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驾旅游 » 四川省乡村古镇旅游市场调研报告

四川省乡村古镇旅游市场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 2021-03-03 22:30:01

❶ 浅谈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策略

乡村休闲旅游业是农业功能拓展、乡村价值发掘、业态类型创新的新产业,横跨一二三产业内、兼容容生产生活生态、融通工农城乡,发展前景广阔。
1、聚焦重点区域
依据自然风貌、人文环境、乡土文化等资源禀赋,建设特色鲜明、功能完备、内涵丰富的乡村休闲旅游重点区。建设城市周边乡村休闲旅游区
2、注重品质提升
乡村休闲旅游要坚持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方向,以农耕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生态农业为基、古朴村落为形、创新创意为径,开发形式多样、独具特色、个性突出的乡村休闲旅游业态和产品。
3、打造精品工程
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加强引导,加大投入,建设一批休闲旅游精品景点。
4、提升服务水平
促进乡村休闲旅游高质量发展,要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服务,让消费者玩得开心、吃得放心、买得舒心。

❷ 求助一篇有关成都洛带古镇的考察报告,急!!!!!!

洛带古镇区域概况
(一)自然地理概况

1、地理位置
洛带古镇位于成都市东郊成都平原与龙泉山脉的交接处,西距成都18km,南距龙泉驿区府所在地龙泉镇11km,距成渝高速公路立交桥接口4.6公里,东邻万兴镇,西邻西平镇,南接同安镇,北距洪安火车站7公里。规划范围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04°21′,北纬30°39′。

2、地质地貌
洛带古镇所处地域在地质上属龙泉山断裂带北东端西侧斜坡和川西平原交汇地带。在构造上,龙泉山的隆起和川西平原的下陷,是受一组北东向断裂活动所引起,例如龙泉经洛带、金堂至绵阳的大断裂分开了龙泉山和川西平原两大地貌单元。
在规划区内主要出露第四系和白垩系地层,很少出现侏罗纪地层。在玉带湖以东、三道财神一带,主要为棕红色夹灰色砂岩粉砂岩,偶尔夹少量黄绿色页岩(蓬莱镇组J3p);在玉带湖及五里坡一带,出露地层上部为紫红色粘土岩粉砂岩,下部为砖红色砂岩粉砂岩(天马山组K1t);在五里坡、熊家嘴一带及坝丘、台地,多为棕红、砖红色泥质细砂岩夹泥岩(夹关组K2t);而棕红色砂岩泥岩,多分布在平坝台地或小丘基岩裸露部分(灌口组K2g)。第四系地层除下更新统未出露以外,其他有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亲统地层出露。
规划区域位于龙泉山脉北东段西侧及川西平原边缘带,以山地为主,约占规划面积的3/4。最高处三道财神,海拨706m,平坝最低处为514m。因此,总的地貌特征为低山丘陵及平坝型。

3、气候土壤
规划区内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多在15.5℃-16.6℃,山地年平均气候多在15.5℃左右。山地和平坝最低气温在1月,平均气温-5℃-5.1℃,最热月为7月,平均26.1℃-34.1℃,最热时山区为35℃,平坝为40℃。所以,规划区内的气候状况,一年四季均可开展旅游活动,也是成都市郊度假、消夏的好去处。
区内大部分地区是山地,基岩裸露,出现地层主要是侏罗纪上统的蓬莱组,白垩的夹关组,因此其土壤主要为上述母岩风化剥蚀,形成残坡积的紫红色砂质泥质性粘土,有利于多种林木及农作物的生长。沿河沟冲积形成的红沙组及半沙组土壤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该区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对规划区及外围的绿化工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种植速生树,在3年内能保证成林。

4、水文地质
本区年均降水量为974.4mm,78月降水占51%,12月降水量最少。由于区内山地占绝大部分,加之地貌特殊,地表水补给范围大,有利于储蓄积水,经徐家河、李家沟、胡家沟汇集于玉带湖,给予本区丰富的供水资源。玉带湖面积200亩,储水量120万m3。从长远着想,若将坝基加固增高,湖面和储水量都会增大,为中远期旅游开发打下良好基础。
洛带正处于平原与山区的交接带,又是成都平原下风下水地带,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水文地质队打井一口,日出水量在1020m3,深度在80m以上。又据规划组实地踏勘,见居民饮用水多为打井取水,一般35m深即可取水。水量丰富,水质很好。这主要是洛带古镇处在洪积裙特殊地貌单元之上,三峨山、李家沟山地大面积补给区地表经流浅层间隙水所至。而且浅层地下水源区大多保留原始自然风貌。从中长期规划来看,洛带古镇可显现出山青水秀的自然风光。

(二)经济发展状况
据1998年统计,洛带古镇工农业总产值达3.2亿元,国民生产总值为1.02亿元,全镇总人口21701人,城镇人口4132人,其中客家人占85%以上。居民年均收入达到3160元。

(三)基础设施现状
古镇现有日供水6200吨的自来水厂一座,新建的电信大楼装机容量20000门的程控电话投入使用,配置有3.5万千伏的变电站一座,有2所医院,其中区级医院一所,设备齐全,并有总面积为600多平方米的贸易市场一个。所有这些,都为古镇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四)旅游开发现状
在策划已前,洛带古镇还未开始旅游开发,旅游还未形成产业,旅游资源基本上闲置,旅游业处于原始的,自发的状态,以南华宫为代表的古镇,每年都要接待部分前来考察的游客,由于没有形成旅游业,吃、住、行、玩、娱、购未成体系,所以也没有产生较大的旅游产业,连接待人数和收入都未有统计资料。玉带湖、一道财神等景点有时也有自发的游客来泛舟船和野炊。

❸ 我要写一篇关于成都古镇的考察报告,可否推荐一篇 主要去了安仁古镇、平乐古镇、街子古镇

平乐古镇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平乐镇基本概况
平乐镇位于成都市西南93公里、邛崃市西南18公里处,距国道318线9公里,东接临邛、成都,西连雅安、康藏,与水口、油榨、孔明、临济、道佐、火井等镇乡毗邻,辖6个社区和21个行政村、189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3.2万人(其中集镇区1.30万人)。幅员面积69.94平方公里(其中集镇区面积1.28平方公里)。平乐镇是国务院六部委2004年2月命名的全国重点镇 和四川省命名的十大古镇之一,也是成都市30个重点镇之一。
平乐镇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所辖邛崃市西南部,是邛崃市辖最大的建制镇,素有 “一平、二固、三夹关”之美誉。平乐古镇历史悠久,古称“平落”,其历史可追溯至上古时代,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史前蜀王开明乐时期,平落这块四面环山的平坦绿色小盆地即因修水利、兴农桑而起聚落,平落因此而得名。北宋开宝三年,火井县治设在平落达二百多年之久,元代后属邛州直隶州,民国29年建置平落乡,新中国成立后沿用此名。1950年镇、乡分置,1983年4月撤乡建镇,称平落镇,实行镇管村体制,1993年3月更名为平乐镇,2004年9月,邛崃市实施区划调整,撤消紧邻平乐的下坝乡建制,将原下坝乡行政区域并入平乐镇,统称平乐镇。

二、平乐镇的历史机遇
平乐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由于长期以来的这里交通条件闭塞,缺乏与外界足够的交流与发展,千年古镇一直以一个沉睡者的姿态被掩映在青山绿水中。镇区仅有两三条明清时期延续下来的古街道,这里逢集是附近乡镇村民购置农资、买卖农产品的场所,平时则清闲得像个小村寨;农村地区则是泥泞的村道、土木结构的农房和一望无际的农田。人们辛苦一年只能勉强过上温饱生活,而生活在广大山区的人们长期在温饱线上挣扎。
改革开放以来,国道318的修建让这个曾经的偏远小镇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镇区与县城邛崃的两条公路相继实现了路面硬化,同时镇区也在逐渐扩张、发展,特别是迎宾路的修建让这个古老的集镇增添了别具城市风格的建筑元素,镇上的居民第一次有了生活在城里的感觉。随着一轮又一轮的街区建设的完成,整个镇区逐渐形成依托沿河旧街区背河道放射形扩张的格局。
整个平乐镇的发展黄金转折点还得从古镇建设开始。自2004年以来,平乐镇坚持实施 “旅游立镇”的发展战略,以旅游开发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以政府引导撬动民间资金,就地盘活资源要素,就地集聚人才资本,就地实现群众增收,就地转变农民身份,创造了兼顾古镇保护、建设、开发的“平乐速度”,有效推进了“三个集中”,促进了平乐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发展旅游业给向来依靠传统农业和重污染企业的小镇带来的不仅是面貌的革新,更重要的是每年游客潮水般涌来,犹如给沉睡中的小镇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一轮盖过一轮的改造建设、街道规划,带来了可谓翻天覆地的变化。
诸如农贸市场、滨河公园、污水处理厂以及伴随旅游业而生的大型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发展古镇建设最直接的受益人群当属镇上居民,古镇良好的发展契机给他们带来了无限的商机,促进了商业资源的利用、人员的成功创业和就业,原本僻静的场镇迅速成为了人气旺盛、充满商机的宝地。
在农村,首先是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实现了危旧房的改造,实现了水泥路面、有线电话的“村村通”,接踵而来的又是建立聚居点,实行集中安置;农业生产方面也由过去的缴税到免税,再到现在的国家发种粮补贴。广大农村地区的人民从生活条件的提高和生产环境的优化方面切实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给自己带来的改变。
发展古镇建设令当地经济的发展实现了长足的飞跃,平乐镇四年以来旅游人数及收入统计:
2004年旅游人数为8.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50万元;
2005年旅游人数为68.6万人次,创旅游收入5500万元;
2006年旅游人数132万人次,旅游收入为1亿元;
2007年旅游人数17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6亿元。
2008年截止7月份旅游人数11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73亿元。
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的同时也离不开艰辛的付出,其中最直观的便是巨大的经济投入。近年来的旅游项目资金投入:
2004年旅游开发总投入2000万元;
2005年旅游开发总投入3000万元;
2006年旅游开发总投入6000万元;
2007年旅游开发总投入8000万元;
2008年截止7月分份旅游开发总投入5000万元。
三、旅游推动平乐镇经济快速发展
通过连续几年的投资,完成了旅游环线绕场公路、茶马大道、河滨生态走廊、生态拦水坝、客运站、生态停车场、安置小区一期工程、日产5000吨自来水厂、日处理1500吨污水处理厂、黄金堰综合整治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启动了安乐堰综合整治工程、安置小区二期、芦沟绕场线延伸线、邛名高速等项目。三年累计新增道路8公里,完善雨污管网3800多米,常住人口增加0.37万人,城镇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镇辐射聚集能力明显提升,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
2004年2月,平乐镇被国家六部委列为全国重点镇,2005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全国环境优美镇,2005年被建设部、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被评为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镇、成都市旅游“十佳”景区及成都市(九个)旅游文明镇之一。2007年成功申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平乐镇花楸村被列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始于宋代、被乾隆皇帝钦点的花楸贡茶也是名声在外。2008年又申报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并已通过验收程序。
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通过政策引导,培育和发展旅游产业。该镇先后投入1600万元完成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景区的创建工作,修复完善古镇2万多平方米古民居、古戏台、兴乐桥等,建成天工应物风情园、引水入镇一期、生态拦水坝、平落堂、游人接待中心、“水上人家”农家乐休闲带等旅游项目。建成客栈200多家,餐馆、茶庄120余家。发挥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巩固提高酒业、电缆、农产品加工业,突出抓好竹编、旅游产品、制茶、食品加工业发展。三年来,培育规模以上企业3家,新增个体工商户360余家,二、三产业创业人数达1.3万余人。竹麻号子、瓷胎工艺竹编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孔明灯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特色活动方面,应对节假日调整的新特点,积极调整思路,举办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聚敛人气,举办了首届“平乐清明河灯会”系列活动,同时举办和承办了水中啤酒节、麻辣情人节、国际南丝路旅游文化节等系列活动。
同时,旅游业广阔的市场也给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带来了长足的机遇。而且,随着旅游业发展的不断成熟,本土农业和手工业也将迅速发展成为旅游业的配套产业。
对接 “五龙出海”农业发展,结合平乐镇乡村旅游的发展,探索“六化合一”现代农业模式,建成西南最大的集养殖、观光、休闲为一体的黑天鹅繁育基地;建成集品茗、观光、体验为一体制1500亩新花茶主义园区。
先后组建东山村生猪养殖合作社、马流村集中养殖示范区、花楸茶业合作社、花楸村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芦沟竹海联营协会等5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完成马流村土地整理项目,整理土地7000余亩,新增耕地1537亩,实现土地规模流转2000余亩。
四、平乐未来的旅游新篇章
震惊中外的汶川5.12特大地震,令古镇的旅游业短期内受到影响,但因古镇区房屋多为土木结构或全木结构构造,明清时期保存至今的川西古民居经受住了突如其来的严峻考验,并在灾后利用传统节庆活动,在短短的100余天内,迅速恢复了旅游业,并创造了平乐古镇旅游新的高潮。
在坚持“南方丝绸之路民俗风情第一古镇”的形象定位,以旅游总体规划为先导,以民俗文化、山乡休闲和生态旅游为特色的旅游立镇战略引导下,平乐古镇抓抢成都市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历史机遇,将通过项目建设、旅游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突破,打响文化旅游品牌,构建一个产业发达、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新平乐。

❹ 旅游市场调研报告范文

去中国论文网里面去内搜,容 http://www.zhuhaily.com

❺ 乡村全域旅游可研报告

  •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一项严谨具有高度数据量的报告,他的格式和纲要都有明确的规定,建议找专业的编制机构编咨询。

  •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乡村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下,具体项目还是要先把情况说明才能确定怎么写。

  • 1.2.1 前瞻可行性研究步骤
    1.2.2 乡村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基本内容
    (1)项目名称
    (2)项目建设背景
    (3)项目承办单位
    (4)项目建设用地
    (5)项目建设期限
    (6)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7)项目开发建设模式
    (8)乡村旅游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2.3 前瞻对乡村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1)前瞻项目政策可行性研究结论
    (2)前瞻产品方案可行性研究结论
    (3)前瞻建设场址可行性研究结论
    (4)前瞻工艺技术可行性研究结论
    (5)前瞻设备方案可行性研究结论
    (6)前瞻工程方案可行性研究结论
    (7)前瞻经济效益可行性研究结论
    (8)前瞻社会效益可行性研究结论
    (9)前瞻环境影响可行性研究结论
    第2章:乡村旅游行业市场分析与前瞻预测
    2.1 乡村旅游项目涉及产品或服务范围
    2.2 乡村旅游行业前瞻市场分析
    2.2.1 政策、经济、技术和社会环境分析
    2.2.2 乡村旅游市场规模分析
    2.2.3 乡村旅游盈利情况分析
    2.2.4 乡村旅游市场竞争分析
    2.2.5 乡村旅游进入壁垒分析
    2.3 乡村旅游行业市场前瞻预测
    第3章: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场址分析
    3.1 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场址所在位置现状
    3.1.1 项目建设地地理位置
    3.1.2 项目建设地土地权类别
    3.1.3 项目建设地土地利用现状
    3.2 乡村旅游项目场址建设条件
    3.2.1 项目建设场址地形、地貌、地震情况
    3.2.2 项目建设场址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3.2.3 项目建设场址经济条件
    3.2.4 项目建设场址交通条件
    3.2.5 项目建设场址公用设施条件
    3.2.6 项目建设场址防洪、防潮、排涝设施条件
    3.2.7 项目建设场址法律支持条件
    3.2.8 项目建设场址气候条件
    3.2.9 项目建设场址自然资源条件
    3.2.10 项目建设场址人口条件
    3.3 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地条件对比
    3.3.1 项目建设条件对比
    3.3.2 项目建设投资对比
    3.3.3 项目运营费用对比
    3.3.4 项目推荐场址方案
    3.3.5 项目场址位置图
    第4章:乡村旅游项目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4.1 乡村旅游项目技术方案
    4.1.1 项目生产方法
    4.1.2 项目工艺流程
    4.1.3 项目技术来源
    4.1.4 推荐方案工艺流程图
    4.2 乡村旅游项目设备方案
    4.2.1 项目主要设备选型
    4.2.2 项目主要设备来源
    4.2.3 推荐方案的主要设备
    4.3 乡村旅游项目工程方案
    4.3.1 项目工程建设内容
    4.3.2 项目特殊基础工程方案
    4.3.3 项目工程建设规模
    4.3.4 项目建筑安装工程量估算
    4.3.5 项目主要建设工程一览表
    第5章:乡村旅游项目节能方案分析
    5.1 节能政策与规范分析
    5.1.1 节能政策分析
    5.1.2 节能规范分析
    5.2 乡村旅游项目能耗状况分析
    5.2.1 乡村旅游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
    5.2.2 乡村旅游项目能源消耗状况分析
    5.3 乡村旅游项目节能目标和措施分析
    5.3.1 项目节能目标
    5.3.2 节约热能措施
    5.3.3 节电措施
    5.3.4 节水措施
    5.4 乡村旅游项目节能效果分析
    5.4.1 装备节能效果
    5.4.2 建筑节能效果
    第6章:乡村旅游项目环境保护分析
    6.1 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场址环境条件
    6.2 乡村旅游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6.2.1 项目主要污染源分析
    6.2.2 项目主要污染物分析
    6.3 乡村旅游项目环境保护措施
    6.3.1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6.3.2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6.3.3 水污染防治措施
    6.3.4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
    6.3.5 绿化措施
    6.4 环境保护投资预算
    6.5 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6.6 地质灾害及特殊环境影响
    6.6.1 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地址地质灾害情况
    6.6.2 乡村旅游项目引发发地质灾害风险
    6.6.3 地质灾害防御的措施
    6.6.4 特殊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第7章:乡村旅游项目劳动安全与消防
    7.1 编制依据和执行标准
    7.1.1 项目编制依据
    7.1.2 项目执行标准
    7.2 危险因素和危害程度
    7.2.1 安全隐患主要存在部位与危害程度
    7.2.2 有害物质种类与危害程度
    7.3 前瞻安全措施方案
    7.3.1 工艺和设备安全选择措施
    7.3.2 对危险作业的保护措施
    7.3.3 对危险场所的防护措施
    7.4 前瞻消防措施方案
    7.4.1 火灾隐患分析
    7.4.2 前瞻消防设施方案
    第8章:乡村旅游项目组织架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8.1 乡村旅游项目组织架构
    8.1.1 项目法人组建方案
    8.1.2 项目管理机构组织架构
    8.2 乡村旅游项目人力资源配置
    8.2.1 项目员工数量
    8.2.2 员工来源及招聘方案
    8.2.3 员工培训方案
    8.2.4 工资与福利
    第9章:乡村旅游项目实施进度分析
    9.1 乡村旅游项目实施进度规划
    9.1.1 项目管理机构设立
    9.1.2 项目资金筹集安排
    9.1.3 项目技术获取转让
    9.1.4 项目勘察设计
    9.1.5 项目设备订货
    9.1.6 项目施工前期准备
    9.1.7 项目完整竣工验收
    9.2 乡村旅游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10章:乡村旅游项目投资预算与融资方案
    10.1 乡村旅游项目投资预算
    10.1.1 项目总投资
    10.1.2 固定资产投资
    10.1.3 流动资金
    10.2 乡村旅游项目融资方案
    10.2.1 项目资本金筹措
    10.2.2 项目债务资金筹措
    10.2.3 项目融资方案分析
    第11章:乡村旅游项目财务评价分析
    11.1 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
    11.1.1 财务评价依据
    11.1.2 财务评价范围和方法
    11.2 前瞻对乡村旅游项目销售收入估算
    11.2.1 产品生产规模
    11.2.2 项目实施进度
    11.2.3 年新增销售收入和增值税及附加估算
    11.3 前瞻对乡村旅游项目经营成本和总成本费用估算
    11.3.1 费用估算基础数据
    11.3.2 年总成本费用估算
    11.3.3 年经营成本估算
    11.4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11.4.1 利润总额及分配
    11.4.2 现金流量分析
    11.4.3 投资效益分析
    11.5 财务清偿能力分析
    11.6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11.7 不确定性分析
    11.7.1 盈亏平衡分析
    11.7.2 敏感性分析
    11.8 财务评价主要数据及指标
    第12章:前瞻对乡村旅游项目社会效益与风险评价分析
    12.1 社会效益前瞻
    12.2 乡村旅游项目风险前瞻
    12.2.1 项目风险定性分析
    12.2.2 项目风险防范措施
    第13章:附图、附表、附件


❻ 急需一篇农村环境的调查报告~四川的

省人民政府日前召开了全省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农村环境保护首次被摆上了四川省环境保护工作的突出位置。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优化农村经济增长,全面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成为四川省环保战略的新指向。
问题
农村污染负荷比重占总污染负荷的30%~40%
据四川省环境容量分析报告显示,农村环境保护明显滞后于全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污染负荷占整个污染负荷比重已达30%~40%,部分地区甚至达到70%。以沱江流域为例,农业氨氮排放量大于工业污染排放量,农业排放COD比重也大于城市。
四川省环保局副局长谷声文指出,四川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切实加大了农村污染源整治力度,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是一些地区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他认为,四川省农村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畜禽养殖污染严重。四川作为全国畜牧业大省,畜禽养殖数量居全国之首,但规模化养殖年出栏仅占总出栏数的5.1%。全省畜禽养殖年产生COD390万吨、氨氮79万吨,分别是工业排放量的13倍和38倍,是生活污染排放量的8倍和17倍。因此,畜禽养殖污染成为四川农村面源污染的首要污染源。
——小城镇生活垃圾和污水污染加剧。全省现有6786万农业人口,大多数村镇建在河溪旁,没有建立完整的排放系统;全年产生农村生活垃圾1697万吨,相当部分未经处置,一些地方呈现垃圾“围村、塞河、堵门”之势;全年产生农村生活污水10多亿吨,大多直排河湖。
——农用化学物质及其废弃物污染继续加大。全省每年化肥施用量达220万吨,平均每公顷490公斤,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水体污染而设置的每公顷225公斤的标准,也远远高于全国化肥平均使用量每公顷330公斤。
——乡镇工业污染突出。全省现有乡镇企业140多万个,相当一部分企业技术层次低、污染重,生产工艺落后,治理水平低。一些地方还出现污染企业加速向农村转移的趋势,加大了农村环境压力。
谷声文指出,农村环境状况恶化直接导致了四个方面的后果:一是农村水环境和土壤环境严重退化;二是农产品品质下降;三是农民健康受损,环境污染成为农民疾病发生率上升的重要因素;四是社会稳定受到影响,全省环保系统受理的信访投诉案件一半以上发生在农村。
原因
面源污染问题 基本处于长期失控状态
在全省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上,四川省副省长刘晓峰指出,与城市、工业环境问题相比,四川农村环境问题呈现出点多、面广、污染来源复杂等特点。
刘晓峰认为,造成农村环境问题的原因较多。首先是整体认识不足。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认识较晚,对其防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农村污染控制问题还未得到系统的、足够的重视。农村面污染源问题长期被排除在环境控制之外,基本处于失控状态;其次是法制缺位。现行的环保法规主要针对城市和重点污染源防治,对农村污染及其特点重视不够,加之农村环境治理体系发展滞后于农业现代化进程,环境立法缺位,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力量薄弱且适用性不强;第三是投入滞后。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扶持措施不力,导致农村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难以建立;第四是技术薄弱。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治理技术模式不适,农村污染治理效率不高。
刘晓峰指出,体制不顺、能力不足也是重要原因。虽然2005年四川省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职能转入了环保部门,但是相应的手段、措施、力度没有跟上,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资金仍分散于环保、农业、畜牧、林业、国土、水利、建设等多个职能部门,尚未形成党委政府领导、环保部门统一监管、各部门分工负责的有效管理体系。
措施
强化农村环境管理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针对目前四川省农村环境形势现状,省政府要求,坚持环保优先,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要以农村环境规划为前提,吸取部分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教训,紧紧抓住规划这个“牛鼻子”,与农业结构调整、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镇村布局和村庄建设规划紧密结合,落实好环境规划,开展好新农村居住示范点建设。要以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为载体,建设一批适合四川新农村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示范工程。要以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生态家园创建活动为抓手,引导推动一批具有较好基础、较强实力、生态环境较好的村镇率先达到新农村环境保护建设的要求。要以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为突破口,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养殖区。规模化养殖场必须综合利用和处置畜禽粪便,并在土地承载能力范围内还田。要以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为基础,妥善处置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大力推广“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要以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为契机,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对策,开展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试点。要以乡镇工业污染防治为根本,推进乡镇企业集中布局、集约发展,集中整治污染较重企业,坚决防止污染向农村转移。要以农村饮水安全为首要任务,全面开展县乡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污染整治工作。
省政府强调,坚持“环保惠民”理念,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环保牵头、部门协同、联合推进”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依托科技支撑,确保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在资金投入方面,副省长刘晓峰指出,对于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公益性较强的领域,政府要负担主要责任,统一规划组织实施;各级财政要按照新增财力着重支持“三农”的要求,增加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投入;省级有关部门要用“以奖代补”的方式,从专项经费中拿出一定资金予以支持,让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真正成为为民造福的惠民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