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福建省的晋江市和泉州市是一个地方吗
不是同一个地方。
晋江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泉州市东南部。晋江市是泉州市市辖县级市。
B. 泉州古港的特点是
最大的特点就是大,在明朝时是东方第一大港,和阿姆斯特丹并称世界第一大港口。
泉州湾
泉州湾在泉州古港北部、泉州市东部,是三湾中最重要的一湾。位于北纬24o37,—24o53,,东经118o37,—119o00,北纳洛阳江,西迎晋江,东濒台湾海峡。北起崇武半岛,南至晋江祥芝,海岸线140公里。
泉州湾内海系泥沙质岸,入海处属侵蚀性山地花岗岩岸,有辉长岩,外宽内窄,宽42公里,水域面积500余平方公里。港最深处有30米,平均水深4.37米。水温平均26.9oC,透明度平均0.71米。潮差6.4—7.7米,半日潮,往复流,东西流向偏多。湾内有大坠岛、小坠岛、乌屿、白山屿、七星礁等大小岛礁30多个。主航道在马头山与小坠岛之间,水深13米。
古泉州湾的四大支港为法石港、后渚港、洛阳港、蚶江港,此外还有崇武、秀涂、石湖、蚶江等港口。最著名的是后渚港,习称泉州港,又称刺桐港。
实际上,古泉州湾水域比现在更深更广。1974年6月,在后渚港出土一艘宋代海船。1976年又在东海法石发现古船残骸,1982年5月试掘时,发现在辉绿岩风化岩上有海泥沉积而成的4—4.5米灰泥层,说明在南宋以前,泉州湾比现在水深得多。
后因晋江、洛阳江注入湾内泥沙沉积,地壳上升,以及泉州旺沿岸的围垦,使江床不断抬高,江道不断变浅。因此,泉州湾可停靠船舶的地方,古今变化很大。
如泉州港,南宋时,海潮、海船还可到达丰州九日山下的金鸡桥。据九日山司马亻及祈风摩崖石刻所记,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农历二十四(退潮期),祈风后还可待潮返舟而回泉州郡城。宋时,泉州市舶司设在郡城南水仙门内(今水门巷),附近有一条巷叫舶司库巷,可见水仙门就在江边,且海船能够靠岸验关和卸货。
蚶江港附近的石湖港,南边的金钗山上,宋·政和三年(1113年)建有六胜塔,是海港的重要航标。
C. 想去泉州玩怎么样
泉州挺适合慢慢玩的,生活节奏比较慢,民风朴实,挺多特色小吃,可以爬下清源山,在南台岩看泉州城Good,然后西街啊,海边啊
D. 泉州港为什么没落了
泉州是中世纪著名的世界贸易港。但自明清始,泉州便逐步没落,昔日频繁兴盛的海港面貌不再复见。泉州港为何会由盛转衰呢?以下详述之。
1、排外风潮
首先,元朝末年,泉州发生叛乱,当地的色目人互相攻杀,波及福建省的大部分地区。直至至正二十六年,这埸色目武装集团的叛乱才被平定。这场战乱,使泉州的社会经济更遭受到严重破坏。泉州港跟亚非国家的贸易活动亦无法进行。战乱中,本土居民对地位日高的外来者十分不满,故此又发生了排外风潮,许多外国商贾纷纷航海离去。这埸战乱使泉州海外交通遭到严重破坏,它直接导致泉州港的衰落。
2、市舶司南迁
其次,泉州市舶司迁移亦跟泉州港的衰落有着密切关系。宋元时期,统治阶级重视海外贸易,泉州市舶司员的认真执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招徕外商来华通商,加强对出入港船舶和外商的管理。因此,市舶司促进了泉州港的发展,使它成为全国最大的贸易港继而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港之一。明代时市舶司隶于布政司。福建布政司设于福州,主管市舶司的官员常往福州,由于琉球贡使到福州比泉州更为方便。又因为琉球办理朝贡和贸易的多数是福州人,乘朝贡之机,回乡探亲访友。所以到了明成化八年,福建市舶司从泉州迁往福州,市舶司的设立,见证了泉州港的繁荣昌盛,而它的迁移则标志着泉州港的衰落。
3、倭寇为患
此外,明代初年,由于东南沿海倭寇、海盗为患,明太祖一方面为维持治安,一方面想改变元代的重商政策、恢复为传统的重农政策,实施了海禁。至清初,清政府从经济上封销郑成功,下令「迁界」,强迫沿海居民内迁,规定「片板不许下水,粒米不许越疆。」明清实行上述政策,破坏了泉州的社会经济和海外交通。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海上贸易是泉州人生活所依。可是,到明清时,这个国际性贸易大港却变成私商贸易港,可见海禁政策对泉州港产生的负面的影响。
到了十五世纪,欧洲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意大利等国,先后发展成为殖民主义国家。他们的东侵,使东西海上贸易受到干扰,阻碍了泉州的海外交通发展,加上倭寇对泉州地区的骚扰及破坏,泉州港遂逐步走向衰落的道路。
4、地理的变迁
最后,泉州港衰落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地理的变迁。由于晋江流域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流到下流出海口,不断淤积。泉州港是快沉积区,每年平均沉积度为四点六毫米,使泉州港失去作为优良港口的天然条件。现今泉州沿海的部分地区,想当年便是万国旗帜飘扬的繁荣大商港。如今,港口依旧,却风光不再。想起来,真令人唏嘘不已。
E. 港口的变迁反映了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刺桐(泉州)是世界最大的港口
(1)①商品数量大、种类多;②税额巨大;③商品运费高;④商人获利颇丰。⑤商人云集(注意:答对三点即可得分) (6分) (2)明朝时期海盗猖獗,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海禁政策);(2分)漳州月港的兴起。(2分) (3)①新时期的对外开放政策;②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答其中一点即给2分)(2分)③泉州港经济腹地较大。(2分)
F. 泉州法石港的意义是什么
最大的特点就是大,在明朝时是东方第一大港,和阿姆斯特丹并称世界第一大港口。 泉州湾 泉州湾在泉州古港北部、泉州市东部,是三湾中最重要的一湾。位于北纬24o37,—24o53,,东经118o37,—119o00,北纳洛阳江,西迎晋江,东濒台湾海峡。北起崇武半岛,南至晋江祥芝,海岸线140公里。 泉州湾内海系泥沙质岸,入海处属侵蚀性山地花岗岩岸,有辉长岩,外宽内窄,宽42公里,水域面积500余平方公里。港最深处有30米,平均水深4.37米。水温平均26.9oC,透明度平均0.71米。潮差6.4—7.7米,半日潮,往复流,东西流向偏多。湾内有大坠岛、小坠岛、乌屿、白山屿、七星礁等大小岛礁30多个。主航道在马头山与小坠岛之间,水深13米。 古泉州湾的四大支港为法石港、后渚港、洛阳港、蚶江港,此外还有崇武、秀涂、石湖、蚶江等港口。最著名的是后渚港,习称泉州港,又称刺桐港。 实际上,古泉州湾水域比现在更深更广。1974年6月,在后渚港出土一艘宋代海船。1976年又在东海法石发现古船残骸,1982年5月试掘时,发现在辉绿岩风化岩上有海泥沉积而成的4—4.5米灰泥层,说明在南宋以前,泉州湾比现在水深得多。 后因晋江、洛阳江注入湾内泥沙沉积,地壳上升,以及泉州旺沿岸的围垦,使江床不断抬高,江道不断变浅。因此,泉州湾可停靠船舶的地方,古今变化很大。 如泉州港,南宋时,海潮、海船还可到达丰州九日山下的金鸡桥。据九日山司马亻及祈风摩崖石刻所记,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农历二十四(退潮期),祈风后还可待潮返舟而回泉州郡城。宋时,泉州市舶司设在郡城南水仙门内(今水门巷),附近有一条巷叫舶司库巷,可见水仙门就在江边,且海船能够靠岸验关和卸货。 蚶江港附近的石湖港,南边的金钗山上,宋·政和三年(1113年)建有六胜塔,是海港的重要航标。
G. 谁能帮忙下 对漳州文化 或者闽南文化做个概述不用太长的……
要更详细的你可以看看下面的“参考资料”地址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古越族人在闽南居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福建设置闽中郡,开启了中原文化与闽南土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汉晋时期,由于战乱和其他的原因,出现了两晋永嘉年间的“中原板荡、上族入闽”格局,大批中原汉民迁入闽南地区,促进并加快了闽南地区的开发和发展,推动了闽南文化的形成。隋唐时期,特别是唐代的大量设县建制,尤其是王潮、王审知兄弟在福建建立起第一个地方性割据政权后,闽南地区汉民人口剧增,经济迅速发展,政教管理体制日臻完善,闽南文化得到了发展。宋元时期,泉州刺桐古港的对外交通进入了空前的繁荣,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启航点和“涨潮声中万国商”的东方贸易大海港,闽南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亚洲、非洲乃至欧洲许多国家的人民到泉州经商和从事文化交流活动,他们不仅经商并定居下来,而且还把伊斯兰教和各种宗教艺术传入了泉州,闽南文化得到了丰富。明清时期,欧洲商人和传教士到来,传入了西方文化,闽南文化进一步得到繁荣。
历经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融入了古越族土著文化和中原文化,兼收并蓄了外来文化的精华,闽南文化在保留自身文化特质的基础上,形成了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地域文化,包括闽南方言、闽南风俗、闽南宗族、闽南宗教、闽南文学、闽南艺术、闽南建筑等等,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目前,闽南文化在社会生活的各领域中正影响着近6000万大陆闽南地区和东南亚及世界各地闽南籍华侨、华裔人群,影响着台湾社会
H. 泉州 景点
福建省的明星城市厦门,是许多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不过福建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并非厦门,而是厦门的邻居泉州市。泉州是一座低调的城市,没有厦门和省会福州名气那么大,但也有许多旅游景点,值得专程前往。
泉州市中心的开元寺,是当地最知名的旅游景区。全国的开元寺有不少,泉州的开元寺是最知名的之一。开元寺始建于唐朝,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开元寺双塔成了泉州的标志。
全国除了有很多开元寺以外,还有很多的西湖,泉州也有一个。泉州西湖位于市区西北部,名气当然无法跟杭州西湖相比,但景色雅致也是当地的一处风景名胜。
西湖公园紧靠着清源山,占地面积100公顷,比杭州西湖小得多,这其实是一座人工湖。湖中有四座小岛和三座桥,其中有一座21孔桥,是模仿北京颐和园的17孔桥而建。
泉州惠安县位于海边,自古就是海防要地,这里保留着一座完好的明代古城,叫做崇武古城。古城始建于明初公元1387年,是为了抵御倭寇而修建的,现在是我国最完整的丁字型石砌古城。
崇武古城还保留着四个城门,以及完好的城墙。城墙由白色的花岗岩砌成,全长近2500米,古城内还有几个村子,保留着当地传统建筑风格的古民居,生活一如往常。
清源山位于泉州市区西北,是一处道教名山。这座山不算高,主峰海拔498米,因为距离泉州市区很近,是一处赏景的好地方。
清源山有一尊老君像,是清源山的一大奇观。据说这是一块天然形成的石头,经过匠人略加雕琢,就成了一尊老君坐像,石像高5.63米,有“老子天下第一”的称号。
I. 红色之旅的资料
红色之旅 新华网福建频道 2003-09-28 11:54:34
-------------------------------------------------------------------------------- 闽西,是块一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红色土地; 闽西,是一块彪炳青史、光照千秋的革命圣地。 翻开中国革命史,留政闽西厚重面壮丽的篇章。早在“五四”运动前后,马列主义就开始在闽西传播,些后 ,邓子恢、张鼎丞等一批进步知识分子在风雨如晦的岁月里,为光明的前景奔走呐喊,将革命的火种传送闽西的崇山峻岭,建立了地方党组织,东肖后田暴动打响福建工农武装暴动第一枪,掀起工农群众运动和土地革命的热潮。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从1929年3月至1930年6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的红四军三次由赣入闽,播撒革命的星星之火,与闽西地方革命相结合,摧毁闽西的反动统治,创建了闽西革命根据地,战功赫赫,功勋卓著,威名远扬,闽西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许许多多的闽西儿女胸怀大志,将自己青春的才华、智慧和精力献给革命事业,使闽西二十年“红旗不倒”。 而今,走进闽西这片神圣的土地,追寻革命前辈留下的足迹,睹物缅怀,我们依然可以感触到当年燎原火种的温热,依然可以触摸到当年如火如荼、沸腾群山、叱咤风云、屠龙缚虎的革命斗争的脉搏,感受到革命领袖和革命前辈在闽西大地上奔波求索、披荆斩刺刺、含辛茹苦,以至为国家民族而慷慨就义的壮烈事迹。 踏进闽西红色的土地,就是走进了朝圣之地。 1929年12月底,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率领红四军到达上杭县古田镇,在此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古田会议成为我党我军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这里松荫堂、协成店、文昌阁、树槐堂、上杭县城的临江楼、龙岩新邱厝、连城县新泉的望云草室等,都是他们生活、工作与战斗过的地方,毛泽东在此写政了光辉著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33年11月下旬,毛泽东专程人江西到才溪作社会调查,写下了《乡苏工作的模范---才溪乡》,即著名的《才溪乡调查》。据《一代英豪》一书统计,才溪有10位将军,4位副级以上老将军、17位地师级老将军。长汀县城罗汉岭,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理论家、思想家、宣传家瞿秋白的就义地…… “今年十一,出境游不如国内游,国内游不如省内游。”在福州不少旅行社看来,大部分有意出行的人将把目的地锁定在省内各地。记者昨日从有关部门获悉,为迎合省内游市场,各地旅游局推出了不少线路。 福州 “十一”黄金周,福州市共推出38条旅游线路,除了10条精选旅游线路(曾做报道)以外,另有5条红色之旅旅游线路、17条旅游推荐线路,并有6条福州-宁德-温州旅游线路可供选择。 五条红色之旅线路: 1.晋安区红色旅游线路 福州解放纪念碑-寿山石馆-红军墓-“二三”革命纪念馆-省革命历史纪念馆 2.平潭红色之旅线路 1996年全国三军联合作战演习遗址之将军山-泮洋石帆-仙人井 3.连江透堡红色之旅线路 土地革命纪念亭-林氏宗祠(透堡暴动遗址)-古城堡-“二三”革命纪念碑-杨而菖故居及其陵园-净安寺-郑思肖、郑监状元故居-状元井-报慈寺-登云桥-文昌祠-保民堂-摩崖石刻-庐峰寺 4.长乐南阳村红色之旅线路 长乐九涧山景区-天池景区-中共福建省委旧址纪念馆-长乐地下党革命烈士纪念园-省革命历史纪念馆 5.永泰红色旅游线路 青云山(红军洞)-塔山公园(中共福建省委旧址纪念碑) 十七条旅游推荐线路: 1.闽江黄金水道游 台江游-船政主题公园罗星塔公园-金刚腿公园(停靠1小时)-猴屿洞天岩-长门炮台-青芝山(停靠2小时)-五虎礁 2.马祖海峡、琅岐亲水游 台江游-马祖海峡(眺望马祖)-琅岐-朴树林-海屿妈祖庙-金鸡报晓-沙滩 3.真山真水永泰游 青云山姬岩景区-天门山景区-方广岩景区-赤壁景区 4.商贸购物购房游 温泉公园-五四路、华林路、五四北路的部分精品楼盘-东街、南街、津泰路商贸购物圈-沃尔玛山姆会员店-金牛山公园 5.台江休闲购物游 中亭街-元洪城-集贸市场-海峡糖烟酒批发市场-花鸟市场-特艺城-好又多超市-沃尔玛超市-大利嘉城 6.闽江沿线风光游 马尾(中国近代海军博物馆、罗星塔、青洲大桥)-长乐(金刚腿公园、月亮湾、郑和广场、郑振铎公园、吉祥长乐公园、吴航广场、猴屿岩)-琅岐-金鸡报晓-九龙洞-朴树林-海屿天后宫 7.闽都历史文化游 乌山(于山)-乌塔(白塔)-福州文庙-三坊七巷(朱紫坊)-闽王祠-开元寺-林则徐出生地-冶山-欧冶池-华林寺-苔泉古井-福建省博物院-西禅寺 8.台江民俗古迹游 陈文龙纪念馆-张真君祖殿-大庙山-福州商会-八角亭-琉球馆-海潮寺 9.后花园秋景览胜游 北湖之秋-畲家蓝府-桃源溪-林阳寺-寿山瀑谷-北斗洋旅游区-芙蓉谷-畅游桂湖温泉 10.休闲运动健身游 北斗洋攀岩-滑草-射箭-寿山瀑谷 11.琅岐风光游 金鸡报晓海滩-九龙洞-砚池湖-朴树林-万叶园-海屿天后宫-天安寺-闽江双龟-龙台驸马府-琅岐祠堂 12.黄岐滨海战地风光游 黄岐(参观国家一级渔港、参与鱼丸鱼面制作)-观音阁-望乡亭-“海峡之声”对台广播站遗址-畚箕山军事遗址-观马祖眺望台-后沙浴场-妈祖宫 13.畲乡风情游 岱江畲族风情漂流-霍口畲家山庄观看畲族歌舞表演,体验畲族民俗风情-游览龙潭里自然森林保护区-罗源湾(海上渔村品海鲜) 14.福山福水福清游 后溪漂流-南少林-灵石山-石竹山-黄檗寺-天生园艺-弥勒岩 15.闽清古民居民俗风情游 宏琳厝-四乐轩-六叶祠-岐庐古寨-水口电站 16.平潭海蚀地貌精品游 泮洋石帆-东海仙境西景区的球状风化石-海岸年轮岩-火山岩海蚀地貌、峡谷、岩洞-仙人井 17.名山胜水永泰游 青云山峡谷瀑布-红军洞-凤尾瀑布-青龙瀑布-白马双溪-龙潭-刺桫椤植物群-仙女瀑布-白马瀑布
六条福州周边游线路: 1.福州鼓山风景名胜区-福州闽江公园-福州美食街、步行街-宁德太姥山-温州雁荡山-温州楠溪江 2.福州江滨大道-福州马尾-宁德白水洋-温州南雁荡山-温州江心屿-温州市区购物 3.福州永泰青云山景区-宁德鸳鸯溪-温州江心屿-瑞安(玉海楼、寨寮溪)-温州市区购物 4.昙石山文化遗址-福州林则徐祠堂、出生地-福州三坊七巷古民居-宁德杨家溪-宁德支提寺-温州平阳南雁荡东西洞、顺溪-温州小商品一条街购物 5.福州平潭海坛风景区-宁德三都澳-温州雁荡山-温州楠溪江-温州市区购物 6.福州寿山石文化览胜-福清石竹山-宁德赤岸-温州江心屿-市区夜景 另外,连江把“海乐梦”豪华游轮连马海域亲情游、洞天福地青芝山风景名胜游、苔海岛捕捞体验游、“青芝-覆釜”登山健身游、温泉高尔夫休闲游等作为今年“十一”旅游黄金周5条重点线路。 泉州 泉州市新整合出8条短线旅游线路,这8条短线旅游线路分为“半日游”和“一日游”。 “半日游”线路3条,分为A线、B线、C线。“A线”是“老君岩-开元寺-府文庙-清净寺-后城旅游文化街”;“B线”是“海交馆-伊斯兰教圣墓-南少林寺-西湖公园-天后宫-北门旅游购物街”;“C线”是“海交馆-清源山风景区-北门旅游购物街-美食街”。 “一日游”线路共5条,分为A线、B线、C线、D线、E线。“A线”是“海交馆-伊斯兰教圣墓-老君岩-九日山-开元寺-天后宫”;“B线”是“南少林寺-洛阳桥-仙公山-施琅将军墓-后城旅游文化街-美食街”;“C线”是“晋江摩尼教草庵-石狮黄金海岸-姑嫂塔-石狮侨乡名特优旅游购物”;“D线”是“海交馆-清源山-西湖公园-开元寺-涂门街(府文庙、清净寺、关帝庙)-天后宫”;“E线”是“真武庙-刺桐古港-崇武古城-西沙湾民俗风情园-中国雕艺城-洛阳桥”。 惠安推出富有惠安特色和贴近百姓的旅游线路。 特色游包括,崇武古城风景区民俗表演;西沙湾民俗风情园有游客参与性较强的滨海休闲、运动及篝火晚会;国庆特价特色茶、崇武名小吃品尝活动。 百姓生活游的线路有:百姓民俗体验游(崇武古城风景区-古城内古民居-西沙湾民俗风情园-小惠女民俗渔家风情);百姓滨海度假游(山霞青山湾-崇武西沙湾-古城风景区-半月湾-小滨海林区);百姓休闲健身游(洛阳江红树林保护区观鸟-洛阳桥鱼乐园垂钓-科山森林公园-中新花园音乐喷泉广场-赤湖海滨森林公园);百姓古迹览胜游(洛阳古桥-科山寺-净峰寺弘一法师故居-崇武古城-西沙湾解放军烈士庙)。 在长汀县城关水东街。坐西朝东,原系中华基督教堂,砖木结构,占地面积388平方米。民国21年1932春,中共福建省委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此召开,省委机关即设于此。4月初,毛泽东、周恩来、罗荣桓等率领东路军来汀,在此召开攻打漳州的军事会议。会后,毛泽东率东路军攻打漳州,周恩来留汀指导福建省委做支前工作。旧址前半部分为礼堂,是党代会会场;后半部分是楼房,楼下有4个房间和庭院,楼上中厅是召开攻打漳州会议室,左右两侧各有2个房间。周恩来住在左侧房间。1978年,国家文物局拨款维修复原,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福建省委机关革命遗址位于水口镇昆坂村坂里。1943年,在国民党顽固派大肆“围剿”革命根据地时,为隐蔽积蓄力量,中共福建省委从闽北转移到闽中,同年12月闽中工委书记林大蕃及游击队20多人来到毛厝、坂里。1944年正月下旬至二月间,省委机关游击队陆续来到坂里。 省委机关转移到坂里后,在坂里牛寮坑困狗形山上,盖起了18座竹棚,开了2个操场。在德化大溪、永雁和南安八都等地建立了几个据点,使闽北、闽东北、福州、永泰、大田及闽中地区的莆仙、晋南惠等根据地联结起来。这一时期,坂里村曾成为全省革命活动中心。省委机关在这里召开省委会议,进行整风文件学习,创办《顽强斗争者》刊物。游击队奇袭莆田县涵江交通银行所缴获的伪币,也是带到坂里,由省委分别发送给闽北、闽东北和福州等地区的地下党组织,还曾在这里用电台同中共中央联系过,并组织水口毛厝、坂里的群众进行抗丁、抗税的斗争。省委机关在坂里住了4个月,于1944年6月分3批转移到仙游东湖…… 为纪述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和斗争经历,缅怀革命先烈的不朽功绩,让后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开发建设“红色之旅”旅游线路。泉州市委决定在坂里恢复省委旧址部分原貌、现已建成新的陈列馆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