实施品牌策略,以充分运用品牌优势,提高企业竞争力,
获得满意的经济效益的营销活动。入世之后,我国旅游景区品牌化问题面临的考验更加严峻。
2. 品牌的积极效应
旅游经济既是品牌经济、知名度经济,又是注意力经济。良好的旅游景区产品品牌可以吸引高级人才的到来;优质的品牌还对销售贡献巨大;同时能积累无形资产和保持顾客忠诚感,形成稳定客源市场;容易带拉“绿灯效应”,它是指当景区的产品能够产生巨大的综合效益时,就可以获得政府支持、银行贷款等优惠措施。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品牌就是景区的核心竞争力,好的品牌是旅游景区的无形资产,它可以为景区树立良好的形象,保障其市场不断扩张。
(2) 以体验为核心的营销设计
1. 体验营销的来临
体验营销是一种为体验经济所驱动的全新的营销模式。简单而言,就是满足消费者体验消费需要的营销活动。马连福对体验营销的定义是:企业通过充分运用产品和服务这个道具,在满足顾客体验需求的基础上,为顾客最大化创造价值的营销活动过程。“感受”或者游客的“体验”在未来的体验经济时代逐渐成为最重要的需求导向。旅游景区产品实际上也是一种体验的设计,这种体验包括从访问景区的打算和旅行的计划开始,到接下来访问的过程,最后离开景区,以及旅途活动,最终形成旅游过程的整体感受。
2. 体验设计的途径
旅游景区体验营销设计就是景区内的工作人员通过声音或图像等媒介为客人营造一种氛围,一种情景,让客人沉浸其中,努力为游客创造一系列难忘的经历。从体验形态出发的设计策略有:娱乐体验、地域文化体验、时尚体验等。为给游客创造丰富的体验,在体验设计时要注意体验主题化、以正面线索使顾客的印象达到和谐、提供具有当地特色的纪念品、重视对游客的感官刺激、将景区的产品定制化、提供感性化的服务等。
(3) 借助事件营销
1. 事件营销的普及
事件营销就是企业通过运做公关事件来迅速提高企业及其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达到“一举扬名天下知”的目的。事件营销的内容包括:沟通目标观众、建立相关的关系、销售有关的商品、获得正面的宣传效果。
2. 以事件为载体进行营销
旅游景区产品的事件营销是指有计划地策划、组织、举办和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的景区外部发生型和景区内部策划型事件,进行营销组合,运用新闻公关,进行正面宣传,吸引现实和潜在的旅游消费者的注意和兴趣,以达到丰富景区现有旅游产品,扩大产品销售,增大景区收入和提升景区知名度与美誉度的一种现代营销手段。现在印刷的各种宣传册子已相当精美了,还把中国的皮影、剪纸等民间艺术以及古钱币、纪念邮票、光盘结合在一起,很是有纪念意义和“特色”。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大胆革新,制造出许多时尚、受欢迎的东西,旅游特色纪念品一方面可以起到宣传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让景区赚了钱,但不能跟风,现在全国到处“中国结”,没有特色,只能沦为平庸。
旅游景区营销的目的是为了向现实的或潜在的旅游消费者提供景区产品信息,引导消费行为,满足旅游者需求,反馈顾客意见。而事件营销的效果正在于塑造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提高目的地知名度以及增强旅游综合能力等方面,它已经成为实现旅游景区产品营销的有效捷径之一。旅游景区可以借助社会生活中的良性事件作为载体进行营销,策划相关旅游项目和活动吸引旅游者的眼球。
(4) 整合营销传播
1. 整合营销传播的提出
整合营销传播(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2munication) 的观点发源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许多学者提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传播合作效应”概念,由舒尔兹(1993)
提出,简称IMC。美国广告业协会的定义是:“整合营销传播是一种强调整合所带来的附加价值的营销传播理念,这种理念强调通过评价广告、直接营销、销售促进和公共关系等传播方式的战略运用,并将不同的信息进行完美的整合,从而最终提供明确的、一致的和最有效的传播影响力。”。特伦斯则认为IMC
是一个营销传播过程,它包含了计划、创造、整合以及营销传播各种形式的运用,这种营销传播随着时间传递给品牌的目标消费群和潜在顾客。
2. 旅游景区产品的整合营销
旅游行业本身就是一个高相关性的综合产业,从上面对旅游景区产品的定义也可以看出,旅游景区产品涉及多个部门,因此有必要通过引入整合营销来促进旅游景区产品的营销。IMC
的运用可以为旅游景区产品和旅游景区树立特有的形象和品牌,为游客传递一种清晰和高接受度的概念,让我们的旅游景区产品在游客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将IMC
理念应用到旅游业中,其核心思想应该是对旅游者的客户关系管理,强调以“旅游者想要什么”为中心,要求旅游目的地不同部门、不同人员从各自不同角度与顾客沟通时有统一口径、统一的品牌个性、统一的顾客利益点和统一的销售创意,形成集中的品牌冲击力,及时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系统的旅游者信息反馈,进而动态性调整促销策略。
旅游景区产品的整合营销关系到多个利益相关者,为了对这些利益相关者进行密切、有机的传播活动,营销传播管理者应该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反映到企业经营战略中,持续、一贯地提出合适的对策。为此,首先决定符合企业实情的各种传播手段和方法的优先次序,通过计划、调整、控制等管理过程,有效地、阶段性地整合诸多企业传播活动。最终我们的旅游景区在这些传播手段的协调、高效运用后,开始为我们景区产品创建知名的品牌和吸引力。
(5)提高员工素质和服务质量
对内提高员工素质和服务质量,实施“口碑”营销许多景区现在都在通过培训或招聘专业化的人才来提高景区的服务质量,推行标准化服务和人性化,实现零投诉,或者干脆免费导游讲解,让游客一传十,十传百,通过“口碑”促销。这种亲朋好友间的人际传播,信服度高,很容易招徕游客。相反,如出现一个游客照顾不周,负面宣传影响力更大,景区损失不言而喻。
(6) 以技术为支撑的网络营销
1. 网络营销的含义
借鉴营销的概念,有学者定义网络营销是个人或组织借助或通过互联网创造、提供并与他人交换有价值的产品以满足自身需要和欲望的一种社会活动管理过程。也有人称网络营销为电子商务,它是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为基础,高效率、低成本地从事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各种商务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营销渠道的拓展提供了极大方便,它在旅游景区产品营销中的运用是一种新颖而积极的尝试。
2. 旅游景区产品的网络营销
由于旅游产品信息的不透明性和不对称性以及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等特点,消费决策主要依赖于信息,信息技术对旅游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旅游供给方面,特别是旅游景区产品的销售体系。信息技术的介入极大地丰富了供给和消费双方选择的媒介,同时提高了信息传输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了信息传输成本。它包括通过网络发布、交流旅游基本信息和旅游商务信息,以电子手段进行旅游宣传促销、开展旅游售前售后服务;通过网络查询、预订旅游产品并进行支付。旅游景区产品借助网络营销可以节约营销成本,提高营销效率;
适应市场变化,即时调整产品和价格;直接与顾客接触,杜绝假冒品牌的服务;方便顾客的选择和购买;快速向游客提供最新信息,便于沟通。
总结:通过以上多个视角的对策分析和实施,相信旅游景区产品的营销工作会出现新的改观,旅游景区的综合效益有一个较大的提升。进而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最优化的价值,为投资者创造合理满意的回报,实现政府部门的经济发展目标,当然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为旅游景区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景区淡季市场营销有两个目的:一是在冷清的销售期尽可能增加自己的产品购买者;二是为下一个销售旺季储备潜在产品购买者。在淡季耗费人力和物力对景区进行营销,在一些企业和个人看来是不经济,低效率的。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日渐完善,这种反季节的营销也越来越引起业内人士的注意。随着旅游者心理的日渐成熟,旅游活动的季节性特征已经逐渐减弱。这种发展趋势使得旅游景区市场营销的概念越来越明确,景区的淡季市场营销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旅游景区淡季市场营销将会成为景区销售的重要增长点,直接影响景区下一个旺季产品的销售,对开发景区的潜在消费者市场有着积极的作用。
景区淡季市场营销:指旅游景区为了充分实现景区的价值,在缺乏消费动力的时间段,调整消费者的季节性偏好,增加景区产品的销售或者为下一个销售旺季储备更大的消费市场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旅游景区要进行淡季市场营销的原因首先,消费者旅游心理的日渐成熟,旅游活动的季节性逐渐趋弱。成熟的消费者愿意避开旅游高峰期出游。他们成熟的旅游心理还表现在对旅游真正的内涵的追寻,把旅游看成是一种放松心情的自然活动而不是一种炫耀的资本。
其次,淡季营销有利于景区的营销效果。常规的旅游景区都选择在旺季展开大型宣传营销,而在淡季采取全面紧缩的营销战略。消费者面对各种众多而繁杂的宣传营销可能会产生犹豫的心理,不利于消费决策的做出。另一方面,对于那些不具备资源和区位优势的景区,旺季实行营销很容易受到强势景区营销的影响而遭受“忽略效应”,造成营销效果甚微。选择在淡季营销,可以避开营销的竞争,产生良好的效果。
再次,旺季旅游人数众多,对景区宣传营销的认知意识不强,很难在旺季就形成对景区的忠诚度。此外,被旅游旺季的“井喷效应”排挤的一部分数量可观的消费者,也是潜在消费先锋,如果不对其加以重视,很容易造成客源的流失。
另外,各大旅游景区进入淡季,各方面工作减少,这就使得景区有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进行营销策划。
景区的淡季市场营销应该不同于旺季营销,应该根据消费者的淡季需求的特点及旅游景区自身的淡季特征进行分析。从消费者淡季需求的特点来看,消费心理更趋理性化。旅游发展初期,天气成为旅游者做出旅游决策的前提。一般的消费者都有选择天气好的季节出游的偏好,相比较而言,人们更愿意在暖春、舒夏、凉秋等天气较好的时间段出游。随着旅游业和人们旅游心理的成熟,一些人们开始把气候看成是次前提,首要考虑出游的自由度、舒适度、优惠度,而是理性地选择在淡季出游。一是回避人流拥挤造成负面的心理影响;二是出于价格的考虑,淡季出游便宜;三是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游览和观赏景点。因此,景区淡季市场营销要满足消费者的这种需求,实施“价格优惠、环境宽裕、项目更新”的原则。实行价格优惠,具体的方式如下:
1.半价门票。推出半价门票是指在原来门票的基础上进行对折出售,这对于消费者或者旅游中间商来说诱惑力显著。
2.增值门票。在原门票的价格保持不变的基础上赠送景区类的相关娱乐设施的使用,增加景点和延长景区的游览线路,赠送相关的参与项目等方式来营销。
3.淡旺季套票。推出淡旺季套票就是指旅游者在淡季购买旅游产品可以获得旺季优惠旅游的机会。
4.捆绑套票。指把景区内的参观、娱乐和餐饮项目捆绑起来一起销售,在原门票价不变的基础上附赠一份中餐或一个游乐项目(如免费过山车等)。
从旅游景区的淡季特点来说,一方面,景区淡季是景区旺季的延续,这个时期的景区表现出一种急待休整的特点。在这个阶段进行景区营销就是要总结旺季景区的经营情况,发现和整顿景区产品中存在的问题,继续加强那些吸引力大的旅游产品(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加内容,更新产品的包装),开发有潜力的新产品(建立在旺季销售的市场调查和总结的基础上,利用淡季相对宽松的工作时间动员全体员工进行项目的创意和产品的拓展),转换一些缺乏活力的产品(通过旺季销售业绩的考核,对于那些销售不明显,缺乏市场活力的产品,在控制成本的原则下将其尽可能转换为适销的产品)。
另一方面,景区的淡季是游客相对较少的时期,这个时间段的景区呈现宁静、宽松的特性。这个时期,每个消费者所能占用的资源相对较多。旅游景区淡季营销可以将这些特征作为销售的卖点。打出“驱逐拥挤的烦恼,提增游览的分量”的口号,结合景区原有的魅力,瞄准特定的旅游市场进行营销。如老年人市场,因为老年人市场有着自身的特点:喜欢清静,动作缓慢。景区可以在淡季组织承办省、市的“老年游园会”等活动,或者会议旅游市场,举办会议都需要一个宁静,优美的环境,景区可以结合自身实力,开发景区会议产品。在淡季(或在旺季)主动和一些知名企业、公司联系,承办某些大型的会议。
面对日益变化的旅游景区营销,我们要更新营销观念、创新营销方法,提高景区营销成果。景区淡季市场营销是拉动景区销售的一种重要途径,在旅游景区的销售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旅游景区营销是一个地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如果要使一个景区长久不衰,永续发展,市场营销就显得特别重要。
(三)为什么营销
营销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盈利,在这基础上完成其它高大上的目的。
四、景区的发展
景区的发展是一种必然,单一的景区经营也必然会被多元化的景区经营理念所替代。旅游其实就是一个字“玩”,景区的发展也必然会围绕如何解决“玩”这个问题而进行进化提升。
打造更强大的旅游吸引核,提炼出更多样化的盈利模式,这就是景区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想走好这条路,需要两个必备的因素人才、创新。景区发展的好坏不是看项目投了多少钱,而是看项目挣了多少钱,很多好的项目可能花费寥寥,但却会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景区的发展靠的是大格局的心态,不断创新的理念和“无中生有”的智慧。
『贰』 如何确定旅游景区的开发类型
3 、 总结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应充分利用当地各类资源,充分融入当地经济发展。共生商业模式正是以此为指导思想。该模式的共生体现在生物与文化多样性的共生、开发与保护的共生,模式实施的关键在于融合生物与文化资源来形成产业化发展,模式实施的保障在于通过保护来实现生物与文化资源的永续利用。生物资源或文化资源的富集程度与可开发程度是选择生物主导型开发和文化主导型开发的主要因素,成立组织和运营项目是商业模式运行的重要载体。
『叁』 作为一名旅游规划师,如何平衡旅游者,旅游资源,当地政府,当地居民的利益
作为移民旅游规划是如何平衡旅游者旅游资源,当地政府当地居民的利益,那我们在做这个旅游规划的时候,首先要把这个四方都要牵扯进去,针对景区做好优化,然后让政府留着这个当地居民都能受益。
『肆』 生态旅游有哪些利益相关者,各利益相关者如何定位
首先直接受利者,一般都是政府吧,收入带来收入啊;然后当地村民;还有游客啊。。
长远的就是代代收益,循环利用!
『伍』 旅游景区项目策划的目录
旅游景区项目策划原理与方法
第一章 旅游景区项目策划概述
第一节 旅游景区项目策划的概念和实践
第二节 旅游景区项目策划的功能和特征
第三节 旅游景区项目策划的内容和程序
第二章 旅游景区项目策划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旅游景区项目策划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旅游景区竞争力理论
第三节 旅游景区生命周期理论
第四节 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五节 旅游景区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六节 旅游景区的社区参与理论
第七节 旅游景区的门槛理论
第三章 旅游景区项目策划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 旅游景区项目策划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旅游景区项目策划的思维方法
第四章 旅游景区项目组织和调研
第一节 旅游景区项目策划的组织
第二节 旅游景区项目策划的调研
第五章 旅游景区项目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旅游景区项目背景分析
第二节 旅游景区项目条件分析
第三节 旅游景区项目市场需求与环境分析
第六章 旅游景区项目总体策划
第一节 旅游景区项目目标制定与主题选择
第二节 旅游景区项目市场定位和产品体系
第三节 旅游景区项目选址和布局
第四节 旅游景区项目策划与创造体验
第五节 旅游景区项目策划与全方位开发
第七章 旅游景区景观项目策划
第一节 中西园林美学思想
第二节 传统造园与构景方法
第三节 现代景观项目策划
第八章 旅游景区活动项目策划
第一节 交通项目策划
第二节 游览项目策划
第三节 娱乐项目策划
第四节 住宿项目策划
第五节 餐饮项目策划
第六节 购物项目策划
第七节节庆项目策划
第九章 旅游景区项目评估和实施
第一节 旅游景区项目融资与评估
第二节 旅游景区项目营销与管理
第三节 旅游景区项目实施
旅游景区项目策划案例分析
第十章 市场类项目策划案例分析
第一节 让黄帝走下神坛
第二节 帝王进入寻常百姓家
第三节 “天尽头”的市场升级
第四节 刘公岛:从耻辱到幸福
第五节 将沦落的皇家祭坛重新推向舞台
第六节 白云观宗教文化的开发
第七节 四合院与手工艺的结合
第八节 另辟蹊径,走出阴影
第九节 四川的泸沽湖
第十一章 定位类项目策划案例分析
第一节 “大鸡烟”比赢了“洋555”
第二节 出卖荒凉:打造差异性产品
第三节 “中国休闲之都”的提出
第四节 形形色色的概念炒作
第五节 孔尚任隐居地
第六节 讲述马陵之战的故事
第七节 将主题园引进宗教景区
第八节 泰山“国山”战略
第九节 东方养生长寿圣地
第十节 邯郸梦之城
第十二章 情景类项目策划案例分析
第一节 情景实化
第二节 打造游客的兴奋点
第三节 欢乐谷二期:体现主题公园的主题
第四节 非主题公园景区项目的主题设计
第五节 王府游乐园现代游乐区项目的体验设计
第六节 宗教文化主题公园的景观创意
第七节 再造泰山
第八节 引景空间的塑造
第九节 《大漠风·长城魂·黄河情》主题演出
第十节 英格兰的“树梢吊桥”
第十三章 运作类项目策划案例分析
第一节 旅游项目的上纲上线
第二节 产业链的延伸
第三节 将主题园做成产业展示窗口
第四节 从影视拍摄基地到主题园
第五节 “黄帝文化周”策划
第六节 名人故里的开发
第七节 将邯郸打造成旅游集散地
第八节 风景道
第九节 选址、布局与风水
第十节 幸福海岸的幸福解说
主要参考文献
『陆』 景区营销管理的定义如何理解
景区营销的环节:
一、景区开发
目前中国旅游景区总数近三万家,但同质化严重,真正有旅游吸引核的景区却相对少之,加之中国景区建设中的“复制创新模式”愈演愈烈,很多具有独立旅游吸引核的景区,其核心吸引力也在不断消减。都说中国旅游要经历观光游、休闲体验游、度假游几个阶段,但其根本所在还是以观光游为根基。有很多人认为旅游发展的几个阶段是相对独立出来的,但其却是一体的,就如盖楼一样,是在一个中心线上,如果偏差就很难保证后期的稳定与安全。
在景区开发上,第一点要做的就是掌握高质量的旅游资源,因为资源是旅游后续发展之基,搞旅游切不可急功近利,观光游都做不好的景区是不可能做成休闲度假游的;第二点就是景区定位,但定位需要考虑自身资源环境、市场需求、周边资源形态,如果要做高端定位就要站在国家甚至世界的高度去考虑以上三个要素;第三点就是要做项目定位,项目定位要以景区定位为核心主干,切记不可建设与近距离景区具有竞争力的同类旅游项目,旅游要想大发展,靠的是合作而不是竞争,主动进入竞争无非就是把自己推进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区域为王靠的是整合资源把“他的变为我的”,而不是把其它的同行彻底消灭,一家独立,是难以支撑起旅游需求的多样性的,打造旅游目的地只能说“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第四点就是景区运营筹备,景区开发完了就面临运营问题,好的运营与管理是赢得市场的基础保障,很多景区都面临过临时组建运营团队的难题:难招聘、素质低、制度混乱、地方关系问题不断。要想做到景区运营的高水准化和顺畅化,就必须在建设期进行人员的招聘、选拔、培训和其它前期工作。
二、景区运营
景区运营是景区后续发展的根基保障,运营管理也就是景区的一个大服务概念,好的服务可以提升游客满意度,坚实景区正面形象的口碑效应,从而带来景区源源不断的客源市场;不好的服务,则会带来负面消息的口碑效应,加速景区形象的陨落,严重可导致景区夭折。
景区运营主要工作包括景区环卫、景区安保、内部经营管理、票务管理、游客服务中心管理、地方关系处理等。
(一)景区环卫:景区环卫是景区给游客留下良好印象的重要工作之一,现在各地景区的垃圾桶大多数都是根据景区环境定制的生态垃圾桶,为了方便清理也都是套筒,景区环卫不仅要保证景区的整洁卫生,还要肩负起景区环境的保护宣传职责,提醒游客文明旅游,景区内的垃圾要保证日清日毕,垃圾收集场尽量隐蔽切要在景区外部。
(二)景区安保:景区内的安保不仅要保证景区内旅游秩序的正常,还要承担游客意外的应急处理,景区内部安全隐患的排查与上报,尽量保证景区内部安全保障无死角,保证游客旅游的顺畅性与安全性。
(三)内部经营管理:内部经营管理包含车船运营,旅游商品售卖等,在这方面要保证游客的有序乘车,对于特殊人群要特殊处理,如老、幼、孕、残人群,尽可能提供方便,这也是景区服务水平的一个展现,可以有效提升景区美誉度。旅游商品的经营要保证产品的地方特色与纪念价值,商铺的定位要定在景区的出入口和人流聚集区,同时要保证游客游览过程中购物需求,在旅游线路上设立小型商铺。
(四)票务管理:票务是景区管理中的财务重地,也是掌控市场的重要介质,完善的票务管理体系不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票务流失带来的经济损失,提升游客购票的便捷度,还可掌控市场渠道,灵活变通。
(五)游客服务中心:游客服务中心是景区对外服务的第一窗口,直接影响着游客对景区的第一印象,完善的设施设备不仅可以为景区运营提供保障,还能提升游客旅游过程中的满意度。充电、寄存、医务、轮椅、导览、资讯、投诉、纠纷处理等都是游客服务中心必备的保障功能。
(六)地方关系处理:这也是很多景区面临的最长久、最棘手的问题,主要问题包括老百姓为获得利益破坏景区设施、聚众闹事、倒票倒人,地方主管部门为获得利益各种检查、安排接待等。对于这类问题的解决没有固定的解决模式,还要根据地方实际情况灵活解决。
三、景区营销
(一)什么是营销
营销是景区发展之魂,景区营销分为内营销和外营销两部分,内营销也就是景区运营服务,优质的景区服务水平是营销的根基保障,好的内营销有助于景区稳步发展,相反内营销如果不足,外营销越出色景区死亡的也就越快;外营销则是包含渠道建立、广告宣传、活动策划等。营销的目的就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让市场知道、了解、最终爱上我们的产品—景区。
(二)如何营销
传统景区的营销都是在景区正式建成之后到开业之间的这段时间开始真正的营销工作,但我个人认为真正的营销应该贯穿景区开发的整个过程,也就是在景区开发伊始就要开始营销工作。
景区的开发建设无非是为了盈利,盈利就需要有市场需求,以往的景区开发建设都是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开展的,更有很多景区是按照投资商或领导的个人喜好而建,这样的景区产品经过长时间的建设期走向市场都会面临几个问题,产品没有跟上市场需求或产品根本不为市场所接受,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完全可以将市场引进到景区的开发建设过程中,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景区的市场导向化,还会突显个性化,在建设的过程中就开始了自我营销的具体工作,等到景区开业,在建设期的营销积累足以给景区带来理想的客源基数。
常规的营销分为线上营销和线下营销,线上营销就是利用网络资源构筑线上渠道和宣传渠道,和各大旅游B2B\B2C网站的合作是必不可少,从线上宣传的角度考虑自然是越多越好,但从效率最大化考虑,就要慎重考虑合作对象,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无用功的浪费;线下营销就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打通传统渠道(旅行社),通过市场反馈制定最有效的活动宣传方案,在这个基础上要学会整合资源,突破传统开辟新的旅游渠道,做到无不可合作之商,最终向景区直销体系靠拢,摆脱对各类渠道的过度依赖。
自驾游市场的来临,让我们不可过度依赖旅行社的渠道作用,但不是放弃传统渠道商,要充分利用其原有的资源扩大市场影响力,做到借力打力之功。新时代下的景区营销重要的是突破传统,重视创新,抓住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己所用。优秀的营销手段可以激活沉寂的市场,同时也可挽救正在垂暮的景区产品。
在景区宣传的的过程中,我们不是单纯的宣传产品,而是要结合事件、活动同步宣传,这样才会体现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景区产品,同时给市场一个为什么而来的理由,构筑旅游吸引核。
(1)积极开展品牌营销
1. 品牌营销的内涵
品牌营销是指企业通过创立品牌,实施品牌策略,以充分运用品牌优势,提高企业竞争力,
获得满意的经济效益的营销活动。入世之后,我国旅游景区品牌化问题面临的考验更加严峻。
2. 品牌的积极效应
旅游经济既是品牌经济、知名度经济,又是注意力经济。良好的旅游景区产品品牌可以吸引高级人才的到来;优质的品牌还对销售贡献巨大;同时能积累无形资产和保持顾客忠诚感,形成稳定客源市场;容易带拉“绿灯效应”,它是指当景区的产品能够产生巨大的综合效益时,就可以获得政府支持、银行贷款等优惠措施。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品牌就是景区的核心竞争力,好的品牌是旅游景区的无形资产,它可以为景区树立良好的形象,保障其市场不断扩张。
(2) 以体验为核心的营销设计
1. 体验营销的来临
体验营销是一种为体验经济所驱动的全新的营销模式。简单而言,就是满足消费者体验消费需要的营销活动。马连福对体验营销的定义是:企业通过充分运用产品和服务这个道具,在满足顾客体验需求的基础上,为顾客最大化创造价值的营销活动过程。“感受”或者游客的“体验”在未来的体验经济时代逐渐成为最重要的需求导向。旅游景区产品实际上也是一种体验的设计,这种体验包括从访问景区的打算和旅行的计划开始,到接下来访问的过程,最后离开景区,以及旅途活动,最终形成旅游过程的整体感受。
2. 体验设计的途径
旅游景区体验营销设计就是景区内的工作人员通过声音或图像等媒介为客人营造一种氛围,一种情景,让客人沉浸其中,努力为游客创造一系列难忘的经历。从体验形态出发的设计策略有:娱乐体验、地域文化体验、时尚体验等。为给游客创造丰富的体验,在体验设计时要注意体验主题化、以正面线索使顾客的印象达到和谐、提供具有当地特色的纪念品、重视对游客的感官刺激、将景区的产品定制化、提供感性化的服务等。
(3) 借助事件营销
1. 事件营销的普及
事件营销就是企业通过运做公关事件来迅速提高企业及其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达到“一举扬名天下知”的目的。事件营销的内容包括:沟通目标观众、建立相关的关系、销售有关的商品、获得正面的宣传效果。
2. 以事件为载体进行营销
旅游景区产品的事件营销是指有计划地策划、组织、举办和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的景区外部发生型和景区内部策划型事件,进行营销组合,运用新闻公关,进行正面宣传,吸引现实和潜在的旅游消费者的注意和兴趣,以达到丰富景区现有旅游产品,扩大产品销售,增大景区收入和提升景区知名度与美誉度的一种现代营销手段。现在印刷的各种宣传册子已相当精美了,还把中国的皮影、剪纸等民间艺术以及古钱币、纪念邮票、光盘结合在一起,很是有纪念意义和“特色”。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大胆革新,制造出许多时尚、受欢迎的东西,旅游特色纪念品一方面可以起到宣传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让景区赚了钱,但不能跟风,现在全国到处“中国结”,没有特色,只能沦为平庸。
旅游景区营销的目的是为了向现实的或潜在的旅游消费者提供景区产品信息,引导消费行为,满足旅游者需求,反馈顾客意见。而事件营销的效果正在于塑造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提高目的地知名度以及增强旅游综合能力等方面,它已经成为实现旅游景区产品营销的有效捷径之一。旅游景区可以借助社会生活中的良性事件作为载体进行营销,策划相关旅游项目和活动吸引旅游者的眼球。
(4) 整合营销传播
1. 整合营销传播的提出
整合营销传播(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2munication) 的观点发源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许多学者提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传播合作效应”概念,由舒尔兹(1993)
提出,简称IMC。美国广告业协会的定义是:“整合营销传播是一种强调整合所带来的附加价值的营销传播理念,这种理念强调通过评价广告、直接营销、销售促进和公共关系等传播方式的战略运用,并将不同的信息进行完美的整合,从而最终提供明确的、一致的和最有效的传播影响力。”。特伦斯则认为IMC
是一个营销传播过程,它包含了计划、创造、整合以及营销传播各种形式的运用,这种营销传播随着时间传递给品牌的目标消费群和潜在顾客。
2. 旅游景区产品的整合营销
旅游行业本身就是一个高相关性的综合产业,从上面对旅游景区产品的定义也可以看出,旅游景区产品涉及多个部门,因此有必要通过引入整合营销来促进旅游景区产品的营销。IMC
的运用可以为旅游景区产品和旅游景区树立特有的形象和品牌,为游客传递一种清晰和高接受度的概念,让我们的旅游景区产品在游客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将IMC
理念应用到旅游业中,其核心思想应该是对旅游者的客户关系管理,强调以“旅游者想要什么”为中心,要求旅游目的地不同部门、不同人员从各自不同角度与顾客沟通时有统一口径、统一的品牌个性、统一的顾客利益点和统一的销售创意,形成集中的品牌冲击力,及时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系统的旅游者信息反馈,进而动态性调整促销策略。
旅游景区产品的整合营销关系到多个利益相关者,为了对这些利益相关者进行密切、有机的传播活动,营销传播管理者应该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反映到企业经营战略中,持续、一贯地提出合适的对策。为此,首先决定符合企业实情的各种传播手段和方法的优先次序,通过计划、调整、控制等管理过程,有效地、阶段性地整合诸多企业传播活动。最终我们的旅游景区在这些传播手段的协调、高效运用后,开始为我们景区产品创建知名的品牌和吸引力。
(5)提高员工素质和服务质量
对内提高员工素质和服务质量,实施“口碑”营销许多景区现在都在通过培训或招聘专业化的人才来提高景区的服务质量,推行标准化服务和人性化,实现零投诉,或者干脆免费导游讲解,让游客一传十,十传百,通过“口碑”促销。这种亲朋好友间的人际传播,信服度高,很容易招徕游客。相反,如出现一个游客照顾不周,负面宣传影响力更大,景区损失不言而喻。
(6) 以技术为支撑的网络营销
『柒』 旅游规划中有哪些利益主体,如何平衡它们之间的利益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Theory)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在美国、英国等长期奉行外部控制型公司治理模式的国家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利益相关者理论既不同于只考虑供应商和消费者的生产观念,也不同于只关注所有者、员工、供应商和消费者的传统管理观念,而是将政府、社区以及相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乃至非人类的因素如自然生态环境等纳入其中,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管理紧密联系起来,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1]。
该理论奉行的核心思想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要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展开,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个主体的利益。利益相关者理论要求企业管理层在经营决策中妥善处理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平衡他们正当的权益要求,抵制他们的非分要求,争取利益相关者最大程度地合作以便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旅游地(景区)也可看作为一个企业[2],其涉及的利益主体也很多,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关注、协调和整合,从而实现旅游地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因为旅游地依赖其利益相关者的通力合作,任何一方的随意退出或实施机会主义行为都可能使他方的利益遭受损失,甚至危及旅游地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要求旅游地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协调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承担起超越经济目标的更广泛的社会义务和责任。
二、旅游领域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背景分析
利益相关者理论从企业社会责任出发,强调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伦理问题,正好与20世纪末旅游业所面临的种种困惑和问题相呼应,一些国内外旅游专家学者敏锐地认识到了该理论的指导价值。利益相关者理论源自英美,也是国外旅游研究者率先将“利益相关者”一词引入旅游领域,与国外相比,国内旅游领域内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时间上稍有落后,也有其特殊的背景。
(一)从理论上,利益相关者理论本质上是支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
利益相关者在旅游领域研究的缘起,与可持续旅游的发展也是分不开的。早在1984年,《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WCED,1987)便指出在可持续旅游的过程中有必要理解利益相关者,可持续旅游发展是个困难的过程,在让部分人受益的同时,势必影响到部分群体的利益。因此,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WCED,1987)明确指出,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求之一。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至少强调:①在保护和增进未来发展机会的同时,满足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当前的各种需要;②旅游业带来的效益要广泛渗透到社会之中,尤其应当对当地居民带来裨益;③强调发展机会的公平性,强调本代人之间、各代人之间应公平分配有限的旅游资源,一部分人旅游需要的满足不能以旅游区环境的恶化为代价,当代人不应以满足自己的旅游需求而损害后代公平利用旅游资源的权利。而这些内涵与利益相关者理论所强调的伦理、公平也是相呼应的[3]。同时,美国圣玛丽学院的经济学教授Mcelroy认为,为了使旅游目的地得到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做到: ①自然和文化资产的持久存在; ②目的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③旅游者在目的地获得持久的享受;④ 旅游企业能够长期获得收益(Mcelroy,2001)。 当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都是通过调整利益取向,要求人们改善作用于环境的方式和强度。要做到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厘清旅游地各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并加以协调。可见,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理念,为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本质上是支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
(二)从实践上,利益相关者理论有利于整合旅游地的资源,提高旅游地的竞争力
旅游地旅游业的发展,涉及到诸多利益主体,而且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及影响力等各不相同,它们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下,很难处理好它们的关系,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旅游地的发展。但从另一发面来看,如果这些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处理得当,又是巨大的竞争优势。因此,可以探讨寻求科学的相关理论,如借助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建立一种新型的利益整合机制, 通过协调、交易、利益让渡和责任分担等可行方式,确保旅游地所有利益相关者应有的利益, 从而成功的整合旅游地中各参与方的分散力量,形成一种协同效应,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同时,随着国际国内旅游竞争日益加剧,区域间旅游协作、合作问题突显,如何建立有效区域协作、合作机制是区域协作与合作面临的问题。这两方面的问题的研究说明利益相关者问题将成为旅游目的地可持续规划和管理中的一个新兴问题,值得旅游研究者和管理者研究和思考。
(三)从管理上,弥补了旅游地传统管理的缺陷
利益相关者管理强调从企业的社会责任和长远利益出发,系统地考虑到企业行为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利益,并对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强化其道德内涵[4]。由于受过去计划经济的影响,在旅游目的地的传统管理中往往只注重对旅游地的日常事务管理,而忽视对利益相关者的管理、重视旅游地的经济利益而忽视对旅游地应尽的社会责任、重视投资者和政府等主要利益主体的利益而忽视了其他相关者的利益。目前,很多旅游地存在利益分配严重失衡现象,东道社区和当地居民被排斥在外或无足轻重,由此引发的当地居民与地方政府、开发商以及旅游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已经对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而利益相关者管理,要求在追求旅游地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同样注重各相关者的法律利益和道德利益。
(四)从旅游地生命周期看,我国大多数旅游地已步入成熟期,其利益相关者已开始显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国众多的旅游目的地已经或正在从初期的开发阶段走向发展阶段,一些旅游目的地已进入成熟阶段,影响旅游发展和被旅游发展所影响的旅游地利益相关群体已渐渐浮出水面,如何管理这些利益相关者将成为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重要方面。
三、利益相关者管理对旅游地管理的启示
国外旅游研究者们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引入“利益相关者”这一概念,90年代中后期开始对这一理论进行研究和思考。国外旅游领域内的利益相关者研究相对较多,研究的兴趣主要出现于旅游协作(如Jamal、Getz)、土地规划(Williams等)、社区参与(Erick.T.Byrd,Jr)、旅游可持续发展(Yooshik Yoon)[6]及旅游营销等研究主题中。与国外相比,国内旅游领域内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时间上稍有落后。国内目前关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业中的应用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发表的研究成果不多。直接或间接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旅游众多领域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如旅游规划方面(张伟、吴必虎;石美玉;周年兴,俞孔坚;郭丽华等)、旅游目的地方面(张祖群;高静;何彪,马勇;陈勇,吴人韦;胡召芹;姚国荣;杨颖;齐天锋;张维等)、旅游开发方面(冯淑华等)、景区环境管理方面(黄昆;白露等)、生态旅游方面(宋瑞;刘雪梅,保继刚;刘静艳等)、旅行社方面(夏赞才;郭鲁芳等)、社区旅游方面(庄军;徐燕;文平;唐晓云等)、森林公园方面(江海燕等)、乡村旅游方面(朱华等)、区域旅游协作方面(张文雅;吴婵丹;邓琼芳等)、温泉旅游方面(张明等)、旅游市场(屈颖等)、旅游产业方面(熊元斌等)、城市旅游方面(唐好强等)。这些研究从不同视角阐述了各利益主体在旅游保护与开发中所承担的角色,以及他们所应有的决策权力和公平受益等问题,从不同层面研究了利益相关者理论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但“利益相关者”作为一个来自管理学的概念,应该对旅游地的管理有些启示。
(一)加强旅游地利益相关者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是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其最终目的是要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争取利益相关最大程度地支持,科学有效的利益相关者管理可以平衡旅游地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优化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他们的合作。而在旅游地管理中,最重要、最困难的工作之一,就是如何对与之相关的诸多不同利益主体进行管理。旅游地的管理实际上是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中协调好各利益主体的利益,促使他们共同为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而尽职尽责。任何一方的利益处理不好,都可能引发旅游地经营困难,甚至威胁到旅游地的健康发展。现实中,传统管理只注重对旅游地的日常事务管理,而忽视对利益相关者的管理,特别是一些弱势群体的管理,导致旅游地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危及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如龙脊梯田景区是广西21个一级景点之一,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整个龙脊梯田景区是以平安寨社区内梯田(七星伴月景点)、民居建筑等景观及其集体所有的土地及其地上物、民俗风情为核心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接待目的地。由于利益协调不好,居民对收益分配严重不满,该寨居民曾就景区利益分配和环卫问题与景区旅游企业及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发生多次纠纷,甚至疏于核心景点“七星伴月”的耕种,不按规划随意修建民居建筑,严重影响了景区的旅游发展。
(二)针对不同利益相关者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与其他相比,旅游业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多而杂。不同旅游地,即使是同一旅游地,在不同发展阶段或按不同标准进行界定,其利益相关者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旅游地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当地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媒体部门、当地居民、景区员工、非政府组织、学术界及其他一些组织机构。由于这些利益相关者来自不同行业和部门,他们具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利益要求,他们与旅游目的地的的关系密切程度是不一样的,他们所具有的影响力也不同,如有的利益主体或组织对旅游地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有的则较弱。同时他们与旅游地的关系程度及影响力也是动态变化的(如旅游地的周边社区随着旅游的不断发展,会演变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核心利益相关者)。所以旅游目的地在发展旅游业的时候,不能只考虑某一组织或群体的利益而忽视或轻视其它相关者的利益,也不能用静态的眼光来对待利益相关者,必须用动态的眼光来协调和关注每一个利益相关者,让他们能够公平的分享旅游业所带来的利益以及公平的分担旅游负面影响。总之,在对旅游地各利益相关者进行管理时,应注意对特殊的利益相关者群体采取特殊的管理策略。例如在处理同其他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关系时,要辩证的考虑问题。其他旅游目的地可能是自己的竞争对手,同自己争夺旅游市场份额,也可能是自己的合作伙伴。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哪些旅游目的地是竞争对手,哪些是合作伙伴,从而采取不同的策略。
(三)充分发挥利益相关者管理的优势。科学合理的利益相关者管理有助于各利益主体之间的长期合作。旅游地一些资源的价值依赖于其他相关的资源或群体,依赖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持久合作,任何一方的随意退出或实施机会主义行为都可能使对方的利益遭受损失,而利益相关者管理恰恰有助于这种长期合作。
(四)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旅游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主要靠借助于其它学科的理论进行研究,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一门来自管理学的理论,在企业管理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当然也值得旅游学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从动态的视角,针对不同旅游地和旅游地不同阶段所涉及的复杂利益主体(群体、组织或个人),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伦理学等领域的理论,分析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行为能力、影响力及其相互关系等,对于寻找驱动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同时利益相关者理论采用利益相关者分析与反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诊断旅游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显示出利益相关者理论与系统方法结合对处理旅游问题具有较强的分析力和解释力。此外,利益相关者调查及利益相关者大会有助于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表达、有助于对旅游决策的意见和态度的反馈,有助于对现行政策实施情况进行监测,最终有利于旅游地连续、反复的规划和管理决策,确保旅游地规划与管理的贯彻执行。
参考文献
[1]贾生华、陈宏辉,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24(5),13-18
[2]彭德成,中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3]李正欢、郑向敏,国外旅游研究领域利益相关者的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6,21(10),85-91
[4]夏赞才,利益相关者理论及旅行社利益相关者基本图谱[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32(3),72-77
[5]Byrd,Erick Tilghman,Jr. An analysis of variables that influences take holder participation and support for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rural North Carolina[D].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2003. http://www.studa.net/Travels/090807/17111488.html 抄的 讲的 比较 详细 可以自己 去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