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地理信息系统在风景区规划中的应用
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是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遥感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一体的多学科新兴边缘学科。是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描述和应用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包括大气层)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它针对特定的应用任务,存储事物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记录事物之间的关系和演变过程,可根据事物的地理坐标对其进行管理、检索、评价、分析、结果输出等处理,提供决策支持、动态模拟、统计分析、预测预报等服务。其结果可以通过可视化的地图、影像、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加以直观表达。通过一系列空间操作和分析,为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和工程设计,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及企业经营提供对规划管理和决策有用的信息。目前,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已深入到科研和教学的诸多领域,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技术将给很多学科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其对生态学的发展就更具深远意义。
GIS在生态旅游中的应用
(1)在生态旅游资源调查评价中的应用 在生态旅游资源调查评价中,不可避免地要面临庞大的空间和属性数据以及复杂的数据分析,如果采用传统的手工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工作很难尽如人意。若依托GIS技术,建立生态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不仅可以方便地查询、管理、更新、修改这些信息,实现各类地图的电子化,而且借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还可以快捷、方便地完成研究区旅游资源调查评价的各项工作。
(2)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规划中的应用 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规划中,GIS技术主要用于各种开发规划图件的编制。如金丽芳、刘雪萍等采用GIS在浙江仙居风景区以地形图为底图编制完成了风景区总体规划图、综合现状图、风景资源分布图、保护规划图、服务设施规划图、基础设施规划图、交通道路规划图、近期建设规划图、景观风貌图、绿化规划图、土地利用规划图以及风景区区位图等12张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图件。
(3)在生态旅游区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生态旅游的发展促进了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因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生态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生态旅游区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如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山西太原晋祠泉流量逐年减少,甚至断流。因此,很有必要利用GIS技术,分析影响生态旅游环境质量的因素,寻求相应的保护措施和最佳治理方案。
GIS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
(1)究景观生态系统及其空间格局 一方面,由于地理信息系统中贮存的有关底图文件数据,其加工功能强大,形成完善的人机对话系统,能快速、准确地对遥感图像进行有关处理;另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专题信息和专家智慧能对遥感图像进行专题监督分类,其结果以计算机地图形式输出。
(2)究景观生态系统的功能和动态 由于地理信息系统中贮存大量专题数据和丰富的程序、模型和方法,利有计算机、遥感等现代技术手段的支持,因而能采用多层次、多因子的区域综合和系统分析,既可以从时间与空间、质量与数量、内部与外部、静态与动态、自然人为等角度综合认识景观的结构和功能,从而进行景观功能模拟和动态预测。
(3)进行景观生态设计和景观生态规划 在综合、系统地对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研究之后,依靠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专题研究模型,加上专家系统,首先对景观生态特征进行评价、然后根据具体的目的要求,产生其设计和规划模型。
(4)研究全球性问题 景观生态学经过发展和完善、已经成为—门涉及生物圈,地理圈和智慧圈等领域、把人类和环境统一起来进行综合研究的新兴交叉学科。它力图为协调人类与景观的关系提供理论基础,对于这样一门全球性科学的研究,单一学科、传统手段与方法已无能为力,而GIS对此则大有可为:首先,有全球性的资源与环境大容量数据库;其次是综合了各有关学科专家的智慧;第三,有先进的信息网络支持,可将在物理上离散的各地数据库、模型库联系起来共享;第四,处理数据的速度相当快,能在自然过程的形成时间之内模拟各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并提出对策。
『贰』 我国城乡信息化差距在哪里信息化对乡村旅游有何作用
1、差距在于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分配不平衡;
2、信息化对乡村旅游具有指导、引导、推动、促进作用。
『叁』 生态灾难
一、人类对自然不合理的利用,工农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都是人类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因素。
1、改变物种(有意无意造成物种的消失或引入物种)
如1859年有农民从英格兰带了25只野兔到澳大利亚,由于没有天敌,造成澳大利亚生态系统严重破坏。
又如,1906年美国亚利桑那洲的卡巴森林为保护鹿群,捕杀肉食动物,导致鹿群大量繁殖最后没有食物,濒临灭就等。
2、环境因素的改变(大量污染物质进入环境)
3、信息交流系统的破坏(破坏生物释放的驱赶天敌、排斥异种、吸引异性等的信息素)等。
二、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如水灾、旱灾、地震、台风、山崩、海啸等。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称为第一环境问题。由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称为第二环境问题。人为因素是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 人为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使环境因素发生改变。如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垃圾等,不断排放到环境中;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或掠夺性利用,例如盲目开荒、滥砍森林、水面过围、草原超载等,都会使环境质量恶化,产生近期或远期效应,使生态平衡失调。 (2)使生物种类发生改变。在生态系统中,盲目增加一个物种,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受破坏。例如美国于1929年开凿的韦兰运河,把内陆水系与海洋沟通,导致八目鳗进入内陆水系,使鳟鱼年产量由2000万公斤减至5000公斤,严重破坏了内陆水产资源。在一个生态系统减少一个物种也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曾大量捕杀过麻雀,致使一些地区虫害严重。究其原因,就在于害虫天敌麻雀被捕杀,害虫失去了自然抑制因素所致。 (3)对生物信息系统的破坏。生物与生物之间彼此靠信息联系才能保持其集群性和正常的繁衍。人为地向环境中施放某种物质,干扰或破坏了生物间的信息联系,有可能使生态平衡失调或遭到破坏。例如自然界中有许多昆虫靠分泌释放性外激素引诱同种雄性成虫交尾,如果人们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能与之发生化学反应,则雌虫的性外激素就失去了引诱雄虫的生理活性,结果势必影响昆虫交尾和繁殖,最后导致种群数量下降甚至消失。
三、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开始注意保护环境可以说是人类的重大进步。
在古代,人类和自然是不平等的关系,人类是弱者,处处受到大自然的限制却无力改变自然。于是人类把大自然视为敌人,战天斗地成为一项难得的品质,愚公精神千百年来受到不断颂扬。
随着工业时代的来临,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逆转,人成了强者,而“温和的自然”却成了容易受伤的对象。高度提纯的化学制剂,如杀虫剂、油漆、洗涤剂等对自然环境构成了重大威胁;大规模的能源消耗改变了大气的构成,进而改变了地球气候;卫生条件的改善使人口急剧增加,人类活动大量破坏了地球的森林和湿地资源。于是,“温和的自然”变为“凶恶的自然”,人类施加给它的,它最终都要归还人类。被高度提纯的化学制剂污染了水和土壤的地区,畸形儿和绝症的出现比率大大高于正常;石油资源一旦枯竭,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正常运转必定遇到问题;气候异常必定带来水灾或干旱,饥荒也将伴随着种种天灾降临人间。“凶恶的自然”将再一次让人类成为弱者,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又将回到起点。
『肆』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图书信息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整合了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资源保护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结合在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应用中的最新知识,在知识体系上突破传统的重开发轻保护倾向,将资源、资源保护、资源开发利用作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予以介绍,增强了该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强调基础理论与应用知识的结合,以培养既具有系统理论基础知识又具备较强实践工作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内容新颖,实例丰富,有配套的教学课件,力求体现高职教育的先进性、创新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既可作为旅游类高职高专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亦可作为旅游管理部门及旅游景区员工学习培训、从事旅游开发策划和规划的相关人员的参考书籍。
需要电子课件者请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出版单位联系。 第一章 旅游资源综述
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述
一、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
二、旅游资源的特征
三、旅游资源的功能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
一、旅游资源的分类原则与依据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形成
一、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
二、人文旅游资源的形成
三、综合类旅游资源的形成
四、特殊旅游资源的形成
第二章 旅游资源分述
第一节 自然旅游资源
一、地文景观
二、水域风光
三、生物景观
四、天象与气候景观
第二节 人文旅游资源
一、遗址、遗迹与遗物
二、建筑与设施
三、人文活动
四、旅游商品
第三节 综合类旅游资源
一、风景名胜
二、乡村田园
三、野外民俗活动场所
第三章 旅游资源开发
第一节 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区位理论
三、系统论
四、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五、竞争力理论
第二节 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一、旅游资源价值分析
二、旅游区位分析
三、区域经济文化背景分析
四、客源市场分析
五、环境影响分析
六、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
第三节 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内容与程序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内容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程序
第四节 旅游地的开发规划
一、旅游地开发规划的基本原则
二、旅游地开发规划的基本内容
三、旅游地开发规划的分类
四、旅游地开发规划的基本方法
五、旅游地开发规划的基本程序
六、旅游地的环境容量分析
七、旅游地的形象定位
八、旅游地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与人力资源开发
第四章 常见旅游地开发
第一节 风景名胜区的开发
一、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的特征
二、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原则
三、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计要点
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的开发
一、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的特征
二、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原则
三、自然保护区的规划设计要点
第三节 森林公园的开发
一、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特征
二、森林公园的开发原则
三、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要点
第四节 历史城镇的开发
一、历史城镇旅游资源的特征
二、历史城镇的开发原则
三、历史城镇的规划设计要点
第五节 文物旅游地的开发
一、文物旅游地旅游资源的特征
二、文物旅游地的开发原则
三、文物旅游地的规划设计要点
第六节 乡村旅游的开发
一、乡村旅游资源的特征
二、乡村旅游地的开发原则
三、乡村旅游地的规划设计要点
第七节 旅游度假区的开发
一、旅游度假区的类型及资源特征
二、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原则
三、旅游度假区的规划设计要点
第八节 主题公园的开发
一、主题公园类型及其特征
二、主题公园的开发原则
三、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要点
第九节 世界遗产地的开发
一、世界遗产地的资源特征
二、世界遗产地的开发原则
三、世界遗产地的规划设计要点
第十节 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
一、红色旅游资源的概念
二、红色旅游资源的特点
三、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
四、红色旅游资源的规划设计要点
第五章 旅游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背景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思想
第二节 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背景
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三、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原则
四、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关键与措施
第三节 生态旅游
一、历史城镇旅游资源的特征
二、历史城镇的开发原则
三、历史城镇的规划设计要点
第五节 文物旅游地的开发
一、文物旅游地旅游资源的特征
二、文物旅游地的开发原则
三、文物旅游地的规划设计要点
第六节 乡村旅游的开发
一、乡村旅游资源的特征
二、乡村旅游地的开发原则
三、乡村旅游地的规划设计要点
第七节 旅游度假区的开发
一、旅游度假区的类型及资源特征
二、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原则
三、旅游度假区的规划设计要点
第八节 主题公园的开发
一、主题公园类型及其特征
二、主题公园的开发原则
三、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要点
第九节 世界遗产地的开发
一、世界遗产地的资源特征
二、世界遗产地的开发原则
三、世界遗产地的规划设计要点
第十节 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
一、红色旅游资源的概念
二、红色旅游资源的特点
三、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
四、红色旅游资源的规划设计要点
第五章 旅游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背景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思想
第二节 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背景
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三、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原则
四、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关键与措施
第三节 生态旅游
……
第六章 旅游资源保护
参考文献
参考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