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团游开发 » 五位一体旅游业

五位一体旅游业

发布时间: 2021-03-16 21:29:22

❶ 旅游开发向政府如何提要求

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3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动作用大。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对于扩就业、增收入,推动中西部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意义重大,对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树立科学旅游观
(一)创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坚持深化改革、依法兴旅,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动形成政府依法监管、企业守法经营、游客文明旅游的发展格局;坚持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让广大游客游得放心、游得舒心、游得开心,在旅游过程中发现美、享受美、传播美。
(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推动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推动旅游开发向集约型转变,更加注重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文化传承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旅游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实现标准化和个性化服务的有机统一。到2020年,境内旅游总消费额达到5.5万亿元,城乡居民年人均出游4.5次,旅游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
二、增强旅游发展动力
(三)深化旅游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简政放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加快推进旅游领域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切实发挥各类旅游行业协会作用,鼓励中介组织发展。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和运行规则,打破行业、地区壁垒,推动旅游市场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各地要破除对旅行社跨省设分社、设门市的政策限制,鼓励品牌信誉度高的旅行社和旅游车船公司跨地区连锁经营。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扶持特色旅游企业,鼓励发展专业旅游经营机构,推动优势旅游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打造跨界融合的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民族品牌的旅游企业做大做强。稳步推进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实现对国家自然和文化遗产地更有效的保护和利用。抓紧建立景区门票预约制度,对景区游客进行最大承载量控制。统一国际国内旅游服务标准。完善旅游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方法,建立科学的旅游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取消边境旅游项目审批,将旅行社经营边境游资格审批和外商投资旅行社业务许可下放至省级旅游部门。
(四)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进一步深化对外合资合作,支持有条件的旅游企业“走出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完善国内国际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建立互联互通的旅游交通、信息和服务网络,加强区域性客源互送,构建务实高效、互惠互利的区域旅游合作体。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在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图们江地区开发合作以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等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框架下,采取有利于边境旅游的出入境政策,推动中国同东南亚、南亚、中亚、东北亚、中东欧的区域旅游合作。积极推动中非旅游合作。加强旅游双边合作,办好与相关国家的旅游年活动。
(五)大力拓展入境旅游市场。完善国家旅游宣传推广体系,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逐步实现国家旅游宣传促销专业化、市场化。建立多语种的国家旅游宣传推广网站,加强国家旅游形象宣传。研究促进外国人入境过境旅游签证便利化措施,推动符合规定条件的对外开放口岸开展外国人签证业务,逐步优化完善外国人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推动外国人72小时过境免签城市数量适当、布局合理。统筹研究部分国家旅游团入境免签政策,优化邮轮出入境政策。为外国旅客提供签证和入出境便利,不断提高签证签发、边防检查等出入境服务水平。
三、拓展旅游发展空间
(六)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在城乡规划中要统筹考虑国民休闲度假需求。加强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合理优化布局,营造居民休闲度假空间。积极推动体育旅游,加强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与旅游活动的融合发展,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体育运动场所面向游客开展体育旅游服务。推进整形整容、内外科等优势医疗资源面向国内外提供医疗旅游服务。发挥中医药优势,形成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产品。规范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发展特色医疗、疗养康复、美容保健等医疗旅游。有条件的城市要加快建设慢行绿道。建立旅居全挂车营地和露营地建设标准,完善旅居全挂车上路通行的政策措施,推出具有市场吸引力的铁路旅游产品。积极发展森林旅游、海洋旅游。继续支持邮轮游艇、索道缆车、游乐设施等旅游装备制造国产化,积极发展邮轮游艇旅游、低空飞行旅游。
(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当地区位条件、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挖掘文化内涵,发挥生态优势,突出乡村特点,开发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推动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合理利用民族村寨、古村古镇,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旅游小镇,建设一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加强规划引导,提高组织化程度,规范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保持传统乡村风貌。加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统筹利用惠农资金加强卫生、环保、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鼓励旅游专业毕业生、专业志愿者、艺术和科技工作者驻村帮扶,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八)创新文化旅游产品。鼓励专业艺术院团与重点旅游目的地合作,打造特色鲜明、艺术水准高的专场剧目。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整合会展活动,发挥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传统节庆品牌效应,组织开展群众参与性强的文化旅游活动。杜绝低水平的人造景观建设,规范发展主题公园。支持传统戏剧的排练演出场所、传统手工艺的传习场所和传统民俗活动场所建设。在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反对低俗、庸俗、媚俗内容,抵制封建迷信,严厉打击黄赌毒。
(九)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将研学旅行、夏令营、冬令营等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纳入中小学生日常德育、美育、体育教育范畴,增进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按照教育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研学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研学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研学为主的研学旅行体系。加强对研学旅行的管理,规范中小学生集体出国旅行。支持各地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工矿企业、科研机构,建设一批研学旅行基地,逐步完善接待体系。鼓励对研学旅行给予价格优惠。
(十)大力发展老年旅游。结合养老服务业、健康服务业发展,积极开发多层次、多样化的老年人休闲养生度假产品。规划引导各类景区加强老年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严格执行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适当配备老年人、残疾人出行辅助器具。鼓励地方和企业针对老年旅游推出经济实惠的旅游产品和优惠措施。抓紧制定老年旅游服务规范,推动形成专业化的老年旅游服务品牌。旅游景区门票针对老年人的优惠措施要打破户籍限制。
(十一)扩大旅游购物消费。实施中国旅游商品品牌建设工程,重视旅游纪念品创意设计,提升文化内涵和附加值,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育体现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品牌。传承和弘扬老字号品牌,加大对老字号纪念品的开发力度。整治规范旅游纪念品市场,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商业街区,鼓励发展特色餐饮、主题酒店。鼓励各地推出旅游商品推荐名单。在具备条件的口岸可按照规定设立出境免税店,优化商品品种,提高国内精品知名度。研究完善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将实施范围扩大至全国符合条件的地区。在切实落实进出境游客行李物品监管的前提下,研究新增进境口岸免税店的可行性。鼓励特色商品购物区建设,提供金融、物流等便利服务,发展购物旅游。
四、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十二)完善旅游交通服务。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机场建设要统筹考虑旅游发展需要。完善加油站点和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旅游服务功能,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建设。将通往旅游区的标志纳入道路交通标志范围,完善指引、旅游符号等标志设置。推进旅游交通设施无障碍建设与改造。重点旅游景区要健全交通集散体系。增开旅游目的地与主要客源地之间的列车和旅游专列,完善火车站、高速列车、旅游专列的旅游服务功能,鼓励对旅游团队火车票价实行优惠政策。加强高铁车站与城市、景区的交通衔接。支持重点旅游城市开通和增加与主要客源地之间的航线,支持低成本航空和旅游支线航空发展,鼓励按规定开展国内旅游包机业务。规划引导沿江沿海公共旅游码头建设,增开国际、国内邮轮航线。制定旅游信息化标准,加快智慧景区、智慧旅游企业建设,完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
(十三)保障旅游安全。加强旅游道路特别是桥梁、隧道等交通安全和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对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旅游场所特种设备定期开展安全检测。完善旅游安全服务规范,旅游从业人员上岗前要进行安全风险防范及应急救助技能培训。旅行社、景区要对参与高风险旅游项目的旅游者进行风险提示,并开展安全培训。景区要加强安全防护和消防设施建设。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建立健全旅游景区突发事件、高峰期大客流应对处置机制和旅游安全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将其纳入当地统一的应急体系。重点景区要配备专业的医疗和救援队伍,有条件的可纳入国家应急救援基地统筹建设。
(十四)加强市场诚信建设。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加快完善旅游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记录。行业协会要完善行业自律规则和机制,引导会员企业诚信经营。建立严重违法企业“黑名单”制度,加大曝光力度,完善违法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旅游市场综合执法,依法严厉打击“黑导游”和诱导、欺骗、强迫游客消费等行为,依法严肃查处串通涨价、哄抬价格和价格欺诈的行为,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的消费环境,引导旅游者文明消费。充分发挥旅游者、社会公众及新闻媒体的监督和引导作用,推进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推动景区景点进一步做好文明创建和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工作,加大景区文明旅游执法,杜绝乱刻乱画、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等行为。
(十五)规范景区门票价格。利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等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门票以及景区内另行收费的游览场所、交通工具等项目价格要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体现公益性,严格控制价格上涨。景区应严格按照规定,对未成年人、在校学生、老人、军人、残疾人等实行门票费用减免。所有景区都要在醒目位置公示门票价格、另行收费项目的价格及团体收费价格。要进一步加强价格监管,坚决制止各类变相涨价行为。
五、完善旅游发展政策
(十六)切实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强化全社会依法休假理念,将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各地政府议事日程,作为劳动监察和职工权益保障的重要内容,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加快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鼓励职工结合个人需要和工作实际分段灵活安排带薪年休假。在教学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间,中小学可按有关规定安排放春假,为职工落实带薪年休假创造条件。
(十七)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景区旅游道路、步行道、停车场、厕所、供水供电、应急救援、游客信息服务以及垃圾污水处理、安防消防等基础设施建设,围绕重点旅游区和旅游线路,进一步完善游客咨询、标志标牌等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力量开发建设一批新的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文化科普教育功能完善、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吸引力的精品景区和特色旅游目的地。编制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加强对国家重点旅游区域的指导,抓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旅游资源整体开发,引导生态旅游健康发展。各级政府要重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中央政府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重点景区、乡村旅游、红色旅游、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态旅游等旅游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十八)加大财政金融扶持。抓紧研究新形势下中央财政支持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做好国家旅游宣传推广、规划编制、人才培养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国家支持服务业、中小企业、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节能减排等专项资金,要将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和项目纳入支持范围。政府引导,推动设立旅游产业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上市,通过企业债、公司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加强债券市场对旅游企业的支持力度,发展旅游项目资产证券化产品。加大对小型微型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的信贷支持。
(十九)优化土地利用政策。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安排旅游用地的规模和布局,严格控制旅游设施建设占用耕地。改革完善旅游用地管理制度,推动土地差别化管理与引导旅游供给结构调整相结合。编制和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海洋功能区规划时,要充分考虑相关旅游项目、设施的空间布局和建设用地要求,规范用海及海岸线占用。年度土地供应要适当增加旅游业发展用地。进一步细化利用荒地、荒坡、荒滩、垃圾场、废弃矿山、边远海岛和石漠化土地开发旅游项目的支持措施。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与其他单位、个人共同开办旅游企业,修建旅游设施涉及改变土地用途的,依法办理用地审批手续。
(二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旅、科教兴旅”战略,编制全国旅游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优化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强旅游学科体系建设,优化专业设置,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建立完善旅游人才评价制度,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推动导游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导游评价制度,落实导游薪酬和社会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导游职级、服务质量与报酬相一致的激励机制。加强与高等院校、企业合作,建立一批国家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加强导游等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不断提高素质和能力。鼓励专家学者和大学生等积极参加旅游志愿者活动。把符合条件的旅游服务从业人员纳入就业扶持范围,落实好相关扶持政策。支持旅游科研单位和旅游规划单位建设,加强旅游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推动本地区旅游业改革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各地要加强规划引导,重视对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重复建设。各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的实施细则。要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落实配套法规。发展改革委、旅游局要定期汇总各地区及有关部门对本意见的贯彻执行情况并开展督促检查。各级旅游行政管理及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加强协调配合,促进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附件:重点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表
国务院
2014年8月9日

❷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关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过程(如下图): 从十二大到十五大 党一直强调建


(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中客观需要的科学总结。(3分)
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人民群众对环境的要求不断提升的结果,中国共产党顺应民意提出了这一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体现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与时俱进。(3分)
③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过程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3分)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过程体现了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3分)
(2)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它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杭州市委应该切实贯彻中央精神,呼应人民对大气环境改善的迫切要求,领导杭州人民采取有效措施降低PM2.5数值。(3分)
②杭州市委应当坚持科学执政,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用科学的态度降低PM2.5数值,黄书记说今年杭州主城区准备关停所有燃煤锅炉。(3分)
③杭州市委应当坚持民主执政,为人民、靠人民,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积极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接受群众的监督。(3分)
④杭州市委应当坚持依法执政,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让杭州的空气污染治理纳入法制轨道。(3分)

❸ 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意见建议

一、树立科学旅游观
(一)创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坚持深化改革、依法兴旅,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动形成政府依法监管、企业守法经营、游客文明旅游的发展格局;坚持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让广大游客游得放心、游得舒心、游得开心,在旅游过程中发现美、享受美、传播美。
(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推动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推动旅游开发向集约型转变,更加注重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文化传承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旅游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实现标准化和个性化服务的有机统一。到2020年,境内旅游总消费额达到5.5万亿元,城乡居民年人均出游4.5次,旅游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
二、增强旅游发展动力
(三)深化旅游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简政放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加快推进旅游领域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切实发挥各类旅游行业协会作用,鼓励中介组织发展。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和运行规则,打破行业、地区壁垒,推动旅游市场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各地要破除对旅行社跨省设分社、设门市的政策限制,鼓励品牌信誉度高的旅行社和旅游车船公司跨地区连锁经营。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扶持特色旅游企业,鼓励发展专业旅游经营机构,推动优势旅游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打造跨界融合的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民族品牌的旅游企业做大做强。稳步推进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实现对国家自然和文化遗产地更有效的保护和利用。抓紧建立景区门票预约制度,对景区游客进行最大承载量控制。统一国际国内旅游服务标准。完善旅游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方法,建立科学的旅游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取消边境旅游项目审批,将旅行社经营边境游资格审批和外商投资旅行社业务许可下放至省级旅游部门。
(四)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进一步深化对外合资合作,支持有条件的旅游企业“走出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完善国内国际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建立互联互通的旅游交通、信息和服务网络,加强区域性客源互送,构建务实高效、互惠互利的区域旅游合作体。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在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图们江地区开发合作以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等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框架下,采取有利于边境旅游的出入境政策,推动中国同东南亚、南亚、中亚、东北亚、中东欧的区域旅游合作。积极推动中非旅游合作。加强旅游双边合作,办好与相关国家的旅游年活动。
(五)大力拓展入境旅游市场。完善国家旅游宣传推广体系,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逐步实现国家旅游宣传促销专业化、市场化。建立多语种的国家旅游宣传推广网站,加强国家旅游形象宣传。研究促进外国人入境过境旅游签证便利化措施,推动符合规定条件的对外开放口岸开展外国人签证业务,逐步优化完善外国人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推动外国人72小时过境免签城市数量适当、布局合理。统筹研究部分国家旅游团入境免签政策,优化邮轮出入境政策。为外国旅客提供签证和入出境便利,不断提高签证签发、边防检查等出入境服务水平。
三、拓展旅游发展空间
(六)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在城乡规划中要统筹考虑国民休闲度假需求。加强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合理优化布局,营造居民休闲度假空间。积极推动体育旅游,加强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与旅游活动的融合发展,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体育运动场所面向游客开展体育旅游服务。推进整形整容、内外科等优势医疗资源面向国内外提供医疗旅游服务。发挥中医药优势,形成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产品。规范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发展特色医疗、疗养康复、美容保健等医疗旅游。有条件的城市要加快建设慢行绿道。建立旅居全挂车营地和露营地建设标准,完善旅居全挂车上路通行的政策措施,推出具有市场吸引力的铁路旅游产品。积极发展森林旅游、海洋旅游。继续支持邮轮游艇、索道缆车、游乐设施等旅游装备制造国产化,积极发展邮轮游艇旅游、低空飞行旅游。
(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当地区位条件、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挖掘文化内涵,发挥生态优势,突出乡村特点,开发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推动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合理利用民族村寨、古村古镇,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旅游小镇,建设一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加强规划引导,提高组织化程度,规范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保持传统乡村风貌。加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统筹利用惠农资金加强卫生、环保、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鼓励旅游专业毕业生、专业志愿者、艺术和科技工作者驻村帮扶,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八)创新文化旅游产品。鼓励专业艺术院团与重点旅游目的地合作,打造特色鲜明、艺术水准高的专场剧目。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整合会展活动,发挥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传统节庆品牌效应,组织开展群众参与性强的文化旅游活动。杜绝低水平的人造景观建设,规范发展主题公园。支持传统戏剧的排练演出场所、传统手工艺的传习场所和传统民俗活动场所建设。在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反对低俗、庸俗、媚俗内容,抵制封建迷信,严厉打击黄赌毒。
(九)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将研学旅行、夏令营、冬令营等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纳入中小学生日常德育、美育、体育教育范畴,增进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按照教育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研学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研学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研学为主的研学旅行体系。加强对研学旅行的管理,规范中小学生集体出国旅行。支持各地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工矿企业、科研机构,建设一批研学旅行基地,逐步完善接待体系。鼓励对研学旅行给予价格优惠。
(十)大力发展老年旅游。结合养老服务业、健康服务业发展,积极开发多层次、多样化的老年人休闲养生度假产品。规划引导各类景区加强老年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严格执行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适当配备老年人、残疾人出行辅助器具。鼓励地方和企业针对老年旅游推出经济实惠的旅游产品和优惠措施。抓紧制定老年旅游服务规范,推动形成专业化的老年旅游服务品牌。旅游景区门票针对老年人的优惠措施要打破户籍限制。
(十一)扩大旅游购物消费。实施中国旅游商品品牌建设工程,重视旅游纪念品创意设计,提升文化内涵和附加值,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育体现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品牌。传承和弘扬老字号品牌,加大对老字号纪念品的开发力度。整治规范旅游纪念品市场,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商业街区,鼓励发展特色餐饮、主题酒店。鼓励各地推出旅游商品推荐名单。在具备条件的口岸可按照规定设立出境免税店,优化商品品种,提高国内精品知名度。研究完善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将实施范围扩大至全国符合条件的地区。在切实落实进出境游客行李物品监管的前提下,研究新增进境口岸免税店的可行性。鼓励特色商品购物区建设,提供金融、物流等便利服务,发展购物旅游。
四、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十二)完善旅游交通服务。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机场建设要统筹考虑旅游发展需要。完善加油站点和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旅游服务功能,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建设。将通往旅游区的标志纳入道路交通标志范围,完善指引、旅游符号等标志设置。推进旅游交通设施无障碍建设与改造。重点旅游景区要健全交通集散体系。增开旅游目的地与主要客源地之间的列车和旅游专列,完善火车站、高速列车、旅游专列的旅游服务功能,鼓励对旅游团队火车票价实行优惠政策。加强高铁车站与城市、景区的交通衔接。支持重点旅游城市开通和增加与主要客源地之间的航线,支持低成本航空和旅游支线航空发展,鼓励按规定开展国内旅游包机业务。规划引导沿江沿海公共旅游码头建设,增开国际、国内邮轮航线。制定旅游信息化标准,加快智慧景区、智慧旅游企业建设,完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
(十三)保障旅游安全。加强旅游道路特别是桥梁、隧道等交通安全和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对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旅游场所特种设备定期开展安全检测。完善旅游安全服务规范,旅游从业人员上岗前要进行安全风险防范及应急救助技能培训。旅行社、景区要对参与高风险旅游项目的旅游者进行风险提示,并开展安全培训。景区要加强安全防护和消防设施建设。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建立健全旅游景区突发事件、高峰期大客流应对处置机制和旅游安全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将其纳入当地统一的应急体系。重点景区要配备专业的医疗和救援队伍,有条件的可纳入国家应急救援基地统筹建设。
(十四)加强市场诚信建设。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加快完善旅游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记录。行业协会要完善行业自律规则和机制,引导会员企业诚信经营。建立严重违法企业“黑名单”制度,加大曝光力度,完善违法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旅游市场综合执法,依法严厉打击“黑导游”和诱导、欺骗、强迫游客消费等行为,依法严肃查处串通涨价、哄抬价格和价格欺诈的行为,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的消费环境,引导旅游者文明消费。充分发挥旅游者、社会公众及新闻媒体的监督和引导作用,推进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推动景区景点进一步做好文明创建和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工作,加大景区文明旅游执法,杜绝乱刻乱画、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等行为。
(十五)规范景区门票价格。利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等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门票以及景区内另行收费的游览场所、交通工具等项目价格要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体现公益性,严格控制价格上涨。景区应严格按照规定,对未成年人、在校学生、老人、军人、残疾人等实行门票费用减免。所有景区都要在醒目位置公示门票价格、另行收费项目的价格及团体收费价格。要进一步加强价格监管,坚决制止各类变相涨价行为。
五、完善旅游发展政策
(十六)切实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强化全社会依法休假理念,将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各地政府议事日程,作为劳动监察和职工权益保障的重要内容,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加快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鼓励职工结合个人需要和工作实际分段灵活安排带薪年休假。在教学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间,中小学可按有关规定安排放春假,为职工落实带薪年休假创造条件。
(十七)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景区旅游道路、步行道、停车场、厕所、供水供电、应急救援、游客信息服务以及垃圾污水处理、安防消防等基础设施建设,围绕重点旅游区和旅游线路,进一步完善游客咨询、标志标牌等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力量开发建设一批新的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文化科普教育功能完善、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吸引力的精品景区和特色旅游目的地。编制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加强对国家重点旅游区域的指导,抓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旅游资源整体开发,引导生态旅游健康发展。各级政府要重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中央政府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重点景区、乡村旅游、红色旅游、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态旅游等旅游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十八)加大财政金融扶持。抓紧研究新形势下中央财政支持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做好国家旅游宣传推广、规划编制、人才培养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国家支持服务业、中小企业、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节能减排等专项资金,要将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和项目纳入支持范围。政府引导,推动设立旅游产业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上市,通过企业债、公司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加强债券市场对旅游企业的支持力度,发展旅游项目资产证券化产品。加大对小型微型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的信贷支持。
(十九)优化土地利用政策。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安排旅游用地的规模和布局,严格控制旅游设施建设占用耕地。改革完善旅游用地管理制度,推动土地差别化管理与引导旅游供给结构调整相结合。编制和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海洋功能区规划时,要充分考虑相关旅游项目、设施的空间布局和建设用地要求,规范用海及海岸线占用。年度土地供应要适当增加旅游业发展用地。进一步细化利用荒地、荒坡、荒滩、垃圾场、废弃矿山、边远海岛和石漠化土地开发旅游项目的支持措施。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与其他单位、个人共同开办旅游企业,修建旅游设施涉及改变土地用途的,依法办理用地审批手续。
(二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旅、科教兴旅”战略,编制全国旅游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优化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强旅游学科体系建设,优化专业设置,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建立完善旅游人才评价制度,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推动导游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导游评价制度,落实导游薪酬和社会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导游职级、服务质量与报酬相一致的激励机制。加强与高等院校、企业合作,建立一批国家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加强导游等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不断提高素质和能力。鼓励专家学者和大学生等积极参加旅游志愿者活动。把符合条件的旅游服务从业人员纳入就业扶持范围,落实好相关扶持政策。支持旅游科研单位和旅游规划单位建设,加强旅游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推动本地区旅游业改革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各地要加强规划引导,重视对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重复建设。各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的实施细则。要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落实配套法规。发展改革委、旅游局要定期汇总各地区及有关部门对本意见的贯彻执行情况并开展督促检查。各级旅游行政管理及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加强协调配合,促进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附件:重点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表
国务院
2014年8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

❹ 旅游产业的价值效应

一方面,旅游将消费者带来了原产地,使得产品的销售直接面向市场,省略了中间流通环节上的费用,能够按照市场终端价卖出,从而获得了比批发价出售更高的价值,我们称这一部分价值为终端消费带来的价值提升。另一方面,游客在进行旅游消费的同时,还能够享受到不同于一般购物过程的新型体验和服务,使得产品的最终价格高于一般市场上的价格,我们将高出的这部分价值称作体验性消费带来的附加价值提升。
例如:草莓,市场上的批发价可能是10元/斤,但如果到农民的大棚里去采摘,游客除了能购买到可以放心食用的草莓外,还能体验到做农活的乐趣、了解草莓的生长环境、享受农村的清新空气等等,这些体验是普通购物感受不到的,于是大棚采摘的价格要远远高于批发价甚至是市场交易价。因此,旅游与农业结合形成的休闲农业,其收益要远远大于单纯的生产型农业。 旅游的品牌效应,基本上反应为对城市品牌的宣传与提升作用。城市品牌是一个城市在推广自身形象过程中,传递给社会大众的一个核心概念,期望得到社会的认知和认同,即所谓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其中,文化是一个城市或区域发展的根基,是区别与其他城市的差异所在,是城市品牌形象的灵魂。旅游作为一种体验性活动,能够将一个城市的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风情转变为吸引物,使游客感受、体验,并迅速的传播出去,形成目的地品牌形象,吸引社会大众前来,进行消费、留下记忆。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旅游形象和城市形象有着共同的目标群体和发展目的。旅游业可以最大化的释放一个城市或区域的吸引力,并使游客产生感应或共鸣。另外,旅游的外向性和美好性,也能提升城市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带动整个城市或区域的品牌价值提升,并最终使得城市里的人、商品、资产等的价值得到提升。
例如,乌镇与凤凰古城在发展旅游之前,都是普通的小镇,那里的人们过着跟其他地方居民一样的生活,没有人会刻意去关注那里,也没有人从四面八方去那里度假。但当旅游承载起当地文化,并展示给世人的同时,这些小镇就名声鹊起了,鲜明的城市形象反过来又促进了旅游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五位一体”,纳入了党章。并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可以预见,今后我国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这对旅游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大有可为。
因为旅游就是一个审美活动,想要发展就必须保护环境、美化环境、提升环境,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另外,旅游本身恰恰是一个资源消耗低,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在十八大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之后,旅游的生态效应将得到最大化的释放。
旅游产业污染低
旅游发展大多依托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或文化资源,能耗主要集中于旅游交通、旅游住宿餐饮及其他旅游活动方面,通过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其能耗比重远少于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是低耗能产业:
世界旅游组织2008年出版的《气候变化与旅游业:应对全球挑战》的研究报告显示,以2005年为例,整个旅游发展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所有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9%;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报告显示,旅游业(包括与旅游业相关的运输业)碳排放占世界总量的5%;石培华、吴普在《中国旅游业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初步估算》中研究得出,2008年我国旅游业能耗总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428.30PJ和51.34MJ,分别占我国能源总耗量的0.51%和0.86%。另外他们还估算出,单位旅游业增加值能耗为0.202,约为全国单位GDP能耗的1/6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的1/11。
保护环境是旅游发展的前提
生态环境是旅游赖以发展的基础和内在动力,良好的自然环境是吸引旅游者前来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反之,生态环境的恶化将使旅游者无法获得高质量的旅游体验,最终旅游也就不存在了。因此,要想发展旅游首先就要保护环境。
旅游促进生态环境美化
游客对目的地景观、环境具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发展旅游不仅会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还会美化环境,尤其是在我国处于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焦作、栾川、伊春、迪庆等在由煤矿业、林业为主导产业,转型发展旅游后,都取得了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综合效益。
以历史上曾以“煤城”著称的焦作为例,上世纪九十年代,其煤炭资源开始枯竭——井关闭,经济下滑,工人下岗,污染严重,年均经济增速平均只有3.5%。形势所迫,产业结构到了不得不转型的关键时刻。1999年,焦作市做出了“把旅游业作为龙头产业进行培育”的重大决策,并以“焦作山水”为旅游定位,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旅游发展,在短短的5年时间内,实现了由“黑色印象”向“绿色主题”的转型,“焦作山水”享誉海内外。2011年,焦作市共接待中外游客2281万人次,旅游景区门票收入7亿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2亿元,占全市GDP的11.8%。如今的焦作,正在依托“太极故里、山水焦作”整体品牌优势,进一步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步伐,向着具有强劲感召力、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国际知名旅游城市迈进。 当我们抛弃了“唯生产力论”的思维方式,站在科学发展观立场,追求和谐社会发展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把旅游产业,纳入幸福导向型产业中去考虑。旅游产业,用最粗浅的话概括,就是“吃喝玩乐”,不仅能增加目的地居民收入,还能给旅游者带来视野上的开阔、生活上的享受、精神上的愉悦,从而提高生活质量。2009年末,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2012年,广东省在全国首个发布《培育幸福导向型产业体系行动计划》,并把“休闲旅游”纳入八大幸福导向型产业之一。可见,旅游的幸福效应已经开始慢慢被社会所认识到,并在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上发挥着切切实实的作用。

❺ 当今在校大学生如何做到为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事业布局努力奋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几天来,五位一体已经成为代表们讨论的“热词”。
五位一体,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
十八大代表中,很多人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者,也是见证者。结合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提出,代表们深深感慨,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我们党的每一次理论创新和重大部署,都是根据实践与时俱进的结果。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代表、辽宁沈阳市委书记曾维代表、宁夏中卫市委书记马廷礼代表、贵州贵阳市委书记李军代表都不约而同地回忆起从三位一体发展至五位一体的历程:
从十六大的三位一体,到十七大的四位一体,增加了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从注重物的增长到尊重人的发展,这是在着力解决现代化进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为现代化进程提供稳定的社会架构,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从十七大的四位一体再到如今的五位一体,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这是在着力解决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使中国的现代化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升华之举。
“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为发展的内涵增添了新元素,为发展的品质赋予了新标准,为发展的方式确立了新坐标。”马廷礼评价说。
“这个总布局意味着中国进入21世纪后,从局部现代化到全面现代化,从不大协调的现代化到全面协调的现代化。”胡鞍钢评价说。
“这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表明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方略更加完善。”曾维评价说。
“这不仅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更加完善、更加科学,而且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拓展。”李军评价说。
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新亮点
“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五位一体中代表们讨论的热点。
“过去,东北老工业基地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生态欠账’比较多,这些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开始偿还‘欠账’,让天蓝了、山绿了、水清了”。这是辽宁代表团热议的焦点。
辽宁省鞍山市委书记谷春立代表的话很中肯,“我们城市的发展近百年来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近几年来,我们强调‘绿色GDP’,用生态文明建设指导矿产开发,让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其他四项文明的建设。看起来投入增加了,但实际上,收益远远大于投入。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文明的发展方式。”
北京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牛有成代表也从实践中谈体会:生态,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人们对生命的态度、对生存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北京下大决心调结构,实行首钢搬迁;转方式,大力发展服务业;创新驱动,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生机勃勃;今年,北京全年将完成25万亩造林任务……这些都是践行生态文明的例证。
江西农业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黄路生代表说:“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存在矛盾,又相互依存,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只有正确处理快速发展和持续发展的关系,在生机盎然的绿水青山中持续地追求并享有幸福,才能真正拥有“金山银山”。
全面协调,未来发展坚持可持续
“五位”如何一体?
“五位一体,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单兵突进’。”辽宁营口市委书记魏小鹏代表说。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曾维说。
谈到未来,代表们信心满怀。
江苏泰州市委书记张雷代表说,我们要始终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把率先发展、科学发展作为核心任务,坚持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重要动力,坚持把改善民生、造福于民作为根本目标,坚持把创先争优、奋勇争先作为不懈追求。
马廷礼说,为了更好地落实五位一体,要做到五个“坚定不移”:坚定不移地推进旅游业发展,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定要选择绿色、环保、循环、低碳的工业;坚定不移地推进城市化,不是简单地造房子,而是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聚居地;坚定不移地打好扶贫攻坚战,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坚定不移地抓好党风政风建设。
坚持五位一体,在实现当代人利益的同时,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是党的庄严承诺,也是人民的幸福期待。

❻ 为什么"十八大"政治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五位一体"的内容之一

原因:
第一,生态文明是经济转型的方向之一。主席在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了中国要争取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的下降;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总理在2012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致辞中明确强调“绿色发展是经济转型的主要方向”。生态文明建设将推动构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间的矛盾,走出一条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
第二,生态文明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目前,生态环境问题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一些群体事件由环境污染事件转化为了人民群众对政府政治决策的不满。政治体制改革可以在生态环境领域进行突破,这是因为在这一领域的相对而言既得利益群体的改革阻力会比较小,而且这又是目前人民群众重点关注的领域。可以先完善生态环境立法,试行由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到生态环境领域的政治决策中,让人民群众对涉及生态环境的政策及项目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第三,生态文明是先进文化的题中之意。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就是说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涵。生态文明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肥沃的土壤:动听的歌声、壮美的画卷、优秀的文化创意及丰富的旅游项目等都来源于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第四,生态文明是社会民生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康社会建设的深入,群众关心的社会民生问题,不再单纯是“吃饱穿暖”,而是更高层次的物质与精神的需求。其中,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群众对乱砍滥伐森林的关注就可见一斑。而且据调查统计,生态环境问题也是很多富裕人员移民海外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建设好生态环境,对于改善社会民生具有重大意义。

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形态的关系
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形态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既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也不可能有高度的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会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和前提。
另一方面,人类自身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必须将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内在地体现在人类的法律制度、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并以此作为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一个基本标尺。也就是说,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内在地要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内在地包含着保护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内在地包含着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
“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中国共产党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如此高的高度,也是对老百姓重点关注问题和期待的回应。近几年来,老百姓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其实也说明老百姓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渴求。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❼ 结合旅游业的发展,谈谈对美丽中国提法的认识(毛概)

随着十八大顺利闭幕,“美丽中国”一词迅速大面积传播。这一热词的流行,源于一项重大战略调整:在十八大报告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即在原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之外,扩加上生态文明建设。在深入学习十八大报告过程中,我认识到:这一调整,是我们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而作出的,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
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新的理念,伴随着党和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应运而生,它是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迫切需要,为提升发展质量提供了新的战略指导;是我们党深刻把握可持续发展时代潮流和当今世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新趋向,作出的战略抉择;是对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回应,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大提升。
美丽中国,是时代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百姓之美、环境之美的总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重要前提,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是根本要求,文化软实力日益增强是强大支撑,社会和谐人人共享是基本特征,生态环境优美宜居是显著标志。建设美丽中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搞好顶层设计,明确方向、目标和任务,又要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
建设美丽中国,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是价值取向;发达的生态经济是物质基础;完善的生态制度是重要保障;可靠的生态安全是必保底线;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根本目的。
建设美丽中国,需要积极探索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环境保护新道路。环境保护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干线、大舞台和着力点,探索环保新道路是通往美丽中国的一个路标。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指导思想,遵循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形成节约环保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广大环保工作者要争做建设美丽中国的引领者和实践者,先行一步,走在前列。
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构筑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格局。建设美丽中国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只有政府、企业、公众各尽其责、各尽其能、各尽其力,只有全民环境意识、生态意识不断增强,美丽中国才能在潺潺细水汇聚成的巨大洪流中成为现实。
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思想一经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必将产生巨大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正如生态文明理念像无数颗绿色种子已经播撒在中华大地一样,建设美丽中国的种子正在撒向我们祖国的山山水水,角角落落,不久的将来一定会结出累累硕果。

❽ 为什么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入五位一体建设,并设为重点

第一,生态文明是经济转型的方向之一。主席在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了中国要争取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的下降;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总理在2012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致辞中明确强调“绿色发展是经济转型的主要方向”。生态文明建设将推动构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间的矛盾,走出一条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
第二,生态文明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目前,生态环境问题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一些群体事件由环境污染事件转化为了人民群众对政府政治决策的不满。政治体制改革可以在生态环境领域进行突破,这是因为在这一领域的相对而言既得利益群体的改革阻力会比较小,而且这又是目前人民群众重点关注的领域。可以先完善生态环境立法,试行由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到生态环境领域的政治决策中,让人民群众对涉及生态环境的政策及项目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第三,生态文明是先进文化的题中之意。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就是说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涵。生态文明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肥沃的土壤:动听的歌声、壮美的画卷、优秀的文化创意及丰富的旅游项目等都来源于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第四,生态文明是社会民生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康社会建设的深入,群众关心的社会民生问题,不再单纯是“吃饱穿暖”,而是更高层次的物质与精神的需求。其中,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群众对乱砍滥伐森林的关注就可见一斑。而且据调查统计,生态环境问题也是很多富裕人员移民海外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建设好生态环境,对于改善社会民生具有重大意义。

❾ 旅游业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辨析二者的关系必然会涉及到旅游业对文化作用的问题。虽然旅游业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重要作用已经成为社会普遍的认识,但对于旅游业究竟如何促进文化发展繁荣却缺少系统的思考和准确的表述。

一般来说,旅游主要是城乡居民基于满足精神方面需求而引发的外出游玩活动。从文化角度看,旅游主要表现为旅游者对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审美行为,是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之间的文化交流。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旅游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但旅游业的本质是会产生较强文化效益的经济产业,它不是文化事业,也不属于文化产业的范畴。旅游业对文化的作用不能泛泛而谈.由于不同的地方文化的含义有所不同,因此分析旅游业对文化的作用,需要明确特定的文化范畴才能进行。

一、旅游业对促进文化交流具有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

文化交流所指的文化一般是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就是文明。从国际范围看,按照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的标准,广义的文化可以分为中华文化、日本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东正教文化、西方文化、拉丁美洲文化、非洲文化等。从国内范围看,在中华文化之下又可以分出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等亚文化。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促进文化交流都是推动不同文化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文化交流的主渠道之一,旅游业在这其中发挥了独特而又重要的作用。

(一)这是与大规模旅游经济活动相伴随的文化交流。自从文明开始诞生,文化交流就一直存在,但在没有现代旅游业出现之前的文化交流是相对零散的,同经济的联系也不太紧密。旅游业的发展,则以经济为动力,并通过经济的方式,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范围。2012年,全球过夜旅游者达到10.35亿人次,国际旅游收入达到1.08万亿美元;而同期国内旅游达到29.6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到2.27万亿元。这其中,以文化交流为目的的旅游占了很大比例。可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业已经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

(二)这是民众之间的文化交流。从交流主体的角度看,可以划分为官方层面的文化交流和民间层面的文化交流。官方层面的交流发生在政府之间,往往通过公共财政支出,弘扬本国或者本地的文化。比如我国派遣文艺团体出国表演,在国外设立“孔子学院”等,都属于这一范畴。民间层面的交流则更多是自发的,是不同国家或者不同地区居民之间基于文化差异而进行的相互访问。旅游交流属于民间文化交流,这种交流与官方交流互为补充,推动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发展。

(三)这是一种更深入、更持久的文化交流方式。旅游业推动的文化交流不是少数精英之间的文化交流,而是国民全方位参与其中的文化交流,这种文化交流不预设主题、不先入为主,是不同文化群体之间平等的交流。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交流是面对面的交流,是客源地和旅游地居民之间的互动式交流。因此,影响面更大,也更为长久。

总之,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跨文化群体之间的相互碰撞、相互沟通,有利于促进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二、旅游业对推动文化建设具有非常突出的平台作用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的目标,如果从大文化的角度看,五个建设都属于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范畴,即属于大文化所包含的内容。但是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并列的时候,文化建设一般指的是发展科技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其根本目的在于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精神支柱,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经济学家于光远曾经说过,“从社会文化价值看,旅游具有非常明显的教育意义,它可以是一种社会化的因素,因为它使人亲自了解现实,可以培养人们面对现实的某种态度,它也是一种培养感情的因素,在很多情况下,它有利于智力、科学、技术、艺术和文学方面的创造。”
需要说明的是,旅游业对文化建设的作用,主要不是依靠国家投入来实现,而是通过市场经济,主要依托游客自身的旅游消费达到了促进文化建设的目标,国家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实际上可以用更小的成本,产生了更大的文化收益。从这个意义上讲,旅游业既推动了文化建设,同时也促进了经济建设。其中,旅游业对文化建设的作用突出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旅游业对于形成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独特作用。核心价值是一个社会共同认可和遵循的价值。推动形成核心价值对于一个国家持续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在中国汉武帝之后的帝制时代,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共同价值观对于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值得注意的是,核心价值的形成除了教育,还在于国民通过现实的工作生活中去感悟、去印证、去实践。因此需要通过更多渠道去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形成。以旅游的方式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不是僵化、填鸭式地灌输,而是通过柔性影响、自然渗透,春风化雨式地帮助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形成共同的核心价值观。比如,人们在游览了祖国的壮美河山和名胜古迹之后,很自然地会将对大好山川的热爱和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热爱转移为对国家的热爱,而通过这样的方式形成的爱国主义价值观往往更为巩固和持久。再比如,游客在参加红色旅游之后,自然会对先辈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由此形成的向上精神动力是其他教育方式很难替代的。

(二)旅游业对提高国民素质具有突出作用。国民素质包括身体素质也包括文化素质。中国自古就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说法。旅游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对于国民的身心发展都有很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青少年而言,更多地参与到旅游中来,有利于其全面健康的成长。在国际上许多国家都支持年轻人开展游学活动,其看重的正是旅游业的这种突出功能。未来我国需要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对提高国民素质的作用,推动文化建设。

三、旅游业对文化事业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

文化事业强调文化的公益性、公共性。公共文化需要政府来提供,因此这种文化基本上是免费的,或者是收费很少,带有优惠性质的。文化事业虽然强调政府投入,但文化事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可以分享文化建设的成果,进而实现文化建设的目标。因此,只要有利于文化事业发展的方式都可以采纳。这也意味着,发展文化事业并不等于要完全排除市场的内容。如果通过市场机制的方式能够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样也应该将其充分的运用。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发展文化事业中主要提到四大任务: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而旅游业对这四个方面的文化事业发展都有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

(一)旅游业扩大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覆盖范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属于公共财政投入的内容。既然是公共财政投入,享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人越多,其文化投入产出的效率就越高。国家规定,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要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一般而言,公共文化设施其享受的主体往往是设施所在地的居民。通过旅游业,可以引导更多外来游客享受当地的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有利于提高文化效益。

(二)旅游业是一种独特的现代传播渠道。现代传播体系的建设对文化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按照一般的观点,传统媒体包括第一媒体报纸刊物、第二媒体广播,第三媒体电视,现代媒体包括第四媒体互联网和以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博客、桌面视窗等为代表的第五媒体。从传播的角度看,媒体即信息传播的平台,其中,信息的覆盖面、信息被接受的程度、信息传播的速度都是衡量媒体传播效率的重要标准。旅游在作为一种经济活动的同时,实际上也很大程度扮演了信息传播媒体的角色,从这个意义上旅游可以被视同为“第六媒体”。与其他五种媒体的不同之处在于,旅游传播信息的速度虽然相对较慢,但是旅游目的地信息传播的覆盖面却很大,此外旅游目的地信息的传播还是一个持久的过程,游客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更深入地感知和消化信息。同时,旅游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体,它是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信息的主动选择,具有很鲜明的互动式的信息传播特点,不像其他媒体只是由一方被动接受信息。目前,社会普遍忽略了旅游在现代传播体系中扮演的独特角色,未来需要对此问题予以更多关注。

(三)旅游业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目前对于旅游业促进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问题社会上存在不少的争议。特别是一些地区在盲目开发旅游业中对传统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后,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甚至把旅游业作为破坏传统文化的“罪魁祸首”。分析这种情况需要对几个问题做出回答。

其一,发展旅游业是否必然会破坏传统文化。虽然一些不科学的旅游业发展行为确实对传统文化造成了破坏,但其实对传统文化冲击最大的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较之工业化与城市化同传统文化的相互对立,传统文化与旅游业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冲突。更为重要的是,传统文化是旅游业发展重要的依托对象,破坏传统文化其实就是破坏旅游业自身,因此旅游业从发展本身而言,必然要把保护传统文化作为发展中重要的内容。此外,差异化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各个地方只有更多地保留传统的多元文化、异质文化,旅游业才能更好地吸引游客,从这个意义上讲,旅游业具有保护传统文化的内在动力。

其二,发展旅游业对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机制是什么。与依靠国家投入进行保护和传承不同,旅游业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于利益机制而实现的保护。在这个过程中,旅游业将利益机制传导给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通过经济动力促使其对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旅游业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不是将其封闭起来的静态保护,而是以文化交流、互动的方式实现的动态保护,这种保护是基于发展视角的保护,其实更是一种与时俱进的保护。比如山西的平遥古城,在旅游业没有发展起来之前,一直被视作当地政府的一个包袱,急欲将其拆掉。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兴起,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才意识到平遥古城是一个绝佳的旅游资源,因而自觉地强化了保护古城的动力。再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邓敏文在研究侗族大歌时特别提到,“如果侗族大歌不能与时俱进,就是死路一条。侗族大歌必须从侗族村寨走进学校,走进县城、州城、省城乃至国内外各大都市。当然侗族大歌在城市化进程中,千万不要遗弃它固有的生存基础——侗族村寨。如果没有这个基础,侗族大歌也会死无葬身之地。”从旅游业的角度看,侗族大歌要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下去,除了“走出去”之外,还要“引进来”,这就是要通过旅游业形成一种良性的利益反馈机制,让留在侗族村寨的居民还可以通过向游客表演等方式来展示侗族大歌的魅力,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村寨“空心化”,使侗族大歌“走出去”之后还能实现原居地的文化发展。

其三,如何看待发展旅游业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破坏的现象。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因为规划、开发、经营不当对传统文化造成破坏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利益传导机制太强,同时又缺乏平衡和制约机制,因而出现旅游场所过分商业化,文化传承人为迎合游客将文化庸俗化肤浅化等行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找到旅游业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的一个平衡点。一方面通过示范引导,鼓励旅游业投资者和经营者在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利用中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加大对旅游业发展中破坏传统文化行为的处理,建立和完善纠错机制,最大限度保护好传统文化。

总之,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对待旅游业对传统文化的作用,主要应该肯定其正面的价值,同时避免旅游业发展中对传统文化破坏的行为,以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对传统文化保护和利用的积极作用。

(四)旅游业可以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关键是要补上农村文化事业这一“短板”。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其落脚点在于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这些年国家也在通过农村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方式来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但除此之外,还有必要关注旅游业对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作用。这一点在许多乡村旅游业发展较快的地方有较明显的体现。比如,一些乡村旅游经营户通过接待城市游客,就不同程度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服务意识。

四、旅游业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催化作用

分析旅游业对文化产业的作用,首先需要对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做出区别。旅游业是为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活动提供物品和服务的一组产业集合;文化产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集合。虽然二者都是一系列产业的集合,但是旅游业实际上是从消费需求角度来衡量的一个产业,文化产业则是从消费供给角度来衡量的产业。由于二者各自从需求方和供给方来衡量产业,因此彼此之间存在一些交叉。但是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各自独立,并不是完全同一的产业。

从统计的角度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分类》,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交叉的部分主要有:一是在文化产业的文化艺术服务类中,文艺表演服务、文物保护服务、文化遗产保护服务、博物馆等有一部分是面向游客的,对应的是旅游产业中“游”和“娱”的环节。二是在文化产业的文化休闲娱乐服务类中,公园管理、游览景区管理、室内娱乐活动、游乐园活动等很大部分都是面向游客的,对应的也是旅游产业中“游”和“娱”的环节。三是在工艺美术品生产中,工艺美术品的制造和销售如果面向游客,对应的是旅游产业中“购”的环节,但这部分在旅游购物中所占比重并不会太高。总体来看,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交叉的部分并不是太多。根据2010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的数据看,游购娱的比重大约占全部旅游消费的三分之一,而这其中属于文化产业的部分大概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因此,大致估计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重叠交叉的部分只有10%左右。此外,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5%;2004年,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4.05%,旅游产业的份额大于文化产业。

具体到旅游业对文化产业的作用,大体上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旅游业促进了一部分文化资源的旅游化利用,使其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从旅游业的角度看,文化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但从文化产业的角度看,许多文化资源如果不借助旅游市场这个渠道,就只能是“养在深闺人不识”,不能成为可供消费的产品。比如过去许多有形文化资源,如古村、古镇等在没有发展旅游业之前仅仅是当地居民居住的场所。但是通过旅游业,这种资源很快走向市场,成为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经济价值。

(二)旅游业延伸了现有文化产品的销售市场,进而扩大了文化产业的规模。最典型的例子是手工艺品。在没有旅游业的时候,许多手工艺品大多是在区域内进行小规模的市场交换。比如,苗族的刺绣工艺品,主要是在集镇上进行销售。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量的游客取代当地居民,成了这些手工艺品的主要销售对象。像云南大理鹤庆的新华村,每年向游客销售银器制品带来的收入就超过1亿元。

(三)旅游业的发展催生了一批全新的、面向游客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了文化产业的内容。这其中最突出的现象是旅游演艺的崛起。近年来,许多直接针对旅游市场开发的演艺项目都取得了成功。比如,早期依托阳朔山水推出的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至今还受到大量游客的追捧。而像张家界的“天门狐仙”、承德的“康熙大典”等也是从丰富外地游客夜间活动出发开发的新型文艺演出。这些演出增加旅游消费的同时,实际上也成了新的文化消费热点。

(四)旅游业促进了一些文化事业单位转化为文化产业经营实体,为文化事业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新的路径。按照中央的要求,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是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体制机制的首要任务。其中特别提出了“推动代表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文艺院团等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增强面向市场、面向群众提供服务能力。”事业转换为产业,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市场空间。市场越大,其转换也越容易。对许多文艺院团等事业单位来说,面向市场的方式一种是在本地演出,一种是去外地演出。但是除了少数优秀节目有较大的外出演出市场外,多数演出主要还是要立足本地演出。但是本地演出最容易面临的就是当地居民消费能力不足问题,这在一些中小城市更加明显,因此这就很大程度需要借助外地游客的消费才能保证其足够的市场容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如何将旅游业发展与地方文艺院团转企改制更好结合起来,对于这些文艺院团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❿ 什么叫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大众休闲旅游为背景,以产业观光旅游为依托,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产业经营、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

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10)五位一体旅游业扩展阅读

全域旅游的目的:

发展全域旅游旨在不断提升旅游业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水平,更好满足旅游市场消费需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一定区域而言,就是全方位提升、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

全域旅游目的地指的就是一个旅游相关要素配置完备、能够全面满足游客体验需求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开放式旅游目的地,是一个能够全面动员、立足全面创新(产品)、可以全面满足的旅游目的地。从实践的角度,以城市(镇)为全域旅游目的地的空间尺度最为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