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茶文化的旅游价值有哪些
首先,茶复文化被人们推崇,人们对制消费茶文化有极大的需求。
其次,将茶文化与旅游有机的结合后,必定产生>2的效应。
最后,现代都市的人们不仅仅只追求金钱物质上的享受,有很大一部分人群越来越向往精神文化高层次的追求。
综上所述,茶文化的旅游价值极大。
② 茶文化旅游
茶马古道应该是你不错的选址!这是茶马古道的旅游线路:参考公里数(1965km)丽江-194km-中甸-190km-德钦-224km-芒康—158km—左贡—107km—邦达—94km—八宿—90km—然乌—129km—波密—89km—通麦—127km—林芝—19km—八一—120km—巴松错—50km—工布江达—206km—墨竹工卡—68km—拉萨(中甸一日自由活动约100km)
第一天:丽江/中甸(194km)宿:中甸
丽江因美丽的金沙而得名,纳西族20万人,其先祖创建了丰富的东巴文化,他们创建的东巴文字是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这里是也抗战时期美军将领陈纳德将军的飞虎队基地及驼峰航线的运输基地。离开丽江进入香格里拉县境内,沿金沙江河谷观光平缓的江水,两岸散落的村庄,犹如江南水乡;横跨金沙江后,进入以奇险雄壮著称于世的世界级大峡谷—“虎跳峡”口,响声如雷的江水,顺着如刀削斧劈而成的玉龙雪山奔腾而下,金沙江在这里展示了一种不可阻挡的英雄气概。沿途观赏温带至寒带各种植物的变迁,驱车前往中甸(香格里拉)。
第二天:中甸(香格里拉)一日自由活动(约100KM)宿:中甸
早餐后,前往中甸东北方向约40公里,迪庆高原上有名的高山湖泊—碧塔海游览。碧塔海,海拨3705M,面积15平方公里,"碧塔"藏语的意思是栎树成毯的地方,湖畔四周,苍松古栎,遮天敝日,碧塔海被黛色的群山环抱,象一颗镶在群山中的绿宝石,清晨,湖水幽黑如墨,群峰尽映其中;中午水蓝如碧玉,云影波之间,透出无限的清丽,傍晚则水天一色,金黄耀眼。驱车至双桥后可骑马,可骑马或步行7公里至碧塔海边。返回中甸参观松赞林寺,松赞林寺又称归化寺,距中甸县城5公里。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噶丹松赞林寺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也是康区有名的大寺院之一。
第三天:香格里拉/德钦(190KM、海拔3400米)宿:德钦
早起拍摄高原湖泊—属都湖,静如明镜的湖面,冉冉升起的薄雾,让人心旷神怡.途经纳帕草原后,再次横跨金沙江,抵茶马古道重镇—奔子栏,翻越"白茫雪山",抵达德钦县,观藏区八大神山之首的雄性神山—梅里雪山全景。梅里雪山属于怒山山脉中段,世界闻名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条大江在滇西北横断山脉纵谷地区并流数百公里。逶迤北来,海拔6000米以上的连绵十三峰,称为太子十三峰,座座晶晶莹,峰峰壮丽。十三峰中最高的卡瓦格博峰,为云南第一高峰,一座金字塔形的雪山,藏语意为"白色雪山"。海拔为6740米,它是藏传佛教的朝觐圣地,传说为宁玛派分支伽居巴的保护神,位居藏区八大神山之首,故在当地有“巴何洛登地”的尊号。它是康巴藏民顶礼膜拜的“神山”。30年代探游过世界不少名山大川的美国学者洛克博称卡瓦格博峰是“世界上最美之山”。 第四天:德钦/芒康(224KM、海拔3400米)宿:芒康
拍摄梅里雪山日出,沿澜沧江河谷逆流而上,进入西藏自治区芒康县境内的多民族集居地参观世上独一无二的古盐井及最原始的制盐方式,藏区唯一的天主教堂遗址。午餐后翻越红拉雪山、沿芒康河抵芒康。芒康县城,就是进入西藏后的第一个县城,海拔为3780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在此区域近几百公里的范围内呈平行竟流之势,构成所谓“两壁夹三江”的三江地区,境内层峦叠嶂,多峡谷,地形复杂,川藏南线和滇藏线便在芒康会合。
第五天:芒康/左贡(158KM、海拔3980米) 宿:左贡
从芒康出发,翻越拉乌山(行车海拔4358米)下山到澜沧江边竹卡兵站、跨越蜿蜒的澜沧江,过竹卡桥翻越脚巴山、下至荣许兵站、翻越川藏线上最高的山口------东达山,海拔超过5008米。从高入云天、白雪皑皑的山口极目远眺,川藏公路和澜沧江似两条晶亮的丝带,在千山万壑间,时隐时现。抵达左贡。
第六天:左贡/八宿 (201KM、海拔3900)宿:八宿
左贡出发到邦达。海拔在4400米的邦达是川藏南线和北线的交会处,北通昌都,西至林芝、拉萨,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藏东唯一的机场就建在开阔的邦达草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民用机场。告别草原,翻越横断山最大的天险------怒江山,山口海拔4839米,经著名的九十九道拐下行到怒江边。下山途中同时可欣赏风化岩石山景,过多拉神山时观看藏区神秘的天葬台和石刻佛像、六字箴言。八宿藏语意为“勇士山脚下的村庄”,海拔3910米。沿途雪山、原始森林和田园风光交相辉映,景色出奇的美丽。这天的行程对每个人都是一个考验。在东达山,邦达草原气温可达摄氏零度以下。可是在澜沧江和怒江江畔气温却是20℃左右。一天经历的海拔落差起伏可近2500米。
第七天:八宿/野营然乌湖(90KM、海拔3500)
八宿藏语意为“勇士山脚下的村庄”,海拔3910米。沿途雪山、原始森林和田园风光交相辉映,景色出奇的美丽。沿高山草甸前行,远眺雪山、冰川,进入然乌沟后,欣赏沟内终年不化,千奇百怪的巨大冰挂、冰川,车从冰缝中穿越,给人以无比的刺激,但有惊无险。来到然乌湖边,然乌湖是著名的高原冰川湖,面积22平方公里,海拔3850米。近处是绿草茵茵的草场,茂盛的青稞和油菜,湖边山腰上是莽莽森林,再往上是五颜六的杜鹃花和灌木丛林,碧蓝的湖水,森林倒映,清澈见底,湖面的水鸟成群,一派仙境景色。来到这里会让人躁动的心沉静下来,湖水如一面镜子般平静无澜,映衬着湖边晶莹的冰川、皑皑的雪山,如一个待嫁的娇娘,动人心魄。
第八天:然乌湖/波密(129KM、海拔3000米)宿:波密
车出然乌镇后,驶入川藏公路最美的一段路,沿途林木葱郁,流水潺潺,雄鹰盘旋,雪山、湖泊、农田、村寨一幅幅绝色美景,应接不暇,令人陶醉。晚至波密。(去察隅的路在此分道。)被雪山和森林环抱的美丽小镇波密县城扎木镇,海拔1100米,空气清新,十分迷人,被称作“西藏的小瑞士”。由于这里是东喜马拉雅山山脉所在,所以抬头眺望,四周皆是白雪皑皑的雪峰。
第九天:波密/鲁朗(海拔3150米)宿:鲁朗
从波密县城扎木镇,在原始森林中穿行,向川藏线上最后的天险通麦出发。通麦至排龙15公里路段,遍布雪山河流,山体疏松,脆弱,一遇风雨或冰雪融化,极易发生泥石流和塌方,特别是通麦一带有"死亡路段"之称。山洪和泥石流常引发山体滑坡而使公路中断,著名的102滑坡段就在其间。排龙门巴民族乡是通往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重要入口,从该乡沿帕龙藏布南行,抵大峡谷拐弯弧顶处一段是最具探险旅游特色的路线。不过这里也是欣赏泥石流爆发壮观场景最方便的地方。走完这世界上最艰险公路最艰险的路段,会有一种死里逃生,如释重负的幸福感。越过天险之后路况好转,接近鲁朗,茂密的森林遮天蔽日,呈现出鸟鸣山幽,花香袭人的另一番宜人景色。
第十天:鲁朗/八一(海拔3150米)宿:八一镇
穿过密林似海的鲁朗,翻越冰雪覆盖,云雾缭绕,海拔4702米的色季拉山,该山以春夏时的杜鹃花海闻名,同时此山也是观看南迦巴瓦峰最好的地方之一。春天,万物复苏,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竞相开放,姹紫嫣红,光彩灿烂,这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站在色季拉山,遥望著名的南迦巴瓦峰,顿时觉得心旷神怡。翻过色季拉山即一路下坡抵尼洋河下游河谷的林芝县城,继续行车19公里抵林芝地区首府八一镇,座落在尼洋河畔的八一镇海拔2400米,被称为“西藏的江南”。当日即可朝拜布久喇嘛岭寺,访被认为是距八一镇4公里位于巴结乡的号称“世界柏树王”的,苯教祖师爷化身的参天古巨柏树,游览桃花沟,观野生桃林,赏古桑树王。
第十一天:八一/巴松错 (120KM) 宿:巴松错
八一镇出发,沿途欣赏秀美的尼洋河风光(传说中尼洋河是“神女的眼泪”汇聚而成的,绿波见底,水色格外的清幽明澈,河畔的林地、草滩、农田,游曳的水鸟,吃草的牦牛,劳作的人群在淡淡的晨雾中编织出一幅世俗生活胜景。尼洋河发源于米拉山,东流300多公里,于八一镇南约40公里处汇入雅鲁藏布江)。过工布江达后,在尼洋河支流巴河桥头分路口继续行使44公里抵达红教圣湖巴松错。此湖四面环山,如镶嵌在高山峡谷中的一块碧玉,绿幽幽的泛着如绸缎般的光泽。来到巴松错,却就来到了一处世外桃园:湖泊如一轮新月镶嵌在高山峡谷之间,湖水碧绿透明、雪峰倒映,湖边野花烂漫,湖面黄鸭、沙鸥、白鹤戏水,湖中游鱼争食,独木舟随波漂荡。湖心岛上,错宗工巴寺传来的颂经声,仿佛在为你洗涤尘世的烦恼。巴松错又名错高湖,藏语的意思为“绿色的水”,海拔3500余米,面积27平方公里。
第十二天:巴松错/拉萨(396KM,海拔3650米)宿:拉萨
之后,返回川藏公路干线,翻米拉山,再沿拉萨河谷前行,便抵达达孜游览黄教六大寺之首的甘丹寺。过达孜西行,远远就能看到红山上雄伟的布达拉宫,魂牵梦绕的圣城拉萨就在眼前。
③ 茶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
根植于悠久的中国华民族传统文化之内中
,
在
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容
逐渐由物质文化上升到精神文化的范畴
,
是融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人文科学于一体的文化体系。
茶文化与旅游业关系密切,
是一项重要旅游资源。
茶文化与
旅游结合可以促进旅游业发展,
也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普及
④ 茶文化旅游公司怎么做才能有创意
一、茶文化和旅游的基本含义
茶文化是一定时期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体现。它以茶这种实物为载体来传播与茶有关的各种文化,因此茶文化有着非常广阔的内容,它涵盖了多个学科与行业,如文化艺术、医学保健、科技教育、经济贸易、历史考古、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具体内容包括:茶与诗词、茶与歌舞、茶与禅教、茶艺表演、茶与婚礼、茶事掌故、茶与楹联、茶与谚语、茶叶专著、茶叶期刊、茶与小说、茶与美术、茶与祭祀、饮茶习俗、陶瓷茶具、茶馆茶楼、茶食茶疗、茶事博览和茶事旅游等方面。茶与各种形式的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今天内涵丰富的中国茶文化,当代茶文化精神讲求人与自然的亲和、追求真善美的完美统一。旅游即旅行游览活动,泛指为旅客提供休闲设施与服务的产业,涉及到政经史地法等各个社会领域。一般而言,旅游具有观光和游历两个不同的层次,前者历时短,体验较浅;后者历时长,注重精神层面的人生体验;旅游既能锻炼人的身体,又能陶冶情操,丰富知识,开阔眼界,体味生活的本来面目,平时不易得到的快乐通过旅游得到充分的释怀,并成为一生永久而美好难忘的记忆。休闲生态旅游成了当今人们外出旅游的趋势与方向。现代的旅游方式已不同于古代文人的游山玩水或徐霞客式的旅行和科学考察,“求新、求知、求乐”是旅游者普遍的心理需求,它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中一种不断发展的生活方式。
二、旅游经济与茶文化的契合点
旅游通常衍生游乐活动、餐饮及购物等几个环节,与茶文化有很好的契合度。首先,现在以文化艺术为主题的体验式旅游倍受推崇,既娱乐身心又增长见识,而茶道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中游客能品茗香茶并欣赏不同风格的茶艺表演,能给游客带来更好的休闲生活体验。中国各地现有20多种形式的茶道表演或茶礼表演,各具地方及民族色彩,且朝着艺术化的、故事化、规范化发展,如浙江的龙井茶礼、湖南擂茶表演、江西的禅茶、广东福建的功夫茶、云南的三道茶、陕西的唐代宫廷茶道等。茶艺表演集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茶文化内涵,将民俗、民风、诗词歌舞、书法绘画、壶艺、茶艺等融为一体,吸引着海内外游客的目光。其次,餐饮是旅游的重要环节。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茶食品也有很长的历史和经验。各地茶叶做的饭菜已超过100种。而茶膳以清淡、爽口、开胃为特色,并配以多种罐装茶饮料和热饮清茶,非常适应各种年龄段游客的需要。比较有名的有:杭州特色的龙井虾仁、双龙戏珠;北京特色的纯芽龙须、银针庆有余、茶饺;台湾特色碧螺春笋、绿茶白莲、香片淋饼等。茶餐厅在广东、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成为中式餐厅的重要补充。茶膳的基本形式有早茶、套餐、家常菜饭、特色茶宴(婚礼及生日茶宴等),备受各阶层人士的青睐。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通常需要购买一些纪念品及地方特产。有茶文化要素的特色商品是游客喜欢购买的商品之一。在茶文化旅游景点除了可购买传统茶叶、茶具产品和一般旅游茶产品之外,新型茶叶商品如茶饼、茶糖、保健功能茶、减肥茶、茶类字画等也拓展了茶文化商品的名单。
三、江西风景名胜与所产名茶的现状
江西有句俗语“赣鄱绿宝石,高山出好茶”,名山深处有名茶,下面以江西公认的名山名茶举例说明:
1.庐山云雾茶:产于江西省庐山坡800米以上的含鄱口、五老峰、汉阳峰、小天池、仙人洞等地。庐山年平均温度12℃,年降雨量2500毫米,年雾日期260天。山高林密,泉水泛流,土壤腐殖质层深厚,有机质含量极为丰富,茶生其间得天独厚。朱德有诗赞曰:“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年饮,延年益寿法。”鲜叶于5月初采摘,以一芽一叶初展为标准。经摊放、杀青、轻揉、理条整形、提毫干燥等工序加工而成。成品形如石松,紧结圆直,绿润多毫;汤色碧亮,香高味浓,鲜甘耐泡;叶底嫩绿,从容舒展。庐山是中国5A景区,年游客逾千万人次、旅游收入近百亿元,庐山云雾茶的种植面积庐山区达1万亩,产量200吨。浙江大学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做出这样的评估:“庐山云雾茶品牌价值为10.99亿元,位居全国第13位”。旅游圣地给名茶带来的附加价值可见一斑。
2.井冈翠绿:井冈翠绿是新创名茶,产于中国革命圣地井冈山,1983年被评为江西省八大名茶之一。井冈山地处江西省西南部,位于湖南和江西省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东连江西泰和、遂川两县,南邻湖南炎陵县,西靠湖南茶陵县,北接江西永新县。井冈山最高峰海拔2120米,风景秀丽,林木繁茂,有高山幽壑,飞瀑深涧,岩洞云海之景,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井冈翠绿茶,产于海拔千米的井冈山风景区内的茨坪花果山茶园。这里一年四季云雾飘绕,空气湿度大,日照光度短,适宜于茶树好湿喜阴的特点,因而生产的茶叶叶片肥壮,柔软细嫩,全年产茶叶50多万斤。茶叶已成为井冈山的一项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井冈山景区年游客接待量在2008年即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60亿元。
3.遂川狗牯脑:产于江西遂川县汤湖乡狗牯脑山,该山矗立于罗霄山脉南麓支系,坐南朝北,山南为五指峰,北有老虎岩,东北面5公里有著名的汤湖温泉,地理环境优美。狗牯脑茶始创于清嘉庆年间,已有近200年历史,曾获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随着黄金假日生态游的兴起,狗牯脑山景区接待茶山游客有近八千人的规模,在旅游经济的带动下,遂川县现有茶园面积13万亩,年产量2000吨,产值近3亿元。
4.婺源茗眉:产于江西省婺源县,位于赣东北山区,与浙、皖接壤,1958年创制。茶区地势高峻,峰峦起伏,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石耳山和鄣公山,星江河贯穿县内,年平均温度16℃至17℃,年降雨量1700毫米至2000毫米,云山雾海,四季不绝,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宜于茶树生长。婺源县位于江西东北部,与安徽省、浙江省交界,作为江西近年兴起的生态旅游圣地,2011年游客数量突破6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8.9亿元,同时全县的茶园面积16.4万亩,年产5500吨,出口5000吨,创汇1200万美元。由此可知,旅游经济的繁荣推动了茶产业的发展,与茶文化的发扬是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旅游经济对茶文化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
四、江西茶文化旅游的现状及特点
江西是著名的茶乡,如何将旅游经济与茶文化有机联系在一起,使旅游产业获得持续的发展是我们要重点分析讨论的问题,目前江西茶文化旅游的现状及特点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前景看好与茶文化底蕴低共存说起“茶旅游”,许多家庭都很感兴趣,由于其独特的旅游形式颇受大众欢迎,市场前景看好。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茶旅游”实质上仅停留在茶的外在物质形态,对于其内涵部分也就是精神形态方面则很难触及。现今高度竞争的社会,养成了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加上旅游团为考虑自身的经济效益,旅游活动往往行程安排很紧,没有时间安排大家静下心来,泡茶品茶,更别说观赏茶艺表演了。而真正的茶文化旅游一定要挖掘茶文化的深厚内涵,根据各景区特点设计不同茶事旅游产品,形成多层次消费,培育一批高品位的茶文化爱好者,带动更多的人了解喜爱茶文化,以此推动“茶旅游”的发展。婺源是江西省近年兴起的旅游热点地区。2007年11月成立了江西婺源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8849万元。公司现有江湾、大鄣山卧龙谷、灵岩洞、李坑、晓起、思溪延村、彩虹桥、文公山、汪口、江岭、石城、百柱宗祠等12个精品景区,其中国家4A级旅游区六个,涵盖了婺源古村文化、田园风光和茶园风情旅游资源之精华。婺源县努力打造“中国最美乡村”品牌,带动了全县旅游快速发展。但对于大多数游客而言,茶园风情游仅限于在茶园观光、采摘茶叶、呼吸新鲜空气、喝茶品茗、购买茶叶做纪念品的阶段,停留在泛茶文化的浅层次。因此茶文化游在婺源起点低,规模小,设施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游客来婺源以观光为主,婺源的景点门票收入是旅游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婺源的茶旅游产品不够丰富,且缺乏茶文化的挖掘宣传,再加上茶旅游产品设计的单调,使得游客通常逗留天数为1.1天,难以发挥规模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专业化公司较少,品牌意识有待加强茶文化旅游仅是旅游公司的小众产品。虽然茶文化被大众所熟知,但是与茶文化相关的旅游线路却知名度不高。杭州的“西湖龙井”茶很多旅游者耳熟能详,却对与“西湖龙井”相关的旅游产品知之甚少。国内的茶文化旅游市场不但产品稀少而且形式单一,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滞后,还没有打造出一条与茶文化相关的旅游产业链条。江西茶文化旅游尚处于初级阶段,近年来虽然发展较快,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旅游产品较少,产业规模较小,知名度不高。现在开展茶文化旅游项目的地区主要在较大的产茶区,这些地区虽然茶产业的规模较大,但是与茶相关的旅游产业规模却相对较小,没有形成专门开展茶文化旅游的大型旅游景区和旅游公司。
(三)茶文化游重“茶”轻“旅”,重“物质财富”轻“文化价值”我国的茶产业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大多以经济利益为导向,政府也以GDP数量的高低作为官员绩效考核标准。茶文化旅游市场需要长时间的培育,周期长见效慢,短期内对当地的经济提升作用不明显,因此导致各个层面都十分重视茶产业发展,忽视了与茶文化有关的旅游项目的挖掘。江西省茶文化旅游是在茶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由于与茶文化有关的消费休闲项目不多,导致以茶为主的旅游收入赶不上茶产业经济收入高,所以茶文化旅游一直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将“茶文化”的丰富内涵植入到旅游项目中,从物质层面的消费转向到精神层面的消费,是我们可以努力的方向。
五、关于发展江西茶文化旅游的思考
江西省茶文化旅游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行业发展态势上都处于起步阶段。我国许多产茶省的茶文化旅游,都把茶文化旅游纳入了重点发展项目。世界上许多产茶国,如日本、韩国、斯里兰卡等国家开展了茶文化旅游项目,并取得许多成功经验。茶文化旅游是深受欢迎的专项旅游,包括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名胜旅游等诸多内容。借鉴中外成功的经验,江西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发展茶文化旅游产业。
(一)通过节会旅游带动茶文化旅游发展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茶文化会展活动,“以茶促旅,以旅促茶”,带动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如“中国茶叶之乡”江西婺源于2008年5月28至30日举办2008“婺源茶文化节”,搭建茶业科研信息交流平台,展示婺源茶产业发展成就,打造“婺源绿茶”品牌,开拓茶叶销售市场。江西省的茶资源十分丰富,且茶园大多位于自然环境优美的风景名胜之处,将自然资源优势与相关的文化(诗歌,神话、典故等)有机结合,正可满足都市人追求自然美感和文化体验的需求。茶文化旅游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如游览茶山、考察茶园、参观茶建筑,观赏茶俗、学习茶艺、品尝和购买名茶,欣赏茶歌、茶舞、茶戏,以及与茶相关的名胜、名人和文化事项。通过做大做强某一地区的茶旅游品牌形象,给全省产茶区旅游带来示范和引领效应。通过市场及游客的培育,使“茶节”的参与者从简单的游客变为对茶文化感兴趣的有心人。
(二)大力开发包含茶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目前中国各产茶区以茶为主的旅游产品开发不够,各地可以因地制宜的发展以欣赏、参与特色茶俗为主题的茶俗风情游。除了名茶文化游外,具有地方特色的山茶文化游也十分受欢迎。以南昌为例:南昌市正在打造“中国水都”,给茶文化旅游发展带来极好的契机。“中国水都”既应是自然水系之都,又要是人文生态之都。茶和水关系密切,茶文化与水文化和谐相融。南昌市“洪崖丹井”景点有唐代“茶圣”陆羽评定的“天下第八泉”,红谷滩新区又有泊园老茶馆等装修典雅、文化内涵深厚的茶艺馆,凤凰沟景区还有万亩茶园。通过深度挖掘茶文化与山水的特色,开发适合广大人群的旅游特色产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因此可以利用和宣传茶的药用价值及保健功能。茶叶内含成分丰富,有多种已被证明对人体有明显的保健和药用价值的化学成份。它具有提神、健胃、帮助消化、减肥、美容等功效。通过树立“生态茶”、“放心茶”的良好形象,将生态游与茶文化之旅有机结合,使游客切身体会到茶的价值并产生认同感。根据茶文化的特征,可以设计各类茶文化旅游主题,如“茶文化美食”主题,举办茶宴(茶点)品尝节,推出一批茶餐饮特色宴会、菜肴和茶点,吸引游客到茶餐饮特色店用餐消费;“茶艺交流”主题,举行中外茶艺交流活动,为海内外茶艺爱好者提供茶艺交流的平台;“茶文化体验”主题,向中外游客介绍、展示、品鉴包括采摘、炒制在内的中国茶艺文化;“茶文化专题游”主题,设计茶文化特色旅游线路,如茶文化寻踪游、茶道寻源游、茶文化工业游、都市茶馆游、农家茶馆游等系列茶文化旅游线路。通过这些主题的设立,使游客在这其中逐步理解当地茶文化的内涵,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
(三)从政策层面支持茶文化旅游项目的建设茶文化旅游项目带有很强的综合性,既具有文化产业性质,又具有生态建设性质,还具有文化创意性质。其多种属性都是当前政府倡导和支持的产业发展类型,应该给予政策层面和经济方面的大力支持。要把茶文化旅游列入地方可持续生态发展和经济转型提升的项目,作为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项目,在计划立项、用地审批、土地占补平衡、信贷支持等方面予以扶持。现在,江西省泊园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正规划投入巨资在南昌建设“江西茶文化博物馆”、“江西茶文化博览园”和“茶文化精品一条街”,并且以朱权墓区为依托开发“皇茶”和古琴文化景区。这一项目,得到中国民俗学会茶艺研究专业委员会、江西省民俗与文化遗产学会、江西茶业联合会、南昌市文化产业协会的大力支持,该项目正在论证和规划阶段。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一馆、一园、一街、一景区”的茶文化旅游龙头基地,并与南昌茶馆、茶叶市场、凤凰沟景区、江南茶仓等形成一条旅游热线,进而推动南昌市旅游的整体发展。
(四)加强茶文化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在全省已有的旅游管理专业中,开设茶文化课程。通过培训班、研讨会、远程教育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在职人员从事茶文化旅游基本知识与技能教育的培训。同时在现有的茶学、茶文化和茶艺专业中开设茶文化旅游课程,让学员充分了解和掌握旅游的相关知识与服务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几乎所有大专院校都没有茶文化专业,调查结果表明,较高素质的茶文化专业人才相当缺乏。目前从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和社会的需求出发,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高校开设了茶文化专业。多层次办学体现在既有普通高校教育系列又要有高职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办学的主要思路是:①确立“面向旅游业,做大茶文章”的办学定位。根据茶文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对该专业的建设是以强化专业技能教育为导向,各科教学以实践技能为主体的办学路径。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实践技能操作和一技之长相结合的综合能力培养,在课时分配上加大技能操作课时的比重,力求在实践教学环节改革上创新。③以地方对茶文化人才的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相关人才动向的社会调查,致力于茶文化优秀特色人才的培养,使茶文化专业的教育目标与社会需求相一致。④加大茶叶审评、茶叶制作、茶叶冲泡、古筝、音乐、茶文化表演等课程课时的比重。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茶叶基础知识,而且要会识别各种茶叶,会动手制作各种茶叶,会表演各种茶叶冲泡技艺,会管理茶馆、茶楼,使学生既具有过硬的实践操作技能,又具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力。⑤进行茶文化教学方法实效与示范成果推广。
(五)加强省内茶景区与省外景区的合作长三角、珠三角都是江西主要的旅游目标客户。这几大城市群本身都是都市旅游型的城市,江西高品位的“绿色”旅游对这些游客极具渗透力。江西旅游产业必须善于造势,善于抓住机遇,早日参与沪、苏、浙的旅游经济区域网络,并且打通与粤、港、澳旅游组织的关系。我们既要目光向内,发掘潜能,矢志不渝地做强绿色旅游,打响江西茶文化旅游品牌;又要针对周边不同状况,善于抓住不同的市场机遇,打破地域界限,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六、总结
作为中国长三角的后花园,文化及历史底蕴深远的赣鄱大地,茶文化在江西默默地传播了千年。“寒夜客耒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新世纪应有的思维,传统茶产业及茶文化应通过与旅游产业经济的紧密合作,实现茶文化的弘扬及旅游业的和谐发展。
⑤ 茶文化旅游这个概念什么时候被提出来的
中国是茶的故乡,具有4000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茶。先辈以茶为载体田,以中国为中心,向世界各国和地区传播包括茶的品种、茶的栽培和加工、饮茶、茶文化等。
茶作为雅俗共赏的一种事物,有言道:“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通六艺,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又有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作为一种文化,茶文化既是上层文化,也是一种大众文化。茶,是连接着各个职业、各个阶层、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的纽带。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茶的利用不单纯是冲泡饮用,而是在茶资源的开发、综合利用、茶文化等方面开展了更深、更广泛的研究和交流,对茶的研究和喜爱,也不局限于茶学者,广大消费者对茶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1、茶文化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学科与行业,包含茶叶专著、茶叶期刊、茶与诗词、茶与歌舞 、茶与小说等。茶文化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它融合了儒佛道各家优秀思想,负载着儒、佛、道三教文化的内涵,形成今天十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和”为中心的茶道精神。
2、茶与旅游文化的结缘
从茶的发展历史演变来看,一种茶之所以成名并发扬光大,主要因素一则是茶本身品质好.二则离不开茶产区的山水人文历史渊源,杭州的龙井茶如此,武夷岩茶等亦如此。茶文化与旅游的结缘主要体现在:一是茶产地的名山名寺、茶文化的历史遗迹、茶区的美丽风光和怡人的气候环境。吴觉农先生在《茶经述评》中说:高山出名茶,主要由于高山云雾多,漫射光多.湿度大.有的是昼夜温差大等等.有利于茶叶有效物质的积累,特别是芳香物质积累较多。茶园山名,放有“名山出名茶”之说。如:大红袍与武夷山人文自然祭观、江西庐山云雾茶与庐山风光及鄱阳湖景观、华顶云雾与日本天台宗的祖庭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二是有观赏价值的各种名茶采制技巧和各具特色的茶俗茶艺表演。如:云南白族的“三道茶”、客家“擂茶”、西湖龙井茶的手工炒制等。三是各地区建立的一些以茶文化为内容的旅游参观点。如浙江杭州的中国茶叶博物馆、福建漳浦的天福茶博物院与石雕园、广东英德的茶趣园、昆明世博会茶园等有特色的茶文化旅游区。
3、茶文化旅游
茶文化旅游则是指在休闲、放松的旅游过程中,细细品味茶的文化、内涵,体味茶的风俗、礼仪,鉴赏茶叶的品质并参与其间的能陶冶旅游者身心的一种特色旅游项目。茶文化旅游是现代茶业与现代旅游业交叉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即茶叶人文生态旅游。它是将茶叶生态环境、茶生产、自然资源、荣文化内涵等融为一体进行旅游开发。通过开展茶文化旅游、茶产品会展旅游、茶文化节庆旅游等使我国传统茶文化得以继承与发展,同时由旅游带动的旅游购物、餐饮、娱乐等相关行业,发展以茶文化旅游为核心的茶消费,这也是弘扬我国传统茶文化的重要途径。
⑥ 杭州茶文化旅游有哪些特色
茶文化旅游是将茶业资源和旅游资源相结合并综合开发的新项目,是以得到茶业版物质享受和茶文化精神享受权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文化旅游。对于都市旅游来说,开发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但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杭州对于外地游客的吸引力不仅在于现代的都市文化,而且在于历史沉淀后独一无二的传统文化。近年来旅游者寻求多样化的综合性满足,对特色旅游的兴趣越来越强,对"自然"和"本色"尤其偏爱,因此杭州可依托具有休闲价值、观赏价值和体验价值的西湖龙井茶文化,开拓全新的旅游方式,使消费者得到养生保健、反璞归真、具有文化品味的旅游享受。
七山二水一分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及自中唐以来长期积累的茶叶生产经验,使杭州在徽宗崇宁元年就成为浙江有名的茶场。西湖龙井色泽翠绿,香郁若兰,味醇甘甜,形似雀舌,成为杭州名茶约始于明代嘉靖年间,五百年来盛名不衰。
⑦ 中国茶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与思路
谈及中国的茶文化,就不能不涉及到佛教和佛茶文化,因为它是中国茶文化中的奇葩之一,其中蕴藏着许多耐人寻味的内容。 这里首先要谈一谈佛茶文化与中国传统茶道的重要区别。中国茶文化的主调可以说是以儒家茶道为主的。茶道中充满着自己的精神追求,也有对其他人际的热情。饮茶,自己养浩然之气,对人又博施众济,大家分享快乐。清醒、达观、热情、亲和包容,构成儒家茶道的欢快格局。既承认苦,又争取乐,比较的“中庸”,易于为一般人接受。而佛教茶道则没有这种欢快的格调,它更为强调“苦寂”,强调“苦寂”中的“顿悟”。那么既然中国茶文化总的思想趋向是热爱人生和乐感的,而佛教精神强调的是苦寂,这两种东西怎么会如此紧密地连诀相伴,而调和成另一种茶文化——佛茶文化呢? 对于中国佛茶文化的形成,不能不提及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光辉时期——唐王朝。佛教自汉代传人中国,逐渐发展,但其发展总摆脱不了“依附”二字,只是到了隋唐,尤其是唐代,由于朝廷的提倡而得到了特殊发展,使僧居佛刹遍于全国各地。许多寺院不仅成为传播佛学思想的地方,而且也是经济单位,许多高级僧人都是大地主,和尚中的上层人士不仅享受世俗地主高堂锦衣的优裕生活,而且比世俗地主更加闲适,饮茶需要耐心和功夫,把茶变为艺术又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寺院常建于名山名水之间,气候常宜植茶,而僧人们是专门进行精神修养的,所以把茶与精神结合,佛之弟子是最好的人选之一。由于僧人清闲,有时间品茶,僧人修炼也需要饮茶,加上唐王朝大力发展,弘扬佛教,僧人行遍天下,从而推动了饮茶之风在全国的流行。可以说这是佛家对中国茶文化的不朽功德。 但是使佛理与茶理真正结合,形成佛茶文化,是禅宗的贡献。至今在中日等国还流行的“茶禅一味”的说法即是明证。禅宗,只是佛学诸派中的一派,但其对奠定佛茶文化的精神基础,是功不可泯的。 禅宗主张以坐禅修行的方法“直指人心,见性成德,不立文字”。就是说,心理清净,无有烦恼,此心即佛。其次还主张逢苦不忧,得乐不喜,无求即乐。因为它的出现,使佛茶文化有了自己独立的意境。 禅宗的有无观,是十分有意思的。从哲学观点看,禅宗强调自身领悟,即所谓“明心见性”,主张所谓有即无,无即有,不过是劝人心胸豁达些,真靠坐禅把世上的东西和烦恼都变的没有了,那是不可能的。从这点说,茶能使人心静、不乱、不烦,有乐趣,但又有节制,与禅宗变通佛教规戒相适应。禅宗在茶中熔进“清静”思想,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与山水、自然、宇宙融为一体,在饮茶中求得美好的韵律,精神开释,这是修道的一种“创新”,若按印度佛教的原义,今生不得解脱,天堂才是出路,当然饮茶也无济于事,只有干坐着等死罢了。但禅是中国化的佛教,主张“顿悟”,你把事情都看淡些,就“大觉大悟”了。在茶中得到精神寄托,也是一种“悟”,所以说“茶禅一味”,茶道精神与禅学是相通的。正是由于禅师们在追求静悟方面的执着,使佛茶文化的意境得以确立,将饮茶从技艺提高到了精神的高度,从而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茶道”二字。1)体现佛茶文化特点,突出恢复佛家“茶仪”。 佛教戒律太严不适合中国人的胃口,但完全去律去戒也就不称其为佛教了。禅宗主张圆通,但圆通过了分,到后来有的禅僧主张连坐禅也不必了,这对禅宗本身便构成了威胁。所以,到唐末禅宗自己开始整顿。和尚怀海采用大小乘戒律,别创“禅律”,因怀海居百仗山,故称《百仗清规》,《百仗清规》包括了僧人一切行为规范,而茶是禅僧良友,对饮茶的规矩自然也规范了进去。从此佛家茶仪正式出现。 茶仪中比较有名的是浙江余杭径山茶宴。在宋代,径山寺以佛与茶同时出名,号称江南禅林之冠。茶宴上,要坐谈佛经,也谈茶道,并赋诗。径山茶宴有一定程式,先由主持僧亲自“调茶”,以表对全体佛众的敬意。然后由寺僧——奉献给宾客,称为“献茶”。宾客接茶后,打开茶碗观茶色,闻茶香,再尝味,开辟了茶文化的新途径。 别外,禅门把日常饮茶和待客方法也加以了规范。所有这些,都是可供我们挖掘、整理的对象。 (2)开辟佛茶文化游对日本市场的重大意义。 日本茶道,无论从茶艺器具、点茶过程、思想精神,都与中国茶文化有着深切的渊源。可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日本茶道更似于中国的佛茶文化。当然,日本茶道中还凝聚着日本人民自己的创造,而正是由于日本茶道和中国佛茶文化的某种程度上的相似,对我们设计佛教茶道旅游,吸引日本游客大有裨益。 熟悉茶文化发展史的人都知道,第一个从中国学习饮茶,把茶种带到日本的是日本学僧最澄。但最澄所处是唐朝中期,中国茶文化也是刚刚发展的新事物。所以最澄等还不可能更多了解它的本质。真正在日本全面宣传中国茶文化,奠定日本茶文化基础的是日本名僧荣西和尚。由于其两度来华,在中国居住长达24年之久,所以他对中国的佛学理论和茶学道理,都是有一定见地的。这在他的自传中都有所体现,如“登天台山见青龙于石板,拜罗汉于中峰,供茶汤而感现异花于于篮中”。龙是中国文化的象征,龙出现于中国寺庙中,证明自印度传来的佛教已完全中国化了,而所谓向罗汉供茶,感觉由茶朵从杯中显现,据说只有在一定功态下才有这种感觉,从中可见荣西当时修炼的功底。荣西归国后所写的《吃茶养生记》重点吸收了陆羽《茶经》中适于以茶保健和烹调器具、技艺方面的内容。奠定了日本茶道的基本程序与用具。 随着交流的增进,南宋端平年间,日僧圆尔辨圆在径山寺求法,回国时带去了茶籽,播种于安倍川一带,并播传了径山茶研制法,随后日僧南浦诏明在径山修学五年,归国时由将“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带回了日本崇福寺,这就是至今日本佛教界仍认为日本“茶道”的故乡在浙江,在径山寺的原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浙江开发佛茶文化旅游,对于中日文化交流,将是一个颇具吸引力的内容。 (3)开展佛茶文化旅游,要重视茶具开发恢复与茶屋的布置。 我们现在的茶室,对于茶具的重视明显不够。茶具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结晶,而且在茶艺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至今日本茶道还保留着陆羽“二十四器”中的二十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洗器、调茶的过程中使人逐渐安静下来,经历一个有条不紊的过程,体现“省定”、“内敛”的特征。而在洗器、点茶过程中,设计出每次茶会的主题和对话,主客对答,以便通过茶艺回忆典籍、铭文,把人们引入一个古老肃穆的气氛中去……同时,日本的茶室布置亦体现着这个民族的特点与精神。由于日本是个岛国,大和民族随时有着“危机感”,所以其在古茶道室的入口处,大多设计得很低,大约要伏身而行,从中体现出日本人的隐忍精神,而以树干为柱,以竹木、茅草为顶,也随时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苦难……从此之中,我们亦应注意,在开发佛茶文化时应认真总结、吸收各方优点,从而发掘、设计出一套独具民族特色的东西。 总之,佛茶文化,是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佛教的基本精神,中国人是最精神的,饮茶有道,艺茶有术,以及整个饮茶过程中的美学艺境,是我们开发旅游产品的一个宝贵财富。
⑧ 旅游管理茶文化方向是什么意思
应该是旅游管理 偏向茶文化旅游这块的
这种专业除了学基本的旅游管理的内容外 还会回学不少茶文化方面的内容 学的东答西更丰富一些
现在茶行业也挺火的 这种把茶和观光旅游和消费者体验结合起来的项目也比较多 还是蛮有前景的
⑨ 杭州周边茶文化旅游
错啦 茶文化不去茶叶博物馆(网上自己查下地址 我不详发了)简直是浪费 喝茶版买茶 不去梅家坞 而仅仅权是去市内的茶叶商店就是被骗(茶店的茶就是从梅家坞那带的农民家进货的) 杭州周边啊 杭州很大啊 梅家坞过去这么偏僻的地方 现在都快算离市中心近的 周边要么去黄山 黄山毛尖 或安吉 安吉白茶都是有名的
⑩ 求旅游路线方案,茶文化方面的
7天的,时间,我觉得,只能去一两个地方。
如果去很多地方,走马观花,没实际意义版。
1、杭州权、宜兴二地,,,杭州感受龙井绿茶的文化,还有茶叶博物馆可以逛。
宜兴可以选茶具,时间可以按自己需求分配。
2、黄山、景德镇,,目的同第一条。
我认为这两个选择,应该算首选了,,其它的,龙泉、安溪、这样的地方,可以看自己需要适当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