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把握十三五发展乡村旅游业重大机遇
“十三五规划”是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旅游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新增长点,即稳增长的重要引擎,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十三五规划”重点在于改革和创新,亮点很多,比如互联网+、精准扶贫、一带一路等都对旅游发展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十三五”规划亮点: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 ”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 战略。
旅游解读:在旅游方面,这次十三五规划强调了大数据与互联网,预示着“互联网+文化”将成为我国在“十三五”阶段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会为线上线下文化旅游带来了广阔的发展机会。
“十三五”规划亮点: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
旅游解读: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8月11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将扶持6000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开展乡村旅游,实现每个重点乡村旅游年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国每年通过乡村旅游带动2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十三五”规划亮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旅游解读:从市场上分析,关于一带一路的战略, “十三五”时期多项举措有望落实,构筑了全球统一的大市场。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将带动文化的进一步交流、旅游业进一步双向发展,有助于东西部经济平衡发展。
“十三五”规划亮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旅游解读:今年上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旅游局下发通知,要求各省开展生态旅游调研工作,标志国家正式启动“十三五”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编制。通知要求各省对各自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摸底,对目前的生态旅游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梳理出需要国家层面统筹支持的事项,提出“十三五”期间拟打造的重点旅游线路、生态旅游区设想和全省生态旅游发展的总体布局、生态旅游方面人才发展计划、旅游者教育培训体系和解说服务系统方案等。待规划编制完成,国家将安排资金专项支持生态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可以预见,在未来五年,生态旅游将大放异彩。
趋势: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方向
1、中西部地区旅游基础持续改善,旅游投资潜力逐渐显现
根据《2014年中国旅游业投资报告》,尽管2014年东部地区仍然以4056亿元的投资,继续稳居东中西部投资规模之首。但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旅游投资增速分别达到77.8%、62.9%,远超东部地区21.3%的增速。随着国家对中西部旅游重视的不断加强,“十三五”期间中西部旅游投资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投资潜力逐渐显现。
2、旅游参与主体逐渐多元,民营资本成为主体
近年来国际资本、国内民营资本纷纷加大旅游投资力度。根据《2014年中国旅游业投资报告》,全国旅游投资呈现民营资本为主,政府、国企和外商投资为辅的多元化投资格局。其中民营和外商资本投资重点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投资方向集中在休闲度假类旅游产品;政府和国有企业对西部地区旅游投入的比重最高,投资重点集中在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以及景区提升改造等观光类项目。
3、融合成为旅游业发展常态,乡村旅游作为众多国家战略交汇点,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随着我国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不断向纵深发展。旅游与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等相结合,既拓展了旅游发展空间,又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发展。而旅游与农业现代化相结合的乡村旅游,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最直接而有效的途径,在《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多个国家政策文件中被涉及,成为众多国家战略的交汇点,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2. 政府,国家分别对乡村旅游扶持政策的支持有哪些
根据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大力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科学利用资源,坚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并重,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观光旅游质量,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和生态、文化、红色、乡村、森林、湿地、草原、海洋等专项旅游,提升旅游业发展的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旅游目的地和精品旅游线路,推进全国特色名镇(村)建设,规范发展主题公园。加快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鼓励旅游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支持民营和中小旅游企业发展。加快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实施人才兴旅工程,推进实施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加快旅游立法和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十二五”时期,旅游业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初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1.乡村旅游发展。
推进实施《全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纲要》,建设一批乡村旅游及休闲农业示范村和示范县,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扶持。
2.旅游精品建设。
推进实施《“十二五”全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打造一批国家级城市旅游目的地、国家级精品景区,推出一批文化旅游演艺精品和精品旅游线路及文物、森林、海洋、温泉、草原、工业、科技、会展、修学等专项精品旅游景区。
3.红色旅游发展。
推进实施《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继续加大红色旅游基础设施投入,深化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精品线路、重点旅游区建设,加强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产品的结合,完善配套服务,提高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精品线路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3. 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红色旅游是什么
红色旅游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兼顾市场发展和公益性
红色旅游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蕴含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的红色旅游再次成为热点。综合高德地图和各大在线旅游平台的数据来看,今年暑期,红色旅游持续升温,总体天气条件适宜出游,预计将有过亿人次的旅游者选择红色旅游。“八一”建军节前后,或为出行高峰期。
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红色旅游接待游客11.47亿人次,同比增长11.7%,综合收入达到3060.9亿元,同比增长17.2%。近三年来,全国红色旅游接待游客累计达34.78亿人次,综合收入达9295亿元。。现在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红色旅游正成为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板块。
年轻人渐成主力
红色旅游的一个较显著变化是年轻人渐成主力人群。今年国内红色旅游的主要客群已由60后、70后向80后、90后转移。今年1月至6月,红色旅游游客平均年龄为33岁,在红色旅游总人数中80后占24.9%、90后占8%、00后占5%。红色旅游游客中,80后和90后的占比已升至39%,60后和70后则降至32%。
红色旅游推动有利因素
1、红色旅游在时代特色、意涵方面的特殊性对年轻人形成一定吸引,注重游客体验成为产品设计的重要考量因素,绿色生态、自然风光、文化名胜、研学教育等与红色旅游相结合,形成更多样化的产品体系,契合了不同游客类型的需求
2.、另一方面,是相关政策的推动。早在2004年,国务院颁布《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之后国务院持续颁布《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文件提出,要继续扩大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加强革命文物创意产品的开发,鼓励支持文化文物单位和社会力量参与革命文物创意产品的开发,并提高红色旅游发展质量,包括推出更多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旅行、体验旅游、休闲旅游项目等。
3、从目的地一端来看,红色旅游景点密集,相关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挖掘力度相对较大及其旅游产品相对多样化,是受捧的重要原因。不少目的地城市也在寻求更多彼此合作的机会,增加彼此间红色旅游市场的连接。
红色旅游发展痛点分析
不过在市场趋好背后,红色旅游也出现一些问题。其中低俗、过度娱乐化等现象在某些地区红色旅游区域较为突出。红色旅游中低俗、庸俗和恶俗现象主要包括,有的“景区”移花接木虚造历史场景、建筑和器物;有的做成不伦不类的游乐园;有的讲解词不实;有的纪念馆越建越气派,纪念碑越建越高;有的垄断和强行兜售高价花圈、花篮牟利;有的借吃“忆苦饭”提供价实不符的饮食等等。
国内大部分红色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商品开发现状还不尽如人意,旅游商品的同质化倾向严重,旅游商品创意概念的表达受阻。他认为,国内红色旅游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诸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单一、项目建设同质化严重、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兼顾市场发展和公益性
下一步需要加强红色旅游特色商品与创新型商品的开发力度,进一步优化旅游购物环境和市场秩序;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到旅游商品的打造之中,充分整合利用当地社会资源,鼓励企业本着社会责任的精神,积极投身红色旅游商品创新公益行活动,打造出有特色的旅游商品品牌。
红色旅游应在市场发展与公益性方面保持平衡。红色旅游应该围绕红色主题,营造氛围、深化体验、寓教于游,切不可随意用“产业化”“市朝”削弱文化主题和公益性质。
如何做大红色旅游市场?
要提高红色旅游发展的质量,依托革命文物资源,推出更多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旅行、体验旅游、休闲旅游项目,丰富红色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红色旅游的服务质量。
针对红色旅游参与主体年轻化的发展格局,红色旅游景区要将自身的红色文化与美食、体育、科技、动漫、电子竞技等现代化元素进行探索性的有机融合,从而更加直观、有趣、有效地传播红色旅游背后的主流价值观。要充分认识到“旅游+”是壮大红色旅游的重要发展方向,红色旅游需要在与时俱进和不断融合的过程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培育红色旅游主题产品体系,构建红色主题的餐饮、娱乐、购物等系列产品及品牌,大力推动红色旅游和观光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其他旅游产品相结合,形成以红色旅游为主题、形式多样的复合型旅游产品和线路,增强其吸引力和竞争力,实现产业化发展。
4. 研究乡村旅游的理论意义
近年来,我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前发展乡村旅游有四点重要意义:
1、发展乡村旅游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战略决策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旅游业是关联带动性强、拉动内需明显的新兴产业,充分依托和利用“三农”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是旅游行业积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工作部署的必然要求。
2、发展乡村旅游是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实践。乡村旅游使广大农民向非农领域转移,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旅游业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使传统农业增添了附加值,农村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了现代农业经济体系建设,科技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加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和调整;乡村旅游带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使农村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农民思想观念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3、发展乡村旅游是以城带乡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发展乡村旅游适应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实现了“大农业”和“大旅游”的有效结合,加快了城乡经济融合和三次产业的联动发展,不仅扩大了城镇居民在农村地区的消费,还加快了城市信息、资金和技术等资源向农村的流动。
4、发展乡村旅游是推动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主要力量。乡村旅游现实和潜在的消费需求都非常旺盛,不仅符合城镇居民回归自然的消费心理,而且有利于开拓农民眼界,增强广大农民的出游实力,成为中国旅游最大的客源市场。农村地区是旅游资源富集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极大丰富了旅游产业的供给体系,将成为中国旅游产业的主要支撑。
5. 2017年乡村旅游市场发展怎么样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使得城市居民对于乡村自然田园风光的向往程度不断加深,乡村旅游也得以迅猛发展。
中国生态旅游项目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表明,近5年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市场规模也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16年底,全国有9万个村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达180万家,其中农家乐超过150万家,规模以上园区超过3.3万家,年接待游客接近8亿人次,年营业收入超过2400亿元。
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依然不能脱离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不断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同时为旅游者创造需求就是其获取持久生命力的法宝。乡村旅游有大众化发展趋势;其次,旅游者对于乡村旅游环境,乡村旅游服务,以及乡村旅游产品的要求在提升,乡村旅游经营开始关注乡村旅游科学规划,进行分类指导,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以提高旅游服务水平。铭智旅游策划做过很多乡村旅游规划方案。
乡村旅游市场需求旺盛、富民效果突出、发展潜力巨大,一直被视为新时期居民休闲度假旅游消费的重要方式,同时也肩负着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
旅游产业作为一个关联广泛的类别,正切实发挥着强劲的带动作用。显然,繁盛的旅游市场和高度关联的旅游产业对于实现地区发展和民众的就业、增收都意义非凡。也许,这也是有关部门决心在2017年部署乡村旅游提质升级的前提条件之一。
放眼未来,按照既定乡村旅游发展目标,围绕三个方面13条具体政策措施,料想乡村旅游将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6. 我国农家生态旅游兴起的背景条件是什么
(1)国家政策的支持。为了“扶贫”和解决“三农”问题,国家推出一系列方针政策,政府把旅游作为传统农牧业的替代形式加以大力推广。通过农业和服务业的结合,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得以从传统农牧业中脱离出来,投入到旅游服务业中去。这样既提高了农村就业率,增加农民收入,又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据统计,中国在过去的25年,通过发展旅游直接受益的贫困人口有6000万~8000万,占全部贫困人口的1/4~1/3。
(2)绿色理念的产生。现代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由于没有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城市发展的同时也衍生出一系列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反思人类过去的行为,绿色理念应运而生。绿色理念注重人类的进步与发展要与自然环境的承受力相适应,注重有限制的资源开发利用,要求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并重,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农家生态旅游以无污染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依托,以休闲和谐的乡村纯朴乡情为特色,正好满足了都市人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心理要求。在农家生态旅游中,人们感受到的是田园风光、自然风景,呼吸的是清新的空气,吃到的是新鲜的食物,体验到的是淳朴和谐的乡村风情,这是一种全新的感受,它把都市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拉近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是现代都市人的追求,也是农家生态旅游产生和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对回归自然有强烈的心理需求,这种内在需求是农家生态旅游兴起的根本原因。
(3)供需机制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居民收入大大提高,消费总支出越来越多,按照一般经济规律,人们在温饱状态下的消费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农业)的物质产品上;在小康时期,人们的消费热点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加工业)的物质产品(如彩电、冰箱、洗衣机等)上;小康水平以后,人们的消费热点必然转向第三产业,尤其旅游业所提供的非物质产品转移。可以说这种居民收入的迅速增加是农家生态旅游发展的动力所在。再加上双休日和“黄金周”等休假制度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足够的闲暇时间,使农家生态旅游成为现实的可能。另一方面,农家生态旅游因其投资少、规模小、见效快而成为农民致富的首选。所以由于供需机制的双重影响作用,而推动了农家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
7. 发展乡村旅游有什么意义
近年来,我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前发展乡村旅游有四点重要意义:
1、发展乡村旅游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战略决策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旅游业是关联带动性强、拉动内需明显的新兴产业,充分依托和利用“三农”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是旅游行业积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工作部署的必然要求。
2、发展乡村旅游是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实践。乡村旅游使广大农民向非农领域转移,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旅游业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使传统农业增添了附加值,农村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了现代农业经济体系建设,科技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加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和调整;乡村旅游带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使农村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农民思想观念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3、发展乡村旅游是以城带乡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发展乡村旅游适应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实现了“大农业”和“大旅游”的有效结合,加快了城乡经济融合和三次产业的联动发展,不仅扩大了城镇居民在农村地区的消费,还加快了城市信息、资金和技术等资源向农村的流动。
4、发展乡村旅游是推动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主要力量。乡村旅游现实和潜在的消费需求都非常旺盛,不仅符合城镇居民回归自然的消费心理,而且有利于开拓农民眼界,增强广大农民的出游实力,成为中国旅游最大的客源市场。农村地区是旅游资源富集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极大丰富了旅游产业的供给体系,将成为中国旅游产业的主要支撑。
8. 帮我写一下乡村旅游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的摘要和结尾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回顾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提出到现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及初步探索
1956年一届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该章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规(参见《人民日报》1956年6月24日第5版)。这是中央领导人中最早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
1960年4月,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为提前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而奋斗的决议。决议指出:“中共中央制订的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是高速度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纲领。”
1963年12月,中央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提出,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要动员和组织大批城市知识青年下乡参加农业生产,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
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其目的是要求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城乡差别越来越大。
(2)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探索
1981年11月,国务院领导人在《当前的经济形势和今后经济建设的方针》的报告中,号召全党带领和团结亿万农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奋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应运而生,为新农村建设铺开了新的篇章。
1982年-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关注“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以促进农村改革和新农村的建设。
1996年10月,胡锦涛在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对新农村干部队伍的培育提出了要求,并先后开展了“三讲”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要以提高农民素质、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下),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62—2063页)。中央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
开始实施“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并规定了到2010年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多予少取,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接着又提出改革农村管理体制,搞活农村经济。2003年初,把农村改革列入四项改革之首,并把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列入第一项。
新时期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没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其症结仍在于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没有得到根本调整。
(3)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探索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城乡发展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却不断拉大,我党针对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索。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概念,并把“统筹城乡发展”放在了“五个统筹”的首要位置。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命题。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2005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全面免除农业税,废止《农业税条例》,这意味着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正式走入历史。
2006年1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做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全面、扎实地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落到实处,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参见《人民日报》2006年1月27日第1版)。 2007年党的十七大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
2004-2008年,中共中央连续出台5个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分别以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主题,共同形成了新时期加强“三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政策体系,构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制度框架,掀开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篇章。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