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写一篇 用SWTO 分析某企业现状的论文
记得以前有个学生写过的
中国固网电信业应对开放市场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 SWOT分析方法,是用来确定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strength),竞争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对于制定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市场开放的脚步不断地加快,市场的开发程度亦不断加深,中国的固定线路通讯的市场格局也将会由目前几家寡头垄断向更为多元化的境况转变。鉴于此,本文引入SWOT模型作为分析工具,分析了当前国内几家垄断企业的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他们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同时借鉴其他国家同类市场开放的经验,从中探索出在如此繁杂的市场环境下,我国固网电信企业如何更快更好发展的应对之道。
关键词 固网通讯 SWOT
不过是近4W多字的论文,不知道适合你不。
其他的参考文献有:
1 运用SWTO分析 迎接加入WTO冲击━━试论变动与转型中的中国企业战略管理 林建 科技经济市场 2006-09-30 期刊 0 52
2 运用SWTO分析法 实施盐化工企业战略调整 夏家秋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03-12-20 期刊 0 72
3 地市高校中外合作办学SWTO分析及发展策略 樊彩萍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12-30 期刊 2 127
4 深圳会展业发展态势SWTO分析及对策探讨 罗光杰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5-04-30 期刊 2 110
5 电信企业重组后SWTO分析及创新战略 林宝禄 亚太经济 1999-10-10 期刊 1 39
6 上海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SWTO分析和对策研究 陶婷芳 财经研究 1998-11-03 期刊 9 86
文献检索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指依据一定的方法,从已经组织好的大量有关文献集合中查找并获取特定的相关文献的过程。。一般的论文资料检索集合包括了期刊,书籍,会议,报纸,硕博论文等等。
② 生态旅游开发 及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定义 毕业论文用! 谢谢!
浅析生态旅游的发展及开发
———以塔里木胡杨自然保护区为例
摘 要 生态旅游区客流量的大幅度增加、各种形态的污染物相继出现,直接威胁生态旅游区的环境质量。
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真正的生态旅游必须采取以下具体措施:完善生态旅游规划;建立高素质的导游队伍;完善管理
制度;严格执法力度;加强污染防止;开展生态科学宣传教育。
关键词 新疆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观
尽管生态旅游融入了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和倾
向,但实际上并非如人所愿。旅游活动对环境的负
面影响在相当程度上困扰着旅游的发展,表现在对
生态旅游区内生态平衡和环境质量的影响。由于旅
游者及交通车辆的介入,造成了动植物结构和种类
的改变,对依赖于自然景观生活繁殖的野生动物造
成了基因交流的障碍、生存能力的弱化及活动领域
的局限。生态旅游区客流量的大幅度增加、各种形
态的污染物相继出现,直接威胁生态旅游区的环境
质量。同时,也对自然资源和对生态旅游区自然性
产生一定影响。本文以塔里木胡杨自然保护区为例
对生态旅游的发展及开发作些分析。
一、生态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一)生态旅游的产生。
生态旅游的雏形是“生态性旅游( ecological
tourism) ”,是1965年海兹尔(Hetzer)提出的旅游发
展思路( Fennell, 1997) 。他认为生态性旅游有四个
要点:减少环境影响,增强对当地文化的尊重,让当
地居民受益,满足参加者的娱乐需求。在20 世纪
70年代中期,加拿大政府对高速公路沿途进行生态
功能分区,开展了“生态旅行( ecotour) ”的实践活
动。而正式把生态旅游( ecotourism)作为一个独立
术语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IUCN)生态旅游特别
顾问Ceballos - Lascurain于1983年提出的。当时就
生态旅游给出了两个要点,其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
是自然景物;其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
此前与其相关的词汇也有许多,如“自然旅游( na2
ture tourism) 、野外旅游(wilderness tourism) 、探险旅
游( adventure tourism) 、绿色旅游( green tourism) 、替
代性旅游( alternative tourism) 、可持续旅游( sustain2
able tourism) 、适宜性旅游( app rop riate tourism) 、自
然休假( nature vacations) 、修学旅游( study tourism) 、
乡村旅游( rural tourism ) 、科学旅游( scientific
tourism) 、文化旅游( cultural tourism) 、低影响旅游
( low - impact tourism) 、农业旅游( agro - tourism) 、
软旅游( soft tourism)和环境朝圣( environmental p il2
grimage) ”。这些旅游形式都与自然相关联,提出的
目的都是为了减少传统旅游方式对生态环境或当地
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Ceballos - Laseurdin, 1996) ,
但生态旅游似乎是对上述旅游形式的总结和概括,
理论性和学术性更强,内涵也更丰富。
在全球人类面临生存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
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球。
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
巨大反响,仅仅不到20年,生态旅游的概念迅速普及
全球,其内涵也得到不断的充实。针对目前生存环境
不断恶化的状况,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一出发,
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和“绿色旅
游”;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旅
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二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
“保护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旅游”。同时,世界各国
根据各自国情,开展并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antion、
WTO)将2002年定为“国际生态旅游年”,并同联合
国环境规划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2
gramme, UNEP) 、国际生态旅游协会( The Interna2
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 TIES)于2002年5月联合
举办“第一届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强烈呼吁
生态旅游要从概念化向观念化转变,特别是生态旅
游的开发者和管理者,他们所持的生态旅游观念是
解决当今生态旅游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的关键所在。
———自然观。生态旅游是“到相对没有受干扰
和污染的自然界去旅游,尽情欣赏大自然风光,并感
受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生态旅游必须以自然为
基础,是为研究、欣赏和享受自然风景和野生珍稀濒
危动植物物种等特定目的而到受干扰较少或没有污
染的自然区域所进行的旅游活动,是人们在可考虑
的距离范围内的一种经济型旅游。
生态旅游需要“带着真诚去旅游,去感受相对
原始的乡村环境和乡土文化,观察和亲近野生动物,
在不损害地方文化和自然资源的情况下尽情游
乐”。广义而言,就是享受自然,并通过对大自然真
实的感受和体验,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
———环保观。莱德伯格(Lindberg)等认为“生
态旅游的发展应有利于生态保护”。生态旅游过程
中对大自然的感受、认识和改善都应谨慎从事,从而
使它不会产生传统旅游可能产生的环境和社会问
题。它将努力为每个旅游者树立更加清晰的环保意
识,并对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条件的
改善作出积极的贡献。
芬内尔( Fennell)等认为,生态旅游(或自然游)
意味着既可以刺激经济发展又能建立一系列的生态
保护区。生态旅游的主要特点表现为:独一无二的、
可进入的以及自然界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要把生态
旅游业发展成为一种对自然界进行保护的工具,通
过教育、福利、环保意识的提高,使生态旅游对当地
经济发展产生经济收益,为当地人提供工作和就业
机会。
生态旅游的形式是多样的,并具有创新性,如自
助旅游、新旅游路径等,如果对此加以正确认识和管
理,就有利于对自然和文化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
展。生态旅游的拥护者认为,既然生态旅游是一种
“更友善、更高雅”的旅游,就没有必要大规模、集中
性地开发,以免造成生态环境的劣化,而是应尽可能
地让人们更多地接触和体验大自然的奇妙,进而认
识到环境的价值并加以保护,保护那些曾经遭到破
坏而加以修复的环境。
———经济观。佐勒库维斯克( Ziolkowski)将生
态旅游描述为“低干扰旅游,关注于感受当地的文
化和尚未开发的自然景观”。生态旅游应当是一种
模式,即将自然区域作为发展旅游的基础部分,而其
中的生物资源则是和社会经济密切相连的部分。通
过对当地的投资和当地居民的参与,小规模渐进式
发展,提供一种既能保护环境又能带动经济发展的
机遇。生态旅游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去关注环境,
其特点是结合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和旅游者的共同
点,在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共同关注和保护自然
生态系统。因此,生态旅游也揭示了一种管理方法,
即依靠当地居民共同参与的方式建立和保护生态旅
游区,并通过市场化加强管理,进而对旅游目的地的
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条件的改善作出积极的贡献,
正如科纳德(Kinnaird)所说,“生态旅游或自然旅游
都不言而喻地假定不会或几乎不会对环境造成影
响,从而推导出一种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的理想
化答案”。
伯里兹( Place)指出,“生态旅游是一种对基于
全球经济持续增长态势的现象的反应,这种现象既
发生在中心也发生在外围。在中心,工业和农业的
发展普遍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环境的恶化;在外
围,经济的不景气、商品价格的下跌和国外债务的增
加迫使政府选择了经济而放弃了生态保护”。
上述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尽管有助于加强对生
态旅游的理解,但其中很多是规范性的描述,是环境
保护论者、专业组织或者学者们基于对旅游者行为
的观察研究而推导出来的。对生态旅游进行定义
时,自然资源保护论者和环境保护论者可能会把重
点置于对生态旅游的保护上,而轻视私人企业的赢
利动机和商业社会的现实,如劳动力市场、经济部门
之间的关联度、全球化竞争等。
———战略趋势。自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在20
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逐步得到世界各国各行各业
的公认,尤其是1992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
《里约宣言》以后,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处理发展与
环境关系的准则。相应地,世界旅游组织、世界观光
理事会和地球理事会等机构制订了《关于世界旅游
业的21世纪议程》,提出可持续旅游的发展思路,
而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的最佳选择之一。
(二)生态旅游的发展
1. 初级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期,“生态旅游”的概念被正
式提出,并得到旅游界和自然保护界的认同,一些有
远见的旅游经营者逐渐意识到生态旅游的潜在利
润,从当地人那里租赁或者购买土地,建设生态旅
馆,提供导游服务,并获得较好的效益。与此同时,
欠发达国家也开始意识到,生态旅游一方面可以赚
取外汇,另一方面比伐木和农耕等其他资源利用方
式对资源本身的破坏性小,生态旅游能够将保护与
开发相结合,将满足旅游者需求与改善当地社会福
利相结合,于是纷纷将生态旅游确定为实现保护和
发展目标的手段。为全面了解旅游开发、环境保护
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世界自然基金会于1987年
在美国国际开发机构的资助下,对哥斯达黎加、多米
尼加、厄瓜多尔、墨西哥等国家里的10个国家公园
或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
1990年正式出版了介绍这项成果的书籍《生态旅
游:希望与陷阱》。我国的生态旅游也是在这个时
期兴起的。1982年,国务院批准建立了第一批国家
级风景名胜区, 建立了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 虽然
也提出要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
来, 但对生态旅游的概念还比较陌生, 国内在这个
时期的文献非常少见。总体来看, 这个阶段生态旅
游作为一种经营创新的理念才刚刚兴起, 运作规律
在不断完善之中, 旅游收入中对当地保护的投资也
不多。
2. 迅速发展阶段。
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生态旅游在一些国
家的成功实践,越来越多的组织、政府部门、研究人
员、企业、当地居民、非政府组织等介入生态旅游的
实践与探索,生态旅游的概念不断清晰、完善,各种
原则和框架也不断建立。在对诸多成功或者失败的
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人们对生态旅游的认识也
越来越深入。这期间,有不少专著总结了各地生态
旅游的发展经验,如卡特(Cater)等( 1994 年)主编
的《生态旅游:可持续的选择吗?》一书中,介绍了东
欧地区、澳大利亚、新西兰、南极洲等国家与地区的
生态旅游业发展概况。
较具综合性的概念是澳大利亚联邦旅游部
1994年在制定其《国家旅游战略》时,由巴克理(R.
Buckley)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
可持续发展旅游、环境保护旅游和环境教育旅游的
交叠部分,指出:生态旅游是“以大自然为基础,涉
及自然环境的教育、解说与管理,使之在生态上可持
续发展的旅游”。瓦伦丁( valentine)从四个方面界
定生态旅游: (1)以没有受到污染的自然区为基础;
(2)生态可持续,不导致环境破坏或环境质量的下
降; (3)对旅游区的持续保护和管理有直接贡献;
(4)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
1994年底,我国召开了第一届生态旅游研讨
会,会上成立了中国旅游协会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
1996年6月,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支持下,召开
了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并将生态旅游研
究推向实践。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
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认
为生态旅游对于保障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
要意义。1999年是我国的生态旅游年,开展了以云
南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代表的系列“生态环境
游”活动,举办了一系列生态旅游研讨会,如世界旅
游组织与中国国家旅游局在昆明召开的“生态旅游
高级研讨班”,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在昆明
召开的“中国生态旅游与景观生态学学术研讨会”,
中国旅游协会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的
“生态旅游规划与管理研讨会”。这些会议全面推
动了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影响与发展。
沃德(Wood)在2002年第一届国际生态旅游研
讨会上指出,生态旅游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领域中
的组成部分,包括: (1)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维持当地居民的良好生活环境; (3)通过解说获
得认知的经历; (4)无论对旅游者或是旅游业而言,
任何行为都必须是负责任的; (5)由小规模企业主
要针对少数群体经营; (6)对不可再生资源要求最
低限度的消耗; (7)强调当地参与,强调对于旅游经
营者尤其是当地居民所带来的机会。
3. 生态旅游内涵及联系性。
“生态旅游”概念的阐述,都从不同的角度描述
了生态旅游的内涵。从中可以总结出与生态旅游联
系的观念,诸如环境友好之旅、社会责任感之旅、教
育之旅、低影响之旅、生态文化旅游、持久的/非消耗
型旅游等
二、塔里木胡杨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正负
面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
首先我们看一下传统旅游与生态旅游的比较,
并对塔里木胡杨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正负面
影响进行分析,从而可以看出塔里木胡杨自然保护
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
(一)正面影响分析。
1. 社会效益。
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将给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
会,促进保护区及周边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人
们转变观念,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而且,旅
游与宣传教育、社区共管工作相结合开展,不仅给人
们体验自然的精神享受,产生经济效益,增强周边群
众保护意识,形成“保护—利用—保护”的良性循
环。由于经济条件的改善,增加了保护区对交通、通
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投入,这会增强保护区自身
发展的经济活力,为最终达到“以保护区养保护区”
创造条件,有助于保护区走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2. 经济效益。
旅游给保护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旅
游实施后,年旅客将达到5~10万人次左右,以后还
会逐年增加。按人均消费800 元计算,可创产值
400万~800 万元,年实现利润80 万~160 万元。
而且随着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效益会更客观,给保
护区的发展、管理和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柱,
增强了保护区自我发展能力和社会知名度。
(二)保护区开展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分析。
随着游客急骤增多,大量的生活废水、废气、废
渣排向保护区内,污染水体、大气、土地和景观,也极
大地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因游人和机器的重量
及移动产生的对土地的踩压,大量游客在风景区的
聚集,对土壤和植被造成一定的损害,严重的可出现
土壤板结、压实、水分渗透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导致
水土流失增加,进而影响到植被的生长,破坏景点。
总之,旅游对目的地内的动植物、大气、水质等产生
干扰和破坏。
在保护区内开展旅游,由于游客的进入,带入许
多污染物,如丢弃的垃圾物都会影响保护区的生态
环境。还有修建宾馆、饭店等服务设施和其它娱乐
设施,都不可避免地破坏周围的一些景物———保护
区内修建道路,破坏道路两侧的植被。比如,在保护
区内修建了16. 5公里景区道路和13公里森林小火
车铁路。胡杨自然保护区地处生态脆弱区,一旦破
坏,生态环境很难恢复。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数量的增加,会影响服
务业的发展。在当地群众不能满足游客需求的情况
下,从外地来的大量的人做生意,在宾馆、饭馆当服
务员,结果引起保护区内总人口的增加,对保护区的
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保护区的生态平衡主要取决于
人对保护区环境和资源影响的方式和程度,以及大
自然对这种影响的消除能力。只有准确地计算环境
容量和游客数量,按照科学的合理环境容量控制游
客规模,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三)塔里木胡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措
施。
生态旅游的开发要比传统旅游的开发复杂得
多,要认识和理解生态旅游的真正涵义,防止生态旅
游资源退化,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真正的生态旅游,就
必须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 完善生态旅游规划。
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必须进行规划设计,
保护区要合理规划好功能区,保护好核心区,开发试
验区、缓冲区和核心区。核心区是保护的核心地带,
是各种原生性生态系统保存最完好的地方,是动植
物最好的“庇护所”。坚持持续利用的方针,切实保
护好生物多样性,对核心区加以严格保护,不对外开
放旅游;在试验区开展科研和生产;在旅游区开展旅
游业务,旅游点线严禁与核心区交错。各保护区根
据实际情况,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以充分发挥其在
保护、旅游、宣传教育、科研和生产等方面的功能。
2. 建立高素质的导游队伍。
培训导游人才,引导游客进行浏览活动,使游客
不仅观赏到迷人的景致,陶冶情操,而且从中了解到
有关的人文、历史趣事,更增添了游玩的乐趣,减少
玩的盲目性。在游览中导游向游人介绍相关的环保
方面的常识,使旅游、环保齐头并进。
3. 完善管理制度。
提高管理者素质,加强科学管理,制订相应的法
律法规。在自然保护区建设旅游设施和进行旅游活
动所消耗的能源、材料必须是可持续利用的,减少旅
游带给环境的负影响。这不仅关系到保护区旅游业
的成败,也关系到对保护区的保护。培养保护区所
需的各类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保护区要根据各自的
实际情况,从组织机构上逐步完善适合自己特点的
科学管理体系,制定各种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逐步
使管理科学化、制度化。
4. 严格执法力度。
严格执行自然保护区及野生动物保护法,要坚
决杜绝偷猎动物、乱开采森林现象发生。
5. 加强污染防止。
按环境保护的要求严格处理和管理“三废”,防
止环境污染,以保持当地高标准的环境质量。
6. 开展生态科学宣传教育。
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对游客进行生态教育,使
验区,划分旅游区。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域分为试
游客认识和了解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不断提高
游客生态环境意识的自觉性,做到在游山玩水的同
时,自觉爱护保护区的一草一木。树立“保护优先”
及遵守“三控制”原则的思想,充分考虑自然保护区
作为旅游资源的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搞好旅
游规划。控制游客流量,合理分配旅游收入,使保护
区的生态旅游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塔里木胡杨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不仅能
够完善保护区的生态平衡,而且能够促进周边地区
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能够改善周边居民
生存环境,保护和建设绿色生态屏障,维护生态安
全,促进社会安定团结,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书目:
1. 金鉴明、金冬霞:《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的新理念和新
举措》[ J ] ,《生态环境与保护杂志》2004年第2期。
2. 刘静艳、颜亮、彭少麟:《生态旅游观的发展及其应
用》[ J ] ,《生态学杂志》。
3. 夏林根:《旅游业绿色管理》[M ]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3年出版。
4. 钟林生、赵士洞、向宝惠:《生态旅游规划原理与方
法》[M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
2003年出版。
5. 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 J ] ,《旅游学刊》。
6. 王跃华:《论生态旅游内涵的发展》[ J ] ,《思想战线》。
7. 迪丽拜尔、艾拜都拉、海米提·依米提:《塔里木胡杨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初探》[ J ] ,《新疆林业》
2006年第3期。
(作者简介:买合木提·买买提 新疆大学旅游学院讲师
海米提·依米提 新疆大学副校长、教授
斯地克江·艾力 新疆大学旅游学院助教)
③ 非遗博览会的SWOT分析怎么写好呢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SWOT 分析———以百色壮族布洛陀文化为例
1.优势(S)
(1)文化资源极具魅力,旅游开发价值明显
布洛陀文化是壮族及其先民保持对祖先的记忆
和历史延续性的独特展现,反映着当地群众的审美和
价值取向,具有民族认同和民族凝聚的意义,拥有重要
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学术价值。其具有保存完整,趣味性
和参与性强的特点,适合求新求奇的旅游爱好者,也可
满足广大壮族人民寻根祭祖心理,有很高的旅游开发
价值。另外,《布洛陀》史诗中形成的壮族歌圩文化内
涵,以丰富的对歌形式,促进了历史、文化、农业和各种
社会知识的传播,布洛陀民俗文化也因此具有了经济
开发的价值。开发布洛陀民俗文化,能够为民族区域特
色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将为百色地区发展文化
产业、振兴旅游经济提供一次难得的机遇。[3]
(2)区位优势明显
百色位于黔、滇、桂三省(区)的交汇处,是国家确
定的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中心地带,重要的物
流集散地和大西南出海通道的咽喉,也是泛珠三角经
济区和中国西南地区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开展贸易
的黄金宝地。随着南宁至昆明高速公路的全线修通、
右江航道改造、百色机场的建成通航,百色航空、铁
路、公路、水路现代化交通立体网络正式形成。交通便
利,区位优势明显,有助于扩展客源市场。
(3)政府主导与大力扶持
政府主导是产业发展的保证,百色地区和田阳县
领导高度重视布洛陀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布洛陀
文化的旅游开发工作已被纳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
议事日程,并作为全市旅游开发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
此外,为推动布洛陀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百色还成立了
布洛陀文化开发工作办公室,具体落实各项关于布洛
陀文化旅游开发的工作,加快了布洛陀文化旅游区基
础设施建设及布洛陀文化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
2.劣势(W)
百色地属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旅
游起步太慢,投入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不
足,旅游管理人才匮乏,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使旅游相
关行业发展不平衡,旅游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娱乐
设施短缺,景区的可进入性较差,种种原因都造成整
体接待水平的低下,满足不了游客对“吃、住、行、游、
购、娱”的需要。因此,还需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
设,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综合接待能力。
3.机会(O)
(1)迎合游客对民族文化旅游追求的心理
随着“文化旅游热”的升温,少数民族的民间古老
文化、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越来越能激发和满足都
市人的好奇心,因此民俗文化旅游也受到了更多人的
青睐。而在强调坚持本真性原则下,进行保护性旅游
开发的布洛陀文化,将以其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魅力
吸引游客,满足其强烈的民族文化体验及高品位的旅
游审美需求。
此外,随着寻根祭祖专线旅游的兴起,为更好的
宣传和开发百色壮族布洛陀文化,百色市政府还举办
了“百色布洛陀文化民族旅游节”,这一举措不仅激起
了越来越多来自全世界的壮族同胞的寻根祭祖情结,
也吸引了大批专家学者前往考察。
(2)与东南亚周边国家的友好往来和交流
随着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中
国- 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以及南博会在广西召
开,广西一跃成为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阵地,
外部因素为广西旅游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和崭
新的国际发展空间。这也为壮侗语系的民族地区开展
文化旅游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2004 年,东盟到广西
的游客达到30 万人次,2006 年更达到43 万人次。而
且随着中国与东盟交往的日益密切,东盟与中国之间
巨大的物流、人流、资金流将会推动广西乃至百色地
区经济和旅游业达到新的发展阶段。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
当前,我国各地都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热潮,党中央和国务院及学界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保护工作。2003 年正式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
保护工程,2005 年3 月31 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
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6
90
年中国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
518 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在紧锣密鼓
地进行着。随着政府重视程度、社会关注程度的逐步
提高,从政府到民众,从实践到理论界己掀起一股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保护热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
产,已经成为我们文化重建的自觉需求。这股热潮,必
将为开展百色壮族布洛陀文化保护性旅游开发开辟
出一条光明的道路。
4.威胁(T)
(1)同类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客源市场竞争加剧
广西是壮族主要聚居的地区之一,百色与南宁、
河池、柳州地区以及云南文山有着相似的旅游资源,
且都是在西南地区。在旅游开发中,相似的旅游资源,
相同的区位,不仅资源特色难以凸显,更加剧了对客
源市场的争夺。同时,由于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不当,
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导致目前市场上各个少数民族的
旅游产品很多,旅游开发、经营方式很相似,容易让游
客对民族文化旅游产生厌倦,失去新鲜感。如:一些民
俗村的民居都是房檐上挂几串红辣椒,房内摆一台织
布机,游客进门喝茶、跳舞、坐花轿以及文化搭台、经
济唱戏等等这些千篇一律的旅游活动,实在令人乏
味。所有这些,不仅是对游客的误导和文化的扭曲,更
对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生态平衡的破坏、
原真性的破坏和正常传承的破坏,并可能加剧某些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
(2)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
展、电视、电脑的普及和高雅乐曲的熏陶,我国的民族
地区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
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传统的艺术文化形式正在淡
出人们的生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
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
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
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
壮族文化也不例外,由于受外来文化尤其是汉族文化
冲击影响严重,民族文化保护意识不是很强烈,很多
有价值的民间民俗文化后继乏人。
(3)人才流失严重
壮族布洛陀文化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除
了通过文字记录外,口传身教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
段。但如今,由于文革时期传承受到压迫与中断,由于
当代人忙于挣钱,无暇学习这些费时费力的民间技
艺,由于民间艺术的“老土”,导致了很多年轻人不愿
学习与传承,一些依靠口传心授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正在不断消失,大多数掌握绝活的民间艺人已经年
老甚至已相继谢世,壮族布洛陀文化传承面临人才流
失严重和后继乏人的困境。而且,百色经济发展的落
后,在生活条件上、社会福利机制上都远不如大城市
优越,导致很多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旅游专业人才
即使以牺牲自己多年所学的专业为代价,也要争相立
足大都市。文化遗产与旅游优秀人才的严重流失对百
色壮族布洛陀文化的旅游开发是极其不利的。
三、百色壮族布洛陀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从2003 年开始,布洛陀文化的旅游开发取得了一
定的经济效益,但综合来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很多
人对布洛陀文化价值还停留在较肤浅的认识上,在经济
利益的驱动下,急功近利地进行旅游开发,“重申遗,轻
保护”等。因此,如何在保护好布洛陀文化的同时,做好
旅游开发,进而实现双赢,相关措施亟待提出。
1.打造文化特色品牌,提升旅游品位
布洛陀是壮族人民的人文始祖,因此开发“布洛
陀”品牌要不断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充分利用人物、
歌舞、传说、典故、传统习俗等,提高其文化品位,打造
新的民族文化旅游亮点。在整体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
基础上,将布洛陀祭祀文化、壮族歌圩文化、壮族圩市
文化、敢壮山自然与人文景观等布洛陀文化建设成为
一个特色旅游景区。不但要善于利用事件和活动,更
要营造有影响力的事件和活动,把这么大规模的歌圩
给打造经营好。推出“布洛陀文化之旅”专题片,从历
史地位、文化底蕴、考古突破、景观建设等各方面全
面、翔实地介绍布洛陀文化之旅,举办中国著名专家、
学者参加的“布洛陀文化遗址开发研讨会”,使观众对
“布洛陀”品牌产生了解的欲望。
同时,寻根祭祖是一个民族摆脱不了的文化情
结,要普及敢壮山布洛陀壮文化寻根之旅的概念,更
深层次地研究壮族族源和族群,利用壮族与东南亚的
泰、老、掸、岱、侬等民族的历史渊源关系,扩大与东南
亚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扩大壮族地区的对外开放与
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合作,强化百色壮族布洛陀文化
旅游特色品牌。
2.开发参与性较强的旅游产品
旅游者出游的主要目的是审美和求知等精神需
求,日趋成熟的旅游消费者不再满足于观赏静态的旅
游产品,争相追求有文化品位、具有参与性的旅游体
验,所以壮族布洛陀文化旅游要多开发参与性较强的
旅游产品。
为满足游客对文化真实性的需求与新鲜感受,合
理规划旅游路线,设计参与性较强的旅游项目。基于
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和劳动文化,将敢壮山旅游景
区、布洛陀芒果风情园打造成为一个游客可以随时来
参观游览、观赏与体验相结合的文化旅游平台。在敢
壮山旅游景区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如田阳舞
龙、舞狮、武术表演,绣球退敌和圣女池摔跤比赛;斗
牛、斗狗比赛,布洛陀圣乐演出、民族舞蹈表演、民俗
91
文化表演等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演出,还可以组织游
客开展山歌对抗赛、打陀螺、抛绣球、品尝壮族各种特
色风味小吃等体验性和参与性强的活动。使旅游者在
游览中认识和了解壮族布洛陀文化,这样既满足他们
观察和了解当地居民生活方式、居住环境、文化信仰,
享受高质量的旅游经历,又能促进当地居民对自己民
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
化遗产的文化自觉性,创造区域旅游经济效益。
3.积极创办布洛陀文化旅游节
近年来,田阳县抓住时机打造了布洛陀民族文化
旅游节,为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赶来拜祀布洛陀的几十
万壮族群众提供了一个活动平台。除传统的山歌对唱
外,还举行神秘壮观的布洛陀民间祭祀活动,以大气
派的歌舞场面展示布洛陀故乡多姿多彩的原生态壮
民族风情和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开设壮民族服饰
展,田阳舞狮特技表演、千人拔河、斗鸡、打陀螺等群众
体育活动和商品交易会。文化旅游节期间,同时还配
合推出壮家美食和农副土特产品。竭力把布洛陀民族
文化旅游节打造成为集民间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文
化、艺术、体育、商品、信息、科技交流为一体的盛会,有
力地吸引了壮族群众的参与和外来游客的参观。
从2004 年起,百色市政府先后举办了三届“布洛
陀民族文化旅游节”,参加人数逐年剧增,取得了很大
的成功。通过举办这一节庆活动,扩大百色市在国内、
东南亚乃至世界的影响力,增加人们对壮族布洛陀文
化的了解,联系壮、侗族同根源同胞们的感情,从而更
有效地宣传自己。
4.文化旅游与自然景观旅游相结合
民族文化旅游有很大的生命力,布洛陀文化旅游
肯定有这个优势。大多数游客外出旅行不仅想观赏自
然风光,更想体验异民族的文化。因此,要顺应旅游业
发展趋势,以壮族布洛陀文化品牌优势,重新优化旅
游文化资源的配置,精心设计旅游路线,将布洛陀人
文景观与乐业天坑群、通灵大峡谷等具有世界影响力
的著名自然景观相匹配,应使“布洛陀文化之旅”和
“红色之旅”、“乐业大天坑之旅”、“通灵大峡谷之旅”
四条主线齐头并进,形成百色整体旅游品牌,形成集
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的互动、人文而又生态的旅游
观光。采取“以红带绿”、“以绿促红”的经营思路,不断
拓宽客源市场,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铸
造百色旅游的主打品牌。
5.加强合作,区域联动,共同发展
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过去多为各行其是,带有计划经
济的色彩。因而导致资源特质相似的相邻地区,其发
展思路和产品规划雷同,使市场竞争激化,出现重复
建设、不正当竞争和区域旅游保护主义。所以,构筑地
域大文化,谋求区域联合,成为当今旅游竞争的主要
策略,继而达到“双赢”或“多赢”,并在旅游市场上占
据重要的一席之地。旅游业是一项开放性、关联性程
度极高的新型产业,区域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
须坚持“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战略,以增强
区域整体旅游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要使广西民族旅游
业快速、健康的发展,也必须走区域旅游合作的道路。
具体对百色布洛陀文化而言,在其开发过程中,要进
一步推进百色与黔西南州、曲靖市、文山州等周边地
区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协商线路组织和联合促销等,
将各自的线路向周边地市延伸,组成跨地区黄金线
路,共同将布洛陀文化这一品牌经营好。
四、余论
在旅游开发中,对民族文化的开发其实就是保护
的一种途径,发掘出来、整理出来使之继承、发扬、传
播,是有利于民族文化发展的。布洛陀文化是一笔难
得的文化财富,为了保证广西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护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双赢,应将壮族布洛陀文化引向
市场,使之形成文化品牌效应,逐渐成为一种新兴文
化产业。百色田阳县应该紧紧抓住机遇,制定总体规
划,形成以布洛陀民俗文化为主体的旅游产业,大力
建设著名的旅游胜地,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旅游业的
战略把旅游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城镇建设、农村建
设的规划有机结合起来,以高水平的管理营造加快旅
游发展的环境,开展以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保护民族
珍贵文化遗产,提高民族自信心的旅游宣传促销,下
大力气创建布洛陀民俗文化品牌,把布洛陀民俗文化
旅游融入广西、国内甚至国际旅游经济发展圈之中,
以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带动相关产业的发
展,从而带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④ SWTO分析是什么意思
SWOT是一种分析方法,用来确定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因此,清楚的确定公司的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公司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对于制定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简介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
SWOT分别代表: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threats(威胁)。
SWOT分析通过对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然后再调整企业资源及企业策略,来达成企业的目标。
SWOT分析已逐渐被许多企业运用到包括:企业管理、人力资源、产品研发等各个方面。
SWOT分析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隶属于企业内部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SWOT分析有其形成的基础。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著名的竞争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竞争理论从产业结构入手对一个企业“可能做的”方面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和说明,而能力学派管理学家则运用价值链解构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注重对公司的资源和能力的分析。SWOT分析,就是在综合了前面两者的基础上,以资源学派学者为代表,将公司的内部分析(即20世纪80年代中期管理学界权威们所关注的研究取向,以能力学派为代表)与产业竞争环境的外部分析(即更早期战略研究所关注的中心主题,以安德鲁斯与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结构化的平衡系统分析体系。 与其他的分析方法相比较,SWOT分析从一开始就具有显著的结构化和系统性的特征。就结构化而言,首先在形式上,SWOT分析法表现为构造SWOT结构矩阵,并对矩阵的不同区域赋予了不同分析意义;其次内容上,SWOT分析法的主要理论基础也强调从结构分析入手对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进行分析。另外,早在SWOT诞生之前的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有人提出过SWOT分析中涉及到的内部优势、弱点,外部机会、威胁这些变化因素,但只是孤立地对它们加以分析。SWOT方法的重要贡献就在于用系统的思想将这些似乎独立的因素相互匹配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使得企业战略计划的制定更加科学全面。
SWOT方法自形成以来,广泛应用于战略研究与竞争分析,成为战略管理和竞争情报的重要分析工具。分析直观、使用简单是它的重要优点。即使没有精确的数据支持和更专业化的分析工具,也可以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但是,正是这种直观和简单,使得SWOT不可避免地带有精度不够的缺陷。例如SWOT分析采用定性方法,通过罗列S、W、O、T的各种表现,形成一种模糊的企业竞争地位描述。以此为依据作出的判断,不免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臆断。所以,在使用SWOT方法时要注意方法的局限性,在罗列作为判断依据的事实时,要尽量真实、客观、精确,并提供一定的定量数据弥补SWOT定性分析的不足,构造高层定性分析的基础。
⑤ 申请世界遗产有什么现实意义吗
申请世界遗产肯抄定是有现实意义的,粗略的分一下的话主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本国的名胜古迹保护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如果一个项目申遗成功那么国家对于世界级遗产的保护情况是有一定的应性要求的,能过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对古迹内的东西进行修缮,并列做一定的保护措施。对于故宫,长城,就是很好的例子,能够将我们的文化留存给后人研究观赏!!
⑥ SWTO是什么东西
SWOT分析:
1.即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
SWOT分析法,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
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
S (strengths)是优势、W (weaknesses)是劣势,O (opportunities)是机会、T (threats)是威胁。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
2.SWOT特点
SWOT分析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隶属于企业内部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条件在既定内进行分析。SWOT分析有其形成的基础。著名的竞争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竞争理论从产业结构入手对一个企业“可能做的”方面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和说明,而能力学派管理学家则运用价值链解构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注重对公司的资源和能力的分析。
SWOT分析,就是在综合了前面两者的基础上,以资源学派学者为代表,将公司的内部分析(即20世纪80年代中期管理学界权威们所关注的研究取向,以能力学派为代表)与产业竞争环境的外部分析(即更早期战略研究所关注的中心主题,以安德鲁斯与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结构化的平衡系统分析体系。 与其他的分析方法相比较,SWOT分析从一开始就具有显著的结构化和系统性的特征。就结构化而言,首先在形式上,SWOT分析法表现为构造SWOT结构矩阵,并对矩阵的不同区域赋予了不同分析意义。其次内容上,SWOT分析法的主要理论基础也强调从结构分析入手对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进行分析。
⑦ 什么是SWOT
SWOT(企业战略分析方法)指SWOT分析法。SWOT分析,即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
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
(7)各国学者对于旅游风景区swto分析扩展阅读
SWOT的优势劣势:
优势,是组织机构的内部因素,具体包括:有利的竞争态势;充足的财政来源;良好的企业形象;技术力量;规模经济;产品质量;市场份额;成本优势;广告攻势等。
劣势,也是组织机构的内部因素,具体包括:设备老化;管理混乱;缺少关键技术;研究开发落后;资金短缺;经营不善;产品积压;竞争力差等。
⑧ 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分析人们为什么要去丽江旅游(120字以上)
我们生活的大洲 - 亚洲
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河流
位置:
①亚洲半球的位置:亚洲主要集中在东半球和北半球,但它的第六单元在同一时间跨越南东部和西部半球北半球②亚洲,纬度:亚洲位于约10S - 80N横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是跨纬度最植物世界各大洲。 (3)陆地和海洋的位置: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印度洋,西欧,连接之间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和地中海。毗邻到西南横跨苏伊士运河和非洲东部横跨白令海峡和北美整个东南隔海相望,亚洲和大洋洲的东西大陆的最遥远的距离。
2。大小:亚洲是世界最大的大陆。七大洲按大小排列如下:亚洲,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欧洲海洋。
3。地理区域:习惯亚洲分为六个区域: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各地区和国家,如下表所示:
国家在东亚地区,中国占,蒙古,朝鲜,韩国,日本等
东南亚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印度尼西亚,东帝汶
南亚,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在西亚,土耳其,以色列,约旦,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阿富汗,部分
科威特
北亚俄罗斯。地形:
①地形特点:主要高原和山地平均海拔高,跌宕起伏的世界最高的山 - ,珠穆朗玛峰(8844米),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低地 - 死海(400米),世界上最大的大洲在中央的地形高低起伏的地面,四周低。在世界上最高的
②亚洲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大的咸水湖里海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湖泊贝加尔湖,陆地表面最低点:死海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 5。河流:亚洲河流地形的影响,源于中央高原山区,地形顺径向流的主要河流附近海面下表激流海?人类:
河流到海洋的流动特性
长江自西向东长度,流量亚洲第一,世界第三,世界
黄河长度为5500公里,从西到东太平洋,中国的第二大河,在太平洋
湄公河自西北向东南,被称为澜沧江,亚洲流经国家在我国大多数河流太平洋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从南到北的北部地区,高纬度地区,冬季河流冰期较长的北极...... />恒河位于亚洲南部从西向东流动的印度,孟加拉国,
从北到南,印度河,印度洋位于亚洲南部,流经巴基斯坦,印度洋
两个复杂的气候
气候特点:
①气候复杂多样的:亚寒带,温带和热带地区之间,东,北,南面靠近海洋,西南深入欧亚大陆的内部地形复杂多样。位置的纬度,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地形,气候在亚洲是复杂多样的。除了全球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 “
②季风气候:亚洲备份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 - 欧亚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 - 太平洋的边缘,之间的海洋和陆地热推不同的非常显著,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包括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亚洲分布的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占了几乎一半的亚洲)
③分布:亚洲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手风气候的分布,是世界上第一大洲,亚洲内陆大部分区域,从远海海洋影响。夏季内陆升温快,冬季降温也快,所以寒冷的冬天和炎热的夏天,很难达到的内陆海,海洋水蒸气,因此较少的降雨集中在夏季。
2。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在亚洲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尤为突出。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区,夏季风降水和实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强劲的夏季风,水汽从海洋,降水的年;相反的,弱夏季风年,降水少。如果过多的降水可能会导致洪水;相反,降水较少的干旱可能形成的。因此,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区雨热同期,作物能茁壮成长,但常受不稳定的夏季风影响发生的干旱和洪涝灾害,严重威胁农业生产。
简洁:(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人口的61%。
①在世界各大洲,或有多少人口排序: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排名顺序: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和欧洲。
②人口超过100万,共有10个国家,其中包括6个在亚洲:东亚,中国,日本,东南亚,印尼,东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③人口众多,资源,环境:
2。地理和文化多样性:亚洲大小的国家总数的约1000,约一半的世界是在国家总数量的(国家的不同部位,建筑,服饰,音乐,舞蹈,礼仪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和艺术风格和民俗风情:日本抗震建筑,帐篷和长袍在沙特阿拉伯地区,黄河 -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中下游,印度河流域美国有线电视达明行业平原(美索不达米亚),温带或热带气候适合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和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3。不同的经济发展之旅:除日本外,亚洲的发达国家,该国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国家的经济发展很大的不同,主要的原因是:除日本外,各国曾长期遭受殖民统治,普遍疲软的工业基地。从20世纪70年代,如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七章:
我们的周边国家和地区,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
1,领土组成:由四个最大的岛屿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3900一个小海岛及其周边海域。
2,主要的沿海城市,如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长崎
地形地貌的分布:丘陵,山地主平原地区是窄少,关东平原,日本最大的平原
4,很多优秀的港近岸海域曲折的,和很多优秀的港口,特别是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是最好的沿海地区。日本渔业,造船,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关系是非常有益的,神户和横滨是两个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
5,火山地震:日本位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因此,日本的火山,地震有感地震每年高达1500倍。被称为“地震国”和“日本的山 - 火山博物馆最高的富士山是一个积极的火山是日本最高的山峰,日本人视为一种神圣的山。
日本南北国土条和经偏差,日本在23 O N - O N 46之间,跨越的经度和纬度将允许在日本广泛的地理环境比较复杂,如宽跨纬度地区,日本的北部和南部温差大,跨经度东西的时间差。
II,日本经济
1,在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和有利条件。穷人的日本小面积,铁矿石,石油,煤炭和其他矿产资源,大部分依赖进口的国内市场规模小,产品大多出口日本的经济发展的优势: ,岛上多港,运输方便;,劳动力的质量;管理效率。
2,进口 - 加工 - 出口型经济模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日本是一个大量的进口的原材料,燃料,然后依靠高科技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加工的进口原材料,??高品质的工业产品,然后销往世界各地,形成了加工贸易的经济。国外的贸易对象主要是
3。近年来,美国,中国,欧洲,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和销售基地。主要是像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的投资建厂亚洲的好处:①对发展中国家的廉价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②加入的国际经济和技术合作和竞争的国际市场;③保护国家的自然资源,并减缓消费的资源,并保护自己的资源;④降低运输成本在其他国家的投资:①日本污染企业向海外转移,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污染,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②日本自己的利益,为了保护自己的资源,一种强烈的多余的大量进口木材或远洋捕捞,导致资源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世界上,这导致全球性的生态失衡严重损坏。<BR / 4工业的分布特点和原因: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会场的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5,有益的,不利的影响,日本经济: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的有益效果是促进在日本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推动的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使日本的工业产品更具有竞争力,在国际市场发生世界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沉重地打击了日本的经济已经不可避免的。
问题三:东南亚的位置,河流和城市
1十字路口的位置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也被称为东南亚马来半岛。印度支那南部位于亚洲和大洋洲的“十字路口”。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特别是在马来半岛的马六甲海峡之间和苏门达腊岛,是一种天然的水道,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来自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香港的最短路径的土地,必须通过海上运输线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
2,东南亚的国家:共在东南亚的11个国家,其中包括中国的陆地边界与缅甸老挝,越南,唯一的内陆国家老挝,印度尼西亚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被称为“千岛之国。
3,河流和城市之间的关系:中南半岛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流三角洲。
4 ,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
问题:印度的自然环境特征
1,第二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是世界上古老的文明,在世界人口排名第二。许多人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当选印度政府的计划生育政策。
2地点:①大多在10 O N - 30°N之间,主要在热带地区。②土地和海的位置:,印度洋西海岸附近的阿拉伯海,孟加拉湾,东,北欧亚大陆的南部的部分。
3,地形分为三部分,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中部,南部的德干高原
4个主要河流:恒河起源于喜马拉雅山脉,自西北向东南注入孟加拉湾。
5,由于自给自足的粮食生产自推出在印度的食品的“绿色革命”不仅能够自给自足,但还有一些余粮各大家居产品如大米和小麦,大米的出口主要分布在恒河平原和沿海平原,小麦主要分布在恒河上游和德干高原西北部。
6,气候: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为明显的旱季和雨季从6月到9月,每年盛行的西南季风,降水的雨季在每??年10月 - 次年五月,盛行东北季风,干旱,旱季。频繁的洪水和干旱在印度,主要是由于西南的不稳定季风的西南季风较弱,晚来的,提前退休,和干旱的形式,相反,洪水形成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
位置:俄罗斯高海拔地区,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横跨亚洲和欧洲,跨东西半球西濒波罗的海,西南临黑海,东太平洋,北冰洋北部,横跨白令海峡的东北海域和北美邻居西芬兰,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在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欧洲国家在亚洲和欧洲:欧洲部分虽然面积只有1/4的人口占3/4,工业,农业,首都,主要城市都位于欧洲,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此,一直被公认为是欧洲国家的人。
3地形相对平坦的平原和高原的河流和山脉的地形区域成为重要的分界线。
4,河流和湖泊:俄罗斯有四条主要河流,“母亲河伏尔加河位于在东欧平原,从北向南流入里海,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但也很有名内的河流,它丰富的流量,水流平缓,运输高价值的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河由南向北进入北冰洋。湖泊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内土地盐水湖),在世界上最深的湖贝加尔湖()。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是由于高纬度地区,漫长的冬季漫长而寒冷,短暂的夏季和温暖。
问题六:俄罗斯的资源,工业和交通运输
资源:自然资源丰富的俄罗斯类型的齐全,储量丰富,是一个在世界上仅有的资源能够自给。主要矿物:库尔斯克铁巴库油田,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
行业:重工业,缓慢发展的消费品行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的四个工业区:①莫斯科中心工业区,(2)到圣彼得堡??的中心工业区第三工业区的乌拉尔;④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3交通:俄罗斯交通运输部门完成,铁路,公路,航空,??内河水运,管道运输发达,铁路运输。密集的欧洲铁路网的一部分,以莫斯科为中心的放射状的一部分亚洲铁路网的相对比较少,主要是西伯利亚大铁路(亚欧大陆桥)。
4个主要城市:莫斯科(首都,最大的城市),圣彼得堡(第二大城市),摩尔曼斯克(终年不冻港)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活斯托克(海参崴),伏尔加格勒(伏尔加河的内河港)的旧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第八章
中东成为一个长期的热点问题
1,一个重要的位置:两大洋,大陆和中东海域位于亚洲,非洲,欧洲三大洲的边界,并围绕里海(世界最大的咸水湖),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土耳其海峡沟通地中海和黑海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2,丰富的石油资源:中东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量,生产和输出石油最,这是一些大国争夺的原因。(1)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主要石油生产国在阿拉伯联合大公国,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伊朗,埃及和其他国家;
②中东的石油,大部分港口沿海岸波斯湾的油轮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
③石油输出方向:一:出口到日本的 BR />波斯湾→霍尔木两岸→→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太平洋→日本
B:运到西欧,美国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曼德汉目峡→红→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
C:运到西欧,美国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周围的非洲最南端,好望角→大西洋→→印度→西欧,美国
3匮扒嗯水资源战争的导火索,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中东地区位于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只有地中海沿岸的西方银行和内全年炎热和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窄分布。地中海气候。的奎的泛-的水资源生产国家在中东以及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4文化差异:在中东地区的动荡的重要原因。中东赛的白色人种,但汇聚了这里的多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中东地区,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信仰基督教,犹太教和其他宗教。
大多数国家在中东和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穆斯林在这些国家被称为“阿拉伯国家”。犹太人集中在以色列,犹太人的信仰。波斯人主要分布在伊朗,信仰的主人,在麦加,沙特阿拉伯,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圣城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把耶路撒冷视为神圣的城市。
西欧国家,工业和旅游业
1,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西欧占了大约一半的欧洲,在人口稠密,许多国家,绝大多数的发达国家为了进一步加强联系,区域性国际组织在的地区,即欧洲联盟(EU)形成的,它有25个成员国,经济发达的国家,欧盟在该领域的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2,开发,加工和制造产业西部欧洲的一个高比例的人口从事制造工业密集的多的中心,面布,是“10”,形分布的英国东到波兰境内,从斯堪的纳维亚到意大利,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工作群。
3旅游业的繁荣极为丰富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的西欧,南欧阳光明媚的地中海海滨风景名胜区和沙滩,北欧曲折,深邃的峡湾和迷人的中央高耸的阿尔卑斯山,登山和滑雪的好去处,独特的风土人情,古老的城堡,庄严的教堂,众多的博物馆,在西欧成为世界上发达的旅游区,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欧洲著名的旅游国家。
西欧地形,气候和农业
地形:地形平原低洼平原位于中间的莱茵河为界,西部平原西欧的博尔德平原,东,山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的部分的朝鲜半岛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的阿尔卑斯山,阿尔卑斯山,从东到西,有利于大西洋温暖和潮湿的流动内陆。
2,气候:的主要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温和,凉爽的夏天,年降水量季节分布比较均匀。
3之间的关系三个:
主要分布在平原区→多汁饲料,牧草地理上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气候;广泛→畜牧业发达
4个撒哈拉以南非洲
1,该地区位于大西洋和印度洋低纬度,地形高原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形东部和南部,中央和西部
2,当地的气候是热带气候,所以是许多热带作物如咖啡,可可之乡;此外,该地区的许多矿产资源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如钻石,铜
3,单以商品为基础的经济体系:(1)概念:过度依赖一个或几个经济生产;②缺点:初级产品,低廉的价格,昂贵的制成品,限制其处理经济发展; ③病因:由殖民者的长期统治和控制;④出路:多样化的农业发展,振兴民族工业。
4,该地区是该地区在世界最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过快多的食物,与经济增长速度,增长,有越来越多的人口问题和粮食问题,由于殖民的长期统治和控制,这方面的吗?科学和技术落后,农业生产水平低,食品并不总是自给自足。人口的快速增长,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所以人们砍伐森林,草原,扩大耕地,过度放牧,土壤的肥力下降,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加剧,逐渐恶化的的生态环境。解决方案: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V,澳大利亚地形:地形图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地形东部,中部和西部澳大利亚。东部的部分的大分水岭范围北从北到南,全国最大的河流,墨累河,从大分水岭发源于西部,西南部进入印度洋。东北部沿岸的世界著名大障碍礁。西部广阔低高原,占了大约一半的国家的表面积。中间是大面积的呢??的平原,在地势最低的艾尔湖。平原的一些河流,但地下水丰富,下沉的低洼地区的中央平原,地下水流出地面可以自动成为自流井,那里的人被称为大自流盆地。
2,地形,农业和畜牧业:西部海拔不超过1000米广泛的低高原,中部是大面积的?平原,地下水丰富优良的牧场,有没有大型食肉动物,适用于露天放牧
气候,农业和畜牧业:澳大利亚西部和北部广袤的热带沙漠气候,炎热的草原气候区,比较干燥,适合在冬季和饲养牲畜。东南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湿润,西南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特点,既适当的畜牧业,也适用于养殖业这些地区的混合农业的发展。
4,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的绵羊数量和出口在世界上的羊毛比任何其他国家。
5,澳大利亚绵羊区域差异自然原因:超过70%的澳大利亚羊集中的混合管理区的东南沿海羊范围内的其他广大地区是比较小和相对平坦的地形的东南和西南地区的西南地区合适的气候,降水量是同为其他地区更丰富,但东南部地区的雨影的大分水岭灌溉,以满足小麦种植和畜牧业的利用率,这一地区的混合农业的发展更有利。
6,世界博物馆活化石:澳大利亚是位于之间的太平洋和在印度的海洋,三面环海,??768万平方公里的区域,是全球唯一独家国家一个大陆成千上万几年前,在澳大利亚大陆和其他大陆的分离孤很长一段时间,家庭聚会,自主开发的自然条件是相对简单的,动物的进化缓慢,没有大型食肉动物,许多异国情调的原始的动物,以确保乘法,因为独特的动物:袋鼠,鸸鹋,考拉,鸭嘴兽的侵入。 BR />坐在矿车国家:澳大利亚矿产丰富的信息,许多矿产储量在世界上:如铁矿石在西部,东部海岸的煤矿和东北部的铝铝土矿开采和出口澳大利亚的矿产在世界占有重要的地位。
⑨ 用SWOT分析法分析张家界旅游促销方案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SWOT 分析———以百色壮族布洛陀文化为例
1.优势(S)
(1)文化资源极具魅力,旅游开发价值明显
布洛陀文化是壮族及其先民保持对祖先的记忆
和历史延续性的独特展现,反映着当地群众的审美和
价值取向,具有民族认同和民族凝聚的意义,拥有重要
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学术价值。其具有保存完整,趣味性
和参与性强的特点,适合求新求奇的旅游爱好者,也可
满足广大壮族人民寻根祭祖心理,有很高的旅游开发
价值。另外,《布洛陀》史诗中形成的壮族歌圩文化内
涵,以丰富的对歌形式,促进了历史、文化、农业和各种
社会知识的传播,布洛陀民俗文化也因此具有了经济
开发的价值。开发布洛陀民俗文化,能够为民族区域特
色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将为百色地区发展文化
产业、振兴旅游经济提供一次难得的机遇。[3]
(2)区位优势明显
百色位于黔、滇、桂三省(区)的交汇处,是国家确
定的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中心地带,重要的物
流集散地和大西南出海通道的咽喉,也是泛珠三角经
济区和中国西南地区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开展贸易
的黄金宝地。随着南宁至昆明高速公路的全线修通、
右江航道改造、百色机场的建成通航,百色航空、铁
路、公路、水路现代化交通立体网络正式形成。交通便
利,区位优势明显,有助于扩展客源市场。
(3)政府主导与大力扶持
政府主导是产业发展的保证,百色地区和田阳县
领导高度重视布洛陀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布洛陀
文化的旅游开发工作已被纳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
议事日程,并作为全市旅游开发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
此外,为推动布洛陀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百色还成立了
布洛陀文化开发工作办公室,具体落实各项关于布洛
陀文化旅游开发的工作,加快了布洛陀文化旅游区基
础设施建设及布洛陀文化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
2.劣势(W)
百色地属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旅
游起步太慢,投入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不
足,旅游管理人才匮乏,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使旅游相
关行业发展不平衡,旅游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娱乐
设施短缺,景区的可进入性较差,种种原因都造成整
体接待水平的低下,满足不了游客对“吃、住、行、游、
购、娱”的需要。因此,还需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
设,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综合接待能力。
3.机会(O)
(1)迎合游客对民族文化旅游追求的心理
随着“文化旅游热”的升温,少数民族的民间古老
文化、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越来越能激发和满足都
市人的好奇心,因此民俗文化旅游也受到了更多人的
青睐。而在强调坚持本真性原则下,进行保护性旅游
开发的布洛陀文化,将以其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魅力
吸引游客,满足其强烈的民族文化体验及高品位的旅
游审美需求。
此外,随着寻根祭祖专线旅游的兴起,为更好的
宣传和开发百色壮族布洛陀文化,百色市政府还举办
了“百色布洛陀文化民族旅游节”,这一举措不仅激起
了越来越多来自全世界的壮族同胞的寻根祭祖情结,
也吸引了大批专家学者前往考察。
(2)与东南亚周边国家的友好往来和交流
随着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中
国- 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以及南博会在广西召
开,广西一跃成为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阵地,
外部因素为广西旅游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和崭
新的国际发展空间。这也为壮侗语系的民族地区开展
文化旅游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2004 年,东盟到广西
的游客达到30 万人次,2006 年更达到43 万人次。而
且随着中国与东盟交往的日益密切,东盟与中国之间
巨大的物流、人流、资金流将会推动广西乃至百色地
区经济和旅游业达到新的发展阶段。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
当前,我国各地都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热潮,党中央和国务院及学界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保护工作。2003 年正式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
保护工程,2005 年3 月31 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
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6
90
年中国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
518 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在紧锣密鼓
地进行着。随着政府重视程度、社会关注程度的逐步
提高,从政府到民众,从实践到理论界己掀起一股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保护热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
产,已经成为我们文化重建的自觉需求。这股热潮,必
将为开展百色壮族布洛陀文化保护性旅游开发开辟
出一条光明的道路。
4.威胁(T)
(1)同类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客源市场竞争加剧
广西是壮族主要聚居的地区之一,百色与南宁、
河池、柳州地区以及云南文山有着相似的旅游资源,
且都是在西南地区。在旅游开发中,相似的旅游资源,
相同的区位,不仅资源特色难以凸显,更加剧了对客
源市场的争夺。同时,由于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不当,
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导致目前市场上各个少数民族的
旅游产品很多,旅游开发、经营方式很相似,容易让游
客对民族文化旅游产生厌倦,失去新鲜感。如:一些民
俗村的民居都是房檐上挂几串红辣椒,房内摆一台织
布机,游客进门喝茶、跳舞、坐花轿以及文化搭台、经
济唱戏等等这些千篇一律的旅游活动,实在令人乏
味。所有这些,不仅是对游客的误导和文化的扭曲,更
对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生态平衡的破坏、
原真性的破坏和正常传承的破坏,并可能加剧某些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
(2)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
展、电视、电脑的普及和高雅乐曲的熏陶,我国的民族
地区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
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传统的艺术文化形式正在淡
出人们的生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
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
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
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
壮族文化也不例外,由于受外来文化尤其是汉族文化
冲击影响严重,民族文化保护意识不是很强烈,很多
有价值的民间民俗文化后继乏人。
(3)人才流失严重
壮族布洛陀文化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除
了通过文字记录外,口传身教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
段。但如今,由于文革时期传承受到压迫与中断,由于
当代人忙于挣钱,无暇学习这些费时费力的民间技
艺,由于民间艺术的“老土”,导致了很多年轻人不愿
学习与传承,一些依靠口传心授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正在不断消失,大多数掌握绝活的民间艺人已经年
老甚至已相继谢世,壮族布洛陀文化传承面临人才流
失严重和后继乏人的困境。而且,百色经济发展的落
后,在生活条件上、社会福利机制上都远不如大城市
优越,导致很多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旅游专业人才
即使以牺牲自己多年所学的专业为代价,也要争相立
足大都市。文化遗产与旅游优秀人才的严重流失对百
色壮族布洛陀文化的旅游开发是极其不利的。
三、百色壮族布洛陀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从2003 年开始,布洛陀文化的旅游开发取得了一
定的经济效益,但综合来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很多
人对布洛陀文化价值还停留在较肤浅的认识上,在经济
利益的驱动下,急功近利地进行旅游开发,“重申遗,轻
保护”等。因此,如何在保护好布洛陀文化的同时,做好
旅游开发,进而实现双赢,相关措施亟待提出。
1.打造文化特色品牌,提升旅游品位
布洛陀是壮族人民的人文始祖,因此开发“布洛
陀”品牌要不断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充分利用人物、
歌舞、传说、典故、传统习俗等,提高其文化品位,打造
新的民族文化旅游亮点。在整体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
基础上,将布洛陀祭祀文化、壮族歌圩文化、壮族圩市
文化、敢壮山自然与人文景观等布洛陀文化建设成为
一个特色旅游景区。不但要善于利用事件和活动,更
要营造有影响力的事件和活动,把这么大规模的歌圩
给打造经营好。推出“布洛陀文化之旅”专题片,从历
史地位、文化底蕴、考古突破、景观建设等各方面全
面、翔实地介绍布洛陀文化之旅,举办中国著名专家、
学者参加的“布洛陀文化遗址开发研讨会”,使观众对
“布洛陀”品牌产生了解的欲望。
同时,寻根祭祖是一个民族摆脱不了的文化情
结,要普及敢壮山布洛陀壮文化寻根之旅的概念,更
深层次地研究壮族族源和族群,利用壮族与东南亚的
泰、老、掸、岱、侬等民族的历史渊源关系,扩大与东南
亚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扩大壮族地区的对外开放与
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合作,强化百色壮族布洛陀文化
旅游特色品牌。
2.开发参与性较强的旅游产品
旅游者出游的主要目的是审美和求知等精神需
求,日趋成熟的旅游消费者不再满足于观赏静态的旅
游产品,争相追求有文化品位、具有参与性的旅游体
验,所以壮族布洛陀文化旅游要多开发参与性较强的
旅游产品。
为满足游客对文化真实性的需求与新鲜感受,合
理规划旅游路线,设计参与性较强的旅游项目。基于
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和劳动文化,将敢壮山旅游景
区、布洛陀芒果风情园打造成为一个游客可以随时来
参观游览、观赏与体验相结合的文化旅游平台。在敢
壮山旅游景区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如田阳舞
龙、舞狮、武术表演,绣球退敌和圣女池摔跤比赛;斗
牛、斗狗比赛,布洛陀圣乐演出、民族舞蹈表演、民俗
91
文化表演等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演出,还可以组织游
客开展山歌对抗赛、打陀螺、抛绣球、品尝壮族各种特
色风味小吃等体验性和参与性强的活动。使旅游者在
游览中认识和了解壮族布洛陀文化,这样既满足他们
观察和了解当地居民生活方式、居住环境、文化信仰,
享受高质量的旅游经历,又能促进当地居民对自己民
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
化遗产的文化自觉性,创造区域旅游经济效益。
3.积极创办布洛陀文化旅游节
近年来,田阳县抓住时机打造了布洛陀民族文化
旅游节,为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赶来拜祀布洛陀的几十
万壮族群众提供了一个活动平台。除传统的山歌对唱
外,还举行神秘壮观的布洛陀民间祭祀活动,以大气
派的歌舞场面展示布洛陀故乡多姿多彩的原生态壮
民族风情和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开设壮民族服饰
展,田阳舞狮特技表演、千人拔河、斗鸡、打陀螺等群众
体育活动和商品交易会。文化旅游节期间,同时还配
合推出壮家美食和农副土特产品。竭力把布洛陀民族
文化旅游节打造成为集民间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文
化、艺术、体育、商品、信息、科技交流为一体的盛会,有
力地吸引了壮族群众的参与和外来游客的参观。
从2004 年起,百色市政府先后举办了三届“布洛
陀民族文化旅游节”,参加人数逐年剧增,取得了很大
的成功。通过举办这一节庆活动,扩大百色市在国内、
东南亚乃至世界的影响力,增加人们对壮族布洛陀文
化的了解,联系壮、侗族同根源同胞们的感情,从而更
有效地宣传自己。
4.文化旅游与自然景观旅游相结合
民族文化旅游有很大的生命力,布洛陀文化旅游
肯定有这个优势。大多数游客外出旅行不仅想观赏自
然风光,更想体验异民族的文化。因此,要顺应旅游业
发展趋势,以壮族布洛陀文化品牌优势,重新优化旅
游文化资源的配置,精心设计旅游路线,将布洛陀人
文景观与乐业天坑群、通灵大峡谷等具有世界影响力
的著名自然景观相匹配,应使“布洛陀文化之旅”和
“红色之旅”、“乐业大天坑之旅”、“通灵大峡谷之旅”
四条主线齐头并进,形成百色整体旅游品牌,形成集
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的互动、人文而又生态的旅游
观光。采取“以红带绿”、“以绿促红”的经营思路,不断
拓宽客源市场,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铸
造百色旅游的主打品牌。
5.加强合作,区域联动,共同发展
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过去多为各行其是,带有计划经
济的色彩。因而导致资源特质相似的相邻地区,其发
展思路和产品规划雷同,使市场竞争激化,出现重复
建设、不正当竞争和区域旅游保护主义。所以,构筑地
域大文化,谋求区域联合,成为当今旅游竞争的主要
策略,继而达到“双赢”或“多赢”,并在旅游市场上占
据重要的一席之地。旅游业是一项开放性、关联性程
度极高的新型产业,区域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
须坚持“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战略,以增强
区域整体旅游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要使广西民族旅游
业快速、健康的发展,也必须走区域旅游合作的道路。
具体对百色布洛陀文化而言,在其开发过程中,要进
一步推进百色与黔西南州、曲靖市、文山州等周边地
区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协商线路组织和联合促销等,
将各自的线路向周边地市延伸,组成跨地区黄金线
路,共同将布洛陀文化这一品牌经营好。
四、余论
在旅游开发中,对民族文化的开发其实就是保护
的一种途径,发掘出来、整理出来使之继承、发扬、传
播,是有利于民族文化发展的。布洛陀文化是一笔难
得的文化财富,为了保证广西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护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双赢,应将壮族布洛陀文化引向
市场,使之形成文化品牌效应,逐渐成为一种新兴文
化产业。百色田阳县应该紧紧抓住机遇,制定总体规
划,形成以布洛陀民俗文化为主体的旅游产业,大力
建设著名的旅游胜地,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旅游业的
战略把旅游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城镇建设、农村建
设的规划有机结合起来,以高水平的管理营造加快旅
游发展的环境,开展以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保护民族
珍贵文化遗产,提高民族自信心的旅游宣传促销,下
大力气创建布洛陀民俗文化品牌,把布洛陀民俗文化
旅游融入广西、国内甚至国际旅游经济发展圈之中,
以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带动相关产业的发
展,从而带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