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郭村古村落美好乡村规划
焦村镇全力推进郭村古村落改造工程
焦村镇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坚持以政府主导,依据统一规划,积极推进郭村古村落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
郭村古村落改造工程是黄山区唯一一个市级“百村千幢”改造工程。项目一期投入600万元,主要涉及古村落村口道路改造、部分古民居收购、青石街道修复、恒水河水域清理改善、观音阁翻修,并围绕古村落保护,抓好村庄整治与常态管理等工作。
为正确处理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关系,全力推进“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镇党委书记洪军多次到古村落改造工程现场进行督查,指派项目专员住扎郭村村全面负责古村落改造工程的宣传、征迁等工作,广泛收集群众建议,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积极与区水利局、交通局、住建委、文广新局等参与工程建设的职能单位及时对接,并提供服务。
据悉,现已完成了铺垫村庄入口道路路基、桥阁坦广场初期修复、恒水河河道清理;完成了沿河古道建筑征迁、部分杆线迁移、观音阁翻修;同时,有选择性的收购了5幢古民居,并将对其进行保护性修缮。
连日来,在郭村古村落修缮保护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对全长1000余米的恒水河河堤进行修复,恢复和提升古村落水系风貌,投入三个工程队,共30余人,抢抓有利天气对部分后建民居屋顶进行改造。
桥阁坦广场正在施工
恒水河河堤加固
党委书记洪军与杆线迁移施工人员交流
观音阁翻修
郭村古村落保护项目进展情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 市级“百村千幢”重点工程郭村古村落保护项目位于焦村镇郭村村, 涉及 8 个村民组,240 余户,800 余人,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有:1、古村 落与 218 省道的接线公路;2、停车场;3、桥坦阁广场的修缮及周王庙古 戏台的恢复;4、古村落内部道路水系以及照明,垃圾池等设施配套和废 弃宅基地的利用;5、村内河道的整治;6、代表性房屋的保护性收购及修 缮;7、新村安置点及古村落保护的修编;8、供电电信的网线改造;9、 古村主街道的立面改造及现代建筑的改徽。 项目共需征地 17.17 亩, 整体 拆迁 1 户, 收购修缮房屋 5 栋, 改造房屋 6 栋, 项目实施共涉及文广新局、 住建委、规划局、水利局、交通局、土地局、农委、财政局、林业局、供 电局、电信局、焦村镇等 12 家单位。 二、项目进展情况 1、 6 月 22 日区政府在焦村镇召开古村落保护工作现场会以来, 自 焦 村镇先后 5 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相关工作,明确主要领导亲自负责该项 目,抽调专门的工作人员,按现场会研究事项狠抓工作落实, 2、配合文广新局履行牵头单位的职责,先后二十余次协助项目涉及 的相关部门赴现场勘察设计,沟通想法,不断完善规划设计,充实建设内 容。 3、 完成项目征地拆迁工作, 积极与征地拆迁收购所涉及的农户接触,
做好前期的思想宣传和准备工作。截止目前已完成桥阁坦广场 1200 平方 米征用,300 米沿河步道土地征用及房屋拆迁,S218 接线路、水塘及城门 楼处的征地拆迁以及 5 户具有文物保护价值的古民居丈量、摸底,完成 了林添寿户房屋保护性收购。 共完成土地征用面积 11.72 亩, 房屋及附属 物拆迁面积 731.572 平方米,共发放补偿金额 548363.89 元。 4、 通过村组干部会议和走访群众等方式开展古村落保护工作的宣传, 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使他们理解支持,配合参与到该项目建设当中, 为项目的真正实施营造良好氛围。 5、统一镇村干部思想,确保项目实施时全力推进,按全市统一的时 间、节点、质量要求完成相应工作,并完善相关工作档案,按现场观摩会 的要求进行准备。 6、截止目前,区交通局已完成入村旅游道路路基沙砾石填方;区文 广新局观音阁修复已接近尾声, 桥阁坦广场场地平整已完成, 正在进行排 水系统施工,石板铺设也已着手进行,预计月底可完工;区水利局沿河步 道石板铺设、 桥梁及拦水板正在施工中; 区住建委目前正着手进行房屋立 面改造、村庄内环境整治及入口城门楼修复方案设计,工程预算编制;区 供电公司已完成桥阁坦广场、 村庄入口处电力杆线及变压器迁移, 区电信 局电信杆线下地改造已基本完成。
㈡ 皖南古村落开发的 意义
皖南古村落旅游的深度开发研究
黄成林
(安徽师范大学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0)
近些年来,以都市居民为主要市场的古村落旅游蓬勃发展,以江苏周庄、同里,安徽宏村、西递,浙江乌镇、西镇,上海朱家角,江西流坑,湖南张谷英村等为代表的古村落,已经成为江南最重要的古村落旅游目的地。
皖南旅游区是安徽七大旅游区中最重要的旅游区,包括黄山、池州、宣城三市,虽然其面积仅占安徽的22.2%,人口占安徽的9.1%,但其旅游接待要占全省的25%左右,旅游收入要占全省的35%左右。皖南旅游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工业经济不发达,林地的主要功能已由过去的经济目的转向如今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目的,种植业因山多平地少受到限制,发展以古村落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村就业结构,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改善农民生活和居区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皖南旅游区古村落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目前已开发古村落旅游地近20处,主要集中在黟县、歙县、徽州区、绩溪县、旌德县、祁门县(表1)。从旅游资源影响力来看,皖南旅游区最重要的旅游资源是以黄山、太平湖、新安江为主体的山水风光,其次是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古村落景观,第三是以九华山佛教文化、齐云山道教文化为代表的宗教文化景观。但是,按旅游目的地数量,古村落已经成为皖南旅游区山水之外第二大类旅游目的地;按旅游接待规模,古村落已成为皖南旅游区仅次于山水观光的第二大旅游目的地和超过宗教文化旅游地的第一大文化旅游目的地;按旅游品牌影响力,皖南古村落旅游已经成为安徽第二张王牌旅游产品。
表1 皖南主要古村落旅游地基本情况
村名 代表性资源品质特征及名称 营销主题形象 公路里程(km)
宏村 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宏村 世界文化遗产 至屯溪65,至黄山55
西递 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递 世界文化遗产 至屯溪55,至黄山37
南屏 祠堂群,《菊豆》等电影外景地 至屯溪62,至黄山52
关麓 联幢民居群 至屯溪63,至黄山55
历溪 水口园林、祠堂、目连戏、陵园、悬棺葬 至屯溪105,至黄山150
江村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溥公祠、父子进士坊 伟人故里,千年古村 至黄山50
唐模 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唐模村 中国江南园林的故乡 至屯溪28,至黄山61
呈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呈坎村、罗东舒祠 至屯溪32,至黄山55
潜口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潜口民宅 至屯溪24,至黄山57
棠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棠樾石牌坊群 至屯溪27,至黄山77
蜀源 古牌坊,古民居,古祠堂,古桥,古井 养生休闲 至屯溪32,至黄山65
渔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渔梁坝 徽商之源 至屯溪32,至黄山80
一、开发条件分析
(一)深厚的文化底蕴
皖南古村落是以明清时期徽商资本为经济基础,以宗族观念为社会基础,在徽州文化熏陶下造就出来的具有典型地方文化特色的村落。皖南古村落的家族性、布局的整体性、民居的艺术性、建筑的历史性、景观的独特性,早已为专家学者所认同,为影视界作为影视的外景地。
皖南是徽商的发源地。徽商是我国明清时期10大商帮之一,形成于明成化、弘治年间,兴盛于明嘉靖至清嘉庆年间,衰落于清末。皖南也是我国清代最鼎盛的三大学术中心之一[1],读书入仕博取功名厚禄者为数很多。如清代,仅徽州(大体包括今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黟县、歙县、徽州区、屯溪区和宣城市的绩溪县,江西省婺源县)就考取进士516人,其中状元18人,略次于苏州,居全国第二,若以县计,休宁县状元13人,居全国第一[2],由此还出现了“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兄弟九进士、四尚书”、“同胞翰林”、“同胞状元”等佳仕途奇迹。由于雄厚的经济基础,加上受“聚族而居”、“叶落归根”、“荣归故里”及风水说的影响,这些因经商或仕途功成名就者往往回家乡大兴土木,“遍察山水形胜”,辟基拓产,营造鳞次栉比且十分讲究的民居,并且资助家族修建祠堂、水口园林、书院、牌坊等公用设施和纪念性建筑。由于民居乃至整个村落建筑质量非常高,虽然年代久远,这些古村落还基本完整的保留了下来,以至20世纪80年代以来纷纷成为旅游开发的对象。
皖南古村落主要由水口园林、牌坊、祠堂、学堂、民居、古桥、古井等景观单元组成。
水口园林位于村落流水出口之处(即村口),集保瑞、避邪、屏障、导向、观赏、界定、美化等功能于一体,类似于村民共享的乡村公园,主要由古树名木、小桥流水、风雨亭、魁星楼、石质牌坊、石板大道、宗教祭祀建筑等部分组成。游人尚未进村,即被水口园林巧妙的构思和精湛的建筑所折服:“随山采形,就水取势,隐僻清奇,闲雅质朴,巧如因借,无中生有”,与苏州、扬州园林明显不同。
几乎皖南每个古村落都有牌坊,一个村落多座牌坊并非鲜见。如歙县棠樾村有7座牌坊,稠墅有4座牌坊,高约10m的石质牌坊,或矗立村口,或矗立村中,龙凤牌上或“圣旨”,或“恩荣”,或“敕建”,无声地记载着村落的辉煌、坊主的荣耀、家族的光荣,具有启迪、教化作用。虽然不少牌坊饱含着封建礼教牺牲品——妇女的斑斑血泪,具有封建的一面,但其将建筑造型艺术与雕刻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集匾额、楹联、书法于一身,有的古村落还数座牌坊成群分布,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主要用于祭宗祀祖、正规教化、族长议事之所的祠堂,宽通面大进深,雕梁画栋,形制恢弘。遍布古村的“粉墙黛瓦马头墙”的徽派民居平面和立面结构蕴涵着吉祥,室内陈设充满着儒雅。由于建筑是古村落的主体,因此作为装饰构件的木雕、砖雕、石雕遍布民居、祠堂、牌坊之中,每一个雕件都寄托着主人的心愿或期盼。明清时期,皖南盛行风水说,以致每个村落、每幢民居在选址、布局、朝向上都慎之又慎,村落形态或牛形,或船形,或棋盘形,或龙形,或塔形,都有其特定的趋吉、景观、宗教、宗族和环境意象[3]。
皖南古村落的历史一般在1000年左右,鼎盛时期千人之村不在少数,村落中现存古建筑最早为明代。由于年代久远等原因,我国元代及以前的保存完好的古村落非常罕见,明清两代保存完好的古村落也非常少。在我国28处世界遗产中,西递–宏村是唯一的古村落类世界遗产。在我国126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属于古村落的只有20处,皖南的西递、宏村、呈坎、潜口、查济均属其中。千年古村实质上是明清时期皖南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见证,是凝固的史书或“活化石”。
皖南古村落的科学价值,特别反映在聚落规划、村落防火、人居环境、文化生态、文化景观、文化整合等方面[4]。如传统古村落通常是“滚雪球”式的发展,即随着村庄的扩大,道路、水系无序状态非常突出,而皖南不少古村落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规划性,道路纵横有序,水系来去有常。从文化生态角度看,皖南古村落与皖南自然环境具有制约、适应、再现和选择关系。从文化景观角度看,皖南古村落观照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向型气质、和谐型风格和伦理型内核。从文化整合角度看,皖南古村落是徽商经济实力和徽人思想观念的外在表现。
由于皖南古村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科学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旅游价值非常高,以致有的古村落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如西递–宏村;有的古村落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西递、宏村、呈坎、潜口、查济;有的古村落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如唐模、许村、湖村、陈村等;更多的是古村落的某一建筑物被列为全国或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皖南古村落以文化景观为主,与皖南山岳型旅游地旅游资源优势互补。
(二)优美的自然环境
皖南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丘陵、山地和山间盆地交错分布。总体上,皖南古村落大都依山建屋,傍水结村,远山近村,粉墙黛瓦,蓝天白云,白墙黑窗,与大自然高度和谐统一,无一不是最佳的人居环境,“山深人不觉,同在画中居”[5]。
(三)较好的市场区位
皖南是旅游资源高度富集区和资源型旅游地,拥有世界遗产项目2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4处,4A级旅游地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省级风景名胜区7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4座,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9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2处。旅游资源高度富集,有利于形成景观群以吸引旅游者。游人以皖南为旅游目的地可选景点多,单点交通成本低,对皖南古村落旅游开发具有积极意义。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三大客源市场和旅游目的地之一,也是皖南最大的客源地。虽然皖南临近长江三角洲,由于客源地本身的古村落(如同里、乌镇、朱家角等)的“截流”作用和替代性竞争,仅凭皖南古村落难以成为皖南中远程国内市场的首选旅游目的地。但是,皖南古村落旅游地大都拱卫在皖南旅游区最具有市场引力的黄山周围,或者临近皖南最主要的游客集散地屯溪,或者位于游人进出黄山必经干线公路旁,这是皖南古村落发展旅游最主要的区位优势。如“伟人故里,千年古村”江村位于距南京、芜湖至黄山必经的主干公路205国道1km处,渔梁、雄村、棠樾位于杭州至黄山必经的主干公路104省道附近,潜口、唐模、呈坎地处屯溪经或岩寺至黄山主干公路205国道旁。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虽不位居旅游者进出黄山的必经之地,但本身有便捷的公路与黄山、屯溪相通。大体上,按照时间距离计算,除了龙川、湖村、历溪古村落以外,其他已经开发的古村落旅游地距黄山均在1~1.5小时车程以内,符合旅游者理想的旅行/游览时间比要求。
在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初期,黄山、屯溪为古村落旅游开发提供了机会市场,古村落旅游地以黄山、屯溪为依托,“借客出海”。今天,黄山依然是皖南旅游区中远程市场的首选旅游目的地,至少30%的黄山旅游者游览黄山前后要游览1~2个古村落。古村落已经成为近程市场首选旅游目的地之一。
二、所有制形式与经营模式
(一)所有制形式
从所有制形式看,皖南古村落景观的物质载体有的是国家所有,如潜口民宅、龙川胡氏宗祠;有的归集体所有,如古村落中的祠堂、牌坊、水口园林、水系、道路和土地改革时划归集体的大户人家的房产等;有的属于私有财产,如古村落中绝大多数民居;有的属于企业所有,如旅游股份制企业恢复的人文景观等。总体上,古村落景观的物质载体以集体所有和私有财产为主体。
所有制形式不同,权益关系不同。皖南古村落景观的物质载体相当一部分属于私有,古村落旅游开发者妥善处理好村民利益尤为重要。
(二)经营模式
皖南古村落旅游企业主要是内资企业,目前经营模式大体分为四类。在不同经营模式中,资产所有者的地位不同,收益方式也存在很大差异。
租赁经营。租赁经营者有的是国有上市公司或集团公司,有的是民营企业,大都以利润或税收包干加提成的形式租赁古村落最精华的古建筑作为景点以吸引游人。游览户和全体村民虽然都不同程度上享有古村落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收益,但村民参与旅游经营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由于租赁经营者,特别是国有上市公司或企业,本身有发达健全的营销网络体系,资金雄厚,开发力度大,能够迅速提高古村落的知名度,形成接待规模。
股份制经营。村集体或村民一方以有形旅游吸引物入股,另一方以资金入股。由于双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股东之间容易形成合力,促进古村落的开发。
集体经营。这种经营模式一般由村办旅游开发公司负责开发、经营、保护,古村落旅游收入是村集体收入的一部分,游览户和全体村民都能充分享受旅游开发所带来的收益。根据需要和能力,一部分村民直接在古村落从事旅游经营活动。
国营。潜口民宅系文物部门采取原拆原建的方法,将散落在潜口周围不便保护的10座明代典型建筑集中建于一处而形成的村落型的明代山庄。文物部门将其辟为游览点,收入所得主要用于弥补文物保护和从事旅游经营活动所需相关开支。
三、古村落旅游开发必须注意解决的问题
(一)同类景点过于密集,主题基本相同,市场竞争激烈
旅游者选择旅游地首先考虑的是景点的知名度和特色。皖南古村落旅游地类型相同, 水口园林、牌坊、祠堂是古村落的共性特征,虽然有个性特征,如棠樾以牌坊群见长,唐模以水口水街闻名,宏村以“牛形”村落突出,呈坎以祠堂和“八卦形”村落出众,但总体上个性特征不足以弥盖共性特征,同时,众多古村落彼此之间相距很近(最近者不足5 km),都在挤观光旅游独木桥,客源市场的替代竞争不可避免,以致位于相对区位劣势的古村落进退两难,每年只接待旅游者1~2万人次,停滞不前。
要从激烈的客源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部分因资源特别出众、名流政要到访率高而成为最著名的古村落景点外,如西递、宏村、棠樾,其他古村落应该以古村落为基本依托,走自己的路,推出其他形式的旅游产品,出奇制胜,以互补竞争代替替代竞争。如徽州区蜀源村,以古村落为基本依托,结合青山绿水、山野田园风光、无污染食品、经济住房、古朴民风,推出了“休闲养生”旅游。由于游人逗留时间长,重游率高,每位旅游者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过去观光游览的10倍。又如徽州区唐模村,在一般古村落游览的基础上,增加自助拓片、吃农家饭、看徽州民俗表演等很受旅游者欢迎的参与性项目,还将村幼儿园高年级班办在水口园林中的学堂里,不时传来着古装的幼童习诵《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的朗朗声,给古村落增添了几分古韵。
(二)交通通而不畅,有路无车
以黄山、屯溪为结点,以黄山至屯溪的205国道或103省道为界,皖南古村落旅游地大体上分为东、西两大片。西片主要包括宏村、西递、南屏、关麓、卢村等古村落。东片主要包括棠樾、唐模、潜口、呈坎、蜀源、槐塘、许村、雄村、渔梁等古村落。这些古村落大多数离国道、省道不超过5km。目前的交通状况是通而不畅,有路无车,即古村落至交通干线的公路等级不高,没有通达古村落景点的固定旅游专线班车,散客想到古村落旅游,要么临时成团跟旅行社团队走,要么包车,要么几经辗转,非常不方便。2001年,皖南旅游区国内旅游者抽样调查表明,散客占全部客流58.79%。有路无车,等于主动放弃了已经到达村口的古村落潜在旅游者。
必须以黄山、屯溪为结点,通过种种优惠措施,引导客运户开行东片和西片连接主要古村落旅游点的环行旅游专线客车,为散客前往古村落旅游提供便利条件。
(三)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无论是世界文化遗产,还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联合国机构和中国政府设立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护不可多得的文化遗存。利用古村落发展旅游,可以为保护文化遗存筹集资金,改变为保护而保护的传统保护观念,但若处理不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有可能竭泽而渔。
古村落,一是古,二是村落,如果古气、古风、古韵、古朴、古貌不存,商贾遍地,古村落则变成了新集镇。少数古村落里的新景观,如充满现代气息的楼房,穿街过巷的电线,为了吸引旅游者新建的“古建筑”,杂乱无章的摊贩等,已经让人感到古村落的风韵正在漫漫消失。
要树立“保护第一”、“保护就是资源”的观念,保护与利用有机结合,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必须按照“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思想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工作方针,结合运用行政、法律、科技手段,加大保护力度,制订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和保护性、抢救性维修方案。
(四)主题形象问题
因为皖南旅游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在人们的心目中,皖南古村落肯定是一个山环水绕的山村,一派“小桥流水人家”、“桃花源里人家”的韵味。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古村落已经失去往日风采,山无往日浓郁,水无往日长流。恢复“山深人不觉,同在画中居”的山乡古村风貌迫在眉睫。也只有恢复山乡古村风貌,打“山乡古村”牌,做活“小桥流水人家”、“桃花源里人家”,才能与江浙等地的“水乡古镇”相区别。恢复“山乡古村”、“小桥流水人家”、“桃花源里人家”,必须从长计议,从眼前做起,搞好规划,加强绿化,注意美化,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四季流水潺潺。
皖南古村落之所以出名,一是古建筑,二是名人。皖南古村落藏龙卧虎,人才辈出。如清代医学家、“人痘接种法”发明者江希舜,民国北京市特别市长、代总理江朝宗,著名数学家江泽涵均是旌德江村人,革命烈士江上青祖籍旌德江村。名村得名人而活,名人使名村以传。如何依托古村落,打“名”字牌,如“名村”、“名人”、“名祠”、“名坊”牌,依托古建筑,打“祠堂之乡”、“牌坊之乡”牌,依托乡村名产,打“祁红之乡”、“枇杷之乡”牌,增加古村落的文化含量,推出明确的主题,是皖南古村落深度开发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五)村民利益问题
无论租赁经营或国营,还是股份制或集体经营,不论村民的民居是否是游人参观点,生活在古村落里的村民以及由村民日常生产、生活所构成的场景,是古村落旅游必不可少的环境,古村落的每个村民及其活动已经成为古村落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古村落旅游的灵魂之一。是否允许村民参与古村落旅游,村民对自己的家园发展旅游持何种态度,能否从旅游中获得合理收益,是旅游经营者必须认真考虑并切实加以解决的问题。没有广大村民的积极支持和热情参与,不妥善解决村民切实利益问题,不给村民因发展旅游而付出的代价(如古民居的翻修扩建和作为参观点的民居内部现代化改造等都受到限制,村民维修古民居希望外观整旧如新,而事实上旅游经营部门只允许其修旧如旧等)予以补偿,古村落旅游氛围将大打折扣,终究会危及古村落旅游开发。
㈢ 壁山区,云坪古寨会开发吗
(一)经济开发与人文价值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协调发展不仅适用于人和人之间,为古镇 (村) 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和决策依据。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基于科学发展观,云坪古镇的保护战略思想为保护为主,永续利用,合理开发,综合发展,以生态优化、景观优化、产业优化为目标,建立古镇完整的保护和管理体系,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步发展。
(二)切实加强资源保护,充分挖掘原生价值。
古镇(村)资源原始程度越高、惟一性特点越突出,就越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复制性,其保护价值就越大。与现有开发的古镇商业化不同,我更应对未开发的云坪古寨进行保护,以保有其原真性,所以要对资源保护始终要放在首位,开发应该遵循“越是自然才越是人类的、越是原生的才越是有价值的、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的原则,充分利用风景区景点的原始性、独特性、不可替代性等明显优势,展现其奇、特、野、原始的风貌;充分利用其人文旅游资源稀有性、历史久远性的优势,展现古镇悠久的历史,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三)保持古镇风貌完好无损。
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在村落的设施建设中,要合理布局,统筹安排,防止污染和建设性破坏。一方面要严格保护古镇风貌,治理周边环境,完善基础设施,修缮损毁古建筑、古民居、古文化遗存,开展访古、寄情、民俗节庆、摄影、劳作体验等活动;另一方面,严格保护现有森林植被,认真落实防火措施,在人文景观处设置保护标志。应当建设云坪古村落的周边环境营造,做好交通等必要条件的建设。
(四)加强对当地居民的管理。
很多时候,我看到的是这样的情形,垃圾随处可见,连农民自己的门前也不例外,做好本地居民的管理是进行原生态村落的重中之重。
防大于治,管理的科学化与生态化,是保持云坪古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来到云坪的游客本地居民提供回归自然的体验。
(五)加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
社会文化风貌是云坪历史文化乃至重庆市古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社会文化风貌,既可发扬民族文化传统,又可将其发展成为旅游服务和社会服务的一项新内容。因此可考虑建立民风民俗研究的组织活动机构,对当地的传统节庆、民间工艺、戏曲歌谣进行及时收集、整理,并结合时代要求和旅游事业发展,适时开展社会文化活动。
总之,对古村落环境的保护任务当中,又以未开发的更重。未被开发的云坪古寨在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方面,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那几块残存的石头,我们应当给予它更多的关注,古寨文化作为研究区域性地理和军事来说,都有很重要的文物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
㈣ 江西安义古村群的旅游发展对当地产生了哪些影响
参考这里http://www.lcvlcv.com/liancuntese/lcjj8.asp
http://www.hnshx.com/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3431
古村保护性开发模式
古村是一类较为独特的特色村,是遗存的历史时期农村百姓的住宅建筑群落,一般距今有几百年至上千年的历史。能够得以完整保留至今的古村,多处于较偏僻地区。由于古村落传承了历史文化,是沿袭民间习俗的聚居地,有着独特的建筑风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古村落的数量和分布越来越少,与现代民居相比,差异性和稀缺性使他被赋予了较高的旅游价值,旅游业也随之成为古村发展经济的一个典型模式。
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遗产,古村的旅游开发不同于其他形式的乡村旅游。
由于很多古村落的房屋建筑历史悠久,设施简陋,许多古村落中的建筑,在现代生活以及旅游开发的冲击下,面临着拆除、改建等危险。这些情况一旦发生,不仅破坏了历史文化遗产,也将破坏古村落的整体观赏价值,对于古村的价值及其长远发展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对于古村所选择的旅游开发模式,无论处于何种开发阶段,古村保护是要放在首位的,这是古村实现其价值的必要条件,也是古村保护开发模式不同于其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特性之一。
同其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一样,村民的积极参与是古村保护与开发的关键。古村是村民生产、生活的场所,对古村的保护性开发还要依靠村民自身。通过发展旅游产业,使村民从古村的保护性开发中获益,找到保护古村与村民获益的共鸣点,这样才会提高百姓对村落保护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古村保护性开发带来的效益,可投入于村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从而带来多方面的效益。
〔案例1〕
“八卦村”的保护与开发
位于浙江兰溪的诸葛村是诸葛亮后裔最大的聚居地。之所以称之为“八卦村”,来源于其独特的布局。据历史记载,诸葛村是由诸葛亮第27代裔孙诸葛大师按九宫八卦设计布局的。村落位于八座小山环抱之中形似八卦的八个方位,成为外八卦;村内以“钟池”为核心,八条小巷由此向外延伸,其间房屋成放射状排列,形成内八卦。诸葛村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村内建筑大多形成于明、清时期,虽历经数百年,至今仍有200多处民居及厅堂保留较为完好,且“九宫八卦”的村落格局也一直未变,成为中国古村落、古民居的典范。1996年11月,诸葛村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诸葛村从湮没到开发,经历了一系列转变的过程。
1.保护方式的转变
诸葛村被世人所熟知,起源于村内一座建筑的修缮。
1991年,诸葛村建于元代的诸葛亮纪念堂——大公堂,因年久失修濒临倒塌。大公堂
是诸葛村用以纪念先祖活动的纪念堂,是诸葛村十八厅堂中年代最为久远、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由于当时集体经济薄弱,无力支付几十万元的维修经费,在村民集体的商议下,成立了“修理大公堂理事会”。理事会由村干部、村民代表、退休教师、离退休干部等20多人组成,理事会成员无报酬进行工作,他们向全国各地工作和侨居海外的诸葛后裔发函募捐,同时也由村委会动员村民自愿捐款。在理事会的努力下,筹集了18万元资金,大公堂于1992年抢修完毕。
在诸葛村抢修大公堂的时候,清华大学陈志华教授等在考察建德新叶村时,经同事介绍来到诸葛村。看到诸葛村的古村落群体保存还如此完整,存量之大、建筑形制之齐、结构精美而为之惊叹。在诸葛村大公堂理事会等一些老同志的协助下,清华大学二十几位师生在诸葛村调查一个多月,认为诸葛村是中国南方乡土建筑文化极具代表性的古村落,呼吁市政府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于是引起了兰溪市政府的重视,着手对诸葛村进行了一系列保护工作。
1992年,兰溪市政府公布诸葛村为兰溪市历史文化名村、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立了由市政府、文化局、镇、村干部组成的“诸葛村文物保护领导小组”。同时,将原粮站用以办酱油厂的丞相祠堂归还诸葛村。
1993年,在诸葛村召开了全国诸葛亮学术研讨会,诸葛村是全国诸葛亮后裔的最大聚居地得到研究专家的论证肯定。诸葛亮的文化挖掘为诸葛村日后旅游开发主打的文化品牌奠定了基础。
1994年,由诸葛村成立“诸葛文物旅游管理处”试行对外旅游开放。管理处由村委会一位委员主持日常旅游管理工作,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文物保护领导小组”与文物旅游管理处是一种隶属关系。
1995年,兰溪市政府向国家文物局申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996年12月,诸葛村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1997年,“诸葛文物保护管理所”成立。文保所为市全民行政编制。文保所成立后在村委会的配合下开始对诸葛村的古建筑进行调查、统计、编制档案、制定保护措施。 1997年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编制的《诸葛村保护规划》论证通过。诸葛村的整体保护得到了法律的保障。
2.旅游业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
1996年,当地政府认为诸葛村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为了进行旅游开发,改变了诸葛村原有的体制,接管了诸葛村原来的“文物旅游管理处”,成立了以当地镇政府为主管的“诸葛旅游公司”,交由镇政府来经营管理。
由于旅游公司形同虚设,既没有资产,也没有资金投入,只是依靠收取门票作为资金来源。同时,这些门票收入要返还拥有产权的诸葛村一部分,加上办公等开支费用,旅游公司基本没有利润可言。
对诸葛村来讲,由政府经营原本产权属于自己的旅游项目,使诸葛村的干部和村民产生了一种无奈和“业不由主”的不满情绪,严重影响了村委会和村民保护古建筑和旅游基础设施投入的积极性。
同时,因为产权关系不纯,政府对诸葛村的古建筑保护也不愿投入。古建筑的维修经费和村落环境综合整治所投入的资金大,修一幢旧房子的费用要比买一幢旧房子的费用高几倍,并且古村落保护和开发投入成本,很难作为与村集体、村民协调的产权股份被认可,形成固定资产,投资经营者和产权所有者的利益很难统一。
在这双重作用下,诸葛村的古建筑失去了有效的保护体系,在旅游开发的冲击下,面临着极大被破坏的风险。
经过两年多的多头管理、多方运作,这种经营管理体制暴露出来的许多问题,促使当地政府转变了观念,认为在诸葛村的保护和作为旅游资源被开发管理体制中,应以诸葛村为主。
1998年,政府淡出了旅游公司的直接管理,经营权重新归还给诸葛村。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诸葛村的干部和村民也已意识到诸葛村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旅游开发的价值。村干部和村民的思想观念发生转变,决定把旅游业作为诸葛村的主要产业来发展。
对于旅游开发的管理,诸葛村采取了“村委会+旅游公司+文保所”的管理模式:
(1)村民委员会与诸葛旅游公司的职能分工为:村两委负责村民建房、审批,村内基础设施投入、环境卫生管理、村民福利待遇、古建筑维修及保护、旅游项目投入、行政事务等;诸葛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景区内景点管理、景区经营和宣传促销工作;
(2)诸葛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是诸葛村民委员会、村经济合作社所辖的经营企业,公司资产归属行政村经济合作社所有,村委会同时是诸葛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会;
(3)旅游公司独立核算,门票收入按比例上缴村集体,村委会(董事会)每年对公司下达一定的经济考核指标;
(4)文物保护管理所是文物保护领导机构,文保所和诸葛村联合,负责古民居的维修、改造,以及新建房屋的审批,并对村中民宅的自行维修给予技术性指导。
这种经济管理体制,明确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关系和责任。对村里而言,产权和经营权的合为一体,让经营管理变得更为有效,村里对村落保护以及旅游开发拥有自主权,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更好地进行资金配置;对村民而言,建筑的保护与开发直接关系到切身利益,因此对村内建筑、环境的保护与维护则更为自觉;政府通过文保所对村内建筑的具体保护措施予以把关,从宏观层面对古建筑进行了有效的保护。
3.村内环境的整治
如果说古建筑是诸葛村发展旅游业的硬件,那么村内环境则是旅游业发展的软件,同样必不可少。为了提高自身的旅游价值,诸葛村先后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对村内的环境进行了综合治理:
(1)对村落进行综合性整治,清理了村内的池塘,引活水进村,进行了自来水改造,对村内的三线(电线、电话线、有线电视线)、污水管道实行了地埋处理,把污水引出村外进行净化。重新修建了村内的厕所。
(2)对村中的水泥路进行了改造,利用旧城改造时收集来的废弃旧砖、旧石板和红砂岩条石进行仿古铺砌,恢复了历史原貌。
(3)村里成立了由4人组成的专职消防队,配备了各种灭火设备和消防器材,24小时值班。
对于诸葛村的整体发展规划、布局,他们聘请了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指导。通过大量的工作,村落环境得以改变,整个村落景观也逐渐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4.古建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诸葛村在开发上,有一点非常明确:古建筑及其内在文化是诸葛村价值的核心,是旅游资源的源泉,只有保护好诸葛村的所有古建筑,发扬他们的文化内涵,诸葛村的旅游业才有生命力。保护古建筑、古文化,就是要保护这些建筑景观的完整性,同时,也保护他们的历史、文化价值不受到破坏。
对于古建筑的保护,诸葛村首先抢修了村里那些因年久失修、极易受到损坏的建筑先后对7座厅堂,50多幢民居进行了维修。
在维修的同时,对于已经遭到破坏的古建筑则尽量恢复、还原。
村里始建于清代中期的上塘古商业街,在1958年前后被填平,并在上面盖起了建筑。2001年,村里投资1000多万元对上塘古商业街进行了复原,拆除了地上建筑,重挖了上塘,恢复了古商业街的古旧风貌;村里的节孝坊,在“文革”时期被拆除,部分原构件留存散落于村外或村民家中,通过村里的努力,搜集了大量原构件,在其遗址上经过装拼重新恢复了一座节孝坊,同时恢复了一座穿心亭和修复了一座枯童塔。
在维修方式上,诸葛村本着“还原历史,不改变原貌”的原则,采取了“以旧修旧”的方式。在维修中所用材料,尽量采用民间收集来的旧木料、旧木雕、旧木材等旧材料,这样既节省成本,又能“修旧如旧”。
长期的古建筑维护,使诸葛村内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施工体系。村里有一支土生土长的工匠队伍,这些木匠、石匠、泥瓦匠、雕花匠经过专业人士的指点,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模仿,在传承、发挥祖传工艺的同时,逐渐掌握了历史时代建筑的结构、风格和修缮方法。在上塘古商业街复原工程和“三荣堂”的整体复原工程中,他们的工作得到了建筑专家的认可。这支施工队伍的形成、壮大,对诸葛村的保护修缮起着重要的作用。
古文化是诸葛村内的隐形资产,对于通过古建筑而发展起来的旅游来说,文化的发挥会对旅游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对此,诸葛村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挖掘。村里恢复了每年四月十四和八月廿八的传统祭祖活动,以及元宵节的板凳龙灯会,并以诸葛亮及其家族文化、中医中药文化、廉正文化为载体,对诸葛村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和宣传。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而且提高了诸葛村的旅游价值,增加了对游客的吸引力。
5.村民与古建筑间矛盾的协调
在村里古建筑的维修上,村民与古建筑之间也存着一些矛盾。随着时代的发展,村里部分年轻人对住老房子已不适应,对于年久陈旧的古宅,村民也不愿意花很大的资金去维修。对于这些矛盾,村委会采取了几种方式进行处理:
第一,村委会与户主协商予以收购,房产权归属村集体后,由村集体出钱进行维护。
第二,对确实由于经济条件差维修困难的住户,村集体给予部分维修补贴,帮助其对房屋进行维修。
第三,对部分几家共有,而在维修经费分摊上又难以统一的住宅,以及濒临倒塌的房子,村委会采取强制抢修。要求户主与村委会签订协议,抢修前对危房进行估价,抢修费先由村委会垫付,房屋修好后使用权归村委会,5年之内户主交清维修费后,村委会将使用权归还,超过5年,村委会付给户主维修前评估的房价,产权即归村委会。
对于居住面积不够或旧房确实不宜居住的村民,村里安排其在新区建房。但在批准宅基地前,必须先与村委会签订原老房子的保护合同,规定其在新房建成外迁前后,仍要承担旧房的维护责任,对于老房子不予保护和维修而造成毁坏的,村里有权强制收归集体保管和使用。
在村集体积极采取古建筑保护措施的同时,也积极提高村民的保护意识。村里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村规民约。规定村民如对村落的古建筑和文物以及村落环境破坏的,村委会将终止其家庭的一切福利待遇;同时,村里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如每年春节由村里印制带有《文物法》的有关条款和村规民约的挂历,向村民发放,从宣传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
6.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古建筑得到有效保护,进行适度开发之后。诸葛村也加强了周边环境的改造,通过集体租用了村周围山坡村民的自留地,种植了樟树、松树、桃树、梨树以及银杏、芙蓉等中药材,提高了区域生态环境,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量游人涌入以及村民生活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了诸葛村旅游的附加值,也促使旅游由单一的观光型向多元休闲型逐步转变。
〔案例2〕
“皇城相府”品牌的打造
皇城村,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西麓的樊川峡谷之内,是一个仅有700多口人的小山村。皇城村的闻名得益于村里的皇城相府。皇城相府是《康熙字典》总阅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皇帝的老师陈廷敬的故居。
皇城相府分内外城建筑。内城为陈廷敬伯父陈昌于明崇祯壬午年(1642年)建,外城为陈廷敬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所建。相府集明、清两代建筑精华为一体,依山就势,层楼叠院、错落有致,是一座保留完好的明清时期古建筑。
皇城村旅游业的开发始于上个世纪末。
在开发旅游业之前,皇城村的产业以煤炭为主,地下资源的开采是村里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位于村子边缘的皇城相府,只是作为村民的普通居所。随着地下资源的不断开采,皇城村开始意识到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持久性,而受其他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启发,他们意识到村里的皇城相府正是尚未开发的宝贵旅游资源。
为了确认皇城相府的价值,村书记张家胜带着《康熙字典》、《午亭文编》等书籍到北京向专家、学者等专业人士咨询请教。经过一系列的努力,1997年12月,全国著名的专家学者云集皇城村,在这里举行了“清代名相陈廷敬学术研讨会”,相关专家学者对这座古建筑群及其主人陈廷敬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肯定了皇城相府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认为他极具开发价值。
随后,1998年10月,在洛阳举行的“清代名相陈廷敬暨皇城古建学术研讨会”进一步明确了皇城相府的价值,也同时拉开了皇城村旅游业发展的序幕。
确定了皇城相府的旅游价值之后,村里开始对相府着手旅游开发。
开发伊始,困难重重。当时村民们的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还处于很保守的状态,尤其是住在相府里的那些村民。对于因为旅游开发而让他们搬到相府之外感到很不情愿,他们不希望习惯了的生活被打破。因此,一部分村民对于搞旅游开发很是不解,甚至有些反对。
针对这样的情况,皇城村细心地做着村民的工作,村干部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与他们耐心地交流旅游开发的利弊得失。与此同时,村里还组织一些村民前往省内、北京、苏杭等地的文化旅游景点去参观。从山村里走到外面去的村民,看到了其他地方旅游发展的红火景象,思想也随之发生了转变。在村里的细致工作下,村民的思想疏通了,认可了旅游业的发展道路,开始积极配合村里的工作。
为了转移相府内的村民,村里多方筹集资金,建起了120多套现代化居民住宅,妥善安置了村民的迁居问题。随后,村里开始对相府进行全面的修缮,同时对相府内的文物价值及内涵进行深入挖掘、整理。在修复工作进行的同时,皇城村与相关部门积极联系,成立了“皇城古文化研究中心”“皇城相府管理处”“皇城相府旅游公司”等旅游开发和旅游管理部门,开始了旅游业的全面启动。
由于长久“藏在深巷无人知”,对于皇城村的旅游业起步,外界并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但是在2001年,皇城村抓住了一个宣传自己的好机会,皇城相府也由此得以闻名于天下,旅游业开始兴旺起来。这个机会就是电视剧《康熙王朝》。
2001年,当村里得知大型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即将开拍的消息后,村领导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他们由其他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经验得到了启示,对于影视剧中所出现的旅游景点,大多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会大幅度提高旅游区的社会知名度,对旅游业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特别是皇城相府作为康熙老师陈廷敬的故居,与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的影视内容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借剧宣传”是一个绝好的对外宣传机会。
在村里作出了要参与这部戏的决定之后,他们马上联系到了剧组,说明了皇城村与这部戏的历史渊源,以及皇城村要参与拍摄的愿望。由于当时这部电视剧已进行拍摄,剧组表示如果要按皇城村所提的拍摄和宣传要求,需要以300万元作为剧本修改以及相关的拍摄、宣传费用。
对于皇城村来说,300万元不是小数字。对于是否要进行这项投入,村里领导经过反复斟酌,深入权衡资金投入与预期产出之间的利益关系。经过了多次的讨论和反复的商议,他们最终认为,电视剧《康熙王朝》是皇城相府对外宣传的有力平台,这300万元的投入,除了将带来旅游业利益的增长外,还将对皇城相府在社会上的影响产生持久作用。最后,他们决定出这300万元钱,参与拍摄。
于是,在皇城村的努力下,陈廷敬这位历史、文化名人成为这部历史巨作中的重要角色,皇城相府也成为电视剧拍摄的外景地。正如皇城村所期待的那样,《康熙王朝》在央视黄金时段热播之后,深受观众青睐,剧中独具特色的皇城相府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热点话题。
宣传的目的达到了,经济效益也如期而至。2002年,皇城村迎来了宣传的回报,到皇城相府旅游的火暴景象持续不断。当年,他们接待游客25万人次,仅门票收入就达700多万元,实现综合收入2000多万元。仅在“十一”黄金周期间,游客高峰就达到了8000余人。皇城相府成为晋东南的旅游热点。自此之后,皇城村的游客数量均处于较高状态,《康熙王朝》的影响一直持续着。
看到了宣传切实效果的皇城村,继《康熙王朝》之后又几次出招,促使了《我认识的鬼子兵》、《契丹英后》等影视剧先后在皇城相府拍摄。2003年8月,皇城村以重金买断了河南洛阳至山西嘉峰7520/7517次列车的冠名权,将该次列车冠名为“皇城相府号”。这一系列的宣传手段持续不断地扩大着皇城相府的社会影响,皇城相府也越来越被游人所熟知,皇城相府的旅游业也因此得以较快的发展。
由皇城村对其旅游品牌打造的经过可以看出,皇城村的文化传播意识、宣传意识和市场营销意识是皇城相府得以快速被社会所接纳的一个重要原因。皇城村对自身文化的挖掘和对外呈现,加深了社会对于皇城相府的印象和感知;大力的宣传吸引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灵活的市场营销意识成就了皇城村旅游业的兴旺发达。
〔启示〕
在古村落的保护性开发中,拥有古村落资源是先决条件。在我国各地分布着风格迥异的古村落:有分布于安徽、江西,自然古朴的徽派古村落群;分布于陕西,风格质朴敦厚西北古村落群;分布于浙江、江苏的水乡古村落群;分布于山西的北方大院建筑群;分布于福建、广东的岭南古村落群;分布于四川、重庆的西南古村落群;分布于云南的南诏古村落群;分布于湖南、贵州的湘黔古村落群。这些古村落群都各具特色,有着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都有着进行保护性开发的资源条件。
从古村开发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古村在由湮没转变为受世人瞩目,实现其保护开发的模式过程中,有着以下的几个关键点:
1.价值认同
在诸葛八卦村、皇城村的发展过程中,由藏在深闺无人知到闻名天下,有个相同的转变促因:得到了价值认同。这个认同既包括专家、学者角度的历史、文化等学术价值认同,也包括广大游客对古村景观、品味等旅游价值的认同。
古村对于当地村民而言,只是熟视久居的宅院,是繁衍生息、生活劳作的居所。没有什么特殊的价值。而对于外界来讲,那些历经沧桑的椽木瓦石,却有着独一无二的宝贵价值。专家学者的鉴定,游人对古村的感知、宣传,古村的主动对外宣传等等,这些都为古村与外界搭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而古村的旅游价值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体现。
2.保护是前提
古村实现旅游开发,首先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古村的保护。古村中的建筑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一旦破坏便永久消失,也就谈不上长远的开发利用。因此,在开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古建筑的保护,而绝对不要对开发急功近利。在保护方法上,除了要依照国家相应的保护法规之外,还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找到与自身环境、条件相符合的办法。
3.规划是先导
规划对古村的发展有着长远战略性的意义。在开发中首先要制定一套长远的规划体系,明确的规划体系形成相应的保护制度,以约束盲目发展,避免短视行为。通过未来发展规划,来确定村里什么地方可以开发,什么地方不能动,并做到保护、修复、开发相结合。在对古迹开发的规划同时,也要注重开发当地的自然景观,避免盲目地开发所造成的对古迹的破坏。
4.村民的积极参与是关键
村民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古村的开发和发展。由于宗族观念和传统文化,一些观念如自给自足、重农抑商等使得村民对于发展旅游服务业持有排斥态度,这对于古村的开发会产生很不利的影响。
在转变村民观念的工作中,要善于疏导而不是强行改变。皇城村在发展旅游业之初相府内还居住着很多人家,对于让他们搬迁到新村,空出老房子发展旅游业,一部分人很是想不通。对此,村里组织部分村民到省内的王家大院、乔家大院,北京故宫等地去旅游,通过耳闻目睹,这些村民彻底转变了观念,对于相府这一祖先留给他们的宝贵财富有了重新的认识,对村里发展旅游业所做的工作也开始积极地配合。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游客来到古村,在欣赏古村浓厚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旅游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也是游客对古村之行满意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基本卫生设施的缺乏,住宿、饮食服务业的不完善,将无法留住游客。而完备的基础设施会提高游客对古村游的满意度,有利于古村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6.资金问题如何解决
在古村落的保护性开发中,资金是一个制约性的问题。由政府提供的保护资金对于古建筑的保护往往杯水车薪。在这种状况下,古村通过借助社会资金,用于古村的保护性开发,再利用所得的收益返还于这部分资金,可使古村的保护走上良性的可持续之路。
诸葛村在发展过程中,对于修缮维护古建筑资金的缺乏,曾是一个令他们很困顿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们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一方面努力争取政府的资金扶持;另一方面通过民间借贷、银行贷款、社会捐款等多种方式。多渠道的资金获取方式,使诸葛村的前期保护及开发获得了资金保证,诸葛村也得以突破资金阻碍,走上持续发展之路。
7.古宅保护与村民住房需求间矛盾的化解
生活于古宅中的村民,其居住条件大多不能适应现代生活,加上家庭人口不断增加,对住房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这种矛盾,要根据实际情况,为村民改善生活、改善居住条件等需求找到恰当的出路。
对于村内古宅民居条件简陋的,在保护法规内可以允许村民对内部适当装修,以改善居住条件。对于居住条件紧张,村内房屋供给承载力不足的,可以考虑建新村,将古村居民适度转移到古村之外的办法来化解村民住宅需求矛盾。在新村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要积极争取政府等部门的支持。
8.无形资源也要重视
古村落之所以有价值,不仅在于其独特的有形建筑、文物,还在于其内所包含的丰富、无形的乡村文化、人文资源,他们同样拥有着较高价值。在发挥有形实物价值的同时,充分发挥无形人文价值,会增加古村的旅游价值,提高他的吸引力。
9.市场运作
古村内建筑的保护,文化内涵的发掘,是古村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市场的开发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古村旅游业的兴旺需要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来推动,市场宣传的到位会对古村旅游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皇城村借助于影视剧对外宣传,使皇城相府声名大振,诸葛八卦村也因为对外宣传其独特的魅力而对游人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他们都挖掘了村里最独特的一面,通过市场宣传,形成了自身的品牌,提高了公众的认可度,推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展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一种宝贵、不可再生的资源,这些独一无二的古村落的价值会日益增加。因此,那些拥有古村文化资源的村庄,应当高度重视其所拥有的宝贵资源,要意识到这些资源是潜在的、不断升值的资本,要从长远角度来看待。即使当下受条件所限无法立即进行开发,也要积极予以保护,可利用其他产业先行发展,待时机适当的时候,再将其宝贵的文化价值予以转换。
㈤ 广东最值得旅游的古村落在什么地方
1岭南古韵 珠江三角洲岭南古村落
在河网密布的珠江三角洲,古村遍布,至今还保留着大量明清年代的古村落。这些古村落曾经热闹繁华,村落建设也别出心裁,融合在岭南山水画卷中,独具一番风情。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古村落民居,展现着广府乡土的韵味。村内或窄门高屋,或镬耳高墙,村里还常有水塘或清溪,村落巷道排列整齐,这些乡村民居建筑,原原本本地再现了岭南的传统文化。岭南古村众多,例如从化钱岗、东莞南社、大旗头村等,在珠江三角洲,随处走走,只要深入乡村,都可以发现这些特色村落。
入选理由:
乡村、民居,一向是最能反映一个地方生活方式的缩影。岭南的古村别具地方特色,而且保留较为完好,与自然风光相互交融,成为岭南独有的风景。国外游客更希望了解的是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岭南古村落将更能吸引国外游人。岭南人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令这里的古村落得以完善地保存下来,其中广州从化钱岗村的广裕祠,获得“联合国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奖第一名”。
2中西合璧 开平碉楼
在开平市内,碉楼星罗棋布,城镇农村,举目皆是。从水口到百合,又从塘口到蚬冈、赤水,纵横数十公里连绵不断,蔚为大观。这一座座碉楼,是开平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见证。历史上开平一带社会秩序曾较为混乱,清朝初年时已有乡民建筑碉楼,作为防涝防匪之用,碉楼在防范匪患中起了作用,于是海外华侨节衣缩食,集资汇回家乡建碉楼。由于华侨众多,这些碉楼也包含着世界各国建筑的不同风格,碉楼是中国乡村民众主动接受西方建筑艺术并与本土建筑艺术融合的产物,造就了开平碉楼的千姿百态。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柱式、欧洲中世纪的哥特式尖拱和欧洲城堡构件等在开平随处可见。现正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入选理由:
碉楼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也是一种中西文化的融合。表面上看,碉楼只是华侨文化的展现,放大看,是世界移民文化的集中。在中国,中西建筑文化融合的乡土建筑在乡村很少,主要在县镇有所表现,但开平举目皆是,随便走到一座碉楼和民居都可以看到中外文化交融的痕迹。这种文化的相异与相融,对于外国游人具有深刻吸引力。
3造化之功 丹霞山
丹霞山另一个名字是“红石公园”,这里的红色山群“色如渥丹,灿若明霞”,故称丹霞山。丹霞山由红色沙砾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走进丹霞山景区,不仅仅可以看到满山红色山石,更有锦江的一湾碧水环绕着红色的山群,山势雄伟,别有一番壮美,而水质碧绿清透,却显示几分柔情。丹霞山还以阳元石和阴元石著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丹霞山增加几分神秘。
入选理由:
在地质学上,将同类地貌命名为“丹霞地貌”,因此丹霞山是世界上同类特殊地貌的命名地,也是同类风景名山的典型代表,可见其地貌特征之独物。如今,丹霞山还以其雄奇景观与典型地貌,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因而更值一行。
4艺术殿堂 广州陈家祠
陈家祠建于清光绪年间,是当时广东省七十二县陈姓宗亲合资兴建的合族祠。走进陈家祠,就如同走进一个精美的民间艺术世界。随处望去,砖雕、瓦雕、木雕、灰塑、陶塑、彩绘比比皆是,处处都展示了民间艺人的神奇工艺。在陈家祠里,游客们无不惊叹于岭南人们的艺术创造。那庄严瑰丽的造型,生动流畅的线条,错落严谨的结构,典雅美妙的组合和富有浓郁岭南地方特色的装饰艺术,让人叹为观止。
入选理由:
在陈家祠总会看到金发碧眼的外国游客,因为到广州旅游的外国人,不会错过的就是陈家祠,而这样精美绝伦的民间艺术殿堂,在全国也不多见。民间艺术的精华,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最吸引人的。
5休闲胜地 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会
观澜湖位于深圳与东莞近20平方公里的青山绿水间,拥有180洞,是世界第一大球会,并正在成为一个高尔夫球、休闲、商务和生活为一体的国际高尔夫生活社圈。
入选理由:
广东一年四季都适合打高尔夫,高尔夫球场数量接近全国总数量的一半,其中观澜湖高尔夫球会是全国最大、最高级的球会,经常举行国际性比赛。近年来,来自临近国家的高尔夫旅行团日渐增多,以高尔夫为主的休闲活动,将成为国外游人到广东休闲度假的一个重点。
6海上绿洲 汕头南澳岛
汕头南澳岛如同海上绿洲,坐落在闽、粤、台三省交界海面,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古以来,南澳岛是东南沿海一带通商的必经泊点和中转站,早在明朝就已有“海上互市”的称号。美丽的海滨风光与深远的人文历史相结合,从而令海岛上拥有“海、山、史、庙”立体交叉的旅游资源。
入选理由:
拥有漫长的海岛线的广东,海滨旅游当然是占据优势。而在众多海滨之间,南澳岛的景观更加丰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是南澳岛的最大优势。
7人文奇葩 客家围屋
客家人千里迢迢来到广东,在广东留下独特的客家文化。从粤东的梅州到粤北韶关,散布在山间的客家围屋,从建筑上展示了这个族群独特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在被称为“客都”的梅州,山野中常可以发现规模或大或小的客家围屋,而其中最让人流连的也许是大埔的花萼楼。在客家人聚居的山间,那些圆形或椭圆形的围屋,那样雄壮地立在山野,却显得淡泊、与世无争,让人无比向往。
入选理由:
广东的梅州被誉为“客都”,是公认客家人的家乡,沉淀了深远的客家文化。而其中,最能展示客家文化特色的当然是客家围屋。
8山川壮景 乳源大峡谷
到乳源大峡谷才发现,原来广东的山水也可以如此壮观。沿着山路进入南岭山区,到乳源大峡谷时,地面仿佛裂开了,人们所站立的地方已是悬崖之巅。那道峡谷,深深地陷进去,如同地面上一道绿色的伤口。
入选理由:
乳源大峡谷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原以为广东没有壮丽山川的误解。站在乳源大峡谷,所感受到的壮观,也不逊于其它名山大川。
9千年瑰宝 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是广州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见证者。它是以南越王墓为中心建造的一座新型遗址博物馆,文物中以金缕玉衣最为宝贵。
入选理由:
在哪里可以看到岭南两千多年的文明?显然是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博物馆里有保存完好的古墓原址,有内涵丰富的汉代文物,连博物馆本身的建筑也典雅气派。
10人居极品 潮汕民居
富于传奇的潮汕人,营造了深具特色的潮汕文化和精湛的民间艺术,并且也是对传统文化传承最为完好的人群。
入选理由:
潮汕的文化艺术集中展现于潮汕民居,方正合理的建筑布局,精美的木雕、石雕等,均可从民居建设中展现出来。
㈥ 小溪古村落的保护开发
小溪,距湖北恩施城45公里,不在现代交通、旅游线上,在全州古村落中也不占优势,没有“名村”、“名镇”的耀眼光环。2008年到2010年的,小溪从一个环境脏、产业弱的无名小村,发展到“仙居恩施八条生态文化走廊”中的一条古村落文化走廊,逐步探索出一条古村落保护开发的有效途径。
一、及时运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古村落。小溪胡家大院进入公众视野,缘于一次偶然,2007年1月,这里两栋吊脚楼发生火灾,盛家坝乡党委书记徐清华率领乡直干部奔赴救火,看到这片吊脚楼群十分壮观,要求村里要保护好。2008年8月,恩施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组来到这里,认为这是恩施市保存较完整的古村落,具有较高的价值。但有多大文化价值?有没有保护开发价值?怎样保护?
二、开展基础研究
2008年9月27、28日,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民族学院、恩施州巴文化研究会、恩施市文物事业管理局的专家组成的课题组到小溪进行了两天深入考察,撰写了《恩施市盛家坝乡小溪胡家大院古村落调查报告》《小溪村民族文化调查》《恩施盛家坝乡小溪聚落建筑群的风格特色》《盐道古村落——恩施市小溪村》《湖南移民与小溪古村落》5篇调研文章,对小溪胡家大院的文化价值进行概括论述,就如何保护开发提出建设性意见。
2009年后,课题组成员及部分专家学者又到小溪及大集等周边调研十余次,较全面地掌握了文化资源状况,认为依托小溪、大集、桅杆堡等文化古镇古村落为平台,可以营造“文化盛家”形象。
三、领导重视,保障有力
2009年1月,盛家坝乡将考察组撰写的《小溪胡家大院古村落调查报告》呈报恩施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2月,“两会”期间,将2008年第4期《巴文化》(专栏刊载小溪古村落研究文章)呈报给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同时,给乡党委政府班子成员、村组干部人手一份,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市、乡领导充分认识到小溪的文化价值,先后多次到小溪调研。市政府将小溪列入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整村推进扶贫村,市妇联、市交通局、市烟草公司对口帮扶。恩施州政协副主席李春胜率领州政协委员调研,召开座谈会,撰写提案,建议州政府支持小溪文化古村落的保护。
四、编制保护规划
2009年2月,盛家坝乡政府委托恩施州巴文化研究会、三峡大学旅游规划与研究中心制定《小溪胡家大院保护与开发保护规划》,课题组广泛邀请文化旅游专家到小溪及洞湾、桅杆堡、大集、安乐屯、芭蕉侗族乡戽口村等地调查,5月底,完成《恩施市盛家坝乡小溪胡家大院保护与开发规划》。6月28日,恩施市政府召开专家评审会,认为这是全州第一个村落专项保护规划,做到了文化保护与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等有机统一。
五、开展文化宣传
小溪发现后,恩施州、市民族文化工作者多次采风,恩施州摄影协会、恩施州老年摄影协会、恩施日报社、中国硒都网、湖北民族学院传媒学院等先后举行采风活动,达千余人次。《恩施日报》《恩施晚报》《湖北民院学报》《人民网》《新华网》《恩施新闻网》《中国硒都网》等媒体发表有关小溪的文章达20余篇,摄影作品数百张。
2010年1月30日在华龙村召开小溪胡家大院新农村建设座谈会;5月27、28日组织州、市作协开展文学采风活动;7月20日电影《大花》在小溪开机;9月编创了歌曲《小溪弯弯》;10月1日在小溪举行传统婚礼;10月28日举办恩施市党建带妇建“农家女”培训……
六、加快保护开发
小溪的保护开发,首先,重点突出文化价值,以文化抢占先机,以文化保护为第一要务;二是与乡村旅游相结合,不单纯依靠文化保护,整合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开发式扶贫、对口结对帮扶项目;三是与产业结合,提高百姓收入,让村民在村落保护中得到收益。
从小溪的考察、编制规划到跟踪服务,巴文化研究会以小溪考察成员为骨干,成功申报了省、州古文化线路和古村落(镇)调研课题,以“有文化保护价值、有旅游开发价值、有产业支撑”三项标准,开展了全州的村落调查,形成了大量成果。
保护开发正在进行中,数据更新中……
㈦ 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应该怎么做才好
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北京建国慧景旅游规划设计院是一家擅长于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利用、战略定位、项目策划、景观建筑创意设计、旅游综合体策划设计、大型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乡村旅游与农业旅游规划设计、宗教文化旅游规划设计和红色旅游规划设计,具有从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全程规划设计能力的专业旅游规划公司。我公司为国家乙级旅游规划资质(正在申报甲级),拥有职业规划师、设计师、培训师和客服人员50多人,吸引了来自中央美院、清华大学、中国美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著名院校的优秀青年设计人才,部分旅游咨询师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和海外留学背景,专业结构纵横贯通、完整齐全。
乡村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可以说,几乎包含了所有的类型。就乡村旅游开发的角度看,我们应该首先去除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等已经由国家直接控制的成型的景区。因此,乡村旅游,更多的是着眼于景观农业及乡村休闲。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把乡村旅游资源分为五大类:
山水环境资源――以山岳、河流、溪谷等等地质、地貌、水文等等自然环境的独特观赏价值为基础,形成了山水景观基础,是“山水型旅游新农村”。
生态环境资源――以绿色植被为依托,形成的郁郁葱葱的环境,特别是较好的森林覆盖,成为氧吧,形成了生态环境基础,是“生态型旅游新农村”。
田园环境资源――以乡村田园的农耕风貌为特色,形成一幅优美的乡村田园农耕景致,形成了田园景观基础,是“田园型旅游新农村”。
村落环境资源――以古村落、古街、古巷、古民居、特色民居、特色村庄建筑、新型特色村落建筑、民俗风俗习惯等等文化为基础,构成独特的村落景观,形成了村落景观基础,是“村落型旅游新农村”。
经济产出资源――以果林、花卉、大棚、药材、牛羊牲畜、鱼塘、简单副食品加工等等农作物、经济作物、农副产品加工、畜牧业、渔业等等为依托,形成独特的景观环境和经济产出基础,是“新农产业型旅游新农村”。
对于不同的资源类型,应该有完全不一样的旅游开发模式和营销手法,也因此对新农村的效果及示范推广价值产生不通的影响。我们应该选择在一个区域有代表性的、可推广的、易于成功开发的类型,进行试点。
㈧ 现在中国还有哪些未被开发的古村落有哪些
我只知道北京附近的一些,最著名的就是“鸡鸣驿”了,在河北省怀来县城西北,城墙、城门都有,城内街道保持清末风格。
还有就是“古北口”了,在北京密云县最北端,是长城重要关隘,里面有很多寺庙。
另外,北京门头沟的“火村”、“清水”等好多村落都保持着明清风格,不仅仅只有“爨底下”一个。。
安徽、浙江的徽州古镇有很多没被开发,主要集中在安徽、浙江交界地带。广东的封开不知道现在开发没有。。
江西骛源
其实江西赣南一带都还比较落后
那边古镇可能没多少
但是山水是很原生态的
谢谢
㈨ 中国传统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问题上的几点思考
1.解决古村落产权困扰,建立和完善古村建设开发的管理工作机制
产权问题是古村落保护困扰已久的难题。目前不少古村成为空心村,保护、修缮工作难以开展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古村中大部分老建筑都属于私人所有,修缮所需大量资金,村民自己没有承担能力,同时也缺乏对老建筑进行保护和维修的动力,但如果是由政府投入进行修缮,一方面古村落中大量的老建筑需要修复,政府未必能承担大量的资金,而另一方面老建筑的所有权并没有改变,用公共资源用于私人物业的修缮存在不合理,在现实中很难开展。
为解决古村落中的产权问题,部分古镇古村落的保护开发中都倾向于采取通过收回老建筑的产权进行保护开发。
2.统筹新村和古村建设
新村、古村统筹建设应首先明确定位新村和古村的不同功能,做好相互衔接,其中一个重要思路应该是“利用古村吸引游客,利用新村完善的设施服务游客”,一方面要保护旧村的原生态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旧村的历史文化价值,开发旅游特色资源;另一方面是做好新村的规划、整治,为村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并建设完善古村旅游服务的各项设施,如餐馆、旅店、商品等,这些设施应大部分建在新村,避免在古村过度的建设而破化古村的古朴氛围。
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号角吹响了神州大地,各项政策和措施纷纷出台。我们认为农村城市化建设的精髓和关键在于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农村的拆旧建新,丝毫不保留农村的特点。我国很多农村的城市化多为大拆大建,将原来很多富有乡村韵味及历史价值的元素无形中抹杀,兴建了大量现代的建筑,使大部分村庄千篇一律,没有了自己的特色和历史底蕴,这也是当今农村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一大误区。
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农民生产生活改善,传统文化保持活力的重要物质基础。现阶段我国大部分村镇(乡村)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是城乡环境反差较大的一个重要表现,同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长期以来,由于一方面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没有一抓到底,很多村镇(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处于管理真空状态;另一方面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不足,以各种临时性的补助居多,而没有一个稳定、持久的财政投入机制,致使我国村镇(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较城市滞后,历史欠账较多,不能满足现代人日常生活的需要。要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首要就是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道路、下水道、饮水工程、电网改造、网络通信等方面。
对古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应该以保护古村的整体风貌为前提,改善居住环境。古村内的麻石巷道、红粉石巷道是古村建筑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进行保护,切不可全部铺上水泥或大理石,对部分破烂,凹凸不平的古巷道可进行平整,固定石块,清理杂草碎石,完善路灯等照明设施;对排水系统的整治应维持原状,不进行上盖密封,以清理淤泥杂物、疏通渠道为主,以保留巷道特色;对供电线、网络线、电视信号线等应尽量埋底铺设,避免乱拉乱扯。
新村的基础设施应按较高的标准进行建设,以满足村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及未来一段时间的需求。
4.维持古村的整体风貌,对老建筑进行适当修缮,采取措施活化
结合股份合作式模式,对所有的古建筑进行详细的摸底调查,登记造册,详细了解古村内每栋老建筑的现状如权属、破损程度、市场价值、需修缮的工作量、资金投入量等,在进行全面普查的基础上联合有关文化部门,聘请专业的设计单位,制订老建筑的详细修缮方案,一是在保留原有建筑风貌前提下,采取原来的特色建筑材料和传统的建筑工艺,对老建筑进行适当修葺和改装,维持老建筑原来的古朴外观和建筑装饰;二是可根据老建筑的用途,在尽量保留原有建筑结构和风格的前提下,大力改善内部的生活设施,如厕所、水电、网络、照明等,满足现代日常生活、办公的需要。
古村内的老建筑长期空置,将不利于古村的保护和文化的传承,因此除了对老建筑进行修缮外,还需结合古村的发展方向,在完善老建筑内部现代设施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手段合理活化古村内的老建筑。
在古迹、古建筑活化方面,北京、香港都有许多值得借鉴的例子。如北京皇家粮仓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色建筑,始建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是目前全国仅有、规模最大、现状保护最完好的皇家仓廒。历经600年沧桑,如今的“皇家粮仓”成为一座展示文化与时尚的会所,承办新闻发布、庆典、论坛、年会、首映、演出、酒会等商务活动。北京三里屯1949会所原是1949年北京机电研究院在这里开设了一家红砖厂房的工厂,在荒弃多年后,经过改造,成了中西合璧的酒吧及餐厅综合建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闹中取静的休闲去处。皇家粮仓、1949会所的做法对南社古村古建筑的活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5.结合传统的风俗习惯,加强古村的文化建设
文化保护和建设是古村保护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原居民逐渐迁出古村,古村的生活气息、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逐渐流失,最终使古村变成一个只有历史建筑物,而没有软文化的空壳。在马丘比丘宪章中关于文物和历史遗产的保存和保护部分中提出“城市的个性和特性取决于城市的体型结构和社会特征。因此不仅要保存和维护好城市的历史遗址和古迹,而且还要继承一般的文化传统。一切有价值的说明社会和民族特性的文物必须保护起来。保护、恢复和重新使用现有历史遗址和古建筑必须同城市建设过程结合起来,以保证这些文物具有经济意义并继续具有生命力。”
加强古村的文化建设一个重要的措施是要给传统文化注入活水的源泉。为传统文化注入活水的源泉就是为了保留并延续原生态的生活气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使其与现代文明适应,在村镇(乡村)的不断建设、发展中传承下去,并散发出新的活力,而不仅仅是保护和修缮其物质载体——原来的古村落、老建筑,否则将会陷落“有文物没文化”的尴尬。
6.加强对古村周边自然环境资源的整治利用,营造与自然和谐融合的氛围
古村落的自然地理环境反映了祖先在建村立围时的智慧。因此古村落自然地理环境的保护和整治也是古村落的保护开发一个重要方面。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营造亲近自然的氛围,开辟生态旅游对于古村落的开发也极具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