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专项资金使用明细账审计需要提供哪些文件
专项资金使用明细账审计,需要提供政府批复文件,账簿,记账凭证,原始凭证,辅助账等文件资料。
扩展阅读
专项资金审计是审计机关对专项资金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监督活动。专项资金审计只对某项资金的收支活动进行审查,一般不需要涉及被审计单位的其他财政财务收支活动。
❷ 专项资金的审计是谁来做些什么
专项资金的审计是由审计机关来进行的。
专项资金审计是审计机关对专项资金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监督活动。专项资金审计只对某项资金的收支活动进行审查,一般不需要涉及被审计单位的其他财政财务收支活动。
专项资金具有项目多、金额大、使用范围广的特点,主要包括扶贫、农林水、教科文卫、交通能源和开发等资金。在实际工作中,对各项专项资金的审计有时不够全面深入,其主要原因是往往忽视了专项资金审计的几个重要环节:
1、注重账簿审计的同时,千万别忽视实际项目的审计。
审计往往只是将被审计单位的专项资金收支总账、明细账和记账凭证等会计资料送达审计组,审计完后即为审计结束。即使到实地查看工程,也是走马观花,没有认真丈量、记录,也没有计算材料实际用量与账面决算数所使用数量是否一致,看是否有高估冒算或实际使用量小于决算量的现象。
2、注重账面的收支凭证的同时,千万别忽视银行票据的审计。
专项资金审计的传统方法是看账面收支凭证是否合理、合法、合规,而对银行票据的真实性和银行对账单的核对工作容易忽视。由于某些配套资金不能足额到位,多数采用配套资金空运行方式,即真拨付、后转回、账面反映配套资金到位了,而实际上根本没有到位,在实际工作中,只要查阅开户行银行对账单所反映的收支明细与被审计单位银行账收支栏目,就可能反映同等金额的一收一支,而且时间相近;还有一种情况是被审计单位账上反映现金增加而银行对账单没有记录付出,则采用现金支票存根联入账,提款联没有取款、主观上也不想取款,客观上也无款可取。只要重视加强对银行票据系列的审核力度,弄虚作假的现象便一目了然。
3、重视资金使用的同时,千万别忽视资金使用效益。
主要看在建工程项目借方数或专项支出数,累加后与上级下达计划指标进行对比,看资金是否全部支出,全部支出即视为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没有被挤占、挪用,忽略了该项资金的使用经济效益,有的即便在审计报告中有所反映,也总是很勉强,其数据不够准确真实。形成的主要原因:一是某些地区或部门为了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早日投入,项目立项具有盲目性、随意性,缺乏对当地经济社会等现实环境的可行性论证,从而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工程项目竣工时间较短,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效益不明显;三是由于审计人员少,时间短,根本不可能深入实地调查了解,往往是"从书本到书本"的反映效益。
4、注意资金到位率的同时,千万别忽视资金到位的时间性。
在对各项专项资金审计中,审计人员总是查找上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联合下达的专项资金的指标文件,然后与同级财政部门专项资金额进行对比,计算资金到位率,比例大则资金足额到位,比例小则到位小,并在审计中予以评价。但是,较多当年下达的专项资金的指标,由于财力有限调剂其他用途,下拨渠道不畅等,拖欠到年底,有的甚至到第二年底才勉强拨付完毕,资金到位时间迟缓,严重影响工程项目设施建设。
以上四个环节的审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应同等对待,相互对应,互为牵制。这样才能在专项资金审计中客观、公正、真实地反映资金收支的全貌。
审计方法是:
1.顺藤摸瓜法。
通过对资金运动轨迹的跟踪,对每一笔资金的来龙去脉追查到底,沿着资金流向,资金到哪追到哪,涉及哪个单位查哪个单位,一直查到资金的最终用途。这是专项资金审计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但费时、费力,工作量较大,因此,适用经验比较丰富,有较高的判断能力的审计人员,应突出重点,选择有疑点的资金进行审计。
2.调查法。
此法适用于发现账外线索和核实发票审计,是获取账外审计线索或审计证据最有效的方法。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通过专业判断,认为被审计单位存在账外收支款项或支出票据中存在虚假发票,就要采取延伸调查的方法予以核实。
首先,要制定好调查方案,对调查对象 谈话技巧 调查方式方法调查的内容以及被调查对象的确定做好安排;其次,调查应脱离被审计单位,审计人员独立进行。
3.银行存款核对法。
适用于专项资金审计,是发现专项资金转移 挪用最有效的方法。不仅要对余额 未达账项进行核对,而且要对每一笔发生额进行核实,对不符的款项或虽然相符但认为有异常的款项,要进行延伸审计开户行和到对方单位进行核实,查清专项资金的具体使用用途。
4.分析性复核法。
分析性复核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进行分析,主要目的是发现异常事件和数据,是审计人员进行综合判断的基础。对分析中发现的差异,特别是对异常变动进行调查,必要时要适当追加审计程序。
❸ 关于请求对扶贫资金专项审计专项资金进行审计的请示
专项资金审计的定义:是审计机关对专项资金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监督活动。专项资金审计只对某项资金的收支活动进行审查,一般不需要涉及被审计单位的其他财政财务收支活动。
专项资金审计的方法:
顺藤摸瓜法。通过对资金运动轨迹的跟踪,对每一笔资金的来龙去脉追查到底,沿着资金流向,资金到哪追到哪,涉及哪个单位查哪个单位,一直查到资金的最终用途。
调查法。此法适用于发现账外线索和核实发票审计,是获取账外审计线索或审计证据最有效的方法。
银行存款核对法。适用于专项资金审计,是发现专项资金转移 挪用最有效的方法。
分析性复核法。分析性复核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进行分析,主要目的是发现异常事件和数据,是审计人员进行综合判断的基础。
专项资金审计的意义:
注重账簿审计的同时,千万别忽视实际项目的审计。
注重账面的收支凭证的同时,千万别忽视银行票据的审计。
重视资金使用的同时,千万别忽视资金使用效益。
注意资金到位率的同时,千万别忽视资金到位的时间性。
专项资金审计的步骤:
审计机关对专项资金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监督活动。专项资金审计只对某项资金的收支活动进行审查,一般不需要涉及被审计单位的其他财政财务收支活动。
❹ 开展专项资金审计的技巧有哪些
开展专项资金审计已经成为国家审计机关的一项经常性的任务,这是因为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国家财政实力的不断提升,为了更好更快的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国家将会安排越来越多的专项资金投入来促进和扶持各项事业的发展,这类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在实际中管理如何、使用情况及其效益状况怎样,理所当然成了专司经济监督之责的国家审计机关一项重要职责,笔者在多年的审计专项资金实践工作中,总结出开展专项资金审计的一些基本技巧,通过采用这些技巧不仅可以及时发现专项资金在管理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诸如截留、挤占、挪用、设置小金库等违规违纪问题,还能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审计成本,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提供审计同行参考。
一、采用资金来源汇总技巧。
一般来说,一个专项资金总是由国家财政投入资金、各级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和项目建设或使用单位配套资金几块组成的,而且任何一个专项资金项目都会有财政部门或者财政部门与相关主管部门的专门文件,文件中对资金的组成有明确的规定,那一块按比例出多少资金,什么时候出资金可以说十分精准,要求也十分严格,这表明专项资金具有政策性强和时间性强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在开展专项资金审计时,审计人员只要根据账面上对各块资金的记录情况加以汇总,然后将汇总的结果与对应的专门文件相对照,就能很快发现各块资金方面存在的资金不落实、不到位、拨付不及时或虚假配套骗取国家财政资金的问题。采用资金来源汇总技巧,能有效监督专项资金落实情况,从而督促各块资金按规定的比例及时足额到位。
二、采用资金运动跟踪技巧。
任何一项专项资金最终目的就是要运用到该专门的项目建设上,所以采用资金运动跟踪技巧,就是以资金运动作为主线,资金流向哪里,审计就跟踪到到哪里。审计过程中,有必要对项目资金拨付管理及使用情况整个流程进行追踪审查。要对照项目审批文件中规定的资金额度、用途、到位、管理、使用每个环节进行核对。用顺查法一步一步,一笔一笔,一项一项按照资金运行轨迹进行跟踪审查。这样做虽然工作繁琐,但只有这样才可以全面、有效地判断资金运动的各个方面,是否合规、合法,是否符合专门文件的规定,从而查清项目资金在整个运行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固有的审计风险,审计过程中如果发现项目资金在专门文件规定的时间(还包括资金数量)仍然停留在项目之前的任何部门都表明专项资金存在违规。至少证明财政部门或项目主管部门没有按预算安排、按项目进度、按专门文件规定的时间和数量要求及时进行拨款,客观上就存在因拨款不及时、不足额影响项目进度的问题,由此审计人员还可以联想到资金拨付渠道不流畅,有可能是专项资金途中渗漏,造成专项资金被截留、挪用甚至出现私分、贪污等恶意侵吞的行为。采用资金运动跟踪技巧,就可以确保专项资金完整及时足额的流向具体使用专项资金的部门或单位,监督专项资金按照投资人的意向流向规定的使用专项资金的部门或单位这个终端。
三、采用资金支付管理技巧。
专项资金在时间和数量上按照规定的要求到达使用专项资金的部门或单位,只是专项资金使用的开始,采用资金支付管理技巧,就是监督资金真正完整的用到该项目上,为此采用这一技巧要重点关注以下四点。
第一、审计时要看专项资金到达部门或单位后是不是实行“三专”(专账、专户、专人)管理,如果达到这一点,就说明资金管理规范,内控制度建立并有效,资金是安全的。因为专项资金最突出的特点是在“专”字上,“专”字表示了专项资金特定的对象,它要求资金管理方式与之相适应,“三专”管理方式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
第二、专项资金支出是不是全部属于该项目,如果不是,那可能存在该专项资金被其他项目挤占挪用,以往财会界常说的买油的钱不能买盐,讲的就是专项资金只能属于特定的项目,此项目的资金就不能用在彼项目上,用了就是违规。
第三、项目资金支出取得的各类凭证是否真实合法有效,如果出现内容虚假的支出凭证,就可能存在套取专项资金等违纪违规问题,所以对各类项目支付凭证加鉴别很有必要。
第四、确定项目支出总额并与项目计划相对照,这点很重要,如果实际支出额度与计划额度差距太大,就要查明原因,是预算计划制定不准还是其他原因,这样才能发现在专项资金使用上是否合规合法。
四、采用项目实施过程审查技巧。
开展专项资金审计时还应该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审查,因为项目实施过程和专项资金运行过程是一致的,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采用项目实施过程审查技巧要掌握两个重点。
第一是进行程序审查。包括项目建设工程的设计是否经有权部门批准,是否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项目建设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勘察、设计、施工单位是否具备工程建设所需的资质等级;供货单位是否经过招(投)标和实行政府采购;工程建设中有无重大损失浪费及质量隐患等问题均在程序之列。
第二是进行效益考察。包括检查项目计划制定是否合理,项目完工验收是否达到预期效益,有无因立项不准、责任不清、管理不善或工程质量等原因造成损失浪费或事故隐患问题,专项资金建设项目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达到的程度如何,根据审计掌握的情况进行原因分析,结合实际提出改进意见或促进措施,确保国家扶持政策落实到位,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
❺ 专项资金审计一般都是审计哪些内容呀
专项资金审计的内容不难理解,一融网上有介绍说专项资金审计一般包括两方面资金来源和资金支出。根据批复文件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需要有哪些开支,是否在范围内,账务处理是否正确,流程是否合规等。
❻ 专项资金审计的存在问题
( 一) 审前调查了解和准备不充分,对专项资金的“ 专项性” 不熟悉。
内部控制测评、重要性水平确定与审计风险评估是编制审计方案的三个重要参数. 由于审计机关人力与时间的限制. 审前准备时间受到很大压缩. 专项资金在项目的立项背景、政策制定、资金管理和运作模式、申报批复和验收程序等方面具有专业性和其行业特殊性. 审计人员在审前调查阶段. 主要忙于对上述基本情况的初步收集和专业概念的学习与理解。掌握资金分配分布状况、走访本级资金管理部门了解其相应的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测试的任务是检查对既定的内部控制的实际执行情况. 专项资金的逐级性使得穿行测试不完整, 只能取本级一个环节进行测试. 甚至仅是只了解而无测试. 对下级和最终用户的测试实际上根据实施阶段视审计情况而安实际设置是否一致即没有做到。因此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是根据资金量分布的大小或者以往审计经验, 审计风险评估和控制环境评价也是凭经验泛泛而谈. 没有建立在内部控制测评基础上发表意见, 这样编制出来的审计方案指导性和实操性不强。审计人员甚至对某项专项资金的代表性业务是什么. 其如何运作都不清楚。
( 二) 实质性测试不足. 样本不充分导致审计取证不足以透彻说明问题。
专项资金重在发挥国家扶持和引导示范的作用, 其业务性质、运作方式和效益水平错综复杂。以往我们把审计目标定位在支出方面, 在有限的现场实施阶段花费大量时间查核资金流向及支出.可以说对资金拨付使用的每个环节审计人员都做了细致的测试。样本的抽取和证据的获取相对充分。但由于较少把资金使用效益纳入考核. 忽视效益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考核, 当审计人员需要靠多次观察来获取信息时, 就容易忽视样本量的积累. 以求从小样本中获得数据来寻求总体的相似. 注重样本的共性而忽视其本土性, 即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所抽样本的控制差异, 没有考虑样本区域不同会导致其代表性不同。因此在判断时往往高估样本结果的可靠性, 以支出的不合理推断制度的有效性, 审计结果多偏重资金使用的路径是否正确.而结果的形成没有足够多的样本量进行分析, 只能就事论事. 提出的管理建议没有实质性的深层次的内容支撑. 显得空洞。由于对控制环节、控制频度、控制手段的实际状况没有取得足够大的样本准确反映事实。我们一直无法回答“ 为什么屡查屡犯” 这个控制有效性的问题. 不能找准问题出在什么环节。
( 三) 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影响审计信息准确。
一是专项资金的审计大多还停留在账项基础审计层面。仍以资金记录为主线, 从账户人手, 倚重传统经验, 从现象推断本质、部分推断总体进行分析判断。这种思维惯性会在审计纵深交错的项目时. 导致不成熟的观点和错误结论产生。甚至无法形成结论。比如目前专项资金在财政部门都已实行报账制或集中支付管理, 相对控制已比较健全,但资金流人项目的施行 环节时。承包人以税务发票报账取得工程款后. 再以分包或材料款、人工费等名义领取现金, 审计人员无从核实现金真实用途. 窘于手段不足会对这种问题采取不发表意见的态度. 实际已形成了审计风险。
二是一项资金涉及几百上千项目甚至千家万户,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未设立系统的项目库和信息库, 项目单位也未建立业务信息台帐. 审计设计表格多是闭门造车, 与实际运作不衔接, 表格数据分析利用价值不高。上述各种信息资源的不对称致使审计人员无法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分析筛选.转换清理和验证。审计抽样、内部控制测试、风险评估等定量技术方法应用不充分,影响了审计信息的准确性及客观性。
三是专项资金的政策投向主要在基建投资,项目主要T程量的落实需要到现场查勘、丈量、测算、抽样化验,但审计测量工具和手段无法达到专业验证.在大部分审计领域仍采用相当传统落后的验证手法,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导致审计发现的诸如工程预算与结算不符、实际建设与设计不符等问题只能浅表定性。无法收集证据判定是哪个环节没有控制.或者有控制没执行,其产生影响的程度。这些现象的产生既有制度设计本身的缺陷的原因.也有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和学习提高时间安排不足的原因。
❼ 专项资金审计重点关注什么方面
1、实际项目的审计。
审计往往只是将被审计单位的专项资金收支总账、明细账和记账凭证等会计资料送达审计组,审计完后即为审计结束。即使到实地查看工程,也是走马观花,没有认真丈量、记录,也没有计算材料实际用量与账面决算数所使用数量是否一致,看是否有高估冒算或实际使用量小于决算量的现象。
2、银行票据的审计。
由于某些配套资金不能足额到位,多数采用配套资金空运行方式,即真拨付、后转回、账面反映配套资金到位了,而实际上根本没有到位,在实际工作中,只要查阅开户行银行对账单所反映的收支明细与被审计单位银行账收支栏目,就可能反映同等金额的一收一支,而且时间相近;
还有一种情况是被审计单位账上反映现金增加而银行对账单没有记录付出,则采用现金支票存根联入账,提款联没有取款、主观上也不想取款,客观上也无款可取。只要重视加强对银行票据系列的审核力度,弄虚作假的现象便一目了然。
3、资金使用效益。
主要看在建工程项目借方数或专项支出数,累加后与上级下达计划指标进行对比,看资金是否全部支出,全部支出即视为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没有被挤占、挪用,忽略了该项资金的使用经济效益,有的即便在审计报告中有所反映,也总是很勉强,其数据不够准确真实。形成的主要原因:
(1)某些地区或部门为了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早日投入,项目立项具有盲目性、随意性,缺乏对当地经济社会等现实环境的可行性论证,从而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益;
(2)工程项目竣工时间较短,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效益不明显;
(3)由于审计人员少,时间短,根本不可能深入实地调查了解,往往是“从书本到书本”的反映效益。
4、资金到位的时间性。
在对各项专项资金审计中,审计人员总是查找上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联合下达的专项资金的指标文件,然后与同级财政部门专项资金额进行对比,计算资金到位率,比例大则资金足额到位,比例小则到位小,并在审计中予以评价。
但是,较多当年下达的专项资金的指标,由于财力有限调剂其他用途,下拨渠道不畅等,拖欠到年底,有的甚至到第二年底才勉强拨付完毕,资金到位时间迟缓,严重影响工程项目设施建设。
(7)文化旅游产业专项资金审计扩展阅读
审计方法
1、顺藤摸瓜法。
通过对资金运动轨迹的跟踪,对每一笔资金的来龙去脉追查到底,沿着资金流向,资金到哪追到哪,涉及哪个单位查哪个单位,一直查到资金的最终用途。
2、调查法。
此法适用于发现账外线索和核实发票审计,是获取账外审计线索或审计证据最有效的方法。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通过专业判断,认为被审计单位存在账外收支款项或支出票据中存在虚假发票,就要采取延伸调查的方法予以核实。
3、银行存款核对法。
适用于专项资金审计,是发现专项资金转移 挪用最有效的方法。不仅要对余额 未达账项进行核对,而且要对每一笔发生额进行核实,对不符的款项或虽然相符但认为有异常的款项,要进行延伸审计开户行和到对方单位进行核实,查清专项资金的具体使用用途。
4、分析性复核法。
分析性复核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进行分析,主要目的是发现异常事件和数据,是审计人员进行综合判断的基础。对分析中发现的差异,特别是对异常变动进行调查,必要时要适当追加审计程序。
存在问题
1、审前调查了解和准备不充分,对专项资金的“ 专项性” 不熟悉。
内部控制测评、重要性水平确定与审计风险评估是编制审计方案的三个重要参数. 由于审计机关人力与时间的限制. 审前准备时间受到很大压缩. 专项资金在项目的立项背景、政策制定、资金管理和运作模式、
申报批复和验收程序等方面具有专业性和其行业特殊性. 审计人员在审前调查阶段. 主要忙于对上述基本情况的初步收集和专业概念的学习与理解。
2、实质性测试不足. 样本不充分导致审计取证不足以透彻说明问题。
专项资金重在发挥国家扶持和引导示范的作用, 其业务性质、运作方式和效益水平错综复杂。
3、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影响审计信息准确。
(1)专项资金的审计大多还停留在账项基础审计层面。仍以资金记录为主线, 从账户人手, 倚重传统经验, 从现象推断本质、部分推断总体进行分析判断。这种思维惯性会在审计纵深交错的项目时. 导致不成熟的观点和错误结论产生。
(2)一项资金涉及几百上千项目甚至千家万户,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未设立系统的项目库和信息库, 项目单位也未建立业务信息台帐. 审计设计表格多是闭门造车, 与实际运作不衔接, 表格数据分析利用价值不高。
(3)专项资金的政策投向主要在基建投资,项目主要工程量的落实需要到现场查勘、丈量、测算、抽样化验,但审计测量工具和手段无法达到专业验证.在大部分审计领域仍采用相当传统落后的验证手法,
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导致审计发现的诸如工程预算与结算不符、实际建设与设计不符等问题只能浅表定性。
❽ 专项资金的审计步骤、方法、意义
专项资金审计的几个重要环节:
一、注重账簿审计的同时,千万别忽视实际项目的审计:
1、审计往往只是将被审计单位的专项资金收支总账、明细账和记账凭证等会计资料送达审计组,审计完后即为审计结束。
2、即使到实地查看工程,也是走马观花,没有认真丈量、记录,也没有计算材料实际用量与账面决算数所使用数量是否一致,看是否有高估冒算或实际使用量小于决算量的现象。
二、注重账面的收支凭证的同时,千万别忽视银行票据的审计:
1、专项资金审计的传统方法是看账面收支凭证是否合理、合法、合规,而对银行票据的真实性和银行对账单的核对工作容易忽视。由于某些配套资金不能足额到位,多数采用配套资金空运行方式。
2、真拨付、后转回、账面反映配套资金到位了,而实际上根本没有到位,在实际工作中,只要查阅开户行银行对账单所反映的收支明细与被审计单位银行账收支栏目,就可能反映同等金额的一收一支,而且时间相近。
3、还有一种情况是被审计单位账上反映现金增加而银行对账单没有记录付出,则采用现金支票存根联入账,提款联没有取款、主观上也不想取款,客观上也无款可取。只要重视加强对银行票据系列的审核力度,弄虚作假的现象便一目了然。
三、注意资金到位率的同时,千万别忽视资金到位的时间性:
1、在对各项专项资金审计中,审计人员总是查找上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联合下达的专项资金的指标文件,然后与同级财政部门专项资金额进行对比,计算资金到位率,比例大则资金足额到位,比例小则到位小,并在审计中予以评价。
2、但是,较多当年下达的专项资金的指标,由于财力有限调剂其他用途,下拨渠道不畅等,拖欠到年底,有的甚至到第二年底才勉强拨付完毕,资金到位时间迟缓,严重影响工程项目设施建设。
四、以上三个环节的审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应同等对待,相互对应,互为牵制。这样才能在专项资金审计中客观、公正、真实地反映资金收支的全貌。
专项资金审计的方法:
一、顺藤摸瓜法:
1、通过对资金运动轨迹的跟踪,对每一笔资金的来龙去脉追查到底,沿着资金流向,资金到哪追到哪,涉及哪个单位查哪个单位,一直查到资金的最终用途。
2、这是专项资金审计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但费时、费力,工作量较大,因此,适用经验比较丰富,有较高的判断能力的审计人员,应突出重点,选择有疑点的资金进行审计。
二、调查法:
1、此法适用于发现账外线索和核实发票审计,是获取账外审计线索或审计证据最有效的方法。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通过专业判断,认为被审计单位存在账外收支款项或支出票据中存在虚假发票,就要采取延伸调查的方法予以核实。
2、首先,要制定好调查方案,对调查对象 谈话技巧 调查方式方法调查的内容以及被调查对象的确定做好安排;其次,调查应脱离被审计单位,审计人员独立进行。
三、银行存款核对法:
1、适用于专项资金审计,是发现专项资金转移 挪用最有效的方法。不仅要对余额 未达账项进行核对,而且要对每一笔发生额进行核实,对不符的款项或虽然相符但认为有异常的款项,要进行延伸审计开户行和到对方单位进行核实,查清专项资金的具体使用用途。
意义:
1、专项资金审计是审计机关对专项资金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监督活动。专项资金审计只对某项资金的收支活动进行审查,一般不需要涉及被审计单位的其他财政财务收支活动。
(8)文化旅游产业专项资金审计扩展阅读:
专项资金审计可以尝试以下途径:
1、审计要对政府决策的执行和实施控制过程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但一个好的具备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审计建议,需要花费更多精力去分析被审计单位的整体情况。审计任务和难度随之大幅度增加。鉴于审前调查时间太仓促。
2、可以选择某个地区作为前期样本进行相对完整的试审,以熟悉整体运作流程为基础, 以专项资金预期目标实现程度为关注核心.深入到专项资金涉及的主要业务环节,对其管理模式、作业组织、业务布局进行风险和收益的权衡。
3、确定运作质量和维护运作的管理制度是否完整、合理及有效。
经过试审,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绘制专项资金运作程序图、工作流程图.制强弱程度,风险所在,初步确定符合实际的重要性水平。
2、经过对某个样本进行完整的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程序,我们已等同于进行过一次专项资金的业务流程实操训练。可以比较准确地查找漏洞和风险源,确定审计重点,据此而编制的审计实施方案更具执行性、专业性和指导性。对审计报告和综合报告的撰写提供系统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