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文化 » 宜兴紫砂文化旅游城

宜兴紫砂文化旅游城

发布时间: 2021-03-14 02:28:14

⑴ 宜兴有哪些名胜地区

旅游宜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隶属无锡市,距太湖西64公里,与浙江、安徽两省接壤,是江苏省最南边的一个县级市;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盛产大米、毛竹、茶叶、溪蟹和太湖鱼虾,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古称荆溪,源远流长,文物古迹众多,境内山多水多,山水相依,景色秀丽。风景名胜4A级景区宜兴善卷洞风景区 4A 2001 宜兴竹海风景区4A 2006 宜兴龙背山森林公园4A 2006 宜兴团氿风景区 4A 2006 宜兴市陶祖圣境景区 4A 2008陶祖圣境 陶的古都别有洞天的陶都宜兴,物产丰富,风光迷人,是陶文化、茶文化、竹文化、洞穴文化兼具的独特旅游胜地。 宜兴紫砂工艺始于北宋,盛于明清,繁荣于当今。集书画、诗文、篆刻、雕塑于一体,成为独步世界的艺术品。 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首批非物质遗产名录,雄踞传统手工技艺首位的,就是宜兴紫砂。古往今来的工艺大师和民间艺人薪火相传,见证着中华文明发展的源泉和永恒的魅力。 中国是茶的故乡,世界给了宜兴一把紫砂壶,并没有忘记在里面放一片茶叶。 茶的绿洲宜兴是江苏省最大的茶叶产区,地处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生长着被茶圣陆羽称为“芳香冠世产,可以上供朝廷”的阳羡茶。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宜兴阳羡紫笋茶与杭州龙井茶,苏州碧螺春齐名。三国时代以“国山舜茶”称雄江南,唐朝以“阳羡唐贡茶”名扬天下。 在宜兴山区,茶园依山就坡,一望无际,人称“茶的绿洲”。 竹的海洋太华山区,是江苏最大的毛竹基地。全市竹林面积达18万亩。翠竹连岗接坡,挺拔茂密,层峦叠翠。山风过处,竹影婆娑,绿浪起伏,有“竹海”美称。 宜兴雅称“洞天世界”,80多个石灰岩溶洞千姿百态,遍布全市。尤以“江南第一古迹”暨“海内奇观”善卷洞与张公洞及绚丽多彩气势宏伟的灵谷洞名扬天下。 洞的世界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坐落在中国著名的“陶都”--宜兴丁蜀镇丁山北路50号,内有10个展厅,荟萃了三万余件宜兴生产的古今名陶精品,其中“五朵金花”--紫砂、青瓷、均陶、彩陶和精陶早就饮誉海内外,五千余年的陶艺风貌,在此一览无遗。自1988年以来,宜兴市每两年举办一届“中国宜兴陶瓷艺术节”。 宜兴陶瓷博物馆交通 乘5、6、45、46路公交及宜兴旅游一线可达省庄竹海省庄满山遍野都是竹林,竹林面积约有两万余亩。山中曲径通幽,溪水潺潺,登高远眺,绿浪起伏,满眼生机。当春天来临,嫩竹拔节,破土而出,让人充分体验重归自然的乐趣。 宜兴南部盛产毛竹,约有20多万亩竹林,素有“竹海”之称,尤以省庄村的竹海为最著名。 省庄竹海交通 宜兴旅游1线可达,票价7元。 景区内游览车票5元。 省庄竹海门票/开放时间 成人60元,儿童30元。 玉女潭玉女山庄位于宜兴市莲子山上,距城区23公里。唐李幼卿于此建别墅“玉潭庄”。明嘉靖间,名士史恭甫在这里构“玉潭院”和“玉光阁”,吴中才子文征明为此写下文采飞扬的《玉潭仙居记》。1984年,于旧址重新开发,越二年而成。面积16公顷,因潭命名,总称“玉女山庄”。 玉女山庄游路婉蜒,奇石显现,依山构筑的门头、碑亭、芙蓉亭、超然宇、大观廓、玉光阁等十多处建筑,错落在山水、绿树之间。其景观有以石见长的“玉阳洞天”和以水取胜的“玉潭凝碧”两部分。 玉阳洞天奇异的石景系地表石灰岩风化而成。自“期仙堑”上“芙蓉城”,穴窍穿透,延绵百余米。盘旋而下,有瑶台、三珠洞、飞云洞、普贤峰;曲折而上,则为集灵谷、会仙坛等。过此绕竹林,便到“石峡”,于此仰望,俗谓“一线天”。 由石峡穿“环玉岗”,即达“玉潭凝碧”景区。玉女潭在半山绝弯中,广8米、深64米,旱不竭、雨不盈,水色莹洁,光可照人。潭水清流漱石,缓缓下泄。 玉女潭交通 在宜兴市区有旅游1线专线旅游车可到达玉女潭。旅游1线走向:市车站--贝斯特大酒店--国际饭店--宜兴宾馆--宜兴大酒店--分路口--川埠--陶瓷博物馆--张公洞--玉女潭--灵谷洞--陶祖圣境风景区--竹海风景区。5:40—17:30,每25分钟一班。 门票/开放时间 20元 开放时间:7:30—15:30。兰山旅游度假区兰山旅游度假区,位于宜兴市东南、太湖之滨,因盛产兰花,晋周处斩蛟闻名于世。 1983年开发为太湖旅游度假区,现有黑龙江农垦疗养院、国家气象局太湖疗养院、青海石油管理局太湖疗养院等,共设有床位600多个。张公洞张公洞,又名庚桑洞,是著名石灰岩溶洞、宜兴“三奇”之一。位于宜兴城西南约22公里的孟峰山麓,距东北的无锡市60多公里。该洞具大小洞穴达72个,各洞的温度又不相同,素有“海内奇观”之称。相传汉代张道陵曾在此修道,唐代张果老在此隐居,故称张公洞。 溶洞面积约3200平方米,游程1000余米。自下洞入,为“海屋大场”,怪石峥嵘,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琳琅满目。拾级而上,即烟雾缭绕的海王厅,又称天蓬大场,为洞之精华所在。周围还有地道洞、七巧洞、棋盘洞、一线曙光洞等。 张公洞洞中有洞,洞内套洞,大洞包小洞,一洞复一洞,洞洞不同,洞洞有奇。从海王厅经“云梯”、“天桥”而上,由“天洞”出,即达孟峰山顶。岩壁有元代杨维校的题刻。洞顶有“望湖亭”,可远眺太湖风帆。 交通 宜兴旅游一线直达。 门票/开放时间 35元 开放时间:7:00--17:00西施洞洞庭洞内景色壮丽奇特,曲折跌宕,在洞天世界中别具一格。 坐落于慕蠡洞边,洞内直径300米,有西施浣纱、西施桥、胭脂溪等50多处景观。 交通 宜兴旅游一线可达。 门票/开放时间 22元 开放时间:8:00—16:30。灵谷洞全洞面积8160平方米,游程1113米,有上、下两个洞口,洞内有大小高低与钟乳、石笋各有异趣的石厅七个,分隔贯穿,脉络相承。洞中有石钟乳、石笋、石花、石柱、石幔等,形状奇异,色彩绚丽。其中高26米、宽7米的大石幔,如银河直泻,瑰丽奇特,为阳羡诸洞所仅见。洞外,群山四合,茶园翠绿,可领略山林风光。 灵谷洞当年为唐代诗人陆龟蒙探茶发现。陆曾雇人开挖,因工程力不能及而作罢,留下“龟蒙先生志未酬,唐宋至今未穿心”的遗憾。然宋以后陆续有人入洞探幽,今石壁上尚存宋、元、明、清游人的遗墨。该洞开发工程始于1979年,1982年7月1日正式开放。 导游 灵谷洞是著名石灰岩溶奇洞、宜兴“三奇”之一。位于宜兴城西南28公里的王家坞灵谷山(石牛山)南麓,今阳羡茶场内。距张公洞仅6公里。 交通:宜兴旅游一线可达 门票/开放时间:40元 开放时间:7:30-16:30 特产宜兴百合 宜兴百合与兰州百合、龙牙百合一起,为我国现时三种食用型百合,然而能入《本草纲目》者当数宜兴百合。宜兴百合含有多种生物碱及淀粉、蛋白质、脂肪等成分,具有滋补强壮、润肺止咳、清热利尿、理脾健胃、宁心安神等功效,能起到人参的部分作用。鲜百合、百合粉、糖水百合罐头、百合羹等都很畅销。宜兴紫砂陶宜兴陶瓷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其中紫砂陶最具特色。其别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古朴的色泽和优良的实用功能,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紫砂陶有壶、杯、瓶、盆等上千个品种,其中紫砂茶壶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夏不易馊等独特优点。1984年,竹简紫砂茶具在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赢得金奖。除紫砂陶外,还有被誉为“东方的绿宝石”的宜兴青瓷,以及均陶、精陶、彩陶和工艺美术陶。 在紫砂壶的天地乾坤里,清雅的茶香,滋润着中华民族厚重的文脉。

⑵ 我想找一点关于宜兴的资料

陶都宜兴东临美丽富饶的太湖之滨,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地处沪、宁、杭的中心,是一个文化发达的新兴城市。宜兴古称阳羡,荆溪,自秦始皇设阳羡郡起,至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历史。在该地曾先后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的陶片、唐五代的青瓷窑址以及明代以前的紫砂罐残片;早在宋代,褐黑色的建窑茶具已深受各位饮家所珍赏,所以到明代时宜兴紫砂壶名家辈出,紫砂茶具遂广受欢迎。

由宜兴到鼎蜀镇一段,风景迤俪,如鼎山、庚桑、善卷、慕蠡诸洞、东氿、西氿水区、国山碑、周孝候墓 、蛟桥诸名迹,风光秀丽独特,溶洞奇异天成,奥妙无穷,竹海绿涛满倾,蔚为壮观;茶洲清香四溢,生机勃勃;湖光山色相映,也别具神韵。

唐代,宜兴郡以好茶闻名全国;从唐肃宗到明太祖的六百年间,常州阳羡茶均为上等好茶;并且设立了“ 贡茶院”。明太祖洪武年间废除团茶政策,遂带来了制茶方法的改革,由于宜兴独有一种澄泥陶,颜色绛紫,其制品通称“紫砂器”,通常也简称“紫砂”,紫砂经过生产、发展的过程,到明代末期臻于成熟,此后经久不衰。宜兴紫砂从明、清开始就已经具有了相当的知名度。在景德镇瓷都之外,又并列了一个陶都——宜兴。其产品畅销国内外,日本也以紫砂为珍品而来华学习造壶技术。此外,宜兴紫砂茶壶更与中国茶同销欧洲,成为欧洲制壶的蓝本,足见宜兴紫砂的珍贵。

宜兴紫砂陶品类繁多,尤以茶壶为代表,其独有的实用性能与艺术鉴赏价值的高度和谐统一。因此紫砂陶为历代鉴赏家及中外的嗜茶爱好者所深爱。到了近现代,随着文化内涵的丰富与制造技术的提高,宜兴紫砂陶艺已臻愈益精妙之境。 东南亚各地对于紫砂的狂热支持,也为紫砂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好机遇。 由于受金融危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近来紫砂收藏热度有所降温,但对紫砂挚着者仍甚。

宜兴气候
近年来,宜兴借山川林泉之美,人文风物之萃,民俗民风之丰,地方物产之茂,开发了一系列专项旅游产品,设计推出了多条专项旅游线路。因宜兴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夏、秋、冬各季都有独到之处,这些美景,四季可游,但以每年4月至10月为黄金旅游季节。

宜兴节日
江苏宜兴陶瓷艺术节,由宜兴市人民政府主办,首届于1990年5月上旬举办,此后每年举办一届。在“以陶为媒,以艺会友,扩大交往,促进发展”的宗旨指导下,这个素以“陶、洞、竹、茶”四宝闻名于世的宜兴陶都,通过办节,扩大了宜兴陶器的知名度,紫砂工艺陶更是远销海内外,成为行家收藏的珍宝。据民间传说,宜兴紫砂陶器盛暑贮茶不易变味,盆栽花草不易烂根,是历届陶瓷艺术节商品成交量最多的品种。
江苏宜兴陶器以鼎蜀镇所产最为著名。改革开放以来,宜兴陶器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以日用陶器为大宗,“苏缸”、酒坛、砂锅等陶器,质坚耐用,美观大方,其中紫砂工艺陶的品种有壶、杯、碟、瓶、花盆、雕塑等,质地精密,造型讲究,装饰纯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宜兴陶器传统造型样式有掇球、合菱、竹扁、鹅蛋等多种,目前宜兴已成为江南综合性的主要陶瓷

⑶ 宜兴哪里好玩的地方

***主要景点***
1.省庄竹海
被誉为“华东第一竹海”、“太湖第一源”和“苏南第一峰”.区内主要由门楼服务区、镜湖区、翡翠长廊区、水景瀑布区、竹种园区、海底区、小海中海区、悬
空环游栈道区、千年古寺区、品茗休闲区等组成.
2.龙池山
为江苏省森林自然保护区.龙池山主要以“稀、奇、古、怪”而著称.稀者,稀有树种、稀有植物;奇者,山巅有池,池内有龙;古者,江浙八大寺之一的澄光寺,元末明初“开临济之祖庭,辟禹门之禅院”;怪者,白云岩石壁横空,壁立千仞,晨雾飘渺,忽如玉带回环腰际,忽如飞絮冉冉四益,忽拂扫青岩,忽隐没层峦,变化万千,更有那可预报天气的晓云石,构成了荆溪十景之一的“龙池晓云”.
龙池庵:山上著名景点,始建于宋咸淳二年(1266年),名禹门禅院。清康熙年,敕赐为“澄光寺”。”澄光寺是明代在江南弘传临济宗禅旨的重要场所,临济正宗二十九世幻有禅师及四位高徒密云圆悟、天隐圆修、抱扑圆莲为继承和弘扬临济宗都作出了交大贡献.
龙池:位于山顶。登高远眺,可遥见浩瀚太湖风帆点点。在此观日出,景象之美,可比泰山。
另有景点龙池晓云石、古栈道、禹门祖塔、凭虚阁、涅磐窟、老虎亭、拜经台、分宾亭、洗心池、一步登天等.
还有善卷洞风景区,陶祖圣境(慕蠡洞),灵谷洞,宜兴农民公园-天一度假村等.
***注***:1.宜兴紫砂壶不错的.
2.美食介绍:红烧鱼头汤,滆湖大闸蟹,茭利银鱼,汽锅排骨汤都是很具地方特色的.
希望可以帮到你!

⑷ 宜兴哪最好玩

陶都宜兴东临美丽富饶的太湖之滨,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地处沪、宁、杭的中心,是一个文化发达的新兴城市。宜兴古称阳羡,荆溪,自秦始皇设阳羡郡起,至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历史。在该地曾先后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的陶片、唐五代的青瓷窑址以及明代以前的紫砂罐残片;早在宋代,褐黑色的建窑茶具已深受各位饮家所珍赏,所以到明代时宜兴紫砂壶名家辈出,紫砂茶具遂广受欢迎。
由宜兴到鼎蜀镇一段,风景迤俪,如鼎山、庚桑、善卷、慕蠡诸洞、东氿、西氿水区、国山碑、周孝候墓<BR>、蛟桥诸名迹,风光秀丽独特,溶洞奇异天成,奥妙无穷,竹海绿涛满倾,蔚为壮观;茶洲清香四溢,生机勃勃;湖光山色相映,也别具神韵。
唐代,宜兴郡以好茶闻名全国;从唐肃宗到明太祖的六百年间,常州阳羡茶均为上等好茶;并且设立了“<BR>贡茶院”。明太祖洪武年间废除团茶政策,遂带来了制茶方法的改革,由于宜兴独有一种澄泥陶,颜色绛紫,其制品通称“紫砂器”,通常也简称“紫砂”,紫砂经过生产、发展的过程,到明代末期臻于成熟,此后经久不衰。宜兴紫砂从明、清开始就已经具有了相当的知名度。在景德镇瓷都之外,又并列了一个陶都——宜兴。其产品畅销国内外,日本也以紫砂为珍品而来华学习造壶技术。此外,宜兴紫砂茶壶更与中国茶同销欧洲,成为欧洲制壶的蓝本,足见宜兴紫砂的珍贵。
宜兴景点详细介绍
别有洞天的陶都宜兴,物产丰富,风光迷人,是陶文化、茶文化、竹文化、洞穴文化兼具的独特旅游胜地。
宜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距太湖西64公里,与浙江、安徽两省接壤;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盛产大米、毛竹、茶叶、溪蟹和太湖鱼虾,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古称荆溪,渊远流长,文物古迹众多,境内山多水多,山水相依,景色秀丽。
宜兴素以陶瓷工艺扬名。从几何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到精美的紫砂陶,均为陶中上品。宜兴制陶技术精益求精,不断改进。宜兴陶器发明创造于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成熟于晋宋,大放异彩于明清。相传春秋时代的范蠡与西施,亦曾在此制陶。如今宜兴陶业中心鼎蜀镇,已由过去的家家做坯、处处皆窑的集镇,变成了拥有二十多家工厂、近两万名工人机械化生产的多品种陶瓷工业基地。
宜兴又以茶叶、毛竹生产基地著称。宜兴阳羡紫笋茶历来与杭州龙井茶,苏州碧螺春齐名,被列为贡品。三国时代以“国山舜茶”称雄江南,唐朝以“阳羡唐贡茶”名扬天下。在宜兴山区,茶园依山就坡,一望无际,人称“茶的绿洲”。这里的太华山区,是江苏最大的毛竹基地。全市竹林面积达18万亩。翠竹连岗接坡,挺拔茂密,层峦叠翠。山风过处,竹影婆娑,绿浪起伏,有“竹海”美称。
宜兴雅称“洞天世界”,80多个石灰岩溶洞千姿百态,遍布全市。尤以“江南第一古迹”暨“海内奇观”善卷洞与张公洞及绚丽多彩气势宏伟的灵谷洞名扬天下。
宜兴现已列为太湖中大风景区之一,是对外开放的旅游胜地,旅游机构、旅游设施正在不断齐全。明天的宜兴,将更加灿烂辉煌!
洞天世界

宜兴多溶洞,现已探明的石灰岩溶洞有80多个,故称“洞天世界”。这些溶洞集“古、大、奇、美”于一体,千姿百态、神奇古怪,以善卷洞、张公洞、灵古洞,尤以洞龄3万多年的善卷洞最具特色,五光十色,自然典雅,神秘色彩、童话色彩浓郁,被誉为“海内奇观”,“万古灵迹”。
善卷洞具上中下后四层,层层相连,洞洞相通,宛如地下宫殿。入口为中洞,中洞内有天然大石厅狮象大场,洞口有7米高巨型钟乳石笋“砥柱峰”兀立,石厅内石钟乳千姿百态,石厅两旁,有形似青狮、白象巨石一对屹立,维妙维肖,形态逼真。上洞规模更大,洞形似螺壳,终年云雾弥漫,冬暖夏凉,气温终年保持23摄氏度,因而又称暖洞。环壁有奇石形成的荷花倒影、万古寒梅、绵羊、骏马、熊猫等景物,栩栩如生。石缝间细流潺潺,在地下形成水潭,顶部的石乳倒映在潭中,奇异天成。
循石级盘旋而下,要穿过“风雷”、“波涛”、“金鼓”、“万马”四重石门。这里令人有波涛远闻、风雷隐作、金鼓齐鸣、万马奔腾的奇异感觉。此处石乳滴成的奇幻景物更多,有翠绿的葡萄、橙黄的佛手、白嫩的鲜藕、振翅的白鹤,还有通天石松、梅花屏风等等,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善卷洞最奇之处是下洞和水洞。下洞又名“瀑布洞”,雨后飞瀑流水直泻悬崖壑底,奔放澎湃。与后洞相连的水洞,是宽达6米的古地下溪河,可常年通舟。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善卷书院里的原型就是善卷洞附件的善卷书院。
陶都

我国陶瓷器的生产,渊远流长。据考古发现,远在五千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江苏宜兴就已开始制造陶器了。宜兴向有“陶都”之称,陶瓷的种类极多,有日用陶、细陶、精陶、均瓷、青瓷等几十大类数千种产品,在绚丽多彩、琳琅满目的宜兴陶器中,最精美的产品是紫砂陶。
紫砂陶的原料含有三氧化二铁,呈紫红色,所以称之为“紫砂”,主要品种有壶、杯、瓶、鼎、盆、盘、碟、假山石景、蔬果玩器、文房饰器等。造型丰富多姿,尤以紫砂茶壶最为出色。
紫砂壶取其泥料本色,朴素、雅致,富有民族风格,有深紫、朱红、赭色、淡黄等多种逗人喜爱的色彩。紫砂壶制作缜密精巧,里外不施釉,在烧结得十分致密的砂土中间,有肉眼看不见的小气孔,透气性良好。用紫砂壶泡菜,没有丝毫的化学变化,茶叶特别清醇,存茶过夜,不起腻苔,不易变馊。紫砂壶经久耐用,壁内沉积的“茶锈”,名日“茶山”,如在空壶内注入沸水,也有茶叶余香。此外,用紫砂花盆
栽花木,成活率高,不易烂根;用紫砂锅蒸炖鸡、鸭、肉类等食品,味道鲜美,肉嫩汤醇。
陶都宜兴陶瓷素以精湛的技艺、浓郁的传统、丰富的造型、优雅的装饰而独步千秋、享誉海内外。被誉为陶瓷艺术殿堂的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馆藏陶瓷精品8000多件,是中国藏品最多,规模最大的陶瓷博物馆。
善卷洞

善卷洞是著名石灰岩溶奇洞、宜兴“三奇”之首。位于宜兴城西南约25公里的祝陵村螺岩山上,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长约800米, 全洞分上中下后四洞组成,洞洞奇异而相通。最奇的是下洞和水洞。水洞长120米,游人多以洞中泛舟为一乐事。
进入洞中,宛如进入一座地下宫殿。入口在中洞。中洞的狮象大场是一个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天然大石厅。高达7米的钟乳石笋兀立洞口,名砥柱峰。它是一点一滴的石乳聚积而成,每30至50年长高1厘米,它的形成已有3万多年。石厅内可容上千名游客,高大宽敞,上面挂满各种形象生动的石钟乳。石厅两旁,屹立着一对形似青狮、白象的巨石,维妙维肖,形态逼真。
上洞的规模比中洞还要大,洞长70米、宽30米、高30米。洞形似螺壳,终年云雾弥漫,冬暖夏凉,气温终年保持23摄氏度,因而又称暖洞。环壁有奇石形成的荷花倒影、万古寒梅、绵羊、骏马、熊猫等景物,栩栩如生;石缝间细流潺潺,落地汇成水潭;顶部石乳,倒映潭中,奇异天成。
下洞约180米,宽18米,高22米。洞外有一个6米多高的石陡坎。大雨过后,飞瀑流水直泻悬崖壑底,奔放澎湃,故又名“瀑布洞”。与后洞相连的水洞,是一条极古老的地下溪河。长约120米,水深4.5米,河面最宽达6米,可常年通舟。游人至此,可乘游船。轻舟一叶,荡漾其间。
据宜兴县志载:“西施洞又名武陵洞。”武陵,则是六朝学士陶渊明笔下的桃源仙境,窈窕灵洞,就深藏在“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武陵仙源。全洞面积八千五百平方米,游程在一千二百米,大小景点近八十个。洞口两侧,百竿修篁列成昭阳仪仗,披翠仙苔,花下垂帘彩幛,这独具一格的迎宾礼仪,也许正是洞天世界的异邦习俗。

“苎萝宫”,一流清泉破壁穿石迎面淌来,倾泻处似匹匹锦帛;汇合处如束束转纱,泉过留韵,水去留声。一团团整齐、光洁的埠石,排列有致,半浸泉中,仿佛仍留着浣纱女的足迹;粼粼波光,似乎尚可见到西施的倦容。而与浣纱溪遥遥相对的“范蠡岩”上,越国大夫倚立山头点头赞叹,壮士之心,被西施的美貌打动,这位救国心切的赤子贤臣,在浣纱女的身上看到了复国雪耻的希望。
“消夏宫”景石林立,冲天占地。步入宫中,赏蓬莱仙境,游三春之彩,纳九秋之凉,真可谓“冬有桃花秋有莲,日听莺歌夜听泉。”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僻静、幽雅的“桃源宫”一派桑田平旷的田园风光,含水的“梯田”,带露的“桑园”,傍间的“草屋”,依山的“牛棚”,构成了逼真的山乡风情。

从“泪泉宫”、“娃宫”到“碧云宫”,奇形怪状的太湖石峥嵘斗奇,太湖石的粗犷雄伟与优美的线条组合,形成了西施洞的独特风光。大义凛然的西施“捧心柱”,令人心碎的“半壁江山”,如诉如泣的“孝女哭国”,栩栩如生地展示了爱国奇女西施泪洒异邦的揪心之痛和忍辱负重的捧心之诚。“相思阁”、“囡儿亭”、“画眉桥”、“彩香泾”则表达了范蠡、西施心心相印、裙衩相随的忠贞爱情和同赴国难、共饮林泉的高贤之志。而最美最奇的要数碧云宫中的“山神笼月”,一个直径约七米、高三十多米的石洞直通山顶,抬头相望,但见阳光普照,银辉泻地,茫茫苍穹,只现出一个圆溜溜的月洞,迷人的景色留下了美丽的传说……

⑸ 江苏宜兴的旧址在哪

宜兴向有“陶都”之称,所产陶瓷种类极多,有细陶,精陶,均瓷,青瓷等几十大类数千个品种。在琳琅满目的宜兴陶器中,最有名的是紫砂陶。
宜兴官林被称为中国电缆城,拥有上百家的电线电缆厂。
紫砂陶的原料含有三氧化二铁,呈紫红色,所以称之为紫砂。紫砂陶主要品种有壶,杯,瓶,鼎,碗,盘,碟,等等,造型丰富多采,尤以紫砂茶壶最为出色。紫砂壶取其泥料本色,朴素,雅致,赋有民族风格,有深紫,朱红,淡黄等多种颜色。紫砂壶制作缜密精巧,里外不施釉,在烧结得十分致密的沙土中间有肉眼看不见的小气孔,故而透气性能良好。用紫砂壶泡茶,没有丝毫的化学变化,茶汁特别清醇。紫砂壶经久耐用,壁内存积的茶锈,名曰“茶山”,如在空壶中注入沸水,也有茶叶清香。 此外,用紫砂锅蒸炖鸡,鸭,肉类,味道鲜美,肉嫩汤醇。
宜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隶属无锡市,距太湖西64公里,与浙江、安徽两省接壤,是江苏省最南边的一个县;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盛产大米、毛竹、茶叶、溪蟹和太湖鱼虾,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古称荆溪,渊远流长,文物古迹众多,境内山多水多,山水相依,景色秀丽。
宜兴素以陶瓷工艺扬名。从几何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到精美的紫砂陶,均为陶中上品。宜兴制陶技术精益求精,不断改进。宜兴陶器发明创造于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成熟于晋宋,大放异彩于明清。相传春秋时代的范蠡与西施,亦曾在此制陶。如今宜兴陶业中心鼎蜀镇,已由过去的家家做坯、处处皆窑的集镇,变成了拥有二十多家工厂、近两万 名工人机械化生产的多品种陶瓷工业基地。

宜兴又以茶叶、毛竹生产基地著称。宜兴阳羡紫笋茶历来与杭州龙井茶,苏州碧螺春齐名,被列为贡品。三国时代以“国山舜茶”称雄江南,唐朝以“阳羡唐贡茶”名扬天下。在宜兴山区,茶园依山就坡,一望无际,人称“茶的绿洲”。这里的太华山区,是江苏最大的毛竹基地。全市竹林面积达18万亩。翠竹连岗接坡,挺拔茂密,层峦叠翠。山风过处,竹影婆娑,绿浪起伏,有“竹海”美称。
宜兴雅称“洞天世界”,80多个石灰岩溶洞千姿百态,遍布全市。尤以“江南第一古迹”暨“海内奇观”善卷洞与张公洞及绚丽多彩气势宏伟的灵谷洞名扬天下。
宜兴现已列为太湖中大风景区之一,是对外开放的旅游胜地,旅游机构、旅游设施正在不断齐全。明天的宜兴,将更加灿烂辉煌!

自然地理
宜兴市位于北纬31°07’--31°37’-,东经119°31--120°03’。地处江苏省南端,苏、宁、杭三角中心。东濒太湖,东南邻浙江长兴,西南界安徽广德,西接溧阳,西北毗连金坛,北面与武进相傍,滆湖镶嵌其间。全市总面积2038.7平方公里。年末耕地99.14万亩。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丘陵山区,北部为平原区;东部为太湖渎区,西部为低洼圩区。
龙池山位于宜兴城西南35公里的茗岭乡境内,为江苏省森林自然保护区。山海拔488米,年平均气温15.7℃,森林覆盖率达95%,总面积1800多亩。因属中亚热带北缘,常绿宽叶带生长茂盛,珍稀濒铖植物众多,故有“天然植物王国”和“绿色氧吧”之称。
以“稀、奇、古、怪”著称的龙池山自然风景区是苏南地区独一无二的风水宝地。“稀”指的是区内众多的珍稀树种和植物;“奇”指的是山顶有池,池中有学名蝾螈的小龙;“古”指的是山上有曾闻名于世的江浙八大寺之一的澄光寺;“怪”指的是摄人魂魄、横空壁光的“白云寺”和可预报天气构成荆溪古十景之一的“龙池晓云”等其他鬼斧神工的神秘巨石。

宜兴市境内河流密布、纵横交叉,灌溉、运输方便。有河道215条,总长1058公里,总面积19.49万亩。其中主干河14条,5公里以上的68条。荡20多个,水域面积73.43亩。有水库20座,总库容1.26亿立方米。天然水质较好,矿化度为100-200毫克/升,属很低矿化度水;总矿化度小于1.5毫克当量/升,属很软水;酸碱度值为6.5-7,属中性水。
宜兴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暖湿润。热量条件好,年平均气温15.7oC夏季最热月平均气温28.3oC。年平均无霜期2401多天,生长期可达250天左右,积温5418oC,日照较足,7-8月日照时数最多。农作物一年可2-3熟。降水丰沛,全年有雨,年平均雨日136.6天,年平均降水量1177毫米,春夏雨水集中。地面水、地下水丰富。

历史沿革
宜兴已有5000多年历史。古称荆邑,春秋时属吴。周元王四年(前472)属越。周显五三十六年(前333)属楚。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 )荆邑司会稽郡,次年改荆邑为阳羡县。西晋怀帝永嘉四年(310),置义兴郡。隋文帝开皇九年( 589 ),废义兴郡,改称义兴县,属常州。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改为宜兴县。清雍正四年(1726),分为宜兴、荆溪二县。民国元年荆溪撤消,并入宜兴县。
1949年6月属常州专区。
1953年1月属苏州专区。1956年2月属镇江专区。1983年3月起,属无锡市。
1988年1月,撤销宜兴县,建立宜兴市。
2003年,宜兴有21个镇、1个环保科技工业园,95个居委会,430个行政村;总面积203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1万公顷,山林4万公顷,总人口1062363人。宜兴文臣武将代不绝书。现全市有高级知识分子1369人,宜兴籍两院院士18人,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高级知识分子逾万,“教授之乡”美誉驰名中外。

风土人情
文化事业发展日趋繁荣。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全年演出场次230场,观众50万多人次。2004年,通过挖掘艺术资源,搜集生活素材,捕捉创作信息,推出了《小巷大街》、《七彩风流》、《挑总管》、《双向选择》、《风卷葵》等各类艺术作品共60余件,其中大戏1个、电影剧本2个、电视剧本1个、曲艺作品7个、小戏小品剧本30多个、音乐作品20多个。
在重大艺术活动中,小品《双向选择》、《挑总管》获省第二届小戏小品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同时获优秀演员奖、演员奖、舞美奖。歌曲《秦淮歌谣》获“中国群众创作歌曲大赛”金奖。电影放映单位40个,影剧院座位数为2.15万座,全年电影观众人数达43万人次。市级图书馆1个,藏书25.26万册。广播电视网络健全、覆盖率广。22个镇(园)全面建成有线网,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100%,全市有线电视用户25.53万户。档案馆向社会开放档案29421卷,《宜兴日报》为周六刊彩色胶印报纸,每期发行量3万份。

⑹ 天津的宜兴埠和江苏常州的宜兴有什么联系吗

是这个,天津的宜兴埠是明代为了攻打高丽(今朝鲜)缺少水手,从江南宜兴调动大约500名会划船的水手,集结在今天的天津宜兴埠训练,后来由于和高丽好了,朝廷没有攻打的意愿了。那些招收去的宜兴水手只能在当地娶妻生子,繁衍生息。后来,成了宜兴人的码头。所以叫宜兴埠。至今宜兴埠的话,和我们宜兴话非常像。。。。。宜兴什么时后变成常州的了啊你回到100年前了啊

⑺ 夫子庙景区的开发状况

“夫子庙文化”应叫“秦淮文化”
秦淮区地处古都南京城南,因秦淮河自东向西横贯全区而得名,素有“十里秦淮”之称。朱自清、俞平伯所作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赞美了这儿的美妙景观。当今著名的旅游风景点南京夫子庙就坐落在这里。由于历史跨度长,秦淮文化保留了丰富多彩而又相对完整的历史文化层面,门类繁多,品种齐全,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有60多处,居全市前列,是金陵文化的精华。
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秦淮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改革开放以来,秦淮区委、区政府不断增强文化经济意识,用创新思维探索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有效途径,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优势转化,向生产力优势转化。

一是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创建旅游文化产业。旅游业具有典型的经济特性,又有很强的文化特征。文化是旅游的魂,旅游是文化的形,两者相得益彰。我们坚持“以文兴旅”的基本思路,把文化作为旅游发展的动力,打文化牌、走特色路,全面建设了十里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推动文化旅游业迅猛发展。1984年以来,我们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市政府支持,先后投资几十亿元,大力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恢复整修了四大古人文景观:以明清风格为主的建筑面积达44万平方米的仿古建筑景观,以夫子庙大成殿为中心的古文教景观,以中华门城堡为中心的古城墙景观,以瞻园为主的古园林景观。经过多年的精心开发建设,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先后被评为“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等。世界旅游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巴尔科夫人称赞夫子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每年有三四千万中外游客来此观光旅游,夫子庙景区税收占地方可用财力的1/3。

二是继承文商交融传统,新建特色文化市场。自古以来,秦淮就是大族聚居、商贾云集之地,市井相当繁荣,庙市合一是夫子庙地区的一大特色。在建设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同时,我们顺应市民和游客的文化消费需求,新建了五大特色文化市场:营业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古玩字画市场,堪称金陵一绝的夫子庙花鸟鱼虫市场,剪纸、皮影、竹雕、烙画等应有尽有的民间工艺品市场,品种齐全、价廉物美的小商品市场,以“秦淮八绝”为代表的秦淮风味小吃市场。这些市场深受中外游客和广大市民的欢迎,年成交额达20多亿元,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是以民俗文化活动为载体,大力发展节会经济。最具代表性的是“文化四季歌”:冬季“南京夫子庙灯会”,春季“夫子庙文化庙会”,夏季“秦淮之夏”社区文化艺术节,秋季“夫子庙金秋美食节”。为了增大“文化四季歌”的“节会”、“假日”经济效应,我们把夫子庙灯会、文化庙会、金秋美食节分别安排在春节、“五一”和“十一”期间举办,此举进一步扩大了秦淮的知名度,增强了文化旅游业的吸引力。2003年仅10月1—7日,到秦淮的市民和中外游客就达到103.5万人,夫子庙景区实现旅游商贸经营额9760万元,其中商贸收入5900万元,餐饮收入1900万元创历届黄金周新高。

四是挖掘整理历史文化遗存,精心组织文化精品生产。为了满足人们对秦淮文化的探求,加强对秦淮文化的研究,我们先后整理出《金陵大报恩寺塔》、《金陵岁时记》等一批地方历史古文献,编辑出版了反映秦淮人文史料的《漫话秦淮》(先后出版三辑12本)、《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大型画册、《十里秦淮好风光——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景点揽胜》、《秦淮夜谈》、《秦淮戏曲志》、《秦淮人物志》、《秦淮群文志》和《秦淮民间故事》等丛书,深受市民和游客的欢迎。

所有这些工作,得到了有关部门和社会的充分肯定。秦淮区先后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区”、“全国文化模范区”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我们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观念相对滞后,产业经营意识薄弱;开发利用“粗放”,资源优势未充分发挥;个体规模偏小,企业竞争能力不强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通过观念、体制和方法的不断创新,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提供支持。

首先,要强化产业意识,制定产业规划。要牢固树立“文化要吃市场饭、市场要走产业路”的观念,文化中可以放归市场的部分,就要坚决走产业发展之路。要加强领导,积极协调,努力营造促进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氛围和工作合力。抓紧制定《秦淮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做到规划起点高、市场定位准。产业规划要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力求长远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到位。在行政审批、土地使用、市场管理、税收等方面采取一系列优惠措施,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二,依托特色资源,做大优势产业。秦淮的实践启示我们,以丰富的文化资源作支撑,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具有光明的前景。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投入,对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实施全面扩容升级。复建金陵大报恩寺塔遗址公园暨琉璃塔,重建周处读书台、李白凤凰台等一批新的文化旅游景点;开辟秦淮河水上风情游览线、陆上民俗游览线和明城墙空中景观游览线;打造“夜泊秦淮”旅游品牌,营造“品小吃、泊秦淮、游景点、赏雅乐、逛夜市”的美好意境;规划建设秦淮旅游文化中心、秦淮民间艺术展览馆等一批标志性设施,引进一批档次高、规模大的酒吧、书吧、茶社等休闲娱乐场所,发展壮大旅游文化休闲产业。

第三,积极引导消费,拓展文化市场。适应市场需求,成立秦淮文化旅游产品研发中心,建成几个大型生产销售企业,推出更多具有秦淮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增强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能力。营造良好环境,提升古玩字画、花鸟鱼虫、餐饮娱乐等特色文化市场的环境档次、服务水平,增强市场对市民和游客的吸引力,激发游客的消费兴趣。加大营销投入,通过媒体、互联网、旅游交易会等渠道,大力宣传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景点、活动等,吸引更多的客源在节假日流向秦淮。

第四,加大改革力度加快体制创新。要实现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职能“三转向”:从管理文化系统单位转向管理全区文化事业、产业,从重点“办文化”转向重点“管文化”,从主要依靠行政管理手段转向主要依靠经济、法律手段。要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根据公益性、公益经营性和经营性等不同性质,实行分类指导,探索新的管理和运作方式。要改革政府投入方式,逐步从向文化事业单位投入转变为向项目投入。积极引进民资、外资兴办各种文化企业,形成“多元化投资、多种所有制并存竞争”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第五,培养文化人才开发第一资源。加强文化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实行以“聘用制”为主体的用人新制度,促进人尽其才,才尽其功。加强民间艺人队伍建设,成立秦淮民间艺人协会、秦淮民间艺术学校,使秦淮民间艺术代代相传、发扬光大。引进高层次文化人才特别是管理、经纪人才为秦淮服务。完善文化人才激励机制,确立以业绩为导向、以创新能力、创作成果和经营实绩为主要衡量标准的人才价值观,鼓励文化单位对有突出贡献的高层次人才进行重奖。

为期5年的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创建5A级景区进入收官阶段,记者采访发现,对如何使高雅文化和民俗文化和谐共生、如何彰显庙市合一的特色、如何管理开放型的景区,夫子庙作出了不少有益的探索。

“前庙后学”,召回文化之魂

走进夫子庙景区的心脏大成殿,游客便被墙壁四周流光溢彩的彩石壁画“孔子圣迹图”所吸引。导游介绍,这是夫子庙的镇庙之宝之一,共38幅,由浙江乐清300多工匠花3年时间制作而成,“当时花了580万,现在价值过亿了。”

“壁画啥时有的?”“1998年就有了,一直在这里。”记者很惊讶:怎么一点印象也没有。导游说:“以前十几个摊点在殿里,壁画被搞得灰头土脸。摊点清理出去,灯光一打这才满壁生辉。”

明德堂后的尊经阁,一直是景区管理机构的办公场所,而今,管理办公室移走,“洋和尚”英国爵士乔卫特进驻办起了孔子学府,使之成为外国游客和南京老外的“中国沙龙”。

夫子庙另一文化重地江南贡院,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林则徐……这些从江南贡院走出来的科举名人,如今以一尊尊栩栩如生的铜像告诉人们,这里曾经号舍20644间,是全国最大的科举考场。秦淮区旅游局负责人说,景区将对江南贡院进行复建,目前正在搜集整理相关历史资料。

夫子庙,文化之魂正在召回。南京的小学新生在大成殿行“开笔礼”,学子喜欢到江南贡院“跳龙门”、“拜魁星”,民间票友爱在这里玩汉服展示……今年1-9月,大成殿游客50万人次,江南贡院14万人次,分别比去年同期递增20%、52%。十一黄金周,景区接待游客121万,同比增长21%。

拨正失衡的天平,“文”“商”再度相融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秦淮河里的画舫多了起来,舟过苑家桥便划进了280米长、水宽7-12米的水街。苑家桥、吟凤桥、半清桥3座过街石桥畔,5家高档会所开门迎客,以展示琴棋书画歌舞茶“七雅”的传统歌舞、书画、特色餐饮、民间技艺等,引来游人无数。客人凭窗望去,还能观赏白鹭洲公园里的水上实景演出《夜泊秦淮》。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说,庙市合一、高雅文化与民俗文化和谐共生,是夫子庙抹不去的特质。人们反感夫子庙的商业味,其实是反感缺少文化味的市。 下转A7版

上接A1版 曾经,破墙开店,重“商”轻“文”,夫子庙成了小商品集散地;现在,就是要拨正失衡的天平,让“文”“商”再度相融。

占道经营的市场被拆除,2000年以来共拆了1000多个亭棚,东市、西市、金陵路改造的店家有600户以上。具有秦淮文化特色的项目被请进来,尊经阁后的夫子庙民间艺术大观园,南京最好的民间艺人在这里设立了灯彩、剪纸、折扇、烙画等手工艺工作室,现场展销、带徒弟。

寓管理于服务,景区的不懈追求

夫子庙管理的最大难点是开放式。从今年黄金周开始,夫子庙景区实行24小时全天候管理。以前景区工作人员9点上岗晚上10点半撤岗,各种车辆闯进景区抄近道,连烧烤摊也跑进来,搞得乌烟瘴气。现在东、西牌坊装上电动门,管理人员24小时不间断管理,问题迎刃而解。

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是景区的追求。聚星亭里,一位东北口音的游客问:“哪里小吃最好吃?”工作人员回答:“状元楼的‘连宋小吃’、奇芳阁的清真小吃、晚晴楼的秦淮风味小吃、水街的会所小吃、夫子庙西广场的百姓小吃,各有特色,高中低档都有,就看你喜欢哪样了。”中心广场寸土寸金,聚星亭以前出租给商家一年租金几十万,现在成了游客咨询服务中心。景区共分片设了4个游客咨询服务中心,提供咨询、失物招领、小推车、童车、伞等各种各样服务,今年以来景区实现了零投诉。

夫子庙管理难还难在景区房屋产权多元,业态和经营手段都很难统一。不过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景区即将增添两个“保护神”。一是《南京市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总体规划》,预计明年1月1日实施,界定了今后12年景区范围、基础设施的配备、业态的控制、哪些地方要搬迁等等;另外一个就是《南京市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条例》,为景区度身定做,景区风格的维护、步行街的管理、业态的进入、处罚都有针对性条款。

古今交融、动静相宜的夫子庙,将为天南海北的游客奉上不散的盛宴。
1、秦淮河畔的标志性建筑、秦淮风光的精华、南京民俗、小吃集中地,夜市也繁华,可谓最具老南京风味的地方。
2、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八,这里举行夫子庙灯会(金陵灯会),热闹非常。

南京夫子庙即孔庙,始建于宋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由东晋学宫扩建而成,位于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旁。夫子庙建筑群主要由孔庙、学宫、江南贡院荟萃而成,是秦淮风光的精华。

孔庙
孔庙富有明清色彩。它以大成殿为中心,从照壁至卫山南北成一条中轴线,左右建筑对称配列,占地广约26300平方米。四周围以高墙,配以门坊、角楼。
中心庙院:院内植有银杏八棵,古灯对称有致,中间一条笔直的石砌甬道通向大成殿前的丹墀,此丹墀是祭孔时举行乐舞的地方,正中竖立一尊青铜孔子塑像,高4.18米、重2500公斤,是全国最大的孔子青铜像。
大成殿:夫子庙的主殿,高16.22米,阔28.1米,深21.7米。殿内正中悬挂一幅全国最大的孔子画像,高6.50米、宽3.15米。殿内陈设仿制2500年前的编钟、编磬等十五种古代祭孔乐器,定期进行古曲、雅乐演奏,演出反映明人祭孔礼仪的大型明代祭孔乐舞,使观众听到春秋时代的“钟鼓之乐”、“琴瑟之声”,展现二千多年前另古乐风貌。大殿四周是孔子业绩图壁画,形神并具。
文化艺术展:中心庙院碑廊里陈列着被誉为“中华一绝”的雨花石展览。大成殿内也经常筹办其他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展,宣传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

学宫
从大成殿后门走出,即进入学宫参观区。学宫是科举时代本省学子读书的最高学府,为使士子接受教化,渐知遵循先圣先贤之道,所以学宫总是和孔庙建在一起。作为江苏古代文教中心的学宫位于大成殿后,以明德堂、尊经阁为主体,“东南第一学”门匾由清末状元秦大士题写。

江南贡院
建康(南京)贡院始建于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因江南地区人文荟萃,参考士子日益增多,至明永乐,便没收府尹黄公永元祠、秦桧之子贝喜祠等改建为“江南贡院”。 规模之大,占地之广,房舍之多为全国考场之冠。
贡院的大门:门上悬有横额“明远楼”三个金字,外墙嵌《金陵贡院遗迹碑》,记述了贡院的兴衰历史。
明远楼:是贡院内楼宇之一,位于贡院中间,原是用来监视应试士子的行为和院落内执役员工有无传递关节的设施。“明远”是“慎终追远,明德归原”的意思。

文化、商业、小吃街
1985年,南京市政府修复了夫子庙古建筑群,这里许多商店、餐馆、小吃店门面都改建成明清风格,并将临河的贡院街一带建成古色古香的旅游文化商业街。如今这里是南京最著名的步行商业街区,是南京小吃的聚集地。

“秦淮八绝”小吃用的鲜草鸡蛋、白砂糖、食用盐、酱油、莲蓉、芝麻、鸭油、辣椒油、葱、生姜等几十种原料和配料,都必须符合规定,小吃的菜单标示中也要注明品种名称、主要原材料和净含量等。

“秦淮八绝”小吃的外观色泽、滋味气味等,“标准”中也有详细规定。如鸭油酥烧饼要色泽金黄、外形饱满、不破皮、不含油;麻油烫干丝要求干丝细如银丝,松散不结团;茶叶蛋、五香豆,每份净含量不能小于30克等。

想吃正宗秦淮小吃都难了

李凯骅的家就在夫子庙旁,喷香的牛肉锅贴、甜糯的糖芋苗,这些美食常常牵绊着他的脚步。“小时候一有空,我就跟家里人要点钱去吃牛肉锅贴,最馋这个了。”说这话时,李凯骅还忍不住要咽咽口水,“现在却很难找到,有的饭店也开发出了秦淮小吃,但基本上都是套餐,一点就要十几道菜,便宜一点的都要50元左右。上一次忍不住点了一套,那一碟干丝,一小口就吃完了,到嘴也不到喉咙。”

“就像是一条没有特色的商业街,要什么有什么,大杂烩一般。虽然热闹,却缺乏内涵。”李凯骅说,于是,今年他找来十几位同学,在街头问卷调查了约200名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了解他们眼中的夫子庙,并听取了意见。

来夫子庙多数是为购物

学生们在对本地73名市民的调查中,有42人来夫子庙居然是为了逛街购物淘便宜货,15人来散步,来吃饭的有10人等。在对80多名外地游客的调查中,31人是来逛街购物的,15人慕名而来,19人由旅行社安排而来,而欣赏文化底蕴的只有15人等。

调查结果显示,本地市民中,22名市民认为商家良莠不齐,23人认为品牌特色不明显,12人等认为规划不合理;外地游客中,有31人认为商家良莠不齐,22人认为品牌特色不明显,20人等认为规划不合理。

调查后,李凯骅评价说:“虽然有一些不足,但我必须承认,现在的夫子庙管理比以前要规范了很多,小商小贩少了,干净了很多,公厕、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也好了很多。”

一声叹息

南京特色有多少

是否真如学生们调查显示的那样,夫子庙商业味过浓,淹没了独特的文化底蕴?记者昨天实地探访了一番。

还没踏上贡院街,混杂着流行音乐、快歌的一股强音就直冲耳内,臭豆腐、鱿鱼的油炸味也扑面而来。街道两边的商铺一家接着一家,古色古香的角楼边上挂着火锅店、商场、食品店的招牌。沿路走了两三百米,南京特色的商品和店家很少,满眼看去都是“俄罗斯商品城”、“苏州精品刺绣”、“宜兴紫砂壶”。记者在夫子庙地区转了一圈,光“俄罗斯商品城”就有好几家,而紫砂壶更多,几步就一家店。“传统的云锦、微雕都很少见,满眼都是这些外来的大路货,和其他景区几乎没区别了。”一位家住三山街附近的老南京沈女士抱怨着说,“生活好了,传统的却少了。”

夫子庙昔日门庭若市的东、西市,卖的东西也不外乎扇子、紫砂壶、玉石等等,还有的商铺干脆大门紧闭。一家名叫“高家布艺”的小饰品店依旧开门迎客,店主望着不远处的“俄罗斯商城”、“苏州精品刺绣”等店面,无奈地说:“这些外来品拼凑成的‘世博庙’几乎覆盖了夫子庙仅剩的一点特色!”

洋快餐非常显眼

商铺如此,吃的就更难看到特色。贡院街上的一家小吃店挂着六七个招牌,都是来自国内各地的特色小吃。而在夫子庙的中心地带,洋快餐和食品也频频出现,麦当劳、肯德基的招牌十分醒目,百米开外就能看到。紧邻肯德基的一家小店,卖着脆皮臭豆腐、打糕。

“你看看,都是外地甚至国外的食品。”一位游客有点沮丧地说,就连正宗的夫子庙传统小吃都找不到,谁知道哪个是老字号呀。就在这时,南京的赵先生插上话,“别说你了,我们都难吃到。多年前,一两元钱就能吃上一大碗糖芋苗或赤豆元宵。但现在秦淮小吃都是成套卖的,动辄几十元甚至上百元,东西是精致了,可价格也让寻常百姓难以接受。”

电瓶车一路揽客

贡院街是夫子庙的主街区,长约620米。一路上,服装、餐饮、茶铺、旅馆、茶壶、眼镜店、照相店、丝绸店等各色店铺排开,吃穿玩应有尽有,但排列得没什么章法。沿着贡院街的东半侧,记者大致数了一下,各色商铺大概在50家,一会儿是服装店,一会儿是小吃店,再隔几米,甚至还有眼镜店、旅馆、剧院。

“感觉有些乱。”来南京旅游的鲍先生告诉记者,想找地方吃饭也没法比较,因为小吃店都快湮没在各色的商铺中了。就连乌衣巷中也有美食店出现,王导谢安纪念馆的对面就有一家卖盐水鸭的,几米外还有一家饭店,真是让人不能理解。

而景区内“十元一位,招手即停”的电瓶观光车更是让人觉得有些不谐调。(谢静娴)

主管部门:需要多样化发展

调查结束后,李凯骅还特地到夫子庙管理处,反映了相关问题。李凯骅告诉记者,工作人员说,夫子庙的发展定位是“文化、旅游、商贸”。但他觉得,目前的现状应该是完全颠倒的,商贸排第一,而最为重要的文化是垫底的。工作人员还说,为了重现夫子庙的传统特色,夫子庙管理办已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我们规范了小吃,并成立了夫子庙小吃协会,定义出了新时期的‘秦淮八绝’。”管委会一位负责人说。此外,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他们还举办了祭孔大典、状元巡游等充满浓郁传统文化色彩的活动。

“夫子庙是个老景区,目前的规划布局已经比原先要好得多。”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刘立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和原先相比,小商小贩少了很多,管理上也更为规范。但是景区发展要多样化,除了南京特色的雨花石、盐水鸭、云锦等,我们还需要引进一些其他的东西,毕竟游客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另外,景区的店牌店招也都将逐条街进行改进,在建筑风格上要和夫子庙古色古香的建筑群更为统一、协调,目前正在对瞻园路上的店铺进行改造。至于人们提出的夫子庙商铺卖的东西大同小异,作为管理部门,只能进行宏观引导,但很难具体引导。今后,我们还将不断开发新的秦淮特色产品,供商家选择。

对于景区中的电瓶游览车,他解释,此前有游客给管理办提出意见,认为夫子庙景区过于分散,走路游览非常累。于是,管理办就新增了这种景区交通工具,既环保速度也不快。当然,管理办也会严格控制这种电瓶车的数量。

专家学者:得守住文化底线

“夫子庙应该是代表南京历史文化最典型的旅游区,我们应该努力打造并维护好这张代表南京的亮丽名片。”东南大学旅游与景观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周武忠提出,但是,在对夫子庙的开发中的确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过多出现了与南京文化传承异化的东西。如何打造这张名片,政府应多加以引导,在规划中进行监管。

首先,在给夫子庙景区的功能、风格上有个总体的定位,所有进入夫子庙景区的项目都要符合这个总目标,要设定一个“门槛”,绝不能唯利是图。最明显的就是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洋快餐的装修显得格格不入,远远看去就有个亮黄色的招牌。而在欧洲一些历史文化街,这些洋快餐的店招也“入乡随俗”,在造型、色彩上都做了一些调整,和当地的景观风格保持一致。在市场化运作的今天,夫子庙景区并不排除其他商家、产品进入,但一定要符合要求和规划。

另外,夫子庙毕竟是最能代表南京历史文化的景区,一定要守望传统,保持南京特色,外来的产品、商铺应该尽量减少。

⑻ 宜兴有什么旅游景点

善卷洞是著名石灰岩溶奇洞、宜兴“三奇”之首。位于宜兴城西南约25公里的祝陵村螺岩山上,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长约800米, 全洞分上中下后四洞组成,洞洞奇异而相通。最奇的是下洞和水洞。水洞长120米,游人多以洞中泛舟为一乐事。
进入洞中,宛如进入一座地下宫殿。入口在中洞。中洞的狮象大场是一个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天然大石厅。高达7米的钟乳石笋兀立洞口,名砥柱峰。它是一点一滴的石乳聚积而成,每30至50年长高1厘米,它的形成已有3万多年。石厅内可容上千名游客,高大宽敞,上面挂满各种形象生动的石钟乳。石厅两旁,屹立着一对形似青狮、白象的巨石,维妙维肖,形态逼真。
上洞的规模比中洞还要大,洞长70米、宽30米、高30米。洞形似螺壳,终年云雾弥漫,冬暖夏凉,气温终年保持23摄氏度,因而又称暖洞。环壁有奇石形成的荷花倒影、万古寒梅、绵羊、骏马、熊猫等景物,栩栩如生;石缝间细流潺潺,落地汇成水潭;顶部石乳,倒映潭中,奇异天成。
下洞约180米,宽18米,高22米。洞外有一个6米多高的石陡坎。大雨过后,飞瀑流水直泻悬崖壑底,奔放澎湃,故又名“瀑布洞”。与后洞相连的水洞,是一条极古老的地下溪河。长约120米,水深4.5米,河面最宽达6米,可常年通舟。游人至此,可乘游船。轻舟一叶,荡漾其间。

⑼ 中国四大名陶各有何特色

1.宜兴紫砂陶——宜兴陶瓷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其中紫砂陶最具特色。其别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古朴的色泽和优良的实用功能,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紫砂陶有壶、杯、瓶、盆等上千个品种,其中紫砂茶壶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夏不易馊等独特优点。

2.坭兴陶——钦州坭兴陶,坭兴陶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坭兴陶经窑变,素有“窑宝”之称。经打磨后表面会呈现出各种斑斓绚丽的自然色彩,色泽繁多,主要为古铜、墨绿、紫红、虎纹、天蓝、天斑、金黄、栗色、铁青等,若隐若现,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3.云南建水紫陶——云南建水紫陶历史源远流长,始于元末明初,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建水紫陶采用当地得天独厚且蕴藏量丰富的红、黄、紫、青、白五色土配制。建水紫陶采用无釉磨光这一特殊工艺,制成的陶器敲击声铿锵有力,被称赞为"体如铁、色如铜、音如磐、亮如镜、光照鉴人",这个工艺是建水紫陶有别于其他陶器的独特之处,实为"陶坛一秀"。

4.重庆荣昌陶——荣昌陶产于重庆, 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荣昌陶器种类繁多,主要以日用陶、包装陶、工艺美术陶、园林建筑陶的生产为主。荣昌陶器采用的泥土细腻,粘性可塑性极强,烧制性能好,因此,制成的陶器不仅釉质光润,而且还具有不渗漏、保鲜好等特点,享有“泥精”的美称。

(9)宜兴紫砂文化旅游城扩展阅读

紫砂陶——用紫砂泥、红泥或绿泥等制成的质地较坚硬的陶制品。紫砂是中国宜兴特产的陶土。

全世界皆有产陶土的地方,但是没有紫砂,因为此陶非彼陶。可以说紫砂是陶土的一个种类,只有在宜兴才有的。为什么称这里的陶土为“紫砂”呢?那是因为紫砂陶土制成的紫砂器,无论是黄、红、棕、黑、绿的本色,在其表面皆隐含着若有似无的紫光,使其具有质朴高雅的质感,故称为“紫砂”。

紫砂之所以称为“砂”,是因为紫砂的成品,具有特殊的粒子感。即使土质练得很细,在细腻的外表下,仍然看得见漂亮立体的粒子感。紫砂质地坚细、色泽沉静、制作精美。根据调配方法及烧成温度气氛的变化,制品分别呈天青、栗色、暗肝、梨皮、米黄、朱砂紫、海棠红、青灰、墨绿等色。

紫砂陶制作技艺举世无双,它以特产于宜兴的一种具有特殊团粒结构和双重气孔结构的紫砂泥料(具体有紫泥、朱泥、本山绿泥等多种)为原料,采用百种以上的自制工具,经过打泥片、拍打身筒(圆器)、镶接身筒(方器)或镶接与雕塑结合(花器)、表面修光、陶刻装饰等步骤最终完成陶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