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规模纳税人旅游公司差额征收税率是多少
按照现行规定,适用增值税差额征收政策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以差额前的销售额确定回是否可以享受3万元答(按季纳税9万元)以下免征增值税政策。
旅游业差额征税的销售额=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向旅游服务购买方收取并支付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住宿费、餐饮费、交通费、签证费、门票费和支付给其他接团旅游企业的旅游费用。
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销售额÷(1+3%)×征收率3%。
② 旅行社行业差额征税哪些是可以抵扣的
在《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税收征收管理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23号,以下简称23号公告)出台后,引起一些争议。23号公告第4条第2款规定: “按照现行政策规定适用差额征税办法缴纳增值税,且不得全额开具增值税发票的(财政部、税务总局另有规定的除外),----。”根据上述文字, 似乎差额征税,应差额开票。
假定A公司给B公司提供建筑服务,价税合计收费10万元,A公司将其中的8万元分包给C公司。A公司可以按照差额2万元,作为计算增值税的销售额。那么,A公司在给B公司开票时,开具价税合计10万元的普票应该是可以的, 问题是能否开具价税合计10万元的专票呢?
从理论上分析,有以下三种专票的开票方法:一是差额开票,A公司给B公司只开2万元的专票;二是全额开票,但是专票和普票分别开,开专票2万元,开普票8万元;三是全额开具专票。
参考:http://mt.sohu.com/20160501/n447230634.shtml
③ 会计需关注:旅游业只能选择差额征税吗
问:旅游抄业只能选择差袭额征税吗?
答:不一定。旅游业企业可以选一般计税或者差额征税的计税方法。但是旅行社最好选择这种方式,主要是因为旅行社在取得进项税票时,上游供应商很难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而选择了这种差额纳税,则可以接受非增值税专用发票来抵扣。
问:选择差额纳税后有什么问题要注意的?
1、对外开出的发票为增值税普通发票,而不是增值税专用发票,可能对有些需要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客户有影响。
2、可以用于抵扣的发票类型只有6种:上游旅行社的发票、住宿、餐饮、交通费、签证费和门票。
3、只限旅游业务才能实行差额纳税,而单项业务,如单订机票这种业务如果要按全额做账,则需按全额纳税。
4、会议、考察业务可以按差额纳税,但必须取得与会议有关的进项发票方能抵扣,而不能用旅行社的发票作抵扣。
④ 旅游业小规模纳税人开票选项有三种普通征税,差额征税,减按征税选哪个
按差额征税方式
⑤ 旅游业所得税差额征税表格的94.5怎么来的啊 现在汇算清缴了 显示补缴94.5,要填免税收入么
17行,小型微利填94.50
94.5是630*0.15计算的结果,减免的金额。
⑥ 增值税差额征税备案表 我们是旅游业,应该是差额纳税的企业。这次可以填写差额的栏目上是灰框填报不上去
出口退税办税详细流程 一、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出口企业在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后30日内、或者未取得 进出口 经营权的生产企业代理出口在发生首笔出口业务之日起30日内,必须到所在地主管退税的税务机关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手续,纳入 出口退税 管理。 二、购买出口企业在退(免)税申报时必须使用国税局 出口退税 申报软件。 三、确认出口销售收入 出口企业应在货物实际报关出口,取得提单并向银行办妥交单手续时,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生产企业应同时在当期的 增值税 纳税申报表上反映免抵退出口收入。出口企业必须到当地征税机关领取《江苏省淮安市出口商品专用 发票 (出口专用)》,作为入帐和申报的正式凭证。 四、出口退(免)税申报 出口企业应在货物出口之日(以 报关单 上注明出口日期为准)起90日内,向退税部门申报办理退(免)税申报手续。如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办理申报,必须在 规定 的退税申报期限前向退税机关提出书面延期退税申报申请,经批准后办理延期申报。未经批准逾期申报的,或逾期不申报的,不再受理申报,应视同内销征税。 (一)外贸企业退(免)税申报 1、 发票 认证:取得 增值税 专用发票后30日之内必须到当地主管征税税务机关进行认证; 2、申报期限:单证齐全后即可在申报系统中进行退税申报,每月可分批多次申报; (二)生产企业退(免)税申报 1、免税申报: 1)已进行免抵退认定的生产企业,在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之前,还须用免抵退申报系统进行免税出口明细申报,将生成的免税数据导入增值税纳税申报系统。如果企业当月无出口收入,须进行免税“零申报”,操作时不需进行免税数据录入,直接生成电子数据(空文件);新办企业进行第一次免税申报时,“ 进料加工 抵扣明细表”中数据都录入“0”。 2)免抵退数据导入后,还须在当月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上进行反映。其中“出口销售额”,对应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上第7栏“免抵退 办法 出口货物销售额”;如果出口的产品征 税率 与退 税率 之间有差额,则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上除了反映出口销售额外,还须同时反映“ 免抵退税 办法 出口货物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对应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二)18栏; 2、单证齐全后在退税申报系统中生成电子数据并进行退税申报,申报期限为每月15日前。 五、领取退税审批 通知 单 一般情况下,生产企业可在退税申报的次月初,到征收大厅退税窗口领取“生产企业出口货物 免抵退税 审批 通知 单”,并根据通知单内容,做好相关帐务处理。 一、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出口企业在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后30日内、或者未取得 进出口 经营权的生产企业代理出口在发生首笔出口业务之日起30日内,必须到所在地主管退税的税务机关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手续,纳入出口退税管理。 二、购买出口企业在退(免)税申报时必须使用国税局出口退税申报软件。 三、确认出口销售收入 出口企业应在货物实际报关出口,取得提单并向银行办妥交单手续时,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生产企业应同时在当期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上反映免抵退出口收入。出口企业必须到当地征税机关领取《江苏省淮安市出口商品专用发票(出口专用)》,作为入帐和申报的正式凭证。 四、出口退(免)税申报 出口企业应在货物出口之日(以 报关单 上注明出口日期为准)起90日内,向退税部门申报办理退(免)税申报手续。如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办理申报,必须在 规定 的退税申报期限前向退税机关提出书面延期退税申报申请,经批准后办理延期申报。未经批准逾期申报的,或逾期不申报的,不再受理申报,应视同内销征税。 (一)外贸企业退(免)税申报 1、发票认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后30日之内必须到当地主管征税税务机关进行认证; 2、申报期限:单证齐全后即可在申报系统中进行退税申报,每月可分批多次申报; (二)生产企业退(免)税申报 1、免税申报: 1)已进行免抵退认定的生产企业,在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之前,还须用免抵退申报系统进行免税出口明细申报,将生成的免税数据导入增值税纳税申报系统。如果企业当月无出口收入,须进行免税“零申报”,操作时不需进行免税数据录入,直接生成电子数据(空文件);新办企业进行第一次免税申报时,“ 进料加工 抵扣明细表”中数据都录入“0”。 2)免抵退数据导入后,还须在当月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上进行反映。其中“出口销售额”,对应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上第7栏“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销售额”;如果出口的产品征税率与退税率之间有差额,则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上除了反映出口销售额外,还须同时反映“ 免抵退税办法出口货物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对应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二)18栏; 2、单证齐全后在退税申报系统中生成电子数据并进行退税申报,申报期限为每月15日前。 五、领取退税审批通知单 一般情况下,生产企业可在退税申报的次月初,到征收大厅退税窗口领取“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审批通知单”,并根据通知单内容,做好相关帐务处理。
⑦ 2019年的业务,2020年开发票,怎样开差额征税发票,开出来是什么样的,旅游业
2019年的业务,当时没开具发票,2020年开发票差额征税,首先只能开具普通发版票。旅游服务,可以选择以取权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向旅游服务购买方收取并支付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住宿费、餐饮费、交通费、签证费、门票费和支付给其他接团旅游企业的旅游费用后的余额为销售额。
纳税人通过开票系统中差额征税开票功能,录入含税销售额(或含税评估额)和扣除额,系统自动计算税额和不含税金额,备注栏自动打印“差额征税”字样,发票开具不应与其他应税行为混开。
⑧ 旅游业营改增差额征税案例
浙江旅游服务经营抄企业A公司于2016年5月承接了杭州某单位的旅游服务业务,合同含税总价1091800元,约定游览浙江、江西省际沿路景点,并同意由B旅游公司分包江西景点游览服务,分包金额436720元。A公司安排客人游览浙江境内若干景区,旅途发生住宿费235500元、餐饮费184210元、交通费65370元、门票费60820元、游客人身意外险保费21850元、购物费37040元,均取得普通发票。本月A公司取得水、电费等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2550元,无其他业务发生。
分析:销售额可扣除费用不含游客人身意外险保费、购物费,因此本月增值税可扣除销售额为235500+184210+65370+60820+436720=982620元,扣除后的销售额为1091800-982620=109180元。
(一)假设A公司属一般纳税人,则本月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109180÷(1+6%)×6%-2550=3630元。
(二)假设A公司属小规模纳税人,则本月应纳增值税额=销售额÷(1+3%)×征收率3%=109180÷(1+3%)×3%=3180元。
⑨ 旅游业差额征税,报税应该怎么报,
首先要取得旅游业的资质,然后到国税局差额征税备份,然后用全额开票减掉旅游当中所花费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