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菏泽地区有什么知名的大型企业
我来回答,《论山东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
李东成
(山东师范大学 齐鲁文化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250014)
摘要:山东民俗文化因其传承性强、地域特点鲜明、影响广泛而成为山东民俗旅游的重要资源。凭借此资源优势,山东的民俗旅游享誉国内外,成为山东旅游业一个富有潜力的增长点。但在当前的民俗旅游开发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山东民俗旅游的特点、类型和山东民俗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就目前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开发原则和解决对策。
关键词:民俗;民俗文化;民俗旅游;山东
一、民俗文化、民俗旅游的界定
(一)民俗文化的定义
民俗文化,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1] 它是民俗旅游最重要的资源。民俗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文化,因此,也有些学者提出用“生活文化”指代民俗文化。
与精英文化或宫廷文化相比,民俗文化更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独特性、生动性和大众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与当代大众旅游的诸多特点相吻合,使得民俗文化成为民俗旅游的主体资源,这也是推动民俗旅游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民俗旅游的界定
(三)民俗旅游的分类
对应民俗的分类,陶思炎依据民俗范畴,表现空间、产品性质、服务功能等为标准对民俗旅游的类型作了细致的划分。他以民俗旅游涉及的民俗旅游范畴为标准,将民俗旅游产品划分为物态、动态、心态、语态等民俗旅游类型;以民俗生活空间角度为标准,将民俗旅游划分为市井民俗游、水乡民俗游、山村民俗游、渔村民俗游等环境类型;以产品性质角度为标准,将民俗旅游划分为观览型、参与型、休闲型、运动型等类型。[5]但现实中的民俗旅游活动与理论上的探讨稍有差异,比如心态、语态等民俗很难成为一个独立的民俗旅游类型。王德刚把民俗旅游的开发模式分为品牌经营模式、社区-历史(传统)街区模式、乡村模式、“生态博物馆”模式、主题公园模式和节庆活动模式。[6]这6种模式在山东均有分布,且比较切合中国民俗旅游的实践。笔者依据山东民俗旅游开发的历史及其现状,把山东的民俗旅游产品主要分为以下6种:民俗博物馆旅游、节庆民俗旅游、婚俗旅游、渔家乐、农家乐、民俗村(民俗主题园)旅游,下文将结合山东民俗旅游开发现状对此分别详述。
二、山东民俗旅游的特征
山东民俗旅游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传承性强
2、地域特点鲜明
3、影响广泛
4、开发较早
三、山东民俗旅游开发现状
山东的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以此为基础的民俗旅游活动也类型多样,丰富多彩,而且各地的民俗旅游内容、形式不一,因此,很难全面、确切地描述山东民俗旅游开发现状。参照山东民俗旅游产品的分类,笔者只是粗线条地勾勒出山东民俗旅游的概貌。
(一)民俗博物馆旅游
(二)节庆民俗旅游
这是山东民俗旅游的主体,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效益最好。其下又可分为传统节庆旅游,现代节庆旅游、新兴节庆旅游、假日旅游(如双休日、黄金周等)。山东主要的旅游节庆有潍坊国际风筝节、济南千佛山庙会、趵突泉灯会、大明湖荷花节、青岛国际啤酒节、泰山国际登山节、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淄博陶瓷琉璃艺术节、烟台国际葡萄酒节、菏泽国际牡丹花会、青岛海云庵糖球会、天后宫民俗文化庙会、荣成国际渔民节等。
(三)婚俗旅游
(四)渔家乐
(五)农家乐
(六)民俗村、民俗主题园旅游
四、山东民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山东民俗旅游发展到今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仅类型丰富多样,在开发内容上也逐步深入,形成了一批知名度和美誉度都比较高的民俗旅游品牌,成为山东旅游又一个较有活力和发展前景的专项旅游产品,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山东建立了许多民俗旅游村、数条民俗旅游线及民俗旅游区,但目前山东民俗旅游业也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节就当前山东民俗旅游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和下一步的开发思路。
有些问题在整个旅游业中是普遍性的,如对民俗旅游资源重开发不重保护,重经济效益轻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有些景点(景区)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等;也有一些具体问题,如景点(景区)各自为政,重个体得失轻共同发展等。就目前山东民俗旅游实践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管理体制的分割所带来的矛盾
(1)“三孔”管理体制变更所带来的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问题。
(2)蒲松龄故居与聊斋园的管理体制分割
2、企业化运作带来的弊端
3、“内讧”式的不规范竞争
(1)胶南、龙口的徐福节
(2)中国民俗旅游第一村之争
4、开发滞后,对外竞争不力
(1)运河民俗旅游必须迎头赶上
(2)梁祝婚俗旅游有待大力开发
(3)水浒旅游:墙内开花墙外香
(4)菏泽牡丹要做大做强
5、民俗旅游节庆的相似性和庸俗化
五、山东民俗旅游开发原则和对策
(一)、山东民俗旅游开发原则
1、文化原则
“文化是明天的经济”,民俗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旅游,它的魅力在于民俗旅游景观所承载和体现的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随着山东旅游业的深度发展,以文化为内涵的旅游将会超越以观光为内涵的旅游,对山东民俗旅游而言,齐鲁文化和山东民俗文化是其开发的灵魂,因此,开发山东民俗旅游必须遵循文化原则。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开发和经营者应具有较强的文化意识,对民俗文化有较全面的理解,对民俗文化在民俗旅游中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能从多学科的角度研究各类民俗事象,发掘民俗旅游资源。其次,民俗旅游项目应创造和实现民俗文化氛围,以便让旅游者得到深刻的文化体验和感受。最后,民俗旅游项目开发不仅要具有民俗的“神”,还要具有民俗的“形”,做到“神”、“形”合一,把民俗文化的精华完整地表现出来。[9]
2、本土化原则
民俗旅游利用民俗文化吸引游者,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方性。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必须以民俗文化为根基,避免过于商业化的运作和不切实际的模仿与开发。本土化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因地制宜,挖掘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突出“原汁原味”,不要轻易仿制。当然,这并不排除以此为目的的适当提炼和加工,在实际的开发和经营中,这样做往往是必要的;二是对于移植的外来民俗文化,则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程度,某些与当地民俗文化背景有冲突的民俗文化资源,在强调新奇性的同时,必须经过本土化的改造,否则不宜移植。
3、特色性原则
特色性是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民俗旅游资源尤其如此。失去特色,民俗旅游资源也就不复存在。在民俗旅游开发实践中应以特色为依据,突出各地区的民俗旅游特点,设计和推出与众不同的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和旅游购物品。突出特色性原则也是提升旅游区的品位,提高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
4、游客中心原则
游客是民俗旅游的主体,因此,民俗旅游应以游客为中心,按照游客的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民俗旅游产品。游客的旅游心理复杂多样,但最基本的还是求新、求异、愉悦身心,针对游客的这些基本旅游心理,我们要开发新奇、参与性和体验性强的民俗旅游产品。
5、多样性与专题性结合原则
多样性与专题性既对立又统一,二者充分结合会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多样性不仅不会冲淡专题性,而且还能衬托、突出专题性;多种专题也能丰富多样性,使多样性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6、可进入原则
各地区民俗文化不同,表现为各个旅游景区(点)是一种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且民俗活动多在农村开展。因此开发时要考虑距离远近、可进入程度、交通状况等问题,以便作到各旅游片、区内各景区(点)相对集中、联系较紧密,各片、区间交通顺畅,可进入性好。这样有利于设计旅游线路,方便游客进行各种民俗旅游活动。
7、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民俗旅游规划和开发中,更要注重对民俗旅游资源的挖掘、抢救和保护,不要杀鸡取卵、竭泽而渔,要有长远眼光,保持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为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进程呈加速度增长的势头,民俗文化赖以存在的风俗习惯和古民居、古建筑遭到建设性破坏,因此,对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迫在眉睫,旅游开发是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要注意避免重蹈城市化的覆辙。
8、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的统一原则
旅游规划与开发要充分考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有机结合,充分协调经济发展、资源保护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的统一,促进山东省民俗旅游健康、高效持续的发展。
(二)、山东民俗旅游开发对策
1、挖掘、突出山东民俗旅游的齐鲁文化内涵
旅游具有文化性和经济性双重属性,而齐鲁文化自其产生之日起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和核心,它也是山东民俗旅游的立身之本。在目前大多数民俗旅游景点日益走向庸俗化、企业化的时候,挖掘、突出文化内涵是提升民俗旅游景点品味的良好手段。山东的民俗文化包罗万象,除了其以民间建筑、民间技艺、民间游戏为代表的物质层面和以婚丧嫁娶为代表的制度层面外,以民间传统、宗教信仰、人文素质为代表的精神层面也同样不容忽视,在民俗旅游的开发实践中,后者尤其要引起民俗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的重视。
2、理顺管理体制,加强文物保护
文物作为物质民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民俗旅游开发的重要载体,“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破坏文物就毁灭了民俗旅游的基础,失去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从理论上来讲,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保护文物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开发,有了旅游开发的收益才能更好地保护文物。在处理二者的关系上,应当把相关文物的保护工作置于主导地位。然而,在实践中,二者的关系不是如此。某些单位和个人把旅游开发的收益中饱私囊,不愿对文物保护投资。对此,必须加强旅游管理方面的分工负责,统一协调,理顺管理体制,同时,正确贯彻《文物保护法》,加大对文物的保护力度。
3、树立鲜明的形象,打造民俗旅游品牌
独特性是民俗旅游资源的重要特征,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卖点,不致被替代。青岛在民俗旅游方面即有多个卖点,不能互相替代,形成了多赢。
关于石家庄、王家皂中国民俗旅游第一村之争,其实,二者在民俗旅游内容和开发历史有很大不同,石家庄以“农家乐”著名,王家皂以“渔家乐”为主;石家庄因其开发较早,影响较大,王家皂却是新开发的民俗旅游村。称石家庄为“中国民俗旅游第一村”是合适的,王家皂可定位在“中国海洋民俗旅游第一村”,从笔者目前掌握的材料看,国内还没有如此定位的。这样既可避免石家庄带给王家皂的“阴影效应”,还可突出王家皂的海洋民俗特色。最好的竞争是避免竞争,在这方面,杨家埠做得比较好,它定位为以特色民俗为主题的“中国民间艺术遗产村庄”,突出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4、对内联合,对外竞争
面对来自江苏等其他省份以徐福东渡为主题的民俗旅游,胶南、龙口的徐福节庆首要的是在协调的基础上联合起来,一致对外竞争。因为二者的资源特点类似,地理位置较近,内部竞争只能导致两败俱伤。在实际操作中可采取两地每年轮流举办徐福节庆,或以一地为主,一地为辅的方式;也可把每年的徐福节时间分开,两地分别举行,从而避免同一时段举办徐福节庆。
这种方法也适用于“济南三胜”的春节黄金周。“济南三胜”在春节黄金周均举办大同小异的民俗旅游活动,与其拼内耗,不如联手一致对外。如果把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三大名胜分开来看,都不及泰山、西湖等著名旅游景点有影响力,但如果“山、泉、湖”强强联手,进行资源优势互补,让游客以优惠的价格一票通游,将对游客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形成泉城民俗旅游的拳头产品,会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济南。
5、整合旅游资源,做大做强
以菏泽为例。菏泽作为全国最大的牡丹生产基地,完全可以在每年冬季举办一次全国牡丹催花展。既可以让人们在寒冬观赏到牡丹的芳姿,又可以进行花木交易,可谓一举两得。此外,菏泽是著名的“戏曲之乡”和“武术之乡”,枣梆、柳子戏、山东梆子等十几个地方戏种同时并存,这在全国同级地市中尚不多见。菏泽的面塑、鲁锦等独特民俗,也可以重点开发为“民俗博物馆”和民俗生态保护区,和牡丹一起构筑菏泽旅游的四季文章。
菏泽市目前正在选聘有关专家编制旅游发展规划,以牡丹、水浒、黄河旅游为主线,涵盖全市民俗文化和人文景观,以期构造全年有景的格局,做活四季文章。如果菏泽牡丹与黄河、水浒结亲成功,将从根本上摆脱当地旅游业多年来单靠牡丹一条腿走路的尴尬。
6、加大旅游开发力度
在这方面,运河民俗旅游、水浒民俗旅游和黄河三角洲民俗旅游比较迫切需要加大旅游开发力度。为加强对梁祝文化的研究,可成立梁祝文化研究学会,在对梁祝文化的开发利用上,可将梁祝读书处——峄山建成爱情摇篮之山;将微山县马坡梁祝墓所在地恢复明代梁祝祠,建梁祝爱情文化园。通过对梁祝文化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为济宁文化大市建设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梁山虽然没有以前的“八百里梁山水泊”,但有水浒民俗文化,可从民俗旅游入手,吸引鲁西南、鲁西北和全国的游客。
7、编制全省民俗旅游规划
截至目前,全省还没有专门的民俗旅游规划,这与山东的民俗旅游资源大省、民俗旅游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称。国外旅游专家在为山东做全省的旅游规划时曾说,潍坊是山东民俗旅游的中心,可在“千里民俗旅游线”的基础上把山东全省的民俗旅游进行统一规划,东引山东的海洋民俗旅游,西联鲁西南的运河民俗旅游、水浒民俗旅游和菏泽的民间艺术旅游,形成横贯山东全省的民俗旅游线。如此以来,势必盘活山东全省的民俗旅游活动,扩大山东民俗旅游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促进山东民俗旅游的跨越式发展。 28613希望对你有帮助!
㈡ 如何从新的角度来探讨民俗旅游的发展
您好
《如何从新的角度来探讨民俗旅游的发展》
一、如何认识民俗旅游
(一)民俗旅游的范畴
民俗旅游是当今的热点,其作为一种无形文化资源,代表的价值呈现出巨大的吸引力。民俗旅游能将自然文化、社会生活、观览体验、传统现代等结合起来,反映着民俗区域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彩的生活情趣。“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以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民俗事项和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鲜明突出的民族性和独特性、在心理上满足游客追求“新异乐知”的需求欲望的一种旅游形式。针对民俗旅游的范畴问题,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见解,其中就有关于上层文化中的宫廷文化(诸如宗教历史遗迹、佛教寺庙景观等)是否被纳含于民俗旅游资源(大数来源于民间下层文化)之中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随着时代的迁移,上层的宗教仪典等已经成为当地的民俗文化传统,所谓的“神圣”已经加了民俗的基调与内容,把上述归为民俗旅游的范畴有其可行性与合理性:符合时代的变迁性质,保留历史原有的上层文化;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顺应民俗旅游发展趋势;共同参与并了解,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之博大精深。
(二)“旅游民俗”的分类
“旅游民俗”是个广泛的概念,其分类的标准与角度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会有所出入。总的来讲,分类应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来分别定位。
1.从宏观的角度来区分,旅游民俗又可依照其涉及的民俗性质、产品层次等可作出不同的类型划分。周霄认为以民俗性质为标准,旅游民俗可分为“物质型”、“社会型”、“口承语言型”和“信仰型”四种类型;以产品层次为标准,旅游民俗还可分为“静态陈列型”、“动态表演型”和“互动参与型”三种类型。此外,谢科还根据民俗旅游资源的存在形式和表现形式,可将旅游民俗分为三种形式:物质民俗旅游资源(包括生产民俗、消费民俗和流通民俗)、社会民俗旅游资源(家庭民俗、村落民俗、民间组织民俗、礼仪民俗、岁时节日民俗)和精神民俗旅游资源(信仰祭祀民俗、口承语言民俗、民间艺术民俗、民间游戏娱乐民俗)。巴兆祥在论及民俗旅游时根据旅游者的行为动机把民俗旅游分为消遣观光型、参与型、考察型和娱乐性。
2.从微观角度来区分,旅游民俗的分类可根据地方的具体情况,不拘泥于一种格式。如大理旅游民俗主要包括服饰、手工艺品、歌舞、节日、宗教信仰这几类;又如喀纳斯斯湖景区图瓦旅游民俗有物质民俗文化、意识民俗文化和社会民俗文化3大类、11亚类和41小类。根据调查,图瓦人文化在畜牧民俗、农耕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社会民俗文化、交通民俗、婚俗民俗、寿庆民俗、丧葬民俗、传统节日、现代节日、乡里民俗、竞技民俗、工艺民俗、自然崇拜、生活禁忌、宗教信仰上具有特色。
二、民俗旅游的研究内容(价值体系研究)
本人通过万方数据库、google academic搜索引擎、中国期刊网等搜索到了近万篇关于民俗旅游的论文,再加之导师指定的论文,发现关于对民俗旅游的研究至今在这样的一个范围中反复讨论,同时加深加宽。民俗旅游的研究内容大多数集中在民俗旅游概念、特点和分类研究;民俗旅游规划、开发及开发模式的研究;民俗旅游的有关文化方面的研究;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旅游发展研究;民俗旅游与市场、经济相关的研究;民俗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民俗旅游的中外对比研究等等。探讨诸如此类问题的论文比比皆是,但是从民俗旅游本身的价值角度出发的文章并不多见,纵观民俗旅游的研究内容,其实质上主要探讨了民俗旅游的价值体系,其主要包括了以下几方面的价值内容:
(一)文化价值观
1.文化的不和谐现状:旅游业往往被称之为“无烟”产业,然而在其发展过工程中对其赖以生存的旅游资源环境所造成的伤害, 从某种程度上看, 丝毫不亚于工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由于过于关注民俗文化的形式,常常导致民俗文化精神内核的丧失,出现大量的伪民俗,破坏了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和谐性,促使旅游地民俗文化出现与外来文化快速趋同的趋势,使民俗文化的特色日渐消失。民俗旅游是在丰厚的民间文化土壤上发展起来的旅游形式,本应有利于民间文化的传承,但在不少地方,旅游开发却使民间文化受到了伤害,导致民族风情徒具形式,手工艺品艺术价值降低,文化的多样性渐趋丧失。孙天胜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开发者和旅游者的功利主义,为此我们应强调民俗旅游对文化保护的责任,在发挥其经济功能的同时不忘其对文化传承应有的意义。田茂军从“没有科学地处理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和“没弄明白民俗文化保护与开发的主体问题”两个角度对民俗旅游文化进行了反思。周霄(2002)还引进了“文化殖民”这个概念,等等。
除此以外,还有学者认为中国当代文化巨变的明显特点是物质生活习俗与社会生活习俗、信仰生活习俗的两极化发展,即一方面在物质生活方式上疾速追逐超越时空和国情的消费与享受,甚至不加选择地套用外来文化模式,或错误地引进西方文化的败笔来填补鄙弃传统生活方式的空缺,另一方面在家族习俗、人生礼仪及信仰行为与观念上不加区别地全面恢复古旧的宗法性礼俗,无论外来的风俗还是本土的习惯,都处在冲撞、融合或重整再造之中。此外,现时风俗打上了“时尚”的印记,研究时尚这种能够趋同性行为模式的形成、时尚的不断更替等则成为民俗学者们的主要任务。
2.文化的协调发展:民俗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看似经济性问题的文化冲突,实则是深层次文化冲突的外现。所以旅游开发的实践中,不仅应该对一个地区的旅游开发进行技术经济论证,而且应该寻找文化冲突中的均衡,培养文化调协的概念。陶犁认为,其协调内容应含有民俗旅游者文化求异与文化认同间、民俗旅游的本质与民俗旅游产品形式间、民俗旅游中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自决性与互动性间、民俗旅游中接待地居民文化心态间、民俗旅游的开放性与限制性间、民俗旅游中文化与生态经济间的调协。吴忠军在论述广西民俗文化的时候也涉及了“整体文化开发设想与局部文化建设并重”的协调思想。卡哈尔-吾甫尔针对新疆民俗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提出了增强区域协作、联合促销并尽快建立和完善新疆黄金旅游走廊的思路。
其实文化协调性的现行核心问题是民俗旅游本真性与商品性的协调问题。其实民俗旅游的本真性与商品化并非绝对对立,如民俗旅游开发以旅游业为驱动力,商品化则无法避免,我们应该寻求本真性与商品化的内在张力以获得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同时不协调的关键实质上不在于民俗旅游商品化本身,而在于对商品化的肤浅理解和低级运用。民俗旅游中的“本真性”侧重于旅游者所经历的“真实”,通过市场运作来为旅游者提供一个体验民俗文化的机会。因此,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具有经济的“外壳”和文化的“内涵”。因此,民俗旅游的开发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照文化法则。置文化内涵于不顾的随心所欲、粗制滥造,实际上违反了商品化原则,是不可持续的发展,也不可能获得长远的经济效益。同时,在旅游开发中一定要把握商品化的“度”,不把旅游的经济效益把再过高的位置,商品化也未尝就是坏事,相反商品化还可以有效的传播和推广民俗文化,旅游也将成为民俗文化传播的使者。所以只有本着旅游本真性与商品性的均衡发展才会真正实现大范围的文化协调。
(二)经济价值观
作为文化旅游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旅游,在经济效益方面已经显有成效:
1.显性效应:民俗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吸引旅游者、增加客源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
2.隐性效应: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民俗旅游是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同时民俗旅游也扩大了当地的知名度,在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的同时,还可以吸引众多的投资者为当地经济建设宣传服务。
殷群从民俗旅游的供给与需求方面出发,指出民俗旅游需求的边际效用递减,因此开发中要防止民俗旅游的泛化,同时要注意民俗旅游的供给具有民族性和民间性,此外,作者也对民俗旅游进行了消费效用分析。陈建设等指出民俗旅游能给民俗地区带来经济收入实为一种帮助扶贫、充分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文化的经济激励,同时提出以扩大市场增加收入、建立合理的经济补偿机制、多种激励方式相结合的建议对原有的经济激励进行了改进。在实证性研究论文当中,张旭亮等对图瓦民俗旅游进行了研究,以外部性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图瓦民俗旅游开发所产生的外部性不经济性,并针对这些外部不经济性提出了一些可消除图瓦民俗旅游开发外部不经济性的建议。
(三)社会价值观
民俗旅游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特色旅游,其独特性与生动性使其充满了商机,当然作为社会整体中的一个侧面写照,我们也不可忽略其社会价值。彭谊认为通过民俗旅游,可以为弘扬民族文化提供了契机和条件,促进了生态环境、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城乡的美化,同时也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此外,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社会控制”问题也炙手可热,民俗旅游拉动了旅游地经济的增长。当经济落后地区的经济资源等因素不足以支持其向前发展时,外部的政治机构和经济集团以“投资者”或“扶贫者”的姿态介入并成为旅游战略的制定者和经营运作的操控者。众所周知,投资者关心的往往是其资金收回与效益问题,这种思路极易导致民俗旅游开发中的短视行为,为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以当地自然文化生态的破坏为代价。因此,在关于当地民俗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原则性问题上,地方政府需重新争取主动而坚定立场,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计。
三、民俗旅游的研究方法
民俗旅游是一门新兴的旅游主题,它的热潮引起了众多学术研究的紧跟而上,研究方法也是如此,大量篇幅的研究方法此起彼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剖析并总结。具体而言,民俗旅游的研究方法可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一般分析法、跨学科分析法、整体—局部分析法和跨区域分析法。
(一)一般分析法
从民俗旅游的资源开发和市场开发两个角度, 提出了调查法、比较法、综合法、形象定位法、市场预测法。胡海胜使这五个方面具体化:调查法——对民俗旅游资源、市场和开发过程的调查;比较法——相似和相异比较;综合法——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旅游资源的评价(分等定级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和对民俗旅游景点的综合开发(景点内综合开发、民俗风情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的结合、点线面相结合);形象定位法:领先定位、比附定位、逆向定位、空隙定位、重新定位;市场预测法:定性(类比预测法、集合意见预测法)、定量(时间序列预测法、回归分析预测法、试销法)。
(二)跨学科分析法
对民俗旅游的研究与对相关学科的研究是相通的,此类相关学科包括社会学、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人口学、生态学等等。只有通过类比或对比才能在学科研究间找出共性与特性,关于民俗旅游的论文中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并不多,但也不乏有人创新开拓,如周霄从人类学的角度出发,系统阐述了旅游民俗的概念体系与类型,以及民俗旅游的本质与特征,并从文化变迁、组织重构、角色认同和社会控制等方面对民俗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又如刘晓春从哲学的意识形态方面分析,认为民俗旅游是全球化背景下权力政治、资本与地方性文化之间共谋的结果,是一种后现代文化现象,服务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诉求。此外,民俗学与心理学的结合也可为创新之举,王德刚等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来考察旅游者对民俗旅游商品的需求特征,包括追求时代性、追求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统一、追求消费多元性与需求多样化、追求消费个性化和追求携带的方便性等。
(三)整体—局部分析法
这种方法实质上也可称作整面—焦点分析法。
1.运用整体(整面)分析法的文章占了论文总数中相当一部分,其从宏观把握问题,审视我国民俗旅游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同时展望今后的发展动向,等等。
2.局部(焦点)分析法则从微观的角度来具体分析某一个地区的民俗旅游发展情况,其研究领域涉及中国东西南北中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研究的层次由省及村。论文研究内容以具体地域状况为基点来探讨,分析了民俗旅游发展的历史成因、开发模式及意义、现状及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等,以小范围的诠释扩展到大范围的展望。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地域涉及广泛,如在文献总数(根据数据库精选出的112篇文献资料)中,分析新疆、广西、云南、内蒙古、山西、辽宁、天津、湖南、四川、重庆、江西、甘肃等北方及中西部省份,或诸如昌平、新疆喀什、恩施州、北京怀柔区官地村、湘南地区、张家界、甘南地区等小区县的论文数较多,而针对东南沿海诸如上海、南京等地关于民俗旅游开发方面的文章较少;此外,民俗旅游深入研究与少数民族紧紧相连,大量的文献围绕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开发而展开,如西南三省少数民族的旅游民俗开发等。
(四)跨区域分析法
也称之为区域比较法,此分为两种情况:1.国内不同区域间的比较分析法;2.跨国界比较分析法。针对1种情况,海峡两岸曾在02年于北京对关于两岸观光休闲农村与乡村民俗旅游召开了研讨会;“06中国旅游发展论坛-北京对话”也以跨省市的手法来比较分析乡村民俗旅游的发展异同。针对两种情况,周春光等从介绍日本“里山”现象入手,通过对目前京郊地区民俗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建议,并积极主张营造有中国特色的乡土自然文化和民俗旅游发展模式。
(五)其他方法(创新构想)
包括“经典罗列法”和“历史阶析法”。
1.“经典罗列法”指在罗列出民俗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典型案例来分析民俗旅游的发展模式与发展前景等,陈景辉等在论及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成功模式中就罗列出民俗旅游发展过程中典型的三种模式:泸沽湖地区的纳西族摩梭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西安以仿古入城式盛大典礼欢迎克林顿;深圳华侨城大打民俗旅游品牌,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对内蒙古民俗旅游的开发意见。
2.“历史阶析法”指利用民俗旅游发展中不同历史阶段的典型性特征来纵观民俗旅游的发展进程与改进措施。这两个创新构想出的方法在研究中的具体运用情况不多,即使出现也以综述的形式,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去完善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从而提高研究成果的可信度。
四、民俗旅游的创新思路
(一)处理民俗旅游与相关主题旅游的关系
随着“旅游可持续化发展”口号的提出,以“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民俗旅游”为主题的旅游形式纷纷兴起。民俗旅游作为近年来旅游新的增长点,各地方踊跃的打起“民俗”的旗号、以当地的民俗特色吸引游客来发展当地的旅游经济。其实民俗旅游与其他几种旅游形式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同步性与相关性,具体体现在:
1.民俗旅游中的“民俗”特质贯穿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的内容之中,呈现出地域上与内容上的相互包揽性,具有“民俗搭台,生态、红色、乡村唱戏”的特征;
2.均为新兴的旅游形式,其形成机制与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四个主题互为兼容,互为补充;
3.旅游发生地大部分集中在边远山区和偏僻乡村,上述几种形式的旅游均顺应形势,有效地宣传了当地特色文化、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维护了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注重都市民俗旅游与乡村民俗旅游、农业民俗旅游的并肩发展
民俗是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如何更好地丰富民俗旅游的内容、展现丰富旅游文化,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问题。“和谐”理论的提出要求我们在旅游的生态可持续方面也做出贡献,农村民俗旅游与农业旅游是民俗旅游可持续化的发展重点,它们是伴随着中国古代农村或农业经济生活而产生的文化现象,也是我们如今发展民俗旅游中的重中之重。然而社会的进步与旅游发展的多样化要求民俗旅游不局限于一个小范围内。迄今为止,仍有不少民俗旅游论文还在沿用早期英国人类学派的观点,把大量注意力投向古老的民俗事象,因而过分关注市场尚不成熟的民族或乡村区域,纷纷开发出一系列无“度”的民俗旅游项目,而同时国内都市所吸引的客源在旅游市场上至今还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为都市民俗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很大的市场空间,我们的研究余地还很大。比如,邱扶东等在考察上海都市民俗特征基础上,提出了上海都市民俗旅游开发模式,并从都市文化与旅游氛围、旅游产品、旅游商品等方面评价了都市民众旅游开发的作用。总之,要把民俗旅游做大做好,就要结合都市与农村等地域的民俗特色,做到地域间民俗旅游的和谐发展,达到互为补充、互为增色的效果,使游客选择余地更大,从根本上完成民俗旅游的多样化建设。
(三)解决民俗旅游的传统性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与“三农问题”
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涉及的内容很广,有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构成。
1.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可用来指导民俗旅游的产供销活动,从而解决供需矛盾;
2.社会、文化的可持续要求民俗旅游开发中加强对传统民俗文化价值的宣传, 要提高当地居民的素质, 激发起对所在社区和地方文化的自尊、自爱和自豪感, 提高其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对游客要加强尊重接待地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宣传教育等等;
3.环境的可持续主要在于加强环境保护和开展各种形式的针对民俗旅游开发者、管理者、旅游者以及当地人们的生态环境教育,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
如今民俗旅游展开地中相当一部分集中在农村,“三农问题”也就成了“可持续发展问题”中的核心问题。李万佰以北京昌平市为例,提出了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产业环境、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和政府扶持为措施的“三农问题”解决方案。李琳桂等认为“农家乐”民俗旅游在“三农”问题上可以有效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解决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加快农业市场化、农村城市化的进程。
(四)发挥民俗旅游的“特色化”营销
“特色化”主要包括营销客体(民俗产品)的特色化和营销介体(营销手段)的特色化。
1.营销客体(民俗产品)特色化:指的是地方根据当地的民俗特色,设计出符合游客需要的旅游民俗产品。如昌平以“酒”为题材发掘其民俗旅游之“酒文化”;满族人民依据其民族特色开发传统食品,使“萨其玛”等品牌产品名扬天下;辽宁对民俗旅游中的纪念品开发颇有独到之见;此外,“民族高校开发民俗旅游”的构想成了旅游界的热门,等等。
2.营销介体(营销手段)特色化:即为营销的方式,其实关键在于怎样去广告宣传自身的特色产品。肖建春对四川重庆一带的民俗旅游作了广告分析,提出广告必须充分利用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寻求整体规模效应、并在本土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国际化,等等。总之,民俗旅游广告宣传的原则性在于以内容真实、特色鲜明、形式多样为基点,利用媒介通过艺术的手段将产品推向市场、面向国际化。
(五)提倡民俗旅游教育扩大化问题
1.加大“人才教育”力度:民俗旅游人才(尤为管理和经营人才)的不足成为社区民俗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合理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需要民族界的精英人才,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拓深民俗研究的内涵。所以旅游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旅游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原则,利用高校、大专、中专、职校、旅游培训中心构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基地,通过岗位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可引进一些急需的高级管理或经营人才以满足民俗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全面要求。此外,民族地区的教育颇为特色,张洁提出民族小学除了对外界开放,让游客了解当地民俗外,在教学中还应根据民族地区具体情况,在某些教育内容中体现民族特色。
2.培养“社区参与”理念:其主要强调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发展决策获得经济社会等方面利益的同时,加强旅游地社区居民参与有关旅游知识的教育培训来提高其旅游意识和环保观念,达到由受教育前居民被动接受环保而与环境形成的主客体被动关系转化为受教育后居民主动自觉的环保观念而与环境形成的主客体对等关系的目标,从而使旅游地居民深知如何自觉去维护环境的健康发展,形成了一组循环性良性效应。
(六)创新民俗旅游的现代化建设
民俗旅游的古朴性与承传性并不排斥民俗旅游中的现代化建设。科技的进步,交通的发展使原来封闭但具有丰富民俗特色的区域开始面向外部世界;经济的融通与信息的交流使民俗旅游的发展趋向于现代化,但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化的提出是建立在不损耗当地生态环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过度的商品化与经济化只会导致民俗文化的消亡于随之而来的经济衰退,这是一种我们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的恶性循环。与此同时,在良性发展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引进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创造当地人们的数字化生活,为民俗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开辟、实现市场和效益的规模化等提供便捷性。
五、总结与展望
目前,我国民俗旅游研究的整体水平不高,深度不够但发展势头较好,其处于起步探索时期,问题较多,需要我们进一步钻研。面对目前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缺乏理论体系,达不到体系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比例失衡;忽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滞后于实践;案例分析太简化,分析问题不深入;不关注热点问题,缺乏热点问题间的思维链接;缺乏问题主观性因素和客观性因素的结合,把“人”本身问题放于次要地位;思路单一化,创新性少等等。当然,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在我们审视这些问题的同时也要思索我们的改进与提高步骤,那才是关键问题,近年来我们的研究也在逐步地进步,从不同的维度探讨了民俗旅游的热点,并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拓宽思路,培养一种前卫的思维模式。我们拭目以待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这将成为旅游经济新一轮的亮点,同时也是一种挑战。
㈢ 关于旅游 论文 急需 四千字 追加200
《如何从新的角度来探讨民俗的发展》
一、如何认识民俗旅游
(一)民俗旅游的范畴
民俗旅游是当今的热点,其作为一种无形文化资源,代表的价值呈现出巨大的吸引力。民俗旅游能将自然文化、社会生活、观览体验、传统现代等结合起来,反映着民俗区域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彩的生活情趣。“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以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民俗事项和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鲜明突出的民族性和独特性、在心理上满足游客追求“新异乐知”的需求欲望的一种旅游形式。针对民俗旅游的范畴问题,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见解,其中就有关于上层文化中的宫廷文化(诸如宗教历史遗迹、佛教寺庙景观等)是否被纳含于民俗旅游资源(大数来源于民间下层文化)之中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随着时代的迁移,上层的宗教仪典等已经成为当地的民俗文化传统,所谓的“神圣”已经加了民俗的基调与内容,把上述归为民俗旅游的范畴有其可行性与合理性:符合时代的变迁性质,保留历史原有的上层文化;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顺应民俗旅游发展趋势;共同参与并了解,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之博大精深。
(二)“旅游民俗”的分类
“旅游民俗”是个广泛的概念,其分类的标准与角度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会有所出入。总的来讲,分类应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来分别定位。
1.从宏观的角度来区分,旅游民俗又可依照其涉及的民俗性质、产品层次等可作出不同的类型划分。周霄认为以民俗性质为标准,旅游民俗可分为“物质型”、“社会型”、“口承语言型”和“信仰型”四种类型;以产品层次为标准,旅游民俗还可分为“静态陈列型”、“动态表演型”和“互动参与型”三种类型。此外,谢科还根据民俗旅游资源的存在形式和表现形式,可将旅游民俗分为三种形式:物质民俗旅游资源(包括生产民俗、消费民俗和流通民俗)、社会民俗旅游资源(家庭民俗、村落民俗、民间组织民俗、礼仪民俗、岁时节日民俗)和精神民俗旅游资源(信仰祭祀民俗、口承语言民俗、民间艺术民俗、民间游戏娱乐民俗)。巴兆祥在论及民俗旅游时根据旅游者的行为动机把民俗旅游分为消遣观光型、参与型、考察型和娱乐性。
2.从微观角度来区分,旅游民俗的分类可根据地方的具体情况,不拘泥于一种格式。如大理旅游民俗主要包括服饰、手工艺品、歌舞、节日、宗教信仰这几类;又如喀纳斯斯湖景区图瓦旅游民俗有物质民俗文化、意识民俗文化和社会民俗文化3大类、11亚类和41小类。根据调查,图瓦人文化在畜牧民俗、农耕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社会民俗文化、交通民俗、婚俗民俗、寿庆民俗、丧葬民俗、传统节日、现代节日、乡里民俗、竞技民俗、工艺民俗、自然崇拜、生活禁忌、宗教信仰上具有特色。
二、民俗旅游的研究内容(价值体系研究)
本人通过万方数据库、google academic搜索引擎、中国期刊网等搜索到了近万篇关于民俗旅游的论文,再加之导师指定的论文,发现关于对民俗旅游的研究至今在这样的一个范围中反复讨论,同时加深加宽。民俗旅游的研究内容大多数集中在民俗旅游概念、特点和分类研究;民俗旅游规划、开发及开发模式的研究;民俗旅游的有关文化方面的研究;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旅游发展研究;民俗旅游与市场、经济相关的研究;民俗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民俗旅游的中外对比研究等等。探讨诸如此类问题的论文比比皆是,但是从民俗旅游本身的价值角度出发的文章并不多见,纵观民俗旅游的研究内容,其实质上主要探讨了民俗旅游的价值体系,其主要包括了以下几方面的价值内容:
(一)文化价值观
1.文化的不和谐现状:旅游业往往被称之为“无烟”产业,然而在其发展过工程中对其赖以生存的旅游资源环境所造成的伤害, 从某种程度上看, 丝毫不亚于工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由于过于关注民俗文化的形式,常常导致民俗文化精神内核的丧失,出现大量的伪民俗,破坏了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和谐性,促使旅游地民俗文化出现与外来文化快速趋同的趋势,使民俗文化的特色日渐消失。民俗旅游是在丰厚的民间文化土壤上发展起来的旅游形式,本应有利于民间文化的传承,但在不少地方,旅游开发却使民间文化受到了伤害,导致民族风情徒具形式,手工艺品艺术价值降低,文化的多样性渐趋丧失。孙天胜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开发者和旅游者的功利主义,为此我们应强调民俗旅游对文化保护的责任,在发挥其经济功能的同时不忘其对文化传承应有的意义。田茂军从“没有科学地处理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和“没弄明白民俗文化保护与开发的主体问题”两个角度对民俗旅游文化进行了反思。周霄(2002)还引进了“文化殖民”这个概念,等等。
除此以外,还有学者认为中国当代文化巨变的明显特点是物质生活习俗与社会生活习俗、信仰生活习俗的两极化发展,即一方面在物质生活方式上疾速追逐超越时空和国情的消费与享受,甚至不加选择地套用外来文化模式,或错误地引进西方文化的败笔来填补鄙弃传统生活方式的空缺,另一方面在家族习俗、人生礼仪及信仰行为与观念上不加区别地全面恢复古旧的宗法性礼俗,无论外来的风俗还是本土的习惯,都处在冲撞、融合或重整再造之中。此外,现时风俗打上了“时尚”的印记,研究时尚这种能够趋同性行为模式的形成、时尚的不断更替等则成为民俗学者们的主要任务。
2.文化的协调发展:民俗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看似经济性问题的文化冲突,实则是深层次文化冲突的外现。所以旅游开发的实践中,不仅应该对一个地区的旅游开发进行技术经济论证,而且应该寻找文化冲突中的均衡,培养文化调协的概念。陶犁认为,其协调内容应含有民俗旅游者文化求异与文化认同间、民俗旅游的本质与民俗旅游产品形式间、民俗旅游中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自决性与互动性间、民俗旅游中接待地居民文化心态间、民俗旅游的开放性与限制性间、民俗旅游中文化与生态经济间的调协。吴忠军在论述广西民俗文化的时候也涉及了“整体文化开发设想与局部文化建设并重”的协调思想。卡哈尔-吾甫尔针对新疆民俗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提出了增强区域协作、联合促销并尽快建立和完善新疆黄金旅游走廊的思路。
其实文化协调性的现行核心问题是民俗旅游本真性与商品性的协调问题。其实民俗旅游的本真性与商品化并非绝对对立,如民俗旅游开发以旅游业为驱动力,商品化则无法避免,我们应该寻求本真性与商品化的内在张力以获得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同时不协调的关键实质上不在于民俗旅游商品化本身,而在于对商品化的肤浅理解和低级运用。民俗旅游中的“本真性”侧重于旅游者所经历的“真实”,通过市场运作来为旅游者提供一个体验民俗文化的机会。因此,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具有经济的“外壳”和文化的“内涵”。因此,民俗旅游的开发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照文化法则。置文化内涵于不顾的随心所欲、粗制滥造,实际上违反了商品化原则,是不可持续的发展,也不可能获得长远的经济效益。同时,在旅游开发中一定要把握商品化的“度”,不把旅游的经济效益把再过高的位置,商品化也未尝就是坏事,相反商品化还可以有效的传播和推广民俗文化,旅游也将成为民俗文化传播的使者。所以只有本着旅游本真性与商品性的均衡发展才会真正实现大范围的文化协调。
(二)经济价值观
作为文化旅游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旅游,在经济效益方面已经显有成效:
1.显性效应:民俗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吸引旅游者、增加客源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
2.隐性效应: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民俗旅游是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同时民俗旅游也扩大了当地的知名度,在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的同时,还可以吸引众多的投资者为当地经济建设宣传服务。
殷群从民俗旅游的供给与需求方面出发,指出民俗旅游需求的边际效用递减,因此开发中要防止民俗旅游的泛化,同时要注意民俗旅游的供给具有民族性和民间性,此外,作者也对民俗旅游进行了消费效用分析。陈建设等指出民俗旅游能给民俗地区带来经济收入实为一种帮助扶贫、充分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文化的经济激励,同时提出以扩大市场增加收入、建立合理的经济补偿机制、多种激励方式相结合的建议对原有的经济激励进行了改进。在实证性研究论文当中,张旭亮等对图瓦民俗旅游进行了研究,以外部性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图瓦民俗旅游开发所产生的外部性不经济性,并针对这些外部不经济性提出了一些可消除图瓦民俗旅游开发外部不经济性的建议。
(三)社会价值观
民俗旅游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特色旅游,其独特性与生动性使其充满了商机,当然作为社会整体中的一个侧面写照,我们也不可忽略其社会价值。彭谊认为通过民俗旅游,可以为弘扬民族文化提供了契机和条件,促进了生态环境、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城乡的美化,同时也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此外,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社会控制”问题也炙手可热,民俗旅游拉动了旅游地经济的增长。当经济落后地区的经济资源等因素不足以支持其向前发展时,外部的政治机构和经济集团以“投资者”或“扶贫者”的姿态介入并成为旅游战略的制定者和经营运作的操控者。众所周知,投资者关心的往往是其资金收回与效益问题,这种思路极易导致民俗旅游开发中的短视行为,为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以当地自然文化生态的破坏为代价。因此,在关于当地民俗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原则性问题上,地方政府需重新争取主动而坚定立场,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计。
三、民俗旅游的研究方法
民俗旅游是一门新兴的旅游主题,它的热潮引起了众多学术研究的紧跟而上,研究方法也是如此,大量篇幅的研究方法此起彼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剖析并总结。具体而言,民俗旅游的研究方法可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一般分析法、跨学科分析法、整体—局部分析法和跨区域分析法。
(一)一般分析法
从民俗旅游的资源开发和市场开发两个角度, 提出了调查法、比较法、综合法、形象定位法、市场预测法。胡海胜使这五个方面具体化:调查法——对民俗旅游资源、市场和开发过程的调查;比较法——相似和相异比较;综合法——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旅游资源的评价(分等定级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和对民俗旅游景点的综合开发(景点内综合开发、民俗风情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的结合、点线面相结合);形象定位法:领先定位、比附定位、逆向定位、空隙定位、重新定位;市场预测法:定性(类比预测法、集合意见预测法)、定量(时间序列预测法、回归分析预测法、试销法)。
(二)跨学科分析法
对民俗旅游的研究与对相关学科的研究是相通的,此类相关学科包括社会学、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人口学、生态学等等。只有通过类比或对比才能在学科研究间找出共性与特性,关于民俗旅游的论文中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并不多,但也不乏有人创新开拓,如周霄从人类学的角度出发,系统阐述了旅游民俗的概念体系与类型,以及民俗旅游的本质与特征,并从文化变迁、组织重构、角色认同和社会控制等方面对民俗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又如刘晓春从哲学的意识形态方面分析,认为民俗旅游是全球化背景下权力政治、资本与地方性文化之间共谋的结果,是一种后现代文化现象,服务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诉求。此外,民俗学与心理学的结合也可为创新之举,王德刚等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来考察旅游者对民俗旅游商品的需求特征,包括追求时代性、追求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统一、追求消费多元性与需求多样化、追求消费个性化和追求携带的方便性等。
(三)整体—局部分析法
这种方法实质上也可称作整面—焦点分析法。
1.运用整体(整面)分析法的文章占了论文总数中相当一部分,其从宏观把握问题,审视我国民俗旅游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同时展望今后的发展动向,等等。
2.局部(焦点)分析法则从微观的角度来具体分析某一个地区的民俗旅游发展情况,其研究领域涉及中国东西南北中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研究的层次由省及村。论文研究内容以具体地域状况为基点来探讨,分析了民俗旅游发展的历史成因、开发模式及意义、现状及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等,以小范围的诠释扩展到大范围的展望。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地域涉及广泛,如在文献总数(根据数据库精选出的112篇文献资料)中,分析新疆、广西、云南、内蒙古、山西、辽宁、天津、湖南、四川、重庆、江西、甘肃等北方及中西部省份,或诸如昌平、新疆喀什、恩施州、北京怀柔区官地村、湘南地区、张家界、甘南地区等小区县的论文数较多,而针对东南沿海诸如上海、南京等地关于民俗旅游开发方面的文章较少;此外,民俗旅游深入研究与少数民族紧紧相连,大量的文献围绕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开发而展开,如西南三省少数民族的旅游民俗开发等。
(四)跨区域分析法
也称之为区域比较法,此分为两种情况:1.国内不同区域间的比较分析法;2.跨国界比较分析法。针对1种情况,海峡两岸曾在02年于北京对关于两岸观光休闲农村与乡村民俗旅游召开了研讨会;“06中国旅游发展论坛-北京对话”也以跨省市的手法来比较分析乡村民俗旅游的发展异同。针对两种情况,周春光等从介绍日本“里山”现象入手,通过对目前京郊地区民俗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建议,并积极主张营造有中国特色的乡土自然文化和民俗旅游发展模式。
(五)其他方法(创新构想)
包括“经典罗列法”和“历史阶析法”。
1.“经典罗列法”指在罗列出民俗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典型案例来分析民俗旅游的发展模式与发展前景等,陈景辉等在论及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成功模式中就罗列出民俗旅游发展过程中典型的三种模式:泸沽湖地区的纳西族摩梭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西安以仿古入城式盛大典礼欢迎克林顿;深圳华侨城大打民俗旅游品牌,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对内蒙古民俗旅游的开发意见。
2.“历史阶析法”指利用民俗旅游发展中不同历史阶段的典型性特征来纵观民俗旅游的发展进程与改进措施。这两个创新构想出的方法在研究中的具体运用情况不多,即使出现也以综述的形式,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去完善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从而提高研究成果的可信度。
四、民俗旅游的创新思路
(一)处理民俗旅游与相关主题旅游的关系
随着“旅游可持续化发展”口号的提出,以“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民俗旅游”为主题的旅游形式纷纷兴起。民俗旅游作为近年来旅游新的增长点,各地方踊跃的打起“民俗”的旗号、以当地的民俗特色吸引游客来发展当地的旅游经济。其实民俗旅游与其他几种旅游形式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同步性与相关性,具体体现在:
1.民俗旅游中的“民俗”特质贯穿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的内容之中,呈现出地域上与内容上的相互包揽性,具有“民俗搭台,生态、红色、乡村唱戏”的特征;
2.均为新兴的旅游形式,其形成机制与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四个主题互为兼容,互为补充;
3.旅游发生地大部分集中在边远山区和偏僻乡村,上述几种形式的旅游均顺应形势,有效地宣传了当地特色文化、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维护了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注重都市民俗旅游与乡村民俗旅游、农业民俗旅游的并肩发展
民俗是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如何更好地丰富民俗旅游的内容、展现丰富旅游文化,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问题。“和谐”理论的提出要求我们在旅游的生态可持续方面也做出贡献,农村民俗旅游与农业旅游是民俗旅游可持续化的发展重点,它们是伴随着中国古代农村或农业经济生活而产生的文化现象,也是我们如今发展民俗旅游中的重中之重。然而社会的进步与旅游发展的多样化要求民俗旅游不局限于一个小范围内。迄今为止,仍有不少民俗旅游论文还在沿用早期英国人类学派的观点,把大量注意力投向古老的民俗事象,因而过分关注市场尚不成熟的民族或乡村区域,纷纷开发出一系列无“度”的民俗旅游项目,而同时国内都市所吸引的客源在旅游市场上至今还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为都市民俗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很大的市场空间,我们的研究余地还很大。比如,邱扶东等在考察上海都市民俗特征基础上,提出了上海都市民俗旅游开发模式,并从都市文化与旅游氛围、旅游产品、旅游商品等方面评价了都市民众旅游开发的作用。总之,要把民俗旅游做大做好,就要结合都市与农村等地域的民俗特色,做到地域间民俗旅游的和谐发展,达到互为补充、互为增色的效果,使游客选择余地更大,从根本上完成民俗旅游的多样化建设。
(三)解决民俗旅游的传统性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与“三农问题”
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涉及的内容很广,有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构成。
1.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可用来指导民俗旅游的产供销活动,从而解决供需矛盾;
2.社会、文化的可持续要求民俗旅游开发中加强对传统民俗文化价值的宣传, 要提高当地居民的素质, 激发起对所在社区和地方文化的自尊、自爱和自豪感, 提高其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对游客要加强尊重接待地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宣传教育等等;
3.环境的可持续主要在于加强环境保护和开展各种形式的针对民俗旅游开发者、管理者、旅游者以及当地人们的生态环境教育,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
如今民俗旅游展开地中相当一部分集中在农村,“三农问题”也就成了“可持续发展问题”中的核心问题。李万佰以北京昌平市为例,提出了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产业环境、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和政府扶持为措施的“三农问题”解决方案。李琳桂等认为“农家乐”民俗旅游在“三农”问题上可以有效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解决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加快农业市场化、农村城市化的进程。
(四)发挥民俗旅游的“特色化”营销
“特色化”主要包括营销客体(民俗产品)的特色化和营销介体(营销手段)的特色化。
1.营销客体(民俗产品)特色化:指的是地方根据当地的民俗特色,设计出符合游客需要的旅游民俗产品。如昌平以“酒”为题材发掘其民俗旅游之“酒文化”;满族人民依据其民族特色开发传统食品,使“萨其玛”等品牌产品名扬天下;辽宁对民俗旅游中的纪念品开发颇有独到之见;此外,“民族高校开发民俗旅游”的构想成了旅游界的热门,等等。
2.营销介体(营销手段)特色化:即为营销的方式,其实关键在于怎样去广告宣传自身的特色产品。肖建春对四川重庆一带的民俗旅游作了广告分析,提出广告必须充分利用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寻求整体规模效应、并在本土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国际化,等等。总之,民俗旅游广告宣传的原则性在于以内容真实、特色鲜明、形式多样为基点,利用媒介通过艺术的手段将产品推向市场、面向国际化。
(五)提倡民俗旅游教育扩大化问题
1.加大“人才教育”力度:民俗旅游人才(尤为管理和经营人才)的不足成为社区民俗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合理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需要民族界的精英人才,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拓深民俗研究的内涵。所以旅游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旅游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原则,利用高校、大专、中专、职校、旅游培训中心构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基地,通过岗位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可引进一些急需的高级管理或经营人才以满足民俗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全面要求。此外,民族地区的教育颇为特色,张洁提出民族小学除了对外界开放,让游客了解当地民俗外,在教学中还应根据民族地区具体情况,在某些教育内容中体现民族特色。
2.培养“社区参与”理念:其主要强调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发展决策获得经济社会等方面利益的同时,加强旅游地社区居民参与有关旅游知识的教育培训来提高其旅游意识和环保观念,达到由受教育前居民被动接受环保而与环境形成的主客体被动关系转化为受教育后居民主动自觉的环保观念而与环境形成的主客体对等关系的目标,从而使旅游地居民深知如何自觉去维护环境的健康发展,形成了一组循环性良性效应。
(六)创新民俗旅游的现代化建设
民俗旅游的古朴性与承传性并不排斥民俗旅游中的现代化建设。科技的进步,交通的发展使原来封闭但具有丰富民俗特色的区域开始面向外部世界;经济的融通与信息的交流使民俗旅游的发展趋向于现代化,但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化的提出是建立在不损耗当地生态环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过度的商品化与经济化只会导致民俗文化的消亡于随之而来的经济衰退,这是一种我们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的恶性循环。与此同时,在良性发展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引进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创造当地人们的数字化生活,为民俗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开辟、实现市场和效益的规模化等提供便捷性。
五、总结与展望
目前,我国民俗旅游研究的整体水平不高,深度不够但发展势头较好,其处于起步探索时期,问题较多,需要我们进一步钻研。面对目前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缺乏理论体系,达不到体系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比例失衡;忽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滞后于实践;案例分析太简化,分析问题不深入;不关注热点问题,缺乏热点问题间的思维链接;缺乏问题主观性因素和客观性因素的结合,把“人”本身问题放于次要地位;思路单一化,创新性少等等。当然,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在我们审视这些问题的同时也要思索我们的改进与提高步骤,那才是关键问题,近年来我们的研究也在逐步地进步,从不同的维度探讨了民俗旅游的热点,并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拓宽思路,培养一种前卫的思维模式。我们拭目以待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这将成为旅游经济新一轮的亮点,同时也是一种挑战。
㈣ 旅游文化论文
旅游文化新解
摘要:旅游文化因旅游活动而产生,为旅游业所整合的文化。旅游文化应重新划分为原生性旅游文化和次生性旅游文
化,二者是旅游文化的组成部分。原生性旅游文化使次生性旅游文化得以实现、次生性旅游文化提高原生性旅游文化层
次,二者在性质、构成、研究重点等方面有区别。
关键词:旅游文化;原生性旅游文化;次生性旅游文化
一、问题的提出
旅游文化是旅游的核心内容,是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
却一直没有成为研究热点。目前研究的重点是旅游文化的各
种分支概念的界定和辨析,比如:旅游主体文化与旅游客体文
化[1]、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2]、旅游文化与历史文化[3]、旅游文化
与旅游资源文化等。笔者认为,旅游文化研究的基础应是旅游
文化概念的确定。
二、旅游文化概念的研究
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和夏希肯特·格波特在《旅游
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一书中,指出旅游文化是“在吸
引和接待游客与来访者的过程中,游客、旅游设施、东道国政
府和接待团体的相互影响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受这
种学说的影响,有的学者认为,旅游文化是以旅游活动为核心
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4];有的学者认为,旅游
文化是旅游与文化的一种深层次的结合[5];有的学者认为,旅
游文化是旅游者这一旅游主体借助旅游媒介等外部条件,通
过对旅游客体的能动的活动,碰撞产生的各种旅游文化现象
的总和[6]。学者们对于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把握到了旅游文
化的外延,但对旅游文化内涵的阐述却稍嫌不足。
三、旅游文化的再认识
(一)旅游文化概念界定
谢春山从“整合”的角度,认为旅游文化是因旅游活动而
产生,为旅游业所整合的文化。这一概念不仅明确了旅游文化
的外延,即因旅游而产生的文化和为旅游业所整合的文化,那
些不被旅游业所利用的一般文化不可以统称为旅游文化,从
而弥补了“总和说”的不足;而且揭示了旅游文化的特点,即旅
游文化是一种动态的文化,是随着旅游活动和旅游业发展而
变化的文化。本文在此观点的基础之上,将旅游文化划分为原
生性旅游文化和次生性旅游文化,从而打破“碰撞说”中的三
体文化和六要素文化的传统界定。
(二)原生性旅游文化
原生性旅游文化是指因旅游活动所产生的文化,它不仅
是旅游活动的直接产物,也是旅游文化的核心内容。具体包
括:旅游者文化(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出的消费文化、
审美文化和休闲文化等内容);旅游产品文化(即因旅游活动
而生产的旅游产品所具有的娱乐文化、愉悦文化等内容,其中
主题公园文化最为突出);旅行社文化(旅行社在为旅游者组
织旅游活动时所体现的服务文化、审美文化等)。
因旅游活动而产生的原生性旅游文化,其文化内涵注定
是由旅游活动所赋予的。虽然原生性旅游文化的形成原因唯
一,但其内涵可以通过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影响以及旅游者的
不断学习而得到提升。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以及不同层次的
旅游者所承载的旅游动机、审美需求不同,所生产的旅游产品
的文化内涵便有所不同,并形成了多样的原生性旅游文化。由
于旅游活动在追求愉悦的同时也要遵从一般的行为规范,如
道德、法律规范等,所以原生性旅游文化具有一定的规范性,
即要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社会规范、以及旅游地习俗、旅游地
居民的行为模式。
(三)次生性旅游文化
次生性旅游文化指为旅游业所整合的文化。旅游业的生
存要依靠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而这六要素是先于旅游
业而产生的,所以不能将其文化内涵笼统地归为旅游文化,因
而称其为次生性旅游文化。其具体内容包括:旅游资源文化、
旅游企业文化、旅游目的地文化。
次生性旅游文化在与原生性旅游文化不断的碰撞与整合
中,逐渐远离自身文化,增添旅游文化色彩。次生性旅游文化
的形成是由旅游地居民、旅游者、旅游业共同创造的。不管是
自然资源还是人文资源,一旦成为旅游者的造访对象,有旅游
业介入,便被赋予了一定的文化。如果是名人来游,可能会留
下墨宝、遗迹与客体共存,当地居民也会由此演绎出种种传说
附会其上;如果发展成风景名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还要为其
规划、定级,旅游企业则忙着设计开发。这些文化现象固然是
旅游者和旅游业创造的,但一经附着而成为吸引后来旅游者
亲临其境的旅游对象,它们也就转化成次生性旅游文化。
四、原生性旅游文化与次生性旅游文化的关系
(一)二者的联系
1.二者是旅游文化的组成部分
原生性旅游文化与次生性旅游文化是旅游文化的子文化。
本文所界定的旅游文化是指由旅游活动所引起,为旅游业所整合的文化。旅游原生性文化强调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显示出
来的特殊的欣赏取向、审美情绪、心理状态和旅游产品、旅行社
的愉悦、娱乐文化等,其主要是由旅游活动所引起的文化。次生
性旅文化包括那些先于旅游活动而产生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以
及旅游业所依赖的六要素中为旅游产业所整合的文化。旅游活
动的发生是由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媒介共同构成的,同样
旅游文化也是由原生性旅游文化、次生性旅游文化共同构成
的,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不可能独自构成旅游文化。
2.原生性旅游文化使次生性旅游文化得以实现
在旅游活动中,原生性旅游文化负载着主要的旅游文化
因子,通过旅游媒介、在相异的文化区域和景观空间中出现,
与次生性旅游文化发生碰撞,原生性旅游文化传播到旅游地,
对旅游景观和旅游地的原有文化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
逐渐背离原有文化。就次生性旅游文化而言,自然和人文资源
是先天的。如果没有原生性旅游文化人的参与及传播,次生性
旅游文化便不会实现并广泛传播。
3.次生性旅游文化提高原生性旅游文化层次
次生性旅游文化本身是社会文化产物,是文化的载体,并
在社会文明进步中逐步形成的。赋有文化内涵的次生性旅游
文化在原生性旅游文化追求愉悦的过程中,提高了原生性旅
游文化的层次。在旅游活动中,次生性旅游文化所呈现的景观
特征、风土人情,能激发原生性旅游文化的审美文化、愉悦文
化,使旅游者的文化层次和旅游产品的文化层次得到提升。只
有在原生性旅游文化和次生性旅游文化相互交融时,旅游文
化才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与认可。
(二)二者的区别
1.构成不同
原生性旅游文化以旅游者文化和旅游产品文化、旅行社
为核心,包括旅游者的文化素质、兴趣爱好、性格心理和旅游
产品的象征意义、文化内涵等。次生性旅游文化以旅游资源文
化和旅游企业文化、旅游目的地文化为核心,包括自然旅游资
源文化和人文旅游资源文化以及旅游企业文化等内容。
2.性质不同
原生性旅游文化中以旅游者文化为核心,主要属于精神
文化性质。次生性旅游文化中以旅游资源文化为核心,吸引旅
游主体的是它自身的物质形态,所以说次生性旅游文化以物
质文化为主。
3.研究重点不同
原生性旅游主体文化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旅游者的
文化修养,提高旅游者其审美能力,以求获得更多的精神愉
悦,同时也为旅游企业生产高质量的旅游产品提供思路和理
论依据。次生性旅游文化的研究侧重是旅游规划和旅游资源
开发。旅游资源本身的文化内涵是其吸引力的根本所在,合理
利用旅游资源的文化,使它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五、旅游文化建设
(一)原生性旅游文化建设
原生性旅游文化的建设,主要在于旅游者自我意识的觉
醒和旅游产品的文化层次的提升。原生性旅游主文化层次的
提高,有利于加深对旅游的理解,获得更高的愉悦满足。提高
原生性旅游主文化的层次包括丰富旅游者的自然知识、人文
知识、社会知识和完善旅游产品质量。它一方面有待于基础教
育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有赖于旅游业的帮助、引导。
在基础教育方面,政府应继续加大基础教育包括旅游教
育的普及力度,为潜在旅游者提供旅游所必需的文化知识和
审美需求。在旅游业方面,旅游业者应把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和
旅行社服务水准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失时机地为旅
游者提供文化含量较高的产品和服务。首先,美化景观的外在
形式,使其满足旅游者的审美感知力。旅游者通过感知的自动
筛选,与自己的某种情感结构联系起来,在以物抒情或寄情于
物的心理活动中得到特殊的审美体验。其次,增添旅游产品的
意境,丰富旅游者审美想象力。再次,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
涵。这有助于提高旅游者审美理解力。同时,要加强思想道德
建设,提高全民素质,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这是发展原生
性旅游文化的必然要求。
(二)次生性旅游文化建设
次生性旅游文化指旅游资源文化、旅游地文化和旅游企
业文化。其建设应由旅游者、旅游业、旅游地居民共同参与,赋
予自然旅游资源和旅游企业以文化意味。作为旅游对象,旅游
资源的吸引力程度又不完全取决于本身,还要受到人们审美
情趣的影响。旅游资源自然越符合人的审美情趣,它对于旅游
者吸引力也就越强。想要保持旅游资源的本身魅力,关键要挖
掘旅游资源中的独特性,给旅游者创造文化冲击。
旅游资源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它的文化内涵与生俱来。首
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已决定开发的旅游资源进行有选
择的挖掘,留精华去糟粕。其次,对于选择挖掘的文化内涵,要
尊重历史、忠于事实,尽量恢复其本来面目,不可随意改变。最
后,要坚持整理保护。
旅游活动改变了旅游地文化,但如果旅游地为了吸引旅
游者,使自身文化特色消失、提供世俗化和庸俗化的旅游产
品,便失去了本地的原有文化,丧失了吸引旅游者的根本动
力。在旅游目的地文化建设中,政府的作用最为重要。其不仅
要制定有关旅游地文化保护的法律、法规,使旅游地的文化保
护有法律依据,还要向旅游地居民宣传保护当地文化的重要
性,提高其保护当地文化的积极性。
旅游企业是为旅游者服务的,其文化建设越符合旅游者的
实际需要,就越会得到丰厚的利益回报。所以,旅游企业的经营
者要在对客服务中,了解旅游者的审美、饮食、消费、娱乐、交通
习惯,尊重旅游者的民族习俗、宗教观念、政治理念等,为旅游
者提供方便但不失庄重,热烈但不失理性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杨俊皎,杨鹤宁.旅游文化的诠释[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6(3).
[2]徐菊凤.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J].旅
游学刊,2005(4).
[3]谢春山.历史与旅游的交汇:旅游文化渊源探析[N].光明日
报,2007-07-7(A06).
[4]王德刚.试论旅游文化的概念和内涵[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
学校学报,1999(4).
[5]阳国亮.多维视角旅游文化研究简论[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
学校学报,2004(2).
[6]沈祖祥.旅游文化概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16.
[7]周其楼,等.浅谈旅游审美主体的心理积淀对旅游审美的影
响[J].经济师,2005(8).
[8]张继涛.论旅游主体文化的成因[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2005(4).
[9]邹本涛.旅游文化建设论纲[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4(2).
[10]谢元鲁.旅游文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㈤ 我想要在农村办一个旅游观光的项目,不知道怎么办理相关手续。
发展乡村旅游资源的调研报告
近年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游客前来我国旅游的动机,虽名目繁多,但仍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个重要热点,即是仰慕中国悠久的游牧、农耕文明史以及围绕此而产生的不胜枚举的名胜古迹。他们认为最能拿得出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诗意绵绵、古朴淳厚的田园之美,以满足其反朴归真的愿望的“回归自然”的旅游意向应首推中国。由此,我们应认识到,乡村景观,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具有自然与人文并蓄的特色。这是自然和悠久的历史、发达的农业赋予我国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乡村旅游资源堪称我国旅游大千世界中的一朵奇葩,其潜在的优势不容忽视。旅游界的有识之士应该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引起足够重视。
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乡村旅游是题中应有之义。山东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随着旅游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回归自然、体验乡村”的旅游概念也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接受,同时“乡村旅游”也成为更多旅游者选择的一个旅游市场。一些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也在这种环境下迅速的发展起来,山里人家、海边渔家乐、务农旅游、乡村体验等等一系列乡村概念的旅游项目在为旅游者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成为山东省旅游市场中的一个亮点。
一、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是我国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及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主要有如下几点现实意义:
1、丰富了我国旅游资源。乡村有着丰富的、天然的旅游资源,如森林公园、奇峰异岭、河流水库、牧场冰山、农村风光,自然保护区、多民族的风俗人情和历史名胜古迹,无数的地方性土特产品和美术工艺品寓于民间。山东省的乡村旅游这几年发展迅速。作为农业大省,山东省有丰富的乡村资源。一大批乡村游项目迅速崛起,如莱[找文章,到]芜房干村、威海“胶东渔村”、长岛的“渔家乐”等,威海西霞口、龙口南山等新农村也成为“小康之旅”的典型。山东省的农业旅游示范点数量,在全国也位居前列。“乡村游”主题的提出,无疑为山东省的乡村旅游带来了新的契机。
2、发展乡村旅游可以疏散游客。乡村地域广大,景点分布不拥挤,旅游活动空间大,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条件。很多游客,在目前旅游意识比较滞后的背景下。出现了随大流的旅游趋势,尤其是节假日、“黄金周”。景点 “人满为患”,出来旅游不是 “看景”,倒是“看人”照个风景留影都比较困难。这种情况以泰山、大明湖、崂山景点尤为突出。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呢?笔者认为发展这些地区乡村旅游堪为良方妙策。乡村的游客容量比较大,如能巧妙利用当地独特的旅游环境,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势必能吸引城市游客,减缓旅游热点城市的人口压力。青岛红岛休闲渔村推出“挖蛤拾贝”活动,莒县浮来青绿色生态旅游区推出“江北茶乡”观光之旅等都比较富有吸引力,值得借鉴。
3、为振兴农村经济开辟了新途径。旅游业号称“无烟工业”,是创汇的主要渠道之一。当前,由于经济改革不断深化,以及环境保护的形势要求,有相当一部分耗能高、污染大、效益低的乡镇企业要撤销或调整,当地的经济将受到一定的影响。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开发一处景区,致富一方人民。它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加速农民致富的步伐。在旅游开发条件比较好的一些乡村,如能因地制宜,利用当地有特色的农村资源来发展乡村旅游业,将对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产生重要作用。
4、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旅游业本身属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它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强,发展乡村旅游业需要有“一条龙”的服务设施。不但需要有诸如导游、管理人员、服务人贝外,还需要有宾馆、旅社、饮食服务、商场、旅游交通、文化设施等与之配套,这就为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人多地少,劳动力过剩,发展乡村旅游可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5、发展乡村旅游业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一个地区的社会系统各个部门都会产生促进作用,在物质上、精神上都会带来可观的效益。如乡村旅游可以使与之有关的食品、日用品、旅游商品、工艺品等乡镇工业得到发展;可以促进商品交换、商业繁荣、市场活跃;可以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使闭塞的乡村对外开放,经济搞活;可以刺激当地农业的发展,特别是为旅游服务的农副产品、土特产品等将会得到较大的发展;可以促进乡村的建议,改善乡村的环境等;有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农村旅游景点的开发和建设,不仅可以美化和改善环境,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四面八方的旅客涌入,这种广泛的人际交流,会使人们的观念,习俗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它会逐渐改变农村旧有的生活习性,美化人们的语言、心灵,更新人们的观念;锻炼和培育起一批旅游业经营和服务的人才。总之,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其产生的社会效益是多方位的、多层次的,对所在地区整个社会综合体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二、我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内容及特色
我省乡村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各具特色的乡村自然风光。由于乡村所处地理位置及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我国的乡村具有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自然风光:海乡依陆临海、海阔天高,阳光海浪沙滩迷人,例如青岛、烟台、威海;一望无际,勃勃生机,绿树成荫的平原乡村,以菏泽、济宁、德州为代表;另有以山地、丘陵为特征的山村国乡,其中临沂就较为突出。
2、丰富多彩的乡村风俗民情。主要表现为各地节庆、习俗等方面的差别:每年9月泰山的登山节、济南的千佛山庙会、菏泽的斗鸡、斗羊比赛、淄博的灯会。
3、充满情趣的乡土文化艺术。我国的乡土文化艺术古老、朴实、神奇,深受中外游人的欢迎。我省广大乡村出产的各种民间工艺品倍受游客的青睐,如潍坊杨家埠的年画、济南的布老虎、鄄城的鲁锦工艺、鲁南地区的柳编、菏泽的泥人、面人等,无不因其浓郁的乡土特色而深受游人欢迎。另外,乡村烹食风味独特。曲阜的孔府菜以“满汉全席”为代表、博山菜、青岛海鲜等,这些乡村烹饪文化对广大的外国旅游者尤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4、富有特色的乡村传统劳作。乡村传统劳作是乡村人文景观中精彩的一笔,尤其是在边远偏僻的乡村,仍保留有古老的耕作、劳动方式,有些地区甚至还处于原始劳作阶段。正因为如此,它们会使当今现代文明影响下的旅游者产生新奇感,并为之吸引。这些劳作诸如驴马拉磨、老牛碾谷、木机织布、手推小车、做豆腐、捉螃蟹、赶鸭群、牧牛羊等等,充满了生活气息,富有诗情画意,使人陶醉留连。
三、发展乡村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山东大学旅游系王德刚教授认为,山东省发展乡村旅游基础不错,但目前山东省的乡村游产品规模并不大,而且尚处于补充地位,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他说,在世界旅游组织专家为我省所作的全省旅游总体规划中指出,山东人与山东人的生活,是我省最宝贵的旅游资源。无疑,这在乡村游发展中也占有主导地位。
王教授认为,乡村旅游在国外已经很成熟,但我省目前还刚起步,保持传统特色的乡村往往经济欠发达,因此,政府还需要在规划、产品组织、市场营销、资金投入等方面进行规范、引导和支持。同时,发展旅游的乡村,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保持原有的特色,与城市生活区别开,从而保持其吸引力。
1、人们在思想观念上还没有把它作为一门新兴产业而加以重视起来。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尽管乡村旅游业伴随着整个旅游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但在农村经济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广泛地为人们所认识。特别是那些农村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有的尚未开发,有的虽开发了,但缺乏加强领导,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缺乏宏观指导,目前还停留在低层次的发展阶段,巨大潜力远未开发出来。
2、乡村旅游资源虽有良好基础,但在大部分县市还缺乏一个整体的科学规划。
3、乡村旅游资源与当地乡村经济建设的关系、以及与市、县旅游部门的协调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如发展乡村旅游业必需同时发展旅游交通,旅游宾馆、旅游餐厅、旅游通讯以及解决水、电供应等。又如乡村旅游业开发起来后,如何与当地市、县旅游部门合作,旅游网络,做到城乡结合,点线结合,组成最佳的旅游线路,以吸引广大游客
4、乡村旅游业政策尚未配套。如保护政策策、鼓励外商投资开发政策等。、投资开发政策、信贷政策、经济扶持政策、税收政。
5、 目前乡村旅游业服务队伍数量少、素质低,如何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旅游服务,也是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6、 缺乏商品意识。目前国内外发展旅游业,其重大意义已远远超过了旅游业本身,而是“旅游搭台,经贸唱戏”。而我省大多数乡村旅游景点都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尤其是对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开发不够。
四、开发我国乡村旅游业的构想
乡村旅游业是一项新的产业,必要制订一整套发展计划,包括长远规划和近期组织实施计划。从长远规划来看,主题是大产业意识,把乡村旅游业与乡镇企业同等对待,也可积极引进外资,兴建一批度假村,参与国际旅游竞争。从近期组织实施计划来看主要是各地旅游决策者及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乡村旅游业,因地制宜,立足创新,循序渐进,办出特色。在全盘筹划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措施:
1、 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开发乡村旅游业,首先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首先必须领导重视。在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并具特色的地方,当地政府要把兴办乡村旅游业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2、因地制宜,重点建设乡村旅游基础。目前,我省大部分乡村旅游仍处于起步阶段,全面开发是不可能的,应该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在旅游资源质量高,交通运输条件好、经济基础比较好、旅游热点附近的乡村应加速旅游业的发展,重点开发有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建设风格独具的乡村旅游基地。
3、注重特色,精心设计乡村旅游项目。旅游开发不能搞“人有我有”、“千人一面”,而应扬长避短,充分表现和突出自我特色,这是旅游活动能否吸引游客的保证,也是旅游经济的生命所在。在设计乡村旅游线路及组织旅游活动中,应将其放在首位。乡村旅游资源的特色主要是在乡村文化景观上体现出来,在旅游线路的规划中应将这些内容作为重点。如潍坊杨家埠每年都会推出让游客亲自制作年画的活动,亲身体验的感觉。备受游客尤其是韩国客人的欢迎。
4、加强乡村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业的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本的吃、住、行等问题,从吃来说主要是发展有地方特色的饮食业;从住来说虽然没有必要搞星级酒店,但必须保持卫生、舒适,并解决洗澡等问题,最好是兴建一些具有民族特色、造价低廉的庄园式的旅舍,如长岛的“渔家乐”就为游客提供了比较干净、卫生的民房改造的“炕床”住宿。反应比较不错。
5、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重视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旅游产品的开发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旅游产品大多是一些无污染的轻工产品和手工艺品以及土特产品。因此大力发展旅游产品能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发展旅游业有机结合在一起,互相促进。但由于广大乡村农民对旅游资源的价值认识不高,保护环境意识较低,使我国许多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破坏严重。提高认识,广泛宣传,加强乡村旅游资源保护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多年来,古建筑、古迹失修,森林的砍伐、围湖造田、猎杀动物等人为破坏,严重破坏了乡村旅游资源,甚至使许多景观濒于绝境。由于现代耕作技术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古老的农具、耕作方式已成为凤毛麟角,如不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以保护,将会使乡村旅游资源逐渐失去最富魅力的光彩。
旅游业是改革开放以后全面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乡村旅游业则是广大农民群众以旅游业为依托,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个好办法。对我国扶贫工作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我国乡村旅游,潜力是巨大的,意义是深远的。我们希望通过调整,在近几年内,使我国乡村旅游业将以神奇的中国风采出现于世界旅游之林,为世界所瞩目。
据了解,为更好地发挥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国家旅游局确定今年全国旅游主题为“2006中国乡村游”,其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为次省旅游局官员组织济南、泰安、烟台、潍坊等地的相关人士,赴欧洲对乡村旅游进行了专题考察。在省府及旅游局的策划下还推出了“山东百景护照”等带动旅游发展的新举措。山东乡村旅游掀开了快速发展的崭新一幕。乡村发展搭上旅游快车,济南旅游汽车站一位负责人说:今春以来,他们车站已发送上千名游客,80%以上是到农村旅游景点的。
目前,我省拥有省级以上农业旅游示范点76个,还有一批以观赏、采摘、休闲、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产品。有关人士指出,乡村游拓宽了农业与旅游“合唱”的新路子,直接带动当地农民致富,给更多具备发展乡村旅游潜质的县域创造了大好机会。
㈥ 如何更好地保护山东的旅游资源
应该是开发与保护同时进行吧,没有单一的保护,除非在博物馆里
㈦ 【百分求】要写一个和旅游有关的论文,请问资料到哪找
《如何从新的角度来探讨民俗旅游的发展》
一、如何认识民俗旅游
(一)民俗旅游的范畴
民俗旅游是当今的热点,其作为一种无形文化资源,代表的价值呈现出巨大的吸引力。民俗旅游能将自然文化、社会生活、观览体验、传统现代等结合起来,反映着民俗区域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彩的生活情趣。“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以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民俗事项和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鲜明突出的民族性和独特性、在心理上满足游客追求“新异乐知”的需求欲望的一种旅游形式。针对民俗旅游的范畴问题,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见解,其中就有关于上层文化中的宫廷文化(诸如宗教历史遗迹、佛教寺庙景观等)是否被纳含于民俗旅游资源(大数来源于民间下层文化)之中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随着时代的迁移,上层的宗教仪典等已经成为当地的民俗文化传统,所谓的“神圣”已经加了民俗的基调与内容,把上述归为民俗旅游的范畴有其可行性与合理性:符合时代的变迁性质,保留历史原有的上层文化;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顺应民俗旅游发展趋势;共同参与并了解,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之博大精深。
(二)“旅游民俗”的分类
“旅游民俗”是个广泛的概念,其分类的标准与角度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会有所出入。总的来讲,分类应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来分别定位。
1.从宏观的角度来区分,旅游民俗又可依照其涉及的民俗性质、产品层次等可作出不同的类型划分。周霄认为以民俗性质为标准,旅游民俗可分为“物质型”、“社会型”、“口承语言型”和“信仰型”四种类型;以产品层次为标准,旅游民俗还可分为“静态陈列型”、“动态表演型”和“互动参与型”三种类型。此外,谢科还根据民俗旅游资源的存在形式和表现形式,可将旅游民俗分为三种形式:物质民俗旅游资源(包括生产民俗、消费民俗和流通民俗)、社会民俗旅游资源(家庭民俗、村落民俗、民间组织民俗、礼仪民俗、岁时节日民俗)和精神民俗旅游资源(信仰祭祀民俗、口承语言民俗、民间艺术民俗、民间游戏娱乐民俗)。巴兆祥在论及民俗旅游时根据旅游者的行为动机把民俗旅游分为消遣观光型、参与型、考察型和娱乐性。
2.从微观角度来区分,旅游民俗的分类可根据地方的具体情况,不拘泥于一种格式。如大理旅游民俗主要包括服饰、手工艺品、歌舞、节日、宗教信仰这几类;又如喀纳斯斯湖景区图瓦旅游民俗有物质民俗文化、意识民俗文化和社会民俗文化3大类、11亚类和41小类。根据调查,图瓦人文化在畜牧民俗、农耕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社会民俗文化、交通民俗、婚俗民俗、寿庆民俗、丧葬民俗、传统节日、现代节日、乡里民俗、竞技民俗、工艺民俗、自然崇拜、生活禁忌、宗教信仰上具有特色。
二、民俗旅游的研究内容(价值体系研究)
本人通过万方数据库、google academic搜索引擎、中国期刊网等搜索到了近万篇关于民俗旅游的论文,再加之导师指定的论文,发现关于对民俗旅游的研究至今在这样的一个范围中反复讨论,同时加深加宽。民俗旅游的研究内容大多数集中在民俗旅游概念、特点和分类研究;民俗旅游规划、开发及开发模式的研究;民俗旅游的有关文化方面的研究;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旅游发展研究;民俗旅游与市场、经济相关的研究;民俗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民俗旅游的中外对比研究等等。探讨诸如此类问题的论文比比皆是,但是从民俗旅游本身的价值角度出发的文章并不多见,纵观民俗旅游的研究内容,其实质上主要探讨了民俗旅游的价值体系,其主要包括了以下几方面的价值内容:
(一)文化价值观
1.文化的不和谐现状:旅游业往往被称之为“无烟”产业,然而在其发展过工程中对其赖以生存的旅游资源环境所造成的伤害, 从某种程度上看, 丝毫不亚于工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由于过于关注民俗文化的形式,常常导致民俗文化精神内核的丧失,出现大量的伪民俗,破坏了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和谐性,促使旅游地民俗文化出现与外来文化快速趋同的趋势,使民俗文化的特色日渐消失。民俗旅游是在丰厚的民间文化土壤上发展起来的旅游形式,本应有利于民间文化的传承,但在不少地方,旅游开发却使民间文化受到了伤害,导致民族风情徒具形式,手工艺品艺术价值降低,文化的多样性渐趋丧失。孙天胜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开发者和旅游者的功利主义,为此我们应强调民俗旅游对文化保护的责任,在发挥其经济功能的同时不忘其对文化传承应有的意义。田茂军从“没有科学地处理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和“没弄明白民俗文化保护与开发的主体问题”两个角度对民俗旅游文化进行了反思。周霄(2002)还引进了“文化殖民”这个概念,等等。
除此以外,还有学者认为中国当代文化巨变的明显特点是物质生活习俗与社会生活习俗、信仰生活习俗的两极化发展,即一方面在物质生活方式上疾速追逐超越时空和国情的消费与享受,甚至不加选择地套用外来文化模式,或错误地引进西方文化的败笔来填补鄙弃传统生活方式的空缺,另一方面在家族习俗、人生礼仪及信仰行为与观念上不加区别地全面恢复古旧的宗法性礼俗,无论外来的风俗还是本土的习惯,都处在冲撞、融合或重整再造之中。此外,现时风俗打上了“时尚”的印记,研究时尚这种能够趋同性行为模式的形成、时尚的不断更替等则成为民俗学者们的主要任务。
2.文化的协调发展:民俗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看似经济性问题的文化冲突,实则是深层次文化冲突的外现。所以旅游开发的实践中,不仅应该对一个地区的旅游开发进行技术经济论证,而且应该寻找文化冲突中的均衡,培养文化调协的概念。陶犁认为,其协调内容应含有民俗旅游者文化求异与文化认同间、民俗旅游的本质与民俗旅游产品形式间、民俗旅游中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自决性与互动性间、民俗旅游中接待地居民文化心态间、民俗旅游的开放性与限制性间、民俗旅游中文化与生态经济间的调协。吴忠军在论述广西民俗文化的时候也涉及了“整体文化开发设想与局部文化建设并重”的协调思想。卡哈尔-吾甫尔针对新疆民俗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提出了增强区域协作、联合促销并尽快建立和完善新疆黄金旅游走廊的思路。
其实文化协调性的现行核心问题是民俗旅游本真性与商品性的协调问题。其实民俗旅游的本真性与商品化并非绝对对立,如民俗旅游开发以旅游业为驱动力,商品化则无法避免,我们应该寻求本真性与商品化的内在张力以获得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同时不协调的关键实质上不在于民俗旅游商品化本身,而在于对商品化的肤浅理解和低级运用。民俗旅游中的“本真性”侧重于旅游者所经历的“真实”,通过市场运作来为旅游者提供一个体验民俗文化的机会。因此,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具有经济的“外壳”和文化的“内涵”。因此,民俗旅游的开发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照文化法则。置文化内涵于不顾的随心所欲、粗制滥造,实际上违反了商品化原则,是不可持续的发展,也不可能获得长远的经济效益。同时,在旅游开发中一定要把握商品化的“度”,不把旅游的经济效益把再过高的位置,商品化也未尝就是坏事,相反商品化还可以有效的传播和推广民俗文化,旅游也将成为民俗文化传播的使者。所以只有本着旅游本真性与商品性的均衡发展才会真正实现大范围的文化协调。
(二)经济价值观
作为文化旅游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旅游,在经济效益方面已经显有成效:
1.显性效应:民俗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吸引旅游者、增加客源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
2.隐性效应: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民俗旅游是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同时民俗旅游也扩大了当地的知名度,在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的同时,还可以吸引众多的投资者为当地经济建设宣传服务。
殷群从民俗旅游的供给与需求方面出发,指出民俗旅游需求的边际效用递减,因此开发中要防止民俗旅游的泛化,同时要注意民俗旅游的供给具有民族性和民间性,此外,作者也对民俗旅游进行了消费效用分析。陈建设等指出民俗旅游能给民俗地区带来经济收入实为一种帮助扶贫、充分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文化的经济激励,同时提出以扩大市场增加收入、建立合理的经济补偿机制、多种激励方式相结合的建议对原有的经济激励进行了改进。在实证性研究论文当中,张旭亮等对图瓦民俗旅游进行了研究,以外部性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图瓦民俗旅游开发所产生的外部性不经济性,并针对这些外部不经济性提出了一些可消除图瓦民俗旅游开发外部不经济性的建议。
(三)社会价值观
民俗旅游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特色旅游,其独特性与生动性使其充满了商机,当然作为社会整体中的一个侧面写照,我们也不可忽略其社会价值。彭谊认为通过民俗旅游,可以为弘扬民族文化提供了契机和条件,促进了生态环境、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城乡的美化,同时也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此外,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社会控制”问题也炙手可热,民俗旅游拉动了旅游地经济的增长。当经济落后地区的经济资源等因素不足以支持其向前发展时,外部的政治机构和经济集团以“投资者”或“扶贫者”的姿态介入并成为旅游战略的制定者和经营运作的操控者。众所周知,投资者关心的往往是其资金收回与效益问题,这种思路极易导致民俗旅游开发中的短视行为,为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以当地自然文化生态的破坏为代价。因此,在关于当地民俗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原则性问题上,地方政府需重新争取主动而坚定立场,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计。
三、民俗旅游的研究方法
民俗旅游是一门新兴的旅游主题,它的热潮引起了众多学术研究的紧跟而上,研究方法也是如此,大量篇幅的研究方法此起彼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剖析并总结。具体而言,民俗旅游的研究方法可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一般分析法、跨学科分析法、整体—局部分析法和跨区域分析法。
(一)一般分析法
从民俗旅游的资源开发和市场开发两个角度, 提出了调查法、比较法、综合法、形象定位法、市场预测法。胡海胜使这五个方面具体化:调查法——对民俗旅游资源、市场和开发过程的调查;比较法——相似和相异比较;综合法——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旅游资源的评价(分等定级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和对民俗旅游景点的综合开发(景点内综合开发、民俗风情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的结合、点线面相结合);形象定位法:领先定位、比附定位、逆向定位、空隙定位、重新定位;市场预测法:定性(类比预测法、集合意见预测法)、定量(时间序列预测法、回归分析预测法、试销法)。
(二)跨学科分析法
对民俗旅游的研究与对相关学科的研究是相通的,此类相关学科包括社会学、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人口学、生态学等等。只有通过类比或对比才能在学科研究间找出共性与特性,关于民俗旅游的论文中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并不多,但也不乏有人创新开拓,如周霄从人类学的角度出发,系统阐述了旅游民俗的概念体系与类型,以及民俗旅游的本质与特征,并从文化变迁、组织重构、角色认同和社会控制等方面对民俗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又如刘晓春从哲学的意识形态方面分析,认为民俗旅游是全球化背景下权力政治、资本与地方性文化之间共谋的结果,是一种后现代文化现象,服务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诉求。此外,民俗学与心理学的结合也可为创新之举,王德刚等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来考察旅游者对民俗旅游商品的需求特征,包括追求时代性、追求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统一、追求消费多元性与需求多样化、追求消费个性化和追求携带的方便性等。
(三)整体—局部分析法
这种方法实质上也可称作整面—焦点分析法。
1.运用整体(整面)分析法的文章占了论文总数中相当一部分,其从宏观把握问题,审视我国民俗旅游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同时展望今后的发展动向,等等。
2.局部(焦点)分析法则从微观的角度来具体分析某一个地区的民俗旅游发展情况,其研究领域涉及中国东西南北中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研究的层次由省及村。论文研究内容以具体地域状况为基点来探讨,分析了民俗旅游发展的历史成因、开发模式及意义、现状及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等,以小范围的诠释扩展到大范围的展望。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地域涉及广泛,如在文献总数(根据数据库精选出的112篇文献资料)中,分析新疆、广西、云南、内蒙古、山西、辽宁、天津、湖南、四川、重庆、江西、甘肃等北方及中西部省份,或诸如昌平、新疆喀什、恩施州、北京怀柔区官地村、湘南地区、张家界、甘南地区等小区县的论文数较多,而针对东南沿海诸如上海、南京等地关于民俗旅游开发方面的文章较少;此外,民俗旅游深入研究与少数民族紧紧相连,大量的文献围绕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开发而展开,如西南三省少数民族的旅游民俗开发等。
(四)跨区域分析法
也称之为区域比较法,此分为两种情况:1.国内不同区域间的比较分析法;2.跨国界比较分析法。针对1种情况,海峡两岸曾在02年于北京对关于两岸观光休闲农村与乡村民俗旅游召开了研讨会;“06中国旅游发展论坛-北京对话”也以跨省市的手法来比较分析乡村民俗旅游的发展异同。针对两种情况,周春光等从介绍日本“里山”现象入手,通过对目前京郊地区民俗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建议,并积极主张营造有中国特色的乡土自然文化和民俗旅游发展模式。
(五)其他方法(创新构想)
包括“经典罗列法”和“历史阶析法”。
1.“经典罗列法”指在罗列出民俗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典型案例来分析民俗旅游的发展模式与发展前景等,陈景辉等在论及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成功模式中就罗列出民俗旅游发展过程中典型的三种模式:泸沽湖地区的纳西族摩梭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西安以仿古入城式盛大典礼欢迎克林顿;深圳华侨城大打民俗旅游品牌,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对内蒙古民俗旅游的开发意见。
2.“历史阶析法”指利用民俗旅游发展中不同历史阶段的典型性特征来纵观民俗旅游的发展进程与改进措施。这两个创新构想出的方法在研究中的具体运用情况不多,即使出现也以综述的形式,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去完善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从而提高研究成果的可信度。
四、民俗旅游的创新思路
(一)处理民俗旅游与相关主题旅游的关系
随着“旅游可持续化发展”口号的提出,以“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民俗旅游”为主题的旅游形式纷纷兴起。民俗旅游作为近年来旅游新的增长点,各地方踊跃的打起“民俗”的旗号、以当地的民俗特色吸引游客来发展当地的旅游经济。其实民俗旅游与其他几种旅游形式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同步性与相关性,具体体现在:
1.民俗旅游中的“民俗”特质贯穿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的内容之中,呈现出地域上与内容上的相互包揽性,具有“民俗搭台,生态、红色、乡村唱戏”的特征;
2.均为新兴的旅游形式,其形成机制与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四个主题互为兼容,互为补充;
3.旅游发生地大部分集中在边远山区和偏僻乡村,上述几种形式的旅游均顺应形势,有效地宣传了当地特色文化、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维护了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注重都市民俗旅游与乡村民俗旅游、农业民俗旅游的并肩发展
民俗是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如何更好地丰富民俗旅游的内容、展现丰富旅游文化,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问题。“和谐”理论的提出要求我们在旅游的生态可持续方面也做出贡献,农村民俗旅游与农业旅游是民俗旅游可持续化的发展重点,它们是伴随着中国古代农村或农业经济生活而产生的文化现象,也是我们如今发展民俗旅游中的重中之重。然而社会的进步与旅游发展的多样化要求民俗旅游不局限于一个小范围内。迄今为止,仍有不少民俗旅游论文还在沿用早期英国人类学派的观点,把大量注意力投向古老的民俗事象,因而过分关注市场尚不成熟的民族或乡村区域,纷纷开发出一系列无“度”的民俗旅游项目,而同时国内都市所吸引的客源在旅游市场上至今还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为都市民俗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很大的市场空间,我们的研究余地还很大。比如,邱扶东等在考察上海都市民俗特征基础上,提出了上海都市民俗旅游开发模式,并从都市文化与旅游氛围、旅游产品、旅游商品等方面评价了都市民众旅游开发的作用。总之,要把民俗旅游做大做好,就要结合都市与农村等地域的民俗特色,做到地域间民俗旅游的和谐发展,达到互为补充、互为增色的效果,使游客选择余地更大,从根本上完成民俗旅游的多样化建设。
(三)解决民俗旅游的传统性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与“三农问题”
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涉及的内容很广,有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构成。
1.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可用来指导民俗旅游的产供销活动,从而解决供需矛盾;
2.社会、文化的可持续要求民俗旅游开发中加强对传统民俗文化价值的宣传, 要提高当地居民的素质, 激发起对所在社区和地方文化的自尊、自爱和自豪感, 提高其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对游客要加强尊重接待地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宣传教育等等;
3.环境的可持续主要在于加强环境保护和开展各种形式的针对民俗旅游开发者、管理者、旅游者以及当地人们的生态环境教育,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
如今民俗旅游展开地中相当一部分集中在农村,“三农问题”也就成了“可持续发展问题”中的核心问题。李万佰以北京昌平市为例,提出了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产业环境、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和政府扶持为措施的“三农问题”解决方案。李琳桂等认为“农家乐”民俗旅游在“三农”问题上可以有效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解决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加快农业市场化、农村城市化的进程。
(四)发挥民俗旅游的“特色化”营销
“特色化”主要包括营销客体(民俗产品)的特色化和营销介体(营销手段)的特色化。
1.营销客体(民俗产品)特色化:指的是地方根据当地的民俗特色,设计出符合游客需要的旅游民俗产品。如昌平以“酒”为题材发掘其民俗旅游之“酒文化”;满族人民依据其民族特色开发传统食品,使“萨其玛”等品牌产品名扬天下;辽宁对民俗旅游中的纪念品开发颇有独到之见;此外,“民族高校开发民俗旅游”的构想成了旅游界的热门,等等。
2.营销介体(营销手段)特色化:即为营销的方式,其实关键在于怎样去广告宣传自身的特色产品。肖建春对四川重庆一带的民俗旅游作了广告分析,提出广告必须充分利用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寻求整体规模效应、并在本土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国际化,等等。总之,民俗旅游广告宣传的原则性在于以内容真实、特色鲜明、形式多样为基点,利用媒介通过艺术的手段将产品推向市场、面向国际化。
(五)提倡民俗旅游教育扩大化问题
1.加大“人才教育”力度:民俗旅游人才(尤为管理和经营人才)的不足成为社区民俗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合理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需要民族界的精英人才,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拓深民俗研究的内涵。所以旅游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旅游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原则,利用高校、大专、中专、职校、旅游培训中心构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基地,通过岗位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可引进一些急需的高级管理或经营人才以满足民俗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全面要求。此外,民族地区的教育颇为特色,张洁提出民族小学除了对外界开放,让游客了解当地民俗外,在教学中还应根据民族地区具体情况,在某些教育内容中体现民族特色。
2.培养“社区参与”理念:其主要强调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发展决策获得经济社会等方面利益的同时,加强旅游地社区居民参与有关旅游知识的教育培训来提高其旅游意识和环保观念,达到由受教育前居民被动接受环保而与环境形成的主客体被动关系转化为受教育后居民主动自觉的环保观念而与环境形成的主客体对等关系的目标,从而使旅游地居民深知如何自觉去维护环境的健康发展,形成了一组循环性良性效应。
(六)创新民俗旅游的现代化建设
民俗旅游的古朴性与承传性并不排斥民俗旅游中的现代化建设。科技的进步,交通的发展使原来封闭但具有丰富民俗特色的区域开始面向外部世界;经济的融通与信息的交流使民俗旅游的发展趋向于现代化,但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化的提出是建立在不损耗当地生态环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过度的商品化与经济化只会导致民俗文化的消亡于随之而来的经济衰退,这是一种我们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的恶性循环。与此同时,在良性发展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引进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创造当地人们的数字化生活,为民俗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开辟、实现市场和效益的规模化等提供便捷性。
五、总结与展望
目前,我国民俗旅游研究的整体水平不高,深度不够但发展势头较好,其处于起步探索时期,问题较多,需要我们进一步钻研。面对目前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缺乏理论体系,达不到体系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比例失衡;忽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滞后于实践;案例分析太简化,分析问题不深入;不关注热点问题,缺乏热点问题间的思维链接;缺乏问题主观性因素和客观性因素的结合,把“人”本身问题放于次要地位;思路单一化,创新性少等等。当然,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在我们审视这些问题的同时也要思索我们的改进与提高步骤,那才是关键问题,近年来我们的研究也在逐步地进步,从不同的维度探讨了民俗旅游的热点,并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拓宽思路,培养一种前卫的思维模式。我们拭目以待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这将成为旅游经济新一轮的亮点,同时也是一种挑战。
--------------------------------------------
《论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对策 》
㈧ 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书籍
书名: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
图书编号:2334338
出版社:山东大学出版社
定价:33.0
ISBN:756071867
作者:王德刚
出版日期:2007-05-10
版次:1
开本:16开
简介:
由山东大学旅游管理系组织编写、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自1997年出版第一版以来,已经连续印刷了多次,发行量达数万册,被国内十多所高等院校确定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指定教材,在旅游高等教育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次修订就是在此基础上,一方面总结了近十年来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强调技术上的规范性,力求与已经实施的国家标准保持一致,使本书在理论上具有总结性、有高度,同时又突出其规范性和实践性。
作为一门直接对应着实践领域的应用性学科,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相关理论在中国旅游业突飞猛进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洗礼与检验,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技术在旅游开发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进一步丰富了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理念。
目录:
第一章 旅游资源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概念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特点
第三节 旅游资源分类
第四节 旅游资源评价
第二章 旅游资源开发
第一节 旅游资源开发概述
第二节 旅游资源开发可行性研究
第三节 旅游资源开发规划
第四节 旅游资源开发的组织实施
第三章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开发
第一节 地文景观类型
第二节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及其开发
第三节 山岳型综合旅游地开发
第四章 水域风光旅游资源开发
第一节 水域风光类型
第二节 水域风光的旅游功能
第三节 水域风光资源旅游开发
第五章 天象与气候景观资源开发
第一节 天象与气候旅游资源类型
第二节 天象、气候与旅游的关系
第三节 天象与气候旅游资源的开发
第六章 生物旅游资源开发
第一节 生物资源类型
第二节 生物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生物旅游资源的主要功能及开发
第七章 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开发
第一节 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类型
第二节 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的科学价值
第三节 遗址遗迹类资源的旅游开发
第八章 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开发
第一节 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类型
第二节 建筑与文化艺术
第三节 建筑设施类旅游资源的开发
第四节 园林建设与旅游开发
第九章 旅游商品开发
第一节 旅游商品的概念和特性
第二节 旅游商品的组成和分类
第三节 旅游商品的开发
第十章 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开发
第一节 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类型
第二节 著名人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三节 重大事件的开发利用
第四节 民俗旅游资源开发
第五节 旅游节庆活动策划与组织
第十一章 旅游资源管理与保护
第一节 旅游资源管理体制
第二节 我国的旅游资源管理模式探索
第三节 旅游资源保护
第四节 世界遗产公约与国际经验
第十二章 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内涵
第二节 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分析
第四节 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研究
主要参考书目
㈨ 山东大学成人自考中旅游管理专业有哪些课程
不知道是不是?从网络搜的, 希望是吧!!!
山东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课程 本专业主干课程
旅游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主要有:管理学概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据库管理、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饭店管理原理、旅游开发学、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企业会计、旅游法学概论等。
、教学进程、学分学时总体安排
本专业在学制内共开设公共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和素质选修课等五大类。其中公共基础必修课必须修满946学时,57学分,13门课程;专业基础课808学时,34学分,9门课程;专业课378学时,14学分,5门课程;专业选修课必须修满530学时,30学分的课程;素质选修课必须修满180学时,10学分的课程。学制内课程总数为27门,可供学生选择的选修课为31门左右。其中,专业选修课为21门,素质选修课10门。全部课程额定总学时2762;课程额定总学分162。(详情见表)
六、其他教学环节
除全校各专业统一安排的军事训练和一定周数的劳动课之外,还包括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教学实习:包括技能实习和管理实习。技能实习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总课时12周左右,要求熟悉旅游企业尤其是旅游饭店的基本业务、运转模式和主要技能;管理实习即毕业实习,安排在第8学期,时间为6—10周。
学位论文:安排在第8学期,时间为8周。在教师指导下撰写毕业论文,毕业前进行论文答辩。论文选题同所学专业方向一致,要求观点正确、逻辑严密、文字流畅、资料翔实,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应用价值。
主要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旅游学概论
英文名称:Introction to Tourism
周课时: 3
学分:3学分
内容简介: 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旅游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内容如旅游的产生和发展、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规划、旅游业、旅游市场等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为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其他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旅游学概论》 王德刚主编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5年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旅游经济学
英文名称:Tourism Economics
课时:周3
学分:3学分
内容简介:旅游经济学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有旅游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旅游经济的性质和特点、旅游产业化标志、旅游产品及开发、旅游需求与供给、旅游市场与开拓、旅游产品价格及策略、旅游收入与分配、旅游经济效益、旅游经济结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等,通过该课的学习,使学生系统的掌握旅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学习其他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旅游经济学》 罗明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饭店管理原理
英文名称:Theory of Hotel Management
课时:周3
学分:3学分
内容简介:饭店管理原理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饭店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学习饭店管理的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该课的主要内容有饭店管理的基本理论、中国旅游饭店的性质和特点、饭店管理者素质、饭店管理职能、饭店管理决策和计划、饭店组织管理、饭店服务质量管理、饭店信息管理、饭店法制建设和安全管理等。
教材:《饭店管理概论》 吉小青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8年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旅游开发学
英文名称:Tourism Development
周课时: 3
学分:3学分
内容简介:旅游开发学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内容包括旅游开发的基本原理和一般程序,旅游开发条件评价和论证,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旅游区域、旅游区开发的基本操作程序,人文构景原理和方法,大型康体娱乐项目投资建设的论证与投入产出分析等。
教材:《旅游开发学》 王德刚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8年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旅行社经营管理
英文名称:Management of Travel Agency
周课时: 3
学分:3学分
内容简介:旅行社经营管理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的主要内容有旅行社的性质和特点、旅行社的分类和设立、旅游的需求分析、旅行社的需求管理、旅行社的供给、旅行社的竞争及竞争策略、旅行社的服务管理等。
教材:《旅行社经营管理》丁力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旅游企业会计
英文名称:Accountancy of Tourism Business
周课时: 3
学分:3学分
内容简介:旅游企业会计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导论、旅游企业货币资金和应收款项的核算、旅游企业对外投资的核算、旅游企业固定资产的核算、旅游企业负债的核算、旅游企业损益的核算、旅游企业财务报告等。
教材:《旅游企业会计》王晨光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旅游法学概论
英文名称:Science of Tourism Law
周课时: 2
学分:2
内容简介:旅游法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之一,通过该课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旅游法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旅游行业的工作打下良好的法律基础。该课的主要内容有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立法、旅游经营管理法律制度、旅行游览法律制度、国际旅游法律制度等。
教材:《旅游法教程》焦承华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饭店业务管理
英文名称:Management of Hotel Business
周课时: 3 (一学年)
学分:8
内容简介:饭店业务管理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课之一。该课的主要有饭店餐饮管理、饭店前厅管理、饭店客房管理、饭店娱乐管理等有关饭店具体业务管理方面的内容。通过该课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饭店管理中具体业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学生毕业后从事饭店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自编讲义。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导游业务
英文名称:Guide Business
内容简介:导游业务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课之一,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导游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导游业务的内容和工作程序、导游业务的技巧等
课时:周2
学分:2学分
教材:《导游业务》国家旅游局 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 年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旅游市场学
英文名称:Tourism Marketing
周课时: 3
学分:3学分
内容简介:旅游市场学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该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旅游市场的环境分析、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的选择、营销战略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旅游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具体实务,学会在日益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运用所学知识开拓市场、适应环境的本领。
教材:《旅游市场营销学》赵西萍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旅游心理学
英文名称:Tourism Psychology
周课时: 3
学分:3
内容简介:旅游心理学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该课程的主要有旅游心理学引论、旅游者心理、旅游企业管理心理、旅游企业服务心理等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旅游者的需求和动机,了解旅游者的知觉、个性、态度等因素对其旅游决策的影响,了解旅游业从业人员通过掌握旅游者心理使自己的工作更有预见性和针对性,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旅游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打下牢固的基础。
本专业主干课程
旅游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主要有:管理学概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据库管理、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饭店管理原理、旅游开发学、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企业会计、旅游法学概论等。
五、教学进程、学分学时总体安排
本专业在学制内共开设公共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和素质选修课等五大类。其中公共基础必修课必须修满946学时,57学分,13门课程;专业基础课808学时,34学分,9门课程;专业课378学时,14学分,5门课程;专业选修课必须修满530学时,30学分的课程;素质选修课必须修满180学时,10学分的课程。学制内课程总数为27门,可供学生选择的选修课为31门左右。其中,专业选修课为21门,素质选修课10门。全部课程额定总学时2762;课程额定总学分162。(详情见表)
六、其他教学环节
除全校各专业统一安排的军事训练和一定周数的劳动课之外,还包括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教学实习:包括技能实习和管理实习。技能实习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总课时12周左右,要求熟悉旅游企业尤其是旅游饭店的基本业务、运转模式和主要技能;管理实习即毕业实习,安排在第8学期,时间为6—10周。
学位论文:安排在第8学期,时间为8周。在教师指导下撰写毕业论文,毕业前进行论文答辩。论文选题同所学专业方向一致,要求观点正确、逻辑严密、文字流畅、资料翔实,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应用价值。
七、主要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旅游学概论
英文名称:Introction to Tourism
周课时: 3
学分:3学分
内容简介: 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旅游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内容如旅游的产生和发展、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规划、旅游业、旅游市场等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为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其他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旅游学概论》 王德刚主编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5年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旅游经济学
英文名称:Tourism Economics
课时:周3
学分:3学分
内容简介:旅游经济学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有旅游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旅游经济的性质和特点、旅游产业化标志、旅游产品及开发、旅游需求与供给、旅游市场与开拓、旅游产品价格及策略、旅游收入与分配、旅游经济效益、旅游经济结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等,通过该课的学习,使学生系统的掌握旅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学习其他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旅游经济学》 罗明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饭店管理原理
英文名称:Theory of Hotel Management
课时:周3
学分:3学分
内容简介:饭店管理原理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饭店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学习饭店管理的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该课的主要内容有饭店管理的基本理论、中国旅游饭店的性质和特点、饭店管理者素质、饭店管理职能、饭店管理决策和计划、饭店组织管理、饭店服务质量管理、饭店信息管理、饭店法制建设和安全管理等。
教材:《饭店管理概论》 吉小青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8年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旅游开发学
英文名称:Tourism Development
周课时: 3
学分:3学分
内容简介:旅游开发学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内容包括旅游开发的基本原理和一般程序,旅游开发条件评价和论证,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旅游区域、旅游区开发的基本操作程序,人文构景原理和方法,大型康体娱乐项目投资建设的论证与投入产出分析等。
教材:《旅游开发学》 王德刚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8年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旅行社经营管理
英文名称:Management of Travel Agency
周课时: 3
学分:3学分
内容简介:旅行社经营管理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的主要内容有旅行社的性质和特点、旅行社的分类和设立、旅游的需求分析、旅行社的需求管理、旅行社的供给、旅行社的竞争及竞争策略、旅行社的服务管理等。
教材:《旅行社经营管理》丁力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旅游企业会计
英文名称:Accountancy of Tourism Business
周课时: 3
学分:3学分
内容简介:旅游企业会计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导论、旅游企业货币资金和应收款项的核算、旅游企业对外投资的核算、旅游企业固定资产的核算、旅游企业负债的核算、旅游企业损益的核算、旅游企业财务报告等。
教材:《旅游企业会计》王晨光等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旅游法学概论
英文名称:Science of Tourism Law
周课时: 2
学分:2
内容简介:旅游法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之一,通过该课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旅游法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旅游行业的工作打下良好的法律基础。该课的主要内容有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立法、旅游经营管理法律制度、旅行游览法律制度、国际旅游法律制度等。
教材:《旅游法教程》焦承华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饭店业务管理
英文名称:Management of Hotel Business
周课时: 3 (一学年)
学分:8
内容简介:饭店业务管理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课之一。该课的主要有饭店餐饮管理、饭店前厅管理、饭店客房管理、饭店娱乐管理等有关饭店具体业务管理方面的内容。通过该课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饭店管理中具体业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学生毕业后从事饭店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自编讲义。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导游业务
英文名称:Guide Business
内容简介:导游业务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课之一,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导游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导游业务的内容和工作程序、导游业务的技巧等
课时:周2
学分:2学分
教材:《导游业务》国家旅游局 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 年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旅游市场学
英文名称:Tourism Marketing
周课时: 3
学分:3学分
内容简介:旅游市场学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该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旅游市场的环境分析、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的选择、营销战略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旅游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具体实务,学会在日益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运用所学知识开拓市场、适应环境的本领。
教材:《旅游市场营销学》赵西萍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旅游心理学
英文名称:Tourism Psychology
周课时: 3
学分:3
内容简介:旅游心理学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该课程的主要有旅游心理学引论、旅游者心理、旅游企业管理心理、旅游企业服务心理等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旅游者的需求和动机,了解旅游者的知觉、个性、态度等因素对其旅游决策的影响,了解旅游业从业人员通过掌握旅游者心理使自己的工作更有预见性和针对性,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旅游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打下牢固的基础。
㈩ 山东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发展前景
《论山东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
李东成
(山东师范大学 齐鲁文化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250014)
摘要:山东民俗文化因其传承性强、地域特点鲜明、影响广泛而成为山东民俗旅游的重要资源。凭借此资源优势,山东的民俗旅游享誉国内外,成为山东旅游业一个富有潜力的增长点。但在当前的民俗旅游开发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山东民俗旅游的特点、类型和山东民俗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就目前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开发原则和解决对策。
关键词:民俗;民俗文化;民俗旅游;山东
一、民俗文化、民俗旅游的界定
(一)民俗文化的定义
民俗文化,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1] 它是民俗旅游最重要的资源。民俗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文化,因此,也有些学者提出用“生活文化”指代民俗文化。
与精英文化或宫廷文化相比,民俗文化更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独特性、生动性和大众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与当代大众旅游的诸多特点相吻合,使得民俗文化成为民俗旅游的主体资源,这也是推动民俗旅游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民俗旅游的界定
(三)民俗旅游的分类
对应民俗的分类,陶思炎依据民俗范畴,表现空间、产品性质、服务功能等为标准对民俗旅游的类型作了细致的划分。他以民俗旅游涉及的民俗旅游范畴为标准,将民俗旅游产品划分为物态、动态、心态、语态等民俗旅游类型;以民俗生活空间角度为标准,将民俗旅游划分为市井民俗游、水乡民俗游、山村民俗游、渔村民俗游等环境类型;以产品性质角度为标准,将民俗旅游划分为观览型、参与型、休闲型、运动型等类型。[5]但现实中的民俗旅游活动与理论上的探讨稍有差异,比如心态、语态等民俗很难成为一个独立的民俗旅游类型。王德刚把民俗旅游的开发模式分为品牌经营模式、社区-历史(传统)街区模式、乡村模式、“生态博物馆”模式、主题公园模式和节庆活动模式。[6]这6种模式在山东均有分布,且比较切合中国民俗旅游的实践。笔者依据山东民俗旅游开发的历史及其现状,把山东的民俗旅游产品主要分为以下6种:民俗博物馆旅游、节庆民俗旅游、婚俗旅游、渔家乐、农家乐、民俗村(民俗主题园)旅游,下文将结合山东民俗旅游开发现状对此分别详述。
二、山东民俗旅游的特征
山东民俗旅游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传承性强
2、地域特点鲜明
3、影响广泛
4、开发较早
三、山东民俗旅游开发现状
山东的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以此为基础的民俗旅游活动也类型多样,丰富多彩,而且各地的民俗旅游内容、形式不一,因此,很难全面、确切地描述山东民俗旅游开发现状。参照山东民俗旅游产品的分类,笔者只是粗线条地勾勒出山东民俗旅游的概貌。
(一)民俗博物馆旅游
(二)节庆民俗旅游
这是山东民俗旅游的主体,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效益最好。其下又可分为传统节庆旅游,现代节庆旅游、新兴节庆旅游、假日旅游(如双休日、黄金周等)。山东主要的旅游节庆有潍坊国际风筝节、济南千佛山庙会、趵突泉灯会、大明湖荷花节、青岛国际啤酒节、泰山国际登山节、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淄博陶瓷琉璃艺术节、烟台国际葡萄酒节、菏泽国际牡丹花会、青岛海云庵糖球会、天后宫民俗文化庙会、荣成国际渔民节等。
(三)婚俗旅游
(四)渔家乐
(五)农家乐
(六)民俗村、民俗主题园旅游
四、山东民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山东民俗旅游发展到今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仅类型丰富多样,在开发内容上也逐步深入,形成了一批知名度和美誉度都比较高的民俗旅游品牌,成为山东旅游又一个较有活力和发展前景的专项旅游产品,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山东建立了许多民俗旅游村、数条民俗旅游线及民俗旅游区,但目前山东民俗旅游业也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节就当前山东民俗旅游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和下一步的开发思路。
有些问题在整个旅游业中是普遍性的,如对民俗旅游资源重开发不重保护,重经济效益轻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有些景点(景区)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等;也有一些具体问题,如景点(景区)各自为政,重个体得失轻共同发展等。就目前山东民俗旅游实践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管理体制的分割所带来的矛盾
(1)“三孔”管理体制变更所带来的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问题。
(2)蒲松龄故居与聊斋园的管理体制分割
2、企业化运作带来的弊端
3、“内讧”式的不规范竞争
(1)胶南、龙口的徐福节
(2)中国民俗旅游第一村之争
4、开发滞后,对外竞争不力
(1)运河民俗旅游必须迎头赶上
(2)梁祝婚俗旅游有待大力开发
(3)水浒旅游:墙内开花墙外香
(4)菏泽牡丹要做大做强
5、民俗旅游节庆的相似性和庸俗化
五、山东民俗旅游开发原则和对策
(一)、山东民俗旅游开发原则
1、文化原则
“文化是明天的经济”,民俗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旅游,它的魅力在于民俗旅游景观所承载和体现的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随着山东旅游业的深度发展,以文化为内涵的旅游将会超越以观光为内涵的旅游,对山东民俗旅游而言,齐鲁文化和山东民俗文化是其开发的灵魂,因此,开发山东民俗旅游必须遵循文化原则。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开发和经营者应具有较强的文化意识,对民俗文化有较全面的理解,对民俗文化在民俗旅游中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能从多学科的角度研究各类民俗事象,发掘民俗旅游资源。其次,民俗旅游项目应创造和实现民俗文化氛围,以便让旅游者得到深刻的文化体验和感受。最后,民俗旅游项目开发不仅要具有民俗的“神”,还要具有民俗的“形”,做到“神”、“形”合一,把民俗文化的精华完整地表现出来。[9]
2、本土化原则
民俗旅游利用民俗文化吸引游者,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方性。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必须以民俗文化为根基,避免过于商业化的运作和不切实际的模仿与开发。本土化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因地制宜,挖掘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突出“原汁原味”,不要轻易仿制。当然,这并不排除以此为目的的适当提炼和加工,在实际的开发和经营中,这样做往往是必要的;二是对于移植的外来民俗文化,则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程度,某些与当地民俗文化背景有冲突的民俗文化资源,在强调新奇性的同时,必须经过本土化的改造,否则不宜移植。
3、特色性原则
特色性是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民俗旅游资源尤其如此。失去特色,民俗旅游资源也就不复存在。在民俗旅游开发实践中应以特色为依据,突出各地区的民俗旅游特点,设计和推出与众不同的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和旅游购物品。突出特色性原则也是提升旅游区的品位,提高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
4、游客中心原则
游客是民俗旅游的主体,因此,民俗旅游应以游客为中心,按照游客的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民俗旅游产品。游客的旅游心理复杂多样,但最基本的还是求新、求异、愉悦身心,针对游客的这些基本旅游心理,我们要开发新奇、参与性和体验性强的民俗旅游产品。
5、多样性与专题性结合原则
多样性与专题性既对立又统一,二者充分结合会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多样性不仅不会冲淡专题性,而且还能衬托、突出专题性;多种专题也能丰富多样性,使多样性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6、可进入原则
各地区民俗文化不同,表现为各个旅游景区(点)是一种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且民俗活动多在农村开展。因此开发时要考虑距离远近、可进入程度、交通状况等问题,以便作到各旅游片、区内各景区(点)相对集中、联系较紧密,各片、区间交通顺畅,可进入性好。这样有利于设计旅游线路,方便游客进行各种民俗旅游活动。
7、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民俗旅游规划和开发中,更要注重对民俗旅游资源的挖掘、抢救和保护,不要杀鸡取卵、竭泽而渔,要有长远眼光,保持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为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进程呈加速度增长的势头,民俗文化赖以存在的风俗习惯和古民居、古建筑遭到建设性破坏,因此,对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迫在眉睫,旅游开发是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要注意避免重蹈城市化的覆辙。
8、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的统一原则
旅游规划与开发要充分考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有机结合,充分协调经济发展、资源保护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的统一,促进山东省民俗旅游健康、高效持续的发展。
(二)、山东民俗旅游开发对策
1、挖掘、突出山东民俗旅游的齐鲁文化内涵
旅游具有文化性和经济性双重属性,而齐鲁文化自其产生之日起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和核心,它也是山东民俗旅游的立身之本。在目前大多数民俗旅游景点日益走向庸俗化、企业化的时候,挖掘、突出文化内涵是提升民俗旅游景点品味的良好手段。山东的民俗文化包罗万象,除了其以民间建筑、民间技艺、民间游戏为代表的物质层面和以婚丧嫁娶为代表的制度层面外,以民间传统、宗教信仰、人文素质为代表的精神层面也同样不容忽视,在民俗旅游的开发实践中,后者尤其要引起民俗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的重视。
2、理顺管理体制,加强文物保护
文物作为物质民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民俗旅游开发的重要载体,“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破坏文物就毁灭了民俗旅游的基础,失去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从理论上来讲,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保护文物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开发,有了旅游开发的收益才能更好地保护文物。在处理二者的关系上,应当把相关文物的保护工作置于主导地位。然而,在实践中,二者的关系不是如此。某些单位和个人把旅游开发的收益中饱私囊,不愿对文物保护投资。对此,必须加强旅游管理方面的分工负责,统一协调,理顺管理体制,同时,正确贯彻《文物保护法》,加大对文物的保护力度。
3、树立鲜明的形象,打造民俗旅游品牌
独特性是民俗旅游资源的重要特征,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卖点,不致被替代。青岛在民俗旅游方面即有多个卖点,不能互相替代,形成了多赢。
关于石家庄、王家皂中国民俗旅游第一村之争,其实,二者在民俗旅游内容和开发历史有很大不同,石家庄以“农家乐”著名,王家皂以“渔家乐”为主;石家庄因其开发较早,影响较大,王家皂却是新开发的民俗旅游村。称石家庄为“中国民俗旅游第一村”是合适的,王家皂可定位在“中国海洋民俗旅游第一村”,从笔者目前掌握的材料看,国内还没有如此定位的。这样既可避免石家庄带给王家皂的“阴影效应”,还可突出王家皂的海洋民俗特色。最好的竞争是避免竞争,在这方面,杨家埠做得比较好,它定位为以特色民俗为主题的“中国民间艺术遗产村庄”,突出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4、对内联合,对外竞争
面对来自江苏等其他省份以徐福东渡为主题的民俗旅游,胶南、龙口的徐福节庆首要的是在协调的基础上联合起来,一致对外竞争。因为二者的资源特点类似,地理位置较近,内部竞争只能导致两败俱伤。在实际操作中可采取两地每年轮流举办徐福节庆,或以一地为主,一地为辅的方式;也可把每年的徐福节时间分开,两地分别举行,从而避免同一时段举办徐福节庆。
这种方法也适用于“济南三胜”的春节黄金周。“济南三胜”在春节黄金周均举办大同小异的民俗旅游活动,与其拼内耗,不如联手一致对外。如果把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三大名胜分开来看,都不及泰山、西湖等著名旅游景点有影响力,但如果“山、泉、湖”强强联手,进行资源优势互补,让游客以优惠的价格一票通游,将对游客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形成泉城民俗旅游的拳头产品,会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济南。
5、整合旅游资源,做大做强
以菏泽为例。菏泽作为全国最大的牡丹生产基地,完全可以在每年冬季举办一次全国牡丹催花展。既可以让人们在寒冬观赏到牡丹的芳姿,又可以进行花木交易,可谓一举两得。此外,菏泽是著名的“戏曲之乡”和“武术之乡”,枣梆、柳子戏、山东梆子等十几个地方戏种同时并存,这在全国同级地市中尚不多见。菏泽的面塑、鲁锦等独特民俗,也可以重点开发为“民俗博物馆”和民俗生态保护区,和牡丹一起构筑菏泽旅游的四季文章。
菏泽市目前正在选聘有关专家编制旅游发展规划,以牡丹、水浒、黄河旅游为主线,涵盖全市民俗文化和人文景观,以期构造全年有景的格局,做活四季文章。如果菏泽牡丹与黄河、水浒结亲成功,将从根本上摆脱当地旅游业多年来单靠牡丹一条腿走路的尴尬。
6、加大旅游开发力度
在这方面,运河民俗旅游、水浒民俗旅游和黄河三角洲民俗旅游比较迫切需要加大旅游开发力度。为加强对梁祝文化的研究,可成立梁祝文化研究学会,在对梁祝文化的开发利用上,可将梁祝读书处——峄山建成爱情摇篮之山;将微山县马坡梁祝墓所在地恢复明代梁祝祠,建梁祝爱情文化园。通过对梁祝文化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为济宁文化大市建设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梁山虽然没有以前的“八百里梁山水泊”,但有水浒民俗文化,可从民俗旅游入手,吸引鲁西南、鲁西北和全国的游客。
7、编制全省民俗旅游规划
截至目前,全省还没有专门的民俗旅游规划,这与山东的民俗旅游资源大省、民俗旅游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称。国外旅游专家在为山东做全省的旅游规划时曾说,潍坊是山东民俗旅游的中心,可在“千里民俗旅游线”的基础上把山东全省的民俗旅游进行统一规划,东引山东的海洋民俗旅游,西联鲁西南的运河民俗旅游、水浒民俗旅游和菏泽的民间艺术旅游,形成横贯山东全省的民俗旅游线。如此以来,势必盘活山东全省的民俗旅游活动,扩大山东民俗旅游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促进山东民俗旅游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