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谁能告诉我,六枝有些什么风景
旅游资源概况六枝的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有蕴藏着古夜郎文化的牂牁江省级风景名胜区及倍受海内外关注的梭戛生态博物馆,是融民族文化风情、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为一体的独特旅游区。其中,中部有桃花公园、九头山公园、南极山公园、天然洞穴月宫洞(观音洞);南部有郎岱古城、郎岱木城碑记、郎岱暴动烈士墓及神秘的老王山(古郎山);东南部有底溪森林公园,有白水河上的瀑布群和以落别为中心的溶洞景观;北部有岩脚古镇风光、老高桥景点、懒龙桥景点(窗子洞)、老卜底景点及梭戛生态博物馆景点。加上浓郁神秘的民族风情,如:布依族的赶表、苗族的晒月亮、彝族的赶山节、仡佬族的吃新年等,构成了六枝独特的旅游景观,吸引着国内外大量游客及民族文化专家、学者。目前,我区正在积极开展底溪生态园、月亮河夜郎布依文化生态园、月亮河省级森林公园等的建设工作,阿珠水电站坝后水域面积为平方公里,光照电站坝后水域面积为 51.54 平方公里, 牂牁 江沿线将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区旅游业将更具发展潜力。 梭戛长角苗风情景区位于六枝特区东北部,距离六枝特区36公里,面积24.3平方公里,1998年与挪威国合作共同修建。中国第一座露天生态博物馆——梭戛生态博物馆,重在将长角苗的文化遗产尽可能原状地保存在其所属社区及环境之中。这里是长角苗的故乡,居住着不到5000人的长角苗。长角苗寨依山而建,土墙茅屋,原始古朴,纺纱织布,画蜡刺绣,飞针走线缝制美丽的衣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民风民俗保持完整,民族文化浓郁,勘称人类活化石,是领略长角苗奇风异谷,研究人类民族学和国际间合作的露天生态博物馆群发展的科考旅游胜地。 牂牁江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六枝西部,距六枝城区67公里,总面积57.6平方公里。该景区以夜郎名胜、郎岱古镇等古夜郎文化和牂牁江峡谷风光为主。《史记》记载:“夜郎者,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牂牁江景区是夜郎文化的主要发祥地,聚居着30多个少数民族,民族风情各异,自然风光独特,历史悠远的古文化遗迹较多,是考古、观光旅游、渡假、考察民族风情的理想胜地。在建中的光照水电站届时将牂牁江形成一个54平方公里的湖面(牂牁湖),仅比红枫湖少2.63平方公里,可望成为贵州高原的第二颗明珠。 月亮河森林公园位于六枝特区南部,总面积14104亩,距六枝城区34公里。林场地处云贵高原东斜坡上,属珠江流域北盘江支流月亮河流域。森林覆盖率为80.57%,是六枝特区面积最大、林木蓄积最多的成片林区。林区内旅游资源丰富,品位较高的有浪风台、黄泥坳、戈厂三个景区。浪风台以万亩林海连接郎岱古镇风貌和陇脚布依风情;黄泥坳以林海环绕,幽谷清泉,远离市区,俨然世外桃源,适宜发展高品位的森林渡假疗养区;戈场距六枝城区仅7公里,葡萄园、杨梅园、梨园已初具规模,适宜发展休闲观光旅游。 凉都
② 六枝特区为啥叫特区
由矿区发展改名而来的特区。截止2017年,六枝特区属六盘水市辖区域,位于贵州省西部,是中国唯一以“特区”命名的行政区划。
“六枝特区”原名是“郎岱县”,郎岱县境内煤矿资源丰富,后来就在县内设立矿区,矿区改名为“六枝特区”,现在的“六枝特区”是“三线建设”时期由矿区改名的“六枝特区”与“郎岱县”合并而成。
六枝特区的前身郎岱县,清朝时期将郎岱地区分为七枝进行管辖。这七枝分别是:本枝、上枝、下枝、化处枝、西堡枝、木岗枝、六枝。上世纪60年代,国际形势比较严峻,国内展开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
1965年成立六枝矿区(特区)和六枝县同时存在。1970年,六枝县和六枝特区合并,就是现在的六枝特区。因为成立之初,有两个直接上级,一个是国家煤炭部,一个是贵州省。所以叫“特区”。
(2)六枝旅游文化投资公司扩展阅读:
春季的六枝特区,油菜花香,桃李芬芳,群山相拥,溪水淙淙,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2017年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启动以来,六枝特区党委政府全力以赴,为百姓办实事,出主意,想办法,理思路,结合实际积极发展种养殖业,蜂产业,蔬菜产业,猕猴桃产业,丰富和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结合乡村旅游挖掘民族文化,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脱贫攻坚春季攻势。
六枝特区开展的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坚持以实施产业扶贫等为攻势重点,围绕全市“3155工程”着力实施好循环农业、功能农业、立体农业和特色农业,将六枝特区猕猴桃、刺梨、茶叶、核桃、中药材、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建好、管好,提升效益、培育品牌。
同时,盘活承包地、山林地和宅基地“三块地”,统筹就业、就学和就医“三个问题”,衔接低保、医保和养老保险“三类保障”,建好集体经营性公司、小型农场、公共服务站“三个场所”,健全集体经营、社区管理服务、群众动员组织“三种机制”。
大力推进“‘三变’+易地扶贫搬迁+N”模式,解决搬迁群众长远生计问题,确保今年牂牁、关寨、落别、牛场4个乡镇717户2888人按期完成搬迁、住上新房,快步过上好日子。
该区木岗镇组建了“党员突击队”,让全镇广大党员干部成为脱贫攻坚的‘突击手’,让镇、村两级党支部发挥‘冲锋队’的作用,今年已80岁的老党员卢俊,在黄明光的影响下,他也成为木岗镇“党员突击队”队员。
主要负责政策宣传,为全村的贫困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成为广大贫困群众的贴心人和“亲人”。